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03科学探究(思想方法)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03科学探究(思想方法),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03科学探究(思想方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2022·浙江舟山·校联考二模)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等研究方法,下面是四个实验所用方法与研究“串并联电路电阻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的实验方法相同的是( )A.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B.根据电灯是否发光,来研究电路是否有电流通过C.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来描述磁场D.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2.(2022·浙江温州·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校考二模)“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实验中, 没有采用该方法的是( )A.研究宇宙膨胀 B.研究板块张裂现象C.研究晶体熔化特点 D.研究分子间有间隙3.(2022·浙江绍兴·统考一模)在科学学习中,当我们需要研究看不见的现象或不易测量的科学量时,就必须设法寻找由该对象产生的各种可见的效应,由此来判定该对象的存在、大小等情况,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下列研究方法不属于转换法的是( )A.通过CO2分子模型认识分子结构图 B.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C.用小磁针确定磁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D.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4.(2022·浙江杭州·统考二模)用如图实验比较不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时,主要用到了“转换法”。以下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未用到该方法的是( )A.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B.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C.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D.用示意图表示水电解的过程5.(2022·浙江衢州·统考二模)学习科学知识需要运用许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等。下列研究用到同一种科学方法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2022·浙江衢州·统考一模)转换法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将不易直接观察或测量的科学量,转化为容易认识或容易测量的科学量的研究方法。下列探究实验中没有用到转换法的是( )A.探究动能影响因素时,用木块前进的距离反映物体动能大小B.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C.探究电流热效应时,用温度计示数反映电阻产热的多少D.探究小灯泡电功率影响因素时,用小灯泡亮度反映小灯泡的电功率大小7.(2022·浙江·一模)“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A.米勒实验 B.研究地球板块碰撞实验C.研究宇宙膨胀实验 D.研究分子间有间隙实验 二、填空题8.(2022·浙江杭州·统考二模)小金同学在学习了酶的知识后联系生活中的金属中毒事件,又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猜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会受到金属离子的影响。结合猜想小金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铜属于重金属,钠不是重金属设计实验:取试管4支,编号,按表分别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C的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3滴碘液,观察其颜色变化编号0.25%淀粉溶液 (ml)蒸馏⽔(ml)0.9%NaCl溶液 (ml)0.9%CuSO4溶液 (ml)唾液溶液(ml)加⼊ 3 滴碘液后现象13▲———变蓝⾊231——1不变蓝33—1—1不变蓝43——11变蓝⾊ (1)小金同学提出猜想的依据是:大多数酶是一种___________,遇到重金属离子会变性。(2)表中“▲”处应该填___________。(3)将三支试管分别放入37°C的水浴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4)在看了小金的设计及实验后,同桌的小胡认为凭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小金的猜想。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原实验进行改进___________? 三、探究题9.(2022·浙江温州·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校考二模)小明家屋顶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与入射光线角度关系,他利用图乙所示器材进行实验。实验器材:(a)内壁涂黑的泡沫箱,底面积约1m2;(b)盛水的透明塑料袋;(c) 玻璃板面积稍大于1m2;(d)大功率白炽灯;其他:刻度尺、温度计、若干高度不同的泡沫砖、20厘米长的细木棒、橡皮泥。(1)选择合适的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___________(2)对于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请再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10.(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乒乓球打法多样,可利用高速球进攻,也可利用旋转球防守。为了研究球拍底板材料对击球球速及旋转变化的影响,小明分别用A、B两种不同底板的球拍(如图甲)开展研究。相同的乒乓球以不同速度掖击球拍,用传感器记录撞击后乒乓球的反弹速度与接触时间(已知接触时间越长,打出的旋转球越多变),结果如图乙和图丙。(1)除使用相同的乒乓球外,小明在本实验中还需要控制相同的因素有___________。(写出两点)(2)据图乙,采用B底板时,球的反弹速度与击球速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3)比赛中运动员回球时,若旋转球越多变,球反弹速度越小,就越有利于在防守中取胜。根据本实验结果,你认为防守型运动员应选择哪种球拍底板,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11.(2022·浙江温州·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校考二模)为探究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因素,阳阳小组配制pH=7的乳白色蛋白液和胃蛋白酶液待用,查阅资料发现,乳白色蛋白液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物质,该物质可以被胃蛋白酶催化分解为可溶性的氨基酸。阳阳小组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试管编号1号2号3号4号5号6号乳白色蛋白液2mL 2mL 2mL/胃蛋白酶溶液/? 1mL/1mL恒温水浴温度0℃37℃90℃操作在各自温度下保温5分钟后,分别将2、4、6中的胃蛋白酶溶液加入1、3、5号试管中,震荡混合均匀后在各自温度下继续保温5分钟实验现象1号3号5号浑浊浑浊浑浊 (1)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2号试管中应添加胃蛋白酶溶液____毫升。(3)实验结束后3号试管没有出现预期的“澄清”现象,请指出实验操作上的不足____________。12.(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实验,发现实验I中试管温度升高,实验Ⅱ中试管温度降低。甲同学认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而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的猜想有不足之处,欲通过实验进行进一步研究,实验步骤如下:①分别向盛有0.5克Na₂CO3固体、0.5克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毫升水(20℃),充分搅拌溶解,测得温度为t1。②静置直到温度不变,测得温度为t2。③分别加入10毫升20%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温度为t3。④多次实验后计算平均值,记录如表。 t1/℃t2/℃t3/℃Na2CO323.320.023.7NaHCO318.520.020.8 (1)除放热外,实验I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还有______。(2)实验步骤①②的目是______。(3)通过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现象的启发,认为乙的设计仍存在不足,请写出应补充的实验______。13.(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小明学习了“消化和吸收”后,对“唾液和淀粉经吞咽后进入胃中,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感到困惑。于是他配制了pH为1的盐酸溶液,作出了。“pH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假设,并设计了如下方案:。步骤实验操作内容试管甲试管乙试管丙①加唾液淀粉酶溶液1mL1mL不加②加pH不同的溶液2mL蒸馏水2mL盐酸2mL 盐酸+1 mL蒸馏水③加等量的淀粉糊2mL2mL2mL④水浴37°C,10分钟⑤滴加碘液1滴1滴1滴⑥观察实验现象ABC 请分析回答:(1)小明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2)试管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试管___________ 是对照组。(3)实验现象A为___________(填“变蓝色”或“不变蓝色”)。(4)pH为1的盐酸溶液模拟___________。(5)若实验现象C为变蓝色,B为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参考答案:1.D【详解】研究“串并联电路电阻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的实验方法为等效替代法。 A.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使用了类比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电灯是否发光,来研究电路是否有电流通过,使用了转换法,故B不符合题意; C.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来描述磁场,使用了模型法,故C不符合题意; D.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使用了等效替代法,故D符合题意。故选D。2.C【详解】ABD.研究宇宙膨胀、研究板块张裂现象以及研究分子有间隙均为模拟实验,实验中运用了物理模型,并模仿实验中的某些条件,故ABD不符合题意;C. 研究晶体熔化特点,是为了研究晶体熔化时的普遍规律,不属于模拟实验。故C符合题意。故选C。3.A【详解】A.通过CO2分子模型认识分子结构图,采用的实验方法为模型法不是转换法,故A符合题意;B.研究呼吸作用时,生物消耗的氧气无法直接观察出来,实验中通过观察玻璃管中红色水柱向左移动来反映氧气的消耗情况,运用了转换法,故B不符合题意;C.磁场本身是看不见的,但磁场会对磁体产生力的作用,因此用小磁针来确定磁体周围是否存在磁场的,运用了转换法,故C不符合题意;D.排水法测固体的体积,通过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情况来得到,运用了转换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D【分析】图中实验利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通过测量温度的不同。【详解】A、植物进行呼吸是吸收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此实验用到了“转换法”,不符合题意;B、物质的动能与速度和质量有关,让小球分别从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小球达到水平时的速度不同,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由此得出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此实验用到了“转换法”,不符合题意; C、利用物质燃烧消耗氧气,导致装置内压强变小,从而则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此实验用到了“转换法”,不符合题意;D、用示意图表示水电解的过程,解释了水通电后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利用的是“模型”,符合题意。故选D。5.D【详解】①利用真空罩中的闹钟探究真空不能传声采用的是科学推理法。②图中是探究影响电热因素的实验装置,两个电阻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两个电阻的阻值大小不相等,用到控制变量法。③米勒实验是模拟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产生有机物,用到模拟法。④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用到控制变量法。故②④用到同一研究方法。故选D。6.B【详解】A.动能的多少不能直接测量或观察。在研究物体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时,用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反映物体动能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B.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保持电压不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B符合题意。C.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在探究电流热效应时,用温度计示数反映电阻产热的多少,采用的是转换法,故C不符合题意。D.用电器功率不能直接观察,在探究小灯泡电功率影响因素时,用小灯泡亮度反映小灯泡的电功率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D【详解】A.米勒实验中运用了物理模型,并模仿实验中的某些条件,A不合题意;B.地球板块碰撞实验中运用了物理模型,为模拟实验;B不合题意;C.研究宇宙膨胀实验中运用了物理模型,为模拟实验;C不合题意;D.酒精和水混合之后,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证明分子间有间隙,该实验不是模拟实验;D符合题意;8. 蛋白质 2 37°C是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宜温度 0.9%CuSO4改为0.9%CuCl2【详解】(1)酶是一种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离子会变性,故填蛋白质。(2)根据控制变量的要求,实验中应控制液体的体积相同,即实验中液体的总体积为5mL,表中“▲”处应该填2,故填2。(3)37°C是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宜温度,所以将三支试管分别放入37°C的水浴中,故填37°C是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宜温度。(4)铜属于重金属,钠不是重金属,证明重金属离子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不同,阴离子应该相同,所以改进的方法是将0.9%CuSO4改为0.9%CuCl2,故填0.9%CuSO4改为0.9%CuCl2。9. 见解析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是否与光照强度有关(合理即可)【详解】解:(1)[1]探究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与入射光线的角度关系,设计的思想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变照射热水器的光线的角度,测量被加热的水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总结归纳二者的关系。实验设计如下:第一步:将温度计放于盛水的塑料袋中,读出温度计示数T0。将塑料袋放于泡沫箱中,盖上玻璃板。将细木棒用橡皮泥竖直固定于玻璃板中央。 第二步:打开白炽灯,用泡沫砖调整泡沫箱高度,使细木棒影子长度为0。第三步:30分钟后,读出温度计示数T1。第四步:关闭白炽灯,冷却装置至温度回到T0。第五步:调整泡沫箱高度,使细木棒影子长度分别为10cm、20cm、30cm 重复实验。第六步:比较每次实验升高的温度,得出结论。(白炽灯竖直悬挂正上方,不用细木棒仅用刻度尺测量泡沫箱长度和泡沫砖高度来确定角度关系也可)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2)[2]太阳能热水器工作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光的照射,因此,它的集热效果可能与光照强度有关。10. 击球的角度、击球前球的速度 击球速度越大,球的反弹速度先增大后基本不变 选B,因为从实验结果看在相同的击球速度下,B球拍与球接触时间更长,反弹速度更小【详解】(1)[1]根据控制变量法,为了研究球拍底板材料对击球球速及旋转变化的影响,除使用相同的乒乓球外,需要控制击球前拍的状态和击球前球的状态相同,球前拍的状态就是击球的角度,击球前球的状态就是击球前球的速度。(2)[2]由乙图图像可知,采用B底板时,球的反弹速度与击球速度的关系是击球的速度越大,反弹的速度越大。击球的速度小于14m/s时,反弹的速度近似与击球的速度成正比,击球的速度大于14m/s时,球的反弹速度几乎不变。(3)[3]由图丙知道,防守型运动员应该,相同的击球速度时,B球板与球接触时间更长,打出的旋转球变化多,反弹速度更小,越有利于在防守中取胜,所以,防守型运动员应选择B种球拍底板。11. 探究胃蛋白酶催化分解蛋白质的最适宜温度(合理即可) 1 阳阳小组配制PH=7的胃蛋白酶液,由于pH太高,胃蛋白酶已经失去活性【分析】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详解】(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唯一的不同条件,就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内容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温度,故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胃蛋白酶催化分解蛋白质的最适宜温度。(2)对照实验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和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故2号试管中应添加胃蛋白酶溶液1毫升,与其它小组相同。(3)胃蛋白酶是在胃中对蛋白质的水解起催化作用的。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环境(最适pH=2左右)才有催化作用,随pH升高,其活性下降。当溶液中pH上升到6以上时,胃蛋白酶会失活,这种活性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实验结束后3号试管没有出现预期的“澄清”现象,请指出实验操作上的不足阳阳小组配制pH=7的胃蛋白酶液,由于pH太高,胃蛋白酶已经失去活性。12. 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排除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时的吸热、放热对本实验的干扰 取10mL水(20℃),加入10mL20%的盐酸(20℃),搅拌后,测量温度【详解】(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现象为: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实验步骤①②的目是排除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时的吸热、放热对本实验的干扰。(3)通过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得到启发可能盐酸溶于水也放热,为了确定盐酸溶于水是否放热,可以采取:取10mL水(20℃),加入10mL20%的盐酸(20℃),搅拌后,测量温度。13. 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 甲 不变蓝色 胃液(胃酸) 变蓝色【详解】(1)由题文可知,小明要探究的问题是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故填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2)该实验探究呈酸性的胃液多唾液淀粉酶的影响,而试管甲中的蒸馏水呈中性,所以试管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试管甲是对照组,故填甲。(3)试管甲中,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则滴加碘液后液体不变蓝色,故填不变蓝色。(4)pH为1的盐酸溶液,要探究的问题是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所以pH为1的盐酸溶液模拟胃酸,故填胃酸。(5)如假设成立,即pH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则试管乙中的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淀粉不能转化为葡萄糖,则滴加碘液后,碘遇淀粉变蓝,即B为变蓝色,故填变蓝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3年中考科学模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和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3年中考科学模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3生物的新陈代谢,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86内能,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