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宣城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1033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宣城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1033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宣城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1033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2023宣城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宣城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宣城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宣城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宣城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2023宣城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宣城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二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事实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 工业燃煤时加入石灰石 B. 冶炼矿石前先将矿石粉碎
C. 运输疫苗需用冷藏箱 D. 用锌片制取氢气时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2. 以下装置工作时,可实现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是
A | B | C | D |
太阳能电池 | 风力发电 | 氢氧燃料电池 | 电动汽车充电 |
A. A B. B C. C D. D
3. 下列关于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等量的盐酸或醋酸时,反应热相同
B. 为了保证反应充分,将NaOH溶液分多次加入酸中
C. 实验时使用金属搅拌棒,则测定的反应热的数值偏小
D. 根据反应前后的温差和比热容即可计算反应热
4.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整个过程实现了光能向化学能的转换
B. 过程II有O-O单键生成并放出能量
C. 过程II发生的反应可能为:2H2O2=2H2O+O2
D. 该新型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焓变,加快了反应速率
5. 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反应CH4(g)+4NO(g)2N2(g)+CO2(g)+2H2O(l)△H<0,进行过程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曲线b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升高温度 B. 加大CH4投入量 C. 加催化剂 D. 减小压强
6. 痛风病与关节滑液中形成的尿酸钠(NaUr)有关(NaUr增多,病情加重),其化学原理为:HUr(aq)+Na+(aq)NaUr(s)+H+(aq) ∆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寒冷季节更易诱发关节疼痛
B. 大量饮水会增大痛风病发作的可能性
C. 饮食中摄入过多食盐,会加重痛风病病情
D. 患痛风病的人应少吃能代谢产生更多尿酸的食物
7. 下列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将FeCl3溶液加热蒸干不能得到FeCl3固体
B.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C. 蒸馏水和0.1mol•L-1NaOH溶液中的c(H+),前者大于后者
D. 洗涤BaSO4沉淀时,用稀硫酸比用水晶体损失少
8. 下列可逆反应的方程式及对应平衡移动的描述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 平衡移动的描述 |
A | Cl2+H2O2H++Cl-+ClO- | 向氯水中加入CaCO3,漂白性增强 |
B | ZnS+Cu2+CuS+Zn2+ | 闪锌矿(ZnS)遇CuSO4溶液转化为铜蓝(CuS) |
C | 2NO2N2O4 △H<0 | 将装有NO2的玻璃球浸入热水中,红棕色变浅 |
D | Cr2O+2OH-2CrO+H2O | K2Cr2O7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硫酸,橙色变浅 |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 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
C. 在镀件上电镀铜时,用金属铜作阳极
D. 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10. 第三代混合动力车,可以用电动机、内燃机或二者结合推动车辆。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汽油的消耗;在刹车或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其电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电时甲为负极,充电时为阳极
B.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Hn-ne-=M+nH+
C. 电池充电时,OH-由甲侧向乙侧移动
D. 汽车下坡时发生图中实线所示的过程
11. 2SO2(g)+O2(g)⇌2SO3(g) H<0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催化剂能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SO2的平衡转化率
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但S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C. 其他条件不变,通入过量空气能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D.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能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SO2的平衡转化率,但生产成本增加
12. 测定0.1mol·L-1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 | ① | ② | ③ | ④ |
温度/℃ | 25 | 30 | 40 | 25 |
pH | 9.66 | 9.52 | 9.37 | 9.25 |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试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H2O HSO+OH-
B. 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SO浓度减小造成的
C. 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 ①与④的Kw值相等
13. 利用反应I2O5(s)+5CO(g)I2(s)+5CO2(g)可消除CO污染。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I2O5的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测得CO2的体积分数φ(CO2)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2时,0~0.5min,v(CO)=0.6mol•L-1•min-1
B. b、d两点均已达平衡状态,反应速率相等
C. c点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D. 在T1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c等于4
14. t℃时,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N2O3,发生反应①和②:①N2O3(g)N2O(g)+O2(g),②N2O3(g)+O2(g)N2O5(g),5分钟时达平衡。测得N2O5为0.7mol•L-1,O2为0.5mol•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时:c(N2O3)=0.2mol•L-1
B. 0~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3)=7.6mol•L-1•min-1
C. 0~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①<②
D. t℃时,反应平衡常数:①<②
15. 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H=3和pH=4的醋酸溶液,醋酸浓度前者是后者的10倍
B. pH均为6的NH4Cl溶液与盐酸,水的电离程度前者是后者的100倍
C. 相同浓度的NH4Cl溶液与(NH4)2SO4溶液,pH前者小于后者
D. pH=2的硫酸与pH=12的NaOH溶液,前者的c(H+)大于后者的c(OH-)
16. 25℃时,已知弱酸H3RO3溶液中含R微粒的浓度之和为0.1mol•L-1,溶液中所有含R微粒的lgc-p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pOH表示OH-浓度的负对数[pOH=-lgc(OH-)]。
A. H3RO3为二元弱酸
B. 曲线③表示lgc(H3RO3)随pOH的变化
C. pOH=7.3的溶液中:c(H3RO3)+2c(HRO)=0.1mol•L-1
D. 反应H3RO3+HRO2H2RO的平衡常数K=1.0×105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I.已知:N2(g)+O2(g) =2NO(g) △H=akJ•mol-1
C(s)+O2(g)=CO2(g) △H=bkJ•mol-1
2C(s)+O2(g)=2CO(g) △H=ckJ•mol-1
(1)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气体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已知T℃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O和3,6molCO,发生(1)中反应。平衡时测得c(NO)为0.10mol•L-1,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c=_____L•mol-1。
(3)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 v(CO)=2v(N2) B. C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C.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II.可乐中的食品添加剂有白砂糖、二氧化碳、焦糖色、磷酸(H3PO4)、咖啡因等。可乐的辛辣味与磷酸有一定关系。
(4)室温下,测得0.1mol•L-1H3PO4溶液的pH=1.5,用电离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
(5)长期过量饮用可乐会破坏牙釉质,使下面的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造成龋齿。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
Ca5(PO4)3OH(s)5Ca2+(aq)+3PO(aq)+OH-(aq)
(6)已知H3PO4的电离平衡常数:Ka1=6.9×10-3;Ka2=6.2×10-8;Ka3=4.8×10-13,则下列关于0.1mol•L-1Na2HP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Na2HPO4溶液显碱性,原因是HPO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
B.c(Na+)+c(H+)=c(H2PO)+2c(HPO)+3c(PO)+c(OH-)
C.c(Na+)=c(H2PO)+c(HPO)+c(PO)+c(H3PO4)
18. 为验证化学反应“2Fe3++2I-=2Fe2++I2”是可逆反应,并探究平衡移动与物质的浓度、性质的关系,甲、乙两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a.含I2的溶液呈黄色或棕黄色。
b.利用色度计可测定溶液的透光率,通常溶液颜色越深,透光率数值越小。
I.甲同学设计下列实验进行相关探究,实验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利用实验②中ⅰ和ⅱ证明Fe2(SO4)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实验ⅰ中的现象是_____,实验ⅱ中a是_____(填化学式)溶液。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②ⅲ中产生黄色沉淀的原因_____。
II.乙同学:利用色度计对Fe2(SO4)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进行再次探究。
【实验过程】
序号 | 实验步骤1 | 实验步骤2 |
实验③ | 将盛有2mL蒸馏水的比色皿放入色度计的槽孔中 | 向比色皿中逐滴滴入5滴(每滴约0.025mL)0.05mol•L-1Fe2(SO4)3溶液,同时采集溶液的透光率数据 |
实验④ | 将盛有2mL0.1mol•L-1KI溶液的比色皿放入色度计的槽孔中 | 同上 |
实验⑤ | 将盛有2mL0.2mol•L-1KI溶液的比色皿放入色度计的槽孔中 | 同上 |
实验中溶液的透光率数据变化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3)乙同学实验③的目的是_____。
(4)乙同学通过透光率变化推断: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为可逆反应.理由是_____。
(5)乙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用图3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探究化学平衡移动与I-、Fe2+的浓度及还原性强弱关系,操作过程如图:
①K闭合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乙同学得出结论:2Fe3++2I-2Fe2++I2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作______(填“正”或“负”)极,还原性I->Fe2+。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右管滴加0.1mol•L-1FeSO4溶液,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由此得出还原性为Fe2+______I-(填“>”或“<”)。
(6)综合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结论:2Fe3++2I-=2Fe2++I2为可逆反应,改变条件可使平衡移动;Fe3+和I2的氧化性强弱受______影响。
19. 硫酸锰铵是一种浅粉色固体,可溶于水,工业上可用于加工木材防火剂。用软锰矿(主要含,还含有、、、、等)制备硫酸锰铵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该流程中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
金属离子 | Mn2+ | Fe2+ | Fe3+ | Mg2+ |
开始沉淀时pH | 8.0 | 6.3 | 1.5 | 8.1 |
沉淀完全时pH | 10.0 | 8.3 | 2.8 | 9.4 |
②MgSO4和MnSO4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60 | 80 | 90 | 100 | |
溶解度/g | MgSO4 | 22 | 28.2 | 33.7 | 38.9 | 44.5 | 54.6 | 55.8 | 52.9 | 50.4 |
MnSO4 | 52.9 | 59.7 | 62.9 | 62.9 | 60 | 53.6 | 45.6 | 40.9 | 35.3 |
③常温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酸浸”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
(3)“除铜”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氧化除杂”加的作用是______,加调节溶液的的范围为______。
(5)“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____洗涤。
(6)通过实验测定产品硫酸锰铵中锰元素含量:准确称取所得产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氨水调至,加入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掉,将滤液与洗涤液合并配制成溶液,取用酸性标准液滴定,重复实验3次,平均消耗标准液。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______,产品硫酸锰铵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相应字母表示)。
20. 汽车尾气是否为导致空气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发的“汽车限行”争议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性科学议题。
(1)汽油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温度可达2000~2500℃,会得到含CO、碳氢化合物及以及氮氧化物(以NOx表示)的尾气,其中NOx可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
(2)为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科学家研究了NOx和CO的反应:NOx+CO→N2+CO2。
①为研究N2O和CO的反应,200℃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各充入0.5mol的N2O和CO,用传感器测定N2O和CO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表:
时间t/min | 0 | 1 | 2 | 3 | 4 | 5 |
n(N2O)或n(CO)/mol | 0.5 | 0.37 | 0.27 | 0.19 | 0.125 | 0125 |
则反应:N2O+CON2+CO2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平衡常数Kp为______。
②已知反应2NO(g)+2CO(g)=N2(g)+2CO2(g) △H=-620.9kJ•mol-1,△H=-145J•mol-1•K-1。
I.该反应是否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_____(填“是”或“否”)。
II.分别在不同的温度T1和T2(T1>T2)及不同的压强p1和p2(p1>p2)下,测定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得到图1,则T1为曲线______(选填a、b、c、d,下同);p2为曲线______。
III.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均相NO-CO的反应历程。该反应历程经历了几步基元反应,反应历程如图2所示(TS表示过渡态,IM表示吸附态)。
该反应共包含_____步基元反应,其中决速步反应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E=_____。
宣城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二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2NO(g)+2CO(g)=N2(g)+2CO2(g) △H=(-a+2b-c)kJ•mol-1
(2)5 (3)BC
(4)H3PO4H++H2PO
(5)可乐为酸性饮料,长期过量饮用,可乐中的酸性物质中和OH-,使c(OH-)减小,使平衡向脱矿的方向移动,造成龋齿
(6)AB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溶液变蓝 ②. KSCN
(2)Ag++I-=AgI↓
(3)排除实验④和实验⑤中Fe3+对溶液透光率的干扰
(4)溶液的透光率不再随时间改变后,实验⑤的溶液透光率低于实验④,说明实验④中虽然KI过量但仍有未反应的Fe3+
(5) ①. 正 ②. >
(6)浓度
【19题答案】
【答案】(1)
(2)
(3)
(4) ①. 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②. 2.8≤pH<8.0
(5) ①. 蒸发结晶 ②. 趁热过滤
(6) ①. 溶液由紫色变为微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②.
【20题答案】
【答案】(1)酸雨或光化学烟雾
(2) ①. 75% ②. 9 ③. 否 ④. a ⑤. d ⑥. 3 ⑦. 2NO=N2O2 ⑧. 554.9kJ•mol-1
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溶液中最小的是,对于可逆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是,已知,反应分两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pdf、YU宣城高二化学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宣城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宣城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