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天津市部分区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质量调查(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天津市部分区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质量调查(二模)试卷(含解析)
1.下列有关细胞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硝化细菌中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 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等物质,只要有液泡就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C. 线粒体中的DNA,能进行自我复制并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D. 生物吸收氮元素用于合成脂肪、核酸及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结构及功能的有关知识。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植物细胞要发生质壁分离,要有大液泡和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线粒体和叶绿体内有DNA和核糖体,能进行复制、转录和翻译;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糖类、脂肪和固醇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详解】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只有核糖体,其合成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加工成熟,A错误;植物细胞要发生质壁分离,要两个条件:大液泡和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B错误;线粒体内含有DNA和核糖体,能进行复制、转录和翻译,C正确;脂肪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核酸和蛋白质共有C、H、O、N四种元素,故N元素不能用于合成脂肪,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
【点睛】注意细菌等原核生物中不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脂肪中不含N元素。
2.在生命活动进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如图所示坐标曲线的变化趋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如果横坐标代表一天的时间,纵坐标代表密闭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温室中植物光合作用开始于B点
B. 如果该曲线表示健康成年人体内血糖浓度的动态变化,C点到D点血糖有所回升,是体内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的结果
C. 如果该曲线表示健康成年人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动态变化,AB段上升是由于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D. 如果该曲线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的大小变化,则CD段上升表示该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体液调节、血糖调节及渗透作用的有关知识。
据图示分析可知,1、温室中的CO2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AB段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BC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CD段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使得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C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
2、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AB段由于消化吸收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增加;BC段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下降;CD段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升高;
3、正常人在寒冷刺激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作用于垂体,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多,反作用到垂体和下丘脑,使其分泌的激素减少;
4、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变大,说明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下降,吸水能力减弱;液泡体积减小,说明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加,吸水能力增强。
【详解】如果横坐标代表一天的时间,纵坐标代表密闭温室中的CO2浓度,B点表示外界的CO2浓度的变化率为零,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即净光合作用为零,故温室中的光合作用起始于B点之前,A错误;如果该曲线表示健康成人体内血糖浓度的动态变化,C点到D点血糖浓度升高,是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的结果,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B错误;如果该曲线表示健康成年人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动态变化,AB段上升是由于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C正确;如果该曲线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的大小变化,则CD段上升,细胞正在吸水,细胞液浓度降低,细胞吸水能力是逐渐减弱的,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
【点睛】本题要依据相关生理过程,结合曲线图,分析具体变化因素,判断正误。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 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需用卡诺氏液染色
C. 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可用于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D. 鉴定待测组织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的相关知识。过氧化氢在高温下会分解,不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需要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95%的酒精冲洗,最后制片中用碱性染料染色;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使用蝗虫精母细胞;鉴定蛋白质所用的试剂为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是先向含待测样液的试管中加入0.1g/mlNaOH溶液,摇匀后,再向试管中加入0.01g/mlCuSO4溶液。
【详解】由于过氧化氢在高温下也会分解,不适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卡诺氏液可用于细胞形态的固定,不能用于染色,B错误;根尖分生区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C错误;鉴定蛋白质使用双缩脲试剂,先向含待测样液的试管中加入0.1g/mlNaOH溶液,摇匀后,再向试管中加入0.01g/ml的CuSO4溶液,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
【点睛】注意审题,看清选择项,特别是关键词语:固定、减数分裂等。
4.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B. 乙图中四个点中只有a点是抑制作用
C. 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向B段运输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D. 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两重性的有关知识。据图分析可知:图甲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芽对生长素更敏感;曲线图中横轴以上都表示促进作用,横轴以下都表示抑制作用,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乙图表示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丙图的A是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是感光部位;B是尖端下面的伸长区。
【详解】图甲中根在生长素浓度小于10-8 mol/L表现为促进,大于该浓度表现为抑制,芽在生长素浓度小于10-6 mol/L表现为促进,大于该浓度表现为抑制,图乙中受重力影响,生长素向地运输,b点生长素浓度小于a点,远地一侧促进根生长,近地一侧浓度过高抑制根的生长,故甲、乙图都体现了两重性,A正确;乙图中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向地运输,b、d侧浓度低,a、c侧生长素浓度高,根的远地一侧b生长快,近地一侧a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芽的近地一侧c促进作用强,生长快,远地一侧d促进作用弱,生长慢,故只有a点是抑制作用,B正确;丙图A段为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向B段运输为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说明这两种浓度都具有促进作用,但最适浓度不一定在这两种浓度之间,有可能小于这两种浓度,也有可能大于这两种浓度,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注意乙图中a点生长素含量大于b点,b点生长快,a点生长慢些,说明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5.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miRNA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启动子相结合
B. miRNA基因转录形成的RNA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
C. miRNA与W基因m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U、C与G配对
D. miRNA抑制W蛋白的合成是通过阻断其翻译过程正常进行来实现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有关知识。分析题图:miRNA基因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后进行加工,然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再加工后与W基因的mRNA结合形成复合物,进而阻碍W基因转录的mRNA翻译。
【详解】miRNA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与该基因首端的启动子相结合,该酶驱动基因转录出miRNA,A正确;miRNA基因转录形成的RNA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与蛋白质结合,附着在W基因转录的mRNA 上,阻止其翻译,B错误;miRNA与W基因的mRNA结合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都为RNA,A与U、C与G配对,C正确;miRNA抑制W蛋白的合成,是通过单链mi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miRNA蛋白质复合物直接与W基因的mRNA结合所致,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应选B。
【点睛】本题关键要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miRNA没有用于翻译,而是mi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miRNA蛋白质复合物与W基因的mRNA结合,阻止后者翻译。
6.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在人体纤溶和凝血的平衡调节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如图是利用奶牛乳腺生产tPA的图解,有关该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注;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将tPA基因插入到奶牛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A. 在成纤维细胞中也有乳腺蛋白基因
B. ④过程通常用去核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C. 在⑤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但还没有发生细胞分化
D. 在进行⑥之前需要对代孕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基因工程原理及技术等知识。分析题图:②是动物细胞培养过程,需要先用胰蛋白酶将奶牛胎儿皮肤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细胞;①是目的基因(tPA基因)与质粒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③表示采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tPA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的过程;④是细胞核移植;⑤为早期胚胎的培养;⑥表示胚胎移植过程。
【详解】成纤维细胞是由胎儿的皮肤细胞诱导脱分化而来,皮肤细胞由受精卵分化而来,具有全套基因,故成纤维细胞也有乳腺蛋白基因,A正确;④过程是细胞核移植,用未受精的卵母细胞培养到MII中期,去掉细胞核,将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其内,构成重组细胞,B正确;⑤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重组细胞培养到囊胚期,开始了细胞分化,出现内细胞团和滋养层,C错误;⑥表示胚胎移植,在此操作之前,代孕母牛要做好胚胎着床的准备,所以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应选C。
【点睛】本题几个注意点:1、成纤维细胞具有全套基因;2、囊胚期细胞开始分化成内细胞团细胞核滋养层细胞;3、代孕母体要同期发情处理
7.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绿水青山,为了解国家级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科研人员对金花茶及其所处生态环境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1)如果对金花茶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杀灭金花茶害虫可以使用昆虫信息素干扰其交尾,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害虫的___________,从而使其种群密度下降,这属于_______防治。
(2)科学家又对三处原始林群落(A、B、C)进行了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 物种丰富度(种) | ||
植被类型 | A群落 | B群落 | C群落 |
乔木层 | 22 | 23 | 20 |
灌木层 | 27 | 21 | 31 |
草本层 | 26 | 33 | 15 |
结果显示A、B、C三个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为________群落,群落的______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3)金花茶的发现填补了茶科家族没有金黄色花朵的空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对物种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
(4)科学家又对影响金花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将其放在不同CO2浓度的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在金茶花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与a点相比较,b点的叶肉细胞中生成C3的速率_______(填较高、较低或相等);在曲线中的c点,细胞中产生[H]的场所有_________,在此时,限制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
【答案】 (1). 样方法 (2). 出生率 (3). 生物 (4). B (5). 物种组成 (6). 直接 (7). 就地保护 (8). 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9). 较高 (10).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11). CO2 浓度和光照强度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群落、生物多样性及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样方法是估算植物和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的动物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消灭害虫的方法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以下四点: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
(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心;
(3)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
(4)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水在光下分解成[H]和O2,ADP和Pi合成ATP,暗反应是CO2固定和C3还原,经过一系列反应,产生糖类。
【详解】(1)对金花茶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因是对植物种群调查,故采用样方法。使用昆虫信息素干扰金花茶害虫交尾,这种方法打破其性别比例,使害虫的出生率降低,从而使其种群密度下降,这属于三种防治害虫方法中的生物防治。
(2)据表数据分析,A、B、C三个群落物种数依次为75、77、66,故丰富度最高的为B群落;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3)直接价值包括食用、药用、文学、艺术、旅游、观赏等,金花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故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就地保护主要是以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予以保护,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各种类型的风景名胜区是实现这种保护目标的重要措施。
(4)在金茶花细胞的叶绿体中,在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合成ATP,在基质中ATP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水解成ADP和Pi。故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与a点相比较,b点光照强度大些,光反应速率快些,合成的ATP、[H]多,因而还原的C3较多,生成C5较多,固定CO2较多,生成C3的速率较高;在曲线中的c点,有光照,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依次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都产生[H]),故细胞中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此时,光照强度较弱、CO2浓度为0.03% ,比较低,故限制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CO2 浓度和光照强度。
【点睛】本题关键要能结合光合作用有关知识,依据曲线图分析光照和CO2浓度对金花茶光合速率的影响。
8.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属于XY性别决定型多年生植物,研究表明,该植株的花瓣有白色、蓝色、紫色三种,花瓣的颜色由花青素决定,花青素的形成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如图乙所示),其中B、b基因位于图甲中的I段上。
(1)据图甲可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与Y染色体能发生交叉互换的区段是________。图乙中体现了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
(2)蓝花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3)若某蓝花雄株(AaXbY)与另一双杂合紫花雌株杂交,则F1中的雌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若一白花雌株与一蓝花雄株杂交所得F1都开紫花,则该白花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4)在个体水平上,要确定某一开紫花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的最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5)若某紫花雌株(AaXBX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XBXb的卵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Ⅱ (2). 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AaXbXb或AAXbXb (4). 6 (5). 白:蓝:紫=2:3:3 (6). aaXBXB (7). 用aaXbY个体与其进行测交 (8).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条X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 (9). AXBXb、a、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等有关知识。分析图甲:Ⅱ 表示X和Y的同源区段;Ⅰ 表示X染色体特有的区段,且B、b基因位于该区段;Ⅲ表示Y染色体特有的区段;分析图乙: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酶1能催化白色色素合成蓝色色素;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酶2能催化蓝色色素合成紫色色素。因此,蓝色的基因型为A_XbXb或A_XbY,紫色的基因型为A_XB_,其余基因型均表示白色。
【详解】(1)图甲中,Ⅱ表示X和Y的同源区段,该区段可能发生交叉互换,而Ⅰ表示X染色体特有的区段,Ⅲ表示Y染色体特有的区段,这两个区段不能发生交叉互换;据图乙所示,基因控制酶的合成,酶促进相关色素的合成,故体现了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蓝色的基因型为A_XbXb或A_XbY,因此蓝花雌株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紫色的基因型为A_XB_,因此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6种,即AAXBXB、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Y。
(3)蓝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与双杂合紫花雌株(AaXBXb)杂交,F1的雌株的基因型为2/16AaXBXb(紫色)、2/16AaXbXb(蓝色)、1/16AAXBXb(紫色)、1/16AAXbXb(蓝色)、1/16aaXBXb(白色)、1/16aaXbXb(白色),故其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蓝:紫=2:3:3;白花雌株(aaX-X-)与一蓝花雄株(A_XbY)杂交所得F1都开紫花(A_XB ),说明该白花雌株只能含B基因,不能有b基因,故其基因型是aaXBXB。
(4)要确定某一开紫花的雌性植株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法,即用aaXbY个体对其进行测交。
(5)若某紫花雌株(AaXBX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XBXb的卵细胞,由于含有同源染色体XB和Xb,其原因很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条X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次级卵母细胞含AXBXb,第一极体含a,不含X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故由它产生的极体含XBXb;第一极体经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两个极体都只含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能据图乙分析出开白花的植株一定含aa基因,不含A基因;开蓝花的植株含A基因,不含B基因;开紫花的植株含A、B基因。
9.Bt基因即是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因其表达产物Bt毒蛋白杀虫效果好、安全、高效等优点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转杀虫基因。将Bt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可获得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注:质粒中“Bt”代表“Bt基因”,“KmR”代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1)过程①需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为将过程②获得的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筛选出来,应使用___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
(2)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其过程是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___________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_上。
(3)过程③④分别是___________,将棉花细胞培养成试管苗的过程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转基因棉的抗虫性状,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能减少_____________的使用,以减轻环境污染,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 (1). 限制性核酸内切(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 含卡那霉素 (3). 农杆菌转化法 (4). T-DNA (5). 染色体DNA (6). 脱分化再分化 (7).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8). 投放棉铃虫 (9). 农药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及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基因工程需要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通过标记基因表达的性状设计培养基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细胞。植物组织培养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培育成植株。据图所示可知,过程①是目的基因导入到Ti质粒的T-DNA中,过程②是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过程③、④依次是脱分化、再分化。
【详解】(1)过程①是目的基因导入到Ti质粒的T-DNA中,需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将Bt基因剪切下来和质粒连接。重组Ti质粒上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该基因使受体细胞具有抵抗卡那霉素的特性,因此可以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来培养棉花细胞,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胞含有重组质粒,故将过程②获得的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筛选出来,应使用含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
(2)如图所示,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中Ti质粒上只有T-DNA片段能转移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中,故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T-DNA中;过程③将棉花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目的是让携带有Bt基因的T-DNA片段转移到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3)据图可知,过程③、④依次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幼苗,将棉花细胞培养成试管苗,是一个细胞培养成一个完整的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转基因棉含有Bt基因,能合成Bt蛋白杀死棉铃虫,要检测其抗虫性,常用方法是在棉地里投放棉铃虫,观察棉铃虫吃了叶片后是否死亡。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依靠棉花植株自身产生毒蛋白,杀死棉铃虫,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以免农药杀死其他生物,以减轻环境污染,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
【点睛】本题比较简单,只要掌握了基因工程的工具及操作程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知识,即可顺利作答。
天津市部分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二)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部分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二)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探究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一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一模)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2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一模)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一模)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