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6酸碱指示剂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1255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6酸碱指示剂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1255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6酸碱指示剂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1255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6酸碱指示剂
展开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6酸碱指示剂,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6酸碱指示剂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常州·统考三模)将C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充满CO2的软塑料瓶,证明有CO2的减少
B.将少量酚酞试液滴入反应后的溶液,证明有NaOH的消失
C.将足量稀盐酸滴入反应后的溶液,证明有Na2CO3的生成
D.将无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混合,证明有水的生成
2.(2022·江苏常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辨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 B.区分CO2和N2—燃着的木条
C.鉴别H2SO4和NaCl溶液—用酚酞试液 D.实验室鉴别葡萄糖与亚硝酸钠—品尝味道
3.(2022·江苏常州·统考一模)在甲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然后再滴加乙溶液,当滴至甲、乙两物质正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紫色;再继续滴加乙溶液时,溶液呈红色.在上述过程中,表示溶液的pH(纵坐标)与滴加乙溶液的体积V(横坐标)之间的关系的正确图象是
A. B.
C. D.
4.(2021·江苏常州·统考二模)五月是绣球花盛开的季节,土壤酸碱度可影响花的颜色,当土呈酸性时花朵为蓝色。下列是不同土壤的pH,能让球花呈蓝色的是
A.pH=9.2 B.pH=8.5 C.pH=7.0 D.pH=5.8
5.(2020·江苏常州·统考二模)工业采用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烧碱。某兴趣小组同学取电解后的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的现象为红色逐渐褪去
B.由实验1实验2现象可知电解后的溶液含有OH﹣和Cl﹣
C.在滴加过量稀硝酸的过程中,图2中①表示的是OH﹣
D.在滴加过量稀硝酸的过程中,图2中②表示的是
6.(2020·江苏常州·统考一模)在白色点滴板的空穴中分别滴入白醋、肥皂水、蔗糖水,再各滴加1 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A.红色、蓝色、无色
B.红色、蓝色、紫色
C.蓝色、红色、无色
D.蓝色、红色、紫色
7.(2020·江苏常州·统考一模)生活中下列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A.食盐水 B.白醋 C.蒸馏水 D.肥皂水
8.(2021·江苏常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A.将溶有二氧化碳的石蕊试液加热煮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的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
9.(2021·江苏常州·统考一模)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因为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因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一定是碱溶液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10.(2021·江苏常州·统考一模)鉴定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淀粉和葡萄糖——碘水 B.稀盐酸和稀硫酸——紫色石蕊试液
C.羊毛和棉线——灼烧闻气味 D.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水
11.(2021·江苏常州·统考一模)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分的一组是( )
A.NaCl、CuSO4、NH4NO3三种固体(水)
B.O2、CO2、空气三种气体(燃着的木条)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
D.NaOH、NaCl、H2SO4三种溶液(酚酞)
12.(2021·江苏常州·统考一模)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
13.(2022·江苏常州·统考二模)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的是
A.用紫卷心菜制酸碱指示剂
B.用食盐水浸泡菜刀以除去表面的锈斑
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D.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
二、多选题
14.(2022·江苏常州·统考一模)某同学用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某块状固体成分,根据实验现象获得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由实验①中有大量无色气泡产生,即可推断固体中一定有碳酸盐
B.由实验②中酚酞试液不变红色,即可推断出固体一定是不溶性碱
C.由实验③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即可推断固体中一定含有蛋白质
D.结合实验②③④,且④中酚酞变红可推断固体灼烧化合成新物质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塑料瓶变瘪,说明瓶内的大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则气体减少,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减少。正确。
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碳酸钠溶解均显碱性,溶液一直是红色,无法证明有NaOH的消失,错误。
C、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将足量稀盐酸滴入反应后的溶液,证明有Na2CO3的生成,正确。
D、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中无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可以说明有水的生成。正确。
故选:B。
2.A
【详解】A、鉴别硬水和软水常用肥皂水,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浮渣多、泡沫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木条的燃烧,故不能通过燃着的木条鉴别两物质,不符合题意;
C、硫酸溶液呈酸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滴加酚酞后都不能使酚酞变红,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实验室鉴别药品时,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石蕊遇碱变蓝,遇酸变红.故滴加前是碱的溶液PH>7,即A、B不正确;恰好反应后碱被中和掉,溶液呈中性PH=7,继续滴加变红说明酸过量PH<7,随着滴加酸性越来越强,PH值越来越小.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通过图象的方式反映了酸碱中和的过程,是一道指示剂与酸碱溶液反应的新题与好题.
4.D
【详解】A、pH=9.2,pH>7,显碱性,不能使花朵为蓝色,故错误;
B、pH=8.5,pH>7,显碱性,不能使花朵为蓝色,故错误;
C、pH=7,显中性,不能使花朵为蓝色,故错误;
D、pH=5.8,pH<7,显酸性,能使花朵为蓝色,故正确;
故选:D。
5.D
【详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稀硝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显酸性,故实验1的现象为红色逐渐褪去,此选项正确;
B、氯化银是白色沉淀,由实验1实验2现象可知电解后的溶液含有OH﹣和Cl﹣,此选项正确;
C、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在滴加过量稀硝酸的过程中,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逐渐减少,图2中①表示的是OH﹣,此选项正确;
D、当恰好反应后,再滴加稀硝酸,溶液中氢离子逐渐增多,故图2中②表示的是H+,此选项错误。
故选D。
6.B
【详解】白醋显酸性,肥皂水显碱性,蔗糖水呈中性,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中性溶液不变色还是紫色,故选:B。
7.D
【详解】A、食盐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B、白醋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C、蒸馏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D、肥皂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正确。
故选D。
【点睛】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8.B
【详解】A、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溶液先酸性,煮沸碳酸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石蕊试液变回紫色,故选项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C、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的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故选项错误;
D、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氨气,氨气溶于水呈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而不是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D
【详解】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错误;
B、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错误;
C、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A、淀粉遇碘水变蓝,葡萄糖遇碘水没有明显的现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显酸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现象相同,无法鉴别,错误;
C、取样品,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产生的羊毛纤维,有烧纸气味的是棉线,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
故选:B。
11.D
【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可以鉴别,故A不正确;
B、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可以鉴别,故B不正确;
C、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色;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与碳粉不反应,可以鉴别,故C不正确;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NaOH、NaCl、H2SO4三种溶分别显碱性、中性、酸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红色、无色、无色,不能一次性区分,故D正确。故选D。
12.B
【详解】A、因为氨水呈碱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结论正确;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不能确定是氨气还是氨气对应的碱性溶液所致,所以不能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C、烧杯C中溶液不变色,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结论正确;D、通过对比实验,能说明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结论正确。故选B。
13.B
【详解】A、植物的叶片、花中含有和酸碱指示剂类似的物质,能够成功;
B、菜刀表面的锈斑是氧化铁,要想除去可以选择酸性物质,食盐水呈中性,所以不能成功;
C、白酒有特殊的香味,白醋有酸味,味道不同,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区分;
D、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可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制汽水,能成功。
故选B。
14.CD
【详解】A、酸和碳酸盐、活泼金属都能反应放出气体,实验①中有大量无色气泡产生,固体中不一定有碳酸盐,还可能是活泼金属,错误。
B、②中酚酞试液不变红色,固体不一定是不溶性碱,还可能是盐,错误。
C、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即可推断固体中一定含有蛋白质,正确。
D、实验②酚酞不变红,④中酚酞变红可推断固体灼烧化合成新物质,正确。
故选:C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7酸碱指示剂,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1酸碱指示剂,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1酸碱指示剂,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