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专题过关检测5 化学实验操作与评价(附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突破系列(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08 专题过关检测5 化学实验操作与评价(附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突破系列(全国通用),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下图装置制取,NO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过关检测5 化学实验操作与评价1、用下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选项气体abcANO2浓硝酸铜片NaOH溶液BSO2浓硫酸Cu酸性KMnO4溶液C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DO2双氧水MnO2浓硫酸2.侯氏制碱法的反应之一是:NaCl+H2O+NH3+CO2===NaHCO3↓+NH4Cl,某学习小组先制取NH3和CO2,再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碱原理制备Na2CO3,实验过程不需要的实验装置是( )3.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4.工业上常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蒸馏装置如图)从植物组织中获取挥发性成分。这些挥发性成分的混合物统称精油,大都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从柠檬、橙子和柚子等水果的果皮中提取的精油90%以上是柠檬烯(柠檬烯)。提取柠檬烯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将1~2个橙子皮剪成细碎的碎片,投入乙装置中,加入约30 mL水②松开活塞K,加热水蒸气发生器至水沸腾,活塞K的支管口有大量水蒸气冒出时旋紧,打开冷凝水,水蒸气蒸馏即开始进行,可观察到在馏出液的水面上有一层很薄的油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馏出液无明显油珠,澄清透明时,说明蒸馏完成B.蒸馏结束后,先把乙中的导气管从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热C.为完成实验目的,应将甲中的长导管换成温度计D.要得到纯精油,还需要用到以下分离提纯方法:分液、蒸馏5.一种从含Br-废水中提取Br2的过程,包括过滤、氧化、正十二烷萃取及蒸馏等步骤。已知: Br2CCl4正十二烷密度/(g·cm-3)3.1191.5950.753沸点/℃58.7676.8215~2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甲装置过滤时,需不断搅拌 B.丙装置中用正十二烷而不用CCl4,是因为其密度小C.用乙装置将Br-氧化为Br2 D.可用装置丁进行蒸馏,先收集正十二烷再收集Br26.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甲所示装置,蒸发AlCl3饱和溶液制备AlCl3晶体B.按装置乙所示的气流方向可用于收集H2、NO等C.用图丙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D.用图丁所示装置,可以证明氧化性:Cl2>Br2>I27.“化学多米诺实验”即只需控制第一个反应,利用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和虹吸作用原理,使若干化学实验依次发生。如图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已知:Cu2++4NH3·H2O===4H2O+[Cu(NH3)4]2+(该反应产物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成功的重要条件是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B.B中反应速率大于D中反应速率C.C中现象为液面下降 D.H中出现浅黄色浑浊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ABCD操作现象溶液变浑浊无气泡生成固体结块,试管底部温度升高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解释或结论稀盐酸将硫代硫酸钠还原为硫单质硼酸的酸性弱于碳酸生成纯碱晶体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亚硫酸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 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BCD除去CO2中的HCl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Mg(OH)2>Fe(OH)3检验溴乙烷水解产物中含有Br-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10.对于下列实验装置及其实验目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装置甲后加接装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才能获得纯净干燥的甲烷B.装置乙改用水浴加热,才能用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C.充分冷敷装置丙中圆底烧瓶后,打开止水夹,可见“喷泉”现象D.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备SO211.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图2图3图4A.图1实验室制氨气 B.图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C.图3电解精炼铝 D.图4用海水制取蒸馏水12.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A探究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取4 mL乙醇,加入12 mL浓硫酸、少量沸石,迅速升温至14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2 mL溴水中若溴水褪色,则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B探究乙酰水杨酸样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取少量样品,加入3 mL蒸馏水和少量乙醇,振荡,再加入1~2滴FeCl3溶液若有紫色沉淀生成,则该产品中含有水杨酸C探究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2~3mL蒸馏水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Na2O;若有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Na2O2D探究Na2SO3固体样品是否变质取少量待测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样品已经变质13.实验室从干海带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仪器选用错误的是( )A.称取一定质量的干海带——电子天平B.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蒸发皿C.过滤海带灰水混合物——漏斗D.在海带灰浸取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后,用四氯化碳提取碘——分液漏斗1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20%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淀粉未水解B室温下,向0.1mol·L-1 HCl溶液中加入少量镁粉,产生大量气泡,测得溶液温度上升镁与盐酸反应放热C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BaCO3D向0.1mol·L-1 H2O2溶液中滴加0.1mol·L-1 KMnO4溶液,溶液褪色H2O2具有氧化性15.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图中夹持装置略)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制备无水MgCl2铁上镀铜16.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I将NH4Cl固体加入试管中,并将湿润的pH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对试管底部进行加热试纸颜色变化:黄色→蓝色(pH≈10)→黄色→红色(pH≈2);试管中部有白色固体附着II将饱和NH4Cl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颜色变化:黄色→橙黄色(pH≈5)A.根据I中试纸变蓝,说明NH4Cl发生了分解反应B.根据I中试纸颜色变化,说明氨气比氯化氢气体扩散速率快C.I中试纸变成红色,是由于NH4Cl水解造成的D.根据试管中部有白色固体附着,说明不宜用加热NH4Cl的方法制备NH317.实验室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化学原理如图1所示,已知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苯甲醇的沸点为205.3 ℃,苯甲酸的熔点为121.7 ℃,沸点为249 ℃,溶解度为0.34 g;乙醚的沸点为34.8 ℃,难溶于水,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主要过程如图2所示,试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2+KOH―→++HCl―→+KCl图1图2A.操作Ⅰ是萃取、分液 B.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苯甲醇C.操作Ⅱ蒸馏所得产品甲是苯甲醇 D.操作Ⅲ过滤所得产品乙是苯甲酸钾18.可用来鉴别己烯、甲苯、乙酸乙酯、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 )A.氯化铁溶液、溴水 B.碳酸钠溶液、溴水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铁溶液【专题过关检测5 化学实验操作与评价】答案1、D。解析:A项,NO2不能用NaOH溶液除杂质;B项,Cu和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且SO2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C项,NH3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气法收集。2.D。解析:装置A是制备氨气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装置,选项A不选;产生的NaHCO3发生的反应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需要过滤得到NaHCO3晶体,用到装置B,选项B不选;制取Na2CO3时,过滤得到NaHCO3晶体洗涤后在装置C中加热灼烧得到碳酸钠,选项C不选;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蒸发结晶,不需要装置D。3.B。解析: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错误;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以获得含I-的溶液,B正确;MnO2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需要加热,C错误;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尾气,Cl2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D错误。4.C。解析:A.柠檬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则当馏出液无明显油珠,澄清透明时,说明蒸馏完成,故A正确;B.蒸馏结束后,为防止倒吸,先把乙中的导气管从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热,故B正确;C.长导管可作安全管,平衡气压,防止由于导管堵塞引起爆炸,而温度计在甲装置中不能代替长导管,故C错误;D.精油中90%以上是柠檬烯,含有其他成分,萃取后还需要用到以下分离提纯方法:分液、蒸馏,故D正确。5.C。解析:过滤时不需搅拌,A项错误;丙装置中用正十二烷而不用CCl4,是因为其沸点与溴相差大,萃取后的溶液可通过蒸馏而分离,B项错误;用乙装置利用氯气将Br-氧化为Br2,C项正确;可用装置丁进行蒸馏,先收集Br2再收集正十二烷,D项错误。6.C。解析:加热促进AlCl3溶液水解,且生成盐酸易挥发,应在HCl气流中蒸发,故A错误;H2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O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图中装置和现象合理,故C正确;氯气可分别与NaBr、KI反应,不能比较溴、碘的氧化性,故D错误。7.B。解析:D中含有导入的H2SO4和CuSO4,Zn把Cu2+还原为Cu,形成ZnCu原电池,反应速率增大,B项错误。8.C。解析:稀盐酸与硫代硫酸钠反应:Na2S2O3+2HCl===2NaCl+H2O+S↓+SO2↑,在该反应中,Na2S2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部分变为S单质的0价,部分变为SO2中的+4价,其他元素化合价不变,因此该反应是S元素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可能是因为硼酸的量太少了,无气泡生成,不能判断硼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B错误;碳酸钠粉末遇水固体结块,证明生成了碳酸钠晶体,试管底部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正确;向亚硫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由于亚硫酸是二元弱酸,具有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不能漂白紫色石蕊溶液,因此溶液不会出现褪色现象,D错误。9.C。解析:二氧化碳也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O2+Na2CO3+H2O===2NaHCO3,故不能用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A错误;在2 mL 0.2 mol·L-1NaOH溶液中滴入3滴0.1 mol·L-1 Mg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NaOH是过量的,再滴入3滴0.1 mol·L-1FeCl3溶液,FeCl3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不能证明沉淀发生了转化,即不能说明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Mg(OH)2>Fe(OH)3,B错误;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的条件下水解,在水解液中加入稀硝酸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AgBr淡黄色沉淀,从而检验溴乙烷水解产物中含有Br-,C正确;因为稀硝酸能氧化Na2SO3生成Na2SO4,生成BaSO4白色沉淀,故不能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D错误。10.B。解析:高锰酸钾氧化乙烯生成二氧化碳,装置甲后加接装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可吸收二氧化碳、水等,可获得纯净干燥的甲烷,故A正确;制备乙酸乙酯,可直接加热,无需水浴加热,故B错误;氨气易溶于水,可导致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可形成喷泉,故C正确;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硫,故D正确。11.D。解析: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但在试管口两者会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故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故A错;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稀释,故B错;铝为活泼金属,所以氢离子在阴极放电而不是铝离子,故C错;用海水制取蒸馏水采用蒸馏操作,图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12.D。详解:A.乙醇在140℃,浓硫酸的作用下,会发生分子间脱水,而不发生消去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B.乙酰水杨酸中没有酚羟基,水杨酸中酚羟基,酚羟基可以与FeCl3溶液显紫色,但是生成络合物,所以不会有沉淀,B项不符合题意;C.如果金属钠没有完全燃烧,剩余的金属钠与水反应也可以生成氢气,C项不符合题意;D.加入稀盐酸,亚硫酸根离子会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加入氯化钡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硫酸钡沉淀,可以说明样品已经变质,D项符合题意;故选D。13.B。解析:精确称量一定质量的干海带需要电子天平,A正确;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需要坩埚,而加热液体需要蒸发皿,B错误;过滤海带灰水混合物可用漏斗分离,C正确;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则在海带灰浸取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后,用四氯化碳提取碘,分液时需要分液漏斗,D正确。14.B。解析:加入碘水后,溶液呈蓝色,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淀粉,并不能说明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反应,故A错误;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说明镁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此时溶液温度上升,可证明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故B正确;BaCl2、CaCl2均能与Na2CO3反应,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沉淀可能为BaCO3或CaCO3或二者混合物,故C错误;向H2O2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发生化学反应2KMnO4+3H2O2=2MnO2+2KOH+2H2O+3O2↑等(中性条件),该反应中H2O2被氧化,体现出还原性,故D错误;综上所述,故答案为:B。15.D。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时,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的操作是正确的,A正确;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鉴别二氧化硫,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B正确;在氯化氢的氛围中加热六水合氯化镁制备无水氯化镁,防止其水解,C正确;铁是阳极,铜是阴极,铁溶解,在铜电极上镀铜,D错误。16.C。解析:实验I中对NH4Cl固体试管加热,湿润的pH试纸黄色→蓝色(pH≈10)→黄色→红色(pH≈2),说明加热过程中生成了氨气,氨气遇水形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为弱碱,使试纸变蓝,同时产生了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形成盐酸,中和了一水合氨恢复到黄色,最后变为红色,该过程可证明氯化铵受热发生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试纸先变蓝后变红,说明氨气扩散的速度比氯化氢快;试管中部有白色固体附着,说明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氨气和氯化氢在扩散过程中由化合生成氯化铵;实验II中将氯化铵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颜色变化:黄色→橙黄色(pH≈5),说明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据此分析解答。A.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显酸性,会使湿润的pH试纸变红,根据I中试纸变蓝,说明NH4Cl发生了分解反应,故A正确;B.根据分析,根据I中试纸颜色变化,说明氨气比氯化氢气体扩散速率快,故B正确;C.根据分析,I中试纸变成红色,是由于NH4Cl分解产生的氯化氢造成的,故C错误;D.根据分析,根据试管中部有白色固体附着,说明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氨气和氯化氢在扩散过程中由化合生成氯化铵,则不宜用加热NH4Cl的方法制备NH3,故D正确;答案选C。17.D。解析:由流程可知,苯甲醛与KOH反应生成苯甲醇、苯甲酸钾,然后加水、乙醚萃取苯甲醇,则乙醚溶液中含苯甲醇,操作Ⅱ为蒸馏,得到产品甲为苯甲醇;水溶液中含苯甲酸钾,加盐酸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酸的溶解度小,则操作Ⅲ为过滤,则产品乙为苯甲酸。A项,操作Ⅰ分离乙醚与水溶液,则为萃取、分液,正确;B项,由上述分析可知,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苯甲醇,正确;C项,操作Ⅱ分离互溶的乙醚、苯甲醇,蒸馏所得产品甲是苯甲醇,正确;D项,由上述分析,操作Ⅲ为过滤,则产品乙为苯甲酸,错误。18.C。解析:能使溴水褪色的是己烯,遇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均不反应的是乙酸乙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6 专题过关检测6 电化学(附答案解析)-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突破系列(全国通用),共7页。
这是一份08 专题过关检测5 化学实验操作与评价(附答案解析)-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突破系列(全国通用),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下图装置制取,NO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7 考向7 实验基本操作与基本方案的评价(附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突破系列(全国通用),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