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20 信息、能源与微观粒子-中考物理专练(江苏专用)
展开专项十 信息、能源与微观粒子
重难点20 信息、能源与微观粒子
考点一、电话、信息与电磁波
1.电话:
① 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② 听筒:把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
2.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① 模拟通信:在话筒将声音转化成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这声音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② 数字通信: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数字通信。
3.电磁波的传播:
① 波峰、波谷: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② 波长:邻近的两个波峰(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
③ 波速:用来描述波传播速度的物理量。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2.99792458×108m/s。
④ 电磁波频率的单位:赫兹(Hz)。
4.越来越宽广的信息之路
① 微波通信:微波的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105MHz之间,微波的频率高,其性质更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所以需要在高处架设微波中继站来接转电磁波信号。
② 卫星通信:用通信卫星做微波中继站来进行通信。
③ 光纤通信: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携带的信息传递到了远方。
④ 网络通信:把计算机联在一起可以进行网络通信。网络通信的形式是电子邮件,如图所示。当甲给乙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时,他的服务器A把邮件送到乙的服务器B,存储起来。
考点二、能源
1.化石能源、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
像化石能源一样,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这些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一次能源。我们使用的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所以称电能为二次能源。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
2.核能
① 核裂变:快速的裂变反应可以引起猛烈的爆炸,原子弹就是利用快速裂变制成的,我们还可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把核能用于和平建设事业。“核反应堆”就是控制裂变反应的装置。
② 核聚变:除了裂变外,如果将质量很小的原子核,例如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构成)与氚核(由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这就是聚变,有时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
3.太阳能
太阳能是氢原子核在超高压时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如化石能源、地球上的风能、生物质能都来源于太阳。太阳能来源丰富,不需要运输,无污染,但由于能量比较分散且受季节、气候和昼夜变化的影响很大,给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带来一些新的技术课题。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① 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② 我们是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中利用能量的,因此,不是什么能量都可以利用,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所以我们应节约能源。
③ 能源的消耗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大量的粉末污染了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还会使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加剧温室效应,核能的使用也可造成辐射污染。
考点三 、分子热运动
1.物质的构成: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热运动:
① 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 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温度。
③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也存在引力。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对外表现不同
①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② 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考点四、静电现象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
2.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5.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考点五、验电器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考点六、微观粒子与宇宙
1.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① 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且正负电荷数量相等;
②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受原子核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类似行星绕日的太阳系结构。
③ 原子核很小,电子更小。
2.原子核的构成
3.宇宙学说及相关概念
① “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了以地球为宇宙的中心的“地心说”。
② “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
③ 银河系: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称为银河系。
④ 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1光年(l.y)1i.y=9.46×1015m。
考点一:电话、信息与电磁波
【探究重点】
1.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
2.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现代电话已经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了,用数字信号传输的电视节目也已经进入家庭。
3.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光也属于电磁波。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真题精讲】
- (2022·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电磁波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祝融号”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
B.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C.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D.光不是电磁波
【巩固训练】
- 下列有关听筒的工作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磁体对铁片的吸引力也发生强弱变化
②当从话筒传来说话声音的振动,电流发生强弱变化时
③发出和对方说话相同的声音
④使铁片振动起来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③①
考点二:能源
【探究重点】
1.常见的化石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
2.常见的一次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3.常见的二次能源有:电能。
4.间接利用太阳能:化石能源(光能----化学能)生物质能(光能----化学能)
5.直接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有平板型集热器、聚光式集热器)(光能----内能)太阳能电池:(光能----电能)一般应用在航空、航天、通讯、计算器、手表等方面。
【真题精讲】
- (2022·湖南湘西·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电能 B.风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
【巩固训练】
- (2022·四川乐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信息传递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传递信息是利用电磁波
C.水能、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考点三:分子
【探究重点】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真题精讲】
- (2022·西藏·中考真题)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生活现象能体现分子热运动的是( )
A.酥油茶飘香 B.赛马尘土飞扬
C.歌声余音绕梁 D.冬天大雪纷飞
【巩固训练】
- 如图所示,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会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现象表明(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间隙
考点四:静电现象
【探究重点】
1.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的转移过程,而非创造了电荷。摩擦起电使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2.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真题精讲】
- (2022·山东淄博·中考真题)甲、乙、丙三个轻小物体,甲排斥乙,乙吸引丙。若乙带正电,则( )
A.甲一定带正电 B.甲一定带负电
C.丙一定带负电 D.丙一定不带电
【巩固训练】
- 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所带的电荷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
B.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可能不带电
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带正电
考点五:验电器
【探究重点】
1.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的转移过程,而非创造了电荷。摩擦起电使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2.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
【真题精讲】
- (2022·四川遂宁)用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金属箔因失去电子带上______电荷,接触瞬间电流的方向是______(选填“金属球到玻璃棒”或“玻璃棒到金属球”)。
【巩固训练】
- (2021·贵州贵州·中考真题)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如图所示验电器金属球瞬间,电流方向由______(选填“a到b”或“b到a”)。
考点六:微观粒子与宇宙
【探究重点】
1.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被称为核子。
2.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微粒构成。
3.带电性: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带电数量相等;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4.宇宙构成:
① 太阳是银河系中数亿千计的恒星中的一颗,而银河系又只是浩瀚宇宙中普通的一员。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②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始于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火球”发生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行星和恒星、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等。
③ 根据哈勃定律的推断,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提供了宇宙在膨胀的有力证据。
【真题精讲】
- (2022·陕西·统考中考真题)核能是原子核裂变或聚变释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原子核带负电
C.当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工作的 D.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巩固训练】
- (2022·四川达州)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起地上的羽毛,是因为玻璃棒的一些___________(选填“质子”“中子”或“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使玻璃棒带了电,由于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所以玻璃棒能吸起地上的羽毛。
- (2022·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某村第一书记为当地特产直播带货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播使用的手机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手机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C.为了使网友看清商品细节,应将商品紧贴摄像头
D.直播画面通过超声波传给网友观看
- (2022·浙江宁波)核酸检测采样时使用的“采样拭子”,其顶端是如图所示的植绒拭子,安全、无毒。有一种植绒方式是:植绒机产生数万伏的高压静电,通过电子转移让喷头中的绒毛带上负电荷,然后在被植绒物体表面喷涂上胶粘剂,移动喷头靠近被植绒物体,绒毛在高压静电作用下从喷头中飞升到被植绒物体表面,呈垂直状植在涂有胶粘剂的物体表面。上述植绒过程中蕴含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
A. 喷头中绒毛带上负电荷,是由于绒毛得到了电子;
B. 以移动的喷头为参照物,被植绒物体是运动的;
C. 绒毛能在高压静电作用下运动,是由于能量可以创生;
D. 绒毛从喷头中飞升到被植绒物体表面,是由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2022·陕西省)核能是原子核裂变或聚变释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原子核带负电
C. 当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工作的 D.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 (2022·广东广州)如图,用绝缘线分别悬吊甲、乙两轻小物体,甲带电,用带电棒丙分别靠近甲、乙。下列能证明乙带电且甲、乙带异种电荷的现象是( )。
A. B. C. D.
- 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
C.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金属箔到金属球
- (2022·福建) 塑料胶带属于______(填“绝缘体”或“导体”)。把贴在桌面两条塑料胶带迅速撕开后让其靠近时,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______电荷(填“同种”或“异种”)。
- 以下列出了各种形式的能源,①煤,②太阳能,③风能,④电能,⑤地热能,在这些能源中 ,属于一次能源的是_______,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
- 甲、乙两只相同的杯子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装有常温下的水,另一杯装有70℃的热水,同时向两只杯子中分别滴入一滴黑色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现象可以判断 ___________杯装的是热水,整杯水变黑属于 ___________现象,甲、乙现象不同说明 ___________。
- (2021·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则甲物体带______电,乙物体带______电。
- 某地区把多余电能E1送往制氢装置产生氢气,电能不足时,通过发电装置把这部分氢气燃烧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能E2送回电网。
(1)4.2kg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能使14t的水升温______℃,不计热损失,氢气的热值是,水的比热容是;
(2)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风能 ②煤 ③太阳能
(3)E1______E2(选填“>”“=”“<”)。
- 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正确的说法是( )
A.甲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乙的听筒和乙的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电路中
B.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串联,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串联
C.甲的听筒和话筒,乙的听筒和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
D.甲的听筒和乙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
- 如图,将甲、乙两个带电小球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甲带正电荷、乙带负电荷,为了使这两个小球在原位置静止,沿着甲、乙两球的球心连线方向,甲的左侧某一位置放一小球丙,可以恰好使得三球均保持静止。则丙球带电情况( )
A.正电 B.负电 C.不带电 D.都有可能
- 历经四十年的发展,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已经占据世界半壁江山,为现代通讯做出了突出贡献,体现了大国精神、大国担当。现代信息高速公路,是卫星通信和光纤维通信等高速、大容量信息传输通道的俗称,光纤维通信传输信息的载体是( )
A.微波 B.光波 C.无线电波 D.超声波
- (2022·江苏苏州)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是从丝绸上转移来的;
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
C汤姆生通过研究,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太阳是恒星,它是银河系的中心
- (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能是一次能源 B.二极管是用超导体制成的
C.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D.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发电
- (2021·广东中考真题)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的大致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外线属于可见光
B.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
C.X射线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低
D.可见光与γ射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 (2021·贵州贵州·中考真题)在“会飞的章鱼”实验中,将塑料袋剪成细丝制成“章鱼”,毛巾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将摩擦后的“章鱼”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摩擦后的塑料管靠近“章鱼”,“章鱼”使飞起来,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巾与塑料管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毛巾摩擦后的“章鱼”细丝间会相互吸引
C.摩擦后的“章鱼”与毛巾带上了同种电荷
D.“章鱼”飞起的原理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
- (2020常州)N95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径仅为0.3μm即______m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______(正/负)电,具有______的作用。由于熔喷布有很好的______性,所以能长时间保留静电,但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晾干后,熔喷布对细微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严重下降,原因是:______。
- (2022·四川内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如图所示是部分电磁波谱,在如图的五种电磁波中,频率最高的电磁波是______。
- (2022·贵州黔东南)2021年10月20日,中国“人造太阳”一大型核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了世界新纪录,在上亿摄氏度的高温状态下,物质呈现等离子态,它们可以被磁场约束。“人造太阳”是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条件下发生_____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能安全、清洁,它属于__________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 (2022·陕西省)如图-1是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瓶盖上的竖条纹是为了___________摩擦;如图-2,往塑料瓶里倒入适量热水并晃一晃,然后把热水倒出,迅速盖上瓶盖,过一会儿瓶子变瘪了,证明了___________的存在;如图-3,把塑料瓶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吸管在右侧沿平行于瓶身方向吹气,会看到瓶子向___________运动;如图-4,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瓶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瓶子带了___________。
- (2021·贵州贵州·中考真题)关于信息、能源、材料的描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人类开采的石油,是上亿年前地球接收的太阳能
C.核能是二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
D.集成电路上的芯片是利用超导材料制成的
- (2021·江苏中考真题)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地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利用光导纤维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传输较大量的信息,这是因为光波的( )
A.波长长 B.波速快
C.频率高 D.看得见
- (2021·陕西中考真题改编)下列微粒的尺度最小的是( )
A.电子 B.质子 C.原子核 D.原子
- (2021·辽宁辽宁·中考真题)将摩擦后带正电的泡沫餐盘放在桌面,将几个不带电的泡沫小球放在餐盘上使小球带电,会看到小球上下跳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餐盘带正电是因为得到了电子
B.小球与餐盘接触瞬间,电流方向是从餐盘到小球
C.小球由于与餐盘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向上运动
D.摩擦后的餐盘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 如图所示,把一个带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然后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再移开手,这时( )
A.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
B.金属小球不带电,金属箔带负电
C.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带负电
D.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不带电
- (2020黄冈)如图所示为某科技馆里“有趣的静电小球”装置。在底面为浅凹面的圆盘中心有一半球体金属电极M,圆盘边缘为圆环形电极N。断电时,不带电的小球静止在M周围,通电时M、N分别带上正、负电荷。此时,小球因与M接触而带上_____电,由于M的排斥力和N的_____,小球从中心向边缘运动,当接触到圆盘边缘电极N时由于_____的转移而带上负电,在重力和电荷之间力的作用下,小球又回到圆盘中心。若干个小球如此往复运动,使形成了有趣的静电现象。
- (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小汽车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小汽车用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利用水的_________比较大的特性;水属于_________(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
-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由吸引力和排斥力组成,吸引力对抗拉伸,排斥力对抗压缩。如图所示为分子间作用力关系图,r表示两分子间的距离,r0表示吸引力和排斥力相平衡的距离,F斥表示斥力曲线,F引表示引力曲线,F表示合力曲线。当两个分子相距较远时,F表现为吸引力,当两个分子非常接近时,F表现为排斥力。
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与 ___________有关。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___________。分子间的F斥和F引随都r的增大而 ___________;
②有关分子之间作用力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A.当r=r0时,分子间没有排斥力或吸引力
B.当r<r0时,分子之间只有排斥力
C.当r>r0时,分子之间只有吸引力
D.当r=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 (2022·云南省)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由于摩擦会带电,摩擦起电的本质是___________(选填“电荷的转移”或“创造了电荷”),将带电的 梳子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后金属箔片张开,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图是一台收音机的刻度板,表明它能接收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广播电台靠迅速变化的电流而发射电磁波。当广播电台发射图中最高频率的电磁波时,线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变化多少次?
重难点20 信息、能源与微观粒子-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20 信息、能源与微观粒子-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20信息能源与微观粒子解析版docx、重难点20信息能源与微观粒子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14 电路与电阻-中考物理专练(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14 电路与电阻-中考物理专练(江苏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14电路与电阻解析版docx、重难点14电路与电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11 浮力-中考物理专练(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11 浮力-中考物理专练(江苏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11浮力解析版docx、重难点11浮力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