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01
    2021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02
    2021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
    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如图所示的现象中,没有利用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

    A.水母喷水移动 B.箱子被推动
    C.鸡蛋碰撞碗边而破裂 D.火箭升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水母向下喷水对水施加向下的力,同时水对水母施加向上的力使水母上升,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箱子被推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与相互作用力无关,故B符合题意。
    C.鸡蛋向下对碗边施加向下的力,同时碗边对鸡蛋施加向上的力使鸡蛋破裂,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火箭向后喷出气体,气体给火箭施加向前的力,从而使火箭加速升空,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土机推土,土对推土机没有力的作用
    B.乘坐汽车系安全带,是为了防范汽车的惯性带来的危害
    C.雪橇在冰面上能滑行很远,是因为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D.“弯弓”与“射箭”都是力作用的效果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推土机推土时,推土机给土一个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土对推土机也有一个反作用力,故A错误;
    B.乘坐汽车系安全带,是为了防范乘客的惯性带来的危害,故B错误;
    C.雪橇在冰面上能滑行很远,是因为雪橇受到的摩擦力比较小,故C错误;
    D.“弯弓”是力改变了弓的形状,“射箭”是改变了箭的运动状态,所以二者都是力作用的效果,故D正确。
    故选D。
    3.将一个玻璃杯子灌满水,取硬纸片盖于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放开压纸片的手,水和纸片竟然不掉下来,这就是惊险、奇妙的覆杯实验。对如图所示的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不流出来说明大气只有向上的压强
    B.杯内的水对此时的杯底也有压力
    C.杯内的水产生的最大压强与倒置之前是一样的
    D.大气压与液压一样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水不流出来说明大气向上有压强,而不是只有向上有压强,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大气对纸片的压强通过杯中的水传递给杯底,所以,杯内的水对此时的杯底也有压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杯内倒满水,无论倒放还是正放,水的深度不变,由p=ρgh知,水对底面的压强不变,所以杯内的水产生的最大压强与倒置之前是一样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相类似,在大气中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液体压强相等,则甲、乙杯中液体密度ρ甲、ρ乙大小关系为(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示知,A点处于的深度比B点的深,即h甲>h乙,由题意知,p甲=p乙,据p=ρgh知
    ρ甲<ρ乙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中国自主研发的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曾创下了中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水下机器人在某海域的海面下持续下潜过程中(  )
    A.受到海水的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B.受到海水的压强增大、浮力减小
    C.受到海水的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D.受到海水的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
    水下机器人在某海域的海面下持续下潜过程中,深度逐渐增大,根据p=ρgh可知,水下机器人受到海水的压强增大;在海面下持续下潜过程中,水下机器人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机器人的体积,故水下机器人排开水的体积是不变的,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水下机器人受到的浮力不变。
    故选D。
    6.如图所示,下列工具正常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用园艺剪刀修剪枝叶
    B.用垃圾钳捡垃圾
    C.用弯头刀修眉
    D.用钳子拧螺丝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CD.园艺剪刀、弯头刀、钳子,它们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ACD不符合题意;
    B.垃圾钳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7.一个实心小球重4.5N,体积为5×10-4 m3,将小球分别轻轻放入水中和酒精(ρ酒精=0.8×103 kg/m3)中,则小球静止时,在水中所受浮力为F1,在酒精中所受浮力为F2,其大小分别为(  )
    A.F1=4.5N,F2=4N B.F1=5N,F2=4.5N
    C.F1=4.5N,F2=4.5N D.F1=4.5N,F2=5N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球的密度
    =0.9×103kg/m3
    因为
    ρ小球<ρ水
    所以小球放入水中,将漂浮在水面上,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1=G=4.5N
    因为
    ρ小球>ρ酒精
    所以小球放入酒精中将沉底,则小球排开酒精的体积等于小球的体积,则小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F2=ρ酒精gV排=0.8×103kg/m3×10N/kg×5×10-4m3=4N
    故选A。
    8.如图是小明自制的弹簧小车,向下压小车,放手后小车会向上弹起一定高度。关于该过程中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下压小车,小车的动能一直增加
    B.向下压小车,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
    C.小车向上弹起,小车的重力势能一直增加
    D.小车向上弹起,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向下压小车,小车质量不变,小车运动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所以小车的动能不是一直增加,故A错误;
    B.向下压小车,弹簧的形变程度一直变大,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故B错误;
    C.小车向上弹起,小车质量不变,小车所处的高度一直增加,所以小车的重力势能一直增加,故C正确;
    D.小车向上弹起,弹簧的形变程度先变小后不变,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变小后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9.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两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
    B.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
    C.相同时间内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
    D.两次拉力做功功率:P1<P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坐标轴中作竖线交于两图像可知,当运动时间相同时,第一次路程更大,则由可知,第一次速度更大,即v1>v2,故A错误;
    B.由于是同一物体,则对地面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物体所受摩擦力不变,根据图像可知,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可知,两次拉力都等于摩擦力,即F1=F2,故B错误;
    CD.由于两次拉力大小相同,第一次速度大于第二次速度,则由P=Fv可得
    P1>P2
    又由W=Pt可知,当时间相同时,第一次做功更多,即W1>W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某建筑工地上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建材,如果工人师傅用500N的拉力F,30s内将重1200N的建材竖直匀速提高了6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 B.工人师傅拉绳子的功率为300W
    C.该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83.3% D.提升建材所做的总功为7200J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动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n=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s=nh=3×6m=18m
    绳端移动的速度

    故A错误;
    D.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1200N×6m=7200J
    工人师傅做的总功
    W总=Fs=500N×18m=9000J
    故D错误;
    B.工人师傅拉绳子的功率

    故B正确;
    C.该滑轮的机械效率

    故C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1.科学网讯:如图所示是由瑞典学生设计的一种充气头盔,这种头盔使用含折叠气袋的围脖系统,当内置传感器感应到骑车人要撞到头时气袋就会在秒之内膨开,打开的兜帽会自动套在骑车人的头上;它的原理就像能从汽车方向盘上弹出的______囊,在骑自行车的人发生意外碰撞的时候,保护骑车人的头颈,可以防止______带来的危害,汽车中的______也可以防止这种危害。

    【答案】     安全气     惯性     安全带
    【解析】
    【分析】
    【详解】
    [1][2]人与车以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当发生意外时,车停止运动,人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从而发生碰撞事故,对驾驶人造成伤害,充气头盔打开的兜帽套在骑车人的头上,可以防止由于惯性而带来的危害。
    [3]它的原理和从汽车方向盘上弹出的安全气囊相同,汽车中安全带的也可以防止这种危害。
    12.如图所示,机器人的质量为 2.4kg,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0cm2,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所受重力与______是平衡力,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g=10N/kg)

    【答案】     支持力     80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对机器人受力分析可知,机器人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水平地面的支持力,因机器人静止,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故机器人在竖直方向上也受力平衡,即所受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2]由题意可知,机器人的重力为

    故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F=G=24N
    机器人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故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13.如图所示,甲瓶中的水不从小孔A、B流出,说明有________存在。乙瓶中的水从小孔A、B流出,说明液体对容器有_________;水的落地点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随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     大气压     压强     液体深度
    【解析】
    【详解】
    [1]甲瓶中的水不从小孔A、B流出,说明有大气压存在。
    [2]乙瓶中的水从小孔A、B流出,说明液体对容器有压强。
    [3]水的落地点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4.如图所示,一个重为1.5N的小碗漂浮在水槽的水面,此时小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如果让小碗沉没到水槽底部,则它受到的浮力将变________,水槽的水面将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     1.5     小     下降
    【解析】
    【分析】
    【详解】
    [1]当碗漂浮时,碗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浮力为1.5N。
    [2][3]当碗下沉到水槽底部时,碗受的浮力小于重力,因此沉到水槽底部的碗所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碗所受到的浮力小;由F浮=ρ液gV排可知,在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小,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因此沉到水槽底部的碗排开水的体积小,因此液面将下降。
    15.如题图所示,分别用图甲、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把重为114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已知每个滑轮重60N,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甲图中,车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_N,乙图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_N,图乙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答案】     1140     600     95%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甲图中,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因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车对绳子的拉力为1140N。
    [2]乙图中,左边的滑轮为动滑轮,右边的滑轮为定滑轮,绳子的有效段数为2,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3]图乙的机械效率为
    =95%
    16.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车速,这是为了增大汽车的________(选填“质量”、“惯性”或“动能”);上坡过程中,汽车的重力势能_________。清扫路面垃圾的清洁车,能通过吸尘器将路面上的垃圾吸入车内容器中。清洁车沿水平街道匀速行驶,在清扫垃圾过程中,车的动能将____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
    【答案】     动能     变大     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开车上坡,车的质量不变,如果提高车速,则车的动能会增大。
    [2]上坡过程中,车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汽车的重力势能增大。
    [3]因清洁车沿街道匀速行驶,车的速度不变,在清扫垃圾过程中,车的质量增加,所以车的动能将变大。
    17.(1)如图(1)所示,请读出图中各实验仪器的示数: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cm;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2)如图(2)所示,a、b是相同的密度计,密度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最小的刻度是在刻度计的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现将a、b分别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由图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ρa_______ρb,(选填“>”、“<”或“=”);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比较Fa_________Fb(选填“>”、“<”或“=”)。
    【答案】     2.80     -4     2.4     上方     <     =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4.8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L=4.80cm-2.00cm=2.80cm
    [2]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10”在“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4℃。
    [3]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
    (2)[4][5][6]因为是相同的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
    F浮=G物
    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Fa=Fb=G物
    又因为
    F浮=G排=m排g=ρ液V排g
    V排a>V排b
    所以
    ρa<ρb
    故密度小的液体V排大,浸没的多,最小的刻度是在刻度计的上方。
    三、作图题
    18.(1)如图(1)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50g的小球,画出小球受到力的示意图。
    (2)撬棒是生活中常用的劳动工具,如图(2)所示。请画出重物P对撬棒的压力F2,以及人压撬棒的力F1的力臂l1。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小球的重力
    G=mg=50×10-3kg×10N/kg=0.5N
    小球固定在静止于水平地面的小车的支架杆上,所以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小球还应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杆对小球竖直向上的力F)与小球重力平衡,且
    F=G=0.5N
    据此画出小球受到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在重物P和撬棒的接触面上找一点作为力的作用点,画垂直于撬棒向下的线段,标出箭头,即为重物P对撬棒的压力F2,杠杆的支点为O,先延长力F1的作用线,然后从支点O向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F1的力臂l1,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19.小明利用2.5mL。注射器、0~10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来估测本地的大气压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如图甲,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手沿水平方向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活塞开始滑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6N,则活塞与注射器筒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N。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该地的大气压约为标准大气压。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_______(选填“甲”或“乙”)注射器。
    (3)他重新将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6N;如图乙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_______cm,则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_________Pa。
    (4)若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排尽筒内空气,防止空气进入     0.6     甲     4.00     9×104     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将活塞推至底部并用橡皮帽堵住小孔,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防止外面的空气进入。
    (2)[2]用手沿水平方向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活塞开始滑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6N;活塞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拉力和摩擦力,这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故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0.6N。
    [3]当大气压约为105Pa,当面积为2cm2,即0.0002m2时,大气压力为
    F压=pS=105Pa×0.0002m2=20N
    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0~10N,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所以实验时应选用甲注射器。
    (3)[4][5]当活开始滑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6N,则大气产生的压力为
    F=6.6N-0.6N=6N
    由图乙知,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L=4.00cm,注射器的横截面积为
    S
    大气产生的压强为

    (4)[6]若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小,根据公式可知,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
    20.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欣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证铁球到达水平面的______(填“质量”、“速度”、“动能”)相同;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质量相同时,______;
    (3)此套装置能否用来探究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______;
    (4)小欣同学联想到“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也用到了斜面,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比较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如表所示),小车在三个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______。
    表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摩擦力
    最大
    较大
    最小
    小车运动距离
    最近
    较远
    最远

    【答案】     速度     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能     相等     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分析】
    【详解】
    (1)[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必须保证速度相同,故从同一高度滚下,应保证铁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质量相同,速度不同,丙的速度小,动能小,木块移动的距离也变小,故结论是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3]此套装置能用来探究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用不同的小球在同一高度静止滚下,质量不同,重力势能不同,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需要将改变高度,同一小球,静止滚下,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重力势能不同。
    (4)[4][5]将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重力势能相同,滚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克服斜面摩擦力做功转化的内能,由于斜面相同,故克服斜面摩擦力做功转化的内能相同,故到达水平水的动能相同,而在不同的接触面时,小车将木块撞动,并移动一定的距离,最后速度都变为零,再此过程中,只有摩擦力做功,故克服的摩擦力做功相同;若接触面绝对光滑,说明不存在摩擦力,在水平面上不受力,小车将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21.小军同学用天平、细线、烧杯和水测定某实心工艺品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1)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平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0g;
    (2)用细线将工艺品拴好并浸没在水中,但没有触及杯底(如图甲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得出质量为108g,则工艺品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工艺品的体积为_______cm3;
    (3)从烧杯中取出工艺品,用天平单独测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_g;
    (4)工艺品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小军测量的工艺品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0.08     8     64     8×103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2)[1]工艺品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108-100)×10-3kg×10N/kg=0.08N
    [2]工艺品的体积
    V=V排水=
    (3)[3]由图乙可知,工艺品的质量
    m=50g+10g+4g=64g
    (4)[4]工艺品的密度

    [5]将工艺品从水中取出,放在托盘上测量质量时,工艺品表面沾有水,导致测量的质量数值偏大,由可得,体积一定时,密度偏大。
    五、计算题
    22.竹筏漂流是许多地区的旅游项目之一;现有一竹筏,质量为64kg,体积为0.8m3;(g=10N/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求:
    (1)竹筏的重力;
    (2)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为安全起见,竹筏最多能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若每名乘客的重力均为500N,求该竹筏最多能载的人数。

    【答案】(1)640N;(2)640N;(3)6人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竹筏的重力为
    G竹筏=m竹筏g=64kg×10N/kg=640N
    (2)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F浮=G竹筏=640N
    (3)竹筏一半的体积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0.5V总=0.5×0.8m3=0.4m3
    此时竹筏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0.4 m3=4×103N
    竹筏仍然漂浮,则人的总重力
    G总=F浮′-G竹筏=4×103N-640N=3360N
    所以,该竹筏最多能载的人数

    所以最多为6人。
    答:(1)竹筏的重力是640N;
    (2)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640N;
    (3)为安全起见,竹筏最多能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若每名乘客的重力均为500N,求该竹筏最多能载的人数是6人。
    23.如图甲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三千多年前在井上汲水的桔棒,其示意图如图乙。轻质杠杆的支点O距左端l1=0.5m,距右端l2=0.2m。在杠杆左端悬挂重力为20N的物体A,右端挂边长为0.1m的正方体B,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正方体B对地面的压力为20N。(g取10N/kg)求:
    (1)此时杠杆右端所受拉力大小为多少N?
    (2)若该处为松软的泥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4×103 Pa,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A的重力至少为多少N?

    【答案】(1)50N;(2)12N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设杠杆右端的拉力为FB,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GA×l1=FB×l2
    20N×0.5m=FB×0.2m
    解得FB=50N。
    (2)B的底面积
    SB=L2=(0.1m)2=0.01m2
    B对地面的最大压力
    F压′=pSB=4×103Pa×0.01m2=40N
    因正方体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减去绳子对B的拉力,所以,B的重力
    GB=FB+F压=50N+20N=70N
    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
    F右′=GB-F压′=70N-40N=30N
    物体A的最小重力
    GA′=F左′=
    答:(1)此时杠杆右端所受拉力大小为50N;
    (2)若该处为松软的泥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4×103 Pa,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A的重力至少为12N。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仓颉九年制学校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仓颉九年制学校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A卷)(原卷+解析): 这是一份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A卷)(原卷+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A卷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A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仓颉九年制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仓颉九年制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物理试题,共3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