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江苏A卷)(考试版)
展开2023年高考生物第二次模拟考试A卷
生物
(考试时间75min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题 2 分, 计 2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镁是人体内多种酶的激活剂,可参与三百多种酶促反应。此外,镁还具有抑制钾、钙离子通道开启等多种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食用绿叶蔬菜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镁
B.镁在人体中的作用说明了微量元素的重要性
C.Mg2+进行跨膜运输的过程中可能需要消耗能量
D.缺镁可能会影响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幽门螺杆菌(Hp)通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分泌的尿素酶在胃内水解尿素产生氨,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导致胃炎等疾病的发生。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Hp的遗传物质RNA中有控制尿素酶合成的基因
B.Hp在宿主核糖体合成尿素酶的过程中产生水
C.Hp分泌的尿素酶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
D.Hp通过水解尿素产生氨以适应胃部的环境
3.对如图所示四条曲线的分析,你认为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① 通过甲曲线分析可知,所得到这种细菌的产物是次级代谢产物
② 乙曲线中处于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最低
③ 丙曲线中处于c点时,叶绿素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叶片开始变黄
④ 丁曲线中处于d点时,植物生长素仍能够促进芽的生长
A.① ③ B.① ④
C.② ④ D.③ ④
4.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
B.①和②是自由扩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
C.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
D.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和更新中
5.β一半乳糖苷酶存在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内,通常在pH4.0条件下表现活性,而衰老的细胞中在pH6.0条件也能表现活性,该酶催化特定底物后使细胞染成蓝色。将在体外培养到第20代和第55代的人体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分别用β一半乳糖苷酶底物溶液染色后,第20代年轻细胞不被染色,第55代衰老细胞被染成蓝色,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同染色方法处理,原代培养的细胞不被染成蓝色
B.用底物进行染色实验时,应在pH6.0条件下进行
C.不被染色的细胞酶的普遍活性较高,代谢活动旺盛
D.被染成蓝色的细胞细胞核体积较大,基因转录活跃
6.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某动物的基因型是Aa,若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和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发生了互换,则通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时期是( )
A.有丝分裂的后期 B.有丝分裂的末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
7.某观赏性植株茎的粗细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三种类型:粗茎(AA)、中等茎(Aa)、细茎(aa),细茎植株常因输送营养少而在幼苗阶段死亡;秆的高矮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粗茎矮秆与中等茎高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₁中粗茎矮秆:粗茎高秆:中等茎矮秆:中等茎高秆=1:1: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该杂交实验不能否定茎粗细符合融合遗传
B.通过亲本分别自交可以确定秆高矮的显隐性
C.根据该杂交结果可以确定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D.F₁分别自交,子代成熟植株茎的粗细类型出现1:2分离比的植株占1/4
8.蛋白质分选是依靠蛋白质自身信号序列,从蛋白质合成部位转运到发挥功能部位的过程,可分为两条途径:一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肽链合成后转运至叶绿体及细胞核,或成为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的成分,称为翻译后转运;二是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之后由信号肽引导边合成边转入内质网中,再经一系列加工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称为共翻译转运。下图为共翻译转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SRP是能识别新生肽上信号序列的复合体。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胰岛素、血浆蛋白等物质的合成都属于共翻译转运途径
B.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C.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确定某种蛋白质的分选途径
D.细胞中转运方向不同的蛋白质,其自身信号序列中的氨基酸序列不同
9.研究表明,口服尿苷和热量限制(限制每日摄取的总热量)都有利于延缓衰老、促进多种组织器官损伤后的修复。端粒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把DNA复制损失的端粒填补起来,使得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尿苷可能导致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B.衰老细胞的核膜内折导致细胞核体积变小,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C.热量限制可以减少细胞的能量来源,延长细胞周期
D.细胞的衰老与端粒的截短有关,正常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比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低
10.爱德华(Edwards)综合征,也称18三体综合征,该病发病率比21三体综合征低,主要表现为胎儿在子宫内表现异常,出生时需要进行急救处理,在精心护理下,较少婴儿可以生存2个月,只有极少部分能够生存到1岁,但无法生存至成年。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许多药物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孕妇要尽量减少服用有关药物
B.该病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父方或母方减数分裂产生了异常配子
C.爱德华综合征属于遗传病,但该性状却不能遗传给后代
D.可通过PCR技术和电泳技术进行致病基因的检测来确定胎儿是否患该病
11.2022年9月21日,四川泸定地震后第17天,失联已久的泸定县湾东水电站工人甘宇被当地一位村民发现并很快被送医。入院时,甘宇全身多处被挤压,还出现了肢体严重水肿。下列有关被救者身体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在夜晚寒冷环境下,被困者靠大脑皮层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体温维持内环境稳态
B.在深山中缺少水分和食物,被困者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和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
C.被救人员的水肿可以通过静脉输入蛋白质来增大血浆渗透压,从而吸出组织液中多余的水分
D.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分泌较多的促甲状腺激素
12.延髓位于脑干与脊髓之间,是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当血压降低时,动脉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产生兴奋,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回升;反之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如图甲所示。γ-氨基丁酸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血压的生理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的神经调节离不开信息分子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B.人体血压的调节过程既存在神经调节,也存在负反馈调节
C.由图乙可知γ-氨基丁酸的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时作用效果相同
D.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支配心脏产生不同效应可能是因为神经递质的受体不同
13.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词人闻着稻花香、听着蛙叫声,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景象。现流行水稻田养青蛙,青蛙成了稻田的“植保卫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稻花香和蛙声都属于物理信息
B.蛙肥还田,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与森林相比,稻田营养结构简单,更稳定
D.蛙通过捕食昆虫调整了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14.精子载体法是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载体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卵细胞,下图表示用该方法制备转基因鼠的基本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将成熟的精子放入ATP溶液中进行获能处理
B.②采用体外受精技术,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不都来自于父母双方
C.③过程的早期胚胎需要发育到桑椹胚或原肠胚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D.④过程进行胚胎移植前需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
二、多选题: 共 5 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5.某果实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其中B控制黑色,R控制红色,且B基因的存在能完全抑制R基因的表达。现向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导入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让该植株自交,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隐性致死基因s只有纯合时才具有致死效应
B.自交后代F1的全部植株中一共存在6种基因型
C.隐性致死基因s与R、r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F1黑果个体自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16∶5∶3
16.基因组印记(通过甲基化实现受精卵中来自双亲的两个等位基因一个表达另一个不表达)阻碍了哺乳动物孤雌生殖的实现。某研究团队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增加了两个父系基因组印记控制区域的甲基化,以及母系控制区域的5个去甲基化,经修饰的卵母细胞经早期胚胎培养后进行胚胎移植,成功培育出可育的孤雌小鼠,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组印记导致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
B.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除需加入血清等营养,还需加入干扰素
C.生育出的孤雌小鼠为只含有母系基因的单倍体小鼠
D.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孤雌小鼠的遗传多样性降低,野外生存能力下降
17.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年份(年) | 1937 | 1938 | 1939 | 1940 | 1941 | 1942 |
种群数量(只) | 25 | 46 | 208 | 440 | 770 | 1 380 |
A.根据表中数据无法确定该岛屿环颈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增强
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
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18.某实验小组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取材时可选用鸡血、洋葱、菜花等富含DNA的材料进行实验
B.破碎植物细胞时,加入洗涤剂以加速细胞壁瓦解
C.DNA的释放和溶解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调节NaCl溶液浓度利于DNA释放
D.鉴定时,需将DNA溶解在2 mol/L NaCl溶液中,再加入二苯胺试剂进行沸水浴
19.油菜素内酯(BL)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含有(+)或者不含(-)一定浓度BL的琼脂培养基上,利用不同生长素浓度处理、培养某幼苗,一段时间后,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BL浓度增大,幼苗侧根形成率逐渐升高
B.BL和生长素可能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
C.适宜浓度的BL与生长素可协同促进侧根的形成
D.为促进侧根形成,应优选20 mmol/L生长素处理幼苗
三、综合题: 本题包含 5 小题, 共 57 分。 除特殊说明外, 每空 1 分。
20.(10分)大蜡螟是一种重要的实验用尾虫,为了研究大蜡螟幼虫体色遗传规律。科研人员用深黄、灰黑、白黄3种体色的品系进行了系列实验,正交实验数据如下表(反交实验结果与正交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深黄色与灰黑色品系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 | 子代体色 | |
深黄 | 灰黑 | |
深黄(P)♀×灰黑(P)♂ | 2113 | 0 |
深黄(F1)♀×深黄(F1)♂ | 1526 | 498 |
深黄(F1)♂×深黄(P)♀ | 2314 | 0 |
深黄(F1)♀×灰黑(P)♂ | 1056 | 1128 |
(1)由表1可推断大蜡螟幼虫的深黄体色遗传属于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性遗传。
(2)深黄、灰黑、白黄基因分别用Y、G、W表示,表1中深黄的亲本和F1个体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表2、表3中F1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群体中Y、G、W三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3)若从表2中选取黄色(YW)雌、雄个体各50只和表3中选取黄色(GW)雌、雄个体各50只,进行随机杂交,后代中黄色个体占比理论上为__________________。
表2深黄色与白黄色品系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 | 子代体色 | ||
深黄 | 黄 | 白黄 | |
深黄(P)♀×白黄(P)♂ | 0 | 2357 | 0 |
黄(F1)♀×黄(F1)♂ | 514 | 1104 | 568 |
黄(F1)♂×深黄(P)♀ | 1327 | 1293 | 0 |
黄(F1)♀×白黄(P)♂ | 0 | 917 | 864 |
表3灰黑色与白黄色品系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 | 子代体色 | ||
灰黑 | 黄 | 白黄 | |
灰黑(P)♀×白黄(P)♂ | 0 | 1237 | 0 |
黄(F1)♀×黄(F1)♂ | 754 | 1467 | 812 |
黄(F1)♂×灰黑(P)♀ | 754 | 1342 | 0 |
黄(F1)♀×白黄(P)♂ | 0 | 1124 | 1217 |
(4)若表1、表2、表3中深黄(YY♀、YG♀♂)和黄色(YW♀♂、GW♀♂)个体随机杂交,后代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和_____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
(5)若表1中两亲本的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存在纯合致死基因S和D(两者不发生交换重组),基因排列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推测F1互交产生的F2深黄与灰黑的比例为____________;在同样的条件下,子代的数量理论上是表1中的_______。
21.(12分)下图为某一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年变化量,单位为109tC/a,未加括号的数字表示库存量,单位为109tC。在不考虑砍伐、火灾、病虫害等情况下,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可以近似看作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净碳交换量(碳收入和碳支出的差值),NEP是衡量陆地生态系统碳源分布的重要指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据图分析,植物一年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________tC/a(2分)。如果考虑人类生产活动影响等因素,则该生态系统的NEP是________(填“正值”或“负值”)。
(2)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确定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北京冬奥会打造了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奥运会。
① 冬奥核心区绿化造林成活率达99%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冬奥核心区造林的树种多以本地树种为主,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实现森林树种的多样化。核心区多选择本地物种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宜乔则乔,宜灌则灌”涉及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2分)。
② 北京冬奥会严格做好垃圾分类和处理,专用餐具加入微生物后直接变成水和气体,参与此过程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等物质进入土壤后会被植物吸收,沿________逐级积累,最后可能进入人体;抗生素类的药物进入土壤后会杀死土壤中的部分细菌,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废旧电池、过期药物应投入________(颜色)垃圾回收箱中。
(3)下列对“碳循环”“碳达峰”“碳中和”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2分)。
① 碳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碳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② 碳中和是指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方式达到CO2相对“零排放”
③ 碳达峰是CO2排放量达历史最高后经平台期保持稳定的过程
④ 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22.(11分)在光合作用的研究中,植物光合产物产生器官被称作“源”,光合产物消耗和储存部位被称作“库”。研究发现,叶绿体中淀粉积累会导致类囊体膜结构被破坏,保卫细胞中淀粉含量增加会降低气孔开放程度。下图为光合产物合成及向库运输的过程示意图;表中数据为去留果对叶片净光合速率等因素影响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 叶片蔗糖含量(mg·g-1FW) | 叶片淀粉含量(mg·g-1FW) | 气孔开放程度(mmol·m-2·s-1) |
对照组(留果) | 5.39 | 30.14 | 60.61 | 51.41 |
实验组(去果) | 2.48 | 34.20 | 69.32 | 29.70 |
表 留果与去果植株的光合指标
(1)图中A包括的物质有________;叶肉细胞中,产生丙糖磷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2分)。
(2)光合产物从“源”向“库”运输的物质形式主要是________。若此运输过程受阻,则对叶绿体结构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3)叶片净光合速率可以用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释放量或________吸收量来衡量。
(4)据表中数据推测:去果处理降低了________(填“库”或“源”)的大小,使叶片中________积累,进而抑制了光合速率。请从暗反应阶段CO2供应的角度概述该抑制机制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表示)(2分)。
23.(13分)吃辣后舌头上会有火辣辣的感觉,诺贝尔奖获得者戴维·杰伊·朱利叶斯等人发现了辣椒素受体(TRPV1),解释了吃辣椒时总是感到热的原因。TRPV1是一种通道蛋白,其被辣椒素激活时,造成Ca2+通过TRPV1内流而产生兴奋,进而产生“灼烧感”。请回答下列问题:
(1)TRPV1被辣椒素激活后造成的Ca2+内流____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ATP。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TRPV1结合,使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传至________使人产生热痛的感觉。产生此感觉后,往往会引起机体的呼吸运动增强,这一过程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朱利叶斯实验室将纯化后的TRPV1蛋白重构于人工脂质体上,用40℃接近热痛的物理阈值刺激TRPV1时,发现其还具有热觉感受功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2分),完美地解释了吃辣椒时总是感到热的原因。
(3)图1表示局部麻醉药与辣椒素共同使用时抑制突触处的兴奋传递的作用机理。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起不到麻醉作用,与辣椒素共同使用时可抑制突触处的兴奋传递,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2分)。
① 突触后膜可能是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② 在静息时有较多离子通过通道蛋白Ⅰ出细胞,则通道蛋白Ⅰ最可能为K+通道
③ 麻醉药的作用机理是堵塞了通道蛋白Ⅲ,可能导致Na+无法内流
④ 辣椒素的作用机理是与通道蛋白Ⅱ结合,不改变通道蛋白Ⅱ的形态结构
(4)图2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Ⅰ、Ⅱ。P点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Ⅰ测得的电位变化如图3所示。若将N处的电极移至N处膜外,电表Ⅰ测得的电位变化如图4所示。
① 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________基本相同。
② 当电表Ⅰ记录到图3中b点电位值时,膜外电位为________电位。电表Ⅰ记录到的图3中c点电位对应图4曲线中________点的电位;若将该神经细胞置于更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图3中c点位置的变化是________。
③ 若将S处电极移至膜外,在T点给予适宜刺激,则电表 Ⅱ 发生偏转的次数为________次(2分)。
24.(11分)研究发现,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删除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策略成为目前解决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性问题的条理想途径。Cre/LoxP重组酶系统由重组酶Cre和LoxP位点组成,LoxP位点包含两个识别序列和8bp的切制序列,DNA的切割和连接发生在8bp的切制序列,如图1所示,Loxp序列对启动子的功能无影响。当DNA分子中含两个同向LoxP位点时,重组酶将删除两LoxP间的全部序列且只残留下一个LoxP位点。为将转基因水稻食用部位胚乳中标记基因和外源基因定点删除,研究人员利用水稻胚乳待异性启动子,Gt1控制重组酶Cre基因的表达,以组成型启动子Actin控制的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2作为报告基因、以组成型启动子P35S驱动的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作为选择标记基因,构建的两种基因表达载体的T-DNA即为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如图2和图3所示。P1、P2和P3为引物,LB和RB为T-DNA边界序列,组成型启动子可以启动基因在所有组织中表达。通过农杆菌转化法转化水稻幼胚愈伤组织,得到再生苗后移栽大田。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农杆菌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水稻的原理____________(2分)。
(2)为了确定得到的水稻是否为转基因植株,可选取适龄转基因水稻的叶片没泡在含有_________的溶液中,分析其是否具有抗性;可选用图中引物_________进行PCR扩增并通过电泳得到的相应条带来验证路线—转基因水稻胚乳中能够特异性删除相关基因;两种删除路线相比,能够在胚乳中检测到红色荧光而在其他器官中检测不到红色荧光的是_________(填“路线一”或“路线二”),原因是_________(4分)。
(3)食用大米是去除了胚和种皮剩下的胚乳结构。只将转基因水稻种子胚乳中特定的外源基因特异性删除而胚中保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2分)。
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辽宁A卷)(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辽宁A卷)(考试版),共13页。
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江苏B卷)(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江苏B卷)(考试版),共15页。
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江苏A卷)(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江苏A卷)(参考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