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课内外诗歌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诗歌课内阅读提升(二)——【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课内外诗歌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诗歌课内阅读提升(二)——【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课内外诗歌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共4页。
期末专项训练—诗歌课内阅读提升(二)提升一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三万里河”指的是________,“五千仞岳”指的是________。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_____和很______。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对比3.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C.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D.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4.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为什么? 5.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升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震。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已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明______________,诗人为何“涕泪”?[来源:Z。xx。k.Com] 2.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 。[来源:Z&xx&k.Com]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4.对这首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这首诗集中表现了诗人忽闻捷报后的喜悦之情。B.一个“满”字,表露出诗人高兴得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现出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刻喜不自禁的感情。[来源:学|科|网]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实写诗人归乡情景,是对“喜欲狂”进一步抒写。提升三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来源:学,科,网]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报得三春晖。1.把诗句填写完整。2.这是 代著名诗人 的一首歌颂 的著名诗篇。“游子”是指 。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 的情景;后两句,作者用小草比喻 ,用 比喻子女的心,用 比喻深切伟大的母爱。3.“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提升四 鸟鸣涧 鸟鸣涧[来源:学*科*网]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3.诗中突出了春夜山涧的什么特点?( )A.热闹 B.幽静4.诗中属于静态描写的诗句是哪两句? 5.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参考答案一、1.黄河 华山 长 高 2.B3.C4.不好。“尽”字强调眼泪流干,程度比“滴”和“流”字要深。5.表达了作者对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的同情和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二、1.消息来得突然 既是听到胜利消息后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3.疾速飞驰 迫不及待、归心似箭 4.C三、1.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2.唐 孟郊 伟大母爱 出门在外的人 母亲为临行儿子缝补衣裳 子女 “寸草心” “三春晖”3.通过对慈母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场景细节描写,歌颂了深挚的母爱。四、1.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2.唐 王维 桂花 山 月 鸟 3.B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5.以动衬静。 月亮爬上山头,惊动了树上的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文言文课内外阅读提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课内外诗歌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及参考译文),共5页。
这是一份文言文课内外阅读提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课内外诗歌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及参考译文).1,共5页。
这是一份诗歌课外阅读提升(三)——【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课内外诗歌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