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 4免疫调节课件 86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 4免疫调节课件 86,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我与非我,非我异物,免疫系统的组成,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细胞,免疫的类型,生来就有,有特异性,黏膜及其分泌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核心知识·突破】1.免疫概念:机体识别___________,并清除_________的过程。
3.常见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5.免疫系统的功能:(1)防卫功能:抵御_______的攻击。(2)监控功能:及时发现机体___________的细胞。(3)清除功能: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_____清除掉。
【微点警示】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1)唯一能分泌抗体的免疫细胞是浆细胞。(2)唯一不具有识别功能的免疫细胞是浆细胞。(3)唯一能识别但不具有特异性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
【秒判正误】1.抗原都是来自机体的外部。( )分析:机体自身的癌变细胞,由“自己”变成“非己”成为抗原。
2.免疫细胞发挥功能依靠的是特有基因的表达。( )分析:免疫细胞并没有特有的基因,其发挥功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非特异性免疫过程没有免疫细胞参与。 ( )分析: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4.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就是指皮肤。( )分析: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和黏膜。
5.免疫系统监控功能的基础是对“非我”异物的识别能力。( )
【命题案例·研析】【典例】(2014·全国卷改编)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T细胞和B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B.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可以识别消灭抗原C.T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也可参与细胞免疫D.只有免疫细胞才能产生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
【审答技巧】本题考点主要涉及免疫细胞的功能:
【解析】选C。吞噬细胞也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A项错误。淋巴因子的作用是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没有消灭抗原的功能,B项错误。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C项正确。唾液腺、泪腺可产生溶菌酶,D项错误。
【高考长句应答特训】(1)溶菌酶可以水解肽聚糖等成分,从而消灭细菌。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T细胞只能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被溶菌酶
水解后,细胞壁破损,细菌失去保护易裂解死亡
的特定物质促进T细胞的成熟
【考点题组·诊断】角度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1.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隐含知识: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区别。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A项中,唾液中的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杀死病原菌的作用,故A项正确。B项中,皮肤、黏膜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故B项正确。C项中,吞噬细胞处理、传递抗原,吞噬抗体与抗原结合物,故C项正确。D项中,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免疫,故D项错。
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免疫细胞只分布在免疫器官中B.骨髓可产生免疫细胞但不属于免疫器官C.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必须有抗体的参与D.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属于信号分子
【解析】选D。组织液、血浆、淋巴中均有免疫细胞的分布,A项错误。骨髓属于免疫器官,B项错误。吞噬细胞可自发吞噬细菌,C项错误。胸腺发育不良,导致T细胞缺乏,淋巴因子可作用于免疫细胞,增加其增殖分化能力,说明淋巴因子是一种调节因子,属于信号物质,D项正确。
角度二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3.免疫调节是机体的一项重要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调节过程的是( )A.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B.皮肤、黏膜抵御病原体的攻击C.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机体排斥D.自身衰老、损伤、癌变细胞的清除
【解析】选A。抗生素杀死微生物与机体的免疫无关,A不属于免疫调节。其他三个选项都属于机体防御、清除体内、体外抗原的过程,都属于免疫调节。
4.(2018·福州模拟)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B.吞噬细胞通过溶菌酶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灭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
【解析】选D。非特异性免疫是指由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A、B、C项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由抗体或效应T细胞等参与的免疫,D项中的免疫球蛋白是抗体。
【方法技巧】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三个“根据”
【加固训练】 如图为吞噬细胞,吞噬、处理、传递细菌抗原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可以识别抗原B.b结构中的所有成分都来自细菌C.图中所示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D.加工处理后的抗原直接传递给B细胞
【解析】选A。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但能非特异性地识别“自我”与“非我”,A项正确。b中的一部分结构,是吞噬细胞合成的,B项错误。图中所示过程,都依赖于生物膜的融合,与载体蛋白无关,C项错误。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后的抗原要传递给T细胞,D项错误。
考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核心知识·突破】1.体液免疫:
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4.二次免疫:(1)图解:
【微点警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五点提醒(1)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若T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部分保留。(2)浆细胞(效应T细胞)并非只来自B细胞(T细胞),也可以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3)由B、T细胞到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抗原识别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5)抗体不能消灭抗原,只是使抗原丧失活性,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掉。
【秒判正误】1.免疫预防的原理就是建立在二次免疫的基础上的。( )分析:注射疫苗就是为了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与记忆细胞,在病原体再次入侵时,快速反应。
2.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表明浆细胞没有特异性。( )分析: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浆细胞本身是有特异性的。
3.干扰素、抗毒素、凝集素都属于抗体。( )分析:干扰素属于淋巴因子。
4.一种记忆细胞既可分化为浆细胞,也可分化为效应T细胞。( )分析:只有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记忆细胞才可以分化为浆细胞。效应T细胞同理。
5.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有凋亡程序在起作用。( )
【命题案例·研析】【典例】(2016·全国卷Ⅰ)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_____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__________,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审答技巧】(1)审清考点:本题所涉及的考点包括:免疫系统的监控功能;免疫预防(二次免疫原理);胞吞与胞吐。(2)理清脉络: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的比较,前者更迅速、强烈;胞吞、胞吐的比较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过程与物质运输方式。(1)由题干中“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可知乙动物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2)疫苗是减毒或灭活的病毒,注射疫苗后,减毒或灭活的病毒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分泌更多的抗体消灭病原体,从而维护了机体的健康。
(3)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物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物质的运输通过囊泡的形式进行,并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答案:(1)免疫功能下降(2)抗原 浆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ATP)(答出两点即可)
【核心素养新命题】(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人类能否利用正常的病毒作“疫苗”?原因是什么?提示:不能。正常的病毒致病性强,对人类危害太大,所以制作疫苗要选择病毒的部分结构物质或使用灭活的病毒。
(2)科学探究——实验设计、结果交流设计实验探究新生个体乙注射疫苗后是否真能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提示:将许多生长发育状况相同、性别相同的新生乙个体分为两组:一组注射甲疫苗,一组注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两组均注射等量病毒甲;观察统计个体该肿瘤病的发病情况。
【考点题组·诊断】角度一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1.(金榜原创预测)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缺陷的个体更容易患癌症B.只有效应T细胞才能产生淋巴因子C.细胞免疫消灭细胞内抗原,体液免疫消灭细胞外抗原D.免疫系统攻击机体健康组织器官,会导致过敏反应
【解析】选A。免疫缺陷的个体无法有效监控体内癌变的细胞,更容易患癌症,A项正确。产生淋巴因子的是T细胞,B项错误。细胞免疫消灭的是靶细胞,最终释放到细胞外的抗原还是被抗体、吞噬细胞清除,C项错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造成损伤,属于自身免疫病,D项错误。
2.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解析】选C。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的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在家兔的血清中可以找到相应的抗体。而血清也可以使小鼠T细胞凝集,根据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特点来看,说明小鼠的B细胞和小鼠T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
角度二 二次免疫的过程与特点3.(2019·绵阳模拟)预防接种是把人工处理的病菌、病毒等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医学技术。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因此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某种抗体,便可确定一个人是否进行过接种或受到某种病原体的侵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预防接种不是人体获得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唯一途径B.接种后受到相应病原体侵袭时,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C.肺结核患者只通过抗体的作用就能彻底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恢复健康D.二次免疫迅速的原因是记忆细胞可直接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解析】选A。人体正常接触过某病原体之后,也可获得相应针对某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A项正确。浆细胞没有增殖分化能力,B项错误。结核杆菌可寄生于细胞内,所以还需要细胞免疫参与,C项错误。记忆细胞没有产生抗体的能力,D项错误。
4.(2018·成都模拟)下图甲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A.图甲①~⑦中需抗原刺激才能产生的有④⑤⑥⑦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①②③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由于分化产生了差异C.图乙中曲线在bc段的斜率大于de段的斜率D.图乙中m>n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B细胞
【解析】选A。记忆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产生;细胞分化不会导致遗传物质改变;分析题图可知,de段属于二次免疫,bc段属于初次免疫,bc段的斜率小于de段的斜率;图乙中m>n的主要原因是初次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记忆B细胞。
【知识总结】解读二次免疫过程(1)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其原因是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传递、识别、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后才能产生抗体。因此,注射疫苗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具有免疫力。
(2)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地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这时抗体的产生不仅较第一次速度快、量多,而且持续时间长。所以,某些预防接种应进行两次或多次,这样可产生大量的抗体和更多的记忆细胞。
【加固训练】1.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的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解析】选C。第一次口服疫苗,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次口服疫苗,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应答效果更显著,A项错误,C项正确;抗原入侵机体后会被相应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清除,不会积累,B项错误;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无特异性,D项错误。
2.(2019·郑州模拟)寨卡病毒在南美流行,该地区也是登革热病毒流行区域。为研究寨卡病毒流行与登革热病毒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1)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_______宿主细胞。
(2)登革热病毒与寨卡病毒结构相似。为探究登革热病毒抗体是否可以特异性结合寨卡病毒,科研人员用血清与病毒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
①请阐述 b 组和 c 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b组:排除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 组:提供______的参照。②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实验组抗原-抗体反应强度_______,可得出____________的结论。
【解析】(1)产生抗体的细胞为浆细胞。当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病毒结合后,会使病毒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2)①b、c组均属于对照组。b组的作用在于排除正常血清可能存在与寨卡病毒结合的成分,c组的作用在于提供抗原—抗体阳性反应结果的参照。
答案:(1)浆细胞 吸附并侵染(2)①无关抗体(血清中其他抗体) 抗原-抗体阳性反应结果 ②明显高于b组,与c组接近 登革热康复者的血清抗体能够与寨卡病毒结合
考点三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应用 【核心知识·突破】1.自身免疫病:(1)原因:防卫功能过强。(2)原理: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_________当成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3)举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2.过敏反应:(1)原因:防卫功能过强。
(2)原理:免疫系统对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的疾病。如图所示:
(3)特点。①发作_____,反应_____,消退_____。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③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
3.免疫缺陷病:(1)原因:_____________。(2)类型:①先天性免疫缺陷病:___________________。②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
(3)艾滋病(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4.免疫学应用:(1)免疫预防:在免疫反应中疫苗相当于_____,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_。(2)免疫检测:人工标记_____——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3)免疫治疗:人体患病时,通过输入_______________等,增强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
(4)器官移植中的应用。①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器官供者与受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一致或相近。②___________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
【微点警示】正确区分三类免疫失调病(1)敌我不分→错将“正常组织”作为免疫对象——自身免疫病。(2)免疫过强→将“非病原体”即“过敏原”作为“抗原”——过敏反应。(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先天或后天不足——免疫缺陷病。
【命题案例·研析】【典例】(2017·全国卷Ⅰ)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审答技巧】(1)审题技巧:注意“题眼”再次注射A,小鼠很快出现异常表现。(2)准确辨析:①激素不会第二次才起作用,第二次才起作用是过敏原的特点;②细胞呼吸、呼吸系统及呼吸抑制剂之间的关系。
【解析】选C。第一次注射某种动物提取液(A),小鼠未见异常,第二次注射少量的A小鼠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若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降低血糖后小鼠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状,而非呼吸困难的症状,A项不符合题意;若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使骨骼肌活动增强,B项不符合题意;
过敏原初次接触机体时发生正常的免疫反应,初次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会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就会引起过敏反应,出现一系列的症状,C项符合题意;若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则第一次注射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与题干信息矛盾,D项不符合题意。
【核心素养新命题】社会责任——解决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简述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如何进行治疗?提示:服用适量的免疫抑制药物;筛查过敏原,以避免接触过敏原。
【考点题组·诊断】角度一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2015·全国卷Ⅱ)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知识是:(1)抗体的作用机理是抗体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当HIV浓度逐渐升高时,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体的免疫调节。A项,抗体在血清、组织液与抗原结合发挥作用,病原体一旦进入宿主细胞,抗体就无法发挥作用,故错误。B项,抗体与侵入机体的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依靠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才能清除病原体;溶菌酶能直接使细菌分解,故错误。C项,Rus肉瘤病毒是生物
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有关,故错误。D项,HIV主要破坏人的T细胞,随着病毒浓度升高,被破坏的T细胞数量增加,人免疫力下降越明显,故正确。
角度二 免疫学的应用2.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鸡全部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解析】选C。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致病力下降,可作为抗原,A项错误。第一次注射鸡霍乱病原菌时,使鸡产生了特异性的抗体及记忆细胞,而不是产生抗性变异,B项错误。第二次注射后,记忆细胞会迅速地增殖与分化,进而产生更多抗体,C项正确。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也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只是产生的抗体太少,不足以清除体内的霍乱病原菌,D项错误。
3.(2018·蚌埠模拟)科学家依据基因工程的原理最新研制的某种疫苗(DNA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个基因编码的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该DNA疫苗( )
A.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DNA分子上具有抗原B.引起免疫反应后相应淋巴细胞增多,细胞周期将变长C.能与浆细胞产生的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D.制成的该DNA疫苗结构应包括抗原基因(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解析】选D。DNA疫苗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其上基因编码的产物可以作为抗原,A错误;疫苗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后相应淋巴细胞会增多,细胞周期将缩短,B错误;相应抗体与该DNA疫苗的编码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C错误。
【延伸探究】(1)DNA疫苗_____(填“是”或“不是”)抗原。
(2)将DNA疫苗导入受体细胞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哪些?提示: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
4.(教材素材新命题·必修3P40拓展题变式)1992年,中国红十字会创建了中华骨髓库。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骨髓移植主要用来治疗白血病,新骨髓可以重建造血和_________系统。
(2)骨髓移植可能会影响_____________(填写“患者”“患者后代”或“患者及后代”)的血型,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骨髓库建立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解析】(1)骨髓移植的关键是完全用新骨髓代替旧骨髓,因此患者造血和免疫系统都得到重建。(2)骨髓移植因为重建了造血系统,患者的血型有可能改变,但患者的生殖系统遗传组成不变,因此不会影响到下一代。(3)骨髓库的建立是一种信息数据库,能够更快地实现供体和受体之间的配对,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答案:(1)免疫 (2)患者 患者的造血系统重建,生殖系统没有改变 (3)更及时地为患者找到配型合适的供体
5.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________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________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_________,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极显著高于”“T细胞含量”。(2)关键知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机体免疫功能的有关知识。(1)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2)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并结合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靶细胞),并使其裂解死亡。
(3)体液免疫时,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刺激其产生的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
答案:(1)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3)淋巴 B 抗体
【加固训练】 示意图甲、乙、丙、丁为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的增殖过程完全是在细胞内完成的B.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既含有RNA也含有DNAC.从图乙可以看出,使用抗体即可治愈艾滋病D.从图丙、丁可以看出,药物b的治疗效果更好
【解析】选A。病毒只能在细胞内完成增殖过程,A项正确。HIV是RNA病毒,本身并不含有DNA,B项错误。抗体对艾滋病有效果,但由于艾滋病变异性太强,治愈是十分困难的,C项错误。丙图在加入药物a后,T细胞数量增多,丁图在加入药物b后,HIV数量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说明药物a有效果,药物b没有效果,D项错误。
答案速填:[1]骨髓、胸腺等 [2]淋巴细胞 [3]监控 [4]体液免疫 [5]自身免疫病 [6]过敏反应 [7]免疫预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 4免疫调节课件 86,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我与非我,非我异物,免疫系统的组成,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细胞,免疫的类型,生来就有,有特异性,黏膜及其分泌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9免疫调节课件,共60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26讲 免疫调节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考点三,网络构建要语必背,重温高考真题演练,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