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A卷·考点梳理)-【单元测试】七年级地理下册分层训练AB卷(中图版)
展开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A卷·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版)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考点梳理卷)
第一节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课本P4-9页)
概念 |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 ||
属性 | 自然属性 | 纸张,钢铁等不是自然资源 | |
经济属性:必须有用 | 闪电不是自然资源 | ||
种类 | 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 | ||
分类 | 可再生资源 | 有的自然资源可以持续利用,比如阳光、空气、水和生物等,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这些资源称为可再生资源。 | |
非可再生资源 | 有的自然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更新,也不能再生,这些资源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 ||
水资源的组成 | 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它是由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 |
地球淡水构成 | |
水资源的来源 |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人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一般来说,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丰富;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贫乏。 |
水资源的数量 | 我国水资源总量很大,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很少,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4% |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降水的影响,表现出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 ||||
时间分配 不均匀 | 季节变化大 | 在时间上,与降水的季节变化一样,我国河流的径流量夏秋季节大,冬春季节小。降水过于集中,造成水旱灾害频繁,有时在同一年内,春季发生旱灾,夏季发生洪灾。 | ||
年际变化大 | 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大,造成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也很大,有时会出现连续几年丰水或连续几年枯水的情况。 | |||
空间分布不平衡 | ||||
水资源的分布总体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状态。即东南多,西北少。 | ||||
中国径流量分布 | 中国径流带可划分为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缺水带五个地带。 | |||
丰水带 | 年降水总量大于1600mm | 主要在东南沿海 | ||
多少带 | 年降水总量800mm-1600mm |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地区东南部 | ||
过度带 | 年降水总量400mm-800mm | 华北及东北大部、甘肃南部、青藏高原中部 | ||
少水带 | 年降水总量200mm-400mm | 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新疆的部分地区 | ||
缺水带 | 年降水量小于200mm | 西北内陆地区、青藏高原北部 | ||
水土匹配 | 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40%,河川径流量约占全国的80%;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60%,河川径流量却只占全国的大约20%。 | |||
我国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 | ||||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对南北方的影响:我国北方耕地多,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缺水问题十分严重。水资源短缺,既影响着经济发展,也制约着人口和经济的均衡分布,还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 | ||||
要解决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状况,首先要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 | |||
改善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状况-跨流域调水。 | |||
南水北调工程 | 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引入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此工程是为了改变我国南涝北旱和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这项工程规模巨大,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 | ||
南水北调工程 | 南水北调工程是指将长江水系的水调往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 ||
东线工程 | 从长江下游的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天津。 | ||
中线工程 | 是从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送达北京、天津。 | ||
西线工程 | 是从长江上游引水,送达黄河上游,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 ||
引黄济青工程 | 把黄河水引入青岛。 | ||
引滦入津工程 | 把滦河水调到海河水系,供应天津用水。 | ||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修建水库。 | |||
水库的作用 | 水库一般在河流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保持下游较稳定的流量。水库兼有防洪、灌溉、发电、城市供水、航运等多种功能。 | ||
水污染及其防治 | 原因 | 由于部分工厂、企业、城乡居民,把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水污染大大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 | |
防治措施 | 为了防治水污染,一方面要对排放前的污水进行认真处理,另方面要对被污染的河湖进行治理。 | ||
节水措施 | 农业方面 | 节水措施 | 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滴灌。 |
改变作物品种:选择耐旱、耗水少的作物。 | |||
减少污染 |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 ||
工业方面 | 节水措施 | 工业用水重复,循环使用。 | |
降低生产耗水量,提高利用效率。 | |||
减少污染 |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 ||
家庭方面 | 节水措施 | 生活一水多用。 | |
推广节水器具。 | |||
减少污染 | 少使用洗洁精和清洁剂。 | ||
国家节水标志 |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课本P10-16页)
概念 | 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 ||
我国土地资源特点 | 多种多样 | ||
利用类型 | 草地(比例最大) | ||
林地 | |||
耕地 | |||
沙漠、戈壁、石山 | |||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 |||
土地类型名称 | 主要分布地区 | ||
季风和非季风区 | 干湿地区 | 主要地形 | |
耕地 | 季风区 | 湿润、半湿润地区 | 平原、丘陵 |
林地 | 季风区 | 湿润地区 | 山地 |
草地 | 非季风区 | 半干旱地区 | 高原 |
未利用土地 | 非季风区 | 干旱地区 | 沙漠、戈壁、荒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 |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 |||
总量大,人均少 |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林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五位。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均面积计算,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 ||
山地多,平地少 | 山地如果开发不当,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一般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但很多山区森林、草地、水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可以进行多种资源的开发。 | ||
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 我国农耕历史悠久,可供开垦的土地已为数不多,而且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未来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耕地面积却增加有限,这就意味着,今后单位面积的耕地需要养活更多的人口。 |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业。在土地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部门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 ||||||||||||||
农业部门 | ||||||||||||||
狭义 | 种植业 | |||||||||||||
广义 | 种植业 | 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生产部门。 | ||||||||||||
畜牧业 | 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及家禽等而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 | |||||||||||||
渔业 |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 |||||||||||||
林业 | 种植、养育、保护、采伐树木以及对树胶、松脂等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生产部门。 | |||||||||||||
南、北方农业生产的差异 | ||||||||||||||
分布地区 | 耕地类型 | 气候特征 | 主要农作物 | |||||||||||
南方 | 水田为主 | 湿热多雨 | 水稻 | |||||||||||
分界线 |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 |||||||||||||
北方 | 旱地为主 | 降水偏少,气温略低 | 小麦、棉花 | |||||||||||
东、西方农业生产的差异 | ||||||||||||||
地区 | 耕地类型 | 气候特征 | 主要分布区 | |||||||||||
东部 | 种植业 | 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 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平原 | |||||||||||
林业 | - | 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 ||||||||||||
分界线 |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
西部 | 畜牧业 | 西部非季风区 | 四大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 |||||||||||
在农业生产中,各地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把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最适宜它发展的地区,称为“因地制宜” | ||||||||||||||
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 自然条件 | 牧草生长良好 | 宜牧则牧 | |||||||||||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 宜粮则粮 | |||||||||||||
气候湿润、河湖众多 | 宜渔则渔 | |||||||||||||
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 宜林则林 | |||||||||||||
社会经济条件 | 交通便利 | |||||||||||||
市场需求 | ||||||||||||||
农业技术水平 | ||||||||||||||
国家政策 | ||||||||||||||
科技与农业:要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
提高产量 | 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 | |||||||||||||
提高空间利用率 | 无土栽培 | |||||||||||||
保护环境 | 培育抗病虫品种,减少农药的使用 | |||||||||||||
我国的耕地资源概况 |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资源。我国国土辽阔,但耕地只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2.7%,尤其是人均耕地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
土地资源的危机 | 水土流失 |
|
土地荒漠化 | ||
土地盐碱化 | ||
乱占耕地 | ||
滥伐森林 | ||
过度放牧 | ||
土地污染 | ||
保护耕地 |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耕地面积不得少于18亿亩,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第三节 工业(课本P17-22页)
工业的概念、地位和分类 | |||
概念 | 工业是对自然物资资源或半成品进行加工、生产产品的物资生产部门。 | ||
地位 |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
分类 | 重工业 | 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 |
|
轻工业 | 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 |
| |
矿产资源与工业 |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 ||
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 |||
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 | |||
煤炭资源 | 我国煤炭总量世界第一。 | ||
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 |||
煤炭最丰富的三个省区:山西、陕西、 内蒙古(全称);晋、 陕或秦、内蒙古(简称) | |||
石油资源 |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沿海大陆架也有 | ||
大型油田:黑龙江的大庆油田(中国最大)、山东的胜利油田、塔里木油田。 | |||
天然气资源 | 分布地区:西部地区。 | ||
西气东输: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等地区。 | |||
铁矿资源 | 分布:分布广泛,以河北(冀)、辽宁(辽)、四川(川或蜀)储量最大。 | ||
特点:贫矿多,富矿少。 | |||
九大钢铁工业中心:鞍山、北京、武汉、包头、上海、攀枝花、太原、马鞍山、重庆。 |
我国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些经济基础相当雄厚的工业基地,主要有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等。 | ||||||
工业基地 | 辽中南 | 京津唐 | 长江三角洲(沪宁杭) | 珠江三角洲 | ||
工业城市 | 鞍山、本溪、沈阳、大连 | 北京、天津、唐山 | 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等 | 广州、珠海、深圳 | ||
工业特点 | 我国著名的 重工业基地 | 我国北方最大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 | 我国最大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 | 以轻工业为主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 | ||
发展条件 | 矿产资源丰富 |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 | 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 | 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多侨乡 | ||
限制因素 | 污染严重、资源枯竭、技术落后 | 水资源短缺 | 能源和矿产资源短缺 | |||
分布 | 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表现出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店。这些工业基地可通过海洋运输与国外联系,通过铁路、内河运输与内陆地区联系。 | |||||
概念 | 高新技术产业指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它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
特点 | 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大 | |||
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支出所占的份额大 | ||||
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高 | ||||
发展现状 |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猛。近年来,从航空航天到基因工程,从网络技术到纳米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众多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我国工业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
发展新方向 |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 |||
分布 | 我国创办了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们各具特色,多分布在大城市。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 |||
发展意义 | 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代表了工业发展的方向。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小,具有节省能源和原材料、废物少、污染小等特点,有利于保护环境。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
| |||
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 ||||
影响因素 | 具体情况 | |||
自然条件 | 原料 | 接近(铁,棉花等)原料产地,原料充足 | ||
燃料 | 靠近煤矿、油田、水电站等,能源充足 | |||
水源 | 靠近河流、湖泊、水库等,水源充足 | |||
土地 | 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影响工业区位的选择 | |||
社会经济条件 | 交通 | 沿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 交通便利 | ||
市场 | 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 |||
劳动力 |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
科技 | 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力量雄厚 | |||
第四节 交通运输(课本P23-27页)
我国目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管道。其中铁路是目前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 |
铁路 | |
分布格局 | 我国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分布格局。从铁路的基本延伸方向来看,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两大组。南北分布有“五纵”,东西分布有“三横”,大致是“五纵三横”的格局。 |
运输特点 | 运输量大,连续性强,速度较快,受天气等自然条件限制小。 |
方向 | 铁路干线名称 | 起止点及途经城市 | ||||
南北 干线 | 京沪线 | 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 | ||||
京九线 | 北京—南昌—深圳—九龙(香港) | |||||
京哈线 | 北京—天津—秦皇岛—沈阳—长春—哈尔滨 | |||||
京广线 | 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株洲—广州 | |||||
太焦—焦柳线 | 太原—焦作—宜昌—柳州 | |||||
宝成—成昆线 | 宝鸡—成都—昆明 | |||||
东西 干线 | 京包—包兰线 | 北京—包头—兰州 | ||||
陇海—兰新线 (第二亚欧大陆桥东段) | 连云港—徐州—郑州—西安—宝鸡—兰州 兰州—吐鲁番—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 |||||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 上海—杭州—株洲—贵阳—昆明 | |||||
滨洲-滨绥线 | 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 | |||||
青藏铁路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起止点:西宁—拉萨 | |||||
城市 | 所在省(区) | 交汇的铁路 | ||||
北京 | 北京 | 京哈、京沪、京九、京广、京包 | ||||
成都 | 四川 | 宝成、成昆 | ||||
徐州 | 江苏 | 京沪、陇海 | ||||
株洲 | 湖南 | 京广、浙赣、湘黔 | ||||
兰州 | 甘肃 | 包兰、兰新、陇海、兰青 | ||||
杭州 | 浙江 | 沪杭、浙赣 | ||||
郑州 | 河南 | 陇海、京广 | ||||
公路 | ||||||
我国的公路运输发展比较快,公路运输已成为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 特别是在缺乏铁路和水运干线的边远地区,公路更担负着运输干线的重要任务。公路机动灵活、简捷方便、应急性强、可满足“门对门”的服务。 |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猛,已形成网络,显示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坦的高速公路,实现了货物和人员的快速流动,带动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 | ||||||
航空 | ||||||
特点 | 速度快、安全、国际性的优点。 | |||||
重要意义 | 随着世界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各国航空运输在运输结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航空运输的发达与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与信息化的重要标志。 | |||||
发展现状 | 我国现已形成以首都北京为中心,连接各省级行政中心和重要城市的国内航空运输网。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能够联通许多国家。 | |||||
水路 | ||||||
分类 | 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适合大宗货物或笨重货物的长距离运输。 | |||||
我国水路运输的特点 | 我国大河多,水量丰富,多自西向东流人大海,沟通了内地和沿海地区;同时大陆海岸线绵长曲折,多优良港湾,具有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的良好条件。 | |||||
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 |||||
运输方式 | 运输工具 | 运速 | 运价 | 运量 | 适合的运输 |
航空运输 | 飞机 | 最快 | 最高 | 最少 | 贵重、急需、量少等货物运输(受天气影响大) |
公路运输 | 汽车 | 较慢 | 较高 | 较少 | 短途运输,鲜活、易变质货物,灵活方便,门对门服务 |
铁路运输 | 火车 | 较快 | 较低 | 较大 | 远程量大货物运输(起止点均不是港口城市,即无水路) |
水路运输 | 船 | 最慢 | 最低 | 最大 | 远程大宗笨重货物运输(起止点均是港口城市,即有水路) |
管道运输 | 主要运输液体和气体,如石油、天然气等。 | ||||
大宗笨重货物在选择时,有水路则选水路运输,无水路则选铁路运输。 | |||||
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不但要考虑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价格、速度、运输量等特点,还要考虑人的出行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和数量、运输距离等。 | |||||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作:实现旅客从起点到终点,货物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整个运输过程,一般要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这就需要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协调配合。例如,江西的同学要游览八达岭长城,要先坐火车或飞机到北京,然后再换乘汽车或火车才能到。从国外进口大宗货物,往往先用海轮把货物运抵港口,然后再通过火车、汽车、飞机等运到我国各地。 |
期中卷(A卷·基础过关卷)-【单元测试】七年级地理下册分层训练AB卷(中图版): 这是一份期中卷(A卷·基础过关卷)-【单元测试】七年级地理下册分层训练AB卷(中图版),文件包含期中卷A卷·基础过关卷-单元测试七年级地理下册分层训练AB卷中图版解析版docx、期中卷A卷·基础过关卷-单元测试七年级地理下册分层训练AB卷中图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卷(A卷·基础过关卷)-【单元测试】七年级地理下册分层训练AB卷(中图版): 这是一份期末卷(A卷·基础过关卷)-【单元测试】七年级地理下册分层训练AB卷(中图版),文件包含期末卷A卷·基础过关卷-单元测试七年级地理下册分层训练AB卷中图版解析版docx、期末卷A卷·基础过关卷-单元测试七年级地理下册分层训练AB卷中图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A卷·考点梳理)-【单元测试】七年级地理下册分层训练AB卷(中图版): 这是一份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A卷·考点梳理)-【单元测试】七年级地理下册分层训练AB卷(中图版),文件包含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A卷·考点梳理-单元测试七年级地理下册分层训练AB卷中图版原卷版docx、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A卷·考点梳理-单元测试七年级地理下册分层训练AB卷中图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