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考生物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一模)含解析
展开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考生物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一模)
【原卷 1 题】 知识点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基因的结构及功能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先在游离的核糖体合成,形成一段多肽链后,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信号,再与内质网上信号识别受体结合,将核糖体-新生肽引导至内质网,SRP脱离,信号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形成折叠的蛋白质,随后,核糖体脱落。
【详解】A、分析题意,微粒体上有核糖体结合,其核糖体上最初合成的多肽链含有信号肽(SP)以及信号识别颗粒(SRP),且两者结合能引导多肽链进入内质网,据此推测微粒体中的膜是内质网膜结构的一部分,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信号肽(SP)是由控制“信号肽”(SP)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合成的,所以分泌蛋白基因中有控制SP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细胞中每个基因不一定都有控制SP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错误;
C、SRP与SP结合可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SP合成缺陷的细胞中,不会合成SP,也无法分泌,C正确;
D、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上均不含“信号肽”,说明在内质网腔内“信号肽”被切除,进而说明内质网腔内含有能在特定位点催化肽键水解的有机物(酶),D正确。
故选B。
1-1(基础) 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2纳米的通道,在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易位子合成于核糖体,其合成过程会产生水
B.易位子引导多肽链进入内质网后即与多肽链分离
C.多肽链在内质网中通过加工会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D.胰岛素的合成和加工过程需要易位子参与
【正确答案】 B
1-2(基础) 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可以分为两条途径。途径一是共翻译转运: 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出一段肽链 (信号肽)后,信号肽会引导 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 上继续合成,再经一系列加工后转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途径二是翻译后转运: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肽链合成,然后转运至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或细胞质基质等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确定某种蛋白质的转运是何种途径
B.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都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
C.构成细胞骨架的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需经过共翻译转运途径
D.生长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等激素的分泌需经过共翻译转运途径
【正确答案】 B
1-3(巩固) 研究发现,游离核糖体能否转变成内质网上的附着核糖体,取决于该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多肽链上是否含有“信号肽”,“信号肽”可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上均不含“信号肽”,且此时的蛋白质一般无活性。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胰岛素基因中有控制“信号肽”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内质网腔内含有能在特定位点催化肽键水解的有机物
C.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所处空间位置不同,取决于二者的rRNA不同
D.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可能需要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
【正确答案】 C
1-4(巩固) 在饥饿胁迫条件下,体外培养细胞中的线粒体会转化形成Swell和Donut两种形态(如图)。Swell失去膜电势后会发生自噬降解;Donut可保持膜电势,若使用药物使Donut失去膜电势,其便不能再为细胞供能,但仍能抵抗自噬。胁迫解除后,Donut能恢复正常状态。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自噬体生物膜可能来源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线粒体保持膜电势是其抵抗自噬的前提条件
C.Swell自噬能提供维持细胞生存所需物质和能量
D.线粒体两种形态的形成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正确答案】 B
1-5(巩固) 下图为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和转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抗体、神经递质都属于分泌蛋白
B.图中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结构有①②③④⑤
C.若②合成的是丙酮酸脱氢酶(参与有氧呼吸),则该酶在⑥中发挥作用
D.若②合成的是染色体蛋白,则该蛋白会运送到①⑤⑥中
【正确答案】 B
1-6(提升)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一段氨基酸序列作为信号序列,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并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继续完成蛋白质的合成,这就是信号肽假说(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B.SRP可以同时结合DP和信号序列,从而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腔
C.抗体、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物质的合成都有上图中这样的过程
D.若在合成新生肽阶段切除信号序列,则不能合成结构正确的分泌蛋白
【正确答案】 C
1-7(提升) 研究发现,游离核糖体能否转变成内质网上的附着核糖体,取决于该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多肽链上是否含有信号肽(SP)以及信号识别颗粒(SRP)。SRP与SP结合可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均不含SP,此时的蛋白质一般无活性。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分泌蛋白基因中有控制SP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内质网腔内含有能在特定位点催化肽键水解的有机物
C.SP合成缺陷的细胞中,分泌蛋白会聚集在内质网腔
D.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可能需要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
【正确答案】 C
【原卷 2 题】 知识点 主动运输,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综合,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详解】A、H+进入液泡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
B、植物体内的有机酸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错误;
C、转运柠檬酸进出液泡的蛋白不同,出液泡利用H+的浓度梯度提供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进入液泡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
D、液泡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D正确。
故选B。
2-1(基础) 钙泵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及细胞器膜上的运输Ca2+的ATP水解酶,其能驱动细胞质中的Ca2+泵出细胞或泵入细胞内的钙库(内质网等储存Ca2+的细胞器),以维持细胞质内低浓度的Ca2+。当细胞受到刺激时,Ca2+又会从细胞外或钙库中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中毒时钙泵的活性会降低
B.Ca2+泵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内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Ca2+从细胞外或钙库中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质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D.钙泵参与运输Ca2+的过程属于放能反应
【正确答案】 D
2-2(基础) 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其内pH大约为5,含多种酸性水解酶。溶酶体膜上嵌有大量的质子泵(一种运输质子的载体蛋白)和其他载体蛋白,膜蛋白高度糖基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内核酸酶的合成开始于游离核糖体,其泄漏进入细胞质基质可能会失活
B.溶酶体上的质子泵可通过协助扩散运输质子进入溶酶体,使溶酶体内呈酸性
C.溶酶体膜上较多的载体蛋白有助于将水解的产物运往细胞质基质
D.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起到了避免被蛋白酶水解的作用
【正确答案】 B
2-3(巩固) 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很高与其含有孔蛋白有关,分子量小于5000Da的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对物质的通透性很低,分子和离子通过都需要借助膜上的特异性转运蛋白。丙酮酸(分子量为88.08Da)通过线粒体内膜利用H+(质子)梯度协同运输。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与细胞质基质相比,线粒体膜间隙的环境与线粒体基质更为相似
B.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内、外膜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C.在线粒体内膜上消耗的[H]可来自于转运到线粒体基质的丙酮酸和水
D.线粒体内膜蛋白质/脂质的比值小于线粒体外膜
【正确答案】 C
2-4(巩固) TRPs通道是主要位于神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细胞内的脂质PIP2可以活化感觉神经元上的TRPs通道,使其开放后引起Ca2+内流(如下图),参与疼痛的信号传递。下列关于TRPs通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PIP2活化TRPs通道的过程中改变了TRPs的空间结构
B.依赖通道蛋白的跨膜转运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
C.呼吸抑制剂不影响Ca2+通过TRPs通道的跨膜运输
D.TRPs通道的形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
【正确答案】 B
2-5(巩固) 生物膜上能运输H+的质子泵主要有3类:消耗ATP的同时自身发生磷酸化并将H+泵出细胞的P型质子泵;消耗ATP但不需要磷酸化、将H+逆浓度梯度泵入细胞器的V型质子泵;利用H+顺浓度梯度释放的势能并合成ATP的F型质子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型、V型和F型质子泵运输质子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
B.P型质子泵在磷酸化后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会发生改变
C.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可能富含F型质子泵
D.溶酶体膜上V型质子泵的工作结果可导致溶酶体内pH下降
【正确答案】 A
2-6(提升) 健康人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而终尿中几乎不含葡萄糖。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主要依靠上皮细胞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原尿中的葡萄糖借助于Na+的转运被肾小管主动重吸收。图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等物质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是( )
A.Na+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不直接消耗ATP
C.细胞呼吸强度会影响钠钾泵运输Na+和K+的速率
D.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重吸收的因素只是SGLT的数量
【正确答案】 D
2-7(提升)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NRT1.1(硝酸盐转运蛋白)会根据外界环境的硝酸盐浓度,通过位点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在高亲和力和低亲和力之间切换,来完成氮素的吸收,保证了植物细胞对氮素的需求,如图表示硝态氮的转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细胞外的硝态氮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改变细胞质的pH不会影响高亲和力下的硝态氮转运
C.NRT1.1只能特异性运输硝态氮
D.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中转运蛋白的构象会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 D
【原卷 3 题】 知识点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有丝分裂实验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观察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3)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目的: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详解】A、制作某种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即需要经过解离、漂洗后,再用碱性染料染色,A错误;
B、据题干信息可知,染色体桥是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末端黏合,进而在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形成的,该过程并未增加染色体数目,B错误;
C、结合题干信息“在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形成染色体桥”,着丝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故该细胞处于分裂后期,C错误;
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经过间期DNA复制后的基因型为AAaa,如果姐妹染色体aa形成“染色体桥”,移向细胞的一极,即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D正确。
故选D。
3-1(基础) 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DNA与蛋白质不再结合,形成染色质
B.图乙中DNA分子和染色体分子均加倍
C.图丙中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
D.图丁时期重新形成核膜和核仁
【正确答案】 D
3-2(基础) 黑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常作为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观察黑藻叶片固定装片中叶绿体的运动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B.可选用黑藻成熟叶片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C.用黑藻叶片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D.提取黑藻中色素时,研钵中可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SiO2、无水Na2CO3等物质
【正确答案】 D
3-3(巩固) 图甲中a、b.c、d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显微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该选择c区细胞,可以使用甲紫溶液对染色体染色
B.乙图中有丝分裂过程的排序应为B→A→D→C,A期为观察染色体最佳时期
C.乙图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为2:1:2的时期有A、B细胞
D.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不可选用a区细胞,因为该区细胞中没有紫色大液泡
【正确答案】 D
3-4(巩固) 图甲~戊为植物(2N=16)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丙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相同
B.图丁中的染色体比图戊更为分散,更便于观察形态和数目
C.图丁细胞中含8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D.15%盐酸解离细胞的本质是盐酸可将细胞间物质水解,降低细胞间的黏着性
【正确答案】 D
3-5(巩固) 如图为取某高等动物非生殖器官制备样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某细胞的图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改用光学显微镜,经醋酸洋红液染色后也能观察到染色体
B.该细胞处于对染色体进行形态观察、数目统计的最佳时期
C.该时期之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含量可能不变
D.若在电镜下统计样品中的细胞,有较多的细胞处于此时期
【正确答案】 D
3-6(提升) 科研人员用显微镜观察被化学药剂处理过的某种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发现有的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末端黏合,进而在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形成“染色体桥”(下图所示),并在两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不考虑其它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中染色体形态判断该细胞处于分裂中期
B.图中细胞与同时期正常细胞的着丝粒数目相同
C.碱性染料染色后,经过解离、漂洗再进行观察
D.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会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
【正确答案】 B
3-7(提升) 在观察某种植物(2n)根尖分生区细胞时,拍摄照片如图所示,a、b表示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胞a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时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B.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和15%的盐酸混合液对根尖进行解离
C.细胞b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单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
D.根尖培养过程中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a、b所占比例升高
【正确答案】 C
【原卷 4 题】 知识点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基因型为aa的果蝇中aa有90%表现为间断翅脉,10%表现为非间断翅脉。表现型(表型)并不会影响配子的形成及配子结合方式的概率。
【详解】A、从题干分析知,亲本杂交组合为:AAXBY×aaXbXb,F1基因型:AaXBXb ,AaXbY,F1自由交配得到F2,Aa×Aa的雌雄配子结合方式的概率:1/4AA,1/2Aa,1/4aa;但基因型为aa的果蝇中aa有90%表现为间断翅脉,10%表现为非间断翅脉;因此间断翅脉的比例为90%×1/4=9/40,决定白眼红眼性状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XBXb,1/4XbXb,1/4XBY,1/4XbY,1/2为雄性,所以F2中,雄性间断翅脉果蝇的概率为1/2×9/40=9/80;A正确;
B、由A可知,F2中白眼概率等于1/2,间断翅脉概率为9/40,非间断翅脉概率为31/40,白眼非间断翅脉概率为1/2×31/40=31/80,大于3/8,B错误;
C、F1果蝇(1/4AA,1/2Aa,1/4aa)与间断翅脉果蝇杂交,即F1×aa,后代出现间断翅脉的杂交组合为:①1/2Aa×aa,②1/4aa×aa,第一种后代,基因型为aa且表现为间断翅的概率为:1/2×1/2×9/10=9/40;第二种后代:1/4×9/10=9/40;后代出现间断翅脉的概率为9/40+9/40=18/40;非间断翅脉的概率为1-18/40=22/40,大于1/2,C正确;
D、常染色体上的间断翅脉隐性纯合子aa在特定环境中90%表现为间断翅脉,10%表现为非间断翅脉,说明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调控,D正确。
故选B。
4-1(基础)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粉色和白色,由常染色体上A/a基因控制,为不完全显性遗传,白色为隐性性状,产生配子时,A基因能杀死体内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配子。叶形宽叶和窄叶分别由X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为完全显性遗传,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只考虑花色遗传,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占1/6
B.只考虑花色遗传,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基因型Aa占1/2
C.只考虑叶形遗传,该种植物中不存在XY的植株
D.只考虑叶形遗传,雌株中不可能出现窄叶性状
【正确答案】 C
4-2(基础)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
A.3∶1 B.5∶3 C.13∶3 D.7∶1
【正确答案】 C
4-3(巩固) 研究者将上万粒某种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的受精卵置于适当强度的紫外线下照射80秒后,移至适宜条件下孵育出众多成虫,发现一只表型为小斑点翅的单基因(A/a)突变雄虫,利用此雄虫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紫外线照射时间越长,突变数越多
B.上述基因发生的突变为显性突变
C.控制斑点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Z染色体上的杂交结果相同
D.由F2的实验结果推测,可能是含A基因的卵细胞有3/5不可育
【正确答案】 A
4-4(巩固) 某二倍体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体色有灰色和黑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控制,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会影响雌、雄黑身个体的体色深度,已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黑身雌性个体与灰身雄性个体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性中灰身∶黑身=3∶1,雄性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 B.使黑身个体的体色加深的是B基因
C.F2灰身雌性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6 D.F2灰身雄性的基因型有3种
【正确答案】 C
4-5(巩固) 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宽叶和窄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花和白花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某纯合的宽叶红花雌株和窄叶白花雄株杂交产生F1,F1雌雄株相互交配产生F2,F2表现型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
宽叶红花
宽叶白花
窄叶红花
窄叶白花
雌性
72
24
0
0
雄性
36
12
35
11
A.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1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和BbXAY
C.F2中的宽叶红花雌株存在4种基因型
D.让F2的全部宽叶植株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窄叶雄株占1/16
【正确答案】 D
4-6(提升) 养蚕业中,雄蚕比雌蚕的吐丝量高且蚕丝质量好,但大规模鉴别雌雄是非常困难的。研究发现,家蚕染色体(2N=56)上的基因B能使蚕卵呈黑色,不含基因B的蚕卵呈白色。科研人员用X射线处理雌蚕甲,最终获得突变体丁,流程如图所示,由此可实现多养雄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射线处理,既可引起基因突变,也可引起染色体数目变异
B.突变体内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的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形成28个正常四分体
C.③过程中,丙与基因型为bbZZ的雄蚕杂交,子代中有1/2的个体基因型为bbZWB
D.让突变体丁与基因型为bbZZ的雄蚕杂交,可实现对子代的大规模性别鉴定
【正确答案】 D
4-7(提升) 某大豆突变株表现为黄叶(ee),用该突变株分别与不含e基因的7号单体(7号染色体缺失一条)、绿叶纯合的7号三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单体和三体产生的配子均可育,且一对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的个体致死。则关于F1和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析突变株与7号单体杂交的F1可确定E、e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
B.若E、e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则突变株与7号三体杂交得到的F2中黄叶:绿叶=1:3
C.若突变株与7号三体杂交得到的F2中黄叶占5/36,则 E、e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D.若突变株与7号单体杂交得到的F2中黄叶:绿叶=5:3,则E、e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D
【原卷 5 题】 知识点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分离定律综合问题分析(异常现象分析),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蓝果的基因型为A_B_、A_bb,红果的基因型为aaB_,白果的基因型为aabb,AaBb的植株若没有导入致死基因,其自交后代蓝色:红色:白色=12:3:1。向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中导入隐性基因e(纯合致死),根据后代的基因型的比例来进一步判断致死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蓝果的基因型为A_B_、A_bb,红果的基因型为aaB_,白果的基因型为aabb,AaBb的植株若没有导入致死基因,其自交后代蓝色:红色:白色=12:3:1,导入致死基因后,比例变成蓝果:红果:白果=8:3:1,说明致死的全部为蓝色,因此导入的是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导致基因型为AA的植株死亡,A正确;
B、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蓝果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分别是1/4A(e)aBB、1/2A(e)aBb、1/4A(e)abb,B正确;
C、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蓝果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分别是1/4A(e)aBB、1/2A(e)aBb、1/4A(e)abb。A(e)aBB自交,后代中蓝果植株:红果植株=2:1;A(e)aBb自交,后代中蓝果:红果:白果=8:3:1;A(e)abb自交,后代中蓝果植株:白果植株=2:1,则所有子代中蓝果植株所占比例为:1/4× 2/3+1/2 ×8/12+1/4 ×2/3=2/3,C错误;
D、欲鉴定转基因植株后代中蓝果植株的基因型,可以让其与白果植株测交进行鉴定,具体思路为让蓝色植株与白果植株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D正确。
故选C。
5-1(基础) 某植物花瓣的大小由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有a1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有a2基因且无a1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小花瓣,只含a3基因的植株无花瓣。茎有无绒毛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含R基因的茎有绒毛,只含r基因的茎无绒毛,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有绒毛大花瓣植株与无绒毛小花瓣植株杂交,F1中有一定比例的无绒毛无花瓣个体出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本中有绒毛大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Rra1a3 B.F1中无绒毛无花瓣个体都为纯合子
C.F1个体中基因型有8种,表型有4种 D.F1个体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
【正确答案】 C
5-2(基础) 某雌雄异株植物的叶形有圆形叶(D)和心形叶(d),含d基因的花粉有50%不育。现有雌、雄基因型均为DD∶Dd=2∶1的植株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代中圆形叶与心形叶的比值为( )
A.8∶1 B.14∶1 C.35∶1 D.65∶1
【正确答案】 D
5-3(巩固) 某基因型为Aa的自花传粉植物,其花色红花(A)对白花(a)显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子代中红花∶粉花∶白花=1∶2∶1,说明花色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若亲代产生配子时,a基因型的花粉有一半致死,则子代性状分离比为5∶1
C.若子代中基因型与表现型比例均为1∶1,说明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发生致死
D.若子代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一半致死,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7∶1
【正确答案】 B
5-4(巩固) 栽培稻(2n=24)相对野生稻丢失了大量优异基因,如抗病、抗虫及抗逆基因等。研究人员发现某野生稻(甲)8号染色体上有耐冷基因A、4号染色体上有抗稻飞虱基因B,而栽培稻(乙)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为隐性基因。将甲、乙杂交,F1自交,检测F2群体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及相应个体的数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F2的基因型
AA
Aa
aa
BB
Bb
bb
F2的个体数量
201
1009
798
520
1038
517
A.F2中耐冷抗稻飞虱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9/20
B.带有A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成活率可能很低
C.淘汰F2不抗飞虱的个体后自交,则F3中BB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5
D.对栽培稻乙的基因组测序,需测定12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正确答案】 C
5-5(巩固) 某种小鼠的毛色受基因Y1(黄色)、Y2(灰色)、Y3(黑色)控制,Y1、Y2、Y3位于某常染色体的相同位置,Y1对Y2、Y3为完全显性,Y2对Y3为完全显性,且基因型为Y1Y1的胚胎死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Y1、Y2、Y3中的任意两个互为等位基因
B.2只黄色小鼠交配,子代中的黄色小鼠约占2/3
C.某只黄色雌鼠与黑色雄鼠的杂交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数多于表型种类数
D.某只黄色雌鼠某次生育的子代有3种毛色,则父本为灰色杂合子
【正确答案】 C
5-6(提升) 某植物抗瘟病和易感瘟病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抗瘟病为显性。对杂合子进行诱变处理,得到甲、乙两种类型如下图所示,已知含有1或2号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的受精能力降为原来的一半,不含R/r基因的个体不能存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让类型甲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抗瘟病植株约占3/4
B.让类型乙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易感瘟病植株约占5/23
C.正常杂合子植株减Ⅱ期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
D.类型甲、乙的变异来源于染色体变异,不属于突变
【正确答案】 B
5-7(提升) 獭兔毛的长短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在该对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上存在一个致死基因,该致死基因的表达受性别影响。为研究其遗传学效应,研究人员利用某獭兔种群进行了以下实验:
组别
亲本
后代
甲组
长毛雌兔×长毛雄兔
F1:雌兔431只,全为长毛雄兔214只,全为长毛
乙组
短毛雌兔×长毛雄兔
F1:雌兔中短毛221只,长毛219只雄兔中短毛225只,长毛223只
丙组
乙组F1长毛兔自由交配
F2:雌兔中短毛240只,长毛716只雄兔中短毛238只,长毛485只
据上表数据分析错误的是( )
A.该致死基因与B基因在减数分裂时不会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B.就獭免毛的长短而言,甲组亲本中雌性与雄性的基因型分别为BB和Bb
C.控制獭兔毛长短的基因的遗传方式不涉及伴性遗传
D.丙组F2中的长毛兔相互杂交,F3雄性个体中短毛兔所占的比例为1/5
【正确答案】 D
【原卷 6 题】 知识点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连锁与交换定律,用测交的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6-1(基础) 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株,其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一白花雌株和一白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中白花:红花=3:1.不考虑交叉互换和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花色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则双亲均为杂合子
B.若花色由一对位于性染色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则F1红花全为雄性
C.若花色由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双亲基因型均为AaBb,则可能是没有显性基因存在时即表现为红花
D.若花色由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双亲基因型均为AaBb,则F1中只能A、B基因共存时才表现为白花
【正确答案】 D
6-2(基础) 某研究所将拟南芥的三个抗盐基因SOS1、SOS2、SOS3导入玉米,筛选出成功整合的耐盐植株(三个基因都表达才表现为高耐盐性状)。如图表示三个基因随机整合的情况,让三株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高耐盐性状的个体比例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三者相同
【正确答案】 A
6-3(巩固) 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科研工作者发现了苏云金杆菌中的毒蛋白基因B和豇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B和D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AaBD植株自交得到F1(不考虑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F1表型比例为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若F1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3∶1,则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若F1中短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2∶1∶1,则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和aBD
D.若F1中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比例为1/16,则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D、aB、aD
【正确答案】 D
6-4(巩固) 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AABB)开红花,该植物种群在繁殖过程中出现两白花突变植株(白花Ⅰ和白花Ⅱ),研究人员对两白花突变植株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一的结果说明白花Ⅰ和白花Ⅱ可能为纯合子
B.实验二的结果说明白花Ⅰ和白花Ⅱ中各有1对隐性基因
C.若实验三的结果为白花,说明白花Ⅰ和白花Ⅱ具有相同的隐性突变基因
D.若实验三的结果为红花,推测F1自交所得的F2中红花∶白花=9∶7
【正确答案】 D
6-5(巩固) 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有四对等位基因A/a、B/b、C/c、D/d。用两个纯合个体交配得,测交结果为aabbCcdd∶AaBbccDd∶aaBbCcdd∶AabbccDd=1:1:1:1。则体细胞中四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6-6(提升) 某种地鼠有黑色,褐色和白色三种毛色,受等位基因A(控制黑色素合成)与a、B(控制褐色素合成)与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都为完全显性。A基因、B基因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导致个体不产生色素,不产生色素的个体表现为白色毛。多对纯合的黑色毛和褐色毛亲本杂交,F1均表现为白色毛,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不考虑染色体的片段交换,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F2中白色毛地鼠的基因型有5种
B.若F2个体中白色毛:黑色毛:褐色毛=10:3:3.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C.若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则F2中不会出现3种表型
D.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通过与F1杂交可以鉴别F2白色毛个体的基因型
【正确答案】 C
6-7(提升) 果蝇控制棒眼基因(B)、正常眼基因(b)和隐性纯合致死基因(A、a)均位于X染色体上,现一只棒眼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雄果蝇=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亲本正常眼雄果蝇携带a基因
B.若子代雌果蝇既有正常眼又有棒眼,则亲本雌果蝇一定是b与a完全连锁
C.若子代雄果蝇皆为正常眼,则亲本雌果蝇一定是A与B完全连锁
D.若子代雌果蝇皆为棒眼,则亲本雌果蝇基因型一定是XABXaB
【正确答案】 D
【原卷 7 题】 知识点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表观遗传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
【详解】A、 DNA 甲基化通过影响转录过程进而影响基因表达,实验一中F1基因型为Bb,但表现为个体矮小,推测ADNA甲基化抑制了B基因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A正确;
B、若假说正确,则基因型为 Bb 的雌鼠可产生两种卵细胞,由于B基因在卵细胞中处于甲基化,因此B基因在卵细胞中不表达,B错误;
C、F1中个体矮小雄鼠与纯合矮小雌鼠杂交,如果子代个体正常:个体矮小=1∶1,即F1中个体矮小雄鼠产生了B和b精子,则能验证假说(B基因在精子中处于非甲基化),C正确;
D、实验一和实验二的 F1基因型均为 Bb,若假说正确,均产生基因型为B(不表达)和b的卵细胞,基因型为B和b的精子,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既有个体正常也有个体矮小,且比例为1∶1,D正确。
故选B。
7-1(基础) 科研人员发现果蝇接触一种叫作盖达纳霉素的药物后,它们的眼睛上就会长出赘疣。即使它们的后代不再接触盖达纳霉素,这些后代眼睛上还会继续长赘疣。关于这种现象的解释,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果蝇眼睛上长赘疣,说明其碱基序列一定发生了改变
B.果蝇眼睛上长赘疣这种变异可能是表观遗传
C.果蝇眼睛上长赘疣这种变异可能是盖达纳霉素引起的基因突变
D.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正确答案】 A
7-2(基础) “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仅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自身基因型的支配,也与母本的表现型无关。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动物,群养时一般异体受精,单独饲养时进行自体受精。椎实螺外壳的旋向由一对核基因控制,右旋(S)对左旋(s)是显性,外壳的旋向符合“母性效应”。以右旋椎实螺A(SS)和左旋椎实螺B(ss)作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得F1后全部单独饲养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任一椎实螺单独饲养,子一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B.椎实螺A、B正反交所得F1的螺壳旋向与各自母本相同
C.F1单独饲养后,所得F2的螺壳旋向为右旋∶左旋=3∶1
D.螺壳左旋的椎实螺基因型只有Ss、ss两种可能
【正确答案】 C
7-3(巩固) 基因组印记是指来源于父本染色体和母本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子代中表达出现差异的一种遗传现象,DNA甲基化是基因组印记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甲基化会导致基因无法表达,且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可发生印记重建。若基因型均为Aa甲(A控制野生型,a控制突变型,“a甲”表示a基因甲基化)的雌雄小鼠杂交,雌性小鼠所产生卵细胞中的基因未出现甲基化,雄性小鼠产生精子时A、a基因均被甲基化。据此推测杂交子代小鼠的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为( )
A.3:1 B.2:1 C.1:1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 C
7-4(巩固) 某种实验小鼠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vy和a的控制,Avy为显性基因,表现为黄色,a为隐性基因,表现为黑色。纯种黄色体毛小鼠与纯种黑色体毛小鼠杂交,子一代小鼠的基因型都是Avya,却表现出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研究表明,在Avy基因的前端有一段特殊的可发生DNA甲基化修饰的碱基序列。Avy基因的表达受到DNA甲基化的抑制,甲基化程度越高小鼠体毛的颜色越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小鼠毛色的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
B.基因型Avya小鼠毛色不同的原因是Avy基因和a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
C.DNA甲基化过程主要影响Avy基因的翻译过程
D.亲代的DNA甲基化影响可通过有性生殖向子代传递
【正确答案】 D
7-5(巩固) 蛋白D是某种小鼠正常发育所必需的物质,缺乏则表现为侏儒瓜。小鼠体内的A基因能控制该蛋白的合成,a基因则不能。A基因的表达受P序列(一段DNA序列)的调控,如图所示。P序列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传给子代能正常表达;在卵细胞中是甲基化(甲基化需要甲基化酶的参与),传给子代不能正常表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侏儒鼠,A基因可能来自母本也可能来自父本
B.降低发育中的侏儒鼠甲基化酶的活性,侏儒症状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
C.侏儒雌鼠与侏儒雄鼠交配,子代小鼠不一定是侏儒鼠
D.正常雌鼠与正常雄鼠交配,子代小鼠一定是正常鼠
【正确答案】 C
7-6(提升) 遗传印记是因亲本来源不同而导致等位基因表达差异的一种遗传现象,DNA甲基化是遗传印记重要的方式之一。印记是在配子发生过程中获得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得以维持,在下一代配子形成时印记重建。如图为遗传印记对转基因鼠的IGF2基因(存在有功能型A和无功能型a两种基因)的表达和传递影响的示意图,被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雌配子中印记重建后,A基因碱基序列未改变
B.配子中印记重建会发生去甲基化
C.据图可以断定雌鼠的A基因来自它的母方
D.若某生长缺陷型雄鼠与任一雌鼠杂交后代全为生长缺陷鼠,则其基因型为aa
【正确答案】 C
7-7(提升) 某种小鼠常染色体上的A基因能控制蛋白X的合成,a基因则不能,当小鼠缺乏蛋白X时表现为个体较小(侏儒鼠)。A基因在雌配子中会发生DNA甲基化修饰而抑制其表达,在雄配子中的A基因是非甲基化的,如下图。关于图中雌、雄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甲基化会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B.雌鼠与雄鼠基因型相同,但表型不同
C.雌鼠A基因来自于其父本的几率为1/2
D.雌、雄鼠杂交子代中,侏儒鼠占1/4
【正确答案】 B
【原卷 8 题】 知识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当茎端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叶片端时,叶片脱落,反之不脱落;乙烯会促进叶片脱落
【详解】A、③和④之间有玻璃隔板,与琼脂等高,④中的NAA不会扩散至③,但④的NAA浓度较高,可促进④生成乙烯,乙烯是气体,可扩散作用于③,导致③中的叶柄脱落率大于①,A错误;
B、乙烯会促进叶片脱落,④中的叶柄脱落率大于②,据此推知④中乙烯浓度不会小于②,B错误;
C、由题意可知,茎端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叶片端时,叶片脱落,①中的叶柄脱落率小于②,②中的茎端生长素浓度高于①,C正确;
D、①中叶柄脱落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是因为植物成熟后会释放乙烯,乙烯会促进叶片脱落,D错误。
故选C。
8-1(基础)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处理番茄的幼嫩果实,统计果实成熟时的相对体积,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D可以促进果实发育,增大果实体积
B.2,4-D对果实发育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C.用乙烯代替2,4-D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D.2,4-D促进番茄果实发育的最适浓度是200mg·L-1
【正确答案】 A
8-2(基础) 棉花的芽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棉花的幼叶是否也能合成生长素,某生 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若干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幼苗均分成3组,分别 编号甲、乙、丙;②将3组棉花的顶芽全部去掉;③将甲、乙组棉花去掉幼叶的叶片,保留叶柄,但乙组棉花的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组棉花保留幼叶;④观察3组棉 花植株叶柄脱落情况。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三组棉花都去掉顶芽属于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
B.不必再设计不做任何处理的一组作为对照
C.实验中甲、乙、丙三组之间可以形成相互对照
D.甲、乙、丙三组实验的叶柄脱落时间可能相差不大
【正确答案】 D
8-3(巩固) 分蘖(分枝)是决定水稻株型发育的主要决定因素,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抑制水稻分蘖,细胞分裂素可促进水稻分蘖。在水稻发育过程中,植物根部产生的一种微量有机物独脚金内酯(SL),可向上运输至腋芽部位,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SL是一种可调节水稻侧芽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
B.突变型水稻SL合成途径受阻,可能出现多分蘖的表型
C.抑制水稻侧芽发育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会促进其茎的发育
D.SL与细胞分裂素对侧芽的生长发育具有协同作用
【正确答案】 D
8-4(巩固) 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广泛分布于不同科属的植物及植物的不同器官中,有平衡植物体内源激素发展的功能。下表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a~e依次增大)
组别
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浓度d
浓度e
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4
据此分析,可以推测油菜素内酯( )
A.能促进植物根茎叶的生长发育
B.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具有两重性
C.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在浓度c~d之间
D.可能兼具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综合功效
【正确答案】 D
8-5(巩固) 植物体内的IAA(吲哚乙酸)、IBA(吲哚丁酸)和PPA(苯乙酸)都属于生长素。为了比较不同浓度的IAA、IBA和PPA对某种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所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表明,吲哚乙酸对该植物根系的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B.吲哚乙酸是植物激素,而吲哚丁酸和苯乙酸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C.实验证明,吲哚丁酸和苯乙酸对该植物根系的生长只有抑制作用
D.促进该种植物根系生长的最适宜IAA浓度为0.05μmol·L-1
【正确答案】 A
8-6(提升) 双子叶植物在破土前,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及一部分下胚轴组织向下弯曲,形成弯钩状结构,由弯钩处的下胚轴优先接触土壤,这个局部特化的组织称为“顶端弯钩”(如图1)。研究发现,生长素在弯钩的外侧浓度低于内侧,并且多种植物激素参与弯钩的形成,其部分分子调控机制如图2。当双子叶植物出土后,生长素的分布发生改变,导致弯钩打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顶端弯钩的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B.对于顶端弯钩的形成,乙烯与赤霉素表现为协同作用,与茉莉酸表现为拮抗作用
C.水杨酸通过抑制EIN3/EIL1活性,从而抑制HLS1基因表达,抑制顶端弯钩形成
D.出土后,顶端弯钩外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生长速率大于内侧
【正确答案】 D
8-7(提升) 为研究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的作用特点及其对植物体生长的影响,研究小组对正常生长且生理状况一致的①、②、③三组某植株幼苗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组:对照组不做处理;②组:去除顶芽;③组:顶芽涂抹能影响生长素运输的三碘苯甲酸。实验处理第5天后②、③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长,在实验的第0、6、10天分别检测各组侧芽处的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涂抹三碘苯甲酸和去除顶芽均可抑制生长素运输,促进侧芽萌发
B.持续降低的内源生长素含量有利于该植株侧芽的萌发与生长
C.IAA与CTK的比例可调控侧芽的萌发与生长,增大该比例有利于侧芽生长
D.推断三碘苯甲酸同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素从顶芽往侧芽运输的作用
【正确答案】 C
【原卷 9 题】 知识点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1、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分析图1可知,RA患者体内的INF-α和IL-6的含量较高,即INF-α和IL-6可能是促进RA患者免疫炎症的细胞因子;分析图2可知,下丘脑分泌的CRH可促进垂体分泌ACTH,ACTH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GC,同时GC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负反馈调节。
【详解】A、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艾滋病的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几乎瘫痪,导致人体患有获得性免疫缺陷;花粉过敏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花粉)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因此三者的发病机理都不同,A正确;
BC、由图1可知,RA患者体内的INF-α和IL-6的含量较高,即INF-α和IL-6可能是促进RA患者免疫炎症的细胞因子;具题意“糖皮质激素(GC)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GC是通过抑制INF-α和IL-6的产生而治疗RA,B正确,C错误;
D、下丘脑分泌的CRH可促进垂体分泌ACTH,ACTH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GC,GC会通过负反馈作用于垂体,因此垂体细胞既有CRH受体,也有GC受体,D正确。
故选C。
9-1(基础) 风湿性自身免疫病(RAD)是一类主要影响肌肉、关节、结缔组织和骨骼的免疫系统失调性疾病。抗疟药物氯喹(CQ)及羟氯喹(HCQ)可用于RAD的治疗,其作用机制是CQ及HCQ可通过干扰Toll样受体(TLR)信号而发挥抗炎作用,TLR可引起抗原呈递细胞的活化,增强T细胞和B细胞的免疫功能,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RAD发生机理与过敏反应相同,发生快、消退也快
B.CQ及HCQ可通过干扰TLR信号的转导而抑制免疫细胞的激活
C.辅助性T细胞能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
D.若TLR缺陷,则会加重RAD对肌肉、关节的影响,使机体免疫功能失调
【正确答案】 B
9-2(基础)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其发生与鼻黏膜分泌的P物质有关,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原初次刺激特异性个体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B.过敏原与浆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刺激其分泌IgE抗体
C.P物质引起鼻黏膜毛细血管扩张会导致组织液减少
D.找出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D
9-3(巩固) T细胞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抗原引起免疫反应,同时还有很多辅助分子来帮助完成这一过程。此外,T细胞表面还存在负向调控的受体分子,如PD-1。当PD-1与某些特定分子PDL1结合后,能迫使免疫细胞死亡,从而终止正在进行的免疫反应。一些肿瘤细胞进化出了一种防御机制,它们的表面也带有PDL1,从而诱导T细胞过早地进入自我破坏程序。科学家研制出PD-1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负调控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免疫抑制反应,进而治疗甚至治愈肿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PD-1有助于防止免疫反应过度,避免发生自身免疫病
B.部分T细胞会在PD-1的作用下发生细胞凋亡
C.PD-1单克隆抗体不是直接作用于肿瘤,而是对免疫细胞起作用,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D.体细胞中同时含有控制合成PD-1的基因和控制合成PDL1的基因
【正确答案】 B
9-4(巩固) 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布氏田鼠在寒冷环境下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最终实现BAT细胞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B.某小鼠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引起甲亢,该病在免疫学上属于自身免疫病
C.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其受体位于细胞内
D.UCP-1增加产热的机理可能是抑制ATP的合成,从而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了热能
【正确答案】 C
9-5(巩固)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炎症因子TNF-α具有加强炎症反应的作用。研究发现、辅助性T细胞17(Th17)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7(IL-17)在RA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比较了RA患者和健康人体内血清中IL-17的水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健康人相比,RA患者的免疫自稳功能发生异常
B.RA患者体内的IL—17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人体内的
C.RA患者体内的IL—17高水平表达导致相关抗体含量过高
D.IL—17与TNF-α在RA患者的炎症反应方抗衡
【正确答案】 D
9-6(提升)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进行的。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是相互影响的,它们含量的异常能反映出某部位发生了病变从而使机体表现出一定的病症。下表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患者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正常值
T3
4.1ng/dL
10~200ng/dL
T4
2.8μg/dL
5.5~12μg/dL
TSH
22.7μIU/mL
0.2~7.0μIU/mL
乙患者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正常值
T3
345.1ng/dL
10~200ng/dL
T4
15.8μg/dL
5.5~12μg/dL
TSH
0.1μIU/mL
0.2~7.0μIU/mL
注:T3和T4均反应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
A.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相互影响均通过分级调节实现
B.甲患者的病变部位可能是甲状腺
C.乙患者可通过注射促甲状腺激素缓解病症
D.乙患者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
【正确答案】 B
9-7(提升)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示了人体除了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的主生物钟外,还有存在于肝脏、胰脏等器官和脂肪组织中的局部生物钟,它们对调节激素水平、睡眠需求、体温和新陈代谢等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松果体细胞分泌的褪黑素俗称脑白金,它的分泌是由神经反射活动导致的。褪黑素白天分泌少,晚上分泌多,能使人在夜间迅速入睡,睡眠时间持续延长,其调控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个别同学熬夜玩手游,从而扰乱了生物钟,推测其原因是手机光线促进了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干扰睡眠
B.外界环境的光照变化刺激视网膜上感光细胞,产生兴奋并传递,最终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松果体细胞
C.褪黑素由松果体细胞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抑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此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
D.研究表明褪黑素能抑制睾丸分泌雄性激素,从图中推测其抑制机理是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正确答案】 C
【原卷 10 题】 知识点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生态农业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生态农业形成的农田生态系统等,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这些组成成分。
【详解】A、生态农业是以低投入来获得农作物的高产出量,A错误;
B、随着农民对农作物的收割,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 N 等元素也随之离开土壤,为了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仍然需要对农作物增施氮肥, B 错误;
C、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使废弃物资源化,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能量利用率,C正确;
D、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是不能改变的,因此,设计生态农业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数量,并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C。
10-1(基础) 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可持续性综合发展新模式。打造以种植采摘、特色养殖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农业是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别生态农业群落和传统农业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B.调查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采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
C.果园内设置一些鸟巢来招引更多的鸟类防治害虫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果园中鸟类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来源于鸟类的遗体残骸和下一营养级的粪便
【正确答案】 C
10-2(基础) 在鱼塘适量种植莲藕,能达到水净、鱼肥、景美、藕增产的多重效益。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莲藕和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态系统,鱼与莲藕的种间关系为共生关系
B.该系统中鱼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荷叶的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
C.莲藕直接吸收过剩鱼饲料和鱼粪便,是水体不容易被污染的主要原因
D.该模式综合考虑了自然——经济——社会效益,符合绿色生态发展观
【正确答案】 D
10-3(巩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某些地区大力发展“稻—萍—鱼”立体农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稻、萍、鱼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B.鱼的引入可加快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稻—萍—鱼”立体农业系统内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D.“稻—萍—鱼”立体农业运用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正确答案】 D
10-4(巩固) 生态农庄是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兴农业模式,如图是某农庄生态系统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属于次级消费者
B.该生态系统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C.图中的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
D.该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主要取决于稻田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正确答案】 B
10-5(巩固) 板栗—茶树立体农业是果农探索出的典型农业生产模式之一。在板栗林中栽植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立体农业设计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B.板栗林中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C.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D.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提高
【正确答案】 C
10-6(提升) 如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
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的进行
C.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
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循环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正确答案】 B
10-7(提升) 我国华北某地建立了种植业与养殖业密切结合的生态农业示范区,模式图如下图。下列对此生态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沼气代替传统煤炭能源满足村民的需求实现了能源的洁净和可再生
B.对种养废弃物的饲料化、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途径利用和良性循环
C.因地制宜的选择种植和养殖的生物种类需考虑农畜产品的社会需求量
D.同时实现防治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发展遵循了生态工程整体的原理
【正确答案】 B
【原卷 11 题】 知识点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根据图分析可知,根据曲线中甲先增加先减少,乙后增加后减少,可判断二者可能为捕食关系,其中甲表示烟粉虱的数量变化,乙表示丽蚜小蜂的数量变化。
【详解】A、根据曲线中甲先增加先减少,乙后增加后减少,可判断二者可能为捕食关系,其中甲表示烟粉虱,乙表示丽蚜小蜂,A 正确;
B、烟粉虱和丽蚜小蜂为捕食关系,烟粉虱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丽蚜小蜂的捕食导致死亡率升高,B正确;
C、图中两条曲线出现交点,但根据图中对应的纵坐标数据可知,此时烟粉虱的数量与丽蚜小蜂的数量不相等,C错误;
D、烟粉虱是一种农作物害虫,其数量变化与其食物数量和天敌数量变化有关,丽蚜小蜂是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
故选C。
11-1(基础) 蚧壳虫是造成柑橘减产的害虫,某地引入黄金芽小峰,通过该蜂寄生来防治这种蚧壳虫。但进一步观察发现,有蚂蚁存在时,似乎能使蚧壳虫免遭寄生。为此,研究人员去除柑橘上的蚂蚁,得到图研究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地蚧壳虫与蚂蚁之间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
B.寄生关系使黄金芽小蜂种群数量呈动态变化
C.去除蚂蚁对二者寄生关系的短期影响比较大
D.蚂蚁活动会降低黄金芽小蜂的生物防治效果
【正确答案】 A
11-2(基础) 下表为某柳树林中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平均值,单位:株/m2)随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郁闭度
植物
0
0.2
0.4
0.6
0.8
1.0
一年蓬
15.3
13.5
10.8
7.4
4.3
2.4
加拿大一枝黄花
10.4
9.5
6.1
5.6
3.0
1.2
刺儿花
3.7
4.3
8.5
4.4
2.2
1.0
A.与1.0的郁闭度相比郁闭度为0时,一年蓬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林木郁闭度由0.8增大到1.0,该人工林中加拿大一枝黄花的K值下降
C.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常见的入侵物种,在不同条件下生存能力都是相对最强的
D.郁闭度越大,三种草本植物间对水和无机盐的竞争越大
【正确答案】 B
11-3(巩固) 下图表示两种生境下捕食者蝾螈对池塘中霍氏蛙、灰树蛙、蟾蜍种群数量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蝾螈的捕食作用导致霍氏蛙在竞争中的优势减弱
B.因生态位不同,在无蝾螈情况下三个种群会长期共存
C.实验可证明霍氏蛙种群数量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D.干旱环境是影响蟾蜍种群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正确答案】 B
11-4(巩固) 为研究不同细菌培养液对草履虫种群密度的影响,通过向一系列稻草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一定量的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来饲喂草履虫,草履虫种群密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不同细菌培养液对草履虫种群密度的影响
培养液
草履虫种群密度( ind/mL )
1 d
2 d
3d
4d
5d
6d
7d
8d
9d
10d
对照
1
5
83
605
1070
1039
1161
1011
1085
1072
大肠杆菌
2
16
86
1088
1916
2834
1995
1876
1436
1508
枯草芽孢杆菌
1
23
216
800
1207
1179
1216
1236
927
793
蜡样芽孢杆菌
1
33
509
1261
1334
1120
1171
1183
1062
820
金黄色葡萄球菌
1
7
144
734
935
1108
1038
814
732
673
A.在不添加细菌的稻草培养液中草履虫的种群数量不一定呈“S”形增长
B.培养6 d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草履虫生长的代谢产物
C.在培养的10 d内,各种细菌的数量可能均会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
D.饲喂大肠杆菌最有利于草履虫早期大量增殖且可获得最大种群密度
【正确答案】 D
11-5(巩固) 吹绵蚧是一种严重危害果园生产的害虫,澳洲瓢虫以吹绵蚧为食,可以有效抑制该害虫的数量。科学家研究了吹绵蚧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吹绵蚧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m—n点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趋向于m点
B.当种群数量超过n点时,可能会导致吹绵蚧虫害的爆发
C.当种群数量超过p点时,由于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吹绵蚧种群数量会稳定回p点左右
D.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目的是使吹绵蚧数量长期稳定在n点
【正确答案】 D
11-6(提升) 研究种群和群落的特征,在野生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害虫的防治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下图是某群落中甲、乙、丙三个不同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甲、乙、丙都是动物种群,则一段时间后丙种群数量可能下降
B.若甲、乙、丙是具有捕食关系的三个动物种群,甲为植食性动物,则乙、丙的关系可能是种间竞争或捕食
C.田鼠种群变化趋势如乙种群,但田鼠数量随季节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食物量的变化
D.在研究该群落时,可通过统计多个样方内的植物种类并取平均值的方式调查植物丰富度
【正确答案】 D
11-7(提升) 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
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
C.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捕食
D.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 D
【原卷 12 题】 知识点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
【详解】A、该稻蟹共生稻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有阳光、饵料,粪肥中的化学能,A错误;
B、稻蟹共作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从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正确;
C、与单作稻田相比,稻蟹共作生态系统中河蟹捕食稻田昆虫和杂草, 杂草密度降低,减少了与水稻的竞争,水稻因而得到更多的光、CO2和无机盐用于生长,河蟹捕食稻田昆虫,减少了昆虫对水稻的取食和危害,增加了水稻产量,C正确;
D、生态工程原理中的循环原理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故河蟹取食老叶、河蟹粪便还田均体现了生态工程原理中的循环原理,D正确。
故选A。
12-1(基础) 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生理过程①
B.能够保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的关键成分是a、b
C.农田生态系统的人为管理起主要作用,所以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D.能量流动过程中,化学能转为热能的这一步主要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
【正确答案】 C
12-2(基础) 某林场对林下无植被空地进行开发,采用了“上层林木+中层藤本药材+下层草本药材+地表药用真菌”的立体复合种植模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林、藤、草和真菌等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该模式改变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渠道
C.该模式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该模式利用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正确答案】 A
12-3(巩固) 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和细菌、真菌均属于分解者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蚯蚓种群密度时,调查范围为1hm2,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条,第二次捕获34条,其中带标记的15条,估算其种群密度为88.4条/hm2
C.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
D.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了循环的原理
【正确答案】 D
12-4(巩固) 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如图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间的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丙所摄取的甲、乙等食物的能量远大于丙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
C.对该河流进行水质测量,主要应该检测水中重金属的含量
D.使水质达到要求的处理要遵循协调、循环等生态工程原理
【正确答案】 C
12-5(巩固) 人工湿地是人工建造的与沼泽地类似的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在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人工湿地内的人工基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净化。下图甲为人工湿地示意图,图乙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工湿地的建设应遵循协调原理,即需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B.据图乙可知b为分解者,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由于没有天敌制约,湿地中挺水植物的种群数量会呈“J”形增长
D.少量生活污水流入湿地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说明湿地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正确答案】 D
12-6(提升) 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某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M、N表示营养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立体养殖充分利用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若海带养殖太多,可能导致牡蛎减产
C.由M到N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8%
D.该生态养殖工程体现了再生原理
【正确答案】 C
12-7(提升) 为了发展生态农业,某地农民分别建立了庭院生态系统和以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为基础设计的稻鱼共生系统,其中图为庭院生态系统结构图。表为稻鱼共生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表中单位kgCO2·eq/h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产方式
化肥
农药
饲料
合计
氮肥
复合肥
小麦
玉米
稻鱼共生
278.2
1116.2
43.2
222.6
265.5
1925.7
水稻单作
459.0
1578.5
51.5
0
0
2089
A.流入该庭院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C.相比稻鱼共生系统,水稻单作系统没有消费者,自我调节能力差,抵抗力稳定性低
D.稻鱼共生系统增强了土壤肥力,其设计体现了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D
【原卷 13 题】 知识点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详解】A、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A错误;
B、纤维素的元素组成是C、H、O,培养基B中应加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不能作为氮源,B错误;
C、步骤③对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的目的是 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步骤④将稀释样液接种得到培养基进行培养,通过③④可实现将聚集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C正确;
D、根据培养基丙中菌落周围形成的透明圈的大小来判断细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透明圈越大,细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就越强,D错误。
故选C。
13-1(基础) 研究人员采用下图所示方法获得高耐酒精的高产醋酸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发酵的甘蔗渣需灭菌后再加入培养基中
B.纯化培养过程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醋酸菌
C.高产醋酸菌可分解CaCO3形成更大的透明圈
D.通过增加酒精浓度进一步筛选高耐酒精的高产醋酸菌
【正确答案】 A
13-2(基础) 纤维素分解性细菌能利用分泌的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等并吸收利用。刚果红是一种染料,能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而不能与其水解产物发生类似反应。将不能直接吸收纤维素的甲、乙两种菌分别等量接种在含纤维素和刚果红的培养基上,甲菌菌落周围无变化,乙菌菌落周围呈现透明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用的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B.乙菌属于纤维素分解性细菌
C.该实验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D.配制培养基时需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正确答案】 A
13-3(巩固) 尿素分解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成NH3和CO2,NH3溶于水后菌落周围的pH升高,使溴甲酚紫显紫色。将土壤样液稀释涂在平板上培养,以筛选尿素分解菌,培养基成分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
KH2PO4
Na2HPO4
MgSO4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水
含量(g)
1.4
2.1
0.2
10.0
1.0
15.0
定容1L
A.NH4+可为尿素分解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氮源
B.CO2是尿素分解菌生长繁殖的主要碳源
C.KH2PO4、Na2HPO4能维持培养基pH稳定
D.在尿素分解菌菌落的周围会出现紫色圈
【正确答案】 B
13-4(巩固) 热纤梭菌是一种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细菌,可分泌一种多酶复合体将纤维素水解为可溶性糖,在农林废弃物的转化利用中具有应用价值。图是筛选该菌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牛粪堆的深层取样比从表层取样更加合理
B.甲、丙都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用平板乙统计菌落数可准确反映该菌的真实数量
D.丙中纤维素的残留量可反映该菌降解纤维素的能力
【正确答案】 C
13-5(巩固) 在降雨量少且分布不均匀的西北地区,苹果树腐烂病在各个苹果产区经常发生,已经成为苹果产量和安全种植的主要限制因素,筛选苹果腐烂病的拮抗放线菌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科研工作者利用PDA培养基培养放线菌和苹果树腐烂病菌。在PDA培养基平板上进行下图所示的操作,将培养皿置于28°C培养箱培养,待甲图培养皿的菌体长满培养皿时,测量乙图中放线菌周围抑菌圈的直径,进行筛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图的培养皿为对照组,乙图的培养皿为实验组
B.应从发病的土壤取样,分离得到苹果树腐烂病菌和放线菌
C.PDA培养基中含有两种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
D.乙图中显示抑菌圈直径越小的放线菌,其拮抗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能力越强
【正确答案】 D
13-6(提升) 为研究植物提取物W的抑菌效果,某同学在平板中央打孔并加入W,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抑菌圈大小并计算抑菌圈平均增幅速率,绘制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将一定量菌液与灭菌培养基混匀后,再冷却倒平板可得到实验菌平板
B.金属打孔器在打孔前需要进行灼烧灭菌,目的是防止微生物污染平板
C.提取物W在图中24h时扩散速率最快,可获得最佳的实验抑菌效果
D.提取物W浓度、加入量和扩散时间,以及菌体浓度均会影响抑菌圈直径大小
【正确答案】 A
13-7(提升) 土壤中有大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如图是从土壤中分离、计数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材质的培养皿、试管、锥形瓶可以采用干热灭菌
B.图中培养基应加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
C.若四个平板上分别有48、15、41和52个菌落,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约为3.9×106个/g
D.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比实际活菌数目少
【正确答案】 C
【原卷 14 题】 知识点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A、由题干可知,环境DNA(eDNA)技术可从环境中提取DNA片段并通过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来定性或定量检测目标生物,因此该技术既可以用来调查目标区域的生物种类组成,也可以用于评估生物数量的多少,A错误;
B、由题干可知,该技术可检测目标生物的DNA序列,结合引物设计需要已知目的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可知该技术可针对可能存在的入侵物种设计引物,进行PCR和测序,实现早期监测,B正确;
C、因为物种具有特异性,因此利用该技术监测目标物种,需了解该物种特有的基因序列,C正确;
D、因为该技术可从环境中提取DNA片段,相比于传统的物理采样方法,该技术不会对环境和生物群落造成破坏性影响,D正确。
故选A。
14-1(基础)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指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大熊猫受威胁程度从“濒危”降为“易危”,曾经野外消失的麋鹿总数已突破8000只,种质资源库保存了数以万计的野生植物种子、DNA材料、微生物菌株等。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B.生物多样性是多种多样的物种在相互影响中协同进化的结果
C.模仿大熊猫设计吉祥物“冰墩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建立种质资源库来加强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属于就地保护措施
【正确答案】 C
14-2(基础) 2022年,在福建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种昆虫新物种——天宝岩肿腿迷甲。同时发现的还有云南常见的费雷肿腿迷甲、江西常见的椰子羊肿腿迷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三种昆虫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则说明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B.若三种昆虫的DNA存在差异,则说明三种昆虫不属于同一物种
C.通过形态学观察可确定三种昆虫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D.天宝岩肿腿迷甲的发现对于生态保护和生物进化研究具有间接价值
【正确答案】 A
14-3(巩固) 实验人员将一段外源DNA片段(包含约850个基因)与丝状支原体(一种原核生物)的DNA进行重组后,植入大肠杆菌,制造出一种“新的生命”。该生物能够正常生长、繁殖。下列有关该技术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技术可以制造某些微生物,用于生产药品、制造染料、降解有毒物质等
B.由于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人造生命进入自然界并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C.人造生命扩散到自然界,有可能造成环境安全性问题
D.此项技术可能被用来制造生物武器,从而危及人类安全
【正确答案】 B
14-4(巩固) 判断自然保护区是否真正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全球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蚂蟥吸食的脊椎动物血液中的DNA(DNA),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的脊椎动物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蚂蟥与被吸食血液的大型脊椎动物之间属于寄生关系
B.利用DNA可以通过蚂蟥的空间分布来研究脊椎动物在自然保护区内的空间分布
C.利用DNA可以研究脊椎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D.自然保护区的美景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属于其间接价值
【正确答案】 D
14-5(巩固) 由于受到道路、农田及村民砍柴等的干扰,秦岭地区的大熊猫被分割成几个局域种群,个别局域种群极小。2017 年,有关部门决定统筹规划、建设秦岭国家公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提高出生率是增加大熊猫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
B.建设秦岭国家公园提高了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属于易地保护
C.可通过采集大熊猫的粪便,分析其中特异的 DNA 分子调查种群数量
D.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可促进大熊猫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利于保护遗传多样性
【正确答案】 B
14-6(提升) 基因定点突变的目的是通过定向地改变基因内一个或少数几个碱基来改变多肽链上一个或几个氨基酸。该技术是蛋白质工程的重要技术。下图为利用PCR技术进行定点突变的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基因决定蛋白质,因此要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最终还必须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完成
B.酶A应为耐高温DNA聚合酶,从4中引物中应该选择引物1和4进行PCR
C.可以将引物1、引物2、引物3和引物4置于同一个反应系统中同时进行第一个阶段的反应,进而缩短实验时间
D.利用图示流程技术可以将两个不同的基因拼接到一起
【正确答案】 C
14-7(提升) 实时荧光定量PCR简称qPCR,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是目前检测微小残留病变的常用方法。将荧光标记的Taqman探针与待测样本DNA混合,当探针完整时,不产生荧光。在PCR过程中,与目的基因结合的探针被TaqDNA聚合酶水解,R与Q分离后,R发出的荧光可被检测到在特定光激发下发出荧光(如图所示),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荧光信号强度增加,通过实时检测荧光信号强度,可得Ct值(该值与待测样本中目的基因的个数呈负相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模板DNA分子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在反应过程中,需要ATP为新链的合成提供能量
C.做qPCR之前,需要先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和Taqman探针
D.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含有的病变的概率越小
【正确答案】 C
【原卷 15 题】 知识点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抗原α、β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分别产生的α、β的两种单克隆抗体;双杂交瘤细胞产生双特异性抗体。
【详解】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能在特定培养基生长且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筛选出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双杂交瘤细胞本身就是由两个杂交瘤细胞融合而成,利用选择培养基无法筛选出双杂交瘤细胞AB,A正确;
B、杂交瘤细胞是由已免疫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无需接触抗原就能产生抗体,B错误;
C、杂交瘤细胞是悬浮培养的细胞,细胞之间并未接触,若要传代培养,细胞培养液直接离心,去除上清液培养基,加入新鲜培养基即可,不用胰蛋白酶处理,C正确;
D、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水中培养,腹水作为天然培养基,为细胞提供各种生长条件,D正确。
故选B。
15-1(基础)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许多居民采用抗原试剂盒进行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中的一种抗PD-L1单克隆抗体能与新冠病毒表面的PD-L1特异性结合,发挥诊断作用。利用小鼠制备抗PD-L1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制备抗PD-L1单克隆抗体使用的B淋巴细胞取自注射过PD-L1的小鼠脾脏
B.放入96孔板的细胞为多种杂交瘤细胞,均能大量增殖,其中部分还能产生所需抗体
C.杂交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一般无接触抑制现象,不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D.将图中细胞群a在体外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出大量的抗PD-L1单克隆抗体
【正确答案】 B
15-2(基础) 在某靶向膜蛋白抗体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利用脂质体将含有膜蛋白胞外段基因的病毒质粒导入到宿主动物细胞进行增殖,最终获得膜蛋白胞外段,以此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进而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膜蛋白胞外段基因的病毒质粒需被包裹在脂质体内部
B.对培养到一定密度的动物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需使用胰蛋白酶处理
C.经特定抗原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持续分泌单克隆抗体
D.将抗膜蛋白单克隆抗体与药物偶联,可以用来靶向治疗某些疾病
【正确答案】 C
15-3(巩固) 为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丢失问题,研究者将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获得“染色体核型稳定”的EBV转化细胞。EBV转化细胞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Oua敏感。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但对Oua不敏感。下图表示操作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某种抗原的动物脾脏中获得
B.HAT培养基和Oua筛选去除的是未融合的EBV转化细胞
C.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会导致抗体的产生能力下降
D.图中获得的杂交瘤细胞需经抗体检测筛选后才可用于生产
【正确答案】 B
15-4(巩固)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是由细胞毒素通过一个化学键与单克隆抗体连接而成的,是一类新兴的抗癌治疗药物,此类药物借助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定向运送细胞毒素到肿瘤部位,这一新技术可以提高化学治疗的疗效,降低或消除细胞毒素分子对非靶组织、非靶细胞的毒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要实现ADCs精准杀伤肿瘤细胞需肿瘤细胞表面受体能对其特异性识别
B.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单克隆抗体,则可以对肿瘤细胞进行定向的放疗
C.ADCs在溶酶体酶的作用下释放出细胞毒素,由细胞毒素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至少需经过两次筛选才能得到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正确答案】 C
15-5(巩固) 实践表明,普通的单克隆抗体易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为异源蛋白而被清除。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工作者对人源性单克隆抗体进行了研究,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先用人的抗体基因取代小鼠的抗体基因,获得转基因小鼠;然后从接受抗原刺激的转基因小鼠体内获取B淋巴细胞,使这些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筛选之后获得杂交瘤细胞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取转基因小鼠时,常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
B.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时,可以利用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
C.对融合后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培养即可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D.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抗原性低等特点
【正确答案】 C
15-6(提升)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它的外观如图A所示,只需要将采集制备的样液滴在点样口(S)处,15分钟后,若T线和C线处同时显示横杠即阳性,要即时隔离、核查就医。它的内部结构如B所示(胶体金法),结合垫,T线和C线处分布有不同种类抗体,其中抗体1、3均能与待测抗原结合,抗体2能与抗体4结合,如果有被聚集沉淀的胶体金则会显色,出现横杠。下列关于该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单克隆抗体可以保障检测的特异性与灵敏性
B.抗体1和抗体3与待测抗原的结合部位是不同的
C.点样后,结合垫的抗体1和2能随样液向右扩散
D.T线C线均不显示横杠即为阴性,没有感染病毒
【正确答案】 D
15-7(提升) 将一个具有两个野生型基因(A+、B+)的人体细胞和一个具有两个隐性突变基因(A-、B-)小鼠细胞诱导融合,筛选得到的杂种细胞在传代培养过程中,人体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会发生丢失现象,小鼠的染色体不丢失。最终通过检测基因产物,确定基因A+、B+是否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杂种细胞传代培养需要添加激素及血清等天然成分的选择培养液
B.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具有两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并发生了基因重组
C.如果子细胞中只出现(A+、B+)和(A-、B-)所表达的基因产物,说明基因A+、B+在同一染色体上
D.如果子代细胞出现(A+、B-)、(A-、B+)、(A+、B+)和(A-、B-)等所表达的全部基因产物,说明A+、B+位于两条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C
【原卷 16 题】 知识点 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
【正确答案】
B D
【试题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测量酶A、酶B与酶C三种酶对不同浓度的ATP的水解反应速率,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及ATP浓度,因变量是反应速率。
【详解】A、据图可知,在相同ATP浓度下,酶A催化产生的反应速率相对值最高,但ADP和Pi的生成量与底物ATP的量有关,在相同ATP浓度下,三种酶产生的最终ADP和Pi量相同,A错误;
B、据图可知,ATP浓度相同时,酶促反应速率大小为:酶A>酶B>酶C,B正确;
C、据图可知,酶A、酶B和酶C的最大反应速率分别是1200、 800和400,各曲线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三种酶需要的ATP浓度分别是10、 10和10,三者相同,C错误;
D、当反应速率相对值达到400时,酶A、酶B和酶C的所需要的ATP浓度依次增加,即酶A所需要的ATP浓度最低,D正确。
故选BD。
16-1(基础) 下面是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甲、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的实验,下图是将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分钟后,对各组淀粉剩余量检测的结果。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A.酶甲的活性小于酶乙
B.酶乙的最适温度在40℃左右
C.当温度高于40℃时,酶甲的活性会丧失
D.将温度从40℃升至50℃,酶乙的活性升高
【正确答案】 AB
16-2(基础) 角蛋白酶是一种特异性降解角质蛋白的分泌蛋白。该酶在60℃下高效降解角蛋白底物,在低温条件下催化活性极低。科研人品利用定点诱变方法使枯草芽孢杆菌的角蛋白酶(Ker-Z1)发生三个氨基酸改变,从而构建了Ker-Z1突变体(T210SN211S/T212G),以探究其是否能提高酶催化温度的灵活性,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Ker-Z1在核糖体中合成后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Ker-Z1的功能与其氨基酸种类、数目、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
C.T210S/N211S/T212G的产生是基因发生了定向变异的结果
D.突变体T210SN211S/T212G提升了20~75℃间的催化活性
【正确答案】 AD
16-3(巩固) 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图示实验装置验证酶的高效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装置中的过氧化氢溶液要等量且不宜过多
B.需同时挤捏两支滴管的胶头,让肝脏液和FeCl3溶液同时注入试管中
C.肝脏液中的过氧化氢酶、FeCl3都可以提高该反应的活化能
D.左边移液管内红色液体上升的速度比右边慢,最终液面比右边低
【正确答案】 AB
16-4(巩固) 图表示在等量的两种淀粉酶催化等量淀粉水解的反应中,两个反应体系的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余条件都相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Ⅰ代表的酶的活性大于曲线Ⅱ代表的酶的活性
B.图中反应速率不断下降的原因是淀粉溶液浓度下降
C.A点时,两个反应体系的反应速率相等,淀粉酶活性相同
D.若适当增加淀粉的量,B、C点均会向左移动
【正确答案】 CD
16-5(巩固) 鼠尾草酸能与α-淀粉酶结合,且结合位点与淀粉的相同。某科研小组为探究鼠尾草酸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在不同浓度的鼠尾草酸条件下测定酶促反应的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五组实验的底物浓度、pH、温度等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
B.实验结果说明鼠尾草酸浓度越大,对酶促反应速率的抑制作用越弱
C.鼠尾草酸是α-淀粉酶的抑制剂,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在α-淀粉酶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淀粉的浓度可能会增大鼠尾草酸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 BD
16-6(提升) 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1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2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
B.据图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C.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
D.曲线甲和曲线乙分别是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
【正确答案】 BC
16-7(提升) 1894年,科学家提出了“锁钥”学说,认为酶具有与底物相结合的互补结构。1958年,又有科学家提出“诱导契合”学说,认为在与底物结合之前,酶的空间结构不完全与底物互补,在底物的作用下,可诱导酶出现与底物相结合的互补空间结构,继而完成酶促反应。为验证上述两种学说,科研人员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S酶)进行研究。该酶可催化两种结构不同的底物CTH和CU,且与两者结合的催化中心位置相同。进行的四组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图中SCTH表示催化CTH反应后的S酶,SCU表示催化CU反应后的S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S酶既可催化CTH反应,又可催化CU反应,说明S酶没有专一性
B.S酶的活性可以用反应产物的相对含量来表示
C.该实验结果更加支持“诱导契合”学说
D.为进一步探究SCTH不能催化CU水解的原因是SCTH失去活性,还是出现空间结构的固化,可以用SCTH催化CTH反应
【正确答案】 AB
【原卷 17 题】 知识点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综合,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
C D
【试题解析】
【分析】放射性同位素碳完全标记的细胞样本,在只有12C的培养基内进行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上的每个DNA分子中仅有1条链被标记,每条染色体含有的2条染色单体都具有放射性,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上的每个DNA分子中仅有1条链被标记,每条染色体含有的2条染色单体都具有放射性,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仅有1条链被标记。
【详解】A、分裂中期细胞甲含有20条标记的染色体,40个标记的DNA分子,细胞乙含有10条标记染色体,20个标记DNA分子,可以推测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甲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20条染色体,A正确;
BC、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甲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分裂后期细胞丙中含有20条标记的染色体,20个标记的DNA分子,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含有20条标记的染色体,20条未被标记的染色体),分裂后期细胞丁中含有12条标记的染色体,12个标记的DNA分子,可能是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因此肯定属于减数分裂的样本是乙,取样时间最早的可能是甲,B正确,C错误;
D、尿嘧啶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亮氨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对于放射性亮氨酸的吸收量远远高于同时期对放射性尿嘧啶核苷酸的吸收量,说明蛋白质的合成量远远多于RNA的合成量,但不能说明尿嘧啶核苷酸可以通过RNA的降解再次使用,而蛋白质不能被降解,D错误。
故选CD。
17-1(基础)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下图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 含量的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的三种分裂方式均会出现上述曲线的变化
B.图中 BC 段细胞中 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都不会发生变化
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 CD段出现的原因相同
D.DE 段细胞分裂形成两个核遗传物质相同的子细胞
【正确答案】 ABD
17-2(基础) 某科研小组对蝗虫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并测定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a的名称可能为精细胞
B.细胞b和细胞c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C.细胞d、e、f中都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D.细胞c和细胞g都可能发生了着丝粒分裂
【正确答案】 BC
17-3(巩固) 如图所示,图1是某雄性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图中字母表示其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e和f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分别为X、Y染色体)。图2表示该生物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乙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表示的细胞正处于图2的de段
B.形成图2中ef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发生了分裂
C.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发生在bd段
D.图1表示的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其产生的子细胞是精原细胞
【正确答案】 BCD
17-4(巩固) 如图甲表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体内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像(图中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图乙为该动物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动物为雌性,图甲C细胞可能源自B细胞
B.图乙中有同源染色体的阶段是1~5、8~13
C.图乙中染色体的相对含量出现三次加倍的原因相同
D.图甲A、C细胞所处时期分别对应于图乙中11~13阶段、6~7阶段
【正确答案】 AB
17-5(巩固) 如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有关假设和推论正 确的是( )
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 b 组细胞中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正确答案】 CD
17-6(提升) 某果蝇细胞内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不考虑发生变异的情况)( )
A.有丝分裂中期时,细胞内cn基因的数目一定为2个
B.有丝分裂后期时,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上图X染色体上的基因v与w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D.果蝇的眼色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正确答案】 BD
17-7(提升) 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精巢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将精巢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精巢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C组细胞中没有蛋白质的合成
B.图2中E组细胞可能含有两条X染色体
C.图3甲到乙的阶段对应图1中B组细胞
D.图1中C组细胞和图2中E、F组细胞都可能发生图3丙到丁的过程
【正确答案】 AD
【原卷 18 题】知识点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甲状腺激素与性激素的分泌都由下丘脑和垂体调控,属于分级调节,由表格分析更年期综合征女性的甲状腺激素与性激素水平均偏低。
【详解】A、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分泌的调节分别属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且都存在激素含量增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都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A正确;
B、甲状腺激素与性激素共同受丘脑—垂体—靶腺轴支配,同时甲状腺激素可辅助并调节性激素分泌,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由表中数据可知,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性激素水平均降低,说明两者之间具有促进作用,B正确;
C、TSH(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当FT4(甲状腺激素)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使垂体分泌TSH增加,C错误;
D、表中数据说明甲状腺紊乱程度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情绪障碍程度一致,推测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导致的躯体兴奋性下降是导致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D正确。
故选C。
18-1(基础) 长期的慢性压力会造成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人体调节应激反应的重要神经内分泌系统。下丘脑释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释放。肾上腺皮质在ACTH的作用下合成糖皮质激素作用于肝脏等器官,促进肝糖原分解等应激生理反应的发生。在抑郁症患者体内,反复的、长时间的应激刺激导致糖皮质激素过度增高,造成脑内神经元损伤,进而使该轴的负反馈功能受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垂体是糖皮质激素和ACTH共同的靶器官 B.上述应激反应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糖皮质激素作用后可能导致机体血糖升高 D.糖皮质激素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正确答案】 A
18-2(基础)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药物学专著《神农百草经》论述其药用价值为强身益智,明目,安神,止惊悸,久服后延年益寿。现代研究表明,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大鼠实验表明,人参皂苷无性激素样作用,但能促进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合成和分泌的性激素增加
B.性腺相关细胞膜上有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
C.人参皂苷能引起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属于正反馈调节
D.人参皂苷具有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的调节作用
【正确答案】 D
18-3(巩固) 甲亢分为甲状腺性甲亢和垂体性甲亢,甲减分为甲状腺性甲减和垂体性甲减。下表是几种常见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病导致的生化指标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疾病类型
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Ⅰ
↑
↓
Ⅱ
↑
↑
Ⅲ
↓
↑
Ⅳ
↓
↓
A.疾病类型I为甲状腺性甲亢,疾病类型Ⅱ为垂体性甲亢
B.疾病类型Ⅲ为甲状腺性甲减,疾病类型Ⅳ为垂体性甲减
C.疾病类型I的生化指标变化可体现甲状腺激素反馈的调节特点
D.疾病类型Ⅲ的生化指标变化可体现甲状腺激素分级的调节特点
【正确答案】 D
18-4(巩固) 下图表示神经系统高级中枢、下丘脑—腺垂体—靶腺、内外环境变化、生理效应等多种因素与激素分泌的关系,根据下图信息分析错误是( )
A.若内外环境变化是指温度降低,则图示中的长反馈、短反馈都是负反馈调节
B.如果内环境变化是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调节也符合此图分级调节过程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和腺垂体细胞
D.通过①②③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正确答案】 B
18-5(巩固) 已知糖皮质激素能够通过抗胰岛素作用抑制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心脏和脑组织除外),还能够抑制热量释放或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敏感性。下图为人体糖皮质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皮质激素不抑制心脏和脑,可以保证应激情况下心脏和脑的能量供应
B.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肾上腺菱缩
C.人体内糖皮质激素含量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要低
D.糖皮质激素可以使人体温下降或防止发热
【正确答案】 C
18-6(提升) 人体内环境中钙稳态的维持与两种激素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素和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分泌的降钙素有关,其中降钙素的作用更迅速,而且占优势,其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旁腺和滤泡旁细胞分泌的激素能经导管定向运输至骨、肾、肠中发挥作用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均很少,但其对血钙浓度升高或降低的影响显著
C.两种激素在调节血钙浓度的效应上是相抗衡的,食物中缺钙时骨钙溶解加快
D.机体调节血钙浓度的方式为体液调节,此过程中不存在分级调节
【正确答案】 A
18-7(提升) 原发性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本身病变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继发性甲减主要指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的病变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图I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A、B、D代表器官,a,d代表激素。为了初步诊断甲、乙、丙三人甲减的原因,分别给他们及一健康人注射适量且等量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在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时分别测量四人血液中TSH(促甲状腺激素)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II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I中A是垂体,血液中激素b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d分泌减少
B.若注射TSH后患者的摄碘率有所升高,则该患者属于原发性甲减
C.依据图II测得的结果推测,甲、乙、丙三人中最可能患有原发性甲减的是丙
D.图II中甲、乙可能分别患垂体性继发性甲减和下丘脑性继发性甲减
【正确答案】 C
【原卷 19 题】 知识点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正确答案】
A B C
【试题解析】
【分析】动物的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主要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
【详解】A、在实验中利用不同浓度的紫菜干体溶液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紫菜干体溶液,因此对照组是不添加紫菜干体。据图可知,0.4g/L 的紫菜干体溶液加入后与对照组米氏凯伦藻相差不大,与对照组比,0.8g/L 和 1.6g/L的紫菜体溶液加入后米氏凯伦藻明显减少,1.6g/L的紫菜体溶液的抑制作用更强,故1.6g/L的紫菜干体溶液能明显抑制米氏凯伦藻的生长,A正确;
B、紫菜分泌的某种物质可能抑制红藻的生长,使红藻数量下降,B正确;
C、据图2可知,添加 1.6g/L 紫菜干体后,培养液中总氮和总磷量比对照组增加,可能是红藻死亡后细胞破裂,细胞内含 N、P化合物溶出,C正确;
D、在食物链上,红藻一般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若某种鱼类以红藻(第一营养级)为食,那么它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其同化量中的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主要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D错误;
故选ABC。
19-1(基础) 一种角蝉幼虫和蚂蚁长期栖息在同一种灌木上,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科学家随机选取样地中一半灌木,将上面的蚂蚁捕净,另一半灌木不做处理,统计角蝉幼虫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蚂蚁等消费者会加快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B.角蝉幼虫和蚂蚁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C.角蝉种群能量的10%~20%传递到跳蛛种群
D.有蚂蚁时角蝉幼虫数量不会持续增加
【正确答案】 AD
19-2(基础) 螟虫是一种水稻害虫,在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中,小龙虾取食浮游动植物、害虫、虫卵等,使螟虫数量下降。科研小组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稻虾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处理环境参数
无机肥
有机肥
有机-无机复合肥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
1.95
2.29
2.58
浮游植物生物量(mg/L)
11.03
2.71
7.68
A.螟虫爆发可减少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仅施无机肥组可能导致浮游植物竞争加剧
C.该稻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发生在不同营养级和无机环境之间
D.为提高浮游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应对稻田施加有机一无机复合肥
【正确答案】 ABD
19-3(巩固) 潮间带常见的滨螺喜食藻类,尤其偏好在藻类竞争中占据优势的浒苔。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加,藻类种类数发生相应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没有滨螺,浒苔的种群数量将呈“J”形增长
B.滨螺密度的变化会改变潮间带群落的丰富度
C.浒苔有机物中的能量大约有10%~20%流入滨螺
D.藻类种类数的增加可能是减少的浒苔为其他藻类的生存腾出了空间
【正确答案】 BD
19-4(巩固) 下图表示生物体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间分配的四种情况:①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②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需的能量;③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甲,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
B.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越激烈,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
C.为防治农田鼠害,可引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
D.种群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
【正确答案】 ABC
19-5(巩固) 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树线以上即为高山灌丛和草甸。近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增加,如表是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与该生态变化描述不相符合的是( )
植被厚度指数
0
0.5
1.0
1.5
2.0
2.5
3.0
树线上升幅度(m)
100
60
20
15
0.2
0
0
A.树线之上和之下植被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树线上升过程中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
C.臭氧层的破坏造成气候变暖从而影响树线移动
D.树线上升幅度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与种间关系无关
【正确答案】 ACD
19-6(提升) 为探究柏桉藻成功入侵北大西洋沿岸某水域的原因,研究者用三组水箱模拟该水域的环境。水箱中均放入柏桉藻和甲、乙、丙3种本地藻各0.5克,用纱网分区(见图1):三组水箱中分别放入0、4、8只水虱/箱,10天后对海藻称重,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柏桉藻成功入侵成为该区域的优势种说明该水域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B.水虱的捕食和柏桉藻的竞争,使本地藻的死亡率上升、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C.水虱同化的能量除用于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外,其余储存在体内的有机物中
D.物种入侵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正确答案】 AC
19-7(提升) 某农场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分别属于不同的营养级(不都是消费者),三者的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图2是该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和d2为摄入的饲料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构成了农场的营养结构,碳循环沿着甲、乙、丙进行
B.丙、乙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且乙、丙之间的关系为捕食
C.图2中第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分别属于a3+d1、b2+d2
D.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d1)/(a1+a2+a3)×100%
【正确答案】 ABD
【原卷 20 题】 知识点 基因突变,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正确答案】
A B
【试题解析】
【分析】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纯化的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适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详解】A、要得到乙培养基中的分布均匀的菌落,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A正确;
B、过程①紫外线照射的作用是利用物理因素诱导基因突变,由于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被照射的三孢布拉霉负菌有的突变,有的没有,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B正确;
C、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橙红色的菌体为高产菌,进行③操作时,应选择较大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 ,C错误;
D、根据题干可知,未突变的三孢布拉霉负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因此能在添加β-紫罗酮的乙培养基上长成菌落的细菌,发生了突变,其遗传物质一定发生了改变,D错误。
故选AB。
20-1(基础) 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X射线照射后产生的代谢缺陷型大肠杆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可以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利用夹层培养法可筛选代谢缺陷型大肠杆菌,具体的操作是:在培养皿底部倒一层基本培养基,冷凝后倒一层含经X射线处理过的菌液的基本培养基,冷凝后再倒一层基本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对首次出现的菌落做好标记。然后再向皿内倒一层完全培养基,再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长出形态较小的新菌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射线诱发染色体变异进而导致大肠杆菌代谢缺陷
B.首次出现的菌落做标记时应标记在皿盖上
C.夹层培养法可避免细菌移动或菌落被完全培养基冲散
D.形态较小的新菌落可能是代谢缺陷型大肠杆菌
【正确答案】 CD
20-2(基础) 高温淀粉酶在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出了能高效生产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是对菌液进行稀释,过程②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B.1号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
C.1号、II号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时,应先进行灭菌再调节pH
D.应从1号培养基挑出透明圈大的菌落,接种到II号培养基上
【正确答案】 AC
20-3(巩固)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嗜盐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它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理化特性,且废弃后易被生物降解,可用于制造无污染的“绿色塑料”。科学家从某咸水湖中寻找生产PHA菌种的流程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②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含合成塑料的选择培养基上
B.步骤③所用的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嗜盐细菌的生长越有利
C.步骤④所用到的培养基应加入琼脂,以便挑取单菌落获得纯化菌株
D.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并分别测定嗜盐细菌的PHA含量
【正确答案】 ABC
20-4(巩固) 生活垃圾分类就是通过回收有用物质减少生活垃圾的处置量,提高可回收物质的纯度增加其资源化利用价值,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各地陆续颁布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生活垃圾分类已成为市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处理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用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下图表示筛选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剩余饭菜、玻璃碎片、果皮果壳属于湿垃圾
B.菌落①②透明圈大小不同是两个菌群对碘液分解能力不同
C.若垃圾分类不当混入过期的抗生素或电池等会抑制微生物生长
D.图中将菌液接种到培养基的方法是释涂布平板法
【正确答案】 CD
20-5(巩固) 营养缺陷性菌株是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失去合成某种成长因子的能力,只能在补充了相应的生长因子的基本培养基中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某研究小组对酵母菌用紫外线照射后将其接种到甲培养皿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将甲培养皿的菌落影印接种(不改变菌落位置)到乙、丙两培养皿的培养基中,进一步培养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接种到甲培养皿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B.甲、丙两培养皿中的培养基是基本培养基
C.甲培养皿中菌落数有可能比接种的酵母菌数少
D.甲、乙、丙三个培养皿都可能存在营养缺陷型
【正确答案】 AC
20-6(提升) 为了检验某城市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含量,甲、乙、丙三个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先将5L水样浓缩至5mL,再取水样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进行接种,最后计算菌落数。其中甲组每次取浓缩水样1mL,乙组每次取浓缩水样0.1mL,丙组每次取浓缩水样0.01mL结果如下表:
菌落数
第一次取样
第二次取样
第三次取样
甲组
1000
1150
1200
乙组
110
100
120
丙组
13
15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要设置空白对照组,若空白对照组上长出了菌落,需要在实验组数据的基础上减去空白对照组的菌落数
B.原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目,要取三个小组三次取样所得菌落数的平均值
C.该过程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二者都会稀释分散菌种,实现目的菌的分离、纯化
D.每0.1mL浓缩水样中的活菌数通常比乙组的统计结果偏大
【正确答案】 ABC
20-7(提升) 下图为以苹果皮为材料分离纯化用于果醋制作的菌种,已知所用培养基为“米曲汁乙醇碳酸钙培养基”——米曲汁1000mL、CaCO310g、95%乙醇30mL,在该培养基上,醋酸菌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器具可用干热灭菌法,培养基用湿热灭菌法灭菌
B.②中的纯培养物来自苹果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C.分离计数的培养基需要用平板划线法至少制备3个
D.①扩大培养基中的菌种浓度约为8.1×109个/ml
【正确答案】 AD
【原卷 21 题】 知识点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含量及功能,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植物对温度、光周期等的响应,总、净光合与呼吸
【正确答案】
(1) ①. 光敏色素 ②. 基因的表达
(2) ①. 蓝紫光和红光 ②. 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O2的释放量##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的积累量 ③. 植物接受弱光信号后,恢复了叶绿素a的含量,还显著提高了叶绿素b的含量,进而提高净光合作用的速率。
(3)复合种植大豆会受到玉米的遮挡,达成隐蔽锻炼,能提高大豆的净光合速率,从而实现产量提高
【试题解析】
【分析】分析实验可知,该实验弱光逆境和隐蔽锻炼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发现隐蔽锻炼可以使植物产生“逆境记忆”。植物接受弱光信号后显著提高了叶绿素b的含量,进而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提高后期的耐受能力。
【小问1详解】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分布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植物通过光敏色素对光信号进行感知,该信息最终传到细胞核内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小问2详解】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O2的释放量、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CO2的吸收量、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
②分析表格可知,植物接受弱光信号后,恢复了叶绿素a的含量,还显著提高了叶绿素b的含量,进而提高净光合作用的速率。
【小问3详解】豆与玉米复合种植,大豆会受到玉米的遮挡,达成隐蔽锻炼,能提高大豆的净光合速率,从而实现产量提高。
21-1(基础) 植物的生长不仅受到激素调控,还受到光的调控。科研人员对光和脱落酸(ABA)如何影响某植物生长进行了研究。
1、近年来研究发现,光可作为__________在植物体中被光敏色素(一种蛋白)捕捉,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2、脱落酸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部位是_____。科研人员测定了野生型植株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据实验结果推测,光可能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植物体内ABA的合成。
3、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2所示。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光信号减弱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信号 2、根冠和萎焉的叶片 抑制
3、在光照条件下,野生型植株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种子的萌发率大于突变体种子的萌发率(或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野生型植株在光照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都大于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
21-2(基础)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处于弱光等逆境中可能造成产量降低。研究表明,前期经过“荫蔽锻炼”,可以使植物产生“抗逆境记忆”,提高后期的耐受能力。
1、植物通过_______对光信号进行感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影响对弱光逆境的响应,从而产生“逆境记忆”。
2、研究人员将大豆分为三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第一组在实验过程中持续照光(LLLL组),第二组照光后进行弱光逆境处理(LLLS组),第三组进行照光-荫蔽锻炼-照光-弱光逆境(LFLS),检测三组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叶绿素a含量(mg·g-1)
叶绿素b含量(mg·g-1)
叶绿素a/叶绿素b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LLLL
1.754
0.408
4.303
4.62
LLLS
1.577
0.466
3.387
9.78
LFLS
1.749
0.543
3.222
10.81
①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
②LLLL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经过逆境处理的组别,研究发现该组大豆叶片光能转化率低于另外两组,由此推测正常光下植物生长速率较快,叶片_____更快,这与实验后期该组叶片快速变黄、脱落相一致;而正常光照下大豆植株个体的产量仍然高于弱光逆境,原因是正常光照下叶片数量多,导致_____。
③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说明荫蔽锻炼使植物产生“逆境记忆”的机理是_________。
3、请依据本实验的结论,解释大豆与玉米复合种植能够提高大豆产量的原因________。
【正确答案】 1、光敏色素或光受体 2、弱光逆境和荫蔽锻炼对大豆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影响 衰老 有机物的积累多 植物接受弱光信号后显著提高了叶绿素b的含量,进而提高净光合速率
3、复合种植时大豆会受到玉米的遮挡,达成荫蔽锻炼,能够提高大豆的净光合速率,从而实现产量提高
21-3(巩固) 铁皮石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用做中药材。研究人员以人工栽培的铁皮石斛为实验材料探究其光合作用的特点。
1、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向铁皮石斛植株供应CO2测定不同的细胞间隙CO2浓度下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得到图1所示结果:
据图推测,A→B,叶肉细胞吸收CO2的速率_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B→C,叶片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限制光合速率的内部因素可能是叶绿体基质中__________。
2、研究人员还测定了铁皮石斛在有光和黑暗条件下的CO2吸收速率和气孔开放程度,结果如图2、图3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黑暗条件下,一般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图中所示的结果显示铁皮石斛不同于一般植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进一步测定了铁皮石斛中某酸性物质的含量变化,发现酸性物质在暗期上升、光期下降,推测CO2能够在暗期__________,在光期______。但是在暗期铁皮石斛并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原因是__________。
③图中A点之后,B点之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B点时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有________。
【正确答案】 1、加快 大于 光合作用的酶量
2、暗期铁皮石斛CO2吸收总量始终大于零 转化成酸性物质储存起来 释放出来 黑暗条件下缺少暗反应所需的NADPH和ATP 光照强度 吸收的CO2、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酸性物质释放的CO2
21-4(巩固) 为了研究蓝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自然光的基础上增加不同强度的蓝光处理蚕豆幼苗,两周后测定单位时间内植株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和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于___上,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用于生成ATP和NADPH,这两种物质将参与暗反应阶段合成有机物的化学反应,在暗反应过程中,NADPH的作用是___。
2、依据图1所示实验结果,蓝光 __(填“能”或“不能”)提高蚕豆幼苗的总光合速率,理由是___。
3、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的顶端弯钩使得植物在出土过程中由弯钩处的下胚轴优先接触土壤,巧妙地保护了___与顶端分生组织不受土壤机械摩擦的损害(如图2所示)。中国徐通达教授研究组以双子叶植物的顶端弯钩为模型,探索了内外侧不同生长素浓度导致植物差异性生长的信号传递机制,该研究成果表明:生长素促进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TMKI)的C端片段剪切下来,该C端片段(TMK1C)进入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磷酸化1AA32和IAA34并使其稳定,最终通过ARF转录因子来调控特定基因表达,在生长素聚集的地方抑制细胞生长,从而导致顶端弯钩内外侧的差异性生长。上述研究成果阐明了一条新的生长素-TMK1-IAA32/34信号通路,即生长素通过TMK1蛋白剪切的方式从细胞膜向细胞质和细胞核___。综上所述,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共同完成的。
【正确答案】 1、类囊体薄膜 一是作为(活泼的)还原剂(或“还原C3”),二是提供能量
2、能 总光合速率包括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一定强度的蓝光对净光合速率(光下CO2吸收量)基本没有影响,但能明显提高呼吸速率(黑暗下CO2释放量)
3、子叶 传导信号 环境因素调节/影响、激素调节、基因表达调控
21-5(巩固) 玉米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能源作物和工业原料。增加单位面积种植密度是增产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密度过大会导致植株产生避阴反应(植物感受周围光变化,引起茎向上伸长速度加快)从而导致减产。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产生避阴反应时,光除了为植物生长提供能量外,还作为一种_____,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过程。结合表1推测感光物质PhyA蛋白是_____。高密度种植会导致环境中红光/远红光的比值下降,玉米植株能感受到这种变化,感受的主要部位是_____(填“叶片”或“节间”)。请从环境因素、激素调节和基因表达调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阐述玉米植物避阴反应发生的机制_____。
表1玉米植株不同栽培密度相关指标测定
测量值
PhyA基因表达相对值
密度
叶片
节间
低密植
a
b
高密植
3. 6a
1.7b
注:PhyA为指导某感光物质合成的基因
2、除上述光质的影响外,光的_____也会引发玉米发生避阴反应。为探究该因素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了不同透光率的遮阳网对中密度种植的玉米进行了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透光率为_____的处理诱导玉米植株产生了明显的避阴反应。请解释另一组没有发生明显避阴反应的原因_____。
表2不同透光率对玉米植株的影响
组别
处理
千粒重(g)
株高(cm)
组1
不遮光
355
265
组2
透光率83%
337*
290*
组3
透光率50%
319*
250*
注:“表示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著
【正确答案】 1、信号或信息 光敏色素 叶片 遮阴导致红光/远红光 比值下降,玉米叶片细胞的光敏色素接受(感受)光信号的变化,经过 信息传递(信号转导)影响了植物激素合成与分泌所需蛋白质(酶)的合成,促进了植物激素(生 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促进了玉米植株的伸长,诱导植株产生了避阴反应或经过信号转导影响了植物激素合成与分泌,植物激素又影响了植株伸长所需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产生了避阴反应
2、光照强度 83% 遮阴50%使光照强度下降,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其影响程度大于遮阴反应, 因此,玉米植株株高下降或光照强度下降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引起的株高下降大于遮阴反应引起的株高上升
21-6(提升) 科研人员研究了周期节律对拟南芥光合作用的影响。
1、科研人员使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拟南芥,筛选得到周期节律改变的纯合突变体Z和T,在正常光照条件下测定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得到图1所示结果。据图可知,突变体Z的周期节律比野生型_______)。
2、研究者推测植物生物钟周期与环境昼夜周期可能共同影响光合作用。①科研人员检测了野生型拟南芥在T20(光照和黑暗各10h)、T24(光照和黑暗各12h)和T28(光照和黑暗各14h)条件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图2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继续进行了图3所示的实验,该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该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请写出对该实验的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
3、CO2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研究人员发现,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节律异常突变体C在T24光照条件下碳固定量仅为前者一半。据图4和图5所示研究结果推测,突变体C碳固定量低的原因可能是生物节律异常使植物短期持续光照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具有“周期共鸣”的特点,即植物内在的生物节律与外界昼夜的时间变化(正常昼夜周期为24小时)相互匹配。研究人员发现两者的完全“周期共鸣”可使拟南芥在35天内的干重增加明显高于其他“周期共鸣”匹配不完全的处理组。综合上述研究,请阐述“周期共鸣”对光合作用起调节作用的机制:________。
【正确答案】 1、短 2、植物生物钟周期长于或短于环境昼夜周期均导致拟南芥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 植物生物钟周期与环境昼夜周期之间匹配程度是否通过影响叶绿素含量而影响光合作用 补充突变体Z和T在T24条件下的实验;补充野生型植株在T20、T24和T28条件下的实验
3、气孔导度较小,减小了CO2吸收量,从面导致较低的碳固定量
4、影响拟南芥叶片内的叶绿素含量,影响光反应速率,从面影响CO2固定量;影响拟南芥的气孔导度,影响CO2吸收量,从而影响暗反应速率
21-7(提升) 蓝光通过激活质子泵(H+-ATP酶)和促进有机溶质的合成来调节保卫细胞的渗透压,进而调节气孔开度。质子泵运输质子的效率随着蓝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产生的电化学梯度驱动保卫细胞吸收离子,使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开度增大。图甲为质子泵在调节气孔开度中的作用机制,其中14-3-3蛋白是蓝光受体。图乙为某植物完整叶片保卫细胞气孔开度、K+含量和蔗糖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蓝光作为______调节气孔的开度,气孔开度增大可提高光合速率,原因是______。叶绿体中C3转变为淀粉等有机物需要______供能。
2、图甲蓝光受体磷酸化的过程中ATP的作用是______。图乙中气孔的开度减小主要与______有关。
3、上午8:00-9:00,据图分析蓝光使气孔开度增大的机制是______。
【正确答案】 1、信号 气孔开度增大,有利于叶片吸收CO2,提高光合速率 NADPH、ATP
2、提供磷酸基团、供能 保卫细胞蔗糖浓度降低
3、蓝光与蓝光受体结合,激活了质子泵(H+-ATP酶),质子外流产生的电化学梯度驱动保卫细胞吸收钾离子,细胞内的渗透压升高,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开度增大
【原卷 22 题】 知识点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问题
【正确答案】
(1) ①. 隐性 ②. 1
(2) ①. 让甲与乙进行杂交后,再自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 F1和F2都耐高温 ③. F1不耐高温,F2中不耐高温:耐高温=1:1 ④. F1不耐高温,F2中不耐高温:耐高温=9:7
(3) ①.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②. 自交 ③. caps3-caps4
(4) ①. 基因OsWR2敲除的突变体甲 ②. 高温环境 ③. 实验组水稻植株蜡质含量低于对照组,且不耐高温
【试题解析】
【分析】让甲与野生型(WT)杂交、F1自交后代中耐高温植株约占1/4,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说明这对相对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并且耐高温为隐性性状;为探究甲、乙两种突变体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可使纯合突变体甲与纯合突变体乙进行杂交后,F1再自交,观察其F1和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不考虑互换)。
【小问1详解】让甲与野生型(WT)杂交、F1自交后代中耐高温植株约占1/4,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说明这对相对性状是由1对基因控制的,并且耐高温为隐性性状。
【小问2详解】为探究甲、乙两种突变体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
实验方案:使纯合突变体甲与纯合突变体乙进行杂交后,F1再自交,观察其F1和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不考虑互换)。
预期实验结果:
①若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突变所致,纯合突变体甲与纯合突变体乙进行杂交,子代全是突变体,即F1和F2都耐高温;
②若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两对基因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假设突变体甲基因型为aaBB,突变体乙基因型为AAbb,则甲乙杂交F1为AaBb,由于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F1产生的配子为Ab和aB,则F1自交产生的F2为AaBb:AAbb:aaBB=2:1:1,表现型为不耐高温:耐高温=1:1;
③若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即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设突变体甲基因型为aaBB,突变体乙基因型为AAbb,则甲乙杂交F1为AaBb,表现型为耐高温,F1自交,F2表现为A_B_:(A_bb+aaB_+aabb)=9:7,即F2不耐高温:耐高温=9:7。
【小问3详解】①由图1可知,F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四分体时期),3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产生F2中相应的植株;然后用F2植株进行自交,可获得纯合重组植株R1—R5。
②对对R1—R5进行分子标记及耐高温性检测,如图2、图3,植株R3和R4之间的差别是caps3-caps4,但是R3耐高温,R4不耐高温,所以在分子标记caps3-caps4之间发生了基因突变。
【小问4详解】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对照原则,为了验证“高温胁迫下维持较高的蜡质含量是水稻耐高温的必要条件”,则对照组为突变体甲,实验组为基因OsWR2敲除的突变体甲,以检测两组植株是否耐高温。设计思路:对照组为突变体甲,实验组为基因OsWR2敲除的突变体甲;将两种水稻置于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检测水稻表皮蜡质含量及高温耐性。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水稻植株蜡质含量低于对照组,且不耐高温。
22-1(基础) 研究人员为探究香水玫瑰花色遗传中红花与白花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特点,用纯合亲本进行如下表所示的杂交实验:
组别
亲本组合
F1表现型
杂交一
白花(♀)×红花(♂)
红花
杂交二
红花(♀)×白花(♂)
红花
请回答:
1、根据实验结果推断:控制上述香水玫瑰花色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理由是__________。
2、若香水玫瑰这一相对性状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研究小组用纯合白花与纯合红花香水玫瑰杂交,所得F1相互授粉,多次重复实验,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红花:白花=15:1。则F2红花中杂合子比例为__________;若将第(2)小问的F1与白花亲本杂交,多次重复实验,F2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红花=1:1,则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若香水玫瑰这一相对性状由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研究小组用纯合白花与纯合红花香水玫瑰杂交,所得F1相互授粉,多次重复实验,F2表现型及比例都为红花:白花=84:16。有科学家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设: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假设并预期实验结果。杂交实验方案: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细胞核 正反交结果相同
2、4/5 Aabb或aaBb
3、AB:ab:Ab:aB=4:4:1:1 将F1与(纯合)白花亲本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红花:白花=3:2
22-2(基础) 果蝇被誉为遗传小明星,已知其长翅受A和B两个显性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小翅,b基因控制残翅,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研究小组选择均为纯合的残翅雌果蝇与小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长翅果蝇,让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长翅:小翅:残翅=9:3:4,且小翅果蝇均为雄性。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
1、根据题意分析, 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F2长翅果蝇中,雌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2、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隐性上位”。该研究小组根据F₂中残翅果蝇的比例,提出假设:b基因对A、a具有“隐性上位”效应。继续让F2中残翅雄果蝇与纯合的小翅雌果蝇杂交得F3,让每个杂交组合得到的F₃中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4,统计各组的杂交结果,若结果中F4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可以说明假设成立。若该结论正确,再让F2中长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为长翅果蝇的概率为______。
3、若F1中的一只长翅雄果蝇受到X射线的辐射,继续将其与多只F1长翅雌果蝇杂交,得到后代中残翅占1/2,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的原因有(不考虑变异致死问题):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不考虑再进行杂交实验的基础上,可以通过______的方法判断具体是上述哪种原因。
【正确答案】 1、X染色体和常 bbXAXA、BBXaY 2/3
2、长翅:小翅:残翅=3:3:2 7/9
3、长翅雄果蝇发生基因突变,B突变为b 长翅雄果蝇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或染色体缺失) 光镜下观察后代中残翅果蝇的染色体形态(或数目)
22-3(巩固) 大白菜(2n)原产于中国,为两年生草本植物,第一年以营养生长为主,第二年春季抽薹开花,是重要的蔬菜作物。研究大白菜抽孽的调控机制可为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1、两种早抽薹突变体甲和乙均由野生型大白菜的一对基因突变产生。将两种早抽薹突变体甲和乙分别与野生型大白菜杂交,子代均为野生型,说明甲和乙的突变性状均由_____基因控制。
2、欲探究甲、乙的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不考虑互换)。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a、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甲、乙的突变基因为等位基因;
b、若__________________,则甲、乙的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c、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甲、乙的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研究发现突变体甲与一种甲基转移酶基因突变有关,其表达产物可通过催化染色体中组蛋白的甲基化来影响F基因的表达,F基因是开花的主要抑制基因。
①分别测定突变基因和野生型基因表达出的甲基转移酶的分子量,发现突变基因表达出的甲基转移酶的分子量较小。基因突变导致甲基转移酶的分子量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染色体中组蛋白甲基化影响F基因表达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研究者进一步对野生型和突变体甲的F基因表达相对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据图以箭头和文字形式解释早抽薹表型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隐性 2、将突变体甲和乙杂交得到F1,再让F1自交得到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 F2全表现为早抽薹; F2中野生型:早抽薹=9:7; F2中野生型:早抽薹=1:1,
3、由于甲基因突变后指导合成的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最终导致其表达出的甲基转移酶中氨基酸数目减少,分子量变小 表观遗传 基因突变→甲基转移酶结构和功能异常→染色体组蛋白甲基化水平降低→F基因表达水平下降→解除对开花的抑制→大白菜提前抽薹开花
22-4(巩固) 水稻的花序和花器官的形态特征及结构对其产量有重要的影响。为阐明水稻颖花发育的遗传机制,科研人员通过射线辐照野生型水稻,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内颖完全退化的品系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分别与野生型水稻进行杂交,F1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均为野生型:内颖部分退化:内颖完全退化=1:2:1。可推测两种突变体的形成均可能是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突变的结果。让F1与内颖完全退化型个体杂交,若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可验证上述推论的合理性。
2、科研人员将突变体甲与突变体乙杂交,F1表现为内颖部分退化,说明两种突变体是由不同基因突变所致。由此也说明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为___________。为进一步研究两种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取F1自交,若F2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则说明两种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SNP是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指同一物种的不同基因组DNA等位序列之间的差异),某些SNP在个体间差异稳定,可作为DNA上特定位置的遗传标记。已知突变体甲和野生型水稻的Ⅱ号和Ⅲ号染色体上的SNP如下图所示,为确定突变体甲的突变基因在Ⅱ号还是Ⅲ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不考虑互换)。
将突变体甲和野生型进行杂交,得到的F1植株自交。检测F2中全部内颖完全退化个体的SNP,若SNP1和SNP2的检测结果分别为____________,则突变基因在Ⅱ号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1、一 内颖部分退化:内颖完全退化=1:1
2、一种性状可由多个基因控制 野生型:内颖部分退化:内颖完全退化=1:8:7
3、SNP1检测结果全为SNP1m,SNP2检测结果为SNP2m:SNP2B=1:1
22-5(巩固)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穗子的大小和穗粒数决定水稻产量。为阐明调控稻穗大小的分子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1、研究人员获得了穗子显著大于野生型的单基因纯合突变体1和突变体2。分别将上述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杂交,获得的F1的穗子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野生型,说明大穗为隐性性状。将突变体1与突变体2杂交,子代穗子大于野生型,说明两种突变体突变基因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通过测序发现,突变体1为Os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该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
2、已有研究表明位于水稻6号染色体上的APO1基因与水稻穗子大小有关,该基因隐性纯合突变体3(APO1基因功能缺失)表现为穗子显著小于野生型,该基因显性纯合突变体4(APO1基因功能增强)表现为穗子显著大于野生型,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3、研究人员将等量的APO1基因分别导入野生型和突变体1的植株中,测定细胞中APO1 mRNA的含量和APO1蛋白含量,结果见下图。
上述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为了进一步确定Os基因与APO1基因在同一通路发挥作用调控水稻穗子大小,请选择最佳的杂交实验方案,并写出预期杂交结果。
a.突变体1和突变体3杂交,观察子代性状分离比
b.突变体1和突变体4杂交,观察子代性状分离比
c.突变体1和突变体3杂交后F1自交,观察子代性状分离比
d.突变体1和突变体4杂交后F1自交,观察子代性状分离比
选择的杂交方案为_________,预期结果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等于 同一位点的基因(等位基因)
2、不定向性 3、Os基因对APO1基因的转录无影响,通过促进APO1蛋白的降解(抑制翻译过程),降低细胞中APO1含量 c 野生型∶大穗∶小穗=9∶3∶4
22-6(提升) 我国有7 0000年的种植水稻的历史,如今水稻已经成为我国重要作物。生产实践中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合种子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同时寻找抗病、耐旱、耐盐、耐高温基因并对其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1、自然条件下,科研人员从水稻品种ZH11中筛选出雄性不育突变体(hms1)。利用雄性不有突变体进行杂交水稻育种的优势是_______。将野生型ZH11和突变体(hms1)杂交,F1自交,F2中突变型(hms1)占1/4,说明突变性状为______。
2、科研人员获得纯合稻瘟病抗性突变体M,并对野生型(WT)和抗性突变体M的R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如图1。
据图1可知,与WT中R基因序列相比,抗性突变体M的R基因发生了_______缺失。该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______发生改变,导致该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生理功能丧失。
3、科学家从拟南芥中获取功能基因HARDY(HRD),并将其转入水稻中过量表达,从而提高了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
在干旱条件下,野生型(WT)和HRD增强表达的转基因水稻植株A、B(HRDA、HRDB)的根生物量(根系干重)及叶片蒸腾速率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转基因水稻耐旱能力增强的原因包括______和_______。
4、某研究所提取水稻品种nonabokra的两个耐盐基因qskc - 1和Saltol并导入普通水稻zhonghuall,从而筛选出成功整合的耐盐水稻植株(两个耐盐基因都表达才表现为高耐盐性状)。如图表示两个基因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让三株转基因水稻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耐盐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最大的是_____。
5、研究人员获得两个耐高温突变体甲、乙(二者均为隐性突变个体),已知耐高温突变体乙的隐性突变基因位于水稻3号染色体上,为探究两种突变体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让两种突变体杂交后, F1再自交(不考虑染色体互换),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
①若F2均耐高温,说明_____;
②若_____ ,说明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若F2不耐高温:耐高温≈1:1,说明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正确答案】 1、不需要将母本人工去雄 隐性性状
2、G//C碱基对 数目和排列顺序。
3、根生物量增加,吸水能力增强 蒸腾速率 下降,失水减少;
4、甲 5、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 F2不耐高温:耐高温≈9:7
22-7(提升) 果蝇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染色体少,是常见的遗传学研究材料。果蝇在点状染色体(第Ⅳ号染色体)多一条或少一条的情况下均可以存活并能够繁殖,利用这一特点可以用于基因定位。把传统杂交实验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利用分子标记和性状共同验证遗传基本规律,能大幅提高科研效率。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Vg/vg控制,科研人员利用软件设计PCR引物,在距vg基因两侧各10cm左右共设计出30对特异引物,从中筛选合适的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DNA片段,部分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表示长翅,vg表示残翅,R11~R20表示不同PCR引物对。
1、据图可知,可选用引物R15扩增出的片段作为显性标记,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用长翅与残翅杂交,F1全部为长翅,自交后获得186只F2个体,粗提法提取F2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R15PCR扩增,获得F2个体的PCR数据,对F2代Vg/vg、R15/r15组合,得到下表数据。
表现型
基因型
类型
个体数
有带长翅
R15Vg/-
亲型
115
有带残翅
R15vg/-vg
重组型
17
无带长翅
r15Vg/r15-
重组型
15
无带残翅
r15vg/r15vg
亲型
39
分析F2代数据,R15/r15和Vg/vg的分离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分离规律。F2代Vg/vg和R15/r15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规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重组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长翅和残翅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确定长翅和残翅这对等位基因是否在第Ⅳ号染色体上,现提供染色体正常与第Ⅳ号染色体单体的纯合雌、雄个体。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正确答案】 1、利用引物R15扩增,长翅果蝇可以扩增得到DNA片段,残翅果蝇无法扩增得到相应的片段
2、符合 不符合 后代四种表现型不符合9:3:3:1性状分离比(或R15是在vg基因两侧扩增片段,两者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F1果蝇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3、实验思路:让染色体正常纯合残翅果蝇与第Ⅳ号染色体单体长翅果蝇交配,统计F1代的性状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F1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比例为1:1,则说明长翅和残翅这对基因位于第Ⅳ号染色体上;若F1代全为长翅果蝇,则说明长翅和残翅这对基因不位于第Ⅳ号染色体上
【原卷 23 题】 知识点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膜电位的变化及相关曲线,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正确答案】
(1) ①. 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②. 增强 ③.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分泌,且神经递质的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上
(2)NMDAR和T型钙通道被激活,Ca2+内流,对下游奖赏脑区产生抑制
(3) ①. 氯胺酮抑制NMDAR和T型钙通道,降低了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Ca2+进入细胞减少,使LHb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对下游奖赏脑区产生的抑制被解除 ②. NMDAR和T型钙通道对氯胺酮的敏感性降低
【试题解析】
【分析】LHb神经元胞体表面存在NMDAR和T型钙通道,正常状态下二者均处于关闭状态,细胞表现为单个放电;当压力、消极刺激后,NMDAR和T型钙通道被激活,钙离子内流,细胞内钙离子增多,细胞表现为簇状放电,进而输出增强,对下游的奖赏中心过度抑制而引起抑郁;用氯胺酮处理,可抑制NMDAR和T型钙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使细胞正常单个放电,解除对下游奖赏中心过度抑制,恢复正常状态。
【小问1详解】LHb神经元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的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进行单个放电(动作电位)时,该部位膜两侧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据图可知,在厌恶性条件作用下,NMDAR和T型钙通道被激活,Ca2+内流,对下游奖赏脑区产生抑制,使机体出现抑郁,故模型小鼠LHb神经元的兴奋性会增强;神经细胞间存在突触结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分泌,且神经递质的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上,故兴奋在神经细胞间只能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单向传递。
【小问2详解】由题图可知,若受到压力刺激,T型钙通道、NMDAR通道开放,促使Ca2+进入细胞,使LHb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产生簇状放电,对下游奖赏脑区产生抑制,使机体出现抑郁。
【小问3详解】氯胺酮是一种抗抑郁的药物,由图可知,氯胺酮抑制NMDAR和T型钙通道,降低了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Ca2+进入细胞减少,使LHb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产生单个放电,对下游奖赏脑区产生的抑制被解除,恢复正常;若长期服用氯胺酮,其抗抑郁效果会下降,原因可能是长期服用氯胺酮,会使NMDAR和T型钙通道对氯胺酮的敏感性降低,导致Ca2+的通透性增大。
本题主要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细胞间的传导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23-1(基础) 如图1是反射弧的某类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相关结构)。已知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纤维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所组成,在反射弧中通常充当____。
2、兴奋在反射弧中b、d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_____________,兴奋在c处的传导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的。若c中Ⅰ处释放的是氨基丁酸,Ⅱ处是否能测得电位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3、疼痛时体内的氨基丁酸(GABA)会分泌增多,结合图示分析氨基丁酸(GABA)可以控制疼痛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
4、进入人体内环境的铅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出现狂躁不安等现象。研究表明,铅能够影响代谢使血液中的ALA增多,为验证铅能使血液中的ALA增多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科研人员用加铅食物饲喂实验鼠,对照组饲喂不加铅的等量同种食物。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实验鼠的行动表现。结果显示,加铅组较对照组明显表现为狂躁不安,则说明结论正确。该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
2、相同 电信号、化学信号 能
3、氨基丁酸(GABA)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促进突触后膜上的氯离子通道打开,氯离子内流,导致突触后膜电位依然保持静息状态(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没有能产生冲动继续传递兴奋、没有产生动作电位)
4、不合理 理由:该实验结果仅能说明铅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无法证明是通过使ALA增多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23-2(基础) 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四肢像被冻住一样,俗称“渐冻人”。下图甲表示MND患者神经纤维受适宜刺激后,膜内Na+含量变化,图乙是MND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突触后膜上的结构。据图回答:
1、甲图中AB段N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Na+内流后,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兴奋在相邻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慢,原因是__________。
2、据乙图分析,谷氨酸属于_______(“兴奋性” “抑制性”)神经递质,谷氨酸持续作用于NMDA时会引起Na+过度内流,导致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细胞水肿破裂。上述过程中,NMDA的作用是__________。
3、某种药物能治疗MND,推测其作用机理可以是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正确答案】 1、协助扩散 内正外负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相邻神经元之间兴奋通过突触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2、兴奋性 渗透压升高吸水 识别谷氨酸、运输Na+
3、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NMDA的活性;促进突触前神经元回收谷氨酸
23-3(巩固) 某些因素可导致抑郁症发作,在众多解释抑郁症病因的理论中,单胺类学说是最经典的一种。该学说认为,抑郁症的主要病因是脑内的3种单胺类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系统功能失调。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脑部的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大脑海马区,表现为海马区神经元萎缩、凋亡。SSRI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新型抗抑郁药。
1、5-羟色胺是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引发突触后膜产生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和________功能。
2、研究发现,突触小体会摄取部分已经分泌出去的5-羟色胺,据图1分析,抗抑郁药SSRI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SRI的疗效通常在几周后才表现,根据图2分析,其疗效的滞后效应可能与_____和____有关。
注:AHN为海马神经生发区
4、科学家发现有些抑郁症患者体内5-羟色胺含量正常,却与体内抗体结合而无法发挥作用,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病属于________。
【正确答案】 1、动作电位(兴奋) 控制物质进出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SSRI可以与突触前膜的5-羟色胺转运载体结合,进而提高突触间隙内的5-羟色胺浓度,改善抑郁症状
3、AHN增加 受体敏感度下降
4、自身免疫病
23-4(巩固) 2020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长期使用毒品会使大脑的机能发生改变,可卡因(Cocaine)是一种已知的最容易上瘾物质之一它可以通过调节多巴胺的含量水平刺激大脑皮层,并产生兴奋和愉悦感。研究表明,毒品可卡因能干扰多巴胺的回收,并导致体内T细胞数目下降,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作用完成后正常的去路是_____________。可卡因能够增强并延长对大脑的刺激,而产生“快感”,由图中信息分析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_____,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
(2)吸毒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吸食可卡因,使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___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一旦停止吸食突触后膜的多巴胺作用效应会减弱,吸毒者需要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从而造成对毒品的依赖。因此,只有长期坚持强制戒毒,使多巴胺受体数量___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恢复正常”),毒瘾才能真正解除。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体内___________(激素)的含量减少。
(3)吸食可卡因的吸毒者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患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兴奋剂和毒品大多是通过突触来发挥作用的,除可卡因的作用机理,请推测其他种类的毒品可能的作用机理有_____________(列举两种)
(5)《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明确指出,_____________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该工作的实行以____________为主。
【正确答案】 被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体从突触间隙回收 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碍了多巴胺的回收 增多 减少 恢复正常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T细胞减少使特异性免疫受损 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速率;干扰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影响分解神经递质酶的活性 禁毒 预防
23-5(巩固) 褪黑素是一种藻类化合物,在动植物体内具有相同的合成途径。人体内的褪黑素是由内分泌腺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具有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的作用,其分泌的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
1、外界暗信号会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使其细胞膜内电位变为_____电位从而产生兴奋。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过程伴随着_____信号到_____信号的转变。
2、据图可知,暗信号引起褪黑素合成和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褪黑素会抑制下丘脑的兴奋性,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调节。
3、研究发现,褪黑素在植物体内虽然含量微少,但在调节生长发育、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将褪黑素确认为一种植物激素,其依据是_____(答出2点即可)。在植物体内,结构上和褪黑素相似的植物激素是_____。
4、为探究褪黑素(MT)对盐胁迫条件下荞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CK表示对照组)。
分析图1可推断出MT能_____(填“加重”或“缓解”)盐胁迫对莽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图2可推测MT能提高植物在高盐浓度下抗性的原因是_____。
【正确答案】 1、正 电 化学
2、神经调节 反馈
3、植物自身能够合成、含量微少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生长素
4、缓解 MT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使细胞渗透压升高,有利于植物细胞吸水
23-6(提升) TRPV1是位于感觉神经末梢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它可以通过开合控制相关离子跨越细胞膜,使神经细胞膜产生快速的电位变化,电信号就会沿着神经细胞传送到大脑产生感觉。实验证明,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都可以激活TRPV1,并打开其通道。为研究辣椒素对TRPV1通道的作用机制,科学家对神经元首先进行荧光染剂处理,然后加入浓度为1μmol/L辣椒素,利用共聚焦显微成像法对细胞进行动态观察,并同步记录细胞内荧光值的变化,结果如图甲。(说明:静息状态下,细胞外Ca2+浓度高于细胞内,此状态会抑制Na+内流。细胞内Ca2+浓度增加可导致荧光强度增加。)回答相关问题。
1、高温刺激TRPV1能够引发膜外电位变为______电位。高温引起大脑产生痛觉______(填“是”或“不是")反射活动,理由是______。
2、若要证明“辣椒素可激活并打开TRPV1”,还需增加一个对照实验。对照组除______外,其余与实验组处理相同。
3、依据图文信息,推测辣椒素刺激引起机体产生痛觉的机制是:辣椒素激活感觉神经末梢膜上TRPV1,通道开启→______(用箭头和文字表述)→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最终传至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4、TRPV1通道与关节炎引起的慢性炎症疼痛也有密切关系。图乙表示白细胞介素I-6(一种炎症因子)引发炎症疼痛时的分子机制,Gp130-JAK、P13K、AKT是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基于该机制,研制了某药物A以缓解疼痛,药物A的作用可能是______(写出两种情况)。
【正确答案】 1、负 不是 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2、不加辣椒素 3、Ca2+内流显著增强→胞外Ca2+浓度减小→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Na内流
4、降低IL-6等炎症因子的含量或信号通路中物质含量(如制备IL-6等炎症因子的抗体或制备信号通路分子的抗体等),抑制TRPV1通道在细胞内的转运途径
23-7(提升) 研究发现,氯胺酮可通过阻断脑部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中枢神经元的一种特殊放电模式,即发放连续高频的动作电位),减弱对下游奖赏脑区的过度抑制,最终产生抗抑郁的疗效。此外,还证明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中的钾离子通道和位于外侧缰核神经元中的T型钙通道、NMDAR通道对引发神经元的簇状放电至关重要。部分机制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位于上丘脑的外侧缰核是大脑的“反奖励中枢”,控制了人的恐惧、紧张、焦虑等负情绪,以及“行为绝望”和“快感缺失”等多种抑郁症状。它与中脑的“奖励中心”相互“拮抗”,左右着人类的情绪。在外界压力刺激下,抑郁症模型小鼠外侧缰核神经元表现为过度___________(填“活跃”或“安静”),自发的簇状放电活动显著增强,强化了外侧缰核对“奖励中心”的____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作用,从而小鼠产生了抑郁症状。
2、研究团队利用生物技术,在外侧缰核内特异性表达NMDAR通道基因,并激活NMDAR通道从而诱发簇状放电。结果发现,原本不抑郁的动物随之表现出多种典型的抑郁行为。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
3、后续研究发现,钾离子通道对引发神经元的簇状放电同样至关重要,在外界压力刺激下,钾离子活动可导致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使细胞输出抑制信号增强。据图分析,其可能的机制为:在外界压力刺激下,__________,导致T型钙通道和NMDAR通道打开,使细胞输出抑制信号增强。
4、上述研究解释了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机制,然而氯胺酮在临床上作为抗抑郁药物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若要研发更为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物,结合该研究成果,请简要写出研制思路: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正确答案】 1、活跃 抑制 2、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能诱发抑郁行为(或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是导致抑郁症的产生条件,或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依赖于NMDAR通道)
3、外侧缰核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的K+通道数目增加,引起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
4、抑制NMDAR通道(或钾离子通道,或T型钙通道)的活性
【原卷 24 题】 知识点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正确答案】
(1) ①. 次生 ②. 样方法
(2) ①. 垂直结构 ②. 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③.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④. 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3) ①. 常绿阔叶林 ②. 物种丰富度最高 ③. 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
【试题解析】
【分析】表格表示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群落类型变化为: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随着演替的进行,草本、灌木和乔本的种类数都逐渐增多。
【小问1详解】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但是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还有其他植物,植物的种子或繁殖体,因此该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调查植物的丰富度时,常用样方法,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应做到随机取样。
【小问2详解】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而需要调查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情况的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动物分层主要受植物的分布影响,因为植物可以为动物的分布提供了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群落中生活的不同鸟类的觅食生境相对稳定,这说明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小问3详解】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由上述群落组成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因为该生态系统植物种类最多,相应动物种类也多,物种丰富度最高,营养结构最复杂;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除了控制干扰强度外,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q的协调。
24-1(基础) 为研究植物群落多样性下降对地下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某地发生过火灾的岛屿按照面积分为大、中、小三组,面积越小的岛屿距末次火灾年限越长。
(1)岛屿不同区域常常呈现出______类型和密度的镶嵌分布,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大、中、小三组岛屿可以代表不同演替阶段的生态环境,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环境和______共同作用决定的。
(2)地下生物群落主要由______等微生物以及各种土壤小动物组成。
(3)为了研究不同岛屿移除植物功能群对地下线虫类群的影响,通常需要采用______的方法采集土壤,统计样本中线虫的______,从而推测线虫的物种丰富度。
研究人员假设不同岛屿上植物功能群的移除均会降低线虫类群生物量,且岛屿越大,影响越明显。下图为部分实验数据:
注:-T表示移除乔木,-S表示移除灌木,-M表示移除苔藓。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上述假设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______。
【正确答案】 种群 (群落内部的)生物 细菌、真菌 取样器取样 种类数(种类和数目) 不成立。移除乔木后,大岛屿上取食植物的线虫生物量增加。或移除苔藓后,大岛屿取食细菌(或真菌)的线虫生物量变化最小(合理给分)
24-2(基础) 为实现西部脱贫,福建与宁夏政府携手建立闽宁生态移民示范镇,通过植树造林、秸秆还田、引黄入滩等措施使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如今的"金沙滩";同时引入巨菌草代替阔叶树栽培香菇,带领闽宁人们实现脱贫致富。
(1)植树造林、秸秆还田等措施会使土壤微生物增多,土壤更加肥沃。土壤微生物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一个种群,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2)闽宁村由昔日的"干沙滩"变为"金沙滩"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演替,判断的理由是_____。
(3)巨菌草植株较高,生长快、生物量大、且根系发达,该植物引入可使地区植物群落分层更加多样。下表为不同种植年限的巨菌草对荒地群落中植物及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处理
植物物种数
植物个体数|
昆虫物种数
昆虫个体数
对照
13
385
7
18
1年生
8
319
25
33
2年生
7
301
37
57
3年生
7
293
39
61
①巨菌草的引入导致群落植物丰富度____,判断依据是____。
②巨菌草的引入导致昆虫物种数及个体数增加的原因是巨菌草能够为昆虫提供更多的____。
【正确答案】 不属于 土壤中有多种微生物 次生 闽宁村改造前具有一定的土壤条件 下降 植物物种数量减少 食物和栖息空间
24-3(巩固) 近年来,人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随着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各种“干扰”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干扰”是指引起群落、生态系统结构及特性发生变化的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物种对“干扰”的忍受能力和它的竞争能力之间存在一个平衡。生态学家在塞罕坝林场恢复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研究,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酸化,餐厨垃圾可加工成“有机肥”,实现垃圾的再利用。研究人员选定林场甲、乙两块地,分别长期施用餐厨“有机肥”和化肥后,调查结果如下。
据图分析,甲地与乙地相比,长期施用餐厨“有机肥”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伐是影响森林更新的主要人为“干扰”因素之一,适度采伐所形成的林隙,可更新树种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林隙中更新树种的种类和数量常多于树冠下,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有人提出“对退化的林地不能只是单纯的保护,也应适度的干扰来提高生物多样性”,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退化林场的恢复属于____________演替;除了“干扰”强度外,你觉得还应对“干扰”的哪些方面补充实验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正确答案】 物种丰富度增加,某些种群数量不至于过高 林隙能提供群落内更多的阳光和空间资源 若单纯的保护,由于优势种占据资源而排除弱的竞争种使丰富度也随之降低;只有适度干扰,才能使物种对干扰的忍受能力和它的竞争能力之间保持一个平衡,提高生物多样性 次生 干扰的频率
24-4(巩固) 薇甘菊原产于中南美洲,后来入侵我国,它生性喜光,善于攀缘,生长迅速,致使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薇甘菊入侵某生态系统后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如表所示:
未被侵入时期
轻微入侵时期
重度入侵时期
种类(种)
150
121
69
碳储量
(吨/公顷)
植被
56.2
50.9
43.5
凋落物
2.0
3.5
5.4
土壤
161.9
143.2
117.7
(1)薇甘菊入侵后导致植物群落的丰富度__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2)田野菟丝子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____关系,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数量。
(3)关于薇甘菊的成功入侵,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入侵种群在迁入新环境后发生适应性变化,把原来用于防御原产地天敌的能量投入到生长和繁殖中。为验证该假设,研究者将薇甘菊入侵种群和对照种群种植在与入侵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除草、治虫,测定株高、分枝数和生物量。
①实验中,对照种群应从______获取。
②若测定结果为薇甘菊入侵种群_______________,则该结果支持上述假设。
【正确答案】 下降 降低 增强 寄生 原产地 株高、分枝数、生物量都大于对照组
24-5(巩固) 当土地停止耕种时,演替便开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随着演替的发展,生态学家对某种群增长倍率(λ)和不同时期群落的丰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如图甲和乙所示。
1、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常用标记重捕法,该方法适用于调查______的动物。若经捕获后的田鼠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______(填“大”“小”或“不变”)。
2、由图甲可知,所调查种群在第______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该数值的含义是______。
3、土地在经数年精耕细作之后,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适于作物,还适于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生长,所以最早入侵弃耕土地的先锋植物是______。随着演替的发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4、经研究调查发现,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无性繁殖,属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这些克隆植物占据优势地位,与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整合,请据此推测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曲线下降的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1、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大
2、30 一定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
3、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或一年生杂草) 取样器取样法
4、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竞争优势,阻碍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发展,使得该地区物种丰富度降低
24-6(提升) 研究者在青藏高原某人工草地试验站选取了经过12年(1999年~2011年)演替变化的六个样地,分别标记为I、Ⅱ、Ⅲ、Ⅳ、V、Ⅵ,这六个样地是多年生禾本科人工草地的不同草种组合。此外他们还选取围栏外天然草地(冬季用于放牧、生长季休牧)作为对照(CK),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演替度是一个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该群落稳定性越大,种类组成越复杂,草地生产性状越好。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图1 1999年与2011年多年生禾本科人工草地、天然草地物种丰富度比较
图2 多年生禾本科人工草地6个样地在不同阶段的演替度
1、从人工草地建植初期(1999年)到2011年,群落进行了_____________演替。多年生禾本科人工草地中某种草长势参差不齐、有高有矮,这_____________(填“体现”或“不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2、由图1可知,与人工草地建植初期(1999年)相比,样地_____________的物种丰富度变化最大,但人工草地均未达到围栏外天然草地的物种丰富度,这表明适当放牧能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从优势种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过度放牧可能会影响草地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随着时间延长,多年生禾本科人工草地逐渐向_____________方向演替,其中2011年草地生产性状最好的是样地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次生 不体现 2、Ⅲ 提高 牛、羊等牲畜适当捕食禾草会降低优势种的禾草数量,从而提高物种丰富度,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适当放牧能控制优势种的数量,增加物种丰富度”或“适当放牧能降低优势种的禾草数量,增加生物多样性”) 速度 方向
3、天然草地(或“物种丰富度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强”、“演替度增大”) V
24-7(提升) 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频度分级标准如表所示。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如图所示。
频度
级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A
B
C
D
E
1、若植物甲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则植物甲的频度最可能属于______级,而调查发现该频度级中的植物乙不是优势种,则乙的种群密度和分布范围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
2、若某草地植物物种的频度级符合上图所示比例关系,且属于D频度级的植物有16种,则该草地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为______ 种。
3、若研究植物甲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_(填标号)。
A.甲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 B.甲的种群密度
C.甲的植株高度 D.甲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4、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可能会发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1、E 小
广
2、200 3、ABCD
4、环境不断变化;生物本身不断的繁殖,迁移或者迁徙;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人类活动的干扰
【原卷 25 题】 知识点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正确答案】
(1)DNA连接
(2)SacII和Kpn1
(3) ①. 农杆菌转化法 ②. 5 ③. 具有抗病性,致病疫霉相对生物量低;生根率高,存活能力强
【试题解析】
【分析】农杆菌是一种在土壤中生活的微生物,能在自然条件下侵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而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侵染能力。农杆菌细胞内含有Ti质粒,当它侵染植物细胞后,能将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的DNA)转移到被侵染的细胞,并且将其整合到该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小问1详解】DNA连接酶可连接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目的基因和质粒。
【小问2详解】根据图示,重组pENTR-L16和载体pOREO4都具有限制酶SacII和Kpn1的切割序列,用两种酶切割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可构建重组pOREO4。
【小问3详解】农杆菌细胞内含有Ti质粒,当它侵染植物细胞后,能将Ti质粒上的T-DNA转移到被侵染的细胞,并且将其整合到该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故将目的基因转入植物细胞一般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基因植物不同品系的目的基因可转录出mRNA,可利用PCR技术或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图中只有品系5的目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和其他四个品系。
②比较品系1到4的致病疫霉相对生物量和生根率,可说明转基因马铃薯的表达策略优势是抗病能力强,体内致病疫霉相对生物量低;生根率高,生存能力强。
25-1(基础) DHA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获取DHA产品的主要途径是从海洋渔业资源中提取(例如鱼油)。研究人员将pfaB基因引入裂殖壶菌(一种单细胞海洋真菌),使其DHA合成量提高了5倍。下图为裂殖壶菌基因改造以及工业化发酵生产DHA的过程示意图,SapⅠ、HindⅢ、XhoⅠ、SmaⅠ是四种不同的限制酶。
1、图中TP和Tt分别为质粒上的启动子和终止子,若在二者之间还存在核糖体结合位点序列,推测Tp和核糖体结合位点序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若将pfaB基因直接导入裂殖壶菌细胞内,一般情况下,裂殖壶菌的DHA合成量并不会增加,原因是_______。研究人员将pfaB基因插入了图中质粒的X区,则在对pfaB基因进行扩增时,需在A、B两端引入上述________(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原因是____________。
3、据图判断,筛选用于工业化发酵生产所需的裂殖壶菌的指标有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4、相比海洋渔业资源提取,你认为利用上述生物工程生产DHA的优势是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正确答案】 1、调控pfaB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2、pfaB基因不能复制,也不能表达 XhoⅠ和SapⅠ 在pfaB基因的外侧序列引入酶切位点不会破坏pfaB基因本身的碱基序列,同时引入两种酶切位点可以使pfaB基因定向插入TP和Tt之间
3、在含zeocin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pfaB基因的表达量、裂殖壶菌的DHA合成量
4、如微生物繁殖速率快,且易于生物工程改造,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再如鱼类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从微生物中提取更加清洁低耗,减少对环境资源的过渡开发;再如采用生物工程可以对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改造,可按照人类需求生产……。
25-2(基础) 利用图1和2所示的质粒X和含S蛋白基因的DN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以培养转S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其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见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BamHⅠ
BclⅠ
Sau2AⅠ
HindⅢ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1、BamHⅠ、BclⅠ和Sau2AⅠ三种限制酶切割DNA时,形成的末端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互连,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1和2所示的质粒X和含S蛋白基因的DN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质粒X中能作为标记基因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3、Sau2AⅠ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由质粒X和含S蛋白基因的DNA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切割,理由是__________。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选用两种限制酶切割载体和含目的基因的DNA,与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相比,一般情况下,优点在于可以防止_________。
4、从分子水平上,鉴定导入大肠杆菌的S蛋白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常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能 这3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末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或这3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末端相同)
2、四环素抗性基因 将蛋白基因切割下来,需用到或中的一种,其中会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仅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保留四环素抗性基因
3、能 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识别的序列 目的基因和载体的自身环化以及载体与目的基因的反向连接
4、抗原—抗体杂交法
25-3(巩固) Gateway克隆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地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方法,是基于λ噬菌体可以和大肠杆菌DNA的特定位点发生互换的特点设计的。Gateway克隆技术依赖于BP反应和LR反应,通过BP反应将目的基因连接到质粒1上,获得克隆质粒2,再通过LR反应将目的基因连接到载体质粒3上,获得表达载体,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先设计引物,通过PCR特异性扩增目的基因,用于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为使PCR产物能参与后续交换,需要分别在2种引物上添加相应的attB1和attB2序列,该序列应添加在引物的______(填“3´端”或“5´端”)。
2、BP反应中,将带有attB1和attB2序列的目的基因与质粒1混合,加入BP克隆酶,attB和attP位点之间会发生互换。该反应体系中可能含有未交换的质粒1和交换后的质粒2,为从体系中筛选出质粒2,使混合体系中的质粒分别转化用Ca2+处理的大肠杆菌,并涂布到含有青霉素的平板上。Ca2+处理的目的是______。理论上,在平板上长出菌落的大肠杆菌中含有的质粒即为质粒2,理由是______。
3、LR反应中,将质粒2和质粒3混合,加入LR克隆酶,attL和attR位点之间会发生互换。为从反应体系中筛选出最终的基因表达载体,应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涂布到含有______的平板上。获得的基因表达载体除含有图示的目的基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等。
4、在LR反应体系中,相应片段发生互换后,所得产物______(填“能”或“不能”)再次互换回到初始状态,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1、能与目的基因两端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 5´端
2、使大肠杆菌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 质粒2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且不具有ccdB基因,导入该质粒的大肠杆菌能在含青霉素的平板上增殖;而质粒1含有ccdB基因,其表达的产物能抑制大肠杆菌的增殖 3、卡那霉素 启动子和终止子
4、不能 attL与attR序列互换后序列发生改变,而体系中的LR克隆酶具有专一性
25-4(巩固) 土壤盐渍化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将水稻耐盐碱基因 OsMYB56导入不耐盐碱水稻品种吉粳88中,培育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其操作流程及可能用到的限制酶如图,其中bar为抗除草剂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①~⑦表示操作过程。
限制酶
BamHⅠ
BclⅠ
SmaⅠ
Sau3AⅠ
识别位点及切割位点
-G↓GATCC-
-T ↓GATCA-
-CCC↓GGG-
-↓GATC-
1、过程①PCR扩增 OsMYB56需要添加引物,应选用的引物组合为_____A.5′-CTTGGATGAT-3′和5′-TCTGTTGAAT-3′
B.5′-CTTGGATGAT-3′和5′-TAAGTTGTCT -3′
C.5′-ATTCAACAGA -3′和5′-ATCATCCAAG-3′
D.5′-ATTCAACAGA-3′和5′-GAACCTACTA-3′
2、根据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组成分析,Ti质粒中的CaMV35S是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
3、过程③应选用______切割质粒,利用所选限制酶进行操作的优势是________。切割后需要用________进行连接才能获得重组质粒。
4、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应在添加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后获得的菌落不能判定是否含有重组质粒,原因是_______。
【正确答案】 1、A 2、启动子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启动转录过程
3、Bcl I和Sma I 防止酶切后的质粒自身环化,保证酶切后的质粒和OsMYB56按正确方向连接 T4DNA连接酶 4、四环素 含未重组Ti 质粒的受体细胞也会正常生长
25-5(巩固) CRISPR相关基因位于细菌中。当外源DNA入侵细菌时,细菌将其作为新的“间隔序列”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使CRISPR相关基因能“记住”攻击过自己的外源基因,当再次遇到该外源基因时能对其进行识别、定位和剪切,以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相关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其中crRNA为CRISPR相关基因的转录产物,其与Cas酶结合就能起到基因剪辑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细菌获取新的间隔序列后,CRISPR相关基因通过转录形成crRNA链,与Cas酶形成crRNA-Cas复合物,当再次遇到相同外源DNA时,crRNA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Cas酶起到_____________的作用。
2、视网膜上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引起色素性视网膜炎的基因突变,首先会导致视杆细胞死亡,继而引起视锥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视网膜退化,眼睛失明。某实验室利用上述基因编辑技术和视网膜退化小鼠模型为实验材料开展相关实验,使模型小鼠的视杆细胞身份基因丧失功能,诱导视杆细胞获得视锥细胞特征,使之能够不受有害致病突变的影响。
①从DNA分子中获取模型小鼠的视杆细胞身份基因,需要使用的酶是_______,然后使用_______酶将视杆细胞身份基因与cas基因、CRISPR相关基因构建为重组载体。
②可使用________法将重组载体导入模型小鼠的受精卵中,然后使受精卵发育为小鼠。
③检测到小鼠的视网膜未退化,视觉得到改善,说明导入的重组CRISPR相关基因________,使视杆细胞不被引起色素性视网膜炎的基因突变所影响,不发生死亡。
【正确答案】 1、特异性识别外源DNA 剪切外源DNA
2、限制酶 DNA连接 显微注射 转录出crRNA识别视杆细胞身份基因,表达Cas酶将其剪切
25-6(提升) 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基因转录需要转录因子,转录因子是组件式蛋白质,包括DNA结合功能域(DNA一BD)和转录激活结构域(DNA一AD),两结合域分开时具有功能,但不能激活转录,如果将待测蛋白质X与DNA一BD融合,蛋白质Y与DNA一AD融合,蛋白质X和Y有相互作用时,两结构域能重新呈现完整转录因子活性,并可激活报告基因启动子,过程如图1所示。科研人员为了验证蛋白质X和Y是否具有相互作用及作用位置是位于蛋白质的氨基端还是羧基端,分别PCR扩增蛋白质X和Y的全长基因序列、编码氨基端603个氨基酸片段的基因序列、编码羧基端539个氨基酸片段的基因序列,分别构建不同的酵母表达载体(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His3和TRPI分别为控制组氨酸和色氨酸合成的基因。空白载体或单独一种载体均不能激活报告基因,载体对酵母菌无毒害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将pLexA一JL和pB42AD载体分别与蛋白质X和Y的三种基因序列连接,需要先进行PCR扩增蛋白质X基因和蛋白质Y基因的6种序列,共需要设计__________种引物;扩增后再用限制酶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分别切割蛋白质X基因的3种序列和Y基因的3种序列。构建好pLxA一JL和pB42AD基因表达载体后,为确定是否成功,需要酶切两种载体后,根据__________结果观察是否出现预期大小的目标条带。
2、色氨酸和亮氨酸合成缺陷型酵母菌菌株是实验室常用的营养缺陷型菌株,将成功构建的上述基因表达载体通过__________法导入到处于感受态的色氨酸和亮氨酸合成缺陷型酵母菌中,在培养基中需添加__________用于筛选成功导入基因表达载体的酵母菌。
3、两种载体成功导入酵母并表达,结果为蛋白质X和蛋白质Y、蛋白质X羧基端和蛋白质Y、蛋白质X和蛋白质Y羧基端、蛋白质X羧基端和蛋白质Y羧基端之间有相互作用。据此可推测的结论是__________。不同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是通过检测__________得到的。
【正确答案】 1、8 EcoR I、BamH I EcoR I、Xho l 电泳 2、Ca2+处理法 氨苄青霉素
3、蛋白质X和Y之间具有相互作用,X蛋白和Y蛋白作用位置在羧基端 报告基因的表达(或LacZ的表达)
25-7(提升) 重叠延伸PCR技术是采用具有互补末端的引物,使PCR产物形成了重叠链,从而在随后的扩增反应中通过重叠链的延伸,将不同来源的扩增片段重叠拼接起来的技术,可通过定点诱变在体外改造DNA分子,并将改造后的目的基因导入质粒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
1、上图所示的重叠延伸PCR技术中,PCR1的引物是_________。PCR4可获得大量定点诱变目的基因,此时的引物为__________。PCR3时模板DNA不能选择DNA分子③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为使重叠延伸PCR技术改造后的目的基因(该基因序列不含图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能与载体正确连接,PCR4时,应在基因上、下游引物的_________端分别添加限制酶_________的酶切位点。
3、将目的基因、质粒及大肠杆菌混合,温育一段时间后涂在含四环素的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菌落。这些菌落的菌体内_________(填“一定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理由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引物A、引物C 引物C、引物D 子链的延伸方向只能从5’→3',以DNA分子③作模板时子链不能延伸 2、5 Kpnl、EcoRl
3、不一定 含有空白质粒的大肠杆菌也能在该培养上生长
答案解析
1-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内质网是细胞内除核酸以外的一系列重要的物质, 如蛋白质、 脂类(如甘油三酯) 和糖类合成的基地。 滑面内质网还具有解毒功能, 如肝细胞中的滑面内质网中含有一些酶, 用以清除脂溶性的废物和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
详解:
A、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进行,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A正确;
B、易位子引导多肽链进入内质网后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没有立即与多肽链分离,B错误;
C、多肽链在内质网中通过正确折叠会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C正确;
D、胰岛素是分泌蛋白,需要易位子的参与,需要内质网的加工,D正确。
故选B。
1-2【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在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过程中,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都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不同的蛋白质去向不同,需要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会合成信号肽,信号肽会引导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蛋白质。
详解:
A、脱水缩合过程中,氨基酸的羧基会将H脱去,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不能确定转运途径,A错误;
B、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都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不同的蛋白质去向不同,需要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会合成信号肽,信号肽会引导 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 上继续合成,B正确;
C、共翻译转运是溶酶体蛋白、细胞膜蛋白或分泌分泌蛋白的途径,细胞骨架蛋白是翻译后转运途径,C错误;
D、性激素不是蛋白质,是固醇类,D错误。
故选B。
1-3【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核糖体包括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
详解:
A、由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的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而这类蛋白质是在附着核糖体上合成的,因此胰岛素基因中有控制“信号肽”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A正确;
B、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上均不含“信号肽”,说明在内质网腔内“信号肽”被切除,进而说明内质网腔内含有能在特定位点催化肽键水解的有机物(酶),B正确;
C、由题可知,游离核糖体能否转变成内质网上的附着核糖体取决于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多肽链上是否含有“信号肽”,游离核糖体与附着核糖体所处空间位置不同,与二者的rRNA无关,C错误;
D、由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一般无活性,推测这些蛋白质可能还需要在高尔基体内进一步加工,D正确。
故选C。
1-4【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溶酶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内部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分解后的产物,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再利用,废物排出细胞外。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所含的酶在核糖体合成,进入内质网初步加工,再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pH改变会影响酶的活性。
详解:
A、据图,自噬体被生物膜包围,形成“囊泡”结构,细胞内能产生囊泡的膜结构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正确;
B、Donut可保持膜电势,若使用药物使Donut失去膜电势,其便不能再为细胞供能,但仍能抵抗自噬,B错误;
C、Swell自噬后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其中含有细胞需要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细胞利用,能提供维持细胞生存所需物质和能量,C正确;
D、线粒体两种形态的形成是由其含有的蛋白质的结构决定的,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D正确。
故选B。
1-5【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细胞核DNA转录后形成的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翻译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再合成加工,然后由小泡运送到高尔基体加工,再由分泌小泡发送到特定的场所,在这些过程中由线粒体提供能量;图中①是细胞核,②是核糖体,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⑤是线粒体,⑥是叶绿体。
详解:
A、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抗体都属于分泌蛋白,但是神经递质不一定是分泌蛋白,A错误;
B、胰岛素是分泌蛋白,由分析可知,与其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结构有①细胞核、②核糖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线粒体,B正确;
C、若②合成的是丙酮酸脱氢酶,因丙酮酸脱氢酶参与有氧呼吸,故其发挥作用的场所应该是⑤线粒体,C错误;
D、若②合成的是染色体蛋白,而染色体只存在于①细胞核中,因此该蛋白质只会运送到①中,D错误。
故选B。
1-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游离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
A、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核糖体上合成的信号序列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结合,即依赖于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正确;
B、由图可知,信号序列可以被SRP识别,同时DR又是SRP的受体,说明SRP可以同时结合DP和信号序列,并最终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腔,B正确;
C、血红蛋白属于胞内蛋白,不需要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则不需要经过图中个过程,C错误;
D、若在合成新生肽阶段切除信号序列,则游离核糖体不能附着于内质网上,分泌蛋白会停止合成,D正确。
故选C。
1-7【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核糖体包括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详解:
A、由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的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而这类蛋白质是在附着核糖体上合成的,因此胰岛素基因中有控制“信号肽”(SP)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A正确;
B、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上均不含“信号肽”,说明在内质网腔内“信号肽”被切除,进而说明内质网腔内含有能在特定位点催化肽键水解的有机物(酶),B正确;
C、SRP与SP结合可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SP合成缺陷的细胞中,不会合成SP,因此不会进入内质网中,C错误;
D、由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一般无活性,推测这些蛋白质可能还需要在高尔基体内进一步加工,D正确。
故选C。
2-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钙泵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及细胞器膜上的运输Ca2+的ATP水解酶,其能驱动细胞质中的Ca2+泵出细胞或泵入细胞内的钙库”,则细胞质中的Ca2+泵出细胞或泵入细胞内的钙库是主动运输;而“Ca2+又会从细胞外或钙库中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质”,说明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详解:
A、一氧化碳中毒,则氧气运输速率下降,影响能量供应,则钙泵的活性会降低,A正确;
B、Ca2+泵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内,需要钙泵,钙泵能运输Ca2+,而且能将ATP水解提供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
C、Ca2+从细胞外或钙库中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质,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
D、钙泵参与运输Ca2+的过程属于吸能反应,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要求考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发生的条件,从而对该题能作出准确判断。
2-2【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是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是细胞内“消化车间”,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详解:
A、溶酶体内核酸酶是蛋白质,其合成开始于游离核糖体,溶酶体内pH大约为5,由于细胞质基质的pH不适宜,其泄露进入细胞质基质可能会失活,A正确;
B、溶酶体内pH大约为5,H+浓度大,溶酶体上的质子泵可通过主动运输质子进入溶酶体,使溶酶体内呈酸性,B错误;
C、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其膜上较多的载体蛋白有助于将水解的产物运往细胞质基质,C正确;
D、溶酶体内有多种水解酶,其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起到了避免被蛋白酶水解的作用,D正确。
故选B。
2-3【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和有氧呼吸过程,考查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和有氧呼吸过程的理解。根据线粒体内外膜通透性特点和物质运输的方向可判断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方式。
详解:
A、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很高,内膜对物质的通透性很低,线粒体膜间隙的环境与细胞质基质更为相似,A错误;
B、丙酮酸分子量为88.08Da,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外膜,通过线粒体内、外膜的方式分别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B错误;
C、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C正确;
D、线粒体内膜功能复杂,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脂质的比值大于线粒体外膜,D错误。
故选C。
2-4【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该TRPs通道将Ca2+由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一侧,该过程为协助扩散的过程。
详解:
A、蛋白质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所以PIP2活化TRPs通道的过程中改变了TRPs的空间结构,A正确;
B、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依赖通道蛋白的跨膜运输是协助扩散,B错误;
C、据图可知,Ca2+通过TRPs通道跨膜运输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故呼吸抑制剂不影响Ca2+通过TRPs通道的跨膜运输,C正确;
D、TRPs通道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B。
2-5【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详解:
A、F型质子泵能将H+顺浓度梯度转运同时释放的势能用于合成ATP,此时氢离子的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不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
B、载体蛋白转运物质时会发生空间结构改变,因此P型质子泵磷酸化后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会发生变化,B正确;
C、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是生成ATP的场所之一,该膜上具有F型质子泵,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该过程中会生成大量ATP,该膜上的质子泵为F型,C正确;
D、V型质子泵需要消耗ATP但不需要磷酸化、能将H+逆浓度梯度泵入细胞器。据此可推测溶酶体膜上的V型质子泵,可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将H+逆浓度梯度泵入溶酶体内,导致溶酶体内pH下降,D正确。
故选A。
2-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题图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等物质的过程,Na+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高浓度到低浓度,且需要载体蛋白,故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Na+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利用钠钾泵,需要消耗能量,故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运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利用了Na+的势能,故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详解:
A、据分析可知,Na+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Na+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正确;
B、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消耗由于Na+在细胞内外浓度差而形成的势能,不直接消耗ATP,B正确;
C、钠钾泵运输Na+和K+为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需要的能量来自ATP的水解,所以细胞呼吸强度会影响钠钾泵运输Na+和K+的速率,C正确;
D、由分析可知,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因此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重吸收的因素有SGLT的数量、细胞呼吸强度和钠离子浓度差等,D错误。
故选D。
2-7【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特点: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特点: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特点: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
详解:
A、由图可知,硝态氮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协助,消耗H+的电化学势能,方式为主动运输,A错误:
B、改变细胞质的pH会影响H+的转运,同时影响硝态氮的运输,B错误;
C、由图可知,NRT1.1可以运输硝态氮和H+,C错误;
D、转运蛋白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过程中构象会发生变化,以便转运物质,D正确。
故选D。
3-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细胞处于前期,乙细胞处于中期,丙细胞处于后期,丁细胞处于末期。
详解:
A、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其细胞中含有染色体,A错误;
B、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与前一阶段相比,没有变化,B错误;
C、图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
D、图丁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形成,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细胞板从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正确;
故选D。
3-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材料:是成熟的植物细胞要有大液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提取,分离用层析液。
详解:
A、黑藻叶绿体呈现绿色,因此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但不能选用固定装片而选择黑藻叶片,A错误;
B、黑藻成熟叶片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故不能用于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B错误;
C、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C错误;
D、提取黑藻中色素时,研钵中可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和无水Na2CO3等物质用于提取色素,加入SiO2以保证研磨充分,D正确。
故选D。
3-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图甲分析,图中a是成熟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d是根冠。乙图分析,A是有丝分裂的中期,B是有丝分裂的前期,C是有丝分裂的末期,D是有丝分裂的后期,据此作答。
详解:
A、C区细胞为分生区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变化可用碱性染料甲紫进行染色,A正确;
B、B为前期,A中期,C为末期,D为后期,则有丝分裂过程的排序应为B→A→D→C,中期是染色体观察的最佳时期,B正确;
C、乙图中A、B细胞存在染色单体,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为2:1:2,C正确;
D、a区为成熟区细胞,含有中央大液泡,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D错误。
故选D。
3-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图甲为分裂间期,图乙为有丝分裂末期,图丙为有丝分裂前期,图丁为有丝分裂后期,图戊为有丝分裂中期。
详解:
A、图丙为有丝分裂前期,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相同,但是线粒体上也有DNA,故图丙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不相同,A错误;
B、图丁为有丝分裂后期,而图戊为有丝分裂中期,图戊中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清晰,便于观察形态和数目,B错误;
C、该植物(2N=16)体细胞具有16条染色体,8对同源染色体;图丁为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具有16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C错误;
D、15%盐酸解离细胞的本质是盐酸可将细胞间物质水解,降低细胞间的黏着性,D正确。
故选D。
3-5【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为取某高等动物非生殖器官制备样品,且图中细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故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详解:
A、实验材料经过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也能观察到染色体形态,A正确;
B、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表明该细胞可能处于分裂的中期,此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对染色体进行形态观察、数目统计的最佳时期,B正确;
C、该时期之后,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含量可能不变,C正确;
D、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较长,细胞数目较多,中期属于分裂期,时间较短,故电镜样品中处于此时期的细胞数量相对较少,D错误。
故选D。
3-6【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详解:
A、结合题干信息“在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形成染色体桥”,着丝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故该细胞处于分裂后期,A错误;
B、染色体桥的末端连接处并不形成着丝粒,故图中有染色体桥的细胞中着丝粒数目与同时期(有丝分裂后期)正常细胞的着丝粒数目相同,B正确;
C、制作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即需要经解离、漂洗再用碱性染料染色,C错误;
D、据题干信息可知,染色体桥是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末端黏合,没有连接非同源染色体片段,D错误。
故选B。
3-7【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a细胞中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属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属于有丝分裂中期。
详解:
A、由分析可知,a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着丝粒分裂后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A错误;
B、解离根尖细胞所使用的解离液是由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形成的,B错误;
C、细胞b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没有分裂,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2:2,每条染色单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C正确;
D、DNA分子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会使分裂间期细胞所占比例升高,细胞a(有丝分裂后期)、b(有丝分裂后中期)所占比例减少,D错误。
故选C。
4-1【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由常染色体上A/a基因控制,为不完全显性遗传,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卵细胞中A:a=1:1,A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配子,精子A:a=2:1。
详解:
AB、只考虑花色遗传,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卵细胞中A:a=1:1,A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配子,精子A:a=2:1,子代AA:Aa:aa=2:3:1,白花占1/6,子代中基因型Aa占1/2,A、B正确;
CD、只考虑叶形遗传,该植物中不存在XbXb,雌株中不可能出现窄叶性状,但由于母本可以产生Xb的卵细胞,所以存在XbY的植株,C错误,D正确。
故选C 。
4-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据此可推测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若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子一代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
详解:
若红眼基因由B控制,b控制白眼,则亲代红眼雌果蝇基因型是XBXb,雄果蝇是XBY,则子一代的基因型和比例分别是:XBXB、XBXb、XBY、XbY;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是:3/4XB、1/4Xb、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种类和比例是:1/4XB、1/4Xb、2/4Y。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二代基因型是:3/16XBXB、3/16XBXb、6/16XBY、1/16XBXb、1/16XbXb、2/16XbY,所以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是13:3,即C正确。
故选C。
4-3【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普遍性、低频性、随机性和多害少利性。
详解:
A、紫外线对受精卵具有伤害作用,故紫外线照射时间越长,得到的突变个体不一定越多,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小斑点翅雄蝶和小斑点翅雌蝶相互交配的后代出现了大斑点翅,由此可知,小斑点翅为显性突变、大斑点翅是隐性性状,B正确;
C、控制斑点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aa)或位于Z染色体上(ZAZa×ZaW)的杂交结果是一样的,都能出现左侧F1的结果,C正确;
D、小斑点翅雄蝶和小斑点翅雌蝶相互交配的后代出现了大斑点翅,由此可知,小斑点翅为显性突变、大斑点翅是隐性性状,F2的性状分离比为大斑点翅∶小斑点翅=5∶9,大斑点翅占5/14,根据F1中1∶1∶1∶1可知,亲本小斑点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正常,因此可推测小斑点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存活率存在差异,即含a的卵细胞占卵细胞的比例为5/14÷1/2=5/7,则含A基因的卵细胞占卵细胞的比例为2/7,说明含A基因的卵细胞有3/5不育,D正确。
故选A。
4-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
详解:
A、说明 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B(b)位于X染色体上,黑身雌性个体与灰身雄性个体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性中灰身∶黑身=3∶1,雄性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可判断子一代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Xb,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AAXb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XB,A错误;
B、子二代中雌果蝇没有深黑色,雄果蝇中黑色:深黑色=1:1,说明B、b基因中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的是 b,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F1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AaXB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AaXBXb,F2灰身雌果蝇(AAXBXb、AAXBXB、AaXBXb、AaXBXB)中纯合子(AAXBXB)占的比例为,1/3×1/2=1/6 ,C正确;
D、F2灰身雄性的基因型AAXBY、AaXBY,共2种基因型,D错误。
故选C。
4-5【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雌性和雄性的红花:白花=3:1,没有性别差异,说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雌性只有宽叶,没有窄叶,说明基因在X染色体上。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花色的表现型在子代雌雄中没有区别,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叶型的表现型表现了雌雄不同,说明基因在X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F2中雌性和雄性的红花:白花=3:1,宽叶雌性:宽叶雄性:窄叶雄性=2:1:1,说明亲本基因型为BBXAXA、bbXaY,F1雌雄个体基因型为BbXAXa、BbXAY,F2中宽叶红花雌株存在BBXAXA、BbXAXA、BBXAXa、BbXAXa共4种基因型,BC正确;
D、F2中全部宽叶植株(1/2XAXA、1/2XAXa、XAY)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窄叶植株占1/2×1/4=1/8,D错误。
故选D。
4-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X 射线处理雌蚕甲,其 B 基因突变成 b 基因,再用X 射线处理乙,常染色体上的 B 基因转移到 W 染色体上获得了丙,再经过杂交鉴定和筛选得到丁。
详解:
A 、由图可知:X 射线处理,使B 基因突变成 b 基因,且常染色体上的 B 基因转移到 W 染色体上,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以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A错误;
B、突变体内的性染色体(W)上含有B基因片段,B基因片段会和与之同源的片段发生联会,导致2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故在减数分裂I的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形成28-2=26个正常四分体,B错误;
C、丙的基因型为 bOZOWB ,与 bbZZ 的雄蚕杂交,子代为 bbZWB 的概率1/2×1/2=1/4, C错误。
D、将突变体丁( bbZOWB )与 bbZZ 的雄蚕杂交,子代雄性全为蚕卵呈白色(bbZZ),雌性全为蚕卵呈黑色(bbZWB),可实现对子代的大规模性别鉴定,D正确。故选D。
4-7【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不含e基因的7号单体(7号染色体缺失一条),绿叶纯合的7号三体(7号染色体多一条),若所研究的基因在单体上,则基因型中只含有单个基因E或e,若所研究基因在三体上,则基因型中含有三个相同或等位基因。
详解:
A、若E/e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ee,而单体绿叶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E0,二者杂交后代为E0:ee=l:1,表现为绿叶和黄叶,若E/e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ee,而单体绿叶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EE,二者杂交后代均为Ee,表现为绿叶;A正确;
B、若E/e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ee,而三体绿叶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EE,二者杂交后代均为Ee,表现为绿叶。F1自交,F2基因型及比例为EE:Ee:ee=1:2:1,黄叶:绿叶=1:3,B正确;
C、若E/e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ee,而三体绿叶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EEE,EEE产生的配子为1/2EE、1/2E,因此二者杂交后代为1/2EEe、1/2Ee,均为绿叶,EEe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EE:Ee:E:e=l:2:2:1,自交后代黄叶的1/2 X 1/6 X 1/6=1/72,Ee自交产生的后代中ee占1/2 X 1/4=1/8,因此F1自交后代黄叶占1/72+1/8=10/72=5/36,C正确;
D、若E/e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ee,而单体绿叶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E0,二者杂交后代为Ee:e0=l:1,表现绿叶和黄叶,F1中Ee自交后代E_=1/2 X 3/4=3/8,ee=l/2 X 1/4=1/8,e0自交后代为1/2 X 1/4=1/8ee、1/2 X 1/2=1/4e0,由于一对同源染色均缺失的个体致死,所以致死个体为1/2 X 1/4=1/8,所以F2中黄叶:绿叶=4:3,D错误。
故选D。
5-1【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利用“拆分法”解决自由组合计算问题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详解:
A、有绒毛大花瓣植株(R_a1_)与无绒毛小花瓣植株(rra2_)杂交,F1中有一定比例的无绒毛无花瓣个体(rra3a3),则亲本基因型是Rra1a3、rra2a3,A正确;
B、亲本基因型是Rra1a3、rra2a3,F1中无绒毛无花瓣个体(rra3a3)都为纯合子,B正确;
C、亲本基因型是Rra1a3、rra2a3,第一对基因F1有2种基因型,第二对基因有4种基因型,F1个体中基因型有2×4=8种,第一对基因表现型有2种,第二对基因表现型有3种,共有表现型有2×3=6种,C错误;
D、F1个体中与亲本基因型(Rra1a3、rra2a3)相同的个体是1/2×1/4+1/2×1/4= 1/4,D正确。
故选C。
5-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自由交配发生在同一个物种的一个群体中,一个群体中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发生随机的交配,此交配不含目的性或者家族性的选择,完全随机,即每两个异性个体的交配概率都相等,这样的交配是自由交配。
详解:
雌、雄基因型均为DD∶Dd=2∶1的植株自由交配,雌雄配子均为5/6D、1/6d,花粉d有50%不育,因此雄配子为10/11D和1/11d,则子代心形叶(dd)的比例为1/66,圆形叶为65/66,圆形叶与心形叶比值为65: 1,D正确。
故选D。
5-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
A 、若子代中红花:粉花:白花=1:2:1,说明红花的基因型为 AA ,粉花的基因型为 Aa ,白花的基因型为 aa ,花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A 错误;
B、若亲代产生配子时, a 基因型的花粉有一半致死,那么产生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 : a =2:1,产生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 : a =1:1,子代白花(aa)的比例为1/3×1/2=1/6,子代红花的比例为1-1/6=5/6,则子代性状分离比为5:1,B 正确;
C 、若发生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发生致死,那么与题意基因型为 Aa 自交不符, C 错误;
D 、在正常情况下,Aa自交,子代红花:白花=3:1,若子代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有一半致死,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6:1,D 错误。
故选B。
5-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野生稻甲基因型为AABB,栽培稻乙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故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甲乙杂交,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子一代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
详解:
A、据表中数据分析:F2中AA:Aa:aa≈1:5:4,其中耐冷个体占6/10=3/5;BB:Bb:bb≈1:2:1,其中抗稻飞虱的个体占3/4,由于耐冷基因A、抗稻飞虱基因B分别位于8号染色体和4号染色体上,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F2中耐冷抗稻飞虱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5×3/4=9/20,A正确;
B、据表中数据分析,AA基因型的个体数量比理论值明显减少,可推知带有A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成活率可能很低,B正确;
C、F2淘汰不抗飞虱的个体后自交,则F2中抗飞虱的个体有BB:Bb=1:2,故F3中BB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3+2/3×1/4=1/2,C错误;
D、对栽培稻乙的基因组测序,水稻细胞中含有12对同源染色体,无性染色体,故须测定12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D正确。
故选C。
5-5【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Y1对Y2、Y3为完全显性,Y2对Y3为完全显性,且基因型为Y1Y1的胚胎死亡,由此可知,黄色小鼠的基因型为Y1Y2、Y1Y3,灰色小鼠的基因型为Y2Y2、Y2Y3,黑色小鼠的基因型为Y3Y3。
详解:
A、基因Y1、Y2、Y3是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它们互为等位基因,A正确;
B、2只黄色小鼠交配,正常情况下子代黄色与非黄色之比为3:1,黄色中有一份Y1Y1胚胎死亡,所以子代中的黄色小鼠约占2/3,B正确;
C、某只黄色雌鼠Y1_与黑色雄鼠Y3Y3的杂交,子代两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C错误;
D、若黄色雌鼠与黄色雄鼠或黑色雄鼠或灰色纯合雄鼠杂交,子代均只有2种毛色;若黄色雌鼠与灰色杂合子杂交,子代有3种毛色,D正确。
故选C。
5-6【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A、1或2号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的受精能力降为原来的一半,雌配子为R:r=2:1,雄配子为R:r=1:1,则甲植株自交,则子代抗病植株为5/6,A错误;
B、1或2号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的受精能力降为原来的一半,让类型乙植株自交,产生的雄配子为Rr:R:r:0=1:1:1:1,雌配子为Rr:R:r:0=2:1:2:1,不含R/r基因的个体不能存活,则死亡的个体为1/4×1/6=1/24,所得子代中易感瘟病植株约占5/23,B正确;
C、正常杂合子植株减Ⅱ期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
D、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统称突变,类型甲、乙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的缺失,属于突变,D错误。
故选B。
5-7【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甲组长毛雌兔和长毛雄兔杂交,雌兔比雄兔比例为2:1,说明雄兔有致死;乙组短毛雄兔×长毛雄兔,子代雌雄表现型比为1:1,无致死,说明亲本为Bb和bb;丙组为乙组F1长毛兔自由交配,后代有短毛,说明长毛为显性,基因型为Bb,雌兔表现型比例为3:1,无致死,雄兔表现型比例为2:1,说明BB的雄兔致死。
详解:
A、丙组为乙组F1长毛兔自由交配,后代有短毛,说明长毛为显性,基因型为Bb,雌兔表现型比例为3:1,无致死,雄兔表现型比例为2:1,说明BB的雄兔致死,由三组数据可知,致死与毛的长短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致死基因和B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且雄兔中纯合BB致死,A正确;
B、纯合子BB的雄性个体致死,甲组中后代都是长毛,亲本长毛雌兔基因型为BB,长毛雄兔的基因型为Bb,B正确;
C、分析题目,虽然子代中可能出现性别差异,是由于BB的雄兔致死,控制獭兔毛长短的基因的遗传方式不涉及伴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C正确;
D、丙组F2中的长毛兔雌性为1/3BB、2/3和Bb,雄性为Bb,相互杂交,理论上bb占2/3×1/2×1/2=1/6,理论上BB:Bb:bb=2:3:1,F3雄性个体中BB致死,短毛兔所占的比例为1/4,D错误。
故选D。
6-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A、若花色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上的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和a,根据一白花雌株和一白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中白花∶红花=3∶1,可知双亲均为杂合子,即Aa×Aa,A正确;
B、若花色由一对位于性染色上的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和a,根据一白花雌株和一白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中白花∶红花=3∶1,可知亲本为XAXa×XAY,则F1红花XaY全为雄性,B正确;
C、若花色由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双亲基因型均为AaBb,可能存在A和B连锁,a和b连锁,亲本产生配子为AB∶ab=1∶1,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1∶2∶1;也可能存在A和b连锁,a和B连锁,亲本产生配子为Ab∶aB=1∶1,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1∶1∶1∶1;根据F1中白花∶红花=3∶1,可推测可能是没有显性基因存在时即表现为红花,即红花为aabb, C正确;
D、根据C项分析,若A和b连锁,a和B连锁,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1∶1∶1∶1;若白花∶红花=3∶1,则AAbb、AaBb和aaBB均表现白花,D错误。
故选D。
6-2【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可知,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开,随机分别进入一个配子中。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分析题图:甲细胞中三个抗盐基因SOS1、SOS2、SOS3都在一条染色体上,乙细胞中三个抗盐基因SOS1、SOS2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而SOS3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丙细胞中三个抗盐基因SOS1和SOS2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而SOS3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三个基因都表达才表现为高耐盐性状。
详解:
设三个抗盐基因SOS1、SOS2、SOS3分别用A、B、D来表示,植株甲可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ABD和abd,比例为1∶1,让甲自交,后代高耐盐性状的个体比例是3/4;植株乙可产生ABD、AbD、aBd、abd这四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1∶1,让乙自交,后代高耐盐性状的个体比例是9/16;植株丙可产生AbD、Abd、aBD、aBd这四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1∶1,让丙自交,后代高耐盐性状的个体比例是6/16,因此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A、已知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如果短果枝基因A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自交,子代中短果枝(A_):长果枝(aa)=3:1,抗虫(BD):不抗虫=3:1,因此F1表型及其比例为短果枝抗虫:长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不抗虫=9:3:3:1,A正确;
B、如果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D:a=1:1,其自交所得F1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3:1,B正确;
C、如果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D:A=1:1,其自交所得F1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D:AA:aaBBDD=2:1:1,表型及其比例为短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2:1:1,C正确;
D、由于B、D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如果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则不会产生基因型为AB、AD、aB、aD的四种类型的配子,D错误。
故选D。
6-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红花(基因型为AABB)对白花为显性。白花I、白花II分别和红花的杂交后代均为红花,F1红花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3:1,说明白花I、白花II中各含一对隐性基因,且相关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白花I、白花II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同时说明红花的基因型为A-B-,其余都为白花。
详解:
A、由题意可知,白花为隐性性状,实验一白花I、白花II分别自交,后代仍为白花,说明白花Ⅰ和白花Ⅱ可能为纯合子,其基因型为AAbb或aaBB,A正确;
B、实验二白花I、白花II分别和红花的杂交后代均为红花,F1红花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3:1,说明白花Ⅰ和白花Ⅱ中各有1对隐性基因,其基因型为AAbb或aaBB,B正确;
C、若实验三白花I和白花II杂交的结果为白花,说明白花Ⅰ和白花Ⅱ具有相同的隐性突变基因,实验三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C正确;
D、若实验三白花I和白花II杂交的结果为红花,推知白花I和白花II基因互补(aaBB和AAbb)。说明白花I和白花II的隐性突变基因不同,为两种不同类型的隐性突变。若相关控制基因独立遗传,则F1(AaBb)的自交后代为9A_ B_、3A _bb、3aaB_、1aabb,表现型为红花:白花=9:7;若相关控制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AaBb)可产生的配子为aB和Ab,其自交后代基因型为1AAbb、2AaBb、1aaBB,表现型为红花:白花=1:1,D错误。
故选D。
6-5【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测交的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详解:
F1测交,即F1×aabbccdd,其中aabbccdd个体只能产生abcd一种配子,而测交结果为aabbCcdd∶AaBbccDd∶aaBbCcdd∶AabbccDd=1:1:1:1,说明F1的产生的配子为abCd、ABcD、aBCd、AbcD,其中A、D、c连锁在一起、a、d、C连锁在一起,与B、b自由组合。说明A、D、c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d、C在其同源染色体上,B、b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正确。
故选C。
6-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亲本纯合的黑毛和褐毛,其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表现为白色。
详解:
A、亲本纯合的黑毛和褐毛,其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A基因、B基因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导致个体不产生色素,即A-B-为白色,则F2中白色毛地鼠的基因型有A-B-、aabb共5种基因型,A正确;
B、亲本纯合的黑毛和褐毛,其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如果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即两对等位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F1自交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分别表现为白色、黑色、褐色、白色;所以白色毛:黑色毛:褐色毛=10:3:3,B正确;
C、纯合的黑色(AAbb)和褐色( aaBB)亲本杂交,F1为白色(AaBb),若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则F1中A、b在一条染色体上,a、B在与其同源的另一条染色体上,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为AAbb、aaBB、AaBb,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褐色:白色=1:1:2,会出现3种表现型,C错误;
D、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白色毛个体基因型为A-B-、aabb,与F1(AaBb)杂交后代的表现及比例都不相同,所以可以通过F1杂交鉴别F2白色毛个体的基因型,D正确。
故选C。
6-7【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非等位基因则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相同位置上或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同时表现为伴性遗传。
详解:
A、由于a纯合致死,则正常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AbY,所以亲本正常眼雄果蝇没有a基因,A错误;
B、若亲本雌果蝇基因型为XAbXaB,则子代雌果蝇既有正常眼又有棒眼,a和b并不连锁,B错误;
C、若子代雄果蝇皆为正常眼,则亲本雌果蝇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所以不一定A与B完全连锁,C错误;
D、亲本雌果蝇基因型是XABXaB,子代雌果蝇皆为棒眼,D正确。
故选D。
7-1【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详解:
A、果蝇眼睛上长赘疣这种变异可能是表观遗传,其碱基序列不会发生改变,A错误;
B、果蝇眼睛上长赘疣,基因的碱基序列并未发生改变,表型发生改变,果蝇眼睛上长赘疣这种变异可能是表观遗传 ,B正确;
C、表观遗传,基因并未发生改变,没有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
D、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D正确。
故选A。
7-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母性效应”现象是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母本的基因型来决定子代的表现型,所以要求哪一个个体的表现型,要看他母本的基因型。
详解:
A、由于子代性状的表现型仅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椎实螺单独饲养时进行自体受精,子一代的表现型与亲本相同,不会发生性状分离,A正确;
B、子代性状的表现型仅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椎实螺A、B正反交所得F1的螺壳旋向均与各自母本相同,B正确;
C、右旋椎实螺A(SS)和左旋椎实螺B(ss)作为亲本进行正反交,F1的基因型为Ss,F1(Ss)单独饲养后进行自体受精,所得F2的螺壳旋向与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即全部为右旋,C错误;
D、由于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所以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母本基因型为ss,而父本基因型可以是SS或Ss或ss,因此螺壳左旋的椎实螺的基因型可能为Ss或ss,不可能为SS,D正确。
故选C。
7-3【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型均为Aa甲的雌雄个体在产生配子的时候,会发生印记重建,雄配子中的A基因、a基因均被甲基化,雌配子中的A基因、a基因均不被甲基化,甲基化会导致基因无法表达。
详解:
亲代雌鼠与雄鼠杂交,雄配子中的A基因、a基因均被甲基化,雌配子中的A基因、a基因均不被甲基化,故子代小鼠的表现型与雌配子的比例一样,A:a=1:1即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为1:1。雌雄配子结合的子代有AA(A雄配子甲基化)那就表现A控制的性状即野生型,Aa(A雄配子甲基化),就表现a控制的性状即突变型,Aa(a雄配子甲基化)那就表现为A控制的性状即野生型,aa(a雄配子甲基化)那就表现为a控制的性状即突变型,因此最终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是野生型:突变型=1:1;
故选C。
7-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小鼠毛色的改变是因为Avy基因的前端有一段影响Avy基因表达的特殊的碱基序列被甲基化。 发生在基因或基因前端的甲基化修饰均导致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进而影响性状。甲基化程度越高,Avy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越明显。
详解:
A、Avy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A错误;
B、根据题意和以上分析可知,基因型Avya小鼠毛色不同的原因是Avy基因的表达受到DNA甲基化的抑制,甲基化程度越高小鼠体毛的颜色越深,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DNA甲基化过程主要影响Avy基因的转录过程,C错误;
D、DNA甲基化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修饰状态,可随DNA的复制过程遗传给新产生的子代DNA,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机制, DNA甲基化可以遗传给后代,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 D正确。
故选D。
7-5【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表观遗传是指基因序列不发生改变,而基因的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其中DNA的甲基化是常见的表观遗传。由图可知基因A上游的P序列没有甲基化,则其可正常表达,一般P序列被甲基化则其无法表达。
详解:
A、P序列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传给子代能正常表达;在卵细胞中是甲基化,传给子代不能正常表达,故基因型为Aa的侏儒鼠,A基因一定来自母本,A错误;
B、降低甲基化酶的活性,导致P序列甲基化程度降低,对A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使得发育中的小鼠侏儒症状(基因型为Aa)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但基因型为aa的症状无法缓解,B错误;
C、若侏儒雌鼠(aa)与侏儒雄鼠(Aa,其中A基因来自于母方)杂交,雄鼠的精子正常,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雌鼠生长发育均正常,故子代小鼠不一定是侏儒鼠,C正确;
D、若正常雌鼠(Aa)与正常雄鼠(Aa)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雌鼠中的A基因若来自母方,则表现为侏儒鼠,aa的表型也为侏儒鼠,D错误。
故选C。
7-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
2、由图中配子形成过程中印记发生的机制:
雄配子中印记重建是:将等位基因A、a,全部去甲基化;
雌配子中印记重建是:将等位基因A、a,全部甲基化。
详解:
A 、遗传印记是对基因进行甲基化,影响其表达,碱基序列并没有改变,故雌配子中印记重建后, A 基因碱基序仍旧保持不变, A 正确;
B、由图可知雄配子中印记重建是将等位基因A、a全部去甲基化,故配子中印记重建会发生去甲基化,B正确;
C、由图中配子形成过程中印记发生的机制可知,父本形成配子时,去除印记,母本形成配子时,重建印记,而雌鼠中的A基因未甲基化,因此来自于父本,所以亲代雌鼠的A基因来自它的父方,C错误;
D、据题意分析:雄配子中印记重建是将等位基因A、a全部去甲基化,而雌配子中印记重建是将等位基因A、a全部甲基化,若某生长缺陷型雄鼠与任一雌鼠杂交后代均是生长缺陷鼠,则其基因型为aa,D正确。
故选C。
7-7【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雄鼠产生的雄配子中A基因去甲基化,a基因没有甲基化,雌鼠产生的雌配子中无论含有A基因还是a基因的都会发生甲基化。
详解:
A、DNA甲基化修饰通常会抑制基因的表达,但不改变基因碱基序列,A错误;
B、雄鼠(基因型为Aa)中A基因发生了甲基化,不能表达,但a其因可以表达;雌鼠(基因型为Aa)中a基因发生了甲基化,不能表达,但A基因能表达,A基因能控制蛋白X的合成,蛋白X具有促生长作用,a基因无此功能,因此雌鼠与雄鼠基因型相同,但表型不同,B正确;
C、由于雌鼠产生的雌配子中A基因发生了甲基化,而雄鼠产生的雄配子中A基因没有甲基化,因此雌鼠中没有发生甲基化的A基因来自它的父本的几率为100%,C错误;
D、设甲基化的基因用1标记,则A1a雄鼠产生的雄配子为A:a=1:1, Aa1雌鼠产生的雌配子为A1:a1=1:1,因此雌雄鼠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和比例为AA1:Aa1: A1a: aa1=1:1:1:1,A基因能控制蛋白X的合成,a基因则不能,当小鼠缺乏蛋白X时表现为个体较小(侏儒鼠),且发生甲基化的A基因不能表达,因此杂交子代中侏儒鼠占1/2, D错误。
故选B。
8-1【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据题图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对番茄果实体积的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2,4-D的浓度,因变量是番茄果实体积。
详解:
A、根据柱状图可知,生长素类似物2,4-D浓度为0的一组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可以看出,在实验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浓度范围内,生长素类似物2,4-D可以提高番茄果实体积,故2,4-D可以促进果实发育,增大果实体积,A正确;
B、在实验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浓度范围内生长素类似物2,4-D可以提高番茄果实体积,没有体现两重性,B错误;
C、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的,用乙烯代替2,4-D不能得到类似的结果,C错误;
D、根据实验结果只能说明2,4-D促进番茄果实发育的最适浓度在100mg·L-1和300mg·L-1之间,故不能说明最适浓度是200mg·L-1,D错误。
故选A。
8-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
详解:
A、实验目的是验证棉花的幼叶是否也能合成生长素,需要排除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去掉顶芽,属于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A正确;
B、实验中甲、乙、丙三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不需要再设计不做任何处理的一组作为对照,B正确;
C、实验中甲、乙、丙三组之间可形成相互对照,最后通过比较叶柄脱落的时间而得出相应的结论,C正确;
D、乙植株的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生长素可以防止叶柄脱落,故乙组植株叶柄脱落的时间要大于甲组,而丙组因为幼叶的存在叶柄脱落的时间也较长,则可以验证该实验的结论,D错误。
故选D。
8-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
详解:
A、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由植物激素的概念可知,SL为一种植物激素,A正确;
B、SL抑制侧芽的生长,可使水稻分蘖数减少,突变型水稻SL合成途径受阻,不能抑制侧芽的生长,故水稻可能出现多分蘖的表型,B正确;
C、芽对生长素的敏感度高于茎,因此抑制水稻侧芽发育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会促进其茎的发育,C正确;
D、SL抑制侧芽的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水稻分藥,SL与细胞分裂素对侧芽生长发育的作用相抗衡,D错误。
故选D。
8-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详解:
A、从表格中只能分析出油菜素内酯能促进植物株高,A错误;
B、与清水组相比,均为促进作用,故不能体现两重性,B错误;
C、由表格可知,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在浓度b~d之间,C错误;
D、由于表格数据显示油菜素内酯可促进植株长高,故可能兼具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综合功效,D正确。
故选D。
8-5【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生长素(IAA):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发育的果实和种子等处,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生长素的前体是色氨酸;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生长素作用特点:一般情况下,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表现为两重性。
详解:
A、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吲哚乙酸促进该植物根系的生长,而高浓度的吲哚乙酸抑制该植物根系的生长,A正确;
B、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和苯乙酸都是植物激素,B错误;
C、0-0.05μmol ·L-1的吲哚丁酸和苯乙酸对该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情况未知,因此该实验不能证明吲哚丁酸和苯乙酸对该植物根系的生长只有抑制作用,C错误;
D、实验结果表明,促进该种植物根系生长的最适宜 IAA浓度为0.05μmol ·L-1左右,D错误。
故选A。
8-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导致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
2、生长素作用因浓度、细胞年龄、植物种类.植物器官的不同而有差异,因生长素浓度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是由于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如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根的向地性等。
详解:
A、根据题干信息“生长素在弯钩的外侧浓度低于内侧”,可知弯钩两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的作用,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
B、从图2可知,赤霉素通过促进WAG2基因的表达来促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顶端弯钩的形成;乙烯通过促进EIN3/EIL1转录因子来促进HLS1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顶端弯钩的形成;水杨酸则是通过抑制EIN3/EIL1活性,从面抑制HLS1基因表达,抑制顶端弯钩形成,最终导致顶端弯钩的形成,所以对于顶端弯钩的形成,乙烯与赤霉素表现为协同作用,与茉莉酸表现为拮抗作用,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水杨酸通过抑制EIN3/EIL1活性,从而抑制HLS1基因表达,抑制顶端弯钩形成,C正确;
D、出土后,生长素的分布发生改变,导致弯钩打开,所以可推测弯钩内侧的生长速率大于外侧,D错误。
故选D。
8-7【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乙可知,与第6天相比第10天植株体内的生长素含量增加,同时第9天后植株快速生长,这说明植株侧芽生长需要更多的生长素;生长素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去除顶芽和顶芽涂抹三碘苯甲酸都能促进侧芽生长,而三碘苯甲酸可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从而降低侧芽处生长素的含量,增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
详解:
A、由分析可知,涂抹三碘苯甲酸可抑制生长素运输,促进侧芽萌发,而去除顶芽并不是抑制生长素的运输,是减少生长素的产生, A错误;
B、通过图甲分析可知,在第10天时植株体内的生长素含量比第6天的多,这说明侧芽生长需要的生长素增多,则持续降低的内源生长素含量不利于该植株侧芽的萌发与生长,B错误;
C、由图甲、乙分析可知,侧芽萌发时,IAA含量降低、CTK含量增多,IAA/CTK的值比未萌发时小;侧芽快速生长时,IAA含量增多、CTK含量降低,IAA/CTK的值增大,因此IAA与CTK的比例可调控侧芽的萌发与生长,增大该比例有利于侧芽生长,C正确;
D、由图甲、乙分析可知,三碘苯甲酸可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从而降低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增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但是由题干信息和结果不能推断出三碘苯甲酸同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素从顶芽往侧芽运输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9-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自身免疫病是指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有时会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详解:
A、RAD属于自身免疫病,与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不同,A错误;
B、分析题干信息可知,CQ及HCQ可通过干扰Toll样受体(TLR)信号而发挥抗炎作用,即CQ及HCQ可通过干扰TLR信号的转导而抑制免疫细胞的激活,B正确;
C、辅助性T细胞不能呈递抗原,C错误;
D、若TLR缺陷,则会改善RAD的发病情况,D错误。
故选B。
9-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2、过敏反应的原理: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
3、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详解:
A、过敏原初次刺激特异性个体产生IgE抗体,发生了免疫反应,A错误;
B、浆细胞不能识别过敏原,B错误;
C、P物质引起鼻黏膜毛细血管扩张会导致组织液增加,C错误;
D、避免再次接触外源性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措施,D正确。
故选D。
9-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该种治疗癌症的方法是“一种PD-1抗体,该抗体使得PD-1和PDLl不能发生结合,从而使T细胞能正常发挥作用”,进而使癌症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
详解:
A、由题文可知,当PD-1与某些特定分子PDL1结合后,能迫使免疫细胞“死亡”,从而终止正在进行的免疫反应,有助于防止免疫反应过度,避免发生自身免疫病,A正确;
B、部分T细胞在其表面的PD-1与PDL1发生特异性结合后,终止了免疫反应,发生了细胞凋亡,B错误;
C、PD-1单克隆抗体与PD-1结合,对免疫细胞起作用,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免疫抑制反应,进而治疗甚至治愈肿瘤,显然PD-1单克隆抗体不是直接作用于肿瘤,而是对免疫细胞起作用,达到治疗肿瘤目的的,C正确;
D、结合题意可知,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控制合成PD-1和PDL1的基因,D正确。
故选B。
9-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体温偏低时,冷觉感受器受刺激,将兴奋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使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促进产热);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促进机体产热。
详解:
A、据图,寒冷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BAT细胞,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同时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A正确;
B、小鼠产生的抗体和自身的物质结合,是自身免疫病,B正确;
C、据图,传出神经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BA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去甲肾上腺素是神经递质,其受体位于BAT细胞的细胞膜上,C错误;
D、据图,UCP-1作用于线粒体,促进线粒体产热,使有氧呼吸二、三阶段分解有机物释放的化学能全部变成热能,抑制ATP的合成,D正确。
故选C。
9-5【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从图中可知,RA患者体内血清中IL-17比健康人体内血清中IL-17的浓度高。
详解:
A、由题可知R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是机体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导致的,A正确;
B、白细胞介素-17的本质是蛋白质,由图看出,RA患者体内血清中IL-17比健康人体内血清中高,故RA患者体内的IL-17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人体内的,B正确;
C、RA患者体内血清中IL-17比健康人体内血清中IL-17的浓度高,可知辅助性T细胞活跃,则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增多,C正确;
D、IL-7在RA患者中含量高,参与免疫反应,会加强炎症反应;题中已知,炎症因子TNF-α也具有加强炎症反应的作用,故IL-17与TNF-α在RA患者的炎症反应方面表现相同,D错误。
故选D。
9-6【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由图表可知,甲患者体中T3和T4低于正常值,TSH高于正常值,即甲状腺激素水平低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乙患者体中T3和T4高于正常值,TSH低于正常值,即甲状腺激素水平高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
详解:
A、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相互影响可以通过分级调节实现,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还存在负反馈调节,A错误;
B、甲患者体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低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极有可能甲的甲状腺出现了病变,B正确;
C、乙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促进甲状腺激素产生,甲状腺激素本来就很高,继续负反馈调节,使TSH分泌更少,因此不能通过此方式缓解病症,C错误;
D、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值,而乙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高,D错误。
故选B。
9-7【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光路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作为效应器。
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睾丸,并且在对雄性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
褪黑素白天分泌少,晚上分泌多,可推测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黑暗环境会促进其分泌,故晚间分泌多,促进人入睡。
详解:
A、个别同学熬夜玩手机扰乱生物钟,推测其原因应该是光线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使其含量减少,从而干扰睡眠,A错误;
B、最终反射弧的效应器应是传出神经末梢及松果体细胞,B错误;
C、一个系统工作的结果反过来又抑制该系统的工作,此种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
D、研究表明褪黑素能抑制睾丸分泌雄性激素,其抑制机理应是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D错误。
故选C。
10-1【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要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群落的重要特征。
2、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它实际上与上一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一样,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的一部分,要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释放出来。
详解: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所以区别生态农业群落和传统农业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A正确;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采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B正确;
C、通过在果园内设置一些鸟巢来招引更多的鸟类防治害虫可以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D、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它实际上与上一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一样,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的一部分,所以鸟类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贮存在鸟类的遗体残骸和下一营养级的粪便中,D正确。
故选C。
10-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植物可以吸收无机盐,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
详解:
A、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区域中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莲藕和所有的鱼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藕塘里的鱼能捕食莲藕的病虫,莲藕和鱼混养可以减少病虫害,鱼能让塘内泥土松散,鱼可以净化水质,鱼的排泄物还是莲藕生长不可多得的有机肥,因此鱼与莲藕的种间关系为共生关系,A错误;
B、荷叶挺出水面,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释放到空气中,该系统中鱼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水中浮游藻类光合作用产生以及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的部分,B错误;
C、过剩鱼饲料和鱼粪便都是有机物,不能被莲藕直接吸收,C错误;
D、该模式综合考虑了自然-经济-社会效益,既净化了水体,还达到了鱼肥、景美、藕增产的多重效益,符合绿色生态发展观,D正确。
故选D。
10-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某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定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详解:
A、稻和萍均为生产者,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A错误;
B、鱼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错误;
C、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可见,生态系统内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C错误;
D、立体农业运用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为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各种农业生产模式,“稻—萍—鱼”等是典型的立体农业,D正确。
故选D。
10-4【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该农庄生态系统中,秸秆可以用来做饲料,家畜的粪便可以用来做肥料,体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且使能量高效的流向了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详解:
A、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不属于消费者,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B正确;
C、图中的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或物质,C错误;
D、该生态农庄属于人工控制下的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主要取决于人的活动,D错误。
故选B。
10-5【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立体农业是指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氧的生产方式。
详解:
A、该立体农业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充分利用光能,没有运用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的原理,A错误;
B、生态系统还包括非生物成分,例如光照、水分,B错误;
C、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更加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更高,C正确;
D、立体农业中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没有提高,D错误。
故选C。
10-6【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该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循环原理,并没有提高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但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
详解:
A、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虽然没有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但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A、正确;
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但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B错误;
C、合理使用农家肥,不仅能提供无机盐,还能提供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C正确,
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循环原理,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没有提高各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D正确
10-7【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自生:这种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要维持系统的自生,就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份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他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
循环: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的循环,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的被后一个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协调: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整体:几乎每个生态工程都是具有多组分、复杂结构及综合功能的系统,这样的复杂系统建设必须以整体观为指导,自然生态系统可以为生态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遵循整体原理,首先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 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计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日的。
详解:
A、用沼气满足村民的需求实现清洁能源代替传统散煤能源,减少了废物的产生,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遵循了循环原理,A正确;
B、以饲料化、肥料化和能源化来提升种养废弃物的利用率,实现了无废弃物工程,遵循了循环原理,但能量不能循环,B错误;
C、因地制宜的选择种植和养殖的生物种类并实现种养平衡,更加关注了生物的适应性,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C正确;
D、同时实现防治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发展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D正确。
故选B。
11-1【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1.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营寄生生活的生物称为寄生生物,被侵害的生物称为寄主或宿主,寄生生活对寄生生物来说是有利的,而对被寄生生物来说则有害,如果两者分开,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可健康成长,两者之间无必需的数量关系。
2.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因为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因为空间、食物有限,两种生物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变化,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甚至弱者最终被淘汰如果两个物种生存能力相当,因为竞争和种内斗争的双重调节,使两种生物互为消长,能长期共存于同一环境中,表现出趋同进化。黄金蚜小蜂可寄生在介壳虫体内,介壳虫可以寄生在柑橘上,有蚂蚁存在时,能使介壳虫免遭寄生。
详解:
A、种间竞争是种群互相争夺资源的一种现象,从图上可以看到,蚂蚁存在时,介壳虫被寄生的比例下降,则可能是因为黄金蚜小蜂更多的寄生到蚂蚁卵体内的缘故,显然,蚂蚁和介壳虫之间不是种间竞争关系,A错误;
B、图中可以看出寄生比例上下动态变化,据此可推测出黄金蚜小蜂的种群数量也在动态变化,B正确;
C、去除蚂蚁的短期内曲线斜率变化更大,可以得出短期内寄生比例波动更大的结论,C正确;
D、有蚂蚁活动的曲线寄生比例较低,即蚂蚁活动会降低黄金蚜小蜂的生物防治效果,D正确。
故选A。
11-2【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3、表格数据分析:随林木郁闭度的增加,一年蓬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均逐渐降低,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先增加后降低。
详解:
A、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表中数据可知1.0的郁闭度的一年蓬比郁闭度为0时一年蓬种群密度小,但是无法知道此时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A错误;
B、林木郁闭度由0.8增大到1.0,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该人工林中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数量减少,K值下降,B正确;
C、林木郁闭度由0增大到0.4时,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数量减少,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先增大,说明刺儿花的生存能力相对较强,C错误;
D、林木郁闭度是指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因此,影响该地林木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为光照强度。郁闭度越大,三种草本植物间对阳光的竞争越大,D错误。
故选B。
11-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蝾螈、池塘水位,因变量是霍氏蛙、灰树蛙、蟾蜍种群数量的变化。霍氏蛙、灰树蛙、蟾蜍三种生物有共同的食物和生活空间,所以种间关系应是竞争。有无蝾螈和池塘水位多少会影响三种生物的相互关系。
详解:
A、从图形看出,两种生境下有蝾螈与无蝾螈捕食作用对比,无蝾螈捕食时霍氏蛙的种群数量均增加,说明有蝾螈的捕食作用会导致霍氏蛙在竞争中优势减弱,A正确;
B、无蝾螈时池塘自然干燥与池塘水位相比,蟾蜍种群数量减少,灰树蛙种群消失,干燥状态下,三个种群不会长期共存,B错误;
C、实验中反映出霍氏蛙种群数量既受蝾螈捕食的影响,也受池塘水位的影响,C正确;
D、影响种群的数量的因素大体分为两大类: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包括食物、生殖力、抑制物分泌以及疾病、寄生物等,非密度制约因素如干旱、大寒、洪灾等自然灾难,干旱环境是影响蟾蜍种群的非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
故选B。
11-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饲喂的细菌种类和培养的天数,温度、培养液体积等是无关变量,各组要遵循等量性原则;因变量是草履虫种群密度。
2、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详解:
A、由表中数据可知,在不添加细菌的稻草培养液的对照组中,1~7d草履虫种群密度逐渐增大,而7d后草履虫种群密度逐渐降低,故在不添加细菌的稻草培养液中草履虫的种群数量不一定呈“S”形增长,A正确;
B、培养6 d后,与其他组相比,喂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组,草履虫种群密度小于其他组,推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草履虫生长的代谢产物,B正确;
C、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在培养的10 d内,与对照组相比,喂食细菌的实验组中草履虫种群密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据此可推测出各种细菌的数量可能均会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C正确;
D、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组及喂食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组别相比,喂食大肠杆菌的组草履虫早期数量最多,且种群密度最大,但不能说明饲喂大肠杆菌最有利于草履虫早期大量增殖且可获得最大种群密度,D错误。
故选D。
11-5【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显示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为,m点之前种群数量增加,m点之后种群数量下降,逐渐在m点稳定下来,n点时种群数量达到平衡,高于n点之后种群数量增大,p点达到新的平衡点,高于p点之后,种群数量下降,然后在p点稳定。
详解:
A、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m~n点之间时,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因此可推测种群数量会逐渐下降而后稳定在m点,A正确;
B、当种群数量超过n点时,由于补充率大于被捕食率,种群数量会增加,从而可能会导致吹绵蚧虫害的爆发,B正确;
C、当种群数量超过P点时,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因此种群数量下降,最终稳定在p点,C正确;
D、只有当种群数量高于n点时,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作为天敌可对吹绵蚧的种群数量起到制约的作用,因而,可使吹绵蚧数量长期稳定在n点,避免其种群数量大爆发,D错误。
故选D。
11-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种群特征包括:
①种群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②种群空间特征: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
③种内关系:种内竞争,种内互助。
群落特征包括: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
详解:
A、若甲、乙、丙都是动物种群,则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下降的可能是丙,因为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A正确;
B、若甲、乙、丙是具有捕食关系的三个动物种群,甲为植食性动物,则乙可能捕食丙,或者丙捕食乙,或者乙和丙共同捕食甲,乙、丙为种间竞争或捕食关系,B正确;
C、据图示可知,乙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持续数年调查田鼠,其种群变化趋势与乙种群相似,但在一年内田鼠数量随季节波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随季节发生变化,C正确;
D、调查群落中的植物丰富度时,取平均值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D错误。
故选D。
11-7【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题干分析,L玻璃缸不放螺,做空白对照,M中放入100只螺,则M中藻类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为甲藻数量增加,乙藻和丙藻数量减少,甲藻成为优势物种。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随着时间的变化,甲藻数量减少,乙藻数量先升后降,丙藻数量慢慢上升。
详解:
A 、由L可知,在放入螺之前,甲藻数量多,乙藻数量其次,丙藻数量较少,放入螺之后,甲藻的数量减少明显,乙藻其次,丙藻数量增加,说明螺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A正确;
B、由M可知,螺移除后,甲藻数量上升明显,乙藻数量总体下降,但不及丙下降严重,说明三者的竞争力为甲藻>乙藻>丙藻,B正确;
C、刚引入螺时,因为螺偏好吃甲藻,甲藻数量下降,乙藻竞争压力减少导致其数量上升。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很可能是甲藻数量太少无法满足螺的食物需求,螺开始大量捕食乙藻而导致乙藻在峰值之后下降,即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捕食,C正确;
D、生态系统是由该区域所有生物和生物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甲、乙、丙藻只是该区域的部分生物,D错误。
故选D。
12-1【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分解者,c表示杂食性动物,d表示植食性动物,e表示无机环境。①表示光合作用,②③表示呼吸作用,④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详解:
A、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生理过程①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A正确;
B、能够保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的关键成分是a生产者和b分解者,B正确;
C、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再加上人为管理起主要作用,因此农田生态系统 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强,但抵抗力稳定性较弱,C错误;
D、能量流动过程中,呼吸作用能将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为热能,D正确。
故选C。
12-2【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物种多样性增加,使营养结构更加复杂,从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详解:
A、真菌是异养生物,不能固定太阳能,A错误;
B、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立体复合种植使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加复杂,改变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渠道,B正确;
C、该模式增加了物种多样性,增加了消费者的生存空间,从而使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加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
D、该模式利用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D正确。
故选A。
12-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详解:
A、生态系统中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为生产者,有些细菌营寄生生活,是消费者,A错误;
B、蚯蚓是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所以要调查农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B错误;
C、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能量主要来自光能,C错误;
D、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所以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了循环的原理,D正确。
故选D。
12-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Ⅰ中水草、藻类为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甲、乙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丙、丁为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丁还可以为三级消费者,属于第四营养级。
详解:
A、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间的关系可能有竞争、捕食等,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由于丙所摄取的能量,其中一部分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因此丙所摄取的甲、乙等食物的能量远大于丙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B正确;
C、重金属会在生物体内富集,对该河流进行水质测量,主要应该检测被生物体内富集的重金属的含量,C错误;
D、使水质达到要求的处理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治理,要遵循协调、循环等生态工程原理,D正确。
故选C。
12-5【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协调主要指的是生物与环境的协调。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看有无人工输入。限制种群增长的因素不只有天敌,还有空间、营养等资源。
详解:
A、协调原则指的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属于整体原则,A错误;
B、据图乙可知abc都有流向d的能量,所以d为分解者,且该生态系统中有人工污水的输入,人工污水中含有能量,故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小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错误;
C、虽没有天敌的制约,但有空间等资源的限制,挺水植物种群数量不会呈“J”形增长,C错误;
D、湿地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少量生活污水流入湿地不会造成明显影响,D正确。
故选D。
12-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图中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6553kJ/(m2•a)的能量,传递给M3281kJ/(m2•a),遗体残骸6561kJ/(m2•a),M同化的能量3281+2826=6008kJ/(m2•a),其中有3619kJ/(m2•a)用于呼吸作用,传递至下一营养级386kJ/(m2•a),遗体残骸2102kJ/(m2•a)。
详解:
A、海水立体养殖体现了群落的分层现象,充分利用了群落的垂直结构,A正确;
B、牡蛎以浮游植物为食,由于海带的竞争,浮游植物数量下降,牡蛎的食物减少,所以产量降低,B正确;
C、由M到N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86÷( 3281+2826)×100%=6.3%,C错误;
D、该系统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再生原理,D正确。
故选C。
12-7【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判断方法
①强调物质循环、废物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循环原理。
②体现物种多,营养关系复杂;涉及结构、功能、系统组分的比例关系→自生原理。
③强调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涉及环境承载力→协调原理。
④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整体原理。
详解:
A、流入该庭院生态系统的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还有饲料,A错误;
B、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错误;
C、水稻单作系统存在消费者,例如蝗虫等,C错误;
D、稻鱼共生系统有较为复杂的食物链,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稻鱼共生系统增强了土壤肥力,其设计体现了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D正确。
故选D。
13-1【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选择培养基是指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培养基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获得纯净的培养物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微生物接种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详解:
A、自然发酵的甘蔗渣不能灭菌,灭菌时甘蔗渣中的酒精就挥发了,不能将高耐酒精的高产醋酸菌筛选出来,A错误;
B、纯化培养过程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接种醋酸菌,都能使微生物纯化,B正确;
C、高产醋酸菌可产醋酸,醋酸越多分解CaCO3量越大,形成更大的透明圈,C正确;
D、在高浓度酒精环境中,只有高耐酒精的高产醋酸菌才能生存,通过增加酒精浓度进一步筛选高耐酒精的高产醋酸菌,D正确。
故选A。
13-2【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1、培养基的主要成分:
①主要成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②其他成分: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的需求。
③牛肉膏和蛋白胨:来源于动物,含有糖、维生素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
④几种微生物培养时的特殊需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抵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目的是从众多微生物中分离所需要的微生物。
详解:
A、本实验并不是为了分离获取纤维素分解性细菌,而是为了鉴定甲、乙两种菌是否为纤维素分解性细菌,当我们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即使培养基中有除了纤维素外其他的碳源,也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因此实验中所用的培养基不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A错误;
B、刚果红能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而不能与其水解产物发生类似反应,乙菌菌落周围呈现透明圈,说明乙菌能将纤维素分解,使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无法与刚果红形成红色复合物,故乙菌属于纤维素分解性细菌,B正确;
C、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是防止菌污染,C正确;
D、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D正确;
故选A。
13-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生长的细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合成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详解:
A、尿素在脲酶的作用下生成NH3和CO2,NH3溶于水后生成NH4+,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氮源.A正确:
B、尿素分解菌的碳源为葡萄糖,B错误;
C、KH2PO4、Na2HPO4在提供无机盐的同时还能维持培养基pH稳定,C正确;
D、尿素分解菌菌落的周围呈碱性,使溴甲酚紫显紫色,D正确。
故选B。
13-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热纤梭菌是一种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细菌,可利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将其筛选出来。
详解:
A、热纤梭菌是一种嗜热厌氧细菌,牛粪堆的深层比表层氧气含量更低,温度更高,更适合热纤梭菌生存,因此从牛粪堆的深层取样比从表层取样更加合理,A正确;
B、图示是筛选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细菌,因此甲、丙都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B正确;
C、根据图乙的菌落分布均匀,可知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菌种,由于当两个或多个菌体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有一个菌落,因此用该方法统计的菌体数量会比活菌的实际数量少,C错误;
D、热纤梭菌可分泌一种多酶复合体将纤维素水解为可溶性糖,因此丙中纤维素的残留量可反映该菌降解纤维素的能力,D正确。
故选C。
13-5【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菌落是指由一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菌落形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和透明程度等,每一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固定的菌落特征。不同种或同种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菌落特征是不同的.这些特征对菌种识别、鉴定有一定意义。
详解:
A、甲图的培养皿为对照组,乙图的培养皿为实验组,A正确;
B、在发病的土壤取样,才能分离得到苹果树腐烂病菌和放线菌,B正确;
C、培养基应含有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C正确;
D、放线菌的抑菌圈直径越大,表明其拮抗苹果树腐烂病的能力越强,D错误。
故选D。
13-6【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抑菌圈的出现是因为W物质将微生物杀死所致,因此抑菌圈直径越大,表示W物质对微生物的杀伤作用越强,抑菌效果越好。题图信息显示:随着提取物W扩散时间的延长,抑菌圈平均增幅速率先增加后减少,但是抑菌圈的直径逐渐增大,说明抑菌效果逐渐增强。
详解:
A、菌液中含有实验菌,直接与灭菌培养基混合会杀灭菌种,故需要将一定量菌液与冷却后的灭菌培养基混匀并倒平板可得到试验菌平板,A错误;
B、在平板上打孔时,需要防止打孔的钢管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平板,因此在平板上打孔的钢管需要灼烧灭菌,B正确;
C、抑菌圈的大小与抑菌效果呈正相关,提取物W在培养基中扩散,提取物W在图中24h时扩散速率最快,抑菌圈直接最大,可获得最佳的实验抑菌效果,C正确;
D、试验菌的数量随菌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多,W物质的分子数量随提取物W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多,抑菌圈直径的大小随着提取物W扩散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因此菌体浓度、提取物W的浓度和扩散时间都会对抑菌圈直径的大小造成影响,D正确。
故选A。
13-7【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足够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菌落。
详解:
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材质的培养皿、试管、锥形瓶均可采用干热灭菌进行灭菌,A正确;
B、为了保证获得的微生物是纤维素分解菌,图中培养基应加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从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B正确;
C、结合图示可知图中的菌液最终稀释了104倍,若四个平板上分别有48、15、41和52个菌落,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约为(48+41+52)÷3÷0.1×104=4.7×106个/g,C错误;
D、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比实际活菌数目少,因为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菌体聚集在一起时在培养基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D正确。
故选C。
14-1【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是生态价值;直接价值包括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美学价值、研究价值等;潜在价值是目前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
A、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A错误;
B、生物多样性是多种多样的物种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协同进化的结果,B错误;
C、模仿大熊猫设计吉祥物“冰墩墩”,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美学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正确;
D、就地保护指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建立种质资源库来加强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不属于就地保护,D错误。
故选C。
14-2【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1、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
A、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组成和顺序反映这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三种昆虫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相同,说明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A正确;
B、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所含的DNA有所差异,因此若三种昆虫的DNA存在差异,不能说明三种昆虫不属于同一物种,B错误;
C、通过形态学观察不能确定三种昆虫是否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为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为间接价值,故天宝岩肿腿迷甲的发现对于生物进化研究具有直接价值,对生态保护有间接价值,D错误。
故选A。
14-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将一段外源DNA片段(包含约850个基因)与丝状支原体(一种原核生物)的DNA进行重组后,植入大肠杆菌”,属于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
详解:
A、通过导入不同的目的基因,可用于生产药品、制造染料、降解有毒物质,A正确;
B、“新的生命”是一个新的物种,由于其没有天敌,进入自然界后,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B错误;
C、人造生命扩散到自然界,竞争能力强,因此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有可能造成环境安全性问题,C正确;
D、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一些不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插入制备基因,或在一些致病的细菌或者病毒中插入能对抗普通疫苗或药物的基因,就会培育出新的致病微生物或新的抗药性增强的致病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制成生物武器,D正确。
故选B。
14-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详解:
A、蚂蟥吸食脊椎动物的血液,蚂蟥与被吸食血液的大型脊椎动物之间关系是寄生,A正确;
B、空间分布是指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可通过蚂蟥的空间分布及DNA研究脊椎动物在自然保护区内的空间分布,B正确;
C、利用DNA可以研究不同物种的脊椎动物和同一脊椎动物的不同基因,即利用DNA可以研究脊椎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C正确;
D、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称为直接价值,自然保护区的美景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属于其直接价值,D错误。
故选D。
14-5【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
A、死亡率和出生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因此,提高出生率是增加大熊猫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A正确;
B、建设秦岭国家公园提高了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属于就地保护,是对其进行保护的最有效措施,B错误;
C、不同动物粪便中含有不同DNA,因此,可通过采集大熊猫的粪便,分析其中特异的 DNA 分子调查种群数量,C正确;
D、栖息地的破碎化会形成很多小的大熊猫种群,会减少个体间的交配、繁殖的概率,从而阻止大熊猫之间的基因交流,导致遗传多样性的降低,而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可促进大熊猫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利于保护遗传多样性,D正确。
故选B。
14-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PCR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的技术,利用的原理是DNA的复制。
详解:
A、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因此要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最终还必须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完成,A正确;
B、酶A要在高温条件下延伸DNA,所以酶A为耐高温DNA聚合酶,由图可知,要得到两条链一样长的DNA单链,应选择引物1和引物4,B正确;
C、由图可知,引物2和引物3存在互补配对片段,置于同一个反应系统时它们会发生结合而失去作用,C错误;
D、图示的过程为重叠延伸PCR技术,利用重叠互补引物将两个不同的基因拼接到一起,D正确。
故选C。
14-7【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PCR技术: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原理:DNA复制。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一对引物。条件:模板DNA、四种dNTP(三磷酸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详解:
A、DNA分子为两条反向平行的两条链,每条链都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则一个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
B、在反应过程中,dNTP(三磷酸脱氧核苷酸)既是原料又为新链的合成提供能量,无需ATP,B错误;
C、做qPCR之前,需要先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1对引物和1种Taqman探针,C正确;
D、若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扩增次数少,说明更多的荧光探针与目的基因进行了碱基互补配对,可推测获得的核酸产物中含有病变的概率越大,D错误。
故选C。
15-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将抗原注射入小鼠中,获得免疫小鼠,从小鼠脾脏中获得B淋巴细胞,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通过PEG融合成杂交瘤细胞,再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培养筛选,最终获得能在体外大量繁殖的同时能产生抗PD-L1抗体的细胞。
详解:
A、将新冠病毒表面的PD-L1注射入小鼠,获得免疫小鼠,免疫小鼠可以产生抗PD-L1的抗体,从小鼠脾脏中获得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PD-L1的抗体,A正确;
B、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放入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只有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的杂交瘤细胞能大量增殖,其他类型的杂交瘤细胞不能正常生存,B错误;
C、杂交瘤细胞具有骨髓瘤细胞的特征,细胞表面缺少粘连蛋白,培养过程中一般无接触抑制现象,不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C正确;
D、图中细胞群a在加入PD-L1后呈阳性,说明细胞群a产生了抗抗PD-L1的抗体,因此将图中细胞群a在体外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出大量的抗PD-L1单克隆抗体,D正确。
故选B。
15-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1)制备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
(2)获得杂交瘤细胞: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
详解:
A、重组慢病毒质粒与辅助质粒导入病毒包装细胞需要依赖膜融合,故质粒被包在脂质体双分子层中,即脂质体内部,A正确;
B、动物细胞培养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使之脱落,B正确;
C、经特定抗原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在体外无增殖能力,无法通过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C错误;
D、单克隆抗体本身不能杀伤肿瘤细胞,能利用其特异性帮助药物作用于病变细胞,起到靶向治疗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15-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
2、两次筛选: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详解:
A、对动物进行间歇注射抗原处理,以刺激动物机体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可分布于淋巴结和脾脏等处,故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某种抗原的动物脾脏中获得,A正确;
B、据题意“EBV转化细胞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Oua敏感;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但对Oua不敏感”可知,HAT培养基去除的是未与EBV转化细胞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和自身融合的骨髓瘤细胞,Oua筛选去除的是未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EBV转化细胞和自身融合的EBV转化细胞,B错误;
C、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杂交瘤细胞若丢失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可能会导致抗体产生能力下降,C正确;
D、图示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筛选,用专一抗体检测呈现阳性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直接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D正确。
故选B。
15-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类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结合,被肿瘤细胞特异性识别,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肿瘤细胞,溶酶体使其裂解,释放药物,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详解:
A、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类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结合,被肿瘤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识别,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肿瘤细胞,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A正确;
B、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单克隆抗体,若单克隆抗体能与肿瘤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则可以对肿瘤细朐进行定向的放疗,B正确;
C、结合图示可以看出,ADCs在溶酶体酶的作用下释放出细胞毒素,在细胞毒素介导下启动了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C错误;
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至少需经过两次筛选才能得到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其中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获得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能产生相应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正确。
故选C。
15-5【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
A、在动物转基因技术中,常采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受精卵,A正确;
B、常用灭活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其原理是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相互凝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B正确;
C、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培养之后,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需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多次筛选才能获得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错误;
D、经过转基因技术改造小鼠之后,获得的抗体是由人的抗体基因编码的,所以称为人源性单克隆抗体,能够有效解决鼠源性单克隆抗体被人体识别为异源蛋白的问题,即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抗原性低等特点,D正确。
故选C。
15-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可知,T线和C线处同时显示横杠,即阳性,若样品中不含病毒,样品经过结合垫时由于不存在病毒抗原,则不存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显色组分仍会随样品继续向前运动,由于不存在病毒抗原,抗体3不能与待测抗原结合,故在T线不会显色即不显示横杠;在到达C线时,抗体2能与抗体4结合从而显色,C线出现横杠,即为阴性。
详解:
A、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使用单克隆抗体可以保障检测的特异性与灵敏性,A正确;
B、抗体1、3均能与待测抗原结合,抗体1位于结合垫位置,先与抗原结合,抗体3位于T线位置,后与抗原结合,抗体1、3均能与待测抗原(同一种抗原)结合,说明抗体1和抗体3与待测抗原的结合部位是不同的,B正确;
C、吸水垫在右侧,点样后,结合垫的抗体1和2能随样液向右扩散,C正确;
D、据分析可知,T线(抗体3与抗原结合)不会显色即不显示横杠,抗体2能与抗体4结合(C线出结合),如果有被聚集沉淀的胶体金则会显色,出现横杠,即C线变红显示横杠,即为阴性,没有感染病毒,D错误。
故选D。
15-7【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细胞需置于含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详解:
A、杂种细胞传代培养需要添加激素及血清等天然成分的完全培养液,A错误;
B、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具有两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属于染色体变异,B错误;
C、由题可知,某个子细胞中同时检测到(A+、B+)基因所表达的产物,而不是单独出现A+或者B+ 所表达的产物,说明基因A+、B+在同一染色体上,C正确;
D、如果子代细胞出现(A+、B-)、(A-、B+)、(A+、B+)和(A-、B-)等所表达的全部基因产物,可能A+、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能排除在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结构变异的可能性,D错误。
故选C。
16-1【基础】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淀粉的剩余量,酶的活性越高,相同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越少,故据图分析可知,酶乙的最适温度在40℃左右,酶甲的最适温度无法判定。
详解:
A、分析图可知,在相同温度下,和乙组相比,甲组淀粉剩余量更多,说明酶甲的活性小于酶乙,A正确;
B、题图纵坐标表示淀粉剩余量,40℃下淀粉的剩余量是最少的,说明酶乙在40℃左右时活性最高,即酶乙的最适温度在40℃左右,B正确;
C、和40℃相比,50℃时甲组淀粉剩余量相对值更低,说明酶甲的活性并未丧失,C错误;
D、将温度从40℃升至50℃,淀粉剩余量增加,说明酶乙的活性降低,D错误。
故选AB。
16-2【基础】 【正确答案】 AD
【试题解析】 分析:
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基因虽然十分稳定,能在细胞分裂时精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也可以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这个基因叫做突变基因。于是后代的表现中也就突然地出现祖先从未有的新性状。
详解:
A、枯草芽孢杆菌是细菌,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
B、Ker-Z1是角蛋白酶,是蛋白质,其功能与其氨基酸种类、数目、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B正确;
C、科研人品利用定点诱变方法使枯草芽孢杆菌的角蛋白酶(Ker-Z1)发生三个氨基酸改变,从而构建了Ker-Z1突变体(T210SN211S/T212G),因此T210S/N211S/T212G的产生是基因发生了定向变异的结果,C正确;
D、结合图示可知,突变体T210SN211S/T212G提升了20~80℃间的催化活性,D错误。
故选AD。
16-3【巩固】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分析:
探究实验需要遵照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实验原则,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除了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相同,包含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
详解:
A、过氧化氢的量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故两个装置中的过氧化氢要等量且不宜过多,A正确;
B、需同时挤捏两支滴管的胶头,让肝脏液和 FeCl3同时注入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保证催化剂同时起作用,B正确;
C、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FeCl3都可以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错误;
D、由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Cl3,所以左边移液管内红色液体上升的速度比右边快,由于过氧化氢的量相等,产生的氧气一样多,最终两侧移液管中的液面等高,D错误。
故选AB。
16-4【巩固】 【正确答案】 CD
【试题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曲线Ⅰ将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比曲线Ⅱ将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短,因此曲线Ⅰ代表的酶的活性大于曲线Ⅱ代表的酶的活性。
2、反应速率相同时,酶活性不一定相同。反应速率还与酶浓度、底物浓度有关。
详解:
A、由图可知,曲线Ⅰ将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比曲线Ⅱ将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短,因此曲线Ⅰ代表的酶的活性大于曲线Ⅱ代表的酶的活性,A正确;
B、随着反应的进行,淀粉溶液浓度下降,导致反应速率不断下降,B正确;
C、反应速率除了受酶活性的影响,还与底物浓度等有关。A点时,反应已进行一段时间,两个反应体系中底物浓度不同,此时反应速率相等,但淀粉酶活性不一定相同,C错误;
D、若适当增加淀粉的量,淀粉被完全水解的时间延长,B、C点均会向右移动,D错误。
故选CD。
16-5【巩固】 【正确答案】 B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随着鼠尾草酸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下降,说明鼠尾草酸浓度越大,对酶促反应速率的抑制作用越强。
详解:
A、五组实验的底物浓度、pH、温度等属于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A正确;
B、由图分析鼠尾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小,说明对酶促反应速率的抑制作用越强,B错误;
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鼠尾草酸是α-淀粉酶的抑制剂,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
D、鼠尾草酸能竞争性地与α-淀粉酶结合,从而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在α-淀粉酶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淀粉的浓度会提高淀粉与α-淀粉酶结合的概率,从而会减小鼠尾草酸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故选BD。
16-6【提升】 【正确答案】 BC
【试题解析】 分析:
1、分析图1:竞争性抑制剂和底物争夺酶的同一活性部位,使酶和底物的结合机会减少,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而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结构,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
2、分析图2: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中,底物浓度较低时,曲线甲的反应速率最高,表示未加入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后酶对底物的结合机会降低,但升高底物浓度后酶和底物的结合机会又会升高,其催化反应速率又升高,可知曲线乙是表示加入竞争性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后酶会失去催化活性,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可知曲线丙是表示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
详解:
A、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结构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在低温下酶的空间结构没有改变,A错误;
B、竞争性抑制剂和底物能够争夺酶的同一活性部位,说明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可能具有类似结构,B正确;
C、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曲线甲中的酶促应速率随着底物浓度的不再增加,表明此时底物浓度不再是限制酶促反应的因素,此后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C正确;
D、由以上分析知,曲线甲是未加入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曲线乙是表示加入竞争性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D错误。
故选BC。
16-7【提升】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分析:
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对所作用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酶仅能作用于一种物质,或一类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促其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反应产物,这种选择性作用称为酶的专一性。
详解:
A、由图知S酶既可以催化CTH又可以催化CU发生反应,说明S酶的空间结构可以再不同底物的诱导下发生相应改变,并不能说明S酶没有专一性,A错误;
B、酶活性可以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反应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根据曲线④的变化趋势可推知,S酶的活性不能用某些反应产物的相对含量表示,B错误;
C、由实验可知,S酶可催化两种结构不同的底物CTH和CU,明S酶的空间结构可以再不同底物的诱导下发生相应改变,适应与不同底物的结合,该实验结果更加支持“诱导契合”学说,C正确;
D、反应物④SCTH不能催化CU水解,原因可能是SCTH失去活性,或者出现空间结构固化。用SCTH催化CTH反应检测反应产物的生成量,如果SCTH能催化CU水解,那么酶没有失活,即出现空间结构的固化;如果SCTH不能催化CU水解,则SCTH失活,所以可以用可以用SCTH催化CTH反应,D正确。
故选AB。
17-1【基础】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1、真核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细胞增殖是细胞数量的增加,既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也包括二分裂。
2、减数分裂显著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最终分裂得到的生殖细胞中的核DNA和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比减半。
3、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都会出现着丝粒分裂的现象。
详解:
A、真核细胞的三种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A错误;
B、若图表示减数分裂,则BC 段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细胞中核DNA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B错误;
C、无论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CD段的出现都是染色体着丝粒分裂的结果,C正确;
D、DE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核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ABD。
17-2【基础】 【正确答案】 BC
【试题解析】 分析:
图中细胞a中染色体数和DNA数都是n,都是体细胞的一半,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细胞b中染色体是n,DNA是2n,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c中染色体和DNA都是2n,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d和e的DNA处于2n和4n之间,说明细胞处于间期DNA复制时期;细胞f中染色体2n,DNA是4n,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细胞g中染色体和DNA都是4n,则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详解:
A、据上分析可知,细胞a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又其对蝗虫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因此细胞a的名称可能为精细胞,A正确;
B、细胞b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d,e处在间期DNA复制的时期,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细胞c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g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两个时期都会发生了着丝点分裂,D正确。
故选BC。
17-3【巩固】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图1: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图2:图2表示该生物体内某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图中ac段表示分裂间期,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fg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gh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详解:
A、图1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而图2的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A错误;
B、图2中ef段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细胞中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B正确;
C、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能是基因突变(发生在bd段)或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C正确;
D、图1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产生的子细胞是精原细胞,D正确。
故选BCD。
17-4【巩固】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分析:
1、分析甲图:图中A细胞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中存在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分析乙图:根据DNA和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变化特点可知,0~8表示的是减数分裂;8位点发生受精作用;8~13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具体的时间段1~2、2~3、3~4、4~5依次为减Ⅰ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5~6为减二的前期和中期,6~7、7~8分别为减Ⅱ的后期和末期;9~10、10~11、11~12、12~13依次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详解:
A、由于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配,所以为初级卵母细胞,该动物为雌性,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次级卵母细胞,C细胞可能源自B细胞,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1~5,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5~8。图乙,8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发生受精作用,之后细胞进行有丝分裂,都有同源染色体,即8~13区间,B正确;
C、图乙中6处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是发生着丝粒分裂,图乙中8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发生受精作用,图乙中11处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是发生着丝粒分裂,三次加倍原因不同,C错误;
D、由分析可知:甲图中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乙中11~12阶段;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图乙中6~7阶段,D错误。
故选AB。
17-5【巩固】 【正确答案】 CD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柱形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图:甲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丙图中染色体数目有三种数值,应该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其中a组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前期、中期,b组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组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
A、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因此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赤道板,A错误;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应该是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而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应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的分裂就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正确;
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D正确。
故选CD。
17-6【提升】 【正确答案】 BD
【试题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所示常染色体上朱红眼基因(cn)和暗栗色眼基因(cl)两种基因;X染色体上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两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的基因,此题中的朱红眼基因和暗栗色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同理辰砂眼基因和白眼基因也不是等位基因。
详解:
A、有丝分裂中期时,细胞内cn基因的数目可能为2个,也可能为4个,A错误;
B、有丝分裂后期时,每一极都含有图示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因此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B正确;
C、基因v与w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为非等位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不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C错误;
D、图示表明果蝇的眼色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D正确。
故选BD。
17-7【提升】 【正确答案】 A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图1:A组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为2,可表示G1期和有丝分裂末期;B组细胞中DNA相对含量在2~4间,表示DNA正在进行复制,处于S期;C组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为4,可表示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
分析图2:D组细胞中DNA的相对含量只有体细胞的一半,表示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E组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为2,可表示G1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F组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为4,可表示G2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
分析图3:曲线表示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其中甲乙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乙丙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丙丁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丁戊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
A、C组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为4,可表示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有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
B、E组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为2,可表示G1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后期、末期可能含有两条X染色体,B正确;
C、甲乙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组细胞中DNA相对含量在2~4间,表示DNA正在进行复制,C正确;
D、图3丙到丁表示着丝粒的分裂,图1中的C组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为4,可表示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在后期能进行着丝粒的分裂;图2中E组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为2,可表示G1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发生着丝粒的分裂;F组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为4,可表示G2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会进行着丝粒的分裂,D错误。
故选AD。
18-1【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下丘脑释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释放。肾上腺皮质在ACTH的作用下合成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详解:
A、垂体是糖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共同的靶器官,ACTH的靶器官是肾上腺皮质,A错误;
B、人体的应激反应有下丘脑参与,受糖皮质激素影响,因此属于神经−体液调节方式,B正确;
C、糖皮质激素能够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因此作用后可能导致机体血糖升高,C正确;
D、糖皮质激素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
故选A。
18-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这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2、跟甲状腺激素一样,性激素也能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详解:
A、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A错误;
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只有垂体相关细胞膜上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B错误;
C、虽然人参皂苷能引起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但并不清楚促性腺激素对人参皂苷的影响,无法得出反馈调节的结论,C错误;
D、人参皂苷能促进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D正确。
故选D。
18-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甲状腺性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增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对应Ⅰ;垂体性甲亢是促甲状腺激素增多,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增多,对应Ⅱ;甲状腺性甲减是甲状腺激素减少,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增多,对应Ⅲ;垂体性甲减是促甲状腺激素减少,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减少,对应Ⅳ。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疾病类型I为甲状腺性甲亢,疾病类型II为垂体性甲亢,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疾病类型III为甲状腺性甲减,疾病类型Ⅳ为垂体性甲减,B正确;
CD、表格内容表示,甲状腺性甲亢(Ⅰ)、甲状腺性甲减(Ⅲ)都是一种激素的增多(减少),引起另一种激素的减少(增多),两者的生化指标变化体现的均是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特点,而不是分级调节,C正确,D错误。
故选D。
18-4【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详解:
A、分析题图可知,温度降低后,机体往往会通过分级调节,促进甲状腺分泌更多的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量,而图示中的长反馈、短反馈作用有利于维持激素的动态平衡,使含量不至于过多或过低,都是负反馈调节,A正确;
B、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该过程不属于分级调节,B错误;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细胞分泌,作用于垂体促进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还可以通过超短反馈直接作用于下丘脑,故下丘脑和腺垂体都是其靶细胞,C正确;
D、通过①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产生兴奋,通过②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分析整合后,通过③传出神经传到下丘脑,促进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过程经过反射弧,属于神经调节,D正确。
故选B。
18-5【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糖皮质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可以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腺垂体,促进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以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影响二者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激素。
详解:
A、已知糖皮质激素能够通过抗胰岛素作用抑制心脏和脑组织除外的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但糖皮质激素不抑制心脏和脑,可以保证应激情况下心脏和脑的能量供应,A正确;
B、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使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和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加强,使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减少,导致肾上腺菱缩,B正确;
C、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具有放大效应,人体内糖皮质激素含量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高,C错误;
D、糖皮质激素能够能够通过抗胰岛素作用抑制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还能够抑制热量释放或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敏感性,抑制细菌或病毒感染时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使体温下降,从而使人体温下降或防止发热,D正确。
故选C。
18-6【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详解:
A、甲状旁腺和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是内分泌腺或细胞,没有导管,其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A错误;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是激素,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而高效,B正确;
C、分析题图可知,在调节血钙浓度的效应上甲状旁腺素作用后使血钙浓度升高,降钙素使血钙浓度降低,二者是相抗衡的,据图所知,血钙降低后将促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从而导致骨钙溶解加快,C正确;
D、机体调节血钙浓度的方式为体液调节,由于不存在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的分级调控,所以此过程中不存在分级调节,D正确。
故选A。
18-7【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图Ⅰ,通过b可以对A和D两个器官起作用,说明b是甲状腺激素,B是甲状腺,a是促甲状腺激素,A是垂体,d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是下丘脑。分析图Ⅱ,健康人注射TRH后,TSH的含量增高;甲注射前TSH含量比健康人低,注射后和正常人一致,说明甲的病变部位是下丘脑;乙注射前TSH比健康人低,注射后依然低,证明乙的病变部位是垂体;丙注射前TSH偏高,注射后更高,说明丙的病变部位是甲状腺。
详解:
A、由b可反馈调节A和D,且D能调节A的分泌可分析出,图I中A是垂体;激素b是甲状腺激素,血液中激素b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多,A错误;
B、原发性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本身病变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注射TSH后摄入碘不变,B错误;
C、依据图II测得的结果推测,甲注射前TSH含量比健康人低,注射后和正常人一致,说明甲的病变部位是下丘脑;乙注射前TSH比健康人低,注射后依然低,证明乙的病变部位是垂体;丙注射前TSH偏高,注射后更高,说明丙的病变部位是甲状腺,甲、乙、丙三人中最可能患有原发性甲减的是丙,C正确;
D、依据图II测得的结果推测,甲注射前TSH含量比健康人低,注射后和正常人一致,说明甲的病变部位是下丘脑;乙注射前TSH比健康人低,注射后依然低,证明乙的病变部位是垂体,因此图II中甲、乙可能分别患下丘脑性继发性甲减和垂体性继发性甲减,D错误;
故选C。
19-1【基础】 【正确答案】 A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具有蚂蚁的植物和不具有蚂蚁的植物相比较,具有蚂蚁的植物幼角蝉的数目多,而没有蚂蚁的植物幼角蝉的数目不会增多,说明蚂蚁的存在对角蝉有利,有利于角蝉的繁殖。
详解:
A、蚂蚁在生态系统中可以作为消者,消费者的存在加速了物质循环,A正确;
B、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所以角蝉幼虫和蚂蚁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B错误;
C、能量的传递效率是指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而不是种群间的传递效率,C错误;
D、有蚂蚁时角蝉幼虫数量会增加,但是环境空间和资源有限,不会持续增加,D正确。
故选AD。
19-2【基础】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详解:
A、螟虫爆发则捕食更多的水稻,则水稻的光合作用减少,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减少,A正确;
B、据表可知,仅施无机肥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最多,可能导致浮游植物竞争加剧,B正确;
C、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C错误;
D、施加有机一无机复合肥,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最高,则营养结构最复杂,生物群落最稳定,所以为提高浮游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应对稻田施加有机一无机复合肥,D正确。
故选ABD。
19-3【巩固】 【正确答案】 BD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加,藻类种数(多样性)增加;超过一定范围,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加,藻类种数(多样性)降低。
详解:
A、由于资源等环境条件限制,即使没有滨螺,浒苔的种群数量也不会呈J形增长,A错误;
B、据图可知,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加,藻类的种类数先增加后减少,说明滨螺密度的变化会改变潮间带群落的丰富度,B正确;
C、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浒苔和滨螺只是其所处营养级的一种生物,两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一定是10%~20%,C错误;
D、分析题意可知,不同藻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故藻类种类数的增加可能是减少的浒苔为其他藻类的生存腾出了空间,D正确。
故选BD。
19-4【巩固】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分析:
每一营养级同化量的去路:①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②自身呼吸消耗,③流向分解者,④未被利用。
详解:
A、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甲,低竞争低捕食,所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A正确;
B、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越激烈,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导致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B正确;
C、为防治农田鼠害,可引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使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较少,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C正确;
D、种群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未被利用,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D错误。
故选ABC。
19-5【巩固】 【正确答案】 ACD
【试题解析】 分析:
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由于地形、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的现象。
2、气候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引起的。
详解:
A、树线以上即为高山灌丛和草甸,因此树线之上和之下植被是按照海拔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
B、由表格可知,树线上升幅度增加,植被厚度指数增加,即树木增多,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因此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B正确;
C、气候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引起的,不是臭氧层的破坏造成的,C错误;
D、由表格可知,树线上升幅度受到植被厚度指数的制约,因此树线上升幅度受种间关系的制约,再结合题干“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增加”,可知树线上升幅度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D错误。
故选ACD。
19-6【提升】 【正确答案】 AC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探究柏桉藻成功入侵北大西洋沿岸某水域的原因,结合题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水虱的有无及水虱数量,因变量是海藻重量增加值,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A、柏桉藻成功入侵成为该区域的优势种说明该区域发生了演替,由于该演替过程中具有植被条件,故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正确;
B、结合题图可知,与没有水虱相比(0只水虱组),在有水虱的水箱中(4只水虱组、8只水虱组),柏桉藻重量增加值明显;而本地藻的重量增加值是有水虱的水箱中(4只水虱组、8只水虱组)小于没有水虱相比(0只水虱组),说明水虱偏好捕食本地藻类,但甲藻和乙藻的重量增加值均>0,故本地藻的死亡率不一定上升,B错误;
C、水虱同化的能量除用于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外,其余储存在体内的有机物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C正确;
D、据图可知,柏桉藻入侵会导致该区域本地藻数量减少,不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提高和生态平衡的维持,D错误。
故选AC。
19-7【提升】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详解:
A、甲、乙、丙构成了农场的营养结构,碳在该农场生态系统中不循环,A错误;
B、图1中甲是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丙是第三营养级,且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错误;
C、某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没有被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及人工投放的饲料中能量,因此图2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3+d1,第三营养级粪便中能量属于b2+d2,C正确;
D、图2中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a1+a2+a3,第二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a2,因此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a1+a2+a3)×100%,D错误。
故选AB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基础】 【正确答案】 CD
【试题解析】 分析:
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
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A错误;
B、首次出现的菌落做标记时应标记在皿底上,B错误;
C、夹层培养法不需要对大肠杆菌进行再次接种,可避免细菌移动或菌落被完全培养基冲散,C正确;
D、由于代谢缺陷型大肠杆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所以形态较小的新菌落可能是代谢缺陷型大肠杆菌,D正确。
故选CD。
20-2【基础】 【正确答案】 AC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过程是梯度稀释,②过程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目的是筛选单菌落。从功能上看,Ⅰ号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来说属于固体培养基;Ⅱ号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采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和干热灭菌。
详解:
A、据图可知,过程②为释涂布平板法接种,A错误;
B、1号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目的是选出能高效生产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故培养基应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B正确;
C、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先调节pH,后灭菌,C错误;
D、嗜热菌生长时可释放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形成大小不同的透明圈,透明圈越大,说明细菌释放淀粉酶越多,要挑出接种到II号培养基进行培养,D正确。
故选AC。
20-3【巩固】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分析: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嗜盐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要从某咸水湖中寻找生产PHA菌种,首先要进行目的菌株的筛选,可将咸湖水接种在含盐量较高的选择培养基上,筛选培养得到嗜盐细菌;然后,从选择培养基上挑选多个单菌落分别进行扩大培养,扩大培养的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最后检测嗜盐细菌的数目和PHA的产量,选择PHA产量最高的嗜盐细菌作为目的菌株。
详解:
A、PHA是由嗜盐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要筛选嗜盐细菌,步骤②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含盐量较高的选择培养基上,A错误;
B、步骤③培养基浓度过高,会导致菌体失水死亡,不利于嗜盐细菌的生长,B错误;
C、步骤④扩大培养应选用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无需加入琼脂,C错误;
D、要挑选高产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嗜盐菌,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并分别测定嗜盐细菌的PHA含量,进行比较,D正确。
故选ABC。
20-4【巩固】 【正确答案】 CD
【试题解析】 分析:
1、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四条本市生活垃圾按照以下标准分类规定: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
2、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筛选获得高效降解淀粉的菌种,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详解:
A、剩余饭菜、果皮果壳属于湿垃圾,玻璃碎片属于干垃圾,A错误;
B、菌落①②透明圈大小不同是两个菌群对淀粉的分解能力不同,透明圈大的分解能力强,B错误;
C、抗生素或电池等会抑制微生物生长,不利于微生物的分解,C正确;
D、图中出现透明圈,因此将菌液接种到培养基的方法是释涂布平板法,D正确。
故选CD。
20-5【巩固】 【正确答案】 AC
【试题解析】 分析: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足够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菌落。
详解:
A、甲培养皿的菌落均匀分布,接种方法应为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
B、甲、丙培养基菌落数目多,包括野生型酵母菌菌株和某种营养缺陷型酵母菌菌株,乙培养皿菌株是某种营养缺陷型酵母菌菌株,乙培养皿的培养基是基本培养基,甲和丙是加入了同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B错误;
C、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接种到甲培养皿的酵母菌可能还有其他营养缺陷型,且有些菌落不一定由一个酵母菌形成,所以,甲培养皿中菌落数有可能比接种的酵母菌数少,C正确;
D、乙培养皿的培养基是基本培养基,形成的菌落只可能是野生型菌落,D错误。
故选AC。
20-6【提升】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道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技术,其中平板划线分离法如果划线适宜的话,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经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此法所计算的菌数是培养基上长出来的菌落数,故又称活菌计数。一般用于某些成品检定(如杀虫菌剂等)、生物制品检验、土壤含菌量测定及食品、水源的污染程度的检验。
详解:
A、如果空白对照组产生了菌落,说明实验材料受到污染,需要重新制作培养基,重新取样做实验,A错误;
B、因为每组的浓缩水样含量不同,每组单独取其平均值就可以,不能用三组的平均值,B错误;
C、该实验由于需要统计菌落的数目,因此只能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而不能用平板划线法,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统计菌落数目,C错误;
D、有些活菌在培养过程中死亡,另外有些菌落是有多个活菌共同形成的,所以按形成的菌落数目来计算活菌数目的话,结果往往会少于活菌实际数目,D正确。
故选ABC。
点睛:
清楚微生物的实验培养相关操作及方法要点是解决本道题的关键。
20-7【提升】 【正确答案】 AD
【试题解析】 分析:
样品的稀释度将直接影响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为30〜300、适于计数的平板。在同一稀释度下,应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然后求出平均值。
详解:
A、干热灭菌法适合用于器具,培养基可用湿热灭菌法,如高压蒸汽灭菌,A正确;
B、图示过程为以苹果皮为材料分离纯化用于果醋制作的菌种,②中的纯培养物来自苹果皮上的野生型醋酸菌,B错误;
C、分离计数的培养基需要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至少制备3个,平板划线法只能纯化不能计数,C错误;
D、根据最后三个培养皿的菌落数为75、80、88,平均数为81,可求出菌种浓度为81÷0.1×107=8.1×109个/ml,故①扩大培养基中的菌种浓度约为8.1×109个/ml,D正确。
故选AD。
21-1【基础】 【正确答案】 1、信号 2、根冠和萎焉的叶片 抑制
3、在光照条件下,野生型植株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种子的萌发率大于突变体种子的萌发率(或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野生型植株在光照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都大于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
【试题解析】 分析:
1、分析图1:野生型植株ABA含量相对值低于光受体缺失突变体,说明光可能抑制植物ABA的合成。
2、分析图2:该实验的自变量有光照和黑暗、野生型植株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ABA的有无和浓度,因变量是种子萌发率;由于在光照条件下,野生型植株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大于突变体种子的萌发率(或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野生型植株在光照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都大于黑暗条件),可推测光信号减弱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光敏色素捕捉的是一种信号,因而光能作为信号在植物体中被光敏色素(一种蛋白)捕捉,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野生型植株能接受光信号,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不能接受光信号;分析图1可知,野生型植株ABA含量相对值低于光受体缺失突变体,说明光可能抑制植物ABA的合成。
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光信号减弱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其依据是在光照条件下,野生型植株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种子的萌发率大于突变体种子的萌发率(或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野生型植林在光照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都大于黑暗条件下的)。
21-2【基础】 【正确答案】 1、光敏色素或光受体 2、弱光逆境和荫蔽锻炼对大豆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影响 衰老 有机物的积累多 植物接受弱光信号后显著提高了叶绿素b的含量,进而提高净光合速率
3、复合种植时大豆会受到玉米的遮挡,达成荫蔽锻炼,能够提高大豆的净光合速率,从而实现产量提高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可知,该实验弱光逆境和荫蔽锻炼对大豆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影响,发现荫蔽锻炼可以使植物产生“逆境记忆”,植物接受弱光信号后显著提高了叶绿素b的含量,进而提高净光合速率,提高后期的耐受能力。
光作为一种信号,可以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植物通过光敏色素对光信号进行感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影响对弱光逆境的响应,从而产生“逆境记忆”。
①分析表格可知,本实验分为3个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分别是进行了弱光逆境和荫蔽锻炼处理,因变量是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故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弱光逆境和荫蔽锻炼对大豆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相关指标)的影响。
②研究发现该组大豆叶片光能转化率低于另外两组,由此推测正常光下植物生长速率较快,叶片衰老更快,这与实验后期该组叶片快速变黄、脱落相一致。而正常光照下大豆植株个体的产量仍然高于弱光逆境,原因是正常光照下叶片数量多,虽然单片叶片净光合速率低,但整株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总量更多,即有机物的积累更多。
③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和持续照光相比,荫蔽锻炼处理下,植物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变化不大,但叶绿素b含量增加,结合第二组弱光逆境处理可知,荫蔽锻炼处理使叶片中叶绿素a的含量得到恢复,叶绿素b增加,说明荫蔽锻炼使植物产生“逆境记忆”的机理是植物接受弱光信号后,恢复了叶绿素a的含量,还显著提高了叶绿素b的含量,进而提高净光合速率。
大豆和玉米植株相比,株高更矮,复合种植时,大豆会受到玉米的遮挡,达成荫蔽锻炼,能够提高叶片叶绿素b的含量,大豆的净光合速率,从而实现有机物的产量提高。
21-3【巩固】 【正确答案】 1、加快 大于 光合作用的酶量
2、暗期铁皮石斛CO2吸收总量始终大于零 转化成酸性物质储存起来 释放出来 黑暗条件下缺少暗反应所需的NADPH和ATP 光照强度 吸收的CO2、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酸性物质释放的CO2
【试题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
CO2被植物吸收后,与C5结合形成C3,据图分析,A→B随着细胞间隙CO2相对浓度的升高,细胞中C5含量逐渐下降,说明光合速率逐渐增大,故叶肉细胞吸收CO2的速率逐渐加快;B→C随着细胞间隙CO2相对浓度的升高,C5含量不再发生改变,说明此时光合速率已达到最大值,故此时叶片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由于实验是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进行,此时导致光合速率不再继续增大的内部因素可能是叶绿体基质中与暗反应相关酶的数量不足。
①根据图像分析可知,不同于一般植物的是,暗期铁皮石斛CO2吸收总量始终大于0,同时铁皮石斛暗期气孔开放程度大于光期。
②铁皮石斛中酸性物质在暗期上升、光期下降,推测发生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铁皮石斛在光期条件下吸收 CO2不足,但可以在暗期通过开放气孔来吸收CO2从而储存起来,之后在光期释放出来,从而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CO2;光合作用过程中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需要光反应过程提供的物质,由于黑暗条件下缺少暗反应所需的NADPH和ATP,故暗期铁皮石斛并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
③分析图2,实验的自变量是一天中不同时间,因变量是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图中A点之后,B点之前光照较弱,故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B点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有:吸收的CO2、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酸性物质释放的CO2。
21-4【巩固】 【正确答案】 1、类囊体薄膜 一是作为(活泼的)还原剂(或“还原C3”),二是提供能量
2、能 总光合速率包括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一定强度的蓝光对净光合速率(光下CO2吸收量)基本没有影响,但能明显提高呼吸速率(黑暗下CO2释放量)
3、子叶 传导信号 环境因素调节/影响、激素调节、基因表达调控
【试题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
1、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还原型辅酶Ⅱ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 在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故NADPH的作用是是作为还原剂和提供能量。
研究人员在自然光的基础上增加不同强度的蓝光处理蚕豆幼苗,两周后测定单位时间内植株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代表净光合速率)和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代表呼吸速率),曲线中蓝光处理后能明显提高呼吸速率,对净光合速率基本没有影响,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而能提高蚕豆幼苗的总光合速率。
由图可知,双子叶植物种子在萌发时,顶端形成弯钩保护植物在出土过程中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不受土壤机械摩擦的损害。由题意可知,生长素能促进C端片段(TMK1C)进入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向细胞质和细胞核传导信号,从而引起后面一系列的变化。以上信息说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环境因素调节、激素调节、基因表达调控共同完成的。
21-5【巩固】 【正确答案】 1、信号或信息 光敏色素 叶片 遮阴导致红光/远红光 比值下降,玉米叶片细胞的光敏色素接受(感受)光信号的变化,经过 信息传递(信号转导)影响了植物激素合成与分泌所需蛋白质(酶)的合成,促进了植物激素(生 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促进了玉米植株的伸长,诱导植株产生了避阴反应或经过信号转导影响了植物激素合成与分泌,植物激素又影响了植株伸长所需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产生了避阴反应
2、光照强度 83% 遮阴50%使光照强度下降,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其影响程度大于遮阴反应, 因此,玉米植株株高下降或光照强度下降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引起的株高下降大于遮阴反应引起的株高上升
【试题解析】 分析:
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植物体内除了光敏色素,还有感受蓝光的受体。可以认为,环境中的红光、蓝光,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光不仅可以作为能量也可以作为信号调节植物的发育;根据表格分析,PhyA蛋白是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即光敏色素;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故遮阴导致红光/远红光的比值下降,玉米叶片细胞的光敏色素接受(感受)光信号的变化,经过信息传递(信号转导)影响了植物激素合成与分泌所需蛋白质(酶)的合成,促进了植物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促进了玉米植株的伸长,诱导植株产生了避阴反应。
除了光质外,光照强度也会诱发玉米产生避阴反应;由表2可知,在透光率为83%时,株高明显增加,说明此时玉米产生了明显的避阴反应。遮阴50%使光照强度下降,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其影响程度大于遮阴反应, 因此,玉米植株株高下降,也即是光照强度下降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引起的株高下降大于遮阴反应引起的株高上升。
21-6【提升】 【正确答案】 1、短 2、植物生物钟周期长于或短于环境昼夜周期均导致拟南芥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 植物生物钟周期与环境昼夜周期之间匹配程度是否通过影响叶绿素含量而影响光合作用 补充突变体Z和T在T24条件下的实验;补充野生型植株在T20、T24和T28条件下的实验
3、气孔导度较小,减小了CO2吸收量,从面导致较低的碳固定量
4、影响拟南芥叶片内的叶绿素含量,影响光反应速率,从面影响CO2固定量;影响拟南芥的气孔导度,影响CO2吸收量,从而影响暗反应速率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1分析,野生型的周期为24小时,其中气孔导度中午12点时最大;突变体Z的周期为18小时左右;突变体T的周期为36小时左右。
据图2分析,T24的叶绿素含量最高,T20叶绿素含量次之,T28的叶绿素含量最低。
据图3分析,突变体T在T28条件下的叶绿素含量比T20条件下的高,而突变体Z在T28条件下的叶绿素含量比T20条件下的低。
突变体Z的周期为18小时左右;突变体T的周期为36小时左右,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Z的周期节律较短,而突变体T的周期节律则变长。
①T24的叶绿素含量最高,T20叶绿素含量次之,T28的叶绿素含量最低,说明植物生物钟周期长于或短于环境周期均导致拟南芥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
②根据图3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突变体的种类(生物周期不同)、环境昼夜周期,因变量是叶绿素含量,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植物生物钟周期与环境昼夜周期之间匹配程度是否通过影响叶绿素含量而影响光合作用。
③该实验环境昼夜用期只有T20、T28,而没有T24,且没有野生型的实验情况,所以应该补充突变体Z和T在T24条件下的实验,并补充野生型植株T20、T24和T28条件下的实验。
根据图4、5分析可知,短期持续光照条件下突变体C的气孔导度低,减小了CO2的吸收量,进而导致了其较低的碳固定量。
根据题意分析,两者的完全“周期共鸣”可使拟南芥在35天内的干重明显高于其他“周期共鸣”医配不完全的处理组,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周期共鸣”对光合作用起调节作用的机制为:影响拟南芥叶片内的叶绿素含量,影响光反应速率,从而影响CO2固定量;影响拟南芥的气孔导度,影响CO2吸收量,从而影响暗反应速率。
21-7【提升】 【正确答案】 1、信号 气孔开度增大,有利于叶片吸收CO2,提高光合速率 NADPH、ATP
2、提供磷酸基团、供能 保卫细胞蔗糖浓度降低
3、蓝光与蓝光受体结合,激活了质子泵(H+-ATP酶),质子外流产生的电化学梯度驱动保卫细胞吸收钾离子,细胞内的渗透压升高,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开度增大
【试题解析】 分析:
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气孔闭合。所以植物在外界供水充足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开度较大;在干旱条件下,保卫细胞收缩,气孔开度较小。
蓝光可作为信号能调节气孔的开度,气孔开度增大,有利于叶片吸收CO2,提高光合速率。叶绿体中C3转变为淀粉的过程是暗反应,此过程需要光反应产生的NADPH、ATP提供能量。
据图甲可知,ATP水解释放能量同时磷酸基团结合在蓝光受体上,所以蓝光受体磷酸化的过程中ATP可提供磷酸基团和供能。据图乙可知,保卫细胞中蔗糖浓度降低则气孔的开度降低。
上午8:00-9:00,蓝光与蓝光受体结合,激活了质子泵(H+-ATP酶),质子外流产生的电化学梯度驱动保卫细胞吸收钾离子,细胞内的渗透压升高,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开度增大。
22-1【基础】 【正确答案】 1、细胞核 正反交结果相同
2、4/5 Aabb或aaBb
3、AB:ab:Ab:aB=4:4:1:1 将F1与(纯合)白花亲本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红花:白花=3:2
【试题解析】 分析:
题表分析:杂交组合一和杂交组合二相当于正、反交,且正反交结果相同,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的遗传为核遗传。且红花与白花杂交后代均为红花,说明红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
由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DNA,可以遗传给后代,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雌配子中含有大量细胞质,雄配子中细胞质极少,因此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细胞质遗传遵循母系遗传的特点,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因此,控制上述香水玫瑰花色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
若香水玫瑰这一相对性状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研究小组用纯合白花与纯合红花香水玫瑰杂交,所得F1相互授粉,多次重复实验,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红花∶白花=15∶1。则F2红花个体的基因型可表示为1AABB、2AaBB、2AABb、4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则其中杂合子比例为12/15=4/5;若将杂交二的F1与白花亲本(aabb)杂交,多次重复实验,F2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红花=1∶1,则F1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则红花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若香水玫瑰这一相对性状由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研究小组用纯合白花与纯合红花香水玫瑰杂交,所得F1相互授粉,多次重复实验,F2表现型及比例都为红花∶白花=84∶16,可见相关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故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发生交叉互换现象,由后代红花∶白花=84∶16,得,aabb占16/100,可得配子比例为4/10ab、4/10AB、1/10Ab、1/10aB,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B=4∶4∶1∶1。要验证上述假设,可设计测交实验,即将F1与纯合白花(aabb)亲本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中白花∶红花3:2,则可证明上述推测。
22-2【基础】 【正确答案】 1、X染色体和常 bbXAXA、BBXaY 2/3
2、长翅:小翅:残翅=3:3:2 7/9
3、长翅雄果蝇发生基因突变,B突变为b 长翅雄果蝇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或染色体缺失) 光镜下观察后代中残翅果蝇的染色体形态(或数目)
【试题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长翅受A和B两个显性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小翅, b基因控制残翅,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全为长翅果蝇,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长翅:小翅:残翅=9:3:4,且小翅果蝇均为雄性,说明某基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由于a基因控制小翅,且小翅果蝇均为雄性,因而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B、b位于常染色体上。
根据题意分析,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b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F1长翅果蝇,亲本又是纯合子,残翅雌果蝇bbXAXA与小翅雄果 BBXaY;F1为BbXAXa、BbXAY,F2长翅果蝇中,雌性全为长翅,雄性一半为长翅,雌雄果蝇的比例为雌性:雄性=2:1。
根据F2中残翅果蝇的比例,推测当b、a基因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残翅,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隐性上位”;为了证明b基因对a基因具有“隐性上位”效应,该研究小组让F2中残翅雄果蝇(bbXaY、 bbXAY)和纯合的小翅雌果蝇(BBXaXa)杂交得F3,F3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Y,雌性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Xa,让每个杂交组合得到的F3中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4,若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Y与雌性的基因型为BbXaXa杂交,F4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小翅:残翅=3:1(或若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Y与雌性的基因型为BbXAXa杂交,长翅:小翅:残翅=3:3:2),则可以说明b基因对a基因具有“隐性上位”效应;若b基因对a基因具有“隐性上位”效应,则F2中长翅雌果蝇(1/6BBXAXA、1/6BBXAXa、2/6BbXAXA、2/6BbXAXa)雄果蝇(1/3BBXAY、2/3BbXAY)随机交配,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2BXA,1/6BXa,1/4bXA,1/12bXa,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3BXA,1/3BY,1/6bXA,1/6bY,故子代为长翅果蝇的概率为7/9。
由于亲本中的一只长翅雄果蝇受到X射线的辐射,将其与多只F1长翅雌果蝇杂交,得到后代中残翅果蛇占1/2,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的原因有该长翅雄果蝇发生基因突变,B突变为b;该长翅雄果蛹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以上两种变异分别属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来加以判断。
22-3【巩固】 【正确答案】 1、隐性 2、将突变体甲和乙杂交得到F1,再让F1自交得到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 F2全表现为早抽薹; F2中野生型:早抽薹=9:7; F2中野生型:早抽薹=1:1,
3、由于甲基因突变后指导合成的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最终导致其表达出的甲基转移酶中氨基酸数目减少,分子量变小 表观遗传 基因突变→甲基转移酶结构和功能异常→染色体组蛋白甲基化水平降低→F基因表达水平下降→解除对开花的抑制→大白菜提前抽薹开花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表观遗传是指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发生改变,而基因的表达和表现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因为突变体甲和乙均由野生型大白菜的一对基因突变产生,且两种早抽薹突变体甲和乙分别与野生型大白菜杂交,子代均为野生型,说明甲和乙的突变性状均由隐性基因控制。
若甲乙突变基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控制甲突变体的基因是a1、控制乙突变体的基因是a2,控制野生型的是A。则甲的基因型是(a1a1),乙的基因型是(a2a2),甲(a1a1)×乙(a2a2)→全为突变体早抽薹(a1a2),F1自交得到F2,其基因型和比例为a1a1∶a1a2∶a2a2=1∶2∶1,全部表现早抽薹。
若甲、乙的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甲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F1全为AaBb(野生型),F1自交得到F2,F2中出现野生型和早抽薹比例是9∶7。
若甲、乙的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设控制甲突变体的基因是a、控制乙突变体的基因是b,则甲的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甲(aaBB)×乙(AAbb)→F1全为野生型(AaBb);F1自交得到F2,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比例为1∶2∶1,野生型∶早抽薹=1∶1。
①基因突变导致甲基转移酶的分子量变小的原因是应该是甲中的甲基转移酶基因突变后指导合成的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最终导致其表达出的甲基转移酶中氨基酸数目减少,因此分子量变小。
②染色体中组蛋白甲基化影响F基因表达,而F基因是开花的主要抑制基因,因而突变体表现为早开花的现象,该现象称为表观遗传,即基因中的遗传信息没有发生改变,但其表型发生了改变;题中显示突变体F基因表达相对水平较低,因而突变体表现出早抽薹,这是由于F基因是抑制开花的主要基因,F基因表达减少,因而表现为早开花。题中显示,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一种甲基转移酶,该酶可催化染色体中组蛋白的甲基化来影响F基因的表达,F基因是开花的主要抑制基因,因此基因突变导致早开花,其相关机理可表示为:甲基转移酶基因突变→甲基转移酶结构和功能异常→染色体组蛋白甲基化水平降低→F基因表达水平下降→解除对开花的抑制→白菜提前抽薹开花。
22-4【巩固】 【正确答案】 1、一 内颖部分退化:内颖完全退化=1:1
2、一种性状可由多个基因控制 野生型:内颖部分退化:内颖完全退化=1:8:7
3、SNP1检测结果全为SNP1m,SNP2检测结果为SNP2m:SNP2B=1:1
【试题解析】 分析:
相对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在分子水平上,基因的表达可以在转录、翻译等过程中受到各种理化因子或病毒等的影响,人们可以以此为基本原理,通过诱变、筛选达到育种目的。
分析题意,品系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是能稳定遗传的内颖完全退化的品系,说明甲和乙都是纯合子,将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分别与野生型水稻进行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均为野生型:内颖部分退化:内颖完全退化=1:2:1,可推测两种突变体的形成均可能是一对等位基因突变的结果。F1是杂合子,与内颖完全退化的个体杂交,如果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内颖部分退化:内颖完全退化=1:1,则可验证推论的合理性。
将突变体甲与突变体乙杂交,F1表现为内颖部分退化,说明两种突变体是由两对基因突变所致,一种性状可由多个基因控制,F1的基因型应为双显性杂合子,设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中双显性纯合子(AABB)为野生型,占1/16,双显性杂合子(AB_)的表型为内颖部分退化,占8/16,含一对隐性纯合(A_bb,aaB_,abb)的表型为内颖完全退化,占7/16。
SNP是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某些SNP在个体间差异稳定,可作为DNA上特定位置的遗传标记。可将染色体上的SNP看作基因来分析。将突变体甲和野生型进行杂交,得到F1,F1植株自交,检测F2中全部内颖完全退化个体的SNP,按照基因的分离定律,若突变基因在Ⅱ号染色体上,则全部内颖完全退化个体的SNP1检测结果均为SNP1m;SNP2检测结果为SNP2m和SNP2B的比例约为1:1。
22-5【巩固】 【正确答案】 1、等于 同一位点的基因(等位基因)
2、不定向性 3、Os基因对APO1基因的转录无影响,通过促进APO1蛋白的降解(抑制翻译过程),降低细胞中APO1含量 c 野生型∶大穗∶小穗=9∶3∶4
【试题解析】 分析:
显隐性的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全表现为某一亲本的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如题中F1全为野生型,说明大穗为隐性性状。为了进一步确定Os基因与APO1基因在同一通路发挥作用调控水稻穗子大小,可利用双杂合的个体自交,看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因此题中将突变体1 和突变体3杂交得到的F1自交,通过后代的分离比看两对基因是否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穗子的大小。
将穗子显著大于野生型的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若F1穗子与野生型相等,说明野生型是显性性状,大穗为隐性性状;突变体1和2都是纯合子,且都为隐性性状,若将突变体1与突变体2杂交,子代穗子大于野生型,没有出现新的表现型,说明两种突变体突变基因的位置关系为同一位点的基因(等位基因)。
突变体1为Os基因功能缺失,该基因隐性纯合突变体3APO1基因功能缺失,该基因显性纯合突变体4APO1基因功能增强,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
对比左图结果,野生型与突变体1的 mRNA含量差不多,但是右图蛋白质只有突变体1的一半可知,Os基因对APO1基因的转录无影响,通过促进APO1蛋白的降解(抑制翻译过程),降低细胞中APO1含量将APO1基因导入突变体1中;结合题干信息可知,纯合突变体1的基因型为APO1APO1--,该基因隐性纯合突变体3APO1基因功能缺失,因此,突变体3的基因型可表示为--OsOs,将突变体1和突变体3杂交后F1为APO1-Os-,让F1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野生型(9APO1-Os-)∶大穗(3APO1---)∶小穗(4--OsOs)=9∶3∶4,则说明Os基因与APO1基因在同一通路发挥作用,共同影响穗子的大小。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计算的能力,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2-6【提升】 【正确答案】 1、不需要将母本人工去雄 隐性性状
2、G//C碱基对 数目和排列顺序。
3、根生物量增加,吸水能力增强 蒸腾速率 下降,失水减少;
4、甲 5、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 F2不耐高温:耐高温≈9:7
【试题解析】 分析: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水稻是两性花,杂交实验过程中,需要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处理,而雄性不育的个体不需要去雄。
让野生型ZH11和突变体(hms1)杂交后的F1再自交,F2中突变体(hms1)占1/4,则说明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且突变性状为隐性性状,设相关基因为A、a,则F1为Aa,Aa×Aa→AA:Aa:aa=1:2:1,则F2中基因型为aa的突变型(hms1)占1/4。
据图可知,与WT相比,突变体M的碱基对G//C发生了确实,即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基因决定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突变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后,会导致氨基酸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进而导致该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生理功能丧失。
由图1可知,转基因水稻的根生物量多于非转基因水稻,吸水能力增强了,同时由图2可知,转基因水稻蒸腾速率小于非转基因水稻,失水减少,从而使得转基因水稻抗旱能力增强。
假设qskc-1基因用A表示,Saltol基因用B表示,让甲、乙、丙三株转基因水稻植株分别自交,甲植株所产生的配子为AB:OO=1:1,自交后代中高耐盐性状的个体占3/4;乙植株所产生的配子为AB: AO:BO:OO=1:1:1:1,自交后代中高耐盐性状的个体占9/16;丙植株所产生的配子为AO: BO=1:1,自交后代中高耐盐性状的个体占1/2.因此自交后代中高耐盐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最大的是甲。
①如果两种突变体是由于同一种基因突变所致,隐性突变体甲与隐性突变体乙先杂交,然后再自交,所得F2全部是隐性突变体,即F2都耐高温。
②如果两种突变体是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突变所致,即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假设突变体甲基因型为aaBB,突变体乙基因型为AAbb,则甲、乙杂交F1为AaBb,表现为不耐高温,F1自交,后代表现为A_ B_ :(A_bb+aaB_ +aabb)=9:7,即F2不耐高温:耐高温≈9:7。
③如果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突变所致,假设突变体甲基因型为aaBB,突变体乙基因型为AAbb,则甲、乙杂交F1为AaBb,由于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F1产生的配子为Ab和aB,则F1自交产生的F2中2AaBb:AAbb:aaBB=2:1:1,表型为不耐高温:耐高温≈l:1。
22-7【提升】 【正确答案】 1、利用引物R15扩增,长翅果蝇可以扩增得到DNA片段,残翅果蝇无法扩增得到相应的片段
2、符合 不符合 后代四种表现型不符合9:3:3:1性状分离比(或R15是在vg基因两侧扩增片段,两者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F1果蝇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3、实验思路:让染色体正常纯合残翅果蝇与第Ⅳ号染色体单体长翅果蝇交配,统计F1代的性状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F1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比例为1:1,则说明长翅和残翅这对基因位于第Ⅳ号染色体上;若F1代全为长翅果蝇,则说明长翅和残翅这对基因不位于第Ⅳ号染色体上
【试题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果蝇在点状染色体(Ⅳ号染色体)多一条或少一条的情况下均可以存活并能够繁殖,可以用于基因定位。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Vg/vg控制,据题图可知,可选用引物R15扩增出的片段作为显性标记是因为利用引物R15扩增,长翅果蝇可以扩增得到DNA片段,残翅果蝇无法扩增得到相应的片段,从而将该对基因区分开。
分析F2代数据可知,R15/F15和Vg/vg的分离,符合3:1性状分离比,故R15/r15和Vg/vg符合分离定律。F2代Vg/vg和R15/r15后代四种表现型不符合9:3:3:1性状分离比,故Vg/vg和R15/r15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且R15是在vg基因两侧扩增片段,两者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出现重组型的原因很可能是F1果蝇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已知长翅和残翅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中,为进一步确定长翅和残翅这对等位基因是否在第Ⅳ号染色体上,让染色体正常纯合残翅果蝇与第Ⅳ号染色体单体长翅果蝇交配,统计F1代的性状表现型。若F1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比例为1:1,则说明长翅和残翅这对基因位于第Ⅳ号染色体上;若F1代全为长翅果蝇,则说明长翅和残翅这对基因不位于第号染色体上。
23-1【基础】 【正确答案】 1、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
2、相同 电信号、化学信号 能
3、氨基丁酸(GABA)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促进突触后膜上的氯离子通道打开,氯离子内流,导致突触后膜电位依然保持静息状态(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没有能产生冲动继续传递兴奋、没有产生动作电位)
4、不合理 理由:该实验结果仅能说明铅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无法证明是通过使ALA增多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中e是感受器,d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b是传出神经,a是效应器,Ⅰ是突触前膜,Ⅱ是突触后膜。图2中,突触有三个部分组成: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中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GABA属于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该受体是膜上Cl-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Cl-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
神经纤维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所组成,在反射弧中通常充当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
兴奋在反射弧中b、d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兴奋在c神经中枢处会有信号的转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后膜电位变化,所以兴奋在c神经中枢处会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若c中I处释放的是氨基丁酸,则Ⅱ处能测得膜电位变化,且测得的电位变化是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大。
氨基丁酸(GABA)控制疼痛的机理是: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促进突触后膜上的氯离子通道打开,氯离子内流,阻断兴奋的传递,突触后膜的电位依然保持静息状态的外正内负,突触后膜部位没有能产生冲动继续传递兴奋,因而氨基丁酸可以控制疼痛。
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铅能使血液中的ALA增多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实验设计了两组:一组对照组,一组加入铅进行处理组,结果显示加铅组较对照组明显表现为狂躁不安,此实验结果只能证明铅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无法证明铅是通过使ALA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故该实验方案不合理。
23-2【基础】 【正确答案】 1、协助扩散 内正外负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相邻神经元之间兴奋通过突触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2、兴奋性 渗透压升高吸水 识别谷氨酸、运输Na+
3、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NMDA的活性;促进突触前神经元回收谷氨酸
【试题解析】 分析:
突触的结构: 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突触前膜→突触后膜,轴突→树突或胞体)
甲图中AB段Na+内流,使得细胞内Na+含量增加,Na+内流的方式为协助扩散。Na+内流后,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相邻神经元之间兴奋通过突触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因此兴奋在相邻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慢。
据甲图判断,谷氨酸释放到突触间隙能引起钠离子内流,所以谷氨酸是兴奋型神经递质。MND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内渗透压升高,最终水肿破裂。据图分析,NMDA的作用有识别谷氨酸、运输Na+。
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
点睛:
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3【巩固】 【正确答案】 1、动作电位(兴奋) 控制物质进出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SSRI可以与突触前膜的5-羟色胺转运载体结合,进而提高突触间隙内的5-羟色胺浓度,改善抑郁症状
3、AHN增加 受体敏感度下降
4、自身免疫病
【试题解析】 分析:
1、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等。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电信号、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传递的,在突触间传递时经过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过程,需要的时间长,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速度由突触的数目决定。
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胞吐方式完成的,5-羟色胺是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其释放方式也为胞吐方式,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导致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研究发现,突触小体会摄取部分已经分泌出去的5-羟色胺,图1显示,抗抑郁药SSRI可以与突触前膜的5-羟色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了突触小体对神经递质的摄取,进而提高突触间隙内的5-羟色胺浓度,改善抑郁症状。
SSRI的疗效通常在几周后才表现,图2显示,神经递质浓度上升后,临床疗效并未及时缓解,且临床疗效与AHN的增加几乎同步出现,据此可推测,其疗效的滞后效应可能与AHN增加和受体敏感度下降有关。
科学家发现有些抑郁症患者体内5-羟色胺含量正常,推测该种患者病因可能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数量减少或者受体敏感程度下降有关,若该结构,即神经递质受体与体内抗体结合后无法发挥作用,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点睛:
熟知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自身免疫病的概念是本题的重要考查点。
23-4【巩固】 【正确答案】 被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体从突触间隙回收 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碍了多巴胺的回收 增多 减少 恢复正常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T细胞减少使特异性免疫受损 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速率;干扰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影响分解神经递质酶的活性 禁毒 预防
【试题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能过多巴胺转运体运输进入突触小体,而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当多巴胺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多巴胺作用完成后正常的去路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运回突触前神经元。
详解:
(1)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正常的去路是被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体从突触间隙回收;结合分析可知: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回收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
(2)根据题意,毒品成瘾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长期吸食可卡因,使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一旦停止吸食突触后膜的多巴胺作用效应会减弱;吸毒成瘾者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保证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只有长期坚持强制戒毒,神经递质受体蛋白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毒瘾才能真正解除;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与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有关。
(3)由题干:‘毒品可卡因能干扰多巴胺的回收,并导致体内T细胞数目下降’,吸食可卡因的吸毒者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患病,原因是T细胞减少使特异性免疫受损。
(4)兴奋的产生需要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后起作用,故据此推测其他种类的毒品可能的作用机理有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速率;干扰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影响分解神经递质酶的活性等。
(5)《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明确指出,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该工作的实行以预防为主。
点睛: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要求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23-5【巩固】 【正确答案】 1、正 电 化学
2、神经调节 反馈
3、植物自身能够合成、含量微少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生长素
4、缓解 MT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使细胞渗透压升高,有利于植物细胞吸水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暗信号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兴奋经下丘脑传至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分泌去甲肾上腺素,活化AANAT酶催化褪黑素的合成。
外界暗信号会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引起钠离子内流产生兴奋,细胞膜内电位变为正电位。交感神经分泌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过程伴随着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据图可知,暗信号引起褪黑素合成和分泌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褪黑素会抑制下丘脑的兴奋性,这种调节机制称为反馈调节。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科学家将褪黑素确认为一种植物激素,其依据是植物自身能够合成、含量微少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褪黑素在调节生长发育、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据此推测在植物体内,结构上和褪黑素相似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
据图1可知,在盐胁迫下,相比于CK组,MT可使荞麦幼苗株高增加,据此推断MT能缓解盐胁迫对荞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图2,加入MT可使荞麦幼苗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据此推测MT能提高植物在高盐浓度下抗性的原因是MT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使细胞渗透压升高,有利于植物细胞吸水。
23-6【提升】 【正确答案】 1、负 不是 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2、不加辣椒素 3、Ca2+内流显著增强→胞外Ca2+浓度减小→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Na内流
4、降低IL-6等炎症因子的含量或信号通路中物质含量(如制备IL-6等炎症因子的抗体或制备信号通路分子的抗体等),抑制TRPV1通道在细胞内的转运途径
【试题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规律性应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是连接神经调节受刺激的器官,效应器是产生反应的器官;中枢在脑和脊髓中,传入和传出神经是将中枢与感受器和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
高温刺激TRPV1导致钠离子内流,能够引发膜外电位变由正变负电位。高温引起大脑产生痛觉因为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所以不是反射活动。
实验探究的是“辣椒素可激活并打开TRPV1”,则实验的对照组是不加辣椒素,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据图可知,辣椒素刺激引起机体产生痛觉的机制是:辣椒素激活感觉神经末梢膜上TRPV1,通道开启→Ca2+内流显著增强→胞外Ca2+浓度减小→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Na+内流→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最终传至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白细胞介素I-6(一种炎症因子)引发炎症疼痛时的分子机制,Gp130-JAK、P13K、AKT是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则降低IL-6等炎症因子的含量或信号通路中物质含量(如制备IL-6等炎症因子的抗体或制备信号通路分子的抗体等),抑制TRPV1通道在细胞内的转运途径可以缓解疼痛。
23-7【提升】 【正确答案】 1、活跃 抑制 2、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能诱发抑郁行为(或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是导致抑郁症的产生条件,或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依赖于NMDAR通道)
3、外侧缰核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的K+通道数目增加,引起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
4、抑制NMDAR通道(或钾离子通道,或T型钙通道)的活性
【试题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正常小鼠的外侧缰核神经元为单次放电;而抑郁症模型小鼠则表现为簇状放电,即抑郁症状是簇状放电导致的。抑郁状态下T型钙通道、NMDAR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同时还表现出神经胶质细胞的钾离子通道增多,钾离子内流,即簇状放电与外侧缰核神经元钙离子内流增多和神经胶质细胞的钾离子内流增多有关。
题意显示,氯胺酮可通过阻断脑部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减弱对下游奖赏脑区的过度抑制,最终产生抗抑郁的疗效。即簇状放电能抑制下游奖赏脑区进而表现抑郁症状,据此推测在外界压力刺激下,抑郁症模型小鼠表现为簇状放电,即外侧缰核神经元表现为过度“活跃”,从而实现了外侧缰核对“奖励中心”的抑制作用,使小鼠表现抑郁症状。
研究团队利用生物技术,在外侧缰核内特异性表达NMDAR通道基因,并激活NMDAR通道从而诱发簇状放电。结果发现,原本不抑郁的动物随之表现出多种典型的抑郁行为。该实验是要探究抑郁症状的出现是否与NMDAR通道被激活有关,根据实验结果可证明抑郁行为的发生是外侧缰核细胞的NMDAR通道被激活从而诱发了簇状放电,导致抑郁症状发生。
图中显示,抑郁状态下,外侧缰核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钾离子通道增加,导致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使细胞输出抑制信号增强,该过程可能的机理为在外界压力刺激下,外侧缰核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中控制K+通道的基因过量表达导致数目增加,使钾离子进入神经胶质细胞,引起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进而使得神经元胞体细胞的钾离子外流,激活了T型钙通道和NMDAR通道,引起簇状放电,使细胞输出抑制信号增强,表现抑郁。
结合研究成果可知,抑郁症的发生与外侧缰核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钾离子通道增加,进而激活外侧缰核神经元中的T型钙通道、NMDAR通道使钙离子内流因此簇状放电导致的,据此可设法抑制抑制NMDAR通道(或钾离子通道,或T型钙通道)的活性,进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24-1【基础】 【正确答案】 种群 (群落内部的)生物 细菌、真菌 取样器取样 种类数(种类和数目) 不成立。移除乔木后,大岛屿上取食植物的线虫生物量增加。或移除苔藓后,大岛屿取食细菌(或真菌)的线虫生物量变化最小(合理给分)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该图为“研究不同岛屿移除植物功能群对地下线虫类群的影响”,分析柱形图可知,移除乔木后,大岛屿上取食植物的线虫生物量增加;移除苔藓后,小岛屿取食取食真菌的线虫生物量略有增加,除去以上两种情况外,其余情况下,不同岛屿上植物功能群的移除均会降低线虫类群生物量。
详解:
(1)群落的水平结构往往呈现出种群类型和密度的镶嵌分布。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环境和生物共同作用决定的。
(2)地下生物群落主要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各种土壤小动物组成。
(3)为了研究不同岛屿移除植物功能群对地下线虫类群的影响,通常需要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采集土壤,统计样本中线虫的种类数,从而推测线虫的物种丰富度。分析柱形图可知:移除乔木后,大岛屿上取食植物的线虫生物量增加。或移除苔藓后,大岛屿取食细菌(或真菌)的线虫生物量变化最小,故假设“不同岛屿上植物功能群的移除均会降低线虫类群生物量,且岛屿越大,影响越明显”不成立。
点睛:
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审图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
24-2【基础】 【正确答案】 不属于 土壤中有多种微生物 次生 闽宁村改造前具有一定的土壤条件 下降 植物物种数量减少 食物和栖息空间
【试题解析】 分析:
1、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物种组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群落的性质。
3、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包括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主要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主要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4、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
详解:
(1)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土壤微生物含有很多中微生物,不构成一个种群。
(2)闽宁村由昔日的"干沙滩"变为"金沙滩"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演替,由于闽宁村改造前具有一定的土壤条件,则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3)①物种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与对照相比,不同种植年限的巨菌草的植物种类数都小于对照组,说明巨菌草的引入会降低群落植物的丰富度。
②影响动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巨菌草植株较高,生长快、生物量大、且根系发达,其引入后可为动物提供更多的食物和栖息空间,从而使得该区域的昆虫物种数及个体数增加。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4-3【巩固】 【正确答案】 物种丰富度增加,某些种群数量不至于过高 林隙能提供群落内更多的阳光和空间资源 若单纯的保护,由于优势种占据资源而排除弱的竞争种使丰富度也随之降低;只有适度干扰,才能使物种对干扰的忍受能力和它的竞争能力之间保持一个平衡,提高生物多样性 次生 干扰的频率
【试题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
详解:
(1)分析图示可知,长期施用化肥的乙地生物种类减少,而长期施用餐厨“有机肥”的甲地物种丰富度增加,这样会使某些种群数量不至于过高。
(2)由于林隙能为群落内提供更多的阳光和空间资源,所以一般林隙中更新树种的种类和数量常多于树冠下。
(3)若单纯的保护,由于优势种占据资源而排除弱的竞争种,使丰富度也随之降低;只有适度干扰,才能使物种对干扰的忍受能力和它的竞争能力之间保持一个平衡,提高生物多样性。因此对“退化的草地不能只是单纯的保护,也应适度的干扰来提高生物多样性”。
(4)退化林场的恢复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的演替理论,该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除了干扰程度外,还应对“干扰”的频率补充实验研究。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理解的能力,难度不大。
24-4【巩固】 【正确答案】 下降 降低 增强 寄生 原产地 株高、分枝数、生物量都大于对照组
【试题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从表中数值可以看出,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加强,植物种类减少,植被中碳储存量在减少,说明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在减少;植物种类减少,说明丰富度在下降,但是种群密度无法说明下降还是上升;凋落物增加,说明植物凋落程度有增大趋势,但是土壤中碳储存量减少,说明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增强。
详解:
(1)随着薇甘菊的入侵,植物种类降低,所以植物的丰富度下降,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根据分析土壤中碳储存量减少,说明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增强。
(2)田野菟丝子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所以他们是寄生关系。
(3)研究者做出了假设“由于入侵种群在迁入新环境后发生适应性变化,把原来用于防御原产地天敌的能量投入到生长和繁殖中,如果该假设正确,我们可以推知:在相同的入侵地环境条件下,如果比较发生适应性变化之后的入侵种群和发生适应性变化之前的入侵种群,前者的生长状况应该优于后者,所以可以据此设计对照实验:
对照组:生长于原产地的飞机草种群+入侵地的环境条件→测定生长情况;
实验组:已适应入侵地环境的飞机草种群+相同的入侵地的环境条件→测定生长情况。
如果实验组的飞机草种群的株高、分枝数、生物量都高于对照组,则就可以支持上述的假设。
点睛:
本题以薇甘菊入侵为材料考查群落的丰富度和种间关系的知识,难点是(4)中找到实验的自变量是“薇甘菊的来源”。
24-5【巩固】 【正确答案】 1、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大
2、30 一定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
3、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或一年生杂草) 取样器取样法
4、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竞争优势,阻碍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发展,使得该地区物种丰富度降低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图乙可知,在演替的前20年内物种丰富度逐渐升高到达顶点,20~30年间丰富度下降,30年后丰富度达到稳定状态。
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若捕获后的动物更难捕获,根据公式:初次捕捉标记数÷总数=重捕标记数÷重捕数,重捕标记数会偏小,使总数偏大,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大。
由图甲可知,该种群在30年前λ始终>1,说明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30年后λ=1,种群数量稳定,可认为达到该种群到的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
土地在经数年精耕细作之后,以往植被的痕迹往往被彻底清除,同时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适于作物,还适于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生长,所以最早入侵弃耕土地的先锋植物是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或一年生杂草);由于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多,身体微小,且活动能力强,故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
分析题意可知,因为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竞争优势,阻碍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发展,所以群落演替过程中该地区物种丰富度降低。
24-6【提升】 【正确答案】 1、次生 不体现 2、Ⅲ 提高 牛、羊等牲畜适当捕食禾草会降低优势种的禾草数量,从而提高物种丰富度,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适当放牧能控制优势种的数量,增加物种丰富度”或“适当放牧能降低优势种的禾草数量,增加生物多样性”) 速度 方向
3、天然草地(或“物种丰富度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强”、“演替度增大”) V
【试题解析】 分析: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上发生的演替;垂直结构是指不同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人工草地建植初期已经存在植被,从1999年到2011年,群落进行了次生演替。垂直结构是指不同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而某种草长势参差不齐、有高有矮,这不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由图1可知,与人工草地建植初期相比,样地Ⅲ的物种丰富度变化最大,但人工草地均未达到围栏外天然草地(冬季利用放牧,生长季休牧)的物种丰富度,这表明适当放牧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从优势种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牛、羊等牲畜适当捕食禾草会降低优势种的禾草数量,从而提高物种丰富度,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然而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影响草地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
由图2可知,随着时间延长,多年生禾本科人工草地逐渐向天然草地(或“物种丰富度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强”、“演替度增大”)方向演替,其中2011年草地生产性状最好的是样地V。
点睛: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及特点,识记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4-7【提升】 【正确答案】 1、E 小
广2、200 3、ABCD
4、环境不断变化;生物本身不断的繁殖,迁移或者迁徙;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人类活动的干扰
【试题解析】 分析:
生态位:
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研究内容: (1) 植物:在研究领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2) 动物: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优势种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上最多、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而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因此若植物甲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则植物甲的频度最可能属于E级。调查发现E级中的植物乙不是优势种,说明植物乙的种群密度小,同时说明植物乙在整个群落中分布范围广。
由图可知,D频度级物种数所占百分比为8%,属于D频度级的植物有16种,则该草地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为16÷8%=200种。
研究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同时也要研究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故选ABCD。
群落演替的原因: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但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②生物本身不断的繁殖,迁移或者迁徙。③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④人类活动的干扰:人对生物群落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的自然因素。
25-1【基础】 【正确答案】 1、调控pfaB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2、pfaB基因不能复制,也不能表达 XhoⅠ和SapⅠ 在pfaB基因的外侧序列引入酶切位点不会破坏pfaB基因本身的碱基序列,同时引入两种酶切位点可以使pfaB基因定向插入TP和Tt之间
3、在含zeocin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pfaB基因的表达量、裂殖壶菌的DHA合成量
4、如微生物繁殖速率快,且易于生物工程改造,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再如鱼类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从微生物中提取更加清洁低耗,减少对环境资源的过渡开发;再如采用生物工程可以对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改造,可按照人类需求生产……。
【试题解析】 分析:
1、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基因是通过控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整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1)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2)翻译: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启动子是位于基因首端的一段特殊的DNA序列,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驱动转录过程,核糖体是合成多肽链的场所,据此可知,Tp和核糖体结合位点序列的作用分别是调控pfaB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若将pfaB基因直接导入裂殖壶菌细胞内,一般情况下,裂殖壶菌的DHA合成量并不会增加,原因是pfaB基因不能复制,也不能表达。研究人员将pfaB基因插入了图中质粒的X区,则在对pfaB 基因进行扩增时,需在A、B两端引入上述SapI、Xho Ⅰ的识别序列,这样可以保证扩增出的目的基因两端有相应的限制酶的识别位点,这样不仅在pfaB基因的外侧序列引入酶切位点不会破坏pfaB基因本身的碱基序列,而且引入两种酶切位点可以使pfaB基因定向插入TP和Tt之间。
筛选含pfaB基因的裂殖壶菌,需要在含zeocin培养基中培养所得到细菌,通过观察细菌生长状况,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菌筛选出来,此后需要继续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产生的DHA的量,即这里筛选用于工业化发酵生产所需的裂殖壶菌的指标有在含zeocin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pfaB基因的表达量、裂殖壶菌的DHA合成量。
微生物繁殖速率快,遗传物质少 ,且易于生物工程改造,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再如鱼类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利用微生物中提取更加清洁低耗,也能减少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还可按照人类需求对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改造,生成人们所需的产品。上述优势都是海洋渔业资源提取不具备的。
25-2【基础】 【正确答案】 1、能 这3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末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或这3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末端相同)
2、四环素抗性基因 将蛋白基因切割下来,需用到或中的一种,其中会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仅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保留四环素抗性基因
3、能 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识别的序列 目的基因和载体的自身环化以及载体与目的基因的反向连接
4、抗原—抗体杂交法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据图分析,BamHI 、BclI 和Sau2AI 三种限制酶切割DNA时,形成的末端相同,均为-GATC-,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所以形成的末端之间能互连。
据图可知,将S蛋白基因切割下来,需用到BamHI 或BclI中的一种,其中BamHI会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BclI 仅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保留四环素抗性基因,因此利用图1和2所示的质粒X和含S 蛋白基因的DNA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质粒X中能作为标记基因的是四环素抗性基因。
由质粒X和含S蛋白基因的DNA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Sau2AI识别的GATC序列,所以Sau2AI能对该基因表达载体进行切割;一般情况下,两种酶切割 形成的末端不同,选用两种限制酶切割载体和含目的基因的 ,可以防止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目的基因和载体的自身环化以及载体与目的基因的反向连接。
从分子水平上,鉴定导入大肠杆菌的 蛋白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常采用的方法为抗原—抗体杂交法。
25-3【巩固】 【正确答案】 1、能与目的基因两端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 5´端
2、使大肠杆菌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 质粒2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且不具有ccdB基因,导入该质粒的大肠杆菌能在含青霉素的平板上增殖;而质粒1含有ccdB基因,其表达的产物能抑制大肠杆菌的增殖
3、卡那霉素 启动子和终止子
4、不能 attL与attR序列互换后序列发生改变,而体系中的LR克隆酶具有专一性
【试题解析】 分析:
PCR过程:①变性:当温度上升到90℃以上时,DNA解旋为单链;②温度下降到50℃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分别与两条单链DNA结合;③延伸:再将温度上升到72℃左右,反应体系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在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
引物是一小段能与DNA母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的短单链核苷酸序列,并依赖其完整的3´—OH实现子链的延伸,因此用于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需要与目的基因两端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
DNA聚合酶延伸DNA子链时,是将脱氧核苷酸加到。引物的3´端,为了不破坏目的基因,attB1和attB2序列应添加在引物的5´端。
用Ca2+处理后的大肠杆菌会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题图中质粒2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且不具有ccdB基因,导入该质粒的大肠杆菌能在含有青霉素的平板上增殖;而质粒1含有ccdB基因,其表达的产物能抑制大肠杆菌的增殖,因此,理论上在平板上长出菌落的大肠杆菌中含有的质粒即为质粒2。
题图中质粒1和质粒3中均含有ccdB基因,其表达的产物能抑制大肠杆菌的增殖;质粒2只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而不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因而含有该质粒的大肠杆菌不能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平板上生存;质粒4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且不含有ccdB基因,因而含有该质粒的大肠杆菌能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平板上增殖。获得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含有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等。
LR反应体系中,attL与attR序列交换后序列变为attP与attB序列,体系中的LR克隆酶具有专一性,不能催化attP与attB序列之间的互换,故所得产物不能再次回到初始状态。
25-4【巩固】 【正确答案】 1、A 2、启动子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启动转录过程
3、Bcl I和Sma I 防止酶切后的质粒自身环化,保证酶切后的质粒和OsMYB56按正确方向连接 T4DNA连接酶
4、四环素 含未重组Ti 质粒的受体细胞也会正常生长
【试题解析】 分析:
PCR技术可特异性的扩增DNA片段,关键在于引物可以和特定DNA片段的3'端特异性结合,使耐高温的DNA聚合酶酶沿引物的3'端延伸子链。基因表达载体一般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复制原点等元件。
图l所示碱基序列磷酸端为5'端,羟基端为3'端,在进行PCR操作时,引物应分别基因两条链的3'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根据图中两端序列,通常选择5′-CTTGGATGAT-3′(上面链的引物)和5′-TCTGTTGAAT-3′(下面链的引物)作为引物对,A正确。故选A。
根据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组成分析,在每个目的基因的前面要有启动子,后面要有终止子。因此CaMV35S是启动子,其功能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驱动转录的进行。
目的基因中含有限制酶BamHI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因此获取目的基因时不能用限制酶BamHI进行切割;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切割后自身环化或不定向连接,应该选用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可以选择限制酶Bcl I和Sma I。酶切后的质粒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DNA连接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
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应在添加四环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含未重组Ti 质粒的受体细胞也会正常生长,所以培养后获得的菌落不能判定是否含有重组质粒。
25-5【巩固】 【正确答案】 1、特异性识别外源DNA 剪切外源DNA
2、限制酶 DNA连接 显微注射 转录出crRNA识别视杆细胞身份基因,表达Cas酶将其剪切
【试题解析】 分析:
CRISPR相关基因通过①转录形成crRNA链,通过②Cas酶切割成crRNA,与Cas酶结合,crRNA识别外源DNA,Cas酶切割外源DNA,使其降解。
外源DNA整合到细菌DNA的基因组中,成为新的间隔序列,使细菌的CRISPR相关基因转录出cRNA来识别外源DNA,crRNA和外源DNA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相互识别,表达出的Cas酶切外源DNA,以保护细菌自身。
故crRNA作用是特异性识别外源DNA,,Cas酶作用是剪切外源DNA。
①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需要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视杆细胞身份基因(目的基因)与cas基因、CRISPR相关基因构建为重组载体;
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受精卵,使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③重组CRISPR相关基因成功导入并表达后,会转录出crRNA来识别视杆细胞身份基因,Cas酶再将其剪切,避免被视网膜相关突变基因所影响,进而导致视杆细胞死亡和眼睛失明;
故答案为转录出crRNA识别视杆细胞身份基因,表达Cas酶将其剪切。
点睛:
本题考察基因编辑技术,需要学生能分析处理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5-6【提升】 【正确答案】 1、8 EcoR I、BamH I EcoR I、Xho l 电泳
2、Ca2+处理法 氨苄青霉素
3、蛋白质X和Y之间具有相互作用,X蛋白和Y蛋白作用位置在羧基端 报告基因的表达(或LacZ的表达)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中,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使用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载体,使其形成相同末端以便使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可通过标记基因的作用来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扩增蛋白质X基因和蛋白质Y基因全序列分别需要2种引物,共需4种;单独扩增蛋白质X的氨基端基因序列需要额外1种引物(其中一种引物与扩增蛋白质X基因全序列时相同),同理单独扩增蛋白质X羧基端基因、蛋白质Y氨基端基因、蛋白质Y羧基端基因各额外需要1种引物,共4种;故使用PCR扩增技术对蛋白质X基因和蛋白质Y基因的6种序列进行扩增,需8种引物。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使用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载体,使其形成相同末端以便使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观察可知pLexA一JL载体的目的基因插入位点含有的酶切位点对应限制酶分别为EcoR I和BamH I,pB42AD载体的目的基因插入位点含有的酶切位点对应的限制酶分别为EcoR I和Xho I。构建好基因表达载体后,可以使用DNA电泳,观察电泳结果是否出现预期大小的目标条带,来来确定表达载体构建是否成功。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常用的方法为Ca2+处理法。表达载体上所含有的标记基因为Ampr基因,即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可通过向培养基中加入氨苄青霉素,观察细胞的存活状态来确定转化是否成功,能在添加了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存活的微生物即为已完成转化的酵母菌。
蛋白质X和蛋白质Y均具有氨基端和羧基端,能观察到蛋白质X和蛋白质Y结合的结果,说明蛋白质X和蛋白质Y之间有相互作用;同时能观察到蛋白质X羧基端和蛋白质Y、蛋白质X和蛋白质Y羧基端、蛋白质X羧基端和蛋白质Y羧基端的作用结果,说明蛋白质X和蛋白质Y的作用位置分别在两种蛋白质的羧基端。由于只有当蛋白质X和蛋白质Y相互作用时,转录因子的DNA结合功能域(DNA一BD)和转录激活结构域(DNA一AD)才能发挥作用,进而激活报告基因的启动子,从而驱动对报告基因(LacZ基因)的转录,进而得以表达。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报告基因(LacZ基因)的表达情况来确定不同蛋白质之间是否发生作用。
点睛:
针对此题,首先要提取出题干以及题图的的有效信息,再结合基因工程中的操作步骤来解决具体问题。明确基因工程操作目的能更好地帮助理解操作过程应如何进行设计。
25-7【提升】 【正确答案】 1、引物A、引物C 引物C、引物D 子链的延伸方向只能从5’→3',以DNA分子③作模板时子链不能延伸 2、5 Kpnl、EcoRl 3、不一定 含有空白质粒的大肠杆菌也能在该培养上生长
【试题解析】 分析:
PCR原理:在DNA复制中,打开DNA双链,每条DNA单链作为母链,以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在引物的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
由于DNA合成的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到3’端延伸的,根据PCR1的产物,可知引物是引物A、引物C。根据PCR2的产物,PCR2的引物为引物B、引物C,将DNA分子②④混合后退火可得到③⑤,PCR3获得DNA⑥,DNA⑥分子的3’端与引物D互补配对,5’端与引物C互补配对,所以PCR4的引物为引物C、引物D;PCR3为了获得重叠链,模板DNA不能选择DNA分子③的原因是子链的延伸方向只能从5’→3',以DNA分子③作模板时子链不能延伸。
为使重叠延伸PCR技术改造后的目的基因能与载体正确连接,PCR4时,应在基因上、下游引物的5'端分别添加限制酶,因为5' 端对扩增特异性影响不大,引物的延伸是从5' 端开始的,不能进行任何修饰。目的基因应插在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由于pstI靠近终止子,所以应在基因上、下游引物的5'端分别添加限制酶Kpnl、EcoRl。
目的基因、质粒及大肠杆菌混合,可能有一些质粒与目的基因成功连接,可能也有些质粒没有与目的基因连接,这些质粒若成功导入大肠杆菌,由于质粒上有四环素抗性基因,所以都能在含四环素的的平板上长出菌落,所以这些菌落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高考生物适应性试卷(一)(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高考生物适应性试卷(一)(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市区名校2023届高考生物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一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市区名校2023届高考生物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一模)含解析,共104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3届高考生物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一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2023届高考生物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一模)含解析,共1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