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精品课件ppt
展开3 口耳目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对照、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识记生字。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联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为规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字源演变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生字卡片。
2.拷贝歌曲《中国功夫》视频片段。
学生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看图对照,认识“站、坐”2个生字。
2.会写“耳、手”2个字和撇、弯钩2个笔画。
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4.知道坐立的基本姿势,在活动中感受、体验,了解坐、立、行的规范姿势。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的身体部位,你们还记得吗?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
2.出示字卡,开火车读。
3.连字赛读,组词巩固。
(1)将“手、足、口、耳、目”几个字按金文、小篆、楷书分成相应的三组,但顺序打乱,贴在黑板上。
(2)请学生上台连一连,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3)学生赛读生字,开火车组词。
操作指导:此环节需要教师随时点名改变火车头的位置,或随时变换生字的顺序,让学生有效认读生字,脱离死记硬背。
板块二 朗读韵文,识记生字
活动1 看图读文,学习“站、坐”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各用一个字分别说出两个京剧人物此时的动作。(站、坐。)
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引导学生认识生字“站、坐”。
课件展示
(1)教师依次单击,出现识字过程,引导学生用字谜、加一加等方法记住这两个生字,并通过口头组词、图片等方式理解这两个生字,领读词语。
(2)教师讲解:
站:京剧演员双脚踏地,两腿直立,占据了一块空间,这就是“站”。
坐:现在,老师的姿势是“站”,同学们你们现在的姿势是什么?对,就是“坐”。中国古人对坐姿很讲究,比如古代有一种极重礼仪的坐姿叫“安坐”,即以膝居地,小腿平放在地上,臀部贴紧脚后跟。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自由读字。
5.组内组词,并能用所组的词说一句话。
活动2 理解字义,纠正坐姿
过渡:中国是礼仪之邦,“坐卧行立”是一门大学问,每一个动作都颇有讲究,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中的儿歌,学习我们的礼仪。
1.学习小韵文。
课件展示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1)教师带读儿歌,学生跟读。强调“钟”“松”的读音。
(2)学生多种方式读儿歌,相互正音。
2.引导学生理解儿歌的意思。(课件出示)
(1)讲解“站如松”:像松树一样笔直地站立着,给人的感觉特别精神。我们也要这样,站要有站相。联系生活,想一想哪些人做到了“站如松”。
(2)讲解“坐如钟”:这里的“钟”指的是寺庙那种撞钟,“坐如钟”是说坐姿要像古代的撞钟一样稳重端正。要身子正、腰板直、腿放平。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坐姿。
(3)引导学生四人一组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正确的走姿和睡姿又该是什么样的?
(4)对照韵文及图画,说一说小韵文的意思。
3.小结: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便有了站姿、坐姿、走姿、睡姿的具体要求,同学们,我们要时常互相督促,做一个懂礼仪的小学生!
操作指导:教师要把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利用好,使学生对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板块三 观察示范,练习书写
活动1 示范书写,观察书空
1.引导学生认识书写笔画“撇”“弯钩”。
2.动漫播放田字格中“撇”“弯钩”的书写。
3.教师示范,重点指导。
(1)撇:下笔由重到轻,从粗到细。
(2)弯钩:轻轻下笔,呈弓背形,略带点弯。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
4.教师范写生字“手”,重点指导间架结构。
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5.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活动2 模仿书写,练习描红
1.认真观察,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2.投影展示作品,师生评议。
3.改正不足,再描一次。
操作指导:教师可用折铁丝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形状,给学生树立一个直观的形象,为正确书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板块四 巩固识字,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巩固本课生字。
课件展示
口能说,耳能听。 手足耳口目,人的五件宝。
目能看,足能行。 学习和劳动,人人离不了。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
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
教师领读儿歌,引导学生在儿歌中找到今天学习的生字。(教师相机圈画出生字)
2.游戏巩固生字。
(1)游戏一:青蛙过河。
游戏规则:教师依次单击,出现生字,学生认读正确,青蛙前进一步,全部认读正确,青蛙跳到对岸。最后引导学生再次读生字。
(2)游戏二:开火车。
游戏规则:教师依次单击,出现词语。引导学生找一找学过的生字,试着读一读词语。然后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课件出示六张人的不同行为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引导学生明白身体各部位或器官的重要作用,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也要做一个有本领的人。
课件出示歌曲《中国功夫》歌词第一段,总结全课:中华礼仪之邦,文有戏曲的唱念做打,武有中国功夫的一招一式,处处体现着仪表、仪态的规范,让我们从日常的坐卧行立,做一个有礼有度的人。
课件展示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
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
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
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
操作指导:鼓励不愿意交流的学生模仿别人说说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不仅能体会这些身体部位的重要作用,还对五个生字进行了巩固。
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识字,如请学生猜一猜、指一指、连一连,给生字编儿歌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更好。
2.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本课伊始,我没有直接给孩子们讲什么是象形字,而是采用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猜想哪个身体部位和哪个字相连,然后同桌合作认一认,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下识字与交流,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学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我来指你来说,护目镜,电视节目,行如风,卧如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识字(一)3 口耳目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识字(一)3 口耳目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口耳目,口嘴巴,耳耳朵,目眼睛,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笔画“横折”,笔画“撇”,笔画“弯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口目耳手,目耳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