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重庆十八中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相对周边地区,布兰德山山体高耸主要原因是( )A. 流水侵蚀 B. 沉积差异 C. 岩性差异 D. 褶皱隆起2. 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 )A. 花岗岩区 B. 变质岩区 C. 沉积岩区 D. 接触变质岩区【答案】1. C 2. D【解析】【1题详解】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布兰德山的山体海拔较高,四周的地势较低,当地主要是由花岗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组成,不同的岩石性质不同,因此受到的侵蚀力度不同,花岗岩比较坚硬,不容易受到侵蚀,所以布兰德山山体高耸的主要原因是岩性差异导致的差异侵蚀,故排除ABD选项,C正确。故选C。【2题详解】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区地势较低,距离布兰德山有一定距离,形成的年龄相近,但与布兰德山最接近的接触变质岩区紧靠布兰德山花岗岩体,是在岩浆侵入时高温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因此时间最为接近,A错误,D正确;变质岩区的变质作用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形成时间区别较大,原因是距离较远,其地势较低,B错误;沉积岩的形成是通过时间逐渐推移形成的,不可能和布兰德山花岗岩形成时间接近,C错误。故选D。【点睛】花岗岩是由于岩浆活动时岩浆侵入地表冷却形成的,变质岩是岩石接近高温高压环境时变质形成的,沉积岩是经外力作用固结成岩形成的。太阳辐射照度是指到达地表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辐射能量。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干燥,晴天多,利用太阳辐射能的条件优越。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地(40°N附近)建筑物南壁面和地面两个监测点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辐射照度日变化(实线为地面、虚线为南壁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图中表示该地夏至日、冬至日太阳辐射照度日变化的分别是( )A. a、c B. b、c C. c、a D. c、b4. 晴天条件下,该地全年正午建筑物南壁面太阳辐射照度总体上( )A. 大于地面 B. 小于地面 C. 等于地面 D. 无法确定【答案】3. B 4. B【解析】【3题详解】该地位于北半球,冬至日太阳高度角小,太阳光线与地面夹角小,地面太阳辐射照度小,而太阳光线与南壁面夹角大,太阳辐射照度大,而夏至日相反。故可判断图a为春分日、秋分日,图b为夏至日,图c为冬至日,B正确,ACD错误。故选B。【4题详解】由图示可知,二分日南壁面与地面的太阳辐射照度相差不大,而夏季的时候地面比南壁面太阳辐射照度多很多,冬季时南壁面比地面多出的太阳辐射照度小于夏季地面多出的,则全年来讲,南壁面的太阳辐射照度总体小于地面,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正午时太阳辐射最强(即地方时12点),地方时13点时地面温度最高,地方时14点时空气温度最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注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的市民化进程。下图示意2001~2018年中国四个超大城市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2001~2018年间( )A. 上海常住人口持续减少 B. 广州户籍人口持续增加C. 北京户籍人口增速最快 D. 深圳流动人口增速最慢6. 推测深圳2014~2018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医疗条件改善 B. 生育政策调整 C. 生活成本降低 D. 落户政策放宽7.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市治理上,超大城市吸引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要优先考虑( )①城市供水②医疗资源③绿地面积④人口素质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5. B 6. D 7. A【解析】【5题详解】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上海常住人口总体曾加,A 错误;广州户籍人口持续增加,B正确;比较斜率,深圳户籍人口增速最快,C错误;深圳流动人口增速不是最慢,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考查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2014~2018 年深圳户籍人口增速较快,明显高于人口自然增长,所以和大量外来人口落户转化有关。深圳经济快速发展,对优秀人才需求量大, 通过放宽落户政策, 把常住人口转化为户籍人口,D正确;医疗条件改善对户籍人口的变动影响较弱,A错误;生育政策调整影响人口自然增长,不是主要增长动力,B错误;2014~2018年深圳生活成本应不断增加,C错误。故选D。【7题详解】考查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我国超大城市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和绿地相比,水资源是更加需要考虑的限制性因素,①正确、③错误;材料明确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关注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的市民化进程,也就是说不再像以前的城镇化那样,人口素质是 人才落户的唯一标准,④错误;医疗资源的提高,有利于缓解当前超大城市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②正确。A 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推力因素或拉力因素,人口迁移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2、人文因素。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各地区之间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有前途的发展,常常迁往经济发达或就业机会多的地区。例如,美国劳动力的每小时收人大约是墨西哥的8倍,如此巨大的收人差异促使墨西哥大量移民流向美国。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例如,在政局动荡、战争频发的地区,常常发生大规模的人口迁出。作为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区域气候变化的指示器,湖泊是影响青藏高原水循环的关键因子,人们通过对湖泊面积变化及原因分析,为建立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依据。下图示意纳木错各方位湖泊面积变化(单位:k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图中四个时间段内,湖泊面积变化最明显的时段是( )A. 2000-2005年 B. 2006-2010年 C. 2011-2015年 D. 2016-2020年9. 从整体看,2000一2020年纳木错各朝向湖泊面积均呈扩张趋势,湖泊面积增加最多的是( )A. 东朝向 B. 南朝向 C. 西朝向 D. 北朝向10. 根据纳木错面积变化状况,我们可以判定( )A. 湖水外溢使盐度升高 B. 加剧沿岸土地沙漠化C. 大量优质草场被灌溉 D. 野生动物栖息地萎缩【答案】8. A 9. A 10. D【解析】【8题详解】由图推断,2000-2005年面积变化最为明显(要注意图中坐标轴的数值大小信息),其他时段面积变化较小。故选A。【9题详解】从四幅图整体看,需要结合图中数值估算纳木错2000-2020年湖泊四个朝向的面积变化数量,得出均为正值,说明四个朝向均呈现扩张趋势,且东朝向湖泊数值最大,表明面积增加最多,其次是西朝向,再次是南朝向,北朝向湖泊面积增加最少。故选A。【10题详解】纳木错是咸水湖,面积扩大,一旦出现湖水外溢,湖中盐类将随湖泊水流出,使盐度降低,A错误;湖泊面积扩大,水资源量增加,有利于改善湖区周边的土壤墒情,促进湖泊非淹没区植被的生长,对于植被恢复和荒漠化治理也有益处,B错误;但会削减周边草地与牧场,冰雪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会侵蚀草地植被,破坏草地生态环境,C错误;但可能直接淹没周边地区,使野生动物栖息地萎缩,D正确。故选D。【点睛】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总结如下:“在哪儿能看到中国第一缕阳光”,抚远、温岭等地竞相自称是中国第一缕阳光的照射地。下图为我国四个县级行政区一年内日出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图中与台东、抚远、温岭、虎林相吻合的依次是( )A. 甲、丁、乙、丙 B. 丙、乙、丁、甲 C. 乙、丁、甲、丙 D. 丁、甲、丙、乙12.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 )A. 台东夏至日昼夜长短差值大于冬至日 B. 四地中除温岭外均有最早见日出机会C. 抚远和虎林不能同时看到第一缕阳光 D. 春分当天虎林将比抚远更早看到日出13. 抚远一年中昼长最短大约为( )A. 10小时10分 B. 9小时25分 C. 7小时58分 D. 6小时04分【答案】11. D 12. B 13. C【解析】【11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北半球各地在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且纬度越高昼越长。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夏至日时甲乙日出早,昼更长,丙、丁日出晚,昼更短,故结合台东、抚远、温岭、虎林纬度可知,甲乙代表纬度较高的虎林和抚远,两地经度差异小,抚远纬度更高,昼更长,日出更早,故甲是抚远,乙是虎林;温岭和台东经度差异小,温岭纬度更高,昼更长,日出更早,故丙为温岭,丁为台东。故选D。【12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一个地区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昼夜情况相反,即夏至日的昼长等于冬至日的夜长,故夏至日昼夜长短差值与冬至日相等,A错误;结合图中不同日期四地日出时间可知,温岭(丙)与其他三地相比,在一年内均没有日出最早的时候,而其余三地都有日出比其他地区早的日期,B正确;读图可知,抚远和虎林的日出时间曲线有交点,且交点的日出时间早于其他两地,故抚远和虎林能同时看到第一缕阳光,C错误;春分日全球均为地方时6点日出,越偏东日出越早,读图可知,抚远比虎林更偏东,春分日出更早,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结合第1题分析可知,甲曲线代表抚远,其夏至日时白昼最长,读图可知,夏至日时抚远大致日出北京时间3:00,读图可知抚远大致位于我国最东部,经度大约135°E,故日出时为其地方时4:00,则其夏至日昼长为(12-4)×2=16小时,夜长为8小时。结合所学可知,对于同一地区来说,夏至日和冬至日昼夜情况相反,抚远冬至日昼长达一年中最短,且冬至日昼长等于夏至日夜长,即大约为8小时,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关于二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昼夜情况相同,关于二分日对称的两个日期,昼夜情况相反。沱沱河盆地位于长江源头,河流两侧阶地平缓宽阔,沙洲、河漫滩交错发育。沱沱河右岸多年冻土发育较好。近年来,沱沱河源头气候趋于暖湿,冰雪融水增加,对多年冻土的分布造成重要影响。下图示意陀沱河盆地地温等值线和多年冻土典型横剖面(该河谷接近呈东一西走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沱北融区多年冻土层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远离主流 B. 侵蚀较强 C. 坡向朝南 D. 坡度较大15. 随着冰雪融水增加,多年冻土区主要表现为( )A. 向主流延伸 B. 下限上升 C. 上限下降 D. 埋藏深度变浅【答案】14. C 15. C【解析】14题详解】由图可知接近沱沱河地温更高,远离主流利于冻土发育,A错误;冻土层并不直接在岸边,而是埋藏在地下,不直接受侵蚀,B错误;若坡向朝南,太阳辐射强,加速冻土消融,C正确;坡度和地下埋藏的多年冻土没有直接联系,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冰雪融水增加,沱沱河径流量增大,河水向土壤的热量传导更多,加速多年冻土退化,冻土上限下降,埋藏深度加大,C正确,D错误;冰雪融水增加,则冻土区将向远离主流方向后退,A错误;冻土的下限主要由地热梯度决定,故冰雪融水对冻土下限影响不明显,B错误。故选C。【点睛】永冻层又称永久冻土或多年冻土层,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层。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称活动层,又称冰融层;下层常年处在冻结状态,称永冻层或多年冻层。冻土层的厚度从高纬到低纬逐渐减薄,以至完全消失。中低纬高山和高原地区的冻土层,主要受海拔高度的控制。一般来说,海拔越高,冻土层越厚,低温也越低,永冻层顶的埋藏深度越小。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铃薯被誉为全营养食物,除了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钾和钙等含量也很丰富,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之外),还可做蔬菜及高附加值食品、工业和医药制品的原料。马铃薯耐寒、耐旱、耐贫瘠,对环境适应性强,最适宜生长在孔隙度大的土壤中,我国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传统粮食作物产量虽连续多年增长,未来20年内仍需增产1亿吨粮食,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目前我国马铃薯作为主粮的存在感低,马铃薯“主粮化”势在必行。下图示意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分布(左图)及我国马铃薯消费构成(右图)。(1)简析马铃薯作为主粮存在感低的主要原因。(2)与传统主粮作物相比,分析我国实施马铃薯“主粮化”的优势。【答案】(1)我国的传统饮食结构中马铃薯是蔬菜,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人们接受意愿低;马铃薯易发芽,储存困难;马铃薯价格低,大面积种植收益低;马铃薯加工率低等。 (2)相对于其他主粮作物,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温度更低,对不利环境的适应性更强;马铃薯抗旱性强,对水分利用率比其他粮食作物高;马铃薯产业链长,产品加工附加值高;适宜种植马铃薯的范围广,遍及全国;马铃薯产量增加潜力大,我国未来粮食缺口较大,开发前景广阔等。【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马铃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马铃薯种植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材料可知,马铃薯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存在感较低,其原因包括:马铃薯在我国的饮食结构中是蔬菜,并且,在传统意识中,马铃薯作为主食是在穷苦年代,人们的主食意愿低;其次,马铃薯价格较低,规模种植效益低,农户种植意愿低;最后,马铃薯的保存不易,马铃薯易发芽变质。因此,马铃薯作为我国第四大主食,存在感低。【小问2详解】由材料可知,我国马铃薯种植居世界首位。由于其生长条件要求较低,适应性强,干旱、低温环境皆可生长,种植起来更为容易,在我国分布范围广,增产潜力大;同时,和传统主粮作物相比,马铃薯的生产周期要短得多,与其它作物轮作可以提高耕地的复种殖数;马铃薯加工的产业链长,附加值较高,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根据材料可知,我国“未来20年内仍需增产1亿吨粮”,因此我国的粮食缺口较大,因此马铃薯“主粮化”的前景也较为广阔。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承接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条大河来水,经湖口汇入长江。湖口是鄱阳湖汇入长江的唯一出口。经研究发现,自2003年三峡工程正式运行后湖口河床高度发生了变化,改变了鄱阳湖的泥沙收支平衡,岸滩淤积物粒径逐渐增大。上图为鄱阳湖水系图,下图为鄱阳湖1956~2020年泥沙冲淤过程统计图。(1)简析三峡工程运行后对湖口河床高度的影响。(2)说明三峡工程运行后鄱阳湖岸滩淤积物粒径增大的原因。(3)分析三峡工程运行后鄱阳湖泥沙的冲淤变化过程。【答案】(1)三峡大坝的蓄水拦沙作用,使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少,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强,河床受到冲刷,高度下降。 (2)三峡工程运行后,湖口输沙量增加;湖口输沙量大于五河输沙量(支出>收入),冲淤量小于零,湖床受冲刷,岸滩淤积物粒径增大。 (3)三峡工程运行后,湖口河床受冲刷高度下降,水位降低;对鄱阳湖出湖流水顶托作用减弱,流速增加,挟沙力增强;入江通道湖床受冲刷下降;出湖沙量增大并大于入湖沙量;鄱阳湖泥沙由淤积转为冲刷。【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鄱阳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河流堆积地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湖口河床高度收到河流含沙量、流速、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结合水坝对下游地区的影响和材料“鄱阳湖1956~2020年泥沙冲淤过程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三峡大坝的蓄水拦沙作用,使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少,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强,河床受到冲刷,高度下降。
【小问2详解】三峡大坝运行后,最大的特点是下游地区水沙平衡发生变化。从材料“鄱阳湖1956~2020年泥沙冲淤过程统计图”中可以看出,03年三峡工程运行后,湖口输沙量增加;湖口输沙量大于五河输沙量,区域淤积物支出大于收入,冲淤量小于零,湖床总体受冲刷,高度下降,流速增快的情况下,只有颗粒更大,质量更重的淤积物可以在岸滩沉积,岸滩淤积物粒径增大。
【小问3详解】结合前两小题,三峡工程运行后,湖口河床受冲刷高度下降,水位降低。长江水对鄱阳湖出湖流水顶托作用减弱,出湖水流速增加,搬运能力变强,挟沙力增强,对岸边侵蚀能力也增强,使得入江通道湖床受冲刷下降;再从“鄱阳湖1956~2020年泥沙冲淤过程统计图”中看出出湖沙量增大并大于入湖沙量,鄱阳湖泥沙整体由淤积转为冲刷。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多年来中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取得很大进步,众多企业纷纷抱团出海,以集群式的发展向海外投资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企业利用“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大平台,在匈牙利投资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一方面可以带动匈牙利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中东欧地区的发展,乃至辐射至整个欧洲地区。下图示意中匈经贸合作区区位。(1)分析图中河流对中匈经贸合作区的作用。(2)分析大量企业入驻对中匈经贸合作区地区的有利影响。(3)指出中匈经贸合作区对入驻企业员工进行培养训练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发展河运,河海联运。 (2)促进当地人就业,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匈牙利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3)语言培训;保证两地员工能进行较流畅的日常交际和生产交流;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开拓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理念与思路,管理人员的管理和领导能力;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企业在国际贸易方面的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机械操作技能培训;使员工能很快能适应特区企业生产加工要求,成为掌握一定技术的产业型员工。【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匈经贸合作区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河流的作用、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员工培训的内容等,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河流对中匈经贸合作区的作用主要从水源、航运角度分析。工业发展需要水源、生活也需要水源,靠近河流,取水方便,河流能够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河流还能够发展航运,河流联通海洋还能够发展河海联运,扩大中匈经贸合作区的影响范围。【小问2详解】企业入驻对中匈经贸合作区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借鉴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企业入驻能够提供丰富就业岗位,促进当地人就业,带动经济发展;不同产业入驻,能够促进当地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的入驻,促进匈牙利经济发展,加速匈牙利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小问3详解】中匈经贸合作区对入驻企业员工进行培养训练应采取的措施主要从语言培训、管理培训、技术培训角度分析。语言培训,保证两地员工能进行较流畅的日常交际和生产交流,加强企业的凝聚力,以免因语言问题缺少交流而产生分歧;企业经营管理培训,教授员工开拓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理念与思路,管理人员的管理和领导能力,是企业管理更加井井有条;培训员工专业技能后,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国际贸易方面的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对员工进行机械操作技能培训,使员工能很快能适应特区企业生产加工要求,成为掌握一定技术的产业型员工,专业操作技能也是员工工作的基本技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总分100分,试卷页数5页,5倍,即纵坐标“0, 雷兽最可能出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