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设计
展开《孔雀东南飞》
课标分析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语文》)的编写采用人文主题与文体双线组元的模式,在选文的逻辑安排上相较以往的教材呈现出极大的创新性,如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以青春为主题,但单元中集中包含了诗歌与小说,再譬如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既有鲁迅的两篇回忆性散文,又有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还有三篇小说。创新性的组元逻辑打破了既往对于文体的单调性限定,赋予了教师教学的更大自由发挥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教师开展教学,明确单元学习核心目标的途径主要有教材自身的助读系统,如单元导语、每课后的学习提示、单元后的单元研习任务等,还有选文本身所蕴含的可以激起教师个体经验的教学点,以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后文简称《课标》)。《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以及学业质量水平部分都对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教师需要以《课标》为指导,结合《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具体引导,灵活调动教师个体的知识储备,开展好单元教学任务。如何依托教材的组元设计,发挥好学习任务群追求的“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感情、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为教学设计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独特的课程素养,是其他三个要素的基础。新课改虽然倡导学科之间的融合,但语文课堂始终要姓“语”,始终要围绕“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创设情境,以发展“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经典何以成经典”的七首古诗词中,依次提及了“风与骚”(《氓》与《离骚》)、“爱情与尊严”(《氓》与《孔雀东南飞》)、“仙与圣”(《梦游天姥吟留别》与《登高》)、“虚与实”(《望海潮》和《扬州慢》)四组关键词,我在教学设计时就以“爱情与尊严”这一组关键词作为本堂课教学的主题核心,将其融入到我独创的“渣男与直男”群文教学主题上来。
通过梳理《课标》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到《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目标要求。该任务群就学习目标与内容提出了四点要求:
(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协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在本堂课教学中,我抓紧课标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学科核心素养,使其成为整堂课的主轴,同时又设计了一个中心问题“谁偷走了这份幸福的爱情”,让学生在思考、探究这个问题的时候进行了思维训练。本堂课的营养就在于思维训练的过程,在于学生研读文本、筛选有用信息、识见隐含信息的过程。在学业质量水平 4,《课标》对该任务群的质量描述主要集中在 4-2中,描述如下:在理解语言时,能准确、清楚地分析和阐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能就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提出质疑,展开联想,并能找出相关证据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反驳或补充解释文本的观点。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尝试提出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能用文本中提供的事实、观点、程序、策略和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在表达时,讲究逻辑,注重情感,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力求做到观点明确,内容丰富,思路清晰,感情真实健康,表达准确、生动。
结合以上两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水平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出教学要点:
(1)观点明确:能够通过自觉阅读体会,准确掌握作品的态度、判断,能够反驳或补充文本的观点。
(2)形成类比: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
(3)深度理解:能够结合个体的阅读经历和经验,形成由个体认知出发的文学理解,能多角度阐释文本,开展批判性阅读,形成多元解读。
(4)解决问题: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写作输出:能够尝试用不同语言表达形式展现自己的态度和判断,并能就自己的观点进行合理的逻辑论证。
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我们爱情主题群文阅读的最后一篇,我们从《红楼梦》导入,开始讲《玩偶之家》,然后讲《氓》,最后讲《孔雀东南飞》,我一开始设计的群文主题叫“渣男与直男”,是站在女性命运的角度去串联起来这几篇文本的。在这个主题的群文教学中我们先讲了《玩偶之家》,《玩偶之家》的授课通过让学生观看话剧,然后让学生去寻找能够体现海尔茂渣男的部分,再进行点评、分析,从而开展教学,学生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所以基本不用教师怎么引导,学生就能问出来绝大多数的问题,有很多的女生在听这篇课文的时候为娜拉的遭遇而感伤,甚至流下了眼泪。讲完《玩偶之家》之后,我们引入中国古代的渣男——《氓》,然后带领学生进一步去探讨在中国古代爱情诗中,对于男子的始乱终弃是如何表达的。之后进一步探讨了《诗经》中情感的流露,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扩展了一下当时的时代,引用了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在讲完《氓》和《玩偶之家》之后,我们便开始了《孔雀东南飞》的学习。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下九 六合 鸡鸣,名词用作动词,动词用作名词 留待作遗施,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使动用法 足以荣汝身,意动用法 戒之慎勿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