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件PPT+教案(内含练习)全册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优秀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第4章第1节第2课时教学课件pptx、第4章第1节第2课时教案含练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燃烧可能引起爆炸,例如,火药的爆炸、节日燃放的烟花爆竹、用于拆除旧建筑物的定向爆破以及用于矿物开采的爆破等。你知道爆炸是怎么一回事吗?讲授新课【实验演示】实验步骤:取一个容积为500~1 000 mL的圆筒形无底塑料瓶罐(如装食用油的瓶子),倒置固定在铁架台上。瓶颈处装一些干燥的细面粉,从瓶口的塞子插入一根玻璃导管,导管连接一根乳胶管。在瓶上方的瓶内壁上粘一截点燃的蜡烛,瓶底盖上张硬纸板,如图所示。从乳胶管往瓶中吹入空气,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现象:从乳胶管往装有干燥面粉的塑料瓶罐中吹入空气时,会将面粉吹起,使面粉充满塑料瓶罐,面粉在罐中剧烈燃烧,导致爆炸。实验结论:可燃性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速的燃烧,可能会导致爆炸。【教师讲述】四、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1.爆炸爆炸分为化学性爆炸和物理性爆炸。可燃物剧烈燃烧引起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某些爆炸如汽车轮胎、暖水瓶、锅炉等压强引起的爆炸属于物理变化。(1)爆炸的定义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如果氧气的浓度较高,或可燃物(气体、粉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广,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膨胀,也会发生爆炸。(2)爆炸的条件:有限空间、气体急速膨胀。2.爆炸极限把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该气体的爆炸极限。H2、CH4和CO的爆炸极限如下表所示。气体爆炸极限(体积分数)H24%~75%CH45%~15%CO12.5%~74%爆炸极限(体积分数)范围越大,可燃物越容易发生爆炸。【教师点拨】(1)在爆炸极限以外,可燃性气体过少或过多,即氧气过多或过少,反应放出的热量有限,爆炸不会发生。 (2)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都会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教师提问】我们学过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以及缓慢氧化引发的自燃,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教师点拨】3.燃烧、爆炸(化学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项目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概念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速燃烧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能量变化放热明显放热明显放出的热量随时散失放热明显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在开放的空间内温度无明显改变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否发光发光发光无明显发光现象发光联系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有热量放出,只是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教师导入】我们学过燃烧的条件,一旦发生火灾就一定要进行灭火,这就要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师讲述】五、防火与灭火1.灭火原理灭火原理灭火事例(1)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液化气、煤气起火,首先要迅速关闭阀门,以断绝可燃物的来源;扑灭森林火灾,可以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2)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厨房油锅起火,盖上锅盖就能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能灭火的原因之一是灭火器喷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在燃烧物周围形成一层二氧化碳气体层,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离(3)使用大量的冷却剂使燃烧物冷却,让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发生火灾用水灭火、吹灭蜡烛【教师点拨】(1)使用冷却剂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2)只要满足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种,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3)电器设备或电线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以免发生触电事故。【教师拓展】成语中的化学原理成语或俗语化学原理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杯水车薪水太少了,不能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火上浇油、抱薪救火、众人拾柴火焰高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旺水火不容水可降低可燃物周围的温度到其着火点以下煽风点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引风吹火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或空气)【教师提问】请通过询问他人、走访消防部门、查阅报刊和浏览网页等方式,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通常采用的防火措施或灭火方法。将调查结果填入下表,并与同学交流、讨论。防火或灭火事例防火措施或灭火方法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火焰 【学生回答】防火或灭火的事例和方法防火或灭火事例防火措施或灭火方法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火焰实验时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在实验台上并起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森林失火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教师导入】如果发生火灾,一定要采取自救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对生命和财产的威胁!【教师讲述】2.火灾自救(1)火势如果很小,根据起火原因,用适当的灭火器材和方法扑灭。(2)火势较大,有蔓延的可能,就应沿着疏散通道迅速离开火场,并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3)身陷火场时,科学的自救方法:①要迅速判断安全出口;②如果房间内正起火,不能随便开门,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更大甚至发生爆炸;③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以减少有毒物质吸入体内;④房间里起火,由于空气的对流,上层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浓度大,而下层空气中相对较少,所以逃生时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匍匐前进;⑤到窗口呼救等。【教师提问】通过粉尘爆炸实验可知,在面粉厂附近要严禁烟火。为了避免出现危险,同学们对一些易燃物和一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高警觉性。那么什么是易燃物?什么是易爆物?我们应该了解哪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师讲述】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易燃物①易燃物一般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明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②常见的易燃物质有硫、磷、酒精、液化石油气、氢气、乙炔、沼气、石油产品、面粉、棉絮等。(2)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3)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①易燃物或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因而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要严禁烟火,防止撞击和高温,绝不允许违章操作。②在油库、面粉加工厂、棉纺厂、化工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要备有防爆器材,设立安全措施。这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粉尘和棉絮等,一旦接触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③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厂房和仓库要配备消防器材,并要有明显的安全标志。【教师展示】(4)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消防安全标志,如图所示。 【教师提问】灭火要使用灭火器材,常用的灭火器材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请查看你校配备了哪种灭火器,了解它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并与同学交流。【教师拓展】几种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如下:①泡沫灭火器:取下喷射软管,拔出保险销,压下手把,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可用于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②干粉灭火器:上下摇动灭火器几次,拔出保险销,距火3米处,对准火焰根部,压下把手,扫射。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以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拔出保险销,按下压把。注意:手一定要握在钢瓶的木柄上,防止冻伤。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品引起的失火。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和防火与灭火,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只要满足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要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易燃、易爆化学品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往往危害大、影响大、损失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相关安全规定,掌握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的急救措施。当堂达标1.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A. H2、CO2 B. CO、O2C. H2、CO D. CO、N2答案:B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纯氧中能燃烧而在空气中不燃烧,说明铁丝的着火点因物质不同而改变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说明燃烧现象与氧气的浓度有关C.爆炸就是发生了急剧的化学变化D.缓慢氧化最终必引起自燃答案:B3. 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B.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C.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D.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答案:C4. 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的方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答案:D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B.加油站、加气站附近严禁烟火C.发现煤气管道泄漏用打火机检查泄漏点D.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答案:C6.对下列成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A7.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可以用水浇灭B.用嘴吹灭蜡烛火焰,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油锅起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降低油的着火点D.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答案:D8.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 B C D答案:C9.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关闭阀门 ②浇水 ③加水 ④火焰飞溅(1)图①和②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① ,② 。(2)图③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火,还造成图④的后果,其原因是 , ,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 。答案:(1)隔离可燃物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水的密度比油大,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油滴飞溅出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盖上锅盖(或加大量青菜) 板书设计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四、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1.爆炸(1)爆炸的定义(2)爆炸的条件2.爆炸极限3.燃烧、爆炸(化学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五、防火与灭火1.灭火原理2.火灾自救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易燃物(2)易爆物(3)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4)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消防安全标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讲解,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三者缺一不可,燃烧条件,该物质的着火点,常见物质的着火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试讲课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察到的现象,燃烧的特征可归纳为,蜡烛不完全燃烧,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清除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灭火的原理,完成课后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课件pptx、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练习docx、01燃煤取暖中毒wmv、02粉尘爆炸实验wmv、03伪装者之面粉爆炸wmv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