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第1页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第2页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共16页。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
    1.吃饭时,小红见爸爸在红酒中加了两片柠檬片,于是她向自己的苏打水(含碳酸氢钠)中也加了两片,发现自己的柠檬片上产生了许多气泡,这是为什么呢?
    【提出问题】苏打水与柠檬片中的什么物质反应产生了气泡?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柠檬中可能含有酸性物质;猜想二: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进行实验】
    (1)验证猜想一:小红进行了下述实验
    实验一:将白醋滴入紫卷心菜汁中,观察到紫卷心菜汁变红。
    实验二:将柠檬汁滴入紫卷心菜汁中,观察到紫卷心菜汁变红。
    小红进行实验一、实验二的目的是___________;紫卷心菜汁在实验室可用___________溶液代替。
    实验三:小红从教材得知,柠檬汁的pH大约2—3之间,通过测柠檬汁pH也能证明柠檬中含有酸性物质。用pH试纸测定柠檬汁pH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验证猜想二: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
    【得出结论】经过实验探究,小红得知柠檬中确实含有一种叫做柠檬酸的物质,柠檬酸和盐酸一样可以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
    【反思评价】
    (3)小红联想到,自制汽水时加入其它原料后,也加入小苏打,注入凉开水,再加入柠檬酸,立即旋紧瓶盖。摇匀后放冰箱一会再饮用更爽口,目的是___________。
    【扩展应用】
    (4)柠檬酸能做除垢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不能过多饮用苏打水,否则会影响胃酸浓度,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2.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将甲、乙、丙中的无色溶液均倒入洁净的废液缸,发现废液明显变浑浊且呈红色。同学们很好奇,于是进行了下列学习与探究。

    【反思交流】
    (1)小组同学做图甲所示实验时,当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即停止了滴加稀盐酸。
    做图乙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做图丙实验时,最终看到的现象是U型管内液面______。
    A、左低右高        B、左高右低        C、不变化
    (2)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显______性。废液变浑浊,是因为倾倒前乙中的溶液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3)【拓展问题】使废液变成红色的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2CO3
    猜想二:只有NaOH
    猜想三:NaOH和Ca(OH)2
    猜想四:NaOH和Na2CO3
    你认为以上猜想中,不合理的是猜想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验证猜想】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少废液红中的上层红色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后,发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仍为红色,由此证明了猜想______成立。



    3.某同学甲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含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无明显现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探究此时烧杯中的溶液成分,进行如下实验:首先,同学乙向此烧杯中滴加酚酞,发现溶液不变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反应后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
    猜想二: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_______。
    经过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二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试管,加入小段镁条,再向管中加入2mL 上述溶液,观察现象
    若______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猜想_______正确

    上表中“稀盐酸过量”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_______(写化学式)。
    【过程分析】有同学在做这个中和反应的实验过程中发现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产生了气泡,说明氢氧化钠_______变质(填“部分”或“全部”),则原氢氧化钠溶液会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反思】探究酸碱能否发生中和反应,一般只要实验证明某一种或两种反应物不存在即可。除以上实验方案外,向烧杯中单独加入下列物质______(填字母代号)也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A、铜片                      B、碳酸钠粉末                    C、石蕊试液


    4.I.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管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利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优点为___________。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图G),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的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如果熄灭则收巢满了。
    Ⅱ.为探究氨气的性质,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同时反应中还有一种气体单质生成。(注: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查阅资料】Cu2O是红色固体,易与稀硫酸反应:。
    【提出问题】得到的红色物质是什么?
    【猜想】
    (4)①是Cu;②是Cu2O;③是___________。若猜想①成立,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5)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红色物质中是否存在Cu2O:___________。


    5.某化学小组对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制备与性质产生兴趣,他们了解到下列化学史及相关信息:
    ①索尔维法的原理:,
    ②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索尔维法的基础上创立了先进的侯氏制碱法,基本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同时生产NaHCO3和NH4Cl。
    ③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实验目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

    【实验设计】
    步骤1:关闭K1,打开K2使氨气进入装置C,调节气流速率,待装置C中气流平稳后,打开K1通入CO2。
    步骤2:待装置C的锥形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2停止通NH3,一段时间后,关闭K1停止通CO2。
    步骤3:将锥形瓶内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即得碳酸氢钠固体。
    步骤4:将所得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制取碳酸钠。
    【表达交流】
    (1)装置B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装置C锥形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作用除了添加饱和食盐水外还能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
    (4)步骤2中关闭K2停止通NH3后,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CO2,其目的是_______。
    (5)步骤3中“低温干燥”的原因是_______。
    【反思评价】
    (6)有同学认为应该在C的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____。
    【拓展延伸】
    (7)向盛有12g纯碱样品(只含有碳酸钠和少量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加入100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溶液质量为107.6g。
    求:①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
    ②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____。(请将计算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计算结果精确到0.1%)


    6.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古代造纸要经过生石灰蒸煮、K2CO3漂白、打浆、晒纸等多道工序。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古代造纸技术,将一定量的生石灰、K2CO3用足量的水溶解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
    任务一:认识反应
    (1)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请写出熟石灰的一种用途______。
    (2)Ca(OH)2与K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任务二:探究澄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3)【查阅资料】① ;
    ②碳酸钾易溶于水。
    【提出猜想】猜想一:只含有KOH;
    猜想二:含有KOH、______(填化学式);
    猜想三:含有KOH、Ca(OH)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上述澄清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
    ______。
    猜想二不正确
    ②取少量澄清溶液于试管中,通入______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______。

    【交流反思】
    (4)实验操作的步骤②中还可以用以下哪些物质来验证?______(填字母序号)。A.稀盐酸 B.氢氧化钠
    C.碳酸钠溶液 D.稀硝酸
    7.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时,镁条意外掉入碳酸钠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且有白色沉淀生成。在老师的指导下,某化学小组紧急立项,开启了项目式学习的探究之旅。
    (1)任务1:了解气体成分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会变成蓝色。
    【作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同学们猜想气体可能是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或______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按下图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①小宇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填字母)处,木条不复燃,证明该气体不是氧气。
    ②实验观察到A、E中澄清石灰水均不变浑浊,C中黑色固体变红色,D中______,证明该气体是氢气。
    (2)任务2:探究加快原因
    【查阅资料】①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Na2CO3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Na+、外,还有OH-。
    【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进行实验】取三根打磨过的、形状大小相同的镁带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将一根镁条放入适量水中
    缓慢产生气泡
    将一根镁条放入适量______溶液中
    缓慢产生气泡
    将一根镁条放入适量碳酸钠溶液中
    快速产生较多气泡

    【得出结论】实验对比说明溶液中促进镁与水快速反应的微粒是______(填微粒符号)。
    (3)任务3 :确定沉淀成分
    【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取任务二试管3中5g沉淀于小烧杯中,逐滴加入100g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扩散到空气中),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3.9g,通过计算可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
    【反思交流】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自对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
    8.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能否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
    (1)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10mL1.71%氢氧化钡溶液,然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从而得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钡能发生反应的结论。写出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他们继续向溶液M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发现只有白色沉淀产生,无其它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反应最终所得溶液N的溶质成分是什么?(不考虑酚酞)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NaCl、BaCl2
    乙同学猜想:NaCl
    丙同学猜想:NaCl、Na2CO3
    【分析交流】
    (2)上述猜想中不合理是____________同学的猜想。
    【活动探究】
    (3)同学们取少量溶液N,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__,即可确定乙同学的猜想正确。
    【拓展提升】
    (4)要将上述溶液的Ba2+沉淀完全,至少需要滴加2%的Na2CO3溶液的体积______________mL(实验所用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密度近似看做1g/mL)
    9.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忘了盖瓶盖的NaOH固体,对其成分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产生了兴趣。同学们作出了以下猜想,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NaOH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NaOH
    猜想2:______。
    猜想3:NaOH和Na2CO3
    【讨论交流】NaOH可能变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______不成立。
    (2)为进一步验证,他探究过程如下:

    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回答:
    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②不能用适量Ba(OH)2溶液代替过量的B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___(可文字叙述,也可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反思】实验室里,NaOH固体的保存方法是______。
    10.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收集、检验等装置,常用于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多种气体。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A和B均可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B相对于A的优势是______;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可选用图中部分装置并按B→______→______C的顺序组装,即可满足实验要求。
    ③某同学用装置G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将装置G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出后,预期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明明同学发现上次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明明邀约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1】该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______产生
    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2】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
    【提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Na2CO3。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有______生成
    猜想______成立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变红

    【反思交流】在【实验探究2】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什么?______。
    11.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实验,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未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
    【猜想与假设】亮亮同学认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莉莉同学认为氢氧化钠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设计与实验1】亮亮同学设计了两个装置并进行试验。请你和他一起验证他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如图甲,将收集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
    ______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座
    如图乙,______
    ______

    [反思与评价]莉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设计与实验2]在亮亮实验的基础上,请你再补充一个实验,证明氢氧化钠确实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交流与提高]实验证明氢氧化钠还能与二氧化硫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X+H2O,X的化学式是______。
    12.实验室有一瓶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其成分产生浓厚兴趣,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

    【初步结论】
    (1)实验过程中没有温度变化,则该样品中没有_______(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样品中究竟有哪些物质呢?同学们利用该固液混合物继续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
    【结论与解释】根据上述现象,同学们得出固体样品中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2)你认为结论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其中氢氧化钙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深入交流】
    (3)实验过程中细心的同学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边滴加稀盐酸边搅拌,溶液仍为红色时,固体表面没有气泡产生,但固体却减少了。针对此现象,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的_____继续与稀盐酸在溶液中反应,而未与碳酸钙反应。
    【分析评价】
    (4)同学们分析整个过程的实验现象,并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请写出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微观反应实质是________。
    【总结应用】
    (5)同学们还一致认为实验室的生石灰应防止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而发生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某次实验中发现镁、钠都能在纯净的二氧化碳中燃烧,反应后瓶底有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着有白色物质。经检验,黑色颗粒是碳。他们对白色物质的成分分别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活动一:镁在纯净的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的白色物质是什么?
    同学们认为一定不是Mg(OH)2,理由是______。
    【作出猜想】猜想①:______;猜想②:MgCO3;猜想③:MgO和MgCO3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_,证明猜想①正确。
    【实验结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探究活动二:钠在纯净的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的白色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a.金属钠能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b.
    【作出猜想】猜想①:Na2O;猜想②:Na2CO3;猜想③: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设计】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Ca(OH)2溶液
    ______
    白色物质中有Na2CO3
    Ⅱ.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白色物质中有Na2O

    【实验反思】小东认为上述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拓展应用】实验室里镁、钠等金属发生火灾时,可以选用的灭火方式是______(填序号)。
    A.用水浇灭     B.撒干沙土盖灭     C.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4.包装月饼等易与氧气反应而变质的食品,包装袋内需放适量脱氧剂(主要成分为铁粉),延长食品保质期。贝贝同学向月饼厂要来一些的脱氧剂,决定探究保鲜原理。

    【作出猜想】脱氧剂利用铁生锈的原理来实现食品保鲜。
    【实验步骤】①按上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关闭止水夹;往广口瓶加入足量脱氧剂、滴入2-3滴水,塞上软木塞;③一天后观察瓶中脱氧剂变化,然后打开止水夹。
    【实验现象】瓶中脱氧剂变为红色物质(铁锈);打开止水夹,红墨水进入广口瓶,且进入瓶中红墨水的体积约占广口瓶容积的1/5。
    贝贝还发现:实验后广口瓶中剩余的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贝贝用手握住广口瓶,若观察到烧杯中导气管口______________,表明气密性良好。
    (2)“红墨水进入广口瓶”是因为广口瓶内气体压强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强。
    (3)若有人向你请教如何保存该脱氧剂,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贝认为,该上述实验还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贝贝将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
    15.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为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硫酸亚铬(CrSO4)溶液呈蓝色。
    【作出猜想】
    猜想1:Cr〉Al〉Cu    猜想2:______    猜想3:Al〉Cu〉Cr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方案
    将铬片放入20%的稀硫酸中
    将铜片放入20%的稀硫酸中
    将铝片放入20%的稀硫酸中
    现象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①______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②______

    【结论与解释】
    (1)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是猜想______正确。
    (2)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
    (3)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_。
    (4)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一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一种药品可以是______。
    A.硫酸亚铬溶液       B.硫酸铝溶液
    试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6.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探究二者确实发生了反应。

    实验时将A装置的注射器中溶液全部注入,振荡,打开弹簧夹K,B中溶液进入A装置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静置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对A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做出猜想】猜想一: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猜想二:氯化钠和碳酸钠
    猜想三:氯化钠和氯化钙
    猜想四: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猜想五:氯化钠、氯化钙和氢氧化钠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1)取样,观察溶液的颜色为红色,猜想______不成立。
    (2)然后向溶液中滴入足量稀硝酸,观察到溶液变为无色且______,说明猜想二、四不成立。
    (3)继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有同学据此得出猜想五成立。
    【反思交流】同学们对实验(3)反思后认为得出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继续探究】另取A中溶液,滴入______,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五成立。
    【拓展延伸】用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时,若用下列溶液代替B中溶液也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填字母)。
    A.紫色石蕊溶液        B.硫酸钠溶液        C.硝酸钡溶液
    17.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一中,B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A、B 两支试管中共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实验二中,C 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__(填化学式)。D 试管中无现象,为了探究通入二氧化碳后 D 试管中溶质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3)【提出猜想】猜想 1:溶质是 NaOH;
    猜想 2:溶质是 NaOH 和 Na2CO3;
    猜想 3:溶质是 Na2CO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 D 中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______
    猜想 1 不成立
    ②取 D 中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Ca(OH)2溶液,过滤,取滤液加入酚酞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 2 成立

    【反思】
    (4)小军评价实验操作②中加入 Ca(OH)2 溶液不正确,理由是加入的Ca(OH)2溶液会与 Na2CO3反应生成 NaOH,且剩余的 Ca(OH)2溶液也呈碱性,也可使酚酞变色。若要验证猜想 2 成立,需将 Ca(OH)2 溶液换成______溶液。
    18.艾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一】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验证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1)试剂①可选择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Na2CO3溶液 B.NaCl溶液
    C.Ba(OH)2溶液 D.BaCl2溶液
    (2)大朵认为,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还需添加一组将试剂①换成等体积水的对比实验,小朵认为不需要,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
    【探究二】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探究二氯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3)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根据该反应的现象得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确发生了化学反应。
    【提出问题】反应后氢氧化钠还有剩余吗?同学们又设计并进行了如图2试管B所示实验。
    (4)试剂②可选择的是_________(填序号),根据该反应的现象得出有氢氧化钠剩余。
    A.CO2 B.H2SO4溶液 C.Na2CO3溶液 D.MgCl2溶液
    【问题拓展】已反应的氢氧化钠占反应前总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即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
    【实验过程与数据处理】三位同学分别从烧杯中取等质量的溶液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氢氧化钠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反应),并将实验步骤及相关数据记录如下:
    A同学
    将所取溶液蒸干,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18.6g。
    B同学
    向所取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10g。
    C同学
    向所取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将溶液蒸干,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23.4g。

    (5)选___________(填最少选择)同学的数据,可计算出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为________%。

    相关试卷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训练:专题12科学探究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训练:专题12科学探究题 (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的题型结构思维模式,混合溶液成分的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按以下要求完成探究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提出了疑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