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1304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1304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1304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全国各地-多地区版】
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
展开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单选题
1.(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氧原子和碳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质子数不同
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D.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2.(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冰 单质 B.石油 混合物 C.MnO2 氧化物 D.纯碱 盐
3.(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2个氢原子:H2 B.铵根离子:NH3
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 D.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4.(2021·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MgCl2 盐 B.Al2O3 氧化物
C.NaHCO3 酸 D.O3 单质
5.(2021·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5月15日07时18分,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火星车采用了钛合金等多种材料,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钛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钛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其原子核上
C.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 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6.(2020·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N2——单质
B.SO2——氧化物
C.CaCO3——酸
D.NaOH——碱
7.(2020·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工业上生产尿素[CO(OH2)2]肥料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后,原子总数增加
B.化学变化中,原子、分子都可再分
C.尿素中含有4个氢原子
D.在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
8.(2020·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H2O与H2都含有氢分子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D.物质溶于水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二、填空题
9.(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本草纲目》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素(C5H7N2O5)是传统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七素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三七素分子中共含有________个原子。
(2)三七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三七素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元素。
10.(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根据所给信息按要求填空。
(1)从上表中可知,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
(2)由原子序数为8和13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11.(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氟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氟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图中m值为_________。
(2)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
12.(2021·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学习元素周期表有利于我们掌握元素的相关性质。以下是周期表的一部分:
(1)上表①~④中表示氧元素的是______。(填序号)
(2)由③④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13.(2021·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A、B两种粒子的结构如图所示。A粒子表示的是______(填“原子”或“离子”),B粒子的符号是______。
14.(2020·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下:
据上图可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氯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其符号是___________。
15.(2020·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约60mg维生素C。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它属于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含2g氢元素的维生素C中,氧元素质量为____________g;17.6g维生素C中含_________g碳元素。
三、科学探究题
16.(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同学们学习了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常见的基本粒子,它们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粒子体积大小有没有差异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鸡蛋膜有极其微小的孔隙。
【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向5个鸡蛋壳内分别加入下表中的物质,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鸡蛋壳,再向小烧杯中分别加入下表中的物质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鸡蛋壳内加入的物质 | NaCl溶液 | Na2CO3溶液 | NaOH溶液 | 淀粉溶液 | 鸡蛋清 |
小烧杯中加入的物质 | AgNO3溶液 | CaCl2溶液 | FeCl3溶液 | 碘水 | 浓硝酸 |
小烧杯中的现象 | 白色沉淀 | ______ | 红褐色沉淀 | 无现象 | 无现象 |
【实验分析】
(1)实验①小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实验③小烧杯中产生红褐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通过实验①②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实验结论】
综上实验探究可知: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体积_______。
【反思交流】
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④⑤不能比较分子体积大小差异,还应增加下列对比实验进行完善:将实验④鸡蛋壳内和小烧杯中物质互换,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小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
【拓展延伸】
科学家设计制造出孔径大小不同的“小筛子”,让体积大小不同的粒子通过,从而分离提纯物质。如天然水的净化、海水淡化。
四、计算题
17.(2021·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84消毒液”【含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84消毒液”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次氯酸钠中Na、Cl、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在200.0g NaClO质量分数为20.0%的“84消毒液”中, NaClO的质量为______g,该消毒液中+1价C1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氧原子和碳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原因是氧原子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种类,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而不是酸根离子,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D、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裂变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氢原子又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可以看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A、冰是固态的水,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分类错误,符合题意;
B、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分类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分类正确,不符合题意;
D、纯碱是碳酸钠,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属于盐,分类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A、2个氢原子:2H,H2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选项错误;
B、NH3表示氨气,铵根离子:,选项错误;
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选项正确;
D、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所以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选项错误。
故选:C。
4.C
【分析】盐: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详解】A、氯化镁由镁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符合盐的定义,A正确
B、氧化铝由铝、氧两种元素组成,含有氧元素,且是纯净物,符合氧化物定义,B正确
C、碳酸氢钠由钠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组成,阳离子为钠离子,不符合酸的定义,C错误
D、臭氧只有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且是纯净物,符合单质定义,D正确
故答案为C
5.D
【详解】A、钛是“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表述正确;
B、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此选项表述正确;
C、从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钛原子序数是22,即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2,此选项表述正确;
D、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其单位不是“g”,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 N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氮气属于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 SO2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 CaCO3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类物质而不是酸。故C符合题意;
D. NaOH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类物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根据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原子总数与反应前一致,说法错误;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说法错误;
C、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说法错误。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在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说法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使水发生状态变化,通过三态变化实现水的天然循环,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水不含氢分子,符合题意;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由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D、物质溶于水,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二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1) 四##4 19
(2) 60:7 氧
【详解】(1)根据化学式可知,三七素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一个三七素分子中共含有5+7+2+5=19个原子。
(2)三七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三七素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则三七素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氧元素。
10.(1)12.01
(2)Al2O3
【详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2)原子序数为8和13的元素分别是氧元素、铝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11.(1)7
(2)得到
【详解】(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9=2+m,解得m=7;
(2)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12. ②
【详解】根据元素周期表及其特点可知,①为H,②为O,③为Al,④为Cl
(1)由元素周期表可知,序号②代表氧元素,故答案为②
(2)由元素周期表可知,③代表Al,④代表Cl,Al的化合价为+3价,Cl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②;
13. 原子
【详解】A粒子中质子数=11,原子核外电子数=11,质子数=电子数,正负电核中和后粒子显中性,A粒子表示的是原子;B粒子质子数=16,原子核外电子数=18,正负电核中和后,一个B粒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B粒子的符号是。
14. 35.45 C1-
【详解】据上图可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氯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其符号是C1-。
15.(1)3;有机物;(2)24;7.2
【详解】(1)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它属于有机物。
(2)含2g氢元素的维生素C的质量为,则氧元素质量为;17.6g维生素C中含碳元素。
16. 白色沉淀 氯化银##AgCl 离子可以透过鸡蛋膜进入到烧杯中。 很小 淀粉溶液变蓝
【详解】[实验分析]
(1)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且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则构成氯化钠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运动透过鸡蛋膜进入到烧杯中,其中氯离子与烧杯中的银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故实验①小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银;实验③小烧杯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①②③鸡蛋壳内的物质(三种物质都是离子化合物)都能透过鸡蛋膜进入到烧杯中与烧杯中的物质发生反应,故通过实验①②③得出的结论是离子可以透过鸡蛋膜进入到烧杯中。
[实验结论]
综上实验探究可知: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体积都很小。
[反思交流]
实验④鸡蛋壳中加入的是淀粉溶液,实验⑤鸡蛋壳中加入的是鸡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这两种物质都是大分子物质,故不能透过鸡蛋膜进入到烧杯中,所以没有明显现象。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④⑤不能比较分子体积大小差异,还应增加下列对比实验进行完善:将实验④鸡蛋壳内和小烧杯中物质互换,重复上述实验操作,由于碘的分子体积很小,可以透过鸡蛋膜进入到烧杯中,此时小烧杯中碘与淀粉发生反应,现象是溶液变为蓝色。
17.(1) 混合物 46:71:32
(2) 40.0g 9.5%
【详解】(1)“84消毒液”中含次氯酸钠(NaClO)、氯化钠等物质,故属于混合物。次氯酸钠中(NaClO)Na、Cl、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35.5:16=46:71:32。
(2)200.0g NaClO质量分数为20.0%的“84消毒液”中含NaClO的质量为:200.0g×20.0%=40.0g。
“84消毒液”中含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两种物质,氯化钠中氯元素显-1价,次氯酸钠中氯元素显+1价,已知次氯酸钠的质量是40.0g,则氯元素的质量为:,该消毒液中+1价C1的质量分数为:(÷200.0g)×100%=9.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疆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西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