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物理模型全归纳 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 试卷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原卷版).docx
    • 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解析版).docx
    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原卷版)第1页
    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原卷版)第2页
    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原卷版)第3页
    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解析版)第1页
    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解析版)第2页
    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解析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物理模型全归纳 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模型全归纳 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文件包含第24讲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解析版docx、第24讲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全归纳——模型专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什么是物理模型自然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界,进行科学研究时,总是遵循这样一条重要的原则,即从简到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次深入。物理模型有三个类型:(1)物理研究对象的理想化(对象模型)(2)物理条件的理想化(条件模型)(3)物理过程的理想化(过程模型)二、为什么要建立物理模型1、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2、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三、如何帮助学生的建立物理模型(一)提高认识,重视过程:对研究对象建立理想的物理模型和在研究物理过程中选择最简单的物理模型,在教学中是经常涉及到的,但学生总不能从中得到启示。(二)概括总结,触类旁通:新课程提出高中阶段应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较独立地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已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1.(天津高考)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  )A.轨道半径变小 B.向心加速度变小 C.线速度变小 D.角速度变小 一.知识回顾1.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1)一种模型:无论自然天体(如地球、月亮)还是人造天体(如宇宙飞船、人造卫星)都可以看成质点,围绕中心天体(视为静止)做匀速圆周运动。(2)两条思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an天体对其表面的物体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mg或gR2=GM(R、g分别是天体的半径、表面重力加速度),公式gR2=GM应用广泛,被称为“黄金代换”。(3)地球卫星的运行参数(将卫星轨道视为圆)物理量推导依据表达式最大值或最小值线速度G=mv= 当r=R时有最大值,v=7.9 km/s角速度G=mω2rω= 当r=R时有最大值周期G=m2rT=2π 当r=R时有最小值,约85 min向心加速度G=manan当r=R时有最大值,最大值为g轨道平面圆周运动的圆心与中心天体中心重合共性:距地面越高,轨道半径,运动越,周期越长——高轨低速(线速度、角速度 加速度)长周期
    2.近地卫星及其速度大小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的轨道半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其运行线速度约为7.9 km/s。这个速度值又叫第一宇宙速度/s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计算方法(1)由G=m,解得:v=(2)由mg=m,解得:v=4.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1) 不偏不倚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重合绕行方向一定: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2) 不快不慢周期一定: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T=24 h=86400 s。速度定: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线束度和加速度大小一定.设其运行速度为v,由于Gm,所以v3.1×103 m/sGmaaGgh0.23 m/s2(3) 不高不低高度一定据G=mr得r= =4.23×104 km,卫星离地面高度h=r-R≈6R(为恒量)。转道半径一定。。5.极地卫星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地卫星、 同步卫星和赤道上物体的运行问题比较1.卫星的轨道(1)赤道轨道:卫星的轨道在赤道平面内,同步卫星就是其中的一种.(2)极地轨道:卫星的轨道过南、北两极,即在垂直于赤道的平面内,如极地气象卫星.(3)其他轨道:除以上两种轨道外的卫星轨道.所有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4)重要数据①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其自转周期为1天(24小时),地球半径约为6.4×103
     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约为9.8 m/s2.②月球的公转周期约27.3天,在一般估算中常取27天.③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半径最小为r=6.4×103 km,运行周期最小为T=84.8 min,运行速度最大为v=7.9 km/s.2 .两个向心加速度 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产生原因由万有引力产生由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分力为重力)产生方向指向地心垂直且指向地轴大小a=(地面附近a近似等于g)a=rω2,r为地面上某点到地轴的距离,ω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特点随卫星到地心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减小3.两种周期(1)自转周期是天体绕自身某轴线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天体自身转动的快慢.(2)公转周期是运行天体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T=2π,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和运行天体到中心天体的距离.4.解题技巧同步卫星与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的共同点是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当比较近地卫星和赤道上物体的运动规律时,往往借助同步卫星这一纽带使问题迎刃而解。三.例题精析1.如图所示,A为地面上的待发射卫星,B为近地圆轨道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三颗卫星质量相同,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vC,角速度大小分别为ωAωBωC,周期分别为TATBTC,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AaBaC,则(  )AωAωCωB BTATCTB CvAvCvB DaAaCaB
    2.我国的航天事业正飞速发展,“天宫”空间站正环绕地球运行,“天问一号”环绕器正环绕火星运行。假设它们都是圆形轨道运行,地球与火星质量之比为p,“天宫”空间站与“天问一号”环绕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k。“天宫”空间站与“天问一号”环绕器的(  )A.运行周期之比为 B.加速度之比为pk2 C.动能之比为 D.运行速度之比为32020623943分,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全球组网完美收官。在“北斗三号”的30颗组网卫星中,包含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同步卫星)。另外还有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于2019年就已全部完成发射,运行在距离地面2万多千米的轨道上,轨道周期约为12小时。关于静止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 B.静止轨道卫星的加速度大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加速度 C.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加速度大于地球赤道上物体的加速度 D.静止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相比,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动能更大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中国航天“超级2021“,天和核心舱一飞冲天,中国正式迈入空间站时代,“天问一号”火星着陆,“羲和号”实现中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长征系列火箭发射超过400次……这一年,无数航天人接力探索,成就了这史无前例的航天大年!根据已知信息,下列选项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A.天和核心舱绕地球稳定运行时离地球表面大约400公里,则天和核心舱运行周期一定小于24小时 B.“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前在停泊轨道运行,停泊轨道是椭圆,则探测器在近火点的速度一定大于远火点速度 C.“羲和号”人造地球卫星运行于距离地球517公里高度的轨道,这个轨道经过地球的南北极,则“羲和号”卫星的发射速度一定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D.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时是掌喷出气流的反冲作用获得巨大速度,则同一火箭喷出相同质量气体时,气流的速度越大,火箭获得的速度就越大
    如图所示,A为地球表面赤道上的物体,B为轨道在赤道平面内的气象卫星,C为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卫星,已知卫星C和卫星B的轨道半径之比为41,且两卫星的绕行方向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AvBvC BABC的角速度大小关系为ωAωBωC C.在卫星B中一天内可看到8次日出 DA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如图所示,三颗卫星ABC都在赤道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B为同步卫星,D为地球赤道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D的向心加速度比卫星B的向心加速度小 B.卫星C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小于24小时 C.三颗卫星中A的角速度最小 D.三颗卫星中C的线速度最大两颗人造卫星AB,其轨道近似为圆,如图虚线所示。则两者相比(  )AA的周期较大 BA的角速度较大 
    CB的运动速度较小 DB的向心加速度较小北京时间20224160956分,“神舟十三号”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首次实施快速返回。如图所示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分离后,在较低轨道上运行,“天和核心舱”继续在较高轨道运行,它们都绕地球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行速度小于“天和核心舱”的运行速度 B.分离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行周期大于“天和核心舱”的运行周期 C.分离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动能大于分离前“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动能 D.“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分离后,若要降入更低轨道需要再次加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该导航系统由多颗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如图所示,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需要经过几次变轨,例如某次变轨,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上,然后在P处变轨到椭圆轨道2上,最后由轨道2Q处变轨进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P点,轨道23相切于Q点。忽略空气阻力和卫星质量的变化,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卫星从轨道1变轨到轨道2需要在P处减速 B.该卫星在轨道从轨道1到轨道2再到轨道3,机械能逐渐增大 C.该卫星在轨道3的动能大于在轨道1的动能 D.该卫星在轨道3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2Q点的加速度2022510156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采用快速交会对接技术,顺利与在轨运行的天和核心舱进行交会对接。对接前,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绕地球做椭圆运动,近地点A和远地点B,如图所示;天和核心舱在离地球表面高度h
    处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对接地点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舟四号在A点的运行速度小于在B点的运行速度 B.在远地点B天舟四号所受地球的引力一定等于天和核心舱所受地球的引力 C.天舟四号在B点点火加速,才能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完成对接 D.天舟四号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减小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207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同步卫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图所示为地球某同步卫星的转换轨道示意图,其中Ⅰ为近地轨道,Ⅱ为转换轨道,Ⅲ为同步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上静止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为a0,Ⅰ轨道上卫星的加速度为a1,Ⅲ轨道上卫星的加速度为a3,则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3a1a0              B.在Ⅱ轨道上,从PQ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C.在P点,Ⅱ轨道的线速度大于Ⅰ轨道的线速度 D.Ⅱ轨道的运行周期大于Ⅲ轨道的运行周期2020623日,北斗导航系统中最后一颗卫星在西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至此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运行,提供导航服务。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方可到达预定轨道。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从圆轨道Ⅰ的P点先变轨到椭圆轨道Ⅱ,然后再次回到P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 B.卫星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在P点的速度小于Q点的速度 C.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卫星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从轨道Ⅰ的P点变轨进入轨道Ⅱ后机械能减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该系统包括5颗同步卫星和30颗一般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运动可以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这些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5颗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不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B5颗同步卫星入轨后可以位于北京正上方 C5颗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小于7.9km/s D.导航系统所有卫星中,运行轨道半径越大,运行周期越小在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即将开幕之际。“吉林一号“卫星从太空传回了北京冬奥会、平昌冬奥会等历届冬奥会场馆影像。从卫星影像中可以看到,每个场馆都包含了奥林匹克竞技精神和独具一格的城市风韵。已知“吉林一号“卫星星座中某颗卫星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上,每天绕地球转16圈,若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该卫星的线速度小于地球赤道上随地球一起自转的物体的线速度 C.该卫星每绕地球一周,地球自转22.5° D.该卫星的轨道半径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14

    相关试卷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刷题练习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刷题练习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近地卫星及其速度大小,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原卷版):

    这是一份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近地卫星及其速度大小,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24讲 同步、近地卫星模型、赤道物体转动模型及其物理量的比较(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近地卫星及其速度大小,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