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1226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1226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1226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1. 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
B. 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
C. 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和蛋白质 B. 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C. 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D. 基因是DNA片段
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先天性行为有一定的局限性
B. 细菌、真菌与动物共生的现象也很普遍
C. 没有了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无法进行
D. 如果病人发生心跳骤停,则应立即开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4. 下列生物中都具有染色体的是( )
A. 肝炎病毒 B. 大肠杆菌 C. 乳酸菌蘑菇 D. 蘑菇酵母菌
5. 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B. 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丁→丙→乙
C. 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
D. 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6. “进化树”可以直观地表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如图为部分“进化树”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测( )
A. abcde五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
B. 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
C. 相较于a和b,a和d的亲缘关系更近
D. a、b一定比c、d高等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
7. 如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等表示人体的部分系统,①、②、③、④、⑥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系统内 分泌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2)B系统中的肺泡与组织细胞中的气体浓度相比,组织细胞中的 浓度高。
(3)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发生在图中所示 (填序号)的生理活动过程中。
(4)人体通过D系统和皮肤将人体产生的一些废物排出体外,D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8. 在生物实验考查过程中,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图1和图2是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图3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制作临时装片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若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⑤应该滴加的是 。
(2)图2是观察临时装片时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出现图中4这种现象可能是图1中④这个步骤操作不规范引起的,为了达到更好的观察效果,将④尽快移出视野,最好应向 方移动装片。
9. 花生是人们常吃的一种食品。花生果壳内的种子有大有小,颜色也有深红、浅红之分,这与其品种及种植的土壤有关。请回答:
(1)花生的种子是由花的 发育来的,花生可利用种子来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性生殖。
(2)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花生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
(3)假设决定花生仁种皮浅红色的基因(A)为显性基因,决定深红色的基因(a)为隐性基因,如果花生仁表现为深红色,则其基因组成是 。
(4)花生苗的根部细胞中,能进行能量转换的结构是 。
(5)花生植株在生长的过程中,所需的水分主要由根尖 (部位)吸收的。
10. “咳……咳…咳”!咳嗽时,短促深吸气,声门紧闭,肋间肌、膈肌等呼吸肌快速猛烈收缩,使肺内高压的气体喷射而出。随着急速冲出的气流,呼吸道内的异物、分泌物以及所粘附的细菌、病毒等以飞沫、痰的形式被排出体外。飞沫、痰中常常含有大量的病原体,是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请分析回答:
(1)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活动,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该结构必须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2)呼吸道黏膜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 免疫。
(3)肺结核是引发咳嗽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我国卫生部规定,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必须注射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在免疫学上,卡介苗属于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1. 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1亿人。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 | 甲鼠 | 乙鼠 |
A |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 |
B |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 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
C |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
(2)步骤A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 。
(3)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 。
(4)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现代生物技术生产胰岛素的方法是:将人胰岛素基因转移到细菌体内,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这种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还是克隆技术呢?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蒸腾作用强,植物根部损失吸水能力差,植物会出现萎蔫现象,不利于植物的成活,A错误。
B.多数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气孔多,所以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B正确。
C.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干旱地区的水分少,所以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这反映了生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C正确。
D.蒸腾作用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生理功能,它主要由叶片进行,气孔的张开、闭合控制着蒸腾作用,气孔的开闭又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D正确。
故选:A。
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蒸腾作用不仅对植物自身有重大意义,对调节气候、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也有重大作用。
掌握蒸腾作用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A错误。
B.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再平均分配,保证了子代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稳定,因此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B正确。
C.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C正确。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正确。
故选:A。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掌握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A.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生来就有的行为,有一定的局限性,A正确。
B.细菌、真菌与动物共生的现象也很普遍,例如牛、羊等草食动物的胃肠内生活着某些种类的细菌,可以帮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也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B正确。
C.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只是进行的速度很慢,C错误。
D.如果病人发生心跳骤停,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来帮助其恢复心跳,D正确。
故选:C。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2)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共生。
(3)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4)日常生活中遇到触电、溺水、心脏病等引起的心跳骤停,应立即采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法抢救。
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题型较为灵活。
4.【答案】D
【解析】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染色体A错误。
B.大肠杆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B错误。
C.乳酸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C错误。
D.蘑菇和酵母菌是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有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掌握病毒、细菌、真菌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食物链,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正确的读图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解答】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图中①吸收大气的二氧化碳,所以图中①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故A正确.
B.乙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乙是植物,丙、丁属于动物.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故B错误.
C.将生物遗体和排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是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所以,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故C正确.
D.呼吸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图中③释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图中③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故D正确.
故选:B
6.【答案】A
【解析】解:A.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但亲缘关系远近不同,A正确。
B.距现在地层越近是越高等、越复杂的生物化石,距现在地层越远的地层是越低等、越简单的生物化石,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所以在图中最低等的生物是f,B错误。
C.较a和b、a和d,a和b之间的亲缘关系更近,原因是b是由e枝上进化而来,a又是由b枝上进化而来,当然从亲缘关系上看a和b更近,a和d要远,C错误。
D.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也就意味着a、b、d、e都比更复杂、更高等、陆生的可能更大,但我们却不能确定a、b、c、d、e之间谁高等谁低等,D错误。
故选:A。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分析进化树可以得出,f是a、b、c、d、e五种生物的共同祖先,在地层中出现的最早;e、c、d在同一分支上,a、b在同一分支上,所以e、c、d间的亲缘关系更近;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生物的进化树,熟知动物进化的历程。
7.【答案】肠腺、胰腺 二氧化碳 ③ 肾脏
【解析】解:(1)A表示的是消化系统,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2)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因为血液内的氧气含量大于组织内的氧气浓度,所以氧气由血液再到组织,由于同样的原理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流经组织细胞部位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果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氧气进入人体内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故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3)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过程③是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浓度高于血液,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
(4)D是泌尿系统,其主要器官是肾脏,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脏由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构成。
故答案为:(1)肠腺、胰腺;
(2)二氧化碳;
(3)③;
(4)肾脏。
图示中,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D泌尿系统;①吸收、②吸气、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④排遗、⑤排尿,⑥排汗。
本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⑤→③→②→④→① 生理盐水 ③→①→②→④ 左上
【解析】解:(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⑤滴、③撕、②展、④盖、①染,故制作临时装片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⑤→③→②→④→①。若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⑤滴加的是生理盐水,其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2)使用显微镜的正确顺序:对光→放玻片标本→用眼观察物镜,下降镜筒→用眼观察目镜上提镜筒;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③对光→①放置玻片标本→②下降镜筒→④上提镜筒观察。
(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观察效果,将4移出视野,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视野里气泡则会向右下方移动,直至移出视野外。
故答案为:
(1)⑤→③→②→④→①;生理盐水。
(2)③→①→②→④。
(3)左上。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刮→涂→盖→染。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和收镜。
(3)图3中1细胞壁,2细胞核,3液泡,4气泡。
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胚珠 有 系统 aa 线粒体 成熟区
【解析】解:(1)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花生的种子是由花的胚珠发育来的。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花生可利用种子来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2)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花生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
(3)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决定花生仁种皮浅红色的基因(A)为显性基因,决定深红色的基因(a)为隐性基因,如果花生仁表现为深红色,则其基因组成应该是aa。
(4)花生苗的根部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只有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
(5)根尖的结构由上到下依次是: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根尖结构中,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故答案为:(1)胚珠;有;
(2)系统;
(3)aa;
(4)线粒体;
(5)成熟区。
(1)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2)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本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反射弧 非特异性(或先天性) 抗原
【解析】解:(1)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因此,咳嗽这种反射活动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这种免疫能力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人人都有,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因此新生儿刚出生就注射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接种的卡介苗属于抗原,目的是为了让新生儿体内出现对抗结核病的抗体。
故答案为:(1)反射弧。
(2)非特异性(或先天性)。
(3)抗原。
(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
(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
解题关键是掌握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免疫相关知识点。
11.【答案】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或口服胰岛素能治疗胰岛素) 避免小鼠自身产生胰岛素干扰实验结果 小鼠数量太少 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转基因技术
【解析】解:(1)根据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假设是对提出问题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因此可作出假设: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或口服胰岛素能治疗胰岛素)。
(2)当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后,胰岛也就不起作用了,不能分泌胰岛素,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胰岛素作用的干扰。
(3)实验时,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在探究胰岛素对小鼠的作用实验中,所用的小鼠数量不能太少,应多用几只小鼠,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
(4)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说明乙鼠可能患有糖尿病,甲鼠注射胰岛素后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由此得出结论: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5)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因此,现代生物技术生产胰岛素的方法是:将人胰岛素基因转移到细菌体内,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这种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故答案为:(1)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或口服胰岛素能治疗胰岛素);
(2)避免小鼠自身产生胰岛素干扰实验结果;
(3)小鼠数量太少;
(4)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5)转基因技术。
(1)对照实验,即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2)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
掌握对照实验的设计要求及胰岛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九年级二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九年级二模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满分80分,其中,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