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展开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A(B 项中“一方面是平等观念,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是对“个人主义”而言的; C 项“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是对“中国的道德和法律”而言的,不仅是道德; D 项强加因果,“所以”表述错误。)(3分)
2.A(引用潘光旦对“仑”字的解释,仅是对前句的进一步解释,不能证明“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3分)
3.B(“差序社会结构的架格没有变”错误。)(3分)
4.①语言通俗、简洁,本质在于“说理”。反复多角度多层面地将中国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进行对比,从宏观角度去发现问题、表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
②大量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能够更好地看出文化、社会的差异与不同,从而更加鲜明形象地阐述问题的所在。(4分)
5.①在差序格局的社会里,祥林嫂只是自己一个孤立的小“圈子”,处于别人“圈子”的边缘或之外,她是“童养媳”,是“女仆”,是“鲁镇的外来人”。
②祥林嫂的经历不被传统的“礼”接受,她是“寡妇”,是再嫁的“回头人”,是“再寡的人”,是“丧子”的人,是违背“伦理”的人。
③正像丁玲所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所以,祥林嫂的死,是死于社会,死于传统思想,死于周围所有的人。(6分)
6.A(“从全文看作者喜爱的正是这种‘鸟鸣山更幽’的安静”错,文中作者是希望获得心灵的宁静,而不是环境的幽静。)(3分)
7.B(“‘安静’实指地坛中寂静的自然环境”错,应是心灵的宁静。)(3分)
8.①“我”的身体已不再也不必进入地坛,以往地坛所代表的那种“安静”已扎根在“我”的心中。②地坛是作者在痛苦的思索后走向“安静”的地方,是作者写作道路上的一次零度。③“地坛在我”是作者内心对地坛感情的升华,这里的“地坛”在作者心中已成为一种象征,在实际上已是一种远离尘嚣的精神境界。(6分)
9.①转“我”为“他”,“他”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他”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直面自我、拷问灵魂及对生命与人生的思考。(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10.C(3分)
11.D(A项,重叠;重新,再;B项,居住;停留;C项,大约;对着,面对;D项,沿水逆流而上。)(3分)
12.D(“意境相似”错,本文写的是泰山的雪景意境幽深,《登泰山记》中所描写的雪景壮观瑰丽。)(3分)
13.(1)当时大地上布满了积雪,初升的太阳,显得明朗清澈,深冬的阳光照在寺院的墙壁上。(4分)
(2)恰好子颍有公事,便派遣泰安人聂剑光陪我。(4分)
14.①对“甘露之泉”的介绍。②对寺庙立石及刻字的介绍。③对泰山北谷溪流的介绍。④对朗公谷、朗公石的介绍。⑤对庙宇兴废历史的介绍。(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3分)
15.C(“说青玉峰大约是因为与词人相见恨晚”错误,应是与张晋英相见恨晚。)(3分)
16.①“劝公”三句是词人劝饮张晋英的言辞,“人间”两句则对劝饮的原因进行了阐释,表达了世事无常的感叹。②“君看”三句借用典故,引古证今,表达了词人像庄子一样也无法做到忘怀哀乐的无奈。③“我老”两句以“我”的态度,表达了对张晋英的关爱和不如寄情山水、饮酒赋诗的思想。(每点2分,共6分)
17.(1)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2)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3)封狼居胥 仓皇北顾(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示例:①天马行空 ②依依不舍 ③一成不变(言之有理即可,3分)
19.他能够突破现实的重重束缚,从独到的角度欣赏景色,得出全新的观点见解。(5分)
20.C(3分)
21.D(A项带感情色彩,指“我”,用于口语。B项特指某一个群体,比用“你”或“你们”更亲近。C项“我们”,指“我家的”或“我单位的”,表示夸赞,用于口语。D项包括我在内的一组人,表泛指,与文中的“我们”用法相同。)(3分)
22.示例:①也激发自己的思考 ②其重要原因之一 ③阅读就意味着教育(每空2分,共6分。根据上下文语境,符合文意即可)
四、写作(60分)
23.略
【参考立意】
(1)勇于克服困难去努力,才能越来越接近目标,实现理想。
(2)去做、去实践,在努力的过程中实现目标。
(3)只会幻想,拒绝努力,永远不可能聚集起实现目标的力量。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陕西省安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陕西省安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3页。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联考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联考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