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第2节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第2课时 教学课件+教案
展开第二节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设计说明 本节主要介绍了汽化和液化现象、液体的沸腾条件、沸腾时的特征及沸点、蒸发吸热及生活中的应用和液化的两种方式等知识,跟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但也由于对生活现象的错误的认识和经验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教学中应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探究的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学习习惯,学会自己采取各种方法和途径去获得答案。注意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习惯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认识生活、解释实际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别物质三种物态:固态、液态、气态。知道汽化与液化及对应的吸放热。 2.知道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知道沸腾现象、沸腾的特点和沸点。进一步熟悉温度计的使用。 4.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观察液体沸腾时的现象和特点。 2.经历用图像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促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 教学难点 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法 教具、学具 酒精、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打火机、纸锅、棉花、烧瓶、导管 授课时数 2课时
| 教学反思
|
第二课时 液化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为什么游泳后到了岸上的人,感觉到比较冷? 讲授新课 一、液化 1.液化的实例 投影展示: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烧水时,壶嘴冒出的 “白气”。“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思考回答: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引导学生思考:你见过早晨窗玻璃上因出现一层水雾而变得模糊的 现象吗?(在里边还是外边?) 学生回答:里边。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液化现象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液化现象举例:雨、露、雾、“白气” 、玻璃窗内的水珠、车窗内的水珠、夏天冰镇饮料瓶外的水珠、夏季水缸外壁“出汗”、冬季戴眼镜的人从严寒的室外进入室内时镜片变得模糊不清…… 例1 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是水蒸气 B.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 C.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答案:D 练一练 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 B.夏天,湿衣服晾干 C.秋天,草粘晨露 D.冬天,湖水成冰 答案:C 2.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答案:B 2.液化的方法 (1)教师讲解露珠的形成过程,然后让学生思考露珠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总结:热的水蒸气放入冷的环境中使它液化的方法称为冷却法。自然界中露水的形成、雾的形成都是因为气温下降使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投影展示:气体打火机和液化石油气,它们是如何压入容器的? 总结:在常温下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归纳:液化的方法:冷却法和压缩体积。 例2 以下措施中,无法使气体液化的是( ) A.使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 B.压缩气体体积并降低气体温度 C.使气体体积压缩到足够小 D.增大气体体积并升高温度 解析: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一是降低温度,例如雾、雨、露等;二是压缩体积,例如液化石油气。故选D。 答案:D 练一练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 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 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聚 答案:B 二、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实验: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 2.取两支温度计,先观察它们的示数。然后在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缠上浸了酒精的湿棉花,再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现象:1.手感到比较凉;2.酒精蒸发时要从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吸收热量,使温度计示数下降。 结论:汽化吸热。 思考回答:游泳者到岸上感到冷的原因: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蒸发制冷。 实验:3.在试管A未放入容器B前,先用温度计测出B中的水温。再将试管A放放入B中,让烧瓶内的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水蒸气在试管A中会遇冷液化为水。过一段时间再测容器B中的水温。它的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这说明什么? 现象:B中的水温升高了,说明气体液化时会放出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升高。 结论:液化放热。 教师总结:①气体液化时会放出热量; ②液化时可以提高周围环境的温度; ③环境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 讨论: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 ℃的水烫伤要严重得多,为什么? 课堂小结 1.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得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也能使一部分气体液化。 2.液化的类型: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如露和雾)和从容器中出来的热的水蒸气液化(如开水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最常见的液化现象。 3.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当堂达标 1.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给它继续加热,水壶中水的温度将( ) A.继续升高 B.保持不变 C.缓慢降低 D.忽高忽低 答案:B 2.打预防针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有凉的感觉,这是因为( ) A.酒精温度低 B.酒精会挥发 C.酒精蒸发从人皮肤上吸热而致冷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3.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 答案:C 4.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__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_______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_______热。(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汽化 液化 放 5.电冰箱是常用家用电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制冷剂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请根据你对冰箱的认识及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冰箱里面温度较低,而外壳摸起来却较热。这是制冷剂在冷冻室内___________,在冷凝器内___________。 答案: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