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B卷) (全解全析)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B卷)  (全解全析)第1页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B卷)  (全解全析)第2页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B卷)  (全解全析)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B卷) (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B卷) (全解全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化学·全解全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国家科技实力的发展离不开化学材料的助力。下列关于材料科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自主研发的JD-1紫外光固化树脂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制作宇航服常用的材料有聚酯膜、聚四氟乙烯等,聚四氟乙烯与溴水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C.用光刻机制作计算机芯片的过程中用到的光刻胶是由马来酸酐( )等物质共聚而成,马来酸酐的分子式为
    D.我国“神舟十二号”飞船的舱体外壳由专业的铝合金复合材料制成,主要是利用了其密度大、硬度大的特性
    【答案】C
    【解析】A.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
    B.聚四氟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由马来酸酐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故C正确;
    D.铝合金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硬度大的特性,因此用作飞船舱体外壳,故D错误。
    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2−甲基−1−丁烯的键线式:
    B.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d9 4s2
    C.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D.铜氨配离子的结构式:
    【答案】D
    【解析】A.2−甲基−1−丁烯的键线式:,故A错误;
    B.Cu是29号元素,则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d10 4s1,故B错误;
    C.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故C错误;
    D.铜氨配离子氮提供孤对电子,其结构式:,故D正确。
    3.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 含中子的数目为10
    B.1mol 中含π键的数目为2
    C.0.1 酸性溶液中含的数目为0.1
    D.同温同压下4mL Ne与4mL 所含原子数目均为4
    【答案】B
    【解析】A.中含有10个中子,18g 的物质的量为=0.9mol,含中子的数目为9,故A错误;
    B.中含有1个碳碳三键,碳碳三键中含有2个π键,1mol 中含π键的数目为2,故B正确;
    C.未知溶液体积,无法计算0.1 酸性溶液中含的数目,故C错误;
    D.未知具体的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4mL Ne与4mL 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4.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B.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
    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加成、氧化、还原反应
    D.在醇溶液中加热,反应所得的产物中手性碳原子数目减少
    【答案】B
    【解析】A.分子中有类似于甲基结构的碳原子,所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A正确;
    B.分子含的酯基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的乙酸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酚羟基也会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分子中的碳溴键也会与氢氧化钠反应,则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B错误;
    C.分子中的酯基和碳溴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苯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燃烧可发生氧化反应,与氢气加成也属于还原反应,C正确;
    D.在醇溶液中加热会发生消去反应转化为,反应前手性碳原子(用*表示如图):,反应所得的产物中手性碳原子()所以数目减少,D正确。
    5.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新材料,晶体中阴离子为。元素M、X、Y、Z均为短周期元素,M、Y与Z同周期,M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1,Z为电负性最强的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X的轨道有3个电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负性: B.简单离子半径: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M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盐酸反应
    【答案】D
    【解析】元素M、X、Y、Z均为短周期元素,M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1,说明M是B;Z为电负性最强的元素,说明Z是F;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说明Y是O;X的轨道有3个电子,说明X是P,据此进行分析。
    A.电负性O>P,故Y>X,A正确;
    B.电子层数相同,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故O2->F-,即Y>Z,B正确;
    C.非金属性F>P,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X,C正确;
    D.M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硼酸,硼酸不与盐酸反应,D错误。
    6.《本草图经》记载,中药矾红(又称煅绿矾)具有燥湿化痰、止血补血、解毒敛疮之功效。其炮制过程如下:将绿矾(主要成分为FeSO4∙7H2O)剔除杂质,和米醋同放在砂锅内混合均匀,置于炭炉上小火加热至绿矾完全溶解,用竹片搅拌,炒至固体干燥呈绦色(略浅于红棕色)为度,取出放冷即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米醋的作用是防止溶解时产生沉淀阻碍绿矾的溶解
    B.用绿矾炮制矾红时,O2与H2O均参与了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C.将矾红加入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数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D.胃酸分泌过少、消化能力较弱的人应慎用矾红
    【答案】C
    【解析】A.米醋抑制亚铁离子水解,防止溶解时产生的Fe(OH)2以及后续氧化产生的Fe(OH)3包夹绿矾,阻碍其溶解,A正确;
    B.炮制绿矾时,Fe2+可被氧化为Fe3+,且二者均能发生水解反应,在氧化反应过程中O2与H2O均参与了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B正确;
    C.根据物料守恒,矾红中有一定量的Fe2(SO4)3生成,因而上清液中加入KSCN会呈现红色,C错误;
    D.矾红中Fe2O3本身能与胃酸即盐酸发生反应消耗胃酸,服食后可使胃酸进一步减少,影响消化能力,D正确。
    7.叠氮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制备了一种叠氮化合物,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晶体中每个周围离最近且相等的共有8个
    B.测定该晶体结构的方法是红外光谱法
    C.与相比,的熔点低于的熔点
    D.该叠氮化合物的密度为
    【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晶体中左侧底角的钾离子为例,在xy平面有4个、在xz平面由4个,故每个周围离最近且相等的共有8个,故A正确;
    B.测定晶体结构的方法是X射线衍射法,故B错误;
    C.与结构相似,均为离子晶体,钠离子半径小于钾离子半径,离子键键能更大,的晶格能大于的晶格能,故的熔点大于的熔点,故C错误;
    D.每个晶胞中含有2个,2个,则该叠氮化物的密度为,故D错误。
    8.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
    A.是非极性分子,则也是非极性分子
    B.的分子构型为V形,则二甲醚的分子骨架()构型也为V形
    C.HF易形成,则HCl也易形成
    D.充分水解后再加热分解得到,则也可用类似的方法从得到
    【答案】B
    【解析】A.结构简式为CH3CH3,结构对称,是非极性分子;结构简式为CH3CH2Br,结构不对称,是极性分子,故A错误;
    B.、二甲醚的分子骨架(),O原子价电子对数都是4,有2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V形,故B正确;
    C.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易形成;HCl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不易形成,故C错误;
    D.不能水解,溶液加热不能生成,故D错误。
    9.液氨中存在与水的电离类似的电离过程,金属钠投入液氨中可生成氨基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氨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B.钠与液氨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生成
    C.与少量水反应可能有逸出,所得溶液呈弱碱性
    D.与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能得到四种盐
    【答案】C
    【解析】A.液氨中存在与水的电离类似的电离过程,则液氨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A正确;
    B.钠与液氨的反应,钠由0价升高为+1价,有元素化合价变价,是氧化还原反应,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反应中有H2生成,B正确;
    C.NaNH2与少量水反应可能有NH3逸出,所得溶液是NaOH,呈强碱性,C错误;
    D.NaNH2与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能得到四种盐:Na2SO4、NaHSO4、NH4HSO4、(NH4)2SO4,D正确。
    10.据报道,最近有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在常压下运行的集成基质子陶瓷膜反应器(PCMR),将PCMR与质子陶瓷燃料电池相结合进行电化学法合成氨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阴极可能发生副反应: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C.质子通过交换膜由阳极区向阴极区移动
    D.理论上电路中通过电子时,阴极最多产生
    【答案】B
    【解析】A. 阴极得电子,右边为阴极,阴极主要是氮气得到电子变为氨气,可能发生副反应2H+ +2e-=H2 ↑,故A正确;
    B.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CH4化合价升高变为CO2,因此左边为阳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2H2O− 8e- = CO2 +8H+,故B错误;
    C. 根据电解池“异性相吸”原理,质子(H+)通过交换膜由阳极区向阴极区移动,故C正确;
    D. 阴极发生反应:,理论上电路中通过电子时,阴极最多产生,故D正确。
    11.某新型催化剂能将乙醇催化转化为乙酸和氢气,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A.物质I为催化剂 B.II→III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
    C.该历程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D.该历程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中物质I消耗又生成,为反应的催化剂,A正确;
    B.II→III为去氢生成碳氧双键的反应,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B正确;
    C.该历程只涉及氢分子中氢氢非极性键的生成,不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C错误;
    D.反应目的是乙醇催化转化为乙酸和氢气,该总反应为乙醇和水生成氢气和乙酸,反应为C2H5OH+H2O CH3COOH+2H2↑,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到期望产品中,故原子利用率为100%,D正确。
    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盛有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溶液变浑浊且有气泡逸出
    生成了S和
    B
    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至饱和后,再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
    C
    加热无水乙醇和浓的混合液至170℃,将气体通入酸性溶液
    红色褪去
    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D
    室温下,用pH计测定浓度均为0.1mol/L的NaClO溶液、溶液的pH
    NaClO溶液的pH较大
    酸性:
    【答案】B
    【解析】A.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生的反应为+2HCl=2NaCl+H2O+S↓+SO2↑,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且有气体生成,但生成的气体是SO2,而不是H2S,故A错误;
    B.饱和食盐水中含有较多的Na+,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后产生较多的HCO,析出NaHCO3晶体,故B正确;
    C.无水乙醇容易挥发,加热无水乙醇和浓H2SO4的混合液至170℃,产生的乙烯气体中含有挥发出的乙醇,而乙烯、乙醇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说明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故C错误;
    D.NaClO溶液可使pH试纸褪色,可用pH计测定盐溶液的pH,故D错误。
    13.我国科学家利用电池,以水溶液作为锌离子电池的介质,可实现快速可逆的协同转化反应。如图所示,放电时该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参与反应,转移
    C.充电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极移向极
    D.充电时,阳极发生反应:
    【答案】D
    【解析】A.由总反应可知,放电时,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由总反应可知,反应时生成2molBi,转移6mol电子,参与反应,转移,故B错误;
    C.充电时,Zn电极作阴极,极作阳极,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则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极移向极,故C错误;
    D.充电时的总反应为:,阳极发生反应:,故D正确。
    14.某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其半衰期(当剩余的反应物恰好是起始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为。当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反应物浓度时,反应的瞬时速率如表所示:

    0.25
    0.50
    1.00
    0.50
    1.00


    0.050
    0.050
    0.100
    0.100
    0.200
    0.200
    v/(mol-1∙L-1∙min-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中的
    B.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C.表格中的
    D.在过量的B存在时,反应掉93.75%的A所需的时间是
    【答案】C
    【解析】A.当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反应物浓度时,反应速率常数k保持不变,第二组数据和第四组数据中,两组的相同、v相同,解得,将第一组数据和第二组数据代入速率方程,得,可知,故A错误;
    B.由A项分析可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将第一组数据代入速率方程,可得速率常数,故B错误;
    C.将第六组数据代入速率方程,可得,解得,将第三组数据代入速率方程,可得,将第五组数据代入速率方程,可得,故C正确;
    D.半衰期,设起始时反应物A为,在过量的B存在时,反应掉93.75%的A需经历4个半衰期:起始,所需的时间为,故D错误。
    15.常温下,用溶液滴定和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和分布系数及pH随溶液体积变化如图。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时,
    C.时,滴定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
    D.可利用甲基紫(变色范围为)确定第一滴定终点
    【答案】D
    【分析】由题意和图示可知,在0~10mL之间,和盐酸反应,第一滴定终点即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点,在10~40mL之间,和HA反应,第二滴定终点即和HA恰好完全反应的点;图中,实线为pH的变化曲线,逐渐增大的虚线是的分布系数变化曲线,逐渐减小的虚线是的分布系数变化曲线。
    【解析】A.由图中和分布系数变化曲线相交的点可知:c(HA)=c(A-),此时pH=4.76,,A项正确;
    B.常温下,时,可知,此时接近于第二滴定终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接近于40mL,溶质主要为NaA和NaCl,根据分析可知,初始盐酸和HA的混合溶液中:n(HA) =3n(HCl),则时,,所以,B项正确;
    C.盐酸和HA电离出的氢离子对水的电离产生抑制作用,时,随着盐酸和HA被氢氧化钠反应消耗,盐酸和HA减少,对水的电离抑制减弱,且生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滴定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C项正确;
    D.第一滴定终点时,盐酸已消耗完,剩余的酸为HA,且,则,,则用甲基紫(变色范围为)确定第一滴定终点,pH要大于3.0才变色,由于第一终点突变变化不明显,用该指示剂判断第一终点误差较大,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工业上利用石煤矿粉(主要含及少量、)为原料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水溶”、“转沉”、“转化”后,所得含钒物质依次为、、;
    ②不同pH下,V(V)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见下表:
    pH
    4~6
    6~8
    8~10
    10~12
    主要离子




    ③25℃时,。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Ⅰ的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先“转沉”后“转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化”时,滤渣Ⅱ经高温煅烧后水浸,所得物质可导入到______________操作单元中循环使用。
    (4)“沉钒”中析出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其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5℃时,测得“转化”后,滤液中 mol·L,为使“沉钒”时,钒元素的沉降率达到96%,应调节溶液中至少______________mol·L。
    (5)“煅烧”时,制得产品。但反应体系中,若不及时分离气体Ⅱ,部分会转化成,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分)
    (2)     NaOH(1分)     富集钒元素(2分)
    (3)转沉(1分)
    (4)     调节pH,将转化为(2分)     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尽可能析出完全(2分)    
    0.2(2分)
    (5)(2分)
    【分析】石煤矿粉(主要含及少量、),加入、和固体,将氧化成,生成的气体为,加水溶解,滤渣1为、,滤液为水溶液,加入将转化为沉淀,可以富集钒元素,再加入除去,最后加入过量,可以调节pH,将转化为,也可以促进尽可能析出完全,煅烧生成。
    【解析】(1)焙烧”时,被氧化生成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溶液中加入形成沉淀,滤液1的主要成分为:NaOH,先“转沉”后“转化”的目的是富集钒元素;
    (3)转化时,滤渣Ⅱ为 ,经高温煅烧生成后水浸后生成,可以导入到转沉中循环利用;
    (4)“沉钒”中析出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可以调节pH,将转化为,也可以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尽可能析出完全;,溶液中的,;
    (5)根据题目信息,“煅烧”时,制得产品的化学方程式为:。
    17.(13分)苯乙烯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常用乙苯为原料合成。其反应原理如下:

    已知:上述反应的速度方程为,,其中、分别为正、逆反应速度常数,P为各组分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1)该反应中,部分化学键的平均键能数据如下表:

    C-H
    C-C
    C=C
    H-H
    键能
    413
    348
    X
    436
    请计算X=_______。
    (2)利用催化乙苯()脱氢的反应机理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乙苯中,α位的碳氢键键能小于β位的碳氢键键能
    B.通过降低焓变加快反应速率
    C.增加用量可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3)经研究表明,在固定空速(恒压)条件下该反应存在乙苯的转化率较低、氧化铁表明存在积碳等问题。若在起始加入一定量的水蒸气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加入水蒸气的作用是_______和_______。
    (4)100kPa下,反应气组成分别按照、、投料,乙苯平衡转化率随反应温度变化关系如图。
    ①图中的曲线是_______(填曲线标号)。
    ②图中M点的正反应速率和N点的逆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_______(填“>”“

    相关试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江苏B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江苏B卷)(全解全析),共20页。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A卷) (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A卷) (全解全析),共19页。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广东B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广东B卷)(全解全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A,【答案】D,【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