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天津河东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2022年卡塔尔足球世界杯于11月21日至12月18日举行,小组赛安排在当地时间的每天13点、16点、19点和22点。其主赛场卢塞尔球场是中国企业承建的世界杯主场馆,增加了与一般球场不同的大型设备。如图示意多哈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比赛期间( )
A. 天津的球迷不熬夜可收看全程直播B. 13点的赛场球门立柱日影每天变长
C. 16点的球场温度达到一天中最热D. 19点时进场的球迷可看到海面落日
2. 卢塞尔球场最有可能增加的设备是下列中的( )
A. 升降电梯B. 遮阳顶棚C. 舒适座椅D. 巨型空调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卡塔尔的经度约是51°E,天津的经度约是117°E,天津比卡塔尔靠东66°,时间早约4小时,所以当卡塔尔为22时,天津的地方时为22+4=次日2时,需要熬夜,A错误。由于此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相同的时间太阳高度角变小,所以13点的赛场球门立柱日影每天变长,B正确。一天中最热时间是在地方时14时,C错误。此时间段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日落时间在18时前,所以19点时进场的球迷不可能看到海面落日,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该球场对增加升降电梯、遮阳顶棚与通风设施,需求不大,ABC错误;该地热带沙漠气候,气温高,最有可能增加巨型空调降温,D正确。故选D。
【点睛】地球表面经度每隔15°,地方时刻相差1小时,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
下图为世界某处海洋地貌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该海沟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①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②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生长边界
③大陆板块抬升大洋板块,张裂凹陷形成
④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挤压碰撞而成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4. 下列地貌中,与图示中海沟、岛弧成因相似的是( )
A. 安第斯山脉B. 马达加斯加岛
C. 喜马拉雅山脉D. 阿尔卑斯山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所学板块构造学说知识,由材料可知,图示海沟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消亡交界处,①正确,②错误:图中显示有俯冲带,说明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在俯冲边界处碰撞挤压形成海沟,③错误,④正确;综合上述,B正确。
【4题详解】
根据所学板块构造学说知识可知,图示中海沟、岛弧是在板块消亡边界处,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碰撞挤压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是大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与图示成因相似,A正确;马达加斯加岛为大陆岛,且远离板块交界处,B错误;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洋板块(印度板块部分为大陆板块)与亚欧板块(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与图示成因不相似,C错误;阿尔卑斯山是非洲板块(大陆板块)与亚欧板块(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与图示成因不相似,D错误。故选A。
【点睛】板块生长张裂边界(相离运动)形成裂谷、海洋、海岭等地貌;板块消亡碰撞边界(相向运动)形成褶皱山系、海沟、岛弧、海岸山脉等地貌。
某同学参加化石保护性发掘的实践活动,下图为该同学手绘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最可能发掘出化石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6. 图中( )
A. 断层形成晚于褶皱B. 甲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
C. 山峰是由背斜形成D. 乙处煤层因沉积作用厚度大
【答案】5. C 6. A
【解析】
【分析】试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
5题详解】
沉积岩中含有化石。结合图例可知,①和④是花岗岩,②是安山岩,三者都为岩浆岩,不可能发掘化石,A、B、D错。③是砂岩,为沉积岩,可能发掘化石,C正确。
【6题详解】
结合图例可看出,乙处岩层出现弯曲为褶皱,褶皱的岩层都出现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晚于褶皱,A正确。图中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没有经过变质作用,B错。 图中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C错。乙处煤层因断层作用厚度大,D错。所以选A。
【点睛】岩层新老关系判断的规律: 1、下层沉积岩要比上层的沉积岩老。2.下沉接受沉积,上升接受侵。 3、被侵入的岩层要比侵入岩老。4、 变质岩比附近的侵入岩要新。
2022年夏季,我国区域性高温强度达到1961年以来最强,长江流域出现了“汛期反枯”。图为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2022年7-8月自然灾害预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M所示灾害类型最可能是( )
A. 地震B. 滑坡C. 台风D. 干热风
8. 今年长江流域出现“汛期反枯”的根本原因主要有( )
①受旱区域范围大②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③旱情持续时间长④副高位置与强度异常
A. ①③B. ①④C. ②④D. ②③
【答案】7. D 8. C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2022年区域性异常高温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灾害和天气系统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和材料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
【7题详解】
图中M所示为我国西南地区,图为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2022年7-8月自然灾害预报示意图,地震就目前技术而言难以预测,只能监测,故A错;滑坡的发生需要山地地形及强降水条件,而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出现了“汛期反枯”,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少,所以滑坡的可能性小,故B错;台风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地区较少,且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天气,而且会缓解局部高温,与题目高温干旱不符,故C错;2022年夏季南方降水少,空气湿度小,再加上南方的异常高温,导致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西南多山地区干热风盛行,故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受旱区域范围大,旱情持续时间长是“汛期反枯”的表现和特点,而不是原因,故A、B、D错。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居多,地形闭塞,不易散热;2022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强,西伸北进,控制长江流域地区,而副高控制降水稀少,再加上全球变暖加剧高温和蒸发,使得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地区出现了罕见的高温和干旱天气,故C正确。故选C。
【点睛】干热风,亦称“干旱风”、“ 热干风 ”,习称“ 火南风 ”或“火风”。 它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 灾害性天气 农业气象灾害 之一。 是出现在温暖季节导致 小麦 乳熟期受害秕粒的一种干而热的风。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也影响着我国锋面雨带的位置,也影响着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灾害,副高控制地区,气候干旱。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3000mm。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全年蒸发量1261mm。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 据图文信息判断,苏木吉林湖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排泄方式是( )
A. 地下水补给、蒸发排泄B. 大气降水补给、蒸发排泄
C. 冰雪融水补给、径流排泄D.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10. 根据图文信息判断,湖泊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
A. 10~11月B. 1~2月C. 4~5月D. 7~8月
【答案】9. A 10. C
【解析】
【9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苏木吉林湖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远低于蒸发量,但湖泊常年有水,所以其主要补给水源不是降水,B错误;从湖泊总补给量动态变化曲线分析,湖泊总补给量全年较稳定,波动较小,夏秋多于冬春,排除冰雪融水为主的情况,C错误;可推测该湖泊的主要水源补给是周围的地下水,苏木吉林湖被沙山环抱,为内流湖,主要排泄方式是蒸发,A正确,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5月至10月中下旬,该时间段湖泊总补给量小于总排泄量,湖面面积减小,AD错误;10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中下旬,湖泊总补给量大于总排泄量,水量不断积累,湖面面积不断扩大,到4~5月的湖泊面积最大,B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河流补给的主要类型:雨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2021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天气、气候,甚至我们呼吸的氧气,都由海洋调节,海洋是“天气加湿器”“调温空调机”“台风孵化器”“超级换风扇”。下图示意影响我国的主要季风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海洋被称为“天气加湿器”,主要是因为( )
A. 植物蒸腾量小于陆地蒸发总量B. 海洋蒸发总量远大于陆地蒸发总量
C. 陆地蒸发总量大于河流蒸发量D. 陆地蒸发总量远大于海洋蒸发总量
12. 西南季风、南海季风和东南季风来临时( )
A. 为我国西北地区带来大量降水B. 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C. 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D. 巴西热带草原正值雨季
13. 海洋影响全球的天气和气候,根本原因是( )
A. 海洋是地表最大的储热体B. 海洋面积大蒸发量大
C. 洋流能调节沿岸地区气候D. 台风给陆地带来雨水
【答案】11. B 12. C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海洋被称为“天气加湿器””,海洋面积大,海上蒸发的水汽量大,随水汽输送环节将水汽输送到陆地,形成降水。由此可知,海上蒸发是大气中水蒸气的主要来源。陆地蒸发总量包括河流蒸发量、植物蒸腾量等,AC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AC。陆地蒸发来源受降水量影响,数量有限,因此海洋蒸发总量远大于陆地蒸发总量,B正确,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西南季风、南海季风和东南季风来临时是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C正确。此时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B错误。巴西热带草原受信风影响大,正值干季,D错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西南季风、南海季风和东南季风不能给我国西北地区带来大量降水,A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地球大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面积大,海洋比热容比陆地大,吸收太阳的热量比陆地多,散热比陆地慢,因此海洋是地表最大的储热体,以热量传递的形式来影响全球的天气和气候,A正确。海洋面积大,蒸发量大,可以提供充足水汽,为沿海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B与题意不符,B错误。洋流能调节沿岸地区气候,与题意不符,C错误。台风给移动路线附近的陆地带来雨水,与题意不符,D错误。BCD都是以海洋储热为前提而发生的,是海洋影响全球气候和天气的具体表现,排除BCD。故选A。
【点睛】海洋面积大,海洋比热容比陆地大,吸收太阳的热量比陆地多,散热比陆地慢,因而海洋是地表最大的储热体,以热量传递的形式来影响全球的天气和气候。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
“秋老虎”发生在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秋之后,民间根据历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每年的立秋当天如果没有下雨,那么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就把这二十四天叫做二十四个“秋老虎”;如果立秋当天下雨了,则称为“顺秋”,民间有俗语云:一场秋雨一场寒,意思就是说“顺秋”以后天气就会变得越来越凉爽宜人。下图示意1991~2020年立秋至秋分节气期间各城市平均高温日数排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秋老虎”形成的原因是( )
A. 受亚洲高压持续控制B. 锋面气旋过境
C. 南退的副热带高压回归D. 受暖锋过境影响
15. “秋老虎”“独爱”重庆的原因可能为( )
①地形影响,冷空气不易进入②距海较远,受台风影响小
③城市建筑密度大④受准静止锋影响时间长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14. C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由材料“每年的立秋当天如果没有下雨,那么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可知,“秋老虎”带来的是高温晴朗的天气,受亚洲高压控制,应气温较低,A错误;锋面气旋和暖锋均可能带来阴雨天气,B、D错误;“秋老虎”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南退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回归控制,形成连日晴朗、日照强烈的高温暑热天气,C正确,故选C。
【15题详解】
“秋老虎”为持续高温、晴朗的天气,因此“秋老虎”最怕冷空气和降水,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受地形影响,南下的冷空气不易进入,因此“秋老虎”持续时间较长;另外秋季我国东部沿海多受台风影响,降水多,而重庆距海相对较远,受台风影响小,“秋老虎”盘踞时间长,①②正确。城市建筑密度大不能影响天气系统的形成,准静止锋带来的是阴雨天气,会减少“秋老虎”持续时间,③④错误。故选A。
【点睛】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的天气。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底至9月之间。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照强烈,气温回升。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0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二分二至日中某日的地球日照侧视图,该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图中阴影区域为黑夜,非阴影区域为白天,每两条相邻的经线之间的经度间隔为20°。
(1)比较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地球自转速度特征的异同。
(2)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此时全球与北京时间同处于一天的时区占比为____________。
(3)指出该日乙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并简述未来三个月内丁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
(4)指出丙地所处的晨昏线类型,并说明理由。
(5)说出该日甲地的昼长及日出、日落时物影的朝向。
【答案】(1)四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丁>乙>甲;四地自转角速度相等。
(2) ①. (23°26'N,150°W) ②. 5/12
(3)数值:约73°26′。变化趋势:未来三个月内,丁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4)晨线。理由: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丙地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丙地逐渐由黑夜进入白天,因此丙地所处的晨昏线类型为晨线。
(5)昼长:20小时。日出物影朝向西南方,日落物影朝向东南方。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地球日照侧视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区域地球运动、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素养。
【小问1详解】
地球自转线速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由图可知,丙地纬度最低,其次为丁地,然后为乙地,甲地纬度最高,因此四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丁>乙>甲。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为15°每小时,因此四地自转角速度相等。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北半球出现极昼,且材料说是二分二至日地球日照侧视图,故是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N,结合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时,可知120°E地方时为6时,向东90°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应为150°W。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N,150°W)。根据经度相隔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时差东加西减原则,180°为10时,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故与北京时间同处于一天的时区占比为10/24,即5/12。
【小问3详解】
乙地纬度为40°N,太阳直射23°26'N,依据公式90°减去两点纬度差,易求得正午太阳高度为73°26′。未来三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丁地在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将会逐渐变大。
【小问4详解】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沿地球自转方向,丙地逐渐由黑夜进入白天,因此丙地所处的晨昏线类型为晨线。
【小问5详解】
甲地为60°N,所在经线地方时西距120°E有60度,故甲地地方时为2时。甲地正在晨线上,即日出2点,昼长=2×(12-日出时间),算得昼长为20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日落都偏北,故东北升、西北落,日出物影朝向西南方,日落物影朝向东南方。
17. 读“北半球某区域冬季某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A、B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____地。
(2)图中丙处风向是____风。①②③④四地可能有降水的是____。
(3)甲乙丙三地____地风速较大。原因是____。
(4)据图判断影响该地①②之间的天气系统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5)推测未来几天,④地的天气变化过程。
【答案】(1)A (2) ①. 西北风 ②. ①③
(3) ①. 丙 ②. 丙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梯度力大,风速大 (4)B
(5)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过境时,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水等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晴朗——阴雨大风——晴朗)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半球某区域冬季某月地面天气形势图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气温、风、天气系统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A位于低压中心,气流上升,为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气温较低,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小;B位于高压中心,气流下沉,为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气温较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
【小问2详解】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其方向是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的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判断图中丙处风向是西北风。锋面降水的位置是冷锋后、暖锋前,图中有降水的是①③。
【小问3详解】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图中甲乙丙三地,丙地等压线较密集,风速较大。
【小问4详解】
①②之间的天气系统是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的,B正确;A是冷锋;C是低压系统;D是高压系统。
【小问5详解】
④地位于冷锋前,未来几天将经历冷锋过境。过境前,④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过境时,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水等天气;过境后,冷气团控制该地,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晴朗——阴雨大风——晴朗)。
18. 百年前,英国巨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沉没。下图中实线代表泰坦尼克号的航线,虚线代表洋流。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泰坦尼克号出发地为英国南安普敦(50°54′N,1°24′W),该地年平均气温10℃~20℃,全年平均降雨量约900mm。
材料二:图中泰坦尼克号沉没地点附近曾有一座世界超级渔场,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1992年,加拿大政府被迫下达渔场禁渔令。2003年,加拿大渔业部宣布:彻底关闭纽芬兰及圣劳伦斯湾沿海渔场。
材料三:美国墨西哥湾一石油钻探平台(图中甲)于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发生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随即美国宣布在该海域禁捕。有关专家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
(1)说明南安普敦沿岸洋流性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分析图中沉没地点附近渔场的形成条件。
(3)分析加拿大政府关闭渔场的主要原因。
(4)简述洋流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影响。
【答案】(1)南安普敦沿岸洋流性质是暖流;其对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
(2)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河流带来营养盐类,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饵料丰富。
(3)过度捕捞,渔业资源枯竭;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环境,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泰坦尼克号出发地、沉没地附近的地理概况、新闻事件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洋流性质、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南安普顿附近的洋流为自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的北大西洋暖流,其性质是暖流,对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材料可知,沉没地附近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和圣劳伦斯河河口处,寒暖流交汇处,深层海水受到扰动,将深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河口处河流带来营养盐类,均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
【小问3详解】
由材料“世界超级渔场”和“1992年,加拿大政府被迫下达渔场禁渔令”可知,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环境、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渔场关闭的主要原因。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甲地位于墨西哥湾暖流的途径地,顺着洋流流动,可加快浮油的净化速度,同时扩大了污染范围。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天津市九十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天津市九十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天津市九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天津市九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天津河西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天津河西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