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云南、安徽、黑龙江、吉林、山西五省通用A卷)(全解全析)-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190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云南、安徽、黑龙江、吉林、山西五省通用A卷)(全解全析)-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190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云南、安徽、黑龙江、吉林、山西五省通用A卷)(全解全析)-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1905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五省联考试卷及答案
地理(云南、安徽、黑龙江、吉林、山西五省通用A卷)(全解全析)-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地理(云南、安徽、黑龙江、吉林、山西五省通用A卷)(全解全析)-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 2,D 5,C 8,D 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析
1.A 2.A 3.D
【解析】1.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基础和前提,达峰时间的早晚以及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碳中和实现的时长和实现的难度,而碳中和是对碳达峰的约束,要求达峰行动方案必须要在实现碳中和的引领下制定,A正确,BD错。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越短,则需要更短时间实现碳中和,减排压力就越大,C错。故选A。
2.读图,我国能源碳排放工业、建筑和交通行业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A正确。2010一2020年,工业比交通排放的增长速度更慢(时间跨度相同,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幅度更大,表明增速更快),B错。工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压力最大,C错。交通在2050年比2010年增加,D错。故选A。
3.实施碳中和,要减少碳的排放,增加碳的吸收。要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体系,增加清洁能源比重,①错。重点行业要实施减污降碳行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碳的排放;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增加碳的吸收;加强与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促进碳中和。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碳达峰: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4.D 5.B 6.C
【解析】4.成熟的油松在合适的条件下果鳞开裂,种子脱落,种子或果实从母树向地表扩散,林内种子雨强度的峰值比林缘滞后,主要是因为林内光照较弱,果鳞开裂推迟,种子脱落推迟,D正确。风速、对流、降温影响较弱,ABC错误。故选D。
5.总体上看,林缘种子雨强度更大,主要得益于林缘树木较林内稀疏,种内竞争较弱,树木得到的光照、营养物质多,种子或果实数量多、成熟较好,B正确。昼夜温差差异不大,外界干扰较打,降水强度差异不大,ACD错误。故选B。
6.成熟的油松在合适的条件下果鳞开裂,种子脱落,种子或果实从母树向地表扩散;油松种子雨在距母树1~3米处出现高峰,而后随距离增加急剧减小,原因是种子主要依靠重力传播,距离越远传播的动力不足,C正确。种子不均匀,扩散强度不大,主要依靠风力、重力、流水、动物的等传播,ABD错误。故选C。
【点睛】种子雨是植物体将其有性繁殖体(种子或果实)从母树向地表扩散的过程,是森林群落更新繁殖体的主要来源。由于林木自身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的异质性,种子雨在发生时间、雨量、强度及散布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7.C 8.D
【解析】7.根据所学可知,北上广深4个超大城市中,上海常住人口最多,其次是北京,因此①对应上海,②为北京,深圳人口规模小于广州,结合选项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千人床位数(医院)属于医疗资源,中学教师负担学生数属于教育资源,超大城市的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且优越,对人口的吸引力非常大,是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的重要因素,排除AB。目前很多城市水资源紧张,水资源成为制约当地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人均城市综合用水量的大小,是城市水资源是否丰富的重要指标,会限制流动人口转化为户籍人口的数量,排除C。相对比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城市供水来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对人口的影响较小,对流动人口是非转化为户籍人口的限制最小,D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发展与布局、其他社会经济因素(诸如重大人口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变动、战争、灾荒、疫病、传统观念等)。
9.D 10.B 11.C
【解析】9.结合所学知识,利用表中日平均雨量乘以梅雨长度即可算出各年的梅雨降雨量,通过对比可知湖北省梅雨降雨量最大的年份为2020年826.2mm,D对,排除ABC。故选D。
10.结合所学知识,读表可知,与2016年相比,2020年湖北省梅雨时间入梅早,出梅晚,梅雨长度更长,因此雨带更稳定,但日平均雨量较少,因此总体降水强度更小,B对,排除ACD。故选B。
11.根据材料可知,梅雨的开始和结束与亚洲上空南支西风急流的两次北跳密切相关,对应着江淮流域梅雨的起始和结束,说明亚洲上空南支西风急流第一次北跳对应梅雨起始,第二次北跳对应梅雨结束。读表可知,2020年梅雨结束为8月1日,因此亚洲上空南支西风急流第二次北跳应该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所以选择7月下旬,C对,排除ABD。故选C。
【点睛】锋面雨带: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类型主要为锋面雨,集中在夏秋季。锋面雨带的形成:北上的夏季风与南下北方冬季风相遇,形成降水, 从南向北推移,使我国从南向北陆续产生降水。 锋面雨带的移动:三停两跳一退。具体表现:在110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在汛期从5月中旬起到6月上旬,主要雨带摆动在南岭山脉和南岭以南地区。 6月中下旬,主要雨带北移到29N-33N范围内,这时南岭以南地区已处在雨带之外,阴雨天气结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告别了风和日丽的初夏,迎来了阴雨绵绵的季节,大雨、暴雨时而出现,一直维持到7月上旬,这就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节。 7月中旬开始,雨带再次北移,到了33N以北地区。先后在黄河、淮河流域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停滞、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强降雨过程,分别称为"黄淮雨季"、"华北雨季"。此时,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骄阳高挂,进入了炎热的盛夏季节。这种天气一直要维持到8月下旬,然后雨带才随着冷空气的逐渐活跃而快速南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使雨带一直退到华南沿海地区。10月,雨季结束。
12.(1)整体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蒸发量较小;该流域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量较大;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空气湿度大,不利于蒸发。
(2)冰川活动时期,(形成U形谷),冻结堆积大量疏松冰碛物;(气候变暖)后来冰川融化,落差增大,谷地中水流下切侵蚀;暴雨侵蚀形成巨大的泥石流,带走了谷底的大量物质,形成“V”形谷底。
(3)①:乙处河谷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泥沙来源丰富。汛期径流量大,宽谷段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水流易分汊;枯水期沙洲裸露,形成新河道,凸显形成辫状景观。
②: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带,地壳抬升,地势升高;断裂发育,岩石比较破碎,容易遭受侵蚀;丙处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烈。
(4)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受地形抬升,降水较丰富,水热条件较好;河谷相对高度较大,垂直分异较显著,生物资源种类较多;谷畔泥沙沉积,土壤较肥沃。
【分析】本大题以雅鲁藏布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循环主要环节、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根据题意,蒸发系数为蒸发量占降水量的比重,该地蒸发系数小,则需要说明蒸发弱,降水多的特点。雅鲁藏布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整体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蒸发弱;受来自印度洋暖润气流深入河谷的影响,降水量较大;河谷地区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湿度大,不利于蒸发。故蒸发量占降水量比重小。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估计1950年前的谷地形态为U形,现状还有少量冰碛物,说明在冰川活动时期,受冰川侵蚀,该地形成U形谷,冻结堆积大量疏松冰碛物;特别1950年后,气候变暖加剧,冰川融化,冰碛物堆积,暴雨侵蚀形成巨大的泥石流,带走了谷底的大量物质;谷地落差不断增大,谷地中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水流下切侵蚀,形成“V”形谷底。
(3)根据材料全程中有一半的流程是在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的峡谷中,被称为“峡江”;有的河段形成许多汊流构成的形似发辫的水系,被称为“辫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辫状”景观形成在宽谷,“峡江”地貌形成在窄谷。①乙处河谷“辫状”景观的形成过程:根据辫状景观图可知,乙处河谷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乙处河谷以上为窄谷,河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泥沙来源丰富。汛期河流径流量大,从窄谷流入宽谷段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大量沙洲,水流易分汊;枯水期季节,水位下降,沙洲裸露,形成新河道,多汊流,形成辫状景观。
②丙处“峡江”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雅鲁藏布江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壳抬升,地势高;地壳运动活跃,断裂发育,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丙处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烈,从而形成“峡江”。
(4)小江南说明该地自然环境特征类似江南,气候温暖湿润,生物多样等等。雅鲁藏布江峡谷与西藏其他地方相比,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谷地利于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受峡谷两侧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丰富,水热条件较好;河谷两侧多高山,相对高度较大,气候垂直分异较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河流带来泥沙在谷畔沉积,土壤较肥沃,利于农业的发展。
13.(1)①青岛崂山区毗邻黄海,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城市吸引力强;②水陆交通便利;③靠近我国重要的京津唐工业区,经济腹地广,虚拟现实技术的市场需求大;④经济发达,高等院校、研究所较多,专业人才较多;⑤政府政策支持等。
(2)虚拟现实企业集聚崂山产业基地,便于与其他相关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充分利用当地科研院所和高端人才资源;利用基地内的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①有利于科技创新,引领(VR)产业的发展;②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③增加就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提升城市知名度等。
(4)措施:①加大科研投入,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化创新工程;②建设产业支撑服务平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③推进虚拟现实技术商业应用、加强人才引进和技术对接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工业集聚的目的、区域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措施等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调动和应用所学地理知识灵活分析作答。
【详解】(1)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可从地理位置与环境、交通、市场、人才、政策等角度回答。首先,读图可知,青岛崂山区东临黄海,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吸引力较强;其次,崂山区位于青岛,紧靠胶州湾,水陆交通便利,并且该区域靠近我国重要的京津唐工业区,虚拟现实(VR)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其市场需求大;再次,根据材料“崂山产业基地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引领,集聚了歌尔、黑晶、海信等一批拥有较高示范效应的虚拟现实企业”可知,区内高等院校、研究所较多,专业人才较多;最后,根据材料“2018年6月青岛崂山区成功创建全国首个虚拟现实(VR)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18年9月27日崂山区成功举办国际虚拟现实(VR)创新大会”以及“崂山虚拟现实(VR)产业发展由此驶入快车道”等信息可知,青岛崂山区发展虚拟现实(VR)产业得到当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2)本题考查工业集聚的目的。首先,大量虚拟现实企业集聚崂山产业基地,有利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技术合作交流,促进技术创新;其次,崂山产业基地依托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引领,当地科研院所众多,高端人才充足,大量虚拟现实企业集聚崂山产业基地可利用当地科研院所和高端人才;最后,作为全国首个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其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优惠政策较多,大量虚拟现实企业集聚崂山产业基地可以利用基地内的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
(3)青岛崂山区成功创建全国首个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的意义可从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等角度分析。虚拟现实(VR)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崂山区成功创建全国首个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有利于科技创新,引领(VR)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意义);其次,通过创建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可以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社会意义);另外,作为全国“首个”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有利于提升城市知名度。
(4)虚拟现实(VR)技术是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而青岛崂山区是全国首个虚拟现实(VR)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所以崂山虚拟现实(VR)产业尚处于产业的起步阶段,可能面临研发经验不足,制造技术不够先进,产业配套能力较差,产业链协同力不足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加大人才吸引力度,扶持一批重点产业化创新工程,加强技术和经验积累;其次,对于产业配套能力较差以及产业链协同力不足等问题,应构建产业支撑服务平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进虚拟现实技术商业应用,推广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范围,加强企业间的技术对接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押题卷02(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通用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2023年高考地理押题卷02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通用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高考地理押题卷02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通用卷考试版A4docx、2023年高考地理押题卷02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通用卷答题卡docx、2023年高考地理押题卷02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通用卷参考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押题卷01(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通用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2023年高考地理押题卷01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通用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高考地理押题卷01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通用卷考试版A4docx、2023年高考地理押题卷01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通用卷答题卡docx、2023年高考地理押题卷01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通用卷参考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通用卷)(全解全析),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