![高中生物高考重组卷01-冲刺2021年高考生物之精选真题+模拟重组卷(新课标卷)(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0929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高考重组卷01-冲刺2021年高考生物之精选真题+模拟重组卷(新课标卷)(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0929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高考重组卷01-冲刺2021年高考生物之精选真题+模拟重组卷(新课标卷)(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0929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高考重组卷01-冲刺2021年高考生物之精选真题+模拟重组卷(新课标卷)(解析版)
展开(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
B.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
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
D.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
【解答】解:A、遗传信息可以通过转录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mRNA经过翻译流向蛋白质,A正确;
B、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包括mRNA、tRNA和rRNA,其中只有mRNA才能编码多肽,B错误;
C、由于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DNA分子中含有许多基因,基因与基因之间存在基因间区,故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C正确;
D、一条DNA分子中含有许多基因,由于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故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D正确。
故选:B。
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A.艾滋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
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D.抗维生素D佝偻病
【解答】解:A、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免疫功能缺失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错误;
B、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属于自身免疫病,B正确;
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过敏原(毛屑)过度敏感引起的过敏反应,C错误;
D、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
故选:B。
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
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解答】解:A、切除小鼠垂体,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细胞代谢强度降低,产热减少,A正确;
B、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注射垂体提取液,由于垂体提取液中含有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其耗氧量增加,B正确;
C、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C正确;
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无法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故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不能恢复正常,D错误。
故选:D。
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解答】解: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A正确;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等相关感受器,B正确;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C正确;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D错误。
故选:D。
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
【解答】解:①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①正确;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②错误;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③错误;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④正确。
故选:B。
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
A.250、500、0B.250、500、250
C.500、250、0D.750、250、0
【解答】解:由题意知:该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故群体中基因型均为Bb的动物相互交配,子代的基因型比例为BB:Bb:bb=1:2:1,但是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故子代BB:Bb=1:2。
故选:A。
第Ⅱ卷
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29.(11分)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 ,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 ,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 。
(2)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4+和NO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解答】解:(1)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故在植物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蛋白质。细胞核内可以进行DNA复制和转录,复制的产物是DNA,转录的产物是RNA,其组成元素均为C、H、O、N、P,故细胞核内合成的含氮化合物是核酸即DNA、RNA.叶绿体中的色素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前者含有N,后者不含N。
(2)要验证作物甲对NH+和NO3﹣吸收具有偏好性,可以把甲放在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通过测定培养前后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变化即可以得出结论。实验思路:把作物甲放入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测定比较培养前后NH+和NO3﹣的浓度。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营养液中NO3﹣剩余量小于NH4+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O3﹣;若营养液中NH4+剩余量小于NO3﹣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H4+。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核酸 叶绿素
(2)实验思路:配制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用该营养液培养作物甲,一段时间后,检测营养液中NH4+和NO3﹣剩余量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营养液中NO3﹣剩余量小于NH4+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O3﹣;若营养液中NH4+剩余量小于NO3﹣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H4+
30.(8分)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是与某种性激素分子结构类似的物质,对小鼠的内分泌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机体内性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 ,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会 。
(2)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3)小鼠睾丸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发挥调节作用。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 (答出4点即可)。
【解答】解:(1)性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2)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导致减数分裂最终形成的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激素等是通过体液运输的、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
故答案为:
(1)很低 灭活
(2)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激素等是通过体液运输的、作用时间比较长、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31.(11分)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 。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 ,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 ;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 ,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 。
【解答】解:(1)翅外展粗糙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野生型即正常翅正常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二者杂交的F1基因型为:DPdpRUru,F2中翅外展正常眼果蝇dpdpRU﹣出现的概率为:.图中翅外展基因与紫眼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
(2)焦刚毛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snwY,野生型即直刚毛红眼纯合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SNWXSNW,后代的雌雄果蝇均为直刚毛红眼:XSNWXaw,XSNWY,子代雄果蝇中出现焦刚毛的概率为0.若进行反交,则亲本为:焦刚毛白眼雌果蝇XsnwXsnw×直刚毛红眼纯合雄果蝇XSNWY,后代中,雌果蝇均为直刚毛红眼,雄性均为焦刚毛白眼。故子代出现白眼即XsnwY的概率为。
(3)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白眼黑檀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Y,野生型即红眼灰体纯合雌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XW,F1中雌雄果蝇均为红眼灰体EeXWXw,EeXWY.故能够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F1中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红眼灰体,F2中红眼灰体E﹣XW﹣:红眼黑檀体ee XW﹣:白眼灰体E﹣XwY:白眼黑檀体ee XwY=9:3:3:1.因为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验证伴性遗传时应该选择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F1中雌雄均表现为红眼,基因型为:XWXw,XWY,F2中雌性全部是红眼,雄性中红眼:白眼=1:1。
故答案为:
(1) pr紫眼基因
(2)0
(3)红眼灰体 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 红眼/白眼 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32.(9分)假设某种蓝藻(A)是某湖泊中唯一的生产者,其密度极大,使湖水能见度降低。某种动物(B)是该湖泊中唯一的消费者。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水体中A种群密度极大的可能原因是 (答出2点即可)。
(2)画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
(3)假设该湖泊中引入一种仅以A为食的动物(C)后,C种群能够迅速壮大,则C和B的种间关系是 。
【解答】解:(1)由于该湖泊发生了水体富营养化,且没有其他植物与蓝藻竞争,导致蓝藻大量繁殖,种群密度增大。
(2)第一营养级能量流动的输入有A固定的太阳能,输出有①通过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②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生产者的有机物中,③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被释放出来,④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流入第二营养级B,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为。
(3)由题意知:C和B都捕食A,说明C和B之间属于竞争关系。
故答案为:
(1)水体富营养化,没有其他生产者的竞争
(2)
(3)竞争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水果可以用来加工制作果汁、果酒和果醋等。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果汁时,可以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和澄清度。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答出2种即可)。纤维素酶可以分解植物 (填“细胞膜”或“细胞壁”)中的纤维素。
(2)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提高出汁率,需要控制反应的温度,原因是 。
(3)现有甲乙丙三种不同来源的果胶酶,某同学拟在果泥用量、温度、pH等所有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比较这三种酶的活性。通常,酶活性的高低可用 来表示。
(4)获得的果汁(如苹果汁)可以用来制作果酒或者果醋,制作果酒需要 菌,这一过程中也需要O2,O2的作用是 。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醋酸菌属于 (填“好氧”或“厌氧”)细菌。
【解答】解:(1)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果胶分解酶,酶具有专一性,纤维素酶能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
(2)温度是影响果胶酶活性的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出汁率,需要将温度控制在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使得果胶酶活性最高,从而提高出汁率。
(3)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来表示,在该实验中可通过比较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4)制作果酒需要酵母菌,这一过程中也需要O2,O2的作用是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醋酸菌属于好氧细菌。
故答案为:
(1)果胶酯酶、果胶分解酶 细胞壁
(2)温度是影响果胶酶活性的因素之一,在最适温度下,果胶酶的活性最高,出汁率最高
(3)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4)酵母 促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好氧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为研制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某同学以小鼠甲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前必须给小鼠甲注射病毒A,该处理的目的是 。
(2)写出以小鼠甲的脾脏为材料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 。
(3)为了得到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筛选。图中筛选1所采用的培养基属于 ,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的结果是 。图中筛选2含多次筛选,筛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 。
(4)若要使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可采用的方法有 (答出2点即可)。
【解答】解:(1)上述实验前必须给小鼠甲注射病毒A,目的是注射抗原,促进小鼠产生具有特异性的B淋巴细胞。
(2)要制备单细胞悬液,主要步骤为从小鼠甲体内取出脾脏,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使培养的细胞分散开来。
(3)为了得到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筛选。图中筛选1所采用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从而筛选出由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杂交瘤细胞,图中筛选2含多次筛选得到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筛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
(4)若要使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可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进行培养或在体外进行大规模培养。
故答案为:
(1)注射抗原,促进小鼠产生具有特异性的B淋巴细胞。(诱导小鼠甲产生能够分泌抗病毒A抗体的B淋巴细胞 )
(2)从小鼠甲体内取出脾脏,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取小鼠甲脾脏剪碎,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加入培养液制成单细胞悬液)
(3)选择培养基 筛选出由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杂交瘤细胞(只有杂交瘤细胞能够生存) 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4)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进行培养或在体外进行大规模培养(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
高中生物高考重组卷05-冲刺2021年高考生物之精选真题+模拟重组卷(新课标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重组卷05-冲刺2021年高考生物之精选真题+模拟重组卷(新课标卷)(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得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生物——选修1,[生物——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重组卷06-冲刺2021年高考生物之精选真题+模拟重组卷(新课标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重组卷06-冲刺2021年高考生物之精选真题+模拟重组卷(新课标卷)(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真核细胞的膜结构具有重要功能,[生物——选修1,[生物——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重组卷04-冲刺2021年高考生物之精选真题+模拟重组卷(新课标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重组卷04-冲刺2021年高考生物之精选真题+模拟重组卷(新课标卷)(原卷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生物——选修1,[生物——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