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七下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练(有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七下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练(有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诗歌的颔联在写景中蕴含哲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下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练1.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拉杖无时夜叩门。A.首联中“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殷勤待客的盛情。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C.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D.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古代诗歌鉴赏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B.颈联写出了山西村的乡俗民事,“简朴”二字写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艰难,只能用古老的方式祈求神灵的保佑。C.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流连忘返。尾联写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恋恋不舍之情。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却处处切中“游”字。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根据提示写出你的感悟。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只要再坚持一下,你也能欣赏到别样的风景。同样,在人生的道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请找出诗中体现山西村民俗的诗句。(2)请阐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的理趣。阅读《游山西村》,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5.诗歌的颔联在写景中蕴含哲理。诗人在山峦重叠、溪流迂回中,似乎①___,正在迷惘之际,忽然看见柳绿花红的小村庄。这句诗表达了 ②_____的哲理。6.《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与本诗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都描写了饮酒的场面。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 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俭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首联中“浑”字的意思是①____,尾联中的“无时”应该理解为②____。(2)颔联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它在原作中是什么意思?后来衍生出什么新的意义?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拉杖无时夜叩门。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B.五、六两句在写诗人流连忘返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苦闷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C.七、八两句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D.在诗中,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9.当你的朋友因身处困境而烦闷失意时,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一联最适合用来劝慰朋友?并说明理由。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选自《陈子昂集》)10.“前不见古人”的“古人”指谁?“后不见来者”的“来者”又指什么人?11.诗人为什么“怆然涕下”?从诗中找出理由。 阅读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2.对上面两首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作品都是登高怀古之作。《登幽州台歌》没有对幽州台的描写,都是登台之后的感慨;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则由所见之景引发无限感慨。B.《登幽州台歌》起笔一句,诗人俯仰古今,感慨人生。《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起笔一问,意在神州已非大宋所有,作者已是万念俱灰。C.《楚辞》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登幽州台歌》化用此句,而意境更为苍茫遒劲,悲怆之感油然而生。D.《三国志》记载曹操与孙权对垒时慨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借此表达了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13.古诗词中,“悠悠”常用来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请谈谈这两首诗词中的“悠悠”分别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概括峰和塔的高度,古代八尺为寻,“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B.第二句写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进一步渲染塔之高。C.第三句用典来直抒胸臆,“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品德高尚的人。D.这首诗是登高抒怀之作,诗人登上飞来峰,触景生情,抒发豪情壮志。15.有人评价此诗有“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之妙,请结合诗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6.古诗词鉴赏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望岳》,完成下面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7.本诗以“望”字贯穿全篇。前六句写望中所见,直接描写泰山的景物。其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①_____和②______的特点;诗的后两句借想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18.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重重山岭,与杜甫《望岳》中描写的泰山表达的内涵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9.“阴阳割昏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1.对这首唐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文中无“望”,却句句向岳而望,自近而远,由朝至暮,从泰山整体到泰山周围。B.开篇一问一答,写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表现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C.诗中三、四句写大自然把种种神奇秀丽的景致都集聚于泰山,泰山的白天晚上明暗不同。D.诗中五、六句由动景到静景,写诗人仰见层云涌动、飞鸟还林,内心激荡不已。22.本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常常被后人称道,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下面小题。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3.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______的自然之景,抒发了______之情。24.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5.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这首诗既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立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立意高远,感情充沛。B.诗的前两句议论、抒情。“浩荡”写“离愁”之大,“白日斜”指离别的时间,也渲染出惨淡哀伤的气氛。C.“浩荡离愁”的黯然神伤与“吟鞭东指”流露出的暂时的放松相互映衬,是诗人复杂心情的真实写照。D.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用“落红”比喻朝廷,借此表达自己虽然不被重用却依旧甘愿奉献的爱国热忱。E.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受生活中“落红”“春泥”“护花”等现象的启迪,写出打动人心的名句。
参考答案:1.D D.赏析有误,尾联并不是忧伤的笔调,也并非直抒胸臆。诗人比较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由此可知,这两句表现的是对山村迷人景色、淳朴民风的赞美,没有表现“失意与孤独”。2.B 3.示例:不管前路多么难行难辨,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2.B.有误。“衣冠简朴古风存”的意思“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陆游在这里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故选B。3.本题考查阅读感悟。根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分析,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其哲理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第一,任何目标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第二,对任何目标的追求都要坚持和执着;第三,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逆境的后面往往蕴含希望和机会。据此根据提示写出感悟即可。4.(1)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2)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意思: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这一句体现山西村民俗。(2)本题考查概括诗句蕴含的哲理的能力。答题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本义,然后在本义的基础上进行引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没有路了,忽然又出现了村庄,看到了希望,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而在绝境当中往往蕴含着希望,这两句诗启示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道路可能曲折,但未来一定充满光明和希望。5. 无路可走 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会充满光明与希望 6.答案示例:“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意思是酒杯里装的美酒和盘子中盛的菜肴都非常名贵。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无心品尝,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压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意思是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他们备有丰足的菜肴款待客人,表达了作者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美。 5.本题考查概括诗句蕴含的哲理的能力。答题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本义,然后在本义的基础上进行引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诗人正担心没有路可走了,忽然又出现了村庄。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6.本题考查诗句情感的分析。《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意思是: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清酒珍羞”是作者李白被“赐金还山”时,朋友的招待之物,酒尽宴罢之后,就是李白离开京城的时候了。联系下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可知,本来有着远大政治抱负、雄才大略的诗人能够幸运地亲近皇上,舒展自己才略是件快意人生的事。但现在,诗人却不幸地遭到皇上无情的“变相驱逐”,连京华之地都不能逗留了,诗人因此惆怅失落,连“清酒珍羞”都难以下咽,表现了作者仕途坎坷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慨。本诗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意思是: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这一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体现的是热情好客的人情美。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农家生活的热爱,对村民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的赞美。7.(1) 浑:浑浊(不清) 没有固定(确定、预定、既定、约定)的时间,即随时(2)诗句原意:山重重叠叠,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可不翻译)衍生意义: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意近即可。 (1)本题考查字句的理解。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意为“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浑”,浑浊(不清);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为“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无时”,没有固定(确定、预定、既定、约定)的时间,即随时。(2)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为“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此联,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据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8.B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B.这首诗歌是诗人蛰居山阴农村老家时所作,五六句主要描写社日将近,一路上迎神的萧鼓声随处可闻,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并不是思乡之情,所以B错误。9.本题考查赏析。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这句话既写景,又蕴含了哲理,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的时候,如果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天地,所以这句能给人以希望,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能给人在困境中有着坚持下去勇气,所以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合适。10.像建幽州台的燕昭王一样的明君;明君(或“圣人”)。 11.①明君不见(不见古贤),②壮志难酬(不见今贤),③人生短暂(天地悠悠),④孤独寂寞(独自孤单)。 10.本题考查诗句中的字词理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意思是: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本诗是诗人登上幽州台后有感而发,“幽州台”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表现了诗人渴求明君的赏识,发挥自己的才能;可见“古人”指的是像建幽州台的燕昭王一样的明君,“来者”指的是明君、圣人。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怆然涕下”形容诗人倍感凄凉而落泪;联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可知,本诗是诗人登上幽州台后有感而发,“幽州台”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诗人渴求明君的赏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现实是诗人屡遭贬谪,可见诗人因不见古贤,不见今贤,壮志难酬而悲伤落泪;“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意思是: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诗人登楼眺望,看到空间的辽阔无限,联想到世事的沧桑易变,天地浑然一体,唯独自己独立于幽州台上,作者因天地悠悠,人生短暂,自己孤独寂寞而悲伤落泪。12.B 13.《登幽州台歌》中“悠悠”表达了孤独悲苦(怀才不遇)的心绪。《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悠悠”表达了对千古兴亡(时间流逝)的感慨。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而B项中“起笔一问,意在神州已非大宋所有,作者已是万念俱灰”表述与此不符,“万念俱灰”的说法错误。故选B。13.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意为: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前一句登楼眺望,用“悠悠”写空间的辽阔无限,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孤独悲苦的心绪。《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悠悠”形容漫长、久远。这一叠词的运用,暗示了时间之慢,从古到今,到底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往事悠悠,是非成败已成陈迹,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也表现了词人心中对时间流逝的无尽愁思,对千古兴亡的无限感慨。14.C 15.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哲理蕴含在诗句中,诗句中的意象体现深刻的道理。如这首诗通过写“千寻塔”“最高层”等意象,形象地揭示“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表现作者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14.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C.有误。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如陆贾的《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所以 “浮云”常常代指奸邪小人。可知题干中所述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品德高尚的人”有误。故选C。15.此题考查诗歌情感主旨。“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意思是将哲理蕴藏在了诗歌中。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出诗歌表现出来的哲理,一般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意象指的是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如诗歌中月亮常常代表对亲朋的思念等。此诗中“千寻塔”“最高层”都是代指人生的高处,“浮云”则代指小人,结合“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可知,作者想表现的哲理就是:站得高,看得远。此诗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当时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表现了其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可据此作答。16.(1)示例一:对偶、拟人,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特点和高大巍峨的形象(意思相近即可)示例二:“钟”字是聚集的意思,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是分割的意思,突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形象或突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意思相近即可)示例三:虚实结合,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特点和高大巍峨的形象(意思相近即可)(2)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体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答出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从修辞的角度看,前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后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两句又构成了对偶句;从炼字的角度看,一个“钟”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整个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汇集于泰山。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的陡峭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写作手法看,运用了虚实结合,化静为动的写法,写出了泰山充满了雄浑的力量,充满了生机。据此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赏析作答。(2)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望岳》这首诗通过“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诗的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据此理解概括作答。17. 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 18.答案示例:杜甫借望高大奇美的泰山表达登山的决心,气概豪迈,表现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陆游描写的重重山岭表现地形复杂,所经山水的无穷变化,借此叙说人生中的重重困难。 17.本题考查理解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意为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都赋予了泰山,泰山是天地间神秀之气的集中所在;泰山巍峨高大,山南和山北被分割成一明一暗,就像早晨和黄昏。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峻挺拔、巍峨高大。据此作答。18.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涵。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的景象,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由此可知,诗人用重重山岭来表现山西村的地形复杂,山水萦绕,借此来象征人生中遇到的重重困难。杜甫《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与巍峨高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为当人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由此可知,诗人将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借高大巍峨秀美的泰山,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敢于攀登绝顶、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据此作答。19.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描绘了泰山明暗分明的奇丽画面。 20.诗人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9.此题考查的是描述画面的能力。所描述的画面要符合诗歌的内容,语言要生动形象。注意诗句中精彩的字词,由于山高,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描绘了泰山山南山北明暗分明的奇丽画面。20.此题考查结合重点诗句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仔细品读诗歌内容,抓住诗中意象,体会诗歌意境,揣摩诗人情感,并结合整首诗歌来分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将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凌绝顶”表露诗人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1.B 22.会当:终当,终要。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A.“自近而远”“从泰山整体到泰山周围”有误。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 并由望岳遥想将来的登岳;C.“泰山的白天晚上明暗不同”有错。应是“泰山的山南山北明暗不同”。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泰山是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D.“由动景到静景”有错。应是“由静景到动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既写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又写薄暮时鸟儿投林归巢,表现诗人激荡的心情和开阔的眼界。这是动景。前面三四句是静景; 22.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这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将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3. 白日西斜,广阔天涯 离愁的无限感慨与豪放洒脱 24.龚诗中“落花”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孟诗中“落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23.本题考查诗词中的意象。(1)首联翻译: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这里抓住了“白日西斜”“天涯广阔”的自然景象。(2)“浩荡离愁白日斜”中“浩荡离愁”直接点明了作者对离愁的无限感慨,“吟鞭东指即天涯”则通过“天涯”这个开阔的意象表现了豪放和洒脱。24.本题考查诗歌主题。(1)龚自珍的诗。翻译: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这里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自比为落花,落花从枝头落下,化为肥料,滋养大地,为新花的成长做贡献。作者虽然离开朝廷,但是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依然坚持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一片拳拳爱国之情。(2)孟浩然的诗。翻译: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第一联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鸟儿清脆的鸣叫,营造了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春天的氛围,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第二联则从视觉角度,运用联想,写春花被吹落到地的景象。写出了对春花凋零的怜惜,作者喜爱春天,可是春天的花被吹落了,这是否意味着春天的逝去,故表达了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25.BD B.诗的前两句不是“议论、抒情”,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D.“落红”是作者自喻,不是“比喻朝廷”。据此,答案为B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七上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练(有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清代诗论家叶燮曾说过,古诗词鉴赏,阅读古诗,完成问题,按要求回答问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练(八上)(有答案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九下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一)(有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乐器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下列选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诗词赏析,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