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新高考新教材)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2章 第1讲 重力、弹力、摩擦力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2章 第1讲 重力、弹力、摩擦力,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策略,第二章相互作用,内容索引,重力和重心,摩擦力,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揣摩例题。课本上和老师讲解的例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要认真研究,深刻理解,要透过“样板”,学会通过逻辑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学习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总结出解题的规律。 2、精练习题。复习时不要搞“题海战术”,应在老师的指导下,选一些源于课本的变式题,或体现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基本题,通过解题来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在解题时,要独立思考,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反复玩味,悟出道理。 3、加强审题的规范性。每每大考过后,总有同学抱怨没考好,纠其原因是考试时没有注意审题。审题决定了成功与否,不解决这个问题势必影响到高考的成败。那么怎么审题呢? 应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认真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 。 4、重视错题。“错误是最好的老师”,但更重要的是寻找错因,及时进行总结,三五个字,一两句话都行,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以利于吸取教训,力求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1.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及重心的概念.2.掌握弹力的有无、方向的判断及弹力大小的计算方法,理解并掌握胡克定律.3.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1.力(1)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 (即产生加速度).(3)性质: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独立性等特征.
2.重力(1)产生: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2)大小:G=mg,可用 测量.同一物体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3)方向:总是 .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①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 分布.②不规则薄板形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 法.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
1.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3.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与在地球表面的位置有关.( )
例1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重力作用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地面上的同一物体在赤道上所受重力最小D.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A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B错误;赤道上重力加速度最小,因此地面上的同一物体在赤道上所受重力最小,C正确;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物体的重力,D错误.
例2 (2022·上海市闵行区模拟)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物块用两根轻绳吊起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合理的是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物块在重力、两根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故三个力属于共点力,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交于一点,D选项符合要求,故选D.
例3 如图所示,两辆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无关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所以选项A正确,B错误;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车(包括货物)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重心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故选项C错误;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选项D错误.
1.弹力(1)定义:发生 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处发生 .(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 .
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条件——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2)假设法:假设两个物体间不存在弹力,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 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 有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3.接触面上的弹力方向判断
4.弹力大小的计算(1)应用胡克定律F=kx计算弹簧的弹力.注意:x表示形变量.(2)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用共点力平衡来计算弹力.(3)物体不平衡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弹力.
1.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作用.( )2.轻绳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轻杆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的方向.( )
轻绳、轻杆、弹性绳和轻弹簧的比较
例4 下列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A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考向1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
选项A中小球只受重力和杆的弹力且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得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应竖直向上,故A错误;选项B中,因为右边的绳竖直向上,如果左边的绳有拉力,则竖直向上的那根绳就会发生倾斜,所以左边的绳没有拉力,故B错误;球与面接触处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即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即选项D中大半圆对小球的支持力FN2应是沿着过小球与圆弧接触点的半径,且指向圆心,故D错误;球与球接触处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即在两球心的连线上),且指向受力物体,故C正确.
例5 如图所示,小车内沿竖直方向的一根轻质弹簧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与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
当小车匀速运动时,弹簧弹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大小,细绳的拉力FT=0;当小车和小球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绳的拉力不可能为零,弹簧弹力有可能为零,故D正确.
例6 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现使小车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杆对小球的弹力一定竖直向上B.杆对小球的弹力一定沿杆向上C.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mg
考向2 杆的弹力方向及大小计算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由图可知,当a大小不同时,杆上的弹力与竖直方向夹角也不同,方向不一定沿杆,但一定是斜向上,且F>mg,故选项A、B、C错误;
例7 (多选)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可以确定A.弹簧的原长为10 c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 N/mC.弹簧伸长15 cm时弹力大小为10 ND.弹簧伸长15 cm时弹力大小为30 N
考向3 胡克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当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则原长为10 cm,故A正确;当弹簧的长度为5 cm时,弹力为10 N,此时弹簧压缩量x=10 cm-5 cm=5 cm=0.05 m,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 =200 N/m,故B正确;当弹簧伸长量x′=15 cm=0.15 m时,根据胡克定律得,F=kx′=200×0.15 N=30 N,故C错误,D正确.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 或 的力.2.产生条件(1)接触面 .(2)接触处有 .(3)两物体间有 或 .
3.方向:与受力物体 或 的方向相反.4.大小(1)滑动摩擦力:Ff= ,μ为动摩擦因数;(2)静摩擦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讲义 第2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文件包含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pptx、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要求,课时精练,内容索引,考点一重力和重心,考点二弹力,考点三摩擦力,运动状态,地球的吸引,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竖直向下,恢复原状,弹性形变,劲度系数,牛顿每米,变化量,压缩状态,相对滑动,相对运动,μF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