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拓展模块苏幕遮/周邦彦优质ppt课件
展开1.理解诗句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词人写景小词清新俊逸的情调。3.体会词人久客思乡的情感。
文人爱荷,常咏荷寄情。说到荷花,我们都会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写尽荷花品格的诗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历代文人中吟咏荷花的作品也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周邦彦的一首咏荷佳作——《苏幕遮》。
周邦彦(1057-1121),北宋婉约派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羁旅愁思是他词作的重要题材,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技法上成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
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昨夜的雨停了,天刚破晓,鸟雀们就从屋檐向外探视着、欢叫着。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一片一片在微风中亭亭玉立,挺出水面。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又到五月,不知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在梦中,我划着一叶扁舟,来到了过去的杭州西湖荷花塘。
上阙:室内活动 荷塘美景下阙:故乡遥 长安旅 渔郎忆 梦芙蓉
词的上、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质疑: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沉香袅袅、鸟雀欢叫、初阳照荷、 宿雨新干、风荷出水
质疑:作者上片写荷花,下片直接写思乡,你觉得突兀吗?想想联系上下两片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风荷。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此时家乡的西子湖畔,必定满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景致。进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回去呢?词人从眼前的“风荷”过渡到家乡的荷花,见景生情,很自然地过渡到怀乡之情,不着痕迹。
质疑:作者表达的仅仅是思乡之情吗?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久”字体现了作者对飘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厌倦,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乡。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词的上片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着笔的?抒发了什么感情?燎沉香,消溽暑。(嗅觉)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听觉 视觉)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视觉)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透露出雨后新晴带来的喜悦。
讨论:王国维认为词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三句,“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人间词话》),试加以分析。这三句写出了荷花的神态。“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风”字动态美,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妩媚、娇羞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举”字写出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把荷茎修长挺立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似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对写法在诗中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
运用想象、对写的手法,表达出明明是自己思念故乡,却问渔郎是否思念我。这样写,不但把自己对故乡及亲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细腻真切,而且独辟蹊径,不落俗套。
上片写景, 情因景异,富于变化。
下片抒情, 情因景生,思乡情浓。
燎香消暑---沉闷 鸟雀呼晴---欢快 风荷摇曳---欣喜 伤愁---羁旅他乡 怅然---梦回荷塘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梦入芙蓉浦 浦:水边B.叶上初阳干宿雨 宿雨:昨夜下的雨C.侵晓窥檐语 侵:侵犯D.燎沉香,消溽暑 溽暑:潮湿的暑气C【解析】C.侵:渐近。
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前四句写时间与季节的特点,看似平常,实则颇具匠心,用笔不苟。B.上阕前四句作者依次从嗅觉、视觉、听觉来描写醒后之所感、所闻、所见,烘托五月雨后的气氛。C.上阕后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写荷叶初雨后在风中飘举的姿态,充分显示了荷的神韵,可谓曲尽其妙。D.后三句多侧面写荷花的神态,是全词突出动人之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美说:“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答案】 B( 应为:嗅觉、听觉、视觉;所闻、所感、所听、所见 )
下面对《苏幕遮》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鸟雀呼晴”的“呼”字特别富有神采,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这句是对鸟的动态描写。B.“侵晓窥檐语”的“窥”字把鸟儿的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这句是对鸟的静态描写。C.“一一风荷举”的“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疏密相间、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D.“举”字富有动感,形象地描摹出荷叶出水的风姿,使荷之亭亭玉立的风韵毕现。【答案】 B( “静态描写”不对,此句也是对鸟的动态描写 )
对下阕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下阕写对故乡的怀念。词笔由虚转实,从面前的荷花想到遥远的故乡,引出深沉的乡愁。B.作者不说自己如何思念家乡,却问故乡的渔郎是否想念他,十分耐人寻味。C.结尾用“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与上阕结合,上下阕连成一体,融景入情,不着痕迹。D.下阕抒情,叙写梦境,情中见景。【答案】 A( 应为“由实转虚” )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栖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全唐诗》在录入此诗时,把最后一句的“落”换成了“在”字,你认为用哪一个字好?为什么?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古诗词诵读苏幕遮(碧云天)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23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古诗词诵读苏幕遮(碧云天)获奖ppt课件</a>,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写浓重的乡愁,总结全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职业模块苏幕遮(燎沉香)试讲课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职业模块<a href="/yw/tb_c404014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苏幕遮(燎沉香)试讲课授课ppt课件</a>,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于荷花的诗句,周邦彦,理解大意,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思乡之情,燎香图,梅雨季节的清晨,又潮又湿,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国殇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国殇精品ppt课件,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