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展开青海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单选题
1.(2022·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活动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昆仑玉制作玉器
B.西瓜榨汁
C.点燃蜡烛照明
D.将废纸盒折叠后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中
2.(2022·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3Fe+2O2Fe3O4
B.NaCl+AgNO3═AgCl↓+NaNO3
C.2KClO32KCl+3O2↑
D.C+2CuO2Cu+CO2↑
3.(2022·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水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1个氢分子
B.反应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个数之比是2:1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4.(2021·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微观示意图 | |||||
反应前质量/g | 16 | 32 | 0 | 0 | |
反应后质量/g | 8 | 0 | 22 | X |
A.X的值为18 B.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D.反应中甲和乙变化的质量比为1:4
5.(2021·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C.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利用乳化的原理
D.在室温下,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6.(2021·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玻璃破碎 C.纸张燃烧 D.葡萄酿酒
7.(2021·青海·统考中考真题)自来水厂有一种新型的消毒剂ClO2,其工业生产原理是,据此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
A.Cl2O B.HClO C.Cl2 D.NaOH
8.(2021·青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青稞酿酒 C.酒精燃烧 D.钢铁锈蚀
9.(2021·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某种纯净物X在氧气中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X+11O22Fe2O3+8SO2,则X的化学式是
A.FeS B.FeSO4 C.FeS2 D.Fe2O3
10.(2020·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50 | 0.5 | 0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23 | 0.5 | X | 3 |
A.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X的值为24
C.反应中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1.(2020·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 B.面包发霉 C.西瓜榨汁 D.石蜡熔化
12.(2020·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C.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13.(2020·青海·统考中考真题)在pH=3的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Cu2+ K+ NO
B.Ag+ Na+ Cl-
C.Na+ Ba2+ OH-
D.K+ Ba 2+ SO
14.(2020·青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青稞酿酒
B.滴水成冰
C.铁钉生锈
D.红磷燃烧
15.(2020·青海·统考中考真题)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
A.Cl2
B.H2O
C.HCl
D.SiH4
16.(2020·青海·统考中考真题)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未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没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2020·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推测 X 的化学式是( )
A.N2O3 B.NO2 C.NO D.N2O
二、填空题
18.(2022·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国3名宇航员人住“天宫“,并为广大青少年带来精彩的太空科普盛宴。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工作,其能量转化方式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_____能。电池板需要用铝合金加工成的箔片进行密封支撑,铝合金能加工成箔片是利用了金属的 _____性(填写“导电”“导热”或“延展”)。
(2)人体呼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有同学在“天宫课堂”中提问到“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空间站中如何处理”。为了解决空间站中二氧化碳堆积问题,科学家常采用过氧化钠( Na2O2)吸收,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 _____,判断的依据是 _____。
19.(2020·青海·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一定浓度的乙醇、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溶液能有效杀灭病毒。
(1)在这三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
(2)若将50mL质量分数为30%(密度为1.1g/cm3)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3%(该溶液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均为1.0g/cm3)的医用溶液,需要加水_____mL。
(3)将氯气(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得到次氯酸钠(NaClO),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科学探究题
20.(2021·青海·统考中考真题)根据以下实验方案,“探究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请将你的思考及实验结果写在短线处。
【猜想假设】:猜想1:相等猜想2: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方案一 | 方案二 |
实验装置 | ||
实验过程 | 分别将反应物及反应容器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 |
取下烧杯,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再将其放回托盘天平,天平的指针______(填“向左”或“向右”或“不”)偏转。 | 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进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再放回托盘天平,天平的指针______(填“向左”或“向右”或“不”)偏转。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反思评价】
你认为猜想______是错误的,其原因是______。
四、计算题
21.(2022·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根据Fe3O4+4CO3Fe+4CO2反应原理,工业上可用来冶炼铁。现用100t含四氧化三铁为46.4%的某铁矿石冶炼金属铁。请完成下列问题,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该铁矿石中含四氧化三铁质量是多少?
(2)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昆仑玉制作玉器,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西瓜榨汁,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C.点燃蜡烛照明,有新物质二氧化碳、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将废纸盒折叠后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中,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C
【分析】根据基本反应类型的定义进行判断。
【详解】A、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D、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属于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A、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故A错误;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个数之比是2:1,故B正确;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为2个水分子,反应后为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故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质量和数目不变,故反应后原子数目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6+32+0+0=8+0+22+X,X=18,正确;
B. 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化学式分别为CH4、O2、CO2、H2O,则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二氧化碳、水两种氧化物,错误;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正确;
D. 由图可知,反应为,反应中甲和乙变化的质量比为16:(32×2)=1:4,正确。
故选B。
5.A
【详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符合题意;
B、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但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复分解反应,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但是汽油除油污是利用溶解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D、在室温下,碱溶液的pH>7,但是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是属于盐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A、钢铁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B、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C、纸张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葡萄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B。
7.C
【详解】反应前2Na、4Cl、6O、4H,反应后2Na、6Cl、6O、4H、X,故X含有2Cl为氯气,故填:C。
8.A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B、青稞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C、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钢铁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A。
9.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原子种类不变。
【详解】反应前,有2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铁原子,22个氧原子,8个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X前面 化学计量数为4,则X的化学式为FeS2,故选C。
10.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50+0.5+0+0=23+0.5+X+3,X=24。
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丙的质量增加,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
【详解】A、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X=24,不符合题意;
C、反应中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4:3=8:1,不符合题意;
D、甲是反应物,丙、丁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详解】A、胆矾研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面包发霉有微生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西瓜榨汁,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石蜡熔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丙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题意;
C、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不符合题意;
D、丙烷是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C、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两种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A
【分析】pH=3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Cu2+、K+、NO3-与H+相互之间都不能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Ag+ 、Na+ 、Cl-、H+四种离子中Ag+ 和Cl-能结合生成难溶于水且难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不正确;
C、OH-与酸性溶液中的H+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不正确;
D、Ba 2+和SO42-能结合成难溶于水且难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有时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等。
14.B
【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生成新的物质就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就是物理变化。
【详解】A、青稞酿酒,有新的物质酒精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滴水成冰,只有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铁钉生锈,生成了新的物质氧化铁,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红磷燃烧,生成了新的物质五氧化二磷,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C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氢、硅、氯原子个数分别为4、1、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硅、氯原子个数分别为0、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4个氯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Cl;
故选:C。
【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D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A、由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不正确;
B、反应前氮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不为零,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故选项不正确;
C、反应前分子的种类是氮分子、氢分子,反应后是氨分子;反应前分子总数是3,反应后是2,分子种类和个数都改变,故选项不正确;
D、由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是微观模型考查题,认真阅读分析图示,看懂每个图形表示的含义结合化合反应的定义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解决此题目的关键。
17.C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可知,反应前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故选C。
18.(1) 电 延展
(2) O2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一致
【详解】(1)太阳能电池主要作用是输出电流,因此是转换成电能,化学能是物体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才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铝合金被加工成箔片,其表面积大大增加,故利用的是铝金属的延展性;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一致得知,反应前反应物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为:4Na、8O、2C,反应后生成物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为4Na、6O、2C、X,两者比较得知X为仅含有两个O原子的物质,即O2。
19. 乙醇 495 Cl2+2NaOH= NaClO +NaCl+H2O
【详解】(1)在这三种物质中,乙醇是含碳化合物,是有机物;过氧化氢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是氧化物;次氯酸钠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
(2)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1mL=1cm3,可得:50 cm3×1.1g/cm3×30%=(50 cm3×1.1g/cm3+x)×3%,x=495g,需要加水495mL;
(3)将氯气(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得到次氯酸钠(NaClO),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2NaOH= NaClO +NaCl+H2O。
20. 不相等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不 向右 2 因反应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再称量时质量减少(只要答出“反应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或者“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均参照给分)
【详解】猜想假设: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故猜想1:相等;猜想2:不相等;
实验探究:方案一:实验过程: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再将其放回托盘天平,该反应无气体生成,天平的指针不偏转;
方案二: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进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再放回托盘天平,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散逸到了空气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评价:猜想2是错误的,因为反应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再称量时质量减少。
21.(1)解:根据题意100t铁矿石中含四氧化三铁质量:
答:该铁矿石中含四氧化三铁质量是46.4t。
(2)解:设46.4t四氧化三铁完全反应生成纯铁的质量为 x。
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33.6t÷96%=35t。
答: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35t。
【详解】(1)见答案。
(2)见答案。
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流程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新疆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西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