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第6章 第2讲 课时42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展开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建议
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多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的自然地理部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考生在高三复习中可以在以下方面进展尝试:
1、重书本抓主干
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
2、重原理抓过程
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
3、勤归纳会比较
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
4、多读图勤考虑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
5、重标准有条理
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
课时42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海拔的变化。
2.分异基础:水热状况不同。
3.分异规律:山麓与陆地自然地带一致,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
4.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或土壤为主导标志。
5.同一山体的垂直自然带,又有阴坡和阳坡的明显差异。
草甸和草原的区别
(1)草甸一般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草层高而茂密,种类繁多,植物在不同季节开花,典型的有高山草甸。
(2)草原属于半湿润和半干旱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主要有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等类型。
1.垂直带分布特点
地表景观随海拔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
(1)垂直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2)山麓的垂直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陆地自然地带相一致。
(3)山地垂直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复杂。
(4)同一垂直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如下图所示:
2.山地坡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南北走向的山地
山地东坡和西坡的热量差别不大;降水对两坡向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如东坡为来自海洋水汽的迎风坡,生物多样性丰富;西坡为来自海洋水汽的背风坡,生物多样性不丰富。
(2)东西走向的山地
①在阴、阳坡降水差别不大的情况下,阳坡的光照条件好,气温高,蒸发旺盛,水分条件较差,生物多样性可能略少。
②在阴、阳坡降水差别较大的情况下,若阳坡的降水多,热量条件又好,则生物多样性较丰富;若阳坡的降水少,蒸发又较旺盛,则生物多样性较少。
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夏季气温小于0 ℃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 ℃等温线附近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一般与温度、降水、坡度等有关。具体情况如下:
因素
影响
温度(热量或纬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降水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坡度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反之偏低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气候、地貌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4.影响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2020·全国文综Ⅲ)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2.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3.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答案 1.A 2.A 3.B
解析 第1题,据材料该地“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说明阴、阳坡垂直带主要因热量条件而产生差异,阳坡气温高,因此阳坡林线高、雪线高,A正确。第2题,林线升高是由于气温升高,雪线降低是由于降水增多,A正确。第3题,据材料可知,火山喷发会彻底破坏原有植被、冰川等景观,若干年后逐渐恢复,森林自下而上演化,冰雪逐渐积累,雪线自上而下演化,故选B。
博格达峰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最高月均温3~5 ℃,最低月均温-19~-21 ℃,无霜期仅有50天左右。山上生长着著名的雪莲花,雪莲主要生长在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野生雪莲生长在气候多变、冷热无常、雨雪交替的气候环境下,其生长环境一般的植物根本无法存活,野生雪莲本就稀少,加上人们采挖,如今更加少见。下图为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完成1~2题。
1.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谱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 B.土壤肥沃
C.坡度较陡 D.水分较多
2.如今野生雪莲花主要生长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影响垂直带谱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而博格达峰北坡不仅是阴坡,土壤水分蒸发少,更是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故选D。第2题,根据材料“雪莲主要生长在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生长环境恶劣”,可推知雪莲分布在冰雪带以下,加上人类的采挖,如今野生雪莲主要生长在靠近雪线的④处,故选D。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下表为对横断山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据此完成3~4题。
垂直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海拔/m
<1 000
1 000~
2 000
2 000~
2 500
2 500~
3 000
3 000~
3 500
>3 500
植被
类型
热带
雨林
常绿阔
叶林
常绿落叶
混交林
针阔叶
混交林
高寒灌
丛草甸
蝶类种
数(种)
349
452
201
136
125
100
3.垂直带Ⅴ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4.与垂直带Ⅰ相比,垂直带Ⅱ蝶类种数较多的原因可能是( )
①光照时间长,且强度大 ②地形变化大,生物种类多 ③年降水量多,且变率小 ④人类干扰少,植物种类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由表格中信息可知,垂直带Ⅴ相邻两侧的植被类型分别是针阔叶混交林、高寒灌丛草甸,结合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可知垂直带Ⅴ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针叶林。选D。第4题,Ⅰ为热带雨林带,Ⅱ为常绿阔叶林带,与垂直带Ⅰ相比,垂直带Ⅱ蝶类种数较多的原因可能是地形变化大,生物种类多;海拔较高,人类干扰少,植物种类多,②④正确。选B。
图形判读 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1.通过垂直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垂直带,因位于垂直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垂直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垂直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情况下,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垂直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垂直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垂直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垂直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垂直带的数目多于北坡(不考虑水分条件),或基带垂直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因此雪线高。)
6.可根据不同山坡垂直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1)东西走向的山——垂直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垂直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垂直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垂直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垂直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
长白山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植被景观(下图)。长白山杜鹃花每年5月从山麓开始开放,以每天15米的速度向高处滚动蔓延,经月余后“登上”山顶。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长白山垂直植被景观保存较完整的原因是( )
①相对高度大,水热垂直变化显著 ②开发早,人类培育大量树种 ③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 ④纬度跨度大,垂直带类型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影响长白山杜鹃花开放时间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光照 D.降水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该山地相对高度大,水热垂直变化显著,垂直带类型丰富,①正确。该山地位置偏远、坡度陡峻,人迹罕至,人类开发较晚,②错误。该山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且距日本海较近,降水丰富,③正确。因为图中显示的是长白山某坡垂直植被景观,不能体现纬度地带分异规律,④错误。故选C。第2题,随着海拔升高,杜鹃花开放时间逐渐变晚,故造成开花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海拔升高,温度下降,所以其直接因素是热量,根本因素是海拔(地形)的不同。故选A。
山地垂直带谱(下图)研究是地域分异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垂直带谱受土壤、气候和生物条件的影响,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据此完成3~4题。
3.该山地可能是( )
A.秦岭 B.阴山 C.南岭 D.昆仑山
4.该山地两侧自然带数目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热量 C.海拔 D.坡度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据图可知,该山体的基带南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是东西走向,是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可判断该山地可能是秦岭,选A。第4题,与北坡相比,南坡垂直带的数量多,带谱复杂,同一垂直带的海拔南坡高于北坡,是因为南坡纬度低,属于向阳坡,温度高,B正确。降水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南北坡的海拔相同,且坡度差异不大。选B。
(2022·山东德州模拟)怒山位于横断山脉南段,是怒江与澜沧江分水岭,山高谷深,同时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山地垂直带谱(如下图)。雪线高度约4 800米,雪线附近年均温约-5 ℃。在年均温3~9 ℃,最冷月均温约0 ℃的地方分布着由云杉和冷杉组成的山地针叶林带,林内阴暗潮湿。据此完成5~6题。
5.怒山山脉东坡山地垂直带谱中( )
A.①为高山冰雪带
B.②为针阔叶混交林带
C.③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④为山地针叶林带
6.怒山山地针叶林带内( )
A.云雾天气少见 B.群落结构简单
C.化学风化作用强 D.土层深厚
答案 5.C 6.B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①海拔3 500~4 000米,由材料“雪线高度约4 800米”可知,①不是高山冰雪带,A错。②海拔3 000~3 500米,由材料“雪线高度约4 800米,雪线附近年均温约-5 ℃。在年均温3~9 ℃,最冷月均温0 ℃的地方分布着由云杉和冷杉组成的山地针叶林带”可知,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米)计算,山地针叶林带应分布在2 500~3 500米,读图可知②最可能为山地针叶林带,B、D错。按垂直带递变规律可推测出针叶林带以下为针阔叶混交林带和常绿阔叶林带,③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④为针阔叶混交林带,C正确。第6题,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再加上林内湿度大,因此云雾天气较多,A错。山地针叶林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林内光照不足,不利于多种生物的生长,生物群落结构简单,B正确。山地针叶林带内,海拔较高,昼夜温差较大,材料信息表明,当地最冷月均温在0 ℃左右,会造成地下水反复冻融,使岩石物理风化作用强烈,C错。山地针叶林带气候冷湿,生物作用缓慢,坡度较大,地表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难以发育成深厚的土壤,D错。
地带性土壤是由气候、植被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高黎贡山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脉西部断块带,下图是“高黎贡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导致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坡向
C.海拔 D.坡度
8.图中褐红壤地带分布范围较广的自然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短刺灌丛或草本类 D.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9.下列对高黎贡山东、西坡黄壤分布区特征的推测,正确的是( )
A.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 B.两坡气温差异小
C.土壤偏碱性 D.土壤偏酸性
答案 7.B 8.C 9.D
解析 第7题,据图可知,与高黎贡山西坡相比,黄壤在高黎贡山东坡分布下限较高,黄棕壤在高黎贡山东坡分布下限较低,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不同,导致水热条件不同,土壤发育不同,故两者之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坡向,选B。第8题,据图可知,图中褐红壤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或低海拔地区,且地形封闭、降水较少,水分条件不足以发育森林,因此广泛分布的自然植被应为短刺灌丛或草本类,选C。第9题,读图可知黄壤分布于河谷附近,黄壤在东坡的下限高于西坡,受水汽抬升的作用,可知东坡降水量小于西坡,A错。黄壤东、西两侧分布最高和最低位置均不相同,可推测东、西两侧气温差异较大,B错。该地土壤以黄壤、红壤类为主,气温高,湿度大,导致生物循环旺盛,淋溶作用强烈,土壤偏酸性,C错,D正确。
秦岭-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具有南北过渡的地理-生态属性,因此常被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在陆地地域分异和地方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秦巴山区形成了复杂多样且具有过渡性质的山地垂直带。某研究小组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如下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山地按照自南向北顺序排列的是( )
A.米仓山、三峡大老岭、草链岭、太白山
B.太白山、草链岭、三峡大老岭、米仓山
C.草链岭、太白山、米仓山、三峡大老岭
D.三峡大老岭、米仓山、太白山、草链岭
11.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基本相同 B.坡面环境差异小
C.坡度差异不大 D.坡面相互影响小
答案 10.D 11.B
解析 第10题,三峡大老岭与米仓山相比,米仓山有南北坡的差异,而三峡大老岭则没有南北坡之分,说明三峡大老岭南北基带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进而判断三峡大老岭在最南面,米仓山在三峡大老岭北侧。太白山南坡基带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含常绿成分),北坡基带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草链岭南北坡基带都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因此草链岭在太白山北侧。据以上分析可知,山地按照自南向北顺序排列的是三峡大老岭、米仓山、太白山、草链岭。选D。第11题,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均位于山顶,山顶体积、面积较小,不同坡向的水分、热量相互交换较强,水热条件基本一致,两坡在山顶处坡面环境差异小,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B正确。
课时精练
读“我国部分相对高度在1 000 m以上的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图”,回答1~2题。
1.与图中28°N以南山地有无针叶林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海拔
2.下列山地中针叶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的是( )
A.莽山 B.武夷山
C.神农架 D.宝天曼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8°N以南山地东部有针叶林分布,而西部没有针叶林分布,这应与西部地区降水相对较少有关,故C正确。第2题,图示山地中宝天曼的纬度最高,热量条件最差,因而针叶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故选D。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背风坡
4.图中①②两地之间分布范围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
C.针阔叶混交林 D.高山针叶林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示意图可知,相对于北坡来说,南坡的气温较高,应为阳坡,而雪线分布较北坡低,应该为迎风坡,A正确。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①②两地之间的地区位于山地背风坡、阴坡,太阳光照时间少,降水少,而且①地7月等温线为3 ℃,②地有雪线经过,高寒的气候不利于植被生长,因此①②两地之间分布范围最广的植被可能为高寒荒漠,B正确。
在低山地区,植物的分布并不完全一样,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阴阳坡的不同。某地理实习小组对我国北方某低山区(年降水量490 mm,海拔500 m)进行了植被生长与分布状况的实地调查,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5~6题。
覆盖度
茂盛度
植物种类
代表植物高度
甲坡
30%
中
荆条、野瑞香、黄栌、胡枝子、白艾草
荆条0.6 m黄栌0.5 m
乙坡
70%
强盛
荆条、黄栌、蚂蚱腿子、小叶苦枥、野瑞香、柔毛绣线菊、胡枝子、羊胡子草、柴胡、山丹、铁杆蒿、卷柏地衣
荆条2 m黄栌1.5 m
5.据提供信息可断定,甲坡为( )
A.以针叶树种为主的阴坡
B.以阔叶树种为主的阳坡
C.以草本植物为主的阴坡
D.以灌木植物为主的阳坡
6.乙坡植被优于甲坡,主因归结于( )
A.热量适宜 B.植物种类优势
C.土壤肥沃 D.水分条件较好
答案 5.D 6.D
解析 第5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甲坡植被覆盖率低,说明水分条件较差,应该位于阳坡,温度高、蒸发量大所致;表中显示植物高度矮小,结合植物种类可知以灌木植物为主。选D。第6题,从材料中可知该低山地区年降水量为490 mm,降水量比较少,阳坡温度高、光照强、水分少,不利于植物的生长,阴坡温度低、光照弱、水分多,利于植物生长,因此影响植被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条件,故乙坡植被优于甲坡,主因归结于水分条件较好。
(2022·北京西城区模拟)近年来祁连山山麓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玉米良种繁育基地。下图为“我国祁连山区不同海拔、南北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完成7~8题。
7.该山地垂直带谱丰富,山麓最常见的自然景观是( )
A.胡杨林 B.云杉林
C.荒漠 D.冲积扇
8.下列对祁连山玉米育种基地区位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坡,地广人稀 B.甲坡,光照充足
C.乙坡,蒸发较小 D.乙坡,利于冬储
答案 7.C 8.D
解析 第7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祁连山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区典型的自然景观应为温带荒漠,故C正确。第8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祁连山延伸方向大致是西北—东南方向,其南坡接青藏高原,北坡临河西走廊。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在相同的海拔段乙坡植被带多于甲坡。南坡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土壤发育弱,植被稀疏;北坡为阴坡,水分蒸发量相对较小,山地降水较多,植被较丰富。所以甲坡应为山的南侧,乙坡应为山的北侧。玉米育种应选择热量相对充足、水源较丰富、土壤肥沃的地区,乙坡的夏季满足这些条件,而种子收储之后,需要低温干燥的环境,北坡纬度较高,冬季风大、降水少、气候干燥且气温低,种子不易霉变,便于储存,D正确。
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图为“浙江的西天目山、乌岩岭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表示不同植被分布的海拔范围与大致比例。据此完成9~11题。
9.据图推测,乌岩岭位于西天目山的( )
A.南面 B.北面
C.东面 D.西面
10.乌岩岭相比于西天目山缺少落叶阔叶林,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海拔高 B.人类活动
C.湿度大 D.坡度陡
11.白云尖是乌岩岭的最高峰,因终年被飞云白雾笼罩而得名。为达到极目远眺效果,攀登白云尖的最佳月份是( )
A.3、4月份 B.6、7月份
C.10、11月份 D.1、2月份
答案 9.A 10.B 11.C
解析 第9题,由图可知,两座山基带植被都是常绿阔叶林,乌岩岭基带分布的上限更高些,因此可知乌岩岭的热量条件比西天目山好,推测其纬度较低,应在西天目山的南面,故选A。第10题,根据西天目山植被垂直分布的顺序可推知,乌岩岭在1 500 m左右自然状况下应该出现落叶阔叶林,但是乌岩岭只出现了山地矮林和山地灌草林,推测可能是落叶阔叶林遭到破坏,退化为山地灌草林,B项正确。第11题,白云尖春夏季节降水多,湿度大,云雾厚重,影响远眺效果,A、B错;秋季秋高气爽,天气状况好,适合极目远眺,C对;冬季气温低,有积雪,安全性差,不适合攀登,D错。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的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表”。读表,回答12~13题。
甲山(海拔7 782 m)
乙山(海拔7 435 m)
南坡
北坡
南坡
北坡
基带气象要素
海拔/m
1 100
2 920
1 229
1 848
年均温/℃
16.1
7.9
7.4
2.8
年降水量/mm
2 276.6
512.1
96.1
519.2
雪线高度/m
4 750
5 000
4 350
3 980
12.据表中资料可以推断( )
A.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
B.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
C.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雨水为主
D.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
13.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①纬度位置 ②山体海拔 ③水汽来源方向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12.B 13.C
解析 第12题,据表中资料推断,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小于南坡,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应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小于甲山。第13题,根据表中资料可知,甲山基带年均温比乙山基带高,说明纬度比乙山低,因而甲山雪线比乙山高;甲山南坡雪线较低,说明甲山南坡为迎风坡,乙山北坡雪线较低,说明乙山北坡为迎风坡,所以两山的水汽来源方向不同。
下图为“四川贡嘎山东坡甲、乙、丙、丁四地(由低到高)不同自然地带某月总生物量及其乔木、灌木及草本所占比例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丙垂直带最有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针叶林带 D.灌木林带
15.造成甲垂直带生物量低于乙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少 B.光照弱 C.降水少 D.土层薄
答案 14.C 15.C
解析 第14题,结合材料可知,甲、乙、丙、丁四地海拔由低到高,该山地位于四川西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图中丁垂直带植被以灌木为主,且生物量低,而丙垂直带位于丁垂直带的下部,根据山地垂直带的分布规律,丙垂直带可能为山地针叶林带,C正确。第15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形的抬升作用,海拔较高处的降水会多于山麓地带,因此乙地植被覆盖率较高,生物量较大。而甲位于山麓地区,由于海拔较低,对气流抬升弱,降水少,导致生物量低于乙处,C正确;甲地海拔最低,与乙地相比,热量充足,降水少,晴天较多,光照较强,位于河谷地区,沉积物多,土层厚,土壤肥沃,A、B、D错。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肯尼亚山是一座死火山,海拔5 199米,高耸在东非大裂谷东侧。近年来,中国与肯尼亚的科学家联合对肯尼亚山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图甲示意肯尼亚山的位置,图乙是肯尼亚山植被带平面分布图及垂直剖面图。
(1)分析肯尼亚山植被类型丰富的原因。(4分)
(2)简述低海拔森林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3)随着海拔升高,植被带在不同坡向分布的差异减小,试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 (1)肯尼亚山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基带为热带植被;海拔高,相对高度大,距海较近,水分条件较好,垂直带谱复杂,具有从热带到寒带的植被类型。
(2)分布特点:东南坡为低海拔潮湿森林,分布面积较大;西坡为低海拔干旱森林,分布面积较小。原因:东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较湿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量较小,较干旱。
(3)肯尼亚山为死火山,山体呈锥形,随着海拔升高,山体面积减小,各坡向水热交换作用增强,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差异减小,使得植被带差异减小。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考点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考点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山地自然带中,M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6章 第2讲 课时41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6章 第2讲 课时41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含详解),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域差异,巴塔哥尼亚荒漠广布的主导因素是,该丹霞地貌演化的时间顺序是,铁皮石斛生长需要的水分主要来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6章 第2讲 课时42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6章 第2讲 课时42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含详解),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因素,分异基础,分异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