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生物高考3 第二单元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试卷

    高中生物高考3 第二单元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第1页
    高中生物高考3 第二单元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第2页
    高中生物高考3 第二单元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高考3 第二单元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3 第二单元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渗透作用的原理,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拓展应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四个关键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渗透作用的原理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
    4.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Ca2+、Mg2+和SiOeq \\al(4-,4)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及分析如下:
    1.(必修1 P60图4-1改编)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2.(必修1 P61“与生活的联系”)为什么吃比较咸的食物口唇感觉比较干?
    答案:因为与细胞内液相比,外界溶液浓度高,口腔上皮细胞失水。
    【真题例证·体验】
    (2018·高考全国卷Ⅰ)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eq \\al(-,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解析:选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不能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A错误;农田适时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增强农作物根系的有氧呼吸,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对矿质元素进行吸收,B正确;土壤微生物可以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离子等,植物的根系能吸收这些无机离子用于生命活动,C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时,土壤渗透压升高,当其高于玉米根的细胞液渗透压时,玉米会因根系水分外流而出现“烧苗”现象,D正确。
    【考法纵览·诊断】
    (1)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2018·天津卷,T3A](×)
    (2)在不染色的条件下,最适合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是紫色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2018·海南卷,T5B改编](×)
    (3)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2017·全国卷Ⅱ,T4A](×)
    (4)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2017·海南卷,T9B](×)
    (5)将动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不能发生渗透作用[2016·海南卷,T9C](×)
    (6)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扩散只能单向进行[2014·四川卷,T1A改编](×)
    【长句特训·规范】
    下图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箭头大小代表水分子数的多少)。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出现如图________所示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出现如图所示哪种现象?达到平衡时,水分子进出细胞的状况是图中哪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叶肉细胞正处于图甲所示状态,一段时间内细胞体积增大,最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涨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甲 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由于发生渗透作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子多于从细胞内到细胞外的水分子,因此细胞吸水
    (2)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外界溶液浓度较大,细胞失水,如图丙所示;达到平衡状态时,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速率相等,如图乙所示
    (3)不会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保护
    1.渗透作用原理的应用
    (1)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2)比较不同的溶液浓度的大小
    (3)探究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的方法(以碘和淀粉为例)
    2.两种方法判断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通过比较细胞外溶液和细胞液的浓度大小来判断: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外溶液浓度与细胞液的浓度相等时,细胞失水量和吸水量相等,处于动态平衡。
    (2)根据重量或长度变化(如萝卜条)来判断:若重量增加或长度变长,则吸水;反之则失水。
    渗透作用的原理
    科学思维
    1.(2020·郑州模拟)如下图所示,在漏斗中加入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不再变化时,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个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的是( )
    解析:选C。实验开始时,漏斗中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烧杯中的蒸馏水,烧杯中的水分子向漏斗中渗透,漏斗液面升高。一段时间后加入蔗糖酶,使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引起漏斗中溶液浓度进一步升高,漏斗液面继续升高。由于半透膜允许单糖分子透过,漏斗中的葡萄糖和果糖进入烧杯中,漏斗中的溶液浓度下降,漏斗液面随之下降,最终由于漏斗中加入的蔗糖酶,维持着一定的液面高度差。
    2.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实验开始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等,图中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一定是相等的
    B.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则实验现象为高浓度一侧的液面上升
    C.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葡萄糖溶液,则实验现象为高浓度一侧液面先上升,随后另一侧液面上升,最后两侧液面持平
    D.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
    解析:选A。由题干可知,实验开始时,U形管两侧液面等高,当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时,水分子从低浓度一侧流向高浓度一侧的较多,即高浓度一侧的液面上升,低浓度一侧的液面下降,直至液面不再变化,此时半透膜两侧浓度差产生的渗透压力与液面差产生的压力达到平衡,所以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会相等,A错误,B正确;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若U形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葡萄糖溶液,开始时水分子总体表现为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因此高浓度一侧液面先上升,但随着葡萄糖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低浓度一侧,最后两侧液面会持平,C正确。
    细胞吸水、失水原理
    科学探究
    3.(2020·泰安模拟)下图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且a溶液浓度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2单元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2单元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渗透作用的原理,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拓展应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四个关键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3 第二单元 第7讲 高效作业知能提升: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3 第二单元 第7讲 高效作业知能提升,共7页。

    高中生物高考第7讲 ATP和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第7讲 ATP和酶,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TP和ADP的相互转化,8,而胃液的pH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