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二地图学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1001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中考地理复习学案
- 中考地理复习一地球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复习三陆地和海洋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复习六大洲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复习七地区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复习八国家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中考地理复习二地图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二地图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图的基本要素,等高线地形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 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2. 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
(2) 比较: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 内容越简略。
3. 地图上的方向:三种定向法
(1)一般地图(无指向标):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 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正北方向,箭尾指向正南方向。
(3) 经纬网定向法:在经纬网地图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二、等高线地形图
1. 五种地形部位: 山顶(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基本原则(如图所示)
(1)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都相等(“同线等高”)。
(2)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一样(“同图等距”)。
(3)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密陡疏缓”)。
3. 利用等高线数值特征判断地形类型
(1)平原:小于200 米,等高线平缓、稀疏。
(2)丘陵:200 米~500 米,等高线曲折、密集。
(3)山地:大于500 米且等高线密集。
(4)高原:大于500 米且等高线外围密集、内部稀疏。
(5)盆地:等高线数值由四周向中间减小。
4.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爬山选择缓坡,攀岩选择陡崖。
(2)修路选择穿过等高线条数较少的线路,一般与等高线平行。
(3)聚落或城市建设选择等高线稀疏且靠近河流的地区。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15 “图说”青藏地区(复习学案)-2023年中考地理重要地图复习突破(课件+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知识自检,归纳整理,课堂练习,课后反思,配餐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3 “图说”南方地区(复习学案)-2023年中考地理重要地图复习突破(课件+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知识自检,归纳整理,课堂练习,课后反思,配餐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2 “图说”北方地区(复习学案)-2023年中考地理重要地图复习突破(课件+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知识自检,归纳整理,课堂练习,课后反思,配餐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