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同步训练题
展开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1安徽宿州高二期中)科学家在研究生长在墨西哥某地的野生玉米后发现,这种玉米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抗虫毒蛋白基因在内的转基因作物中的基因,由此可见:①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传播到野生植物中;②转基因作物可对天然植物的基因多样性构成威胁;③为防止基因污染,应当禁止转基因作物的研究;④自然杂交过程实质是一个长期的“转基因”过程,与基因工程没有任何区别。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下列有关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发育和健康产生诸多危害
B.食用转基因食品会导致外源基因转入人体细胞
C.食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食品可显著增强人抵抗病菌的能力
D.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3.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其他植物体内,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
A.这种操作方法更容易成功
B.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C.转基因植物中的细胞质基因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4.(2021辽宁葫芦岛高二期末)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世界包括基因制药在内的生物技术药物的销售额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生物制药已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利用转基因技术还可以进行基因治疗,现在技术已经完全成熟
B.对于基因制药,我们应该科学地认识和评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C.由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问题,国家应建立相应的评估及预警机制
D.我们可以利用转基因工程技术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
5.(2022山东滕州五中高二月考)注射胰岛素是Ⅰ型糖尿病患者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下面是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的部分实验步骤:①筛选含有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②胰岛素基因与载体重组;③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④获取胰岛素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构建产生胰岛素的基因工程菌的正确流程是④②③①
B.构建产生胰岛素的基因工程菌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参与
C.步骤②中常采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逆转录病毒等
D.消费者对所消费的商品是否为转基因产品应该具有知情权
6.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势必会打破自然界物种的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下列叙述完全反驳上述观点的是 ( )
A.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B.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可以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C.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某种特征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7.有人说:“转基因生物所转移的只是一种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外源基因,它并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上述说法中是否为“同一物种”,关键应该看转基因生物与原来的生物是否具有( )
A.生殖能力 B.地理隔离
C.生殖隔离 D.能否杂交
8.下列关于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目前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
D.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9.用常规育种的方法很难培育出抗病毒的新品种,而基因工程技术为培育抗病毒植物品种开辟了新的途径。科学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抗X病毒的基因和抗Y病毒的基因转入马铃薯中,通过检测获得对X病毒和Y病毒具有双重抗性的转基因马铃薯植株,该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如下图。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再通过组织培养扩大繁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基因工程中,常用Ti质粒作载体,原因是Ti质粒上的T-DNA ,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2)为便于转基因植物在组织培养阶段的筛选,设计重组Ti质粒时,应考虑T-DNA中要有可表达的目的基因,还需要有可表达的 。用农杆菌感染时,应优先选用马铃薯 (填“受伤的”或“完好的”)叶片与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共同培养,选用这种叶片的理由是 。
(3)请用流程图表示出含有目的基因的马铃薯叶片培养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基本程序。
(4)若要鉴定马铃薯完整植株是否具有双重病毒抗性,在步骤③中应加入 。
(5)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生物,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但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主要表现在 (填选项)等方面。
①担心转基因生物会产生出毒性蛋白或过敏蛋白 ②转基因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降低了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③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改变人的遗传信息 ④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新污染或破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关键能力提升练
10.(2022福建厦门集美中学高二月考)转基因抗虫棉是我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研究者利用PCR技术检测杂草中有无转基因成分,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空白实验是未加入DNA模板得到的电泳结果
B.推测棉田杂草6、7与抗虫棉的亲缘关系较近
C.结果说明校园杂草与棉花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D.转基因成分进入杂草体内可能会引发生态问题
11.(2021江苏宜兴张渚高级中学高二月考)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注,随着转基因成果的不断涌现而与日俱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应该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
B.应该严格地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以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C.转基因生物不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也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有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12.(2021江苏扬州高二期中)目前一部分人对“转基因微生物”的产生有激烈的争论,如果正方认为对人类是有利的,反方认为转基因微生物的产生是有潜在风险的。下列观点中能支持正方的是( )
A.转基因微生物会合成出“超级病菌”危害人类健康
B.转基因微生物的扩散会威胁生物的多样性
C.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可以生产某些药用蛋白或抗生素
D.毒性基因通过基因漂移而造成“基因污染”
13.(多选)下列关于“转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入的外源基因不会使作物的其他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
B.被转移的基因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人们对它们研究得已经相当透彻,绝对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
C.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必须用到工具酶
D.转基因技术成果已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4.(多选)(2021山东潍坊高二期中)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已知抗虫棉中抗虫基因插入的个数及位点是随机的,让抗虫棉与普通棉杂交,子代中抗虫与不抗虫的比例为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子代出现3∶1的分离比说明子代发生了性状分离
B.原因可能是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整合了2个抗虫基因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植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转基因棉种植时,害虫不会产生抗性,达到彻底消灭害虫的目的
15.(2022山东威海教学研究中心高三期末)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在解决粮食需求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转基因技术存在种子公司转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问题,还存在外源基因通过花粉和种子等途径在种群之间漂移扩散、带来生态安全隐患以及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担忧的问题。科学家采用叶绿体转基因、“终结者”种子、“外源基因清除”技术试图解决上述问题。
(1)转基因技术能按照人们的愿望,赋予生物新的 ,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从技术操作层面看,转基因技术是在 分子水平上进行的设计和施工,其核心步骤是 。
(2)叶绿体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叶绿体基因组中,以实现改良叶绿体功能、创造新品种的目的。叶绿体转基因技术不能阻止外源基因通过 (填“花粉”或“种子”)传播,原因是 。
(3)“终结者”种子技术是通过植入“终结者基因”,阻滞种子胚胎后期发育,最后得到成熟但不育的种子。“终结者”种子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转基因技术存在的 问题,但危害到了农民自行留种的权利,也不能消除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忧。
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1.B 解析 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散落到它的近亲野生作物上,如野生玉米中含有了抗虫基因,从而造成基因污染,①正确;转基因植物可能会与野生植物杂交,造成基因污染,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②正确;虽然转基因生物存在危害,但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转基因生物的研究,③错误;自然杂交是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而转基因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即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④错误。
2.D 解析 目前还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发育和健康造成危害的实例,A项错误;食用转基因食品不会导致外源基因转入人体细胞,B项错误;转基因食品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不会在人体内表达,故不会增强人抵抗病菌的能力,C项错误;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项正确。
3.C 解析 花粉中含有精子,其几乎不含细胞质,而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所以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后,就不会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
4.A 解析 转基因技术可以进行基因治疗,但现在技术还不成熟,A项错误;由于人们对基因药物持不同观点,所以应科学地认识和评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B项正确;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国家应该设立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机制,C项正确;利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如有人将α-抗胰蛋白酶基因转到羊体内生产α-抗胰蛋白酶,D项正确。
5.C 解析 根据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可知,构建产生胰岛素的基因工程菌的正确流程是④获取胰岛素基因→②胰岛素基因与载体重组→③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①筛选含有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A项正确;构建产生胰岛素的基因工程菌的关键步骤(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必需的主要工具酶是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和DNA连接酶(连接切割好的目的基因和载体),B项正确;步骤②中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一般而言都是经过人工改造的,C项错误;消费者对所消费的商品是否为转基因产品应该具有知情权,D项正确。
6.C 解析 完全反驳题中的观点即认为转基因生物不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转基因生物所转入的只是一两种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外源基因,并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某种特征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7.C 解析 是否具有生殖隔离,是判断是否为同一物种的标志。
8.B 解析 我国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对转基因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国际上并非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了可能的危害,A项正确,B项错误。目前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和转基因产品对环境安全的影响上,C项正确。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等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D项正确。
9.答案 (1)可转移至受体细胞
(2)标记基因(“抗性基因”) 受伤的 叶片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
(3)含目的基因的细胞愈伤组织幼苗(胚状体、丛芽)
(4)X病毒和Y病毒
(5)B
解析 (1)植物基因工程中,常用Ti质粒作载体,原因是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2)设计重组Ti质粒时,应考虑T-DNA中要有可表达的目的基因,同时还需要有可表达的标记基因,以便于转基因植物在组织培养阶段的筛选。用农杆菌感染时,由于叶片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故应优先选用马铃薯受伤的叶片与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共同培养。(3)用含有目的基因的马铃薯叶片培养成一个完整植株,利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流程为:含目的基因的细胞愈伤组织幼苗(胚状体、丛芽)。(4)若要鉴定马铃薯完整植株是否具有双重病毒抗性(抗X病毒和抗Y病毒),应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检测,即在步骤③中加入X病毒和Y病毒。(5)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有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可能有毒性或成为过敏原,会影响人类健康;符合人类需求的转基因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使生物种类变得单一,会降低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进入消化道后会被分解,不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改变人的遗传信息;转基因生物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破坏,转基因生物可能会打破原有的物种界限,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10.C 解析 空白试验应该是DNA标准样液(Marker),未加入DNA模板得到的电泳结果,作为空白对照,A项正确;根据棉田杂草6和7含有转基因成分可以推测,棉田杂草6和7可能与抗虫棉的亲缘关系较近,B项正确;结果不能说明校园杂草与棉花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C项错误;转基因成分进入杂草内,可能导致杂草获得转基因特性,可能会引发生态问题,D项正确。
11.C 解析 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也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项错误。
12.C 解析 支持正方观点就是认为转基因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利的。选项A、B、D都认为转基因微生物对人类是不利的,可能会危害人类健康、威胁生物的多样性、造成“基因污染”等,只有C项是对人类有利的,可以利用转基因微生物生产药用蛋白或抗生素。
13.AB 解析 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因而极有可能破坏原有基因,并使之表达受到影响,A项错误;目前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都了解有限,再加上转移的基因虽然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不少却是异种生物的基因,因此可能会引起安全性问题,B项错误;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必然用到工具酶,如限制酶和DNA连接酶,C项正确;转基因技术成果在农业和医药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已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D项正确。
14.BC 解析 抗虫棉与普通棉杂交,子代中同时出现了抗虫与不抗虫的性状,子代的性状与亲代性状相同,所以没有发生性状分离,A项错误;子代中抗虫与不抗虫的比例为3∶1,说明抗虫棉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含抗虫基因与不含抗虫基因的比例为3∶1,因此2个抗虫基因可能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B项正确;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植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C项正确;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害虫可能会出现抗药性,D项错误。
15.答案 (1)遗传特性(或性状) DNA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2)种子 叶绿体属细胞质遗传(或母系遗传或位于细胞质中),可随卵细胞进入受精卵及种子中
(3)转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或外源基因通过种子扩散,带来生态安全隐患)
解析 (1)转基因技术能按照人们的愿望,赋予生物新的性状,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从技术操作层面看,转基因技术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的设计和施工,其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2)叶绿体属细胞质遗传(或母系遗传或位于细胞质中),可随卵细胞进入受精卵及种子中,叶绿体转基因技术不能阻止外源基因通过种子传播。(3)“终结者”种子技术是通过植入“终结者基因”,阻滞种子胚胎后期发育,最后得到成熟但不育的种子,故外源基因就不能通过该种子扩散,避免了生态安全隐患问题。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