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优选】小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同步教学PPT课件+教案+练习
小学人教部编版铁杵成针获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铁杵成针获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再读,读准节奏,结合注释,尝试用自己的话讲故事,链接《程门立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 科语文 年 级四年级备时间 单 元第七单元 课 题铁杵成针主备人 集备人 备课意图(分析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设计备课的主要目的)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展示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揭示了只有坚持不懈的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就的精神,展现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质。教学目标(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1、会写“逢”“卒”两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集 体 备 课 教 学 设 计 集体备课建议 一、出示背诵古诗的题目《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李白简介1、学生谈谈自己对李白的了解2、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请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板书课题)三、导入新课(一)那么根据我们的学习经验,我们理解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呢?梳理方法。1、借助注释;2、联系上下文;3、请教别人;4、结合生活经验……(二)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总结的文言文学习方法理解课文题目的意思四、初读感悟初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2、边读边思考:传说李白小时学习并不认真,十分贪玩,到底是什么事情改变了他呢?五、再读,读准节奏用铅笔在书上画出停顿符号,然后练习朗读,读准节奏。最后画出难理解的句子。1、生汇报朗读,师生评价2、汇报难理解的句子(1)弃去 (未成,弃去。成和弃组词,反义词)链接: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理解“过是溪”。“过”,组词:李白经过哪条小溪?第一句中的磨针溪。(2)逢老媪方磨铁杵链接:白发谁家翁媪(3)理解“问之”。谁问?问什么?李白问,问老媪“你为什么磨铁杵呀?”师总结:一个“之”字就是一句话!(4)欲作针链接:欲把西湖比西子、李白乘舟将欲行六、结合注释,尝试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补充提示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哪个谚语?七、链接《程门立雪》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①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②坐,时与游酢侍立③不去④.颐既⑤觉⑥,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注释】①盖:大约。②瞑:同“眠”,瞌睡。③侍立:陪立在旁。④去:离开。⑤既:已经。⑥觉:睡醒。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作业设计: 1、将《铁杵成针》的故事讲给家人听2、搜集有关勤奋好学的成语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课件1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获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读通句子,精读课文,理解文意,联系生活,深化认识,复述故事,背诵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