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 )
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
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B.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
C.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4.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两句诗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
A.水分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5.人们在种植油菜花一般要在室外,不宜在室内种植,影响其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 )
A.温度 B.光
C.水分 D.空气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认为影响山上桃花迟开的因素是什么( )
A.光 B.温度
C.水分 D.土壤
7.农谚说“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燕子低飞要下雨”。这些现象体现了 ( )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8.下列关于生物能影响环境实例,正确的是 ( )
A.在荒漠中,有一种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沙漠上到处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
C.古代诗描述道草盛豆苗稀现象
D.大树底下好乘凉
9.下列成语中,说明了属于生物之间捕食关系的是 (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10.我国西双版纳有一种能预报风雨的粉红色小花﹣﹣“风雨花”。暴风雨来临前,由于气温高、气压低,“风雨花”体内的开花激素猛增而开放出许多花朵。这种现象说明 (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适应生物
C.生物离不开环境 D.环境能影响生物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一片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
(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______ 因素.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______关系。
(2)(2)如果人们大量捕食青蛙,对该生态系统的影响是______。
(3)水稻生长过程中,如果缺少含氮无机盐,水稻植株生长缓慢、植株弱小、叶片发黄.请完成有关验证水稻生长需要含氮无机盐的实验。
①取生长健壮、状态相同、的水稻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
②将两组幼苗分别用泡沫固定在A、B两个塑料容器中。
③A容器加含各种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B容器加等量______的完全培养液。
④将两组装置放在______、______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观察水稻幼苗的生长状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D
5.B
6.B
7.A
8.D
9.A
10.D
二、综合题
11.(1)非生物;竞争
(2)破坏生态平衡
(3)水;阳光;温度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说课ppt课件,共45页。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物与环境,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温暖环境,低温环境,57天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些有毒的生物,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相对湿度曲线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评课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生物因素,螳螂捕蝉,相思鸟在吃种子,保护色,叶蝉的骄傲,妈妈给了我两套衣服,惹它不会有好日子过,刺蛾幼虫,兰花螳螂,枯叶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