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三 倍数与因数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三 倍数与因数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果a=5b,48是3和24的,小林和小红都去参加游泳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因数和倍数》课时练习——《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三)姓名: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1.如果a=5b(a、b均为非0自然数),那么,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a。( )2.因为a÷b=3,所以a、b的最大公因数是a,最小公倍数是b。( )3.2、3、4的最小公倍数是2×3×4=24。( )4.甲数除以乙数,商是7,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和7的公倍数。( )5.两个非0的自然数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 6.48是3和24的( )。A.公因数 B.公倍数 C.最小公倍数 D.最大公因数7.小林和小红都去参加游泳训练。小林每6天去一次,小红每8天去一次。7月31日两人同时参加游泳训练后,( ),他们又再次相遇。A.8月23日 B.8月24日 C.8月25日 D.9月17日8.如果甲是丙的因数,乙是丙的因数,那么甲、乙、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9.学校新购进一套图书,至少要满足一个班的学生一人一本,每个班级最少48人,最多52人。如果每24本一包,能够正好包完;如果每16本一包,也能正好包完。学校新购进的这套图书至少( )本。A.24 B.48 C.64 D.9610.如果a-b=1,a、b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则a、b的最小公倍数是( )。A.a B.b C.1 D.ab 11.如果a、b是两个不为0的连续自然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12.爸爸每工作4天休息1天,妈妈每工作5天休息1天。如果他们在6月1日同时休息,那么他们下一次同时休息的日期是( )。13.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自古农历就借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份,例如:2021年是辛丑年,2022年是壬寅年,2023年是癸卯年……,那么下一个辛丑年是( )年。14.已知a=2×2×3×5,b=2×5×7,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15.把a、b两数分别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为:a=2×3×m,b=3×5×m(m是自然数且m≠0),如果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21,则m是( ),此时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16.甲、乙两地原来每隔36米安装一根电线杆,现在改成每隔54米安装一根电线杆。在安装过程中除了两端的两根电线杆不需要移动外,途中还有14根不需要移动。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17.用长12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厘米?至少要多少个长方形才能拼成这个正方形? 18.如果一个自然数除以7余3,除以8也余3,那么这个自然数最小是多少? (答案解析)1.√【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可知当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根据a=5b,可知a和b是倍数关系,b是较小数,a是较大数,据此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a;据此判断为正确.解:因为a=5b,所以a和b有倍数关系,b是较小数,a是较大数,那么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a;故判断为:√.点评: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要看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两个数互质,则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两个数为倍数关系,则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两个数有公约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2.×【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可以举出特例0.9÷0.3=3作出判断.解:因为0.9÷0.3=3,0.9和0.3不是整数,不存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故因为a÷b=3,所以a、b的最大公因数是a,最小公倍数是b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为较小的数,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同时注意两个数都是非零自然数的条件限制.3.×【详解】试题分析:三个数中还没有两两互质,所以不能乘起来求最小公倍数.解:4=2×2,2×3×2=12,2、3、4的最小公倍数是12,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4.×【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数÷乙数=7,但是题干中没有注明甲数和乙数是整数,就不能说明甲数一定能被乙数整除,也就不能说甲数一定是乙数和7的公倍数,所以此题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后再判断.解:分两种情况:(1)如果甲数和乙数都是整数:因为甲数÷乙数=7,说明甲数既是乙数的倍数,又是7的倍数,所以甲数一定是乙数和7的公倍数;(2)如果甲数和乙数不都是整数:因为甲数÷乙数=7,只能说明甲数能被乙数除尽;综上所述,甲数除以乙数,商是7,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和7的公倍数的说法是错误的.故判断为:×.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说两个数的倍数和因数关系,必须在整除的前提下.5.√【详解】试题分析:例如6和9这两个非0的自然数,它们的积是6×9=54,54是它们的公倍数,是6的9倍,是9的6倍,但不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18;即可得解.解:两个非0的自然数1和2、2和3或者6和9…,它们的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采用特殊值法,可以解决此类问题.6.B【分析】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公倍数、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48是3和24的公倍数。故答案为:B【点睛】要正确区分公倍数、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7.B【分析】小林每6天去一次,小红每8天去一次,6和8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他们相遇两次之间间隔的时间,从7月31日向后推算这个天数即可。【详解】6=2×3,8=2×2×2,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所以他们每相隔24天见一次面,7月31日再过24天是8月24日。故答案为:B【点睛】考查了日期和时间的推算,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本题关键是找出他们每两次相遇之间相隔的天数,进而根据开始的天数推算求解。8.C【分析】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共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详解】如果甲是丙的因数,那么丙数是甲数的倍数,乙是丙的因数,那么丙数也是乙数的倍数,所以,甲、乙、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丙数。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时的最大公倍数和最小公因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9.D【分析】由题意可知:书的本数是24与16的公倍数,由于至少要满足一个班的学生一人一本,所以本数大于52;据此解答。【详解】24=2×2×2×316=2×2×2×2所以24和16的最小公倍数是2×2×2×2×3=48。由于本数大于52,所以学校新购进的这套图书至少48×2=96本。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公倍数的实际应用,解题时注意“至少要满足一个班的学生一人一本”这一条件。10.D【解析】a-b=1,且a、b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说明这两个数相邻且不为0,那么这两个数一定互质,对于互质的两个数,其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详解】a、b互质,所以a、b的最小公倍数是a和b的乘积,也就是ab;故答案选:D。【点睛】注意互质的几种特殊情况,任意相邻的两个非零自然数一定互质,任意相邻的两个奇数一定互质,1和任意非零自然数互质,任意两个质数一定互质。11.ab【分析】因为a、b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且(a.、b均不为0),即a和b互质,当两个数为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据此解答。【详解】因为a、b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且a、b均不为0,即a和b互质,则: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互质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12.7月1日【分析】5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30,即第30天爸爸妈妈同时休息,据此解答。【详解】找出5和6的最小公倍数,即第30天爸爸妈妈同时休息。6月份一共是30天,从6月2日开始数30天,即7月1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最小公倍数的认识与灵活运用。13.2081【分析】已知天干有10个,地支有12个,可以先求出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又已知2021年是辛丑年,在2021的基础上加上最小公倍数,即可求出下一个辛丑年份。【详解】因为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下一个辛丑年是:2021+60=2081(年)。【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小公倍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14. 10 420【分析】全部共有的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相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立的质因数,它们连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详解】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2×5=10最小公倍数是:2×2×5×3×7=420【点睛】根据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进行解答。15. 7 210【分析】根据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详解】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3m所以3m=21解:m=21÷3m=7a和b的最小公倍数2×3×5×m=30m30m=30×7=210。【点睛】本题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明确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6.1620米【分析】原来每隔36米安装一根电线杆,现在改为每隔54米安装一根,那么任意两根不要移动的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一定是36和54的公倍数。因为36和54的最小公倍数是108,所以每两根不要移动的电线杆相距108米。因此甲、乙两地相距列式为:108×(14+1),解答即可。【详解】36=2×2×3×354=2×3×3×3所以36和54的最小公倍数是:2×2×3×3×3=108108×(14+1)=108×15=1620(米)答:甲、乙两地相距1620米。【点睛】这个问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利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先找到36和54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最少相隔多远有一根电线杆不需要移动,再乘以它们不需要移动的间隔即为甲乙两地相距的米数。17.36厘米;12个【分析】求正方形最小边长是多少厘米,就是12和9的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就是正方形的边长,求出正方形的边长进行分析:看能放几排,几列,然后相乘即可解答。【详解】12的倍数有12、24、36、48……9的倍数有9、18、27、36、45……12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36正方形边长最小是36厘米(36÷12)×(36÷9)=3×4=12(个)答: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36厘米,至少要12个长方形才能拼成这个正方形。【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利用最小公倍数解答问题。18.59【分析】把“一个自然数除以7余3,除以8也余3”理解为这个数至少是比8、7的最小公倍数多3,求出8、7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加上3即可。【详解】8×7+3=56+3=59答:这个自然数最小是59。【点睛】本题的重点是明确余下的数再减去3都能被8、7整除,所以这个数比8、7的最小公倍数多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数学苏教版三 倍数与因数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三 倍数与因数复习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连一连,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两个质数的差一定是质数,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句,如表可以把学生人数分成相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下册三 倍数与因数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任何两个自然数都有无数个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6和9的公倍数中最大的两位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