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专题37 血糖调节(教师版).docx
    • 学生
      专题37 血糖调节(学生版).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37 血糖调节0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37 血糖调节0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37 血糖调节0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37 血糖调节0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37 血糖调节0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37 血糖调节03
    还剩4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37 血糖调节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37 血糖调节,文件包含专题37血糖调节教师版docx、专题37血糖调节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策略
    1、落实考点。
    一轮复习时要在熟读课本、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后,要找出重点和疑点;通过结合复习资料,筛选出难点和考点,有针对地重点复习。这就需要在掌握重点知识的同时,要善于进行知识迁移和运用,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三生物的考试并不仅仅是考概念,学会知识的迁移非常重要,并要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
    不过特别强调了从图表、图形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年高考试题,图表题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那些图表题虽不是教材中的原图,但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和图表的变换、深化、拓展,使之成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
    3、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一点对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错题。错题整理不是把错题抄一遍。也不是所有的错题都需要整理。

    专题37 血糖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1)血糖来源中,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是血糖最主要的来源,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是最有意义的去向。
    (2)上述血糖氧化分解的具体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由血糖转化的某些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
    (4)可直接分解产生葡萄糖的是肝糖原。
    2.血糖平衡的调节

    (1)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
    (2)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①血糖浓度——高浓度,即a途径;
    ②神经调节——下丘脑传出神经,即b途径;
    ③胰高血糖素,即c途径。
    (3)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①血糖浓度——低浓度,即f途径;
    ②神经调节——下丘脑传出神经,即e途径;
    ③胰岛素,即d途径。
    (4)从调节方式来看,血糖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从调节过程来看,血糖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解题技巧
    1、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1)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而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较低。
    (2)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2、糖尿病
    (1)发病机理
    ①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
    ②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而血液中的胰岛素降低并不明显。
    (2)症状和危害:“三多一少”, 往往引起多种并发症。

    (3)治疗: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一、单选题
    1.人进食后,血浆中迅速增加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
    【答案】A
    【分析】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详解】
    当人正常进食后,食物中的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葡萄糖在血液中的浓度增加,这时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含量就会增加,来分解葡萄糖,降低血糖的浓度,使之达到正常的浓度,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下列人体激素中,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 )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促胰液素
    D.甲状腺激素
    【答案】B
    【分析】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
    【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胰岛素是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
    故选B。
    3.下列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时,胰岛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B.高浓度的胰岛素刺激肝脏细胞分解糖原
    C.血糖浓度的变化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 B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答案】C
    【分析】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血糖平衡调节的两种激素,胰岛素作用是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在细胞内合成糖原、氧化分解和转化成脂肪,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就是全身细胞;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详解】
    A、当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会增加,A错误;
    B、高浓度的胰岛素刺激葡萄糖进入肝脏合成肝糖原,B错误;
    C、血糖浓度过高,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恢复正常;血糖含量过低,会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来调节,使血糖升高,C正确;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抑制胰岛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D错误‘
    故选C。
    【点睛】
    4.下图为血糖调节模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分泌过多,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B.甲能接受血糖浓度升高的刺激和下丘脑发出的信号
    C.胰岛素是唯一一种能降血糖的激素
    D.胰岛素作用的效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答案】A
    【分析】
    据图分析,甲为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饮食后,由于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一方面作用于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另一方面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使得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存储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下降。
    【详解】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而胰岛素对垂体和下丘脑不发挥反馈抑制作用,A错误;
    B、据图分析,甲能分泌胰岛素,为胰岛B细胞,可接受血糖浓度升高和下丘脑发出的信号,通过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量对血糖浓度进行调节,B正确;
    C、胰岛素是唯一一种能降血糖的激素,C正确;
    D、当胰岛素分泌增加时,使得血糖浓度降低,进而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D正确。
    故选A。
    5.健康人和糖尿病患者饭后血糖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甲代表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饭前口服胰岛素的方法缓解糖尿病
    B.饭后1小时以内甲乙血糖浓度的升高均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有关
    C.饭后2小时左右甲乙血糖浓度的降低均与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有关
    D.饭后4小时左右健康人乙的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答案】A
    【分析】
    血糖平衡的调节:(1)胰岛素的作用:①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②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③促进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④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⑤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⑥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①促进肝糖原分解;②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详解】
    A、胰岛素是蛋白质,直接口服会被消化分解,A错误;
    B、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进入血液,使血糖浓度升高,故饭后1小时以内甲乙血糖浓度的升高均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有关,B正确;
    C、饭后2小时左右甲乙血糖浓度的降低,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具有降血糖作用,可促进组织细胞对血浆中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C正确;
    D、饭后4小时左右,血糖浓度降低,健康人乙的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浓度,D正确。
    故选A。
    6.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Y可能是血糖水平降低
    B.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C.②结构位于大脑皮层
    D.靶细胞“受体”的物质基础是脂质,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答案】B
    【分析】
    据图分析,刺激X可以直接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靶细胞的受体,引起血糖升高;刺激X还可以通过神经调节对②下丘脑产生刺激,从而影响胰岛A细胞;刺激Y可以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相应激素。
    【详解】
    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刺激Y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增多,A错误;
    B、图示激素为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B正确;
    C、②结构位于下丘脑,C错误;
    D、靶细胞“受体”的物质基础是糖蛋白,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错误。
    故选B。
    7.下图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情况,此人在13时前仅进食了早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B.B点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C.C点时,血糖浓度接近基础血糖水平,没有相关激素调节
    D.C点时,肝糖原和肌糖原正在水解,补充血糖
    【答案】B
    【分析】
    据图分析,某健康人早饭后的血糖变化情况,A点时,进食后由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血糖的含量增加,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降低;B点时,当血糖降低到一定程度后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又增加,使血糖含量又有所提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拮抗作用。
    【详解】
    A、由图可知,A点时,早餐过后不久,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A错误;
    B、B点时,血糖浓度较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以升血糖,调节血糖平衡,B正确;
    C、C点时,较长时间没有外源糖,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解下,体内的肝糖原水解补充血糖,C错误。
    D、C点时,体内血糖浓度低,肝糖原水解,但肌糖原不会水解,D错误。
    故选B。
    8.我国唐朝医学家甄立言在《古今录验方》里对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症”)的症状进行了描述:“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二吃食多……三……多小便者。”下列关于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消渴症”患者还会有高血糖和机体消瘦等症状
    B.“渴而饮水多”的原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C.“吃食多”的原因是细胞内能量供给不足
    D.“多小便”的原因是排出大量糖的同时,带走大量的水分
    【答案】B
    【分析】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或者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引起的血糖浓度升高现象。患者由于糖代谢障碍,葡萄糖大多随尿排出,同时较多的消耗脂肪。
    【详解】
    A、糖尿病患者消耗较多的脂肪,“消渴症”即糖尿病典型症状是除了“三多一少”外,还有高血糖、机体消瘦和糖尿,A正确;
    B、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浓度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并主动饮水,B错误;
    C、由于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C正确;
    D、多食又进一步使血糖来源增多,从而使血糖含量继续升高,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l时,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现糖尿,糖尿病病人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水分,D正确。
    故选B
    9.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B.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 B 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答案】D
    【分析】
    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详解】
    A、胰岛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合成,进而降低血糖,A错误;
    B、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B错误;
    C、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C错误;
    D、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D正确。
    故选D。
    10.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mmol/L,餐后2h>11.1 mmol/L.测定甲、乙、丙三人空腹及餐后的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

    A.甲、乙、丙三人均为糖尿病患者
    B.甲的胰岛素含量异常是胰岛A细胞受损导致
    C.乙的靶细胞膜上受体与胰岛素的结合能力较低
    D.丙空腹时由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答案】C
    【分析】
    1、健康人的血糖浓度为3.9~6.1mmol/L。
    2、分析左图:空腹时甲和乙的血糖浓度偏高,丙的血糖浓度正常;餐后甲、乙、丙的血糖浓度均有所上升。进餐1h后,甲和乙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可见,甲、乙两人均为糖尿病患者。分析右图:甲餐后胰岛素的含量略有升高,但升高的幅度很小,说明甲的胰岛B细胞受损;乙和丙的胰岛素的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乙的胰岛素的含量高于甲和丙。
    【详解】
    A、由图可知:甲、乙餐前和餐后的血糖浓度均高于正常值,符合糖尿病的血糖标准,说明甲、乙两人均为糖尿病患者,丙为正常人,A错误;
    B、甲餐后的胰岛素分泌量很低,但是血糖水平远远高于正常值,说明甲的胰岛素含量异常是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B错误;
    C、乙餐后的胰岛素分泌量很高,但是血糖水平远远高于正常值,故可能是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导致乙的靶细胞膜上受体与胰岛素的结合能力较低,使胰岛素不能很好地发挥降血糖的作用,C正确;
    D、丙空腹时,血糖浓度略低于正常值,此时由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而不是肌糖原分解,D错误。
    故选C。
    11.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是( )
    A.口服胰岛素 B.注射胰岛素
    C.口服或注射胰岛素均可 D.服用胰高血糖素
    【答案】B
    【分析】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降低血糖的浓度;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提高血糖含量。
    【详解】
    ABC、胰岛素本质为蛋白质,如果口服会在消化道中被分解,只能注射,AC错误,B正确;
    D、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升高血糖,其本质是蛋白质,也不能口服,D错误。
    故选B。
    12.人体内胰岛素基因编码的含有105个氨基酸残基的产物称为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去掉引导肽序列后形成含86个氨基酸的胰岛素原,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仅为胰岛素的5%。胰岛素原在酶的作用下加工成胰岛素和不具有生物活性的C肽,C肽伴随着胰岛素等量进人血液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加工过程中的囊泡移动与细胞骨架有关
    B.引导肽和C肽在碱性条件下均能与CuSO4产生紫色反应
    C.将前胰岛素原加工形成胰岛素原的过程发生在高尔基体中
    D.可通过测定血浆中C肽的含量来研究胰岛B细胞的分泌能力
    【答案】C
    【分析】
    前胰岛素原在细胞内经加工后成为胰岛素,人体合成胰岛素的细胞是胰岛B细胞,所以合成前胰岛素原的细胞也是胰岛B细胞。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多肽和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详解】
    A、细胞骨架与细胞内的运输有关,胰岛素加工过程中的囊泡移动需要借助细胞骨架,A正确;
    B、多肽和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引导肽和C肽都有多个肽键,在碱性条件下均能与CuSO4产生紫色反应,B正确;
    C、前胰岛素原的合成发生在核糖体上,对前胰岛素原的加工发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C错误;
    D、胰岛素原在酶的作用下加工成胰岛素和不具有生物活性的C肽,C肽含量多证明胰岛素含量也多,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所以可通过测定血浆中C肽的含量来研究胰岛B细胞的分泌能力,D正确。
    故选C。
    13.下图为细胞外的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两处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均为协助扩散
    B.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会使胰岛B细胞摄取更多的葡萄糖
    C.Ca2+内流增加能够促进含有胰岛素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D.胰岛素释放减少或胰岛素受体异常均能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答案】B
    【分析】
    据图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会经细胞代谢使K+外流受阻,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同时引起Ca2+内流增加,进而促进胰岛素的释放,释放的胰岛素通过信号转导,可促进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的增加,加速葡萄糖进入细胞,使血糖降低。
    【详解】
    A、据图分析,图中两处葡萄糖都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且均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故方式均为协助扩散,A正确;
    B、胰岛B细胞的功能主要是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与受体结合,通过信号转导使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增多,从而促进细胞内几乎所用的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Ca2+内流增加能够促进含有胰岛素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促进胰岛素的释放,C正确;
    D、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且激素需要与受体结合后起作用,故胰岛素释放减少或胰岛素受体异常均不利于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D正确。
    故选B。
    14.结合下面某患者的血液化验报告单,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结果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2.1
    3.1~6.8
    p mol/L
    胰岛素
    1.7
    5.0~20.0
    m IU/L
    A.该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比正常值低
    B.若垂体正常,则促甲状腺激素会偏低
    C.该患者兴奋性比较高,但是比较怕冷
    D.患者体内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较低
    【答案】D
    【分析】
    1、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值时,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低于正常水平;对于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活动的抑制会减弱,故该患者的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会增多,该患者的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人,该患者血糖浓度比正常值高。
    【详解】
    A、该患者的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人,而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故该患者的血糖浓度比正常值高,A错误;
    B、该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低于正常水平,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活动的抑制会减弱,则促甲状腺激素会偏高,B错误;
    C、甲状腺激素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的功能,该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低于正常水平,兴奋性比较低,新陈代谢慢,比较怕冷,C错误;
    D、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该患者的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人,患者体内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较低,D正确。
    故选D。
    15.某人在进餐前后体内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与ab段相比,人体在bc段内(  )

    A.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B.肝细胞吸收并转化血糖的速率加快
    C.血浆渗透压增大,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减弱
    D.尿液中将出现葡萄糖
    【答案】B
    【分析】
    据图分析,胰岛素的分泌增加,降低血糖,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a点时血糖浓度低于基础血糖水平,因此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以升高血糖浓度,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ab段是激素调节结果,bc段是血糖吸收结果。
    【详解】
    A、进餐后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此时高血糖浓度会刺激胰岛B细胞活动增强,同时抑制胰岛A细胞活动,因此与ab段相比人体在bc段内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减弱,A错误;
    B、由于bc段血糖含量偏高,胰岛素分泌增多,故肝细胞吸收并转化血糖的速率加快,B正确;
    C、由于bc段血糖含量偏高,故血浆渗透压增大,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导致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增强,C错误;
    D、肾小球具有过滤作用,正常健康的人,bc段尿液不出现葡萄糖,D错误。
    故选B。
    16.下列关于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模拟运动时,血糖含量及激素分泌情况属于物理模型建构过程
    B.模拟吃饭后,血糖含量及素分泌情况属于概念模型建构过程
    C.模拟活动结束后,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D.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既有物理模型又有概念模型
    【答案】D
    【分析】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的形式很多,一般所说的模型主要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大家对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比较熟悉,而对概念模型感觉比较陌生。教材中的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
    【详解】
    A、模拟运动时,血糖含量及激素分泌情况,需要卡片代表血糖含量及激素的分泌,这个模拟活动本身是构建动态物理模型,A正确;
    B、模拟吃饭后,血糖含量及激素分泌情况属于概念模型建构过程,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可构建概念模型,B正确;
    C、模拟活动结束后,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涉及到语言的描述,属于概念模型,C正确;
    D、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以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D错误。
    故选D。
    17.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向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①、②、③过程,抑制④、⑤、⑥过程来使血糖升高
    B.胰岛素主要通过抑制②、③过程,促进④、⑤、⑥过程来使血糖降低
    C.一般情况下,X为肝糖原,Y为肌糖原
    D.⑥中的某些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
    【答案】B
    【分析】
    据图分析,血糖来源和去路:“三来”--食物吸收(主要)、糖原分解、非糖转化,“三去”--氧化分解(主要)、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图中X表示肝糖原。
    【详解】
    A、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②、③过程,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A错误;
    B、胰岛素主要通过抑制②、③过程,即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促进④、⑤、⑥过程,即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来降血糖,B正确;
    C、一般情况下,X为肝糖原,Y主要为肝糖原和肌糖原,C错误;
    D、⑥中的某些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D错误。
    故选B。
    18.下列有关人体内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 A 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②③过程
    B.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C.肌肉细胞中既可进行②过程,又可进行⑥过程
    D.⑤的产物可以是 CO2和水,也可以是酒精和 CO2
    【答案】A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血糖的来源与去向图,其中①②③表示血糖的来路,④表示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⑤⑥⑦表示血糖的去路。①表示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是血糖的最主要来路;⑤表示氧化分解,是血糖的最主要的去路。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的去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二者在促进血糖的来路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详解】
    A、胰岛 A 细胞分泌的激素即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②③过程,从而使血糖升高,A正确;
    B、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即肾上腺素是升高血糖的作用,④过程会使血糖下降,B错误;
    C、肌肉细胞中能合成肌糖原,即进行⑥过程,但是不能进行肌糖原的分解(②过程),C错误;
    D、人体细胞氧化分解不会产生酒精和CO2,D错误。
    故选A。
    19.“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下列不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是(  )
    ①胰岛B细胞受损 ②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③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 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D
    【分析】
    胰岛素:(降血糖)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高血糖素:(升血糖)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详解】
    ①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并不是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①符合题意;
    ②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没有足够多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②不符合题意;
    ③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靶细胞不能感受到胰岛素,导致机体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③不符合题意;
    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说明此时血糖浓度较低,胰岛素浓度较低,不能引起“胰岛素抵抗”,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
    故选D。
    20.中国领衔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中,科学家从肝脏提取所有蛋白质进行分析,以了解肝脏蛋白质组成及其调控规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肝脏细胞膜上存在胰高血糖素受体,不存在胰岛素受体
    B.检测血液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可了解肝脏的健康情况
    C.肝炎病毒侵染肝脏后,从肝细胞提取出的蛋白质种类不变
    D.肝细胞癌变后,从肝细胞膜上提取出的糖蛋白种类和数量不变
    【答案】B
    【分析】
    1、胰岛素作用机理是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理是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升高血糖。
    2、癌细胞的特征: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和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
    【详解】
    A、胰岛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的细胞,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细胞,所以肝细胞膜上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A错误;
    B、谷丙转氨酶主要在肝细胞合成,肝细胞内的含量较高,如果血液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过高,说明肝细胞受损,故可通过检测血液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以了解肝脏的健康情况,B正确;
    C、肝炎病毒侵染肝脏后,会影响到肝细胞的代谢,从而导致提取出的蛋白质种类发生改变,C错误;
    D、肝细胞癌变后,糖蛋白数量减少,D错误。
    故选B。
    21.关于血糖浓度的调节,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血糖平衡的体液调节主要靠激素调节;②血糖平衡的激素调节只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③下丘脑的不同区域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④胰岛细胞只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激素分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分析】
    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来源,提高血糖浓度;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降低血糖浓度。两者间是拮抗关系。
    【详解】
    ①血糖平衡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主要靠激素调节,①正确;
    ②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②错误;
    ③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不同区域参与血糖浓度调节,③正确;
    ④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既可接受神经调节,也可直接感受血糖浓度变化的刺激而产生相应的应答反应,④错误。
    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2.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则靶细胞不能为肝细胞
    D.如果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甲状腺细胞
    【答案】C
    【分析】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广;胰岛素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和肌细胞;下丘脑对胰岛细胞的作用属于神经调节;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
    【详解】
    A、该图表示分泌细胞分泌的物质随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属于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广,A正确;
    B、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然后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也可以作用于肌细胞,促进肌糖原的合成,B正确;
    C、如果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则分泌的激素为胰高血糖素,该激素能够促进肝脏中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C错误;
    D、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因此如果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甲状腺细胞,D正确。
    故选C。
    23.将一定量的高浓度葡萄糖溶液注入健康家兔的体内并测定注射前后家兔尿量、血糖浓度及尿液中的葡萄糖量的变化,结果如表所示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前
    实验后
    尿量(滴/min)
    0
    28
    血糖浓度(mmol/L)
    8.4
    18.6
    尿糖程度

    +++
    A.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可能促进了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B.可用双缩脲试剂在水溶液加热条件下来检测尿液中的血糖
    C.注射葡萄糖溶液后家兔血浆中的胰高血糖素浓度会升高
    D.实验后家兔肝糖原和肌糖原的贮存量可能会增多
    【答案】D
    【详解】
    A、将一定量的高浓度葡萄糖溶液注入健康家兔的体内,家兔尿量增加,可见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没有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A错误;
    B、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呈现紫色反应,不能检测血糖浓度,血糖应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来检测,B错误;
    C、注射葡萄糖溶液后家兔,血糖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浓度会降低,C错误;
    D、注射葡萄糖溶液后家兔,血糖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D正确。
    故选D。
    24.英国BBC披露在过去十年中,英国糖尿病患者的比例飙升60%之多,给英国健康部门敲响了警钟。请判断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肌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浓度
    B.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可能是胰岛A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C.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会使机体对脂肪的利用比例增加
    D.垂体分泌促胰岛素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分级调节
    【答案】C
    【分析】
    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详解】
    A、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浓度,A错误;
    B、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B错误;
    C、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人体利用有机物的顺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所以此时,机体利用脂肪的比例会增加,C正确;
    D、血糖调节过程中,垂体不能分泌促胰岛素调节胰岛素的分泌,D错误。
    故选C。
    25.下列有关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尿病人必须及时服用胰岛素,使血糖含量保持在正常水平
    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
    C.饭后三小时,血液流经胰腺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明显升高
    D.血糖平衡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答案】A
    【分析】
    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详解】
    A、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如果口服将会被消化成氨基酸而失去药效,A错误;
    B、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主要是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方式,B正确;
    C、饭后一小时,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并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升高,此时有部分血糖以糖原的形式储存;但是三小时后,由于组织细胞的不断消耗,血糖含量开始下降,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从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以维持血糖平衡,C正确;
    D、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同时也可以通过下丘脑的神经调节,间接调节血糖,D正确。
    故选A。
    26.Ⅰ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C.Ⅰ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液中胰岛素低
    D.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答案】B
    【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而被破坏,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该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据此答题。
    2、血糖平衡调节:

    【详解】
    A、胰岛素在体内血糖较高时可以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在体内血糖较低时可以升高血糖。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所以说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A正确;
    B、由“效应T细胞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可知,胰岛B细胞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不能确定胰岛素受体是抗原。B错误;
    C、Ⅰ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所以会表现为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C正确;
    D、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加速摄取、储存、利用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胰岛素可以作用于全身各处细胞,且是人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D正确。
    故选B。
    二、多选题
    27.下列属于胰岛素功能的叙述是( )
    A.抑制肝糖原的分解 B.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并氧化分解
    C.促进血糖进入肝脏等器官合成糖原 D.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答案】ABC
    【分析】
    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从而降低血糖。
    【详解】
    A、胰岛素能抑制肝糖原合成,A正确;
    B、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B正确;
    C、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肝脏合成糖原,C正确;
    D、胰岛素能抑制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D错误。
    故选ABC。
    28.2006年,美国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一个研究组提取出了两种分别叫做PBA和TUDCA的化合物有助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其机理是: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和抑制JNK基因(一个能干扰胰岛素敏感性的基因)活动,以恢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平衡,并已用Ⅱ型糖尿病小鼠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肥胖与Ⅱ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
    B.内质网功能出错会影响胰岛素的合成
    C.JNK基因活动受到抑制是Ⅱ型糖尿病的另一重要病因
    D.Ⅱ型糖尿病小鼠的胰岛B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参与了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答案】ABD
    【分析】
    根据题意,这两种药物一方面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即减低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状态降低,说明脂肪的积累与II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另一方面,通过抑制JNK基因(一个能干扰胰岛素敏感性的基因)活动,使胰岛素合成和分泌正常,以恢复II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说明JNK基因活动增强是II型糖尿病的另一重要病因。
    【详解】
    A、根据题意,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即减低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状态降低,说明脂肪的积累与II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即肥胖与II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A正确;
    B、胰岛素是一种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加工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的参与,所以内质网功能出错影响了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B正确;
    C、根据题意分析,通过抑制JNK基因(一个能干扰胰岛素敏感性的基因)活动,使胰岛素合成和分泌正常,以恢复II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说明JNK基因活动增强是II型糖尿病的另一重要病因,C错误;
    D、胰岛素是一种分泌蛋白,其合成在核糖体,在内质网进行初步的加工,然后进入高尔基体进一步的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分泌出去,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D正确。
    故选ABD。
    29.科学家将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进行低糖(LC)饮食:10%的糖类,75.8%的脂肪,14.2%的蛋白质;另一组进行低脂(LF)饮食:75.2%的糖类,10.3%的脂肪,14.5%的蛋白质。实验共进行两周。在第二周检测两组志愿者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的变化。两周结束后,两组志愿者口服75g葡萄糖后,检测血糖和胰岛素浓度变化(OGTT测试),结果如图所示。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组志愿者的年龄、身体健康情况应相似,每餐食用量由志愿者自行决定
    B.餐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含量升高,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下降
    C.OGTT测试中两组志愿者的胰岛素前后变化无明显差异,LF组血糖波动更小
    D.可推测LF饮食可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速葡萄糖进入细胞
    【答案】BCD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两周结束后,两组志愿者口服75g葡萄糖后,检测血糖和胰岛素浓度变化,发现餐后胰岛素的变化两组几乎一致,但LF组血糖的波动更小,说明LF饮食可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速葡萄糖进入细胞,避免血糖发生剧烈的波动。
    【详解】
    A、志愿者的年龄、身体健康情况应相似,每餐食用量属于实验的无关变量,应控制为相同且适宜,不能由志愿者自行决定,A错误;
    B、餐后血糖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下降,B正确;
    C、据分析可知,OGTT测试中两组志愿者口服葡萄糖之后,虽胰岛素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但胰岛素前后变化无明显差异,LF组血糖的波动更小,C正确;
    D、餐后胰岛素的变化和LC组几乎一致,但LF组血糖的波动更小,可推测LF饮食可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速葡萄糖进入细胞,D正确。
    故选BCD。
    三、综合题
    30.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肥胖引发Ⅱ型糖尿病的机制,脂肪细胞会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名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导致肌肉和肝脏对胰岛素不再敏感,因此胰腺只能靠生产更多的胰岛素来抵消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图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过程。图中Ⅰ、Ⅱ、Ⅲ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Ⅱ激素间既存在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B.Ⅱ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含量并不低,病因可能是PEDF 降低了细胞膜上受体的敏感性
    C.Ⅱ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D.Ⅲ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
    【答案】B
    【分析】
    据图分析,血糖浓度升高,则某种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降低,则另一种细胞(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内分泌腺(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因此Ⅰ、Ⅱ、Ⅲ分别表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详解】
    A、Ⅰ胰岛素作用效果是降低血糖浓度,Ⅱ胰高血糖素作用效果是升高血糖浓度,它们是拮抗作用,A错误;
    B、据题意分析,PEDF降低细胞膜上受体的敏感性,导致细胞膜上受体无法与胰岛素结合,不能降低血糖浓度,B正确;
    C、Ⅰ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Ⅱ胰高血糖素作用是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C错误;
    D、Ⅲ肾上腺素的分泌由下丘脑控制,是神经调节,没有经过下丘脑-垂体-具体内分泌腺的过程,不属于分级调节,D错误。
    故选B。
    31.胰岛素在维持血糖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请据图分析回答:

    (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控制胰岛素的分泌。此时,胰岛B细胞接受的刺激有葡萄糖、①____、②___等,使胰岛素分泌增加。
    (2)胰岛素作用的机理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若某种抗体X攻击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使胰岛B细胞不能接受葡萄糖的刺激,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上升患糖尿病,则该疾病属于免疫异常导致的__疾病。
    (4)胰岛素的分泌能降低血糖,血糖降低,又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防止血糖过低。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它对于维持血糖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5)临床上,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胰岛素不能口服,原因是__
    【答案】① 神经递质 ② 胰高血糖素 摄取、利用和储存 自身免疫 负反馈调节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酶分解而失去作用
    【分析】
    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外促进细胞内合成蛋白质、脂肪和糖原进而降低血糖浓度。
    【详解】
    (1)当血糖升高时,胰岛B细胞接受葡萄糖、①神经递质、②胰高血糖素等信号分子刺激后分泌量增加。
    (2)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抗体攻击了自身的细胞或结构引发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
    (4)胰岛素的分泌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防止血糖过低,这是负反馈调节。
    (5)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酶分解而失去作用。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神经调节、血糖调节、免疫调节,题目较为简单,知识跨度大,需要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基本知识。
    32.如图是人体血糖调节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所示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
    (2)在调节血糖浓度时,①和②的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作用。
    (3)在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维持在0.8-1.2g/L。当血糖浓度降低时,②的分泌量增多,促进__________快速分解,__________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
    (4)除图中所示之外,血糖浓度降低还可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这种调节方式叫__________调节,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或“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 协同 肝糖原 非糖物质 抑制 反馈
    【分析】
    据图可知,血糖浓度可直接刺激胰岛细胞,通过相关激素调节血糖浓度,也可通过下丘脑发出的神经支配胰岛或肾上腺的分泌,进而调节血糖浓度。
    【详解】
    (1)图中所示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或“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
    (2)在调节血糖浓度时,①和②分别为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二者均可使血糖浓度升高,表现为协同作用。
    (3)肝脏在血糖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维持在0.8-1.2g/L。当血糖浓度降低时,②的分泌量增多,促进肝糖原快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
    (4)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除图中所示之外,血糖浓度降低还可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这种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从而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点睛】
    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3.血糖的平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更激素,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岛素作用机理。据图分析回答:

    (1)胰岛素主要通过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以调节血糖的浓度,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_________作用,当血糖浓度________正常值时,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增加。
    (2)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释放_________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B细胞分胰岛素还受到___________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调节。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由图可知,仅仅由于______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抗体与___________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___病。
    【答案】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拮抗 低于 神经递质 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 神经和体液 抗体1 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 自身免疫
    【分析】
    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另外葡萄糖可直接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
    图中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得胰岛素不能合成分泌,血糖浓度升高;抗体2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详解】
    (1)胰岛素主要通过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以调节血糖的浓度。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因此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拮抗作用。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增加。
    (2)兴奋传导时,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细胞产生反应。从图上可以看出,胰岛B细胞分泌的因素还有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3)由图可知,仅仅由于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点睛】
    本题以实验的形式考查血糖的调节及实验设计分析,意在考查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4.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4)题。
    间歇性断食(intermittent fasting,以下简称IF饮食)指的是一些间断性的饮食策略。国外营养师常推荐5:2断食法,即每周选定两天不进食或少吃(每天热量控制在500卡以内),其他五天正常饮食。许多研究发现,IF饮食有减肥功效,并改善了多项健康指标。
    为研究IF饮食对血糖的影响,研究人员以1型及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为实验材料,其中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被药物破坏了胰岛β细胞;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由于过量进食,严重肥胖。将每种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小鼠按照IF饮食进食八周,对照组小鼠正常饮食。八周后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采取IF饮食的两种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均显著降低、对胰岛素敏感性高、胰岛β细胞数量明显多。更令人欣喜的是:即使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已被破坏,但在接受“断食”处理后,它们以某种方式再生了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根据以上结果推测,间歇性断食或许能重设机体的葡萄糖代谢。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只限于动物实验,尚未有证明IF饮食对于糖尿病有治愈效果的人体实验。也有学者发现短时间内禁食会增加氧化应激和自由基的产生。氧化应激和过量的自由基会加速衰老并破坏人体DNA,增加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因此对IF饮食持反对态度。IF饮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因此不建议儿童、青少年、体重偏轻者、孕妇等进行间歇性断食。糖尿病患者、有低血糖等特殊病史的人都应寻求医师专业建议,不可自行尝试断食,否则会危及自身健康。
    (1)IF饮食可影响血糖水平。
    ①在断食期间,机体血糖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
    ②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不低于正常值,但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功能,推测原因有___________。
    (2)结合文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IF饮食是已被证实的优于正常饮食的饮食策略
    B.IF饮食对各类型糖尿病患者均可达到治愈效果
    C.自行尝试IF饮食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伤
    (3)在青少年群体中,有些同学由于减肥、睡懒觉、忙于学习等原因,不按时吃饭,结合文中信息分析自行尝试这样的“间歇性断食”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写出2点)______
    【答案】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 胰岛素分泌正常,但胰岛素受体受损或活性减弱(胰岛素信号传递过程中某些组分被破坏 ) C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间歇性断食可能影响身体生长和发育;在短时间内禁食会增加氧化应激和自由基的产生,会加速衰老并破坏人体DNA,增加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分析】
    1、血糖的来源: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分解肝糖原;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的去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2、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是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之间是协同作用。
    【详解】
    (1)①在断食期间,不存在消化吸收,所以机体血糖的来源有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
    ②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不低于正常值,说明胰岛素分泌正常,但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可能是胰岛素受体受损或活性减弱,从而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功能,从而出现尿糖现象。
    (2)A、根据题意可知“IF饮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故不能说明IF饮食是优于正常饮食的饮食策略,且该实验目前大部分研究只限于动物实验,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采取IF饮食的两种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均显著降低、对胰岛素敏感性高、胰岛β细胞数量明显多,但没有说明IF饮食对各类型糖尿病患者均可达到治愈效果,B错误;
    C、由题意可知“糖尿病患者、有低血糖等特殊病史的人都应寻求医师专业建议,不可自行尝试断食,否则会危及自身健康”,故自行尝试IF饮食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伤,C正确。
    故选C。
    (3)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间歇性断食可能影响身体生长和发育;由题意还可知,在短时间内禁食会增加氧化应激和自由基的产生,会加速衰老并破坏人体DNA,增加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点睛】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糖尿病的治疗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并应用其回答问题的能力。
    35.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由图可知,影响胰岛 B 细胞分泌活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 ; 通过 A 途径引起胰岛素分泌的反射弧为:______________→传入神经→ 下丘脑→______________→胰岛 B 细胞。
    (2)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结合后,一方面会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_________葡萄糖;另一方面能促进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和______________的合成,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由图可知,_________(填“抗体①” 或“抗体②”)引起的糖尿病的症状较重。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____病。
    【答案】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神经递质 葡萄糖感受器 传出神经 受体 摄取 蛋白质、脂肪、糖原 抗体② 自身免疫病。
    【分析】
    题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其中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因素有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和下丘脑分泌的神经递质,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图中有两种异常抗体会导致糖尿病,抗体①可以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而抗体②可以与胰岛素争夺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使部分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这种糖尿病的病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可能正常,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详解】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从图上可以看出,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的因素还有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影响。通过A途径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反射弧有葡萄糖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
    (2)根据图示,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3)据分析可知,抗体①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而抗体②可以与胰岛素争夺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使部分胰岛素不能正常与胰岛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这种糖尿病的病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可能正常,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故抗体②引起的糖尿病的症状较重。异常抗体敌我不分,和自身的结构相结合破坏正常的生命活动,引起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点睛】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免疫失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36.有研究表明,肥胖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症状。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下降。为探究茶叶提取物TAE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健康小鼠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作______调节,该调节方式对于机体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2)据图分析,______组是对照组,HF组小鼠已具有胰岛素抵抗症状,理由是______。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实验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茶叶提取物TAE能减弱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作用。
    【答案】反馈 维持稳态 NC 该组小鼠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显著升高,但其空腹血糖水平仍高于正常值 饮食方式和饮食中是否添加TAE 能
    【分析】
    实验组:经过处理的组是实验组.对照组:未经过处理的组是对照组。
    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自变量: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详解】
    (1)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该调节方式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2)NC组代表正常饮食,故NC组是对照组。HF组小鼠已具有胰岛素抵抗症状,理由是该组小鼠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显著升高,但其空腹血糖水平仍高于正常值。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饮食方式和饮食中是否添加TAE。与HF组高脂饮食相比,HT组高脂饮食+1%TAE比HF组胰岛素水平低,同时空腹血糖水平也比HF组低,说明茶叶提取物TAE能减弱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作用。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和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37.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浓度,两种激素对血糖平衡调节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由__________合成并分泌到_________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释放方式是______________。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__________,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的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4)Ⅰ型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胰岛B细胞损伤,导致______________分泌不足或不能合成而引起的疾病;治疗时,常通过__________(填“注射”或“口服”)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浓度。
    【答案】胰岛B细胞 血液 胞吐 增加 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转化、利用葡萄糖,降低血糖浓度 先升高,后降低 胰岛素 注射
    【分析】
    胰岛素可以通过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成葡萄糖这两个来源,同时还能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当血糖含量发生变化时,可以直接刺激胰岛,使胰岛细胞分泌相应的激素,调节血糖稳定;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的因素有: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和下丘脑的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胰脏中的胰岛通过分泌激素调节血糖浓度,肝脏可以通过肝糖原的分解与合成调节血糖浓度,肾脏可以通过血糖的重吸收对血糖进行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详解】
    (1)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血液运输到靶细胞(组织细胞)发挥作用;由于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释放方式是胞吐;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的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其生理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的增加,此时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升高,然后血糖浓度恢复到餐前水平,血液中胰岛素浓度随即下降到正常浓度;
    (4)Ⅰ型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胰岛B细胞损伤,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不能合成而引起的疾病;由于胰岛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治疗时,常通过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浓度。
    【点睛】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从题中获取信息,能理解Ⅰ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识记糖尿病患者的症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解答。
    38.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能调节胰岛细胞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从而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回答以下问题。
    (1)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___________。从内环境细胞代谢的关系分析,血糖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血糖含量下降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分泌活动增强,它们产生的激素直接或间接调节糖浓度。
    (3)实验证明,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能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请完善以下表格。

    实验材料
    自变量
    因结果
    (“+”表示检测物质的含)
    对照组
    胰岛B细胞
    含正常浓度葡
    萄糖溶液

    ++
    实验组
    胰岛B细胞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血糖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为细胞代谢氧化分解葡萄糖这一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物 胰岛A细胞 肾上腺 含高浓度葡萄糖的培养液 胰岛素含量 ++++(多于2 个“+”即可)
    【分析】
    当人体内血糖浓度高时,就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加快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分解,加快血糖在肝脏、骨骼肌中合成糖原,促进血糖转化为脂肪和氨基酸,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人体内血糖浓度降低时,就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加速体内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农度升高。
    【详解】
    (1)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内环境稳态与细胞代谢的关系分析,血糖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为细胞代谢氧化分解葡萄糖这一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物。
    (2)当血糖含量下降时,胰岛A细胞、肾上腺等分泌活动增强,它们产生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
    (3)实验证明,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能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因此自变量是含正常浓度葡萄糖的培养液和含高浓度葡萄糖的培养液,因变量是检测胰岛素含量,结果是与含正常浓度葡萄糖的培养液相比,含高浓度葡萄糖的培养液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即++++)。
    【点睛】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实验、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的能力。
    39.研究表明,人体细胞膜上分布有葡萄糖转运体家族(简称 G,包括 G1、G2、G3、G4 等多种转运体)。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G 在细胞中的 _____中合成,_________(需要/不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分布到细胞膜上。
    (2)由上图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_____的方式运输进入上述两种细胞。研究表明,G1分布于大部分成体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含量较丰富。G2 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胰岛 B 细胞。两种转运体中,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____________,保障红细胞在血糖浓度____________时也能以较高速率从细胞外液摄入葡萄糖。当血糖浓度增加至餐后水平(10mmol/L)后,与红细胞相比,肝脏细胞摄入葡萄糖的速率增加很多,此时肝脏细胞摄入的葡萄糖作为__________储存起来。
    (3)肿瘤细胞代谢率高,与正常细胞相比,其细胞膜上G1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临床医学上可用G1含量作为参照指标。
    【答案】核糖体 需要 协助扩散 较高 低 (肝)糖原 高
    【分析】
    图中肝细胞和红细胞摄入葡萄糖的速率比对照组自由扩散高,说明与蛋白质载体G1、G2有关,蛋白质载体在核糖体合成,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G是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体,其本质是蛋白质,所以应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分布到细胞膜上。
    (2)由上图分析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转运蛋白G1和G2协助,二者均属于协助扩散。图中显示红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速率高于肝脏细胞,说明两种转运体中,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较高,保障红细胞在血糖浓度较低时也能以较高速率从细胞外液摄入葡萄糖。当血糖浓度增加至餐后较高水平后,与红细胞相比,肝脏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增加很多,此时肝脏细胞摄入的葡萄糖转变为糖原储存起来。同时,血糖浓度的增加,也会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促进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以降低血糖浓度。
    (3)肿瘤细胞代谢率高,消耗的葡萄糖多,因此与正常细胞相比,其细胞膜上G1的含量高。
    【点睛】
    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葡萄糖的运输和血糖调节等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40.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部分调节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据图回答:

    (1)图中的细胞A是_____细胞,其膜上葡萄糖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
    (2)血糖调节中枢是_________。传出神经末梢与细胞A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如果图中的靶细胞是肝细胞,则胰岛素与其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靶细胞中的肝糖原合成速度将会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
    (4)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某患者的糖尿病是由于特定抗体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引起的,若给该患者注射胰岛素,_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平衡。
    (5)______和胰岛素在调节血糖方面是拮抗作用。
    (6)据图可知血糖调节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胰岛B 蛋白质 下丘脑 神经递质 加快 不能 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神经-体液调节
    【分析】
    由图可知,细胞A分泌胰岛素,细胞A为胰岛B细胞,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胰岛素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
    【详解】
    (1)图中A表示胰岛B细胞,细胞膜上葡萄糖的受体为糖蛋白,可以与葡萄糖特异性结合。
    (2)血糖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细胞A属于神经调节中的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通过神经递质与细胞A传递信息。
    (3)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增加,胰岛素作用于肝脏,会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故靶细胞即肝细胞中的肝糖原的合成速度将会加快。
    (4)若某患者的糖尿病是由于特定抗体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引起的,则该患者胰岛素的量正常或偏高,但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若给该患者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平衡。
    (5)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二者有拮抗作用。
    (6)由图可知,当血糖含量升高时,可以直接刺激细胞A,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属于体液调节;也可以通过神经系统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属于神经调节。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故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点睛】
    糖尿病患者若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则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若是由于特定抗体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引起的,则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41.已知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体的食欲。下图是关于瘦素的调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瘦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其接受瘦素刺激后,产生兴奋,传至结构[ ]__________,使其产生饱觉进而减少摄食行为,这一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调节。
    (2)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会_________,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可以推测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_______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
    (3)图中A刺激、B刺激代表血糖浓度的变化,则B刺激为_______,a激素是_________。
    (4)肥胖患者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口服瘦素来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理由是________。
    【答案】② ④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 增加 抑制 血糖升高 胰高血糖素 不能 因为瘦素是蛋白质类激素,口服会被蛋白酶消化(或水解)而失去作用,所以不能通过口服瘦素达到瘦身的目的
    【分析】
    1、由题图知,a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使得糖原分解加强,说明a激素是胰高血糖素。①表示传入神经,②表示下丘脑,③表示传出神经,④表示大脑皮层。
    2、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主要是促进血糖的来路,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
    【详解】
    (1)通过图可知,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瘦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图中的②下丘脑;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产生,故下丘脑接受瘦素刺激后,产生兴奋,传至结构④大脑皮层,使其产生饱觉进而减少摄食行为,这一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可以推测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
    (3)A刺激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A刺激是血糖降低;B刺激是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B刺激为血糖升高,a激素是胰高血糖素。
    (4)肥胖患者不能通过口服瘦素来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理由是因为瘦素是蛋白质类激素,口服会被蛋白酶消化(或水解)而失去作用,所以不能通过口服瘦素达到瘦身的目的。
    【点睛】
    本题结合图示,综合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识记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功能,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42.下图为血糖调节过程的相关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参与。胰岛B细胞既可作为激素作用的__________, 也可作为反射弧中___________的一部分。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示写出在血糖浓度过高时,机体使血糖浓度降低的反射弧__________ (用文字、箭头表示)
    (3)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__________(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结合图尝试解析患糖尿病的机理:一是机体产生了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表面___________的导致胰岛B细胞无法接受胰高血糖素信号,__________分泌不足;二是机体产生了抗体攻击组织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 ______________。
    【答案】靶细胞 效应器 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 感受器甲→传入神经→下丘脑→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 抗体1 胰高血糖素受体 胰岛素 组织细胞无法接受胰岛素信号,无法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分析】
    1、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感受器甲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丙)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当血糖浓度下降时,感受器乙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A细胞(丁)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2、图中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胰岛B细胞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不能合成分泌,血糖浓度升高;抗体2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详解】
    (1)据图可知,丙为胰岛B细胞,A为胰岛素,丁为胰岛A细胞,B为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可以接受胰高血糖素的刺激,作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同时受到神经调节,作为反射弧的效应器;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使血糖浓度降低,同时会反过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负反馈)调节。
    (2)血糖浓度过高刺激感受器甲,通过神经调节最终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其反射弧是:感受器甲→传入神经→下丘脑→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
    (3)根据分析可知,抗体1会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抗体2会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所以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从图中看出抗体1攻击了胰岛B细胞表面的胰高血糖素受体,导致胰岛B细胞无法接受胰高血糖素的信号,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抗体2攻击了组织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导致组织细胞无法接受胰岛素信号,无法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理解血糖调节过程,理解自身免疫疾病的相关知识,属于中档题。
    43.如图表示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a、b、c是不同的信号分子,①②③表示葡萄糖的利用或存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信号分子b和c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__________作用。图中③指的是__________。
    (2)据图分析,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信号分子c能促进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其机理是__________。
    (3)信号分子b作用的靶细胞与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有些是相同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下丘脑中除了有血糖调节中枢,还有__________(答出两个)等中枢。
    【答案】拮抗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或神经一体液调节) 该信号分子通过促进含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使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增多,而促进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的细胞,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主要是肝脏细胞,有些靶细胞是相同的 水盐平衡调节、体温调节生物节律调节
    【分析】
    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题图分析,图中a是神经递质,下丘脑可直接支配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b是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c为胰岛素,能加速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
    【详解】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信号分子a是神经递质,信号分子b是胰高血糖素,信号分子c是胰岛素。在调节血糖方面,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拮抗作用。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图中③指的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2)从图中信息可知,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信号分子b)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这属于体液调节;葡萄糖浓度上升,可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还可以通过下丘脑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这属于神经调节;因此,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信号分子c(胰岛素)通过促进含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增多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进而增大靶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
    (3)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体内所有细胞,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脏细胞,因此两种激素的有些靶细胞是相同的;下丘脑中含有多种调节中枢,如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生物节律调节中枢等。
    【点睛】
    熟知血糖浓度的调节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示的血糖调节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血糖调节和下丘脑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44.如图1是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示意图。

    (1)图1中甲为_____,乙产生的部位为_____。
    (2)发生a过程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消化吸收。图2是人体饭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浓度、胰岛素浓度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图。图中曲线A表示_____,曲线C表示_____。从图中曲线的特点可知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具有_____作用,除上述涉及的激素外,_____激素也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3)据图1内容,说明血糖调节过程属于_____调节(神经、体液、神经-体液)。此外,下丘脑的某些细胞还能合成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的激素是_____激素。
    【答案】胰岛素 胰岛A细胞 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浓度 拮抗 肾上腺素 神经—体液 抗利尿激素
    【分析】
    1、分析图1可知,甲为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使得血糖浓度降低,恢复正常,乙为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使得血糖浓度升高,恢复正常,发生a过程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发生b过程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使得血糖浓度降低。
    2、分析图2可知,表示人体饭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浓度、胰岛素浓度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图,曲线A表示血糖浓度,曲线B表示胰岛素浓度,曲线C表示胰高血糖素浓度。
    【详解】
    (1)据图示可知,甲能使血糖降低,故甲为胰岛素;乙能使血糖升高且是胰岛细胞产生的,故乙为胰高血糖素,乙产生的部位为胰岛A细胞。
    (2)饭后后1小时,血糖开始上升,血糖浓度升高后会促进胰岛素分泌,使得血糖浓度降低并恢复到正常水平,此过程中,血糖浓度先升高先降低,而胰岛素浓度后升高后降低,故曲线A表示血糖浓度,曲线B表示胰岛素浓度;饭后数小时后,血糖浓度会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此时会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因此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故曲线C表示胰高血糖素浓度;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因此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肾上腺激素也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3)图1显示,下丘脑和相关激素都参与了血糖的调节过程,说明血糖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的某些细胞还能合成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点睛】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5.葡萄糖转运体是一类镶嵌在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种组织细胞中。根据转运葡萄糖的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钠依赖的葡萄糖转运体(SGLT),逆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另一类是非钠依赖的葡萄糖转运体(GLUT),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其转运过程不消耗能量。SGLT和GLUT均有多种类型,其中SGLT1主要存在于小肠上皮细胞的纹状缘,吸收肠腔中葡萄糖的同时伴有Na+的转运,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1)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SGLT1逆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时没有直接消耗ATP,其转运葡萄糖时需要的动力来自于__________。非钠依赖的葡萄糖转运体(GLUT)转运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在这两种运输过程中都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功能。
    (2)目前发现GLUT共有14种,不同的组织细胞所具有的GLUT有明显的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GLUT2主要分布于能释放葡萄糖进入血液的细胞膜上,据此推测除小肠上皮细胞外,__________细胞也具有该载体。
    (3)GLUT4是广泛分布于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中的一种GLUT,在正常状况下GLUT4分布于细胞内的储存囊泡中,不起转运葡萄糖的作用,若胰岛素分泌增加,GLUT4可以促进靶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研究者认为胰岛素调节细胞吸收葡萄糖速率是通过调节GLUT4在细胞中的分布来实现的。现有经过改造的脂肪细胞,其表达出的GLUT4带有绿色荧光。请以胰岛素和改造的脂肪细胞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上述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
    【答案】细胞内外Na+的浓度差 协助扩散 选择透过性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肝脏(肾小管) 实验思路:改造的脂肪细胞经一定浓度的胰岛素处理后,持续检测脂肪细胞内绿色荧光的分布情况
    预期结果:绿色荧光的分布逐渐由细胞质中的囊泡膜转移至细胞膜上
    【分析】
    分析题图: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SGLT1逆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时没有直接消耗ATP,其转运葡萄糖时需要的动力来自于细胞内外 Na+的浓度差;非钠依赖的葡萄糖转运体(GLUT)转运葡萄糖,需要载体,不需能量,为协助扩散。
    【详解】
    (1)看图可知: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SGLT1逆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时没有直接消耗ATP,其转运葡萄糖时需要的动力来自于细胞内外 Na+的浓度差。非钠依赖的葡萄糖转运体(GLUT)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是协助扩散。在这两种运输过程中都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
    (2)目前发现GLUT共有14种,不同的组织细胞所具有的GLUT有明显的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GLUT2主要分布于能释放葡萄糖入血的细胞膜上,除小肠上皮细胞外,肝脏和肾小管细胞也能细胞外释放葡萄糖,故肝脏和肾小管细胞也含有该载体。
    (3)为验证胰岛素调节细胞吸收葡萄糖速率是通过调节GLUT4在细胞中的分布来实现的。现有经过改造的脂肪细胞,其表达出的GLUT4带有绿色荧光。可将其经一定浓度的胰岛素处理后,第二次检测脂肪细胞内绿色荧光的分布情况。预期结果:绿色荧光的分布逐渐由细胞质中的囊泡膜转移至细胞膜上。
    【点睛】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实验、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的能力。
    46.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

    请分析回答: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____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
    (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________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图中因抗体________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________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病。
    (4)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材料和仪器: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a.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甲组,另外20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的大鼠并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进行数据统计。c.丙组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 mL/d,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________,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d.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③实验结果:请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将“组别”栏补充完整,从上到下依次是__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组别
    数量(只)
    实验开始时(mmol/L)
    4周后(mmol/L)

    10
    3.85±1.28
    3.94±2.20

    10
    18.62±3.08
    10.12±2.65

    10
    19.46±3.98
    19.00±2.70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神经递质 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 神经—体液 葡萄糖 蛋白质、脂肪、糖原 1 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 自身免疫 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 等量蒸馏水 甲、丙、乙 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不能降到正常水平
    【分析】
    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另外葡萄糖可直接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图中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得胰岛素不能合成分泌,血糖浓度升高;抗体2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详解】
    (1)兴奋传到时,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细胞产生反应。从图上可以看出,胰岛B细胞分泌的因素还有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2)从图中可知,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也能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
    (3)抗体1致病原因是由于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由于产生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4)②实验步骤:b.分组后需要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c.实验中需要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所以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等量蒸馏水。
    ③实验结果:根据题干和题表分析,甲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乙组和丙组为实验性糖尿病的大鼠,实验开始时血糖浓度比较高,乙组作为丙组的对照组(灌喂等量蒸馏水),结果血糖应该变化不大,丙组为实验组(灌喂桑叶提取液),血糖应该明显降低。所以,“组别”栏从上到下依次是甲、丙、乙。
    ④实验结论:根据题表可知,丙组4周后,血糖浓度有所降低,但没有恢复到与甲组实验开始时的血糖浓度。从而说明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显著降血糖效果,但不能降到正常水平。
    【点睛】
    本题以实验的形式考查血糖的调节,意在考查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57 酶的应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57 酶的应用,文件包含专题57酶的应用教师版docx、专题57酶的应用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47 群落: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47 群落,文件包含专题47群落教师版docx、专题47群落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40 免疫调节: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40 免疫调节,文件包含专题40免疫调节教师版docx、专题40免疫调节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37 血糖调节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