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化学九上单元练习卷(基础+提升)整册(含解析)
- 沪教版化学九上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4.3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第2课时)(基础+提升)(含解析) 试卷 试卷 3 次下载
- 沪教版化学九上 第5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 单元检测卷(含解析) 试卷 6 次下载
- 沪教版化学九上 第5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5.1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第2课时)(基础+提升)(含解析) 试卷 试卷 4 次下载
- 沪教版化学九上 第5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5.2 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第1课时)(基础+提升)(含解析) 试卷 试卷 2 次下载
- 沪教版化学九上 第5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5.2 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第2课时)(基础+提升)(word 含解析) 试卷 试卷 3 次下载
沪教版化学九上 第5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5.1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第1课时)(基础+提升) (含解析)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化学九上 第5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5.1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第1课时)(基础+提升) (含解析),共11页。
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5.1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第1课时)1.(2022·江苏常州·中考真题)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该过程体现了金属的性质是(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耐酸性2.(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记载:“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体现了黄金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A.磁性 B.延展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3.(2022·北京·中考真题)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包装纸 D.金饰品4.(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用纳米材料制成的用品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质。例如,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这利用了它的(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硬度大5.(2022·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下列物质:①MgSO4②FeCl3③CuSO4④ZnCl2,能够通过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6.(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不一致的是( )A.铜导电性好,制作导线 B.钨熔点高,制作灯泡的灯丝C.铝延展性好,制成铝箔 D.银导热性好,制作装饰品7.(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aCO3+H2O+CO2==Ca(HCO3)2B.CuCl2 高温 Cu+Cl2↑C.Fe2O3+3CO 高温 2Fe+3CO2 D.Fe+CuSO4==FeSO4+Cu8.(2021·浙江温州·中考真题)铕(Eu)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冷水反应,应保存在氩气中。铕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u+2H2O=Eu(OH)2↓+H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9.(2022·广西玉林·一模)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2022·广西桂林·中考真题)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得到的滤液呈蓝色 B.所得滤渣的质量比加入铁粉的大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D.滤液中一定有FeSO4,可能有CuSO411.(2022·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梅堰中学模拟预测)用砂纸去除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并有气泡产生,经检验气体为氢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片表面的氧化膜为Al2O3B.硫酸铜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为H+、Cu2+C.生成红色物质的反应为置换反应D.若用银片代替铝片,可观察到相似的实验现象12.(2022·四川省荣县中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像错误的是( )A. B. C. D.13.(2022·山西晋中·中考真题)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矾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验证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认识其反应原因,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1)实验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 。14.(2022·四川省简阳中学九年级竞赛)向等质量的金属M、N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已知M、N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都是+2价),反应产生的氢气与消耗酸的关系如图。结合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时,M、N生成氢气的量:M=N B.由图可知M、N的相对原子质量:M<NC.M、N反应完全时,消耗硫酸的质量:M>N D.由图可知M、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M>N15.(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 B.滤液呈无色C.滤渣只含有Ag D.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16.(2022·湖北·巴东县京信友谊中学模拟预测)2.2g可能含有Mg、Al、Cu的金属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总质量为0.2g,以下对该样品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Al B.一定含有Cu C.一定含有Mg D.一定含有Mg和Cu17.(2021·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工业上生产电路板及处理废液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Fe+2FeCl3═3FeCl2(1)由步骤①可判断FeCl3与铜反应生成的两种产物是______。(2)步骤②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说明金属的活动性:铁______铜。(3)步骤③加入稀盐酸充分搅拌,当观察到______的现象时,说明滤渣只剩铜。18.(2022·西藏·中考真题)“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独立完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建造。建造舱段使用的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是由颗粒状的铝和碳化硅(SiC)复合而成的。一位科技爱好者自研了一种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为了分析其中铝的质量分数,该科技爱好者取了10g样品溶于足量稀硫酸,所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已知:碳化硅既不溶于水和酸,也不与二者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样品中的铝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__g。(2)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完整解题过程)。
第6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5.1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第1课时)1.(2022·江苏常州·中考真题)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该过程体现了金属的性质是(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耐酸性【答案】C【解析】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C。2.(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记载:“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体现了黄金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A.磁性 B.延展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答案】B【解析】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是在描述黄金可以被压制成薄片,说明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B。3.(2022·北京·中考真题)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包装纸 D.金饰品【答案】B【解析】A、铁锅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不符合题意;B、铜导线主要利用的是金属的导电性,符合题意;C、铝箔包装纸主要利用的是金属的延展性和导热性,不符合题意;D、金饰品主要利用的 是金属的延展性,不符合题意。故选B。4.(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用纳米材料制成的用品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质。例如,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这利用了它的(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硬度大【答案】C【解析】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这利用了它的延展性。故选C。5.(2022·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下列物质:①MgSO4②FeCl3③CuSO4④ZnCl2,能够通过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D【解析】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生成氯化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排在氢之后,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选D。6.(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不一致的是( )A.铜导电性好,制作导线 B.钨熔点高,制作灯泡的灯丝C.铝延展性好,制成铝箔 D.银导热性好,制作装饰品【答案】D【解析】A、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故常用来作导线,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钨熔点高,可用来制作灯泡的灯丝,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用来做成铝箔,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银具有光泽好、耐磨、易加工的特点,可用来做装饰品,不是因为其导热性好,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7.(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aCO3+H2O+CO2==Ca(HCO3)2B.CuCl2 高温 Cu+Cl2↑C.Fe2O3+3CO 高温 2Fe+3CO2 D.Fe+CuSO4==FeSO4+Cu【答案】D【解析】A、根据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根据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该反应是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不符合题意;D、根据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8.(2021·浙江温州·中考真题)铕(Eu)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冷水反应,应保存在氩气中。铕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u+2H2O=Eu(OH)2↓+H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题目所给的化学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9.(2022·广西玉林·一模)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镁与盐酸反应:,每24份质量的镁能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溶质的质量不断增加,盐酸反应结束,溶质的质量不再增大,正确;②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氢气是气体,散逸到了空气中,故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不断减小,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正确;③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当反应结束后,温度下降,会恢复到原温度,错误;④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故生成气体的体积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会一直增加,错误。故正确的是①②。故选A。10.(2022·广西桂林·中考真题)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得到的滤液呈蓝色 B.所得滤渣的质量比加入铁粉的大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D.滤液中一定有FeSO4,可能有CuSO4【答案】B【解析】A、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亚铁溶于水后溶液呈浅绿色,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选项错误;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铁与生成的铜的质量比=56:64,则所得滤渣的质量比加入铁粉的大,选项正确;C、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含有铜和铁,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后,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观察到有气泡产生,选项错误;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则硫酸铜完全反应,所以滤液中一定有FeSO4,一定没有CuSO4,选项错误。故选B。11.(2022·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梅堰中学模拟预测)用砂纸去除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并有气泡产生,经检验气体为氢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片表面的氧化膜为Al2O3B.硫酸铜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为H+、Cu2+C.生成红色物质的反应为置换反应D.若用银片代替铝片,可观察到相似的实验现象【答案】D【解析】A、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铝片表面的氧化膜为Al2O3,故正确;B、硫酸铜在水中解离出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又根据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经检验气体为氢气,证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则硫酸铜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为H+、Cu2+,故正确;C、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该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D、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银不能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若用银片代替铝片,无明显现象,故错误。故选D。12.(2022·四川省荣县中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像错误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A、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足量相同的稀硫酸,则金属全部反应,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大于锌,正确;B、由于锌的活动性强于铁,锌的反应速率大于铁,反映在坐标中是锌的斜线比铁陡;但最终生成氢气质量铁大于锌,错误;C、生成氢气来自于酸中氢元素,反应结束前等质量酸生成氢气相等,最终生成氢气质量铁大于锌,正确;D、由AB分析可知,锌的反应速率大于铁,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大于锌,正确。故选B。13.(2022·山西晋中·中考真题)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矾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验证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认识其反应原因,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1)实验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 。【答案】(1)Fe+CuSO4==FeSO4+Cu(2)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3)金属活动性强弱:Fe>Cu【解析】(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2)现象为: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3)铁能将铜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说明金属活动性强弱:Fe>Cu。14.(2022·四川省简阳中学九年级竞赛)向等质量的金属M、N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已知M、N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都是+2价),反应产生的氢气与消耗酸的关系如图。结合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时,M、N生成氢气的量:M=N B.由图可知M、N的相对原子质量:M<NC.M、N反应完全时,消耗硫酸的质量:M>N D.由图可知M、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M>N【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a点时,M、N生成氢气的量:M=N,不符合题意;B、生成氢气的质量=金属质量×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金属质量相同,化合价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M>N,故M、N的相对原子质量:M<N,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M、N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N,生成氢气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于硫酸,故消耗硫酸的质量:M>N,不符合题意;D、该图无法比较两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快慢,无法得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故选D。15.(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 B.滤液呈无色C.滤渣只含有Ag D.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答案】A【解析】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滤渣中一定含有过量的铜和银(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A、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选项正确;B、滤液中含有硝酸铜,所以呈蓝色,选项错误;C、滤渣含有Ag和过量的铜,选项错误;D、向滤渣铜和银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因为都是氢后金属,选项错误。故选A。16.(2022·湖北·巴东县京信友谊中学模拟预测)2.2g可能含有Mg、Al、Cu的金属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总质量为0.2g,以下对该样品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Al B.一定含有Cu C.一定含有Mg D.一定含有Mg和Cu【答案】A【解析】2.2g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2g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铜和稀盐酸不反应,由题干信息可知,2.2g金属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故该样品中一定含铝,可能含镁和铜中至少一种。故选A。17.(2021·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工业上生产电路板及处理废液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Fe+2FeCl3═3FeCl2(1)由步骤①可判断FeCl3与铜反应生成的两种产物是______。(2)步骤②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说明金属的活动性:铁______铜。(3)步骤③加入稀盐酸充分搅拌,当观察到______的现象时,说明滤渣只剩铜。【答案】(1)氯化亚铁、氯化铜(或FeCl2、CuCl2)(2)Fe+CuCl2=FeCl2+Cu;>(3)不再有气泡产生【解析】镀铜电路板要得到氯化亚铁和铜两种产物,铜元素铜镀铜电路板转化为氯化铜,最终变为金属铜;铁元素存在形式从氯化铁转变到氯化亚铁。(1)通过流程图中步骤①后废液中有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其中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是新产生的,故填:氯化亚铁、氯化铜(或FeCl2、CuCl2);(2)步骤②中铁和氯化铜能发生置换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填:Fe+CuCl2=FeCl2+Cu;>;(3)步骤③中滤渣中有铜和铁,铁和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加入稀盐酸充分搅拌,当观察到没有气泡产生时,说明滤渣只剩铜,故填:不再有气泡产生。18.(2022·西藏·中考真题)“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独立完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建造。建造舱段使用的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是由颗粒状的铝和碳化硅(SiC)复合而成的。一位科技爱好者自研了一种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为了分析其中铝的质量分数,该科技爱好者取了10g样品溶于足量稀硫酸,所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已知:碳化硅既不溶于水和酸,也不与二者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样品中的铝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__g。(2)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完整解题过程)。【答案】(1)0.6(2)解:设样品中铝的质量为x,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100%=54%;答: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54%。【解析】(1)由图可知,当样品中的铝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气体质量为0.6g,故填:0.6;(2)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