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3卤素及其化合物
展开上海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3卤素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3·上海杨浦·统考二模)下列药品易变质,其原因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漂粉精 B.溶液 C. D.烧碱
2.(2023·上海杨浦·统考二模)常温下,将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再向其中滴加的溶液,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3.(2023·上海崇明·统考一模)下列试剂不能用来鉴别SO2和H2S的是
A.新制氯水 B.品红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硫酸铜溶液
4.(2023·上海宝山·统考一模)证明的酸性强于,所选装置(A~F中)的连接顺序为
A. B.
C. D.
5.(2023·上海宝山·统考一模)漂粉精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6.(2023·上海徐汇·统考一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酸性:H2CO3>HClO B.原子半径:r(Al)<r(Cl)
C.碱性:NaOH>Al(OH)3 D.氧化性:S<Cl2
7.(2023·上海普陀·统考二模)下列实验中,能够正确描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索尔维法制纯碱,处理母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NH3+HCO=NH+CO
B.海水提溴工艺中,用纯碱溶液富集Br2:3Br2+3CO=5Br-+BrO+3CO2↑
C.用石灰乳制漂白粉:Ca2++2OH-+Cl2 =Ca2++Cl-+ClO-+H2O
D.用足量Na2S2O3的碱性溶液除去水中的Cl2:4Cl2+S2O+5H2O =10H++2SO+8Cl-
8.(2023·上海徐汇·统考一模)能用NaOH溶液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苯(液溴) B.CO2(HCl) C.NaHCO3(Na2CO3) D.乙醇(水)
9.(2023·上海徐汇·统考一模)下列离子常用“气体法”检验的是
A.SO B.NH C.Cl— D.Fe3+
10.(2023·上海徐汇·统考一模)关于漂粉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备 B.漂粉精在空气中会变质
C.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aCl2 D.漂粉精溶液有碱性与强氧化性
11.(2023·上海嘉定·统考一模)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 试剂 | 试纸或试液 | 现象 | 结论 |
A | 浓氨水、生石灰 | 红色石蕊试纸 | 变蓝 | NH3为碱性气体 |
B | 浓盐酸、浓硫酸 | pH试纸 | 变红 | HCl为酸性气体 |
C | 浓盐酸、二氧化锰 | 淀粉碘化钾试液 | 变蓝 | Cl2具有氧化性 |
D | 亚硫酸钠、硫酸 | 品红试液 | 褪色 | SO2具有还原性 |
A.A B.B C.C D.D
二、多选题
12.(2023·上海宝山·统考一模)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氯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a,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b的一种,两者如果混用会产生有毒气体
B.c的化学式为,是HClO的酸酐
C.a的浓溶液可与d的溶液反应制备
D.新制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三、实验题
13.(2023·上海·一模)Ⅰ.食盐中加KIO3可预防碘缺乏症。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下装置(C的加热装置已省略)制取KIO3并对其纯度进行测定。
(1)补全C中反应:_______
(2)B中存放的试剂为_______。
(3)该装置的设计缺陷是_______。
Ⅱ.再经过一系列分离提纯操作,得到KIO3固体。
已知:、2S2O+I2=S4O+2I-
取mg该产品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加稍过量的KI与盐酸溶液,加几滴淀粉指示剂,用0.2000mol/L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消耗标准液的平均体积为V mL。
(4)该操作中用到的定量仪器_______。
(5)若加入的盐酸过量对实验有无影响_______?请说明原因_______。
(6)计算该样品KIO3的纯度:_______(填数学表达式)。 [M(KIO3)=214g·mol-1]
(7)某同学为证明食盐中含有KIO3,请你帮他完成试剂的选择:家用食盐、干海带(含有)、_______(限选生活中常用的物质)。
四、原理综合题
14.(2023·上海普陀·统考二模)为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常见的含氯消毒剂有次氯酸盐、ClO2、有机氯化物等。用NaCl电解法生成ClO2的工艺原理示意图如图,发生器内电解生成ClO2。
完成下列填空:
(1)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上具有__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HClO的电子式是_________;
(2)Cl2性质活泼,易形成多种化合物。请说明NaCl的熔沸点比HCl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示意图,补充并配平ClO2发生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_____NaClO3+_____HCl =_____+_____H2O
若反应中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ClO2 _____mol。
(4)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不同pH环境中,相同浓度NaClO溶液的细菌杀灭率(%),实验结果如下表。
NaClO溶液浓度/ (mg·L-1) | 不同pH下的细菌杀灭率/% | ||
pH=4.0 | pH=6.5 | pH=9.0 | |
250 | 98.90 | 77.90 | 53.90 |
①NaClO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调节NaClO溶液pH时不能选用盐酸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
③由表中数据可推断,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家用消毒常用84消毒液而不采用次氯酸,说明其理由。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漂粉精变质的原因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遇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则变质原因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硫酸亚铁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铁离子,则变质原因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钠变质的原因为过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则变质原因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烧碱变质的原因为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则变质原因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由图可知,①点氯气与水反应所得溶液为氯气的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次氯酸浓度大于次氯酸根离子浓度,由电荷守恒关系可知,溶液中,故A错误;
B.由图可知,②点氯气与水反应所得溶液为氯气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次氯酸浓度大于次氯酸根离子浓度,故B错误;
C.由图可知,③点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次氯酸的混合溶液,溶液呈中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由方程式可知,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浓度相等,由物料守恒可得:,由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可知,溶液中,故C正确;
D.由图可知,④点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于次氯酸根离子浓度,故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A.SO2与氯水反应生成无色溶液,氯水与H2S反应生成黄色的S沉淀,可鉴别两种气体,A不符合题意;
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H2S不能,可鉴别,B不符合题意;
C.二者均与NaOH反应生成无色溶液,不能鉴别,C符合题意;
D.氢硫酸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S黑色沉淀,SO2不与CuSO4反应,可鉴别,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装置A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后通过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二氧化硫和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通过D除去过量的二氧化硫、通过C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二氧化碳气体进入F装置和次氯酸钙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沉淀;实验中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酸性大于碳酸大于;故连接顺序为;
故选B。
5.C
【详解】漂粉精有效成分为Ca(ClO)2,该物质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组成为盐类。
故选C。
6.B
【详解】A.CO2可以和NaClO溶液发生反应生成HClO,由此可知,酸性:H2CO3>HClO,A正确;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原子半径:r(Al)>r(Cl),B错误;
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Al,故碱性:NaOH>Al(OH)3,C正确;
D.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S<Cl,故氧化性:S<Cl2,D正确;
故选B。
7.B
【详解】A.索尔维法制纯碱的母液中还含有、在母液中加入生石灰以回收NH3,发生反应有:CaO+H2O=Ca2++2OH-、Ca2++OH-+→CaCO3↓+H2O、+OH-→NH3↑+H2O, 故不涉及NH3+=+,A错误;
B.海水提溴工艺中,用纯碱溶液富集Br2的离子方程式为:3Br2+3CO=5Br-+BrO+3CO2↑,B正确;
C.石灰乳在离子方程式书写时不能拆,故用石灰乳制漂白粉的离子方程式为:Ca(OH)2+Cl2 =Ca2++Cl-+ClO-+H2O,C错误;
D.碱性溶液中不可能生成大量的H+,用足量Na2S2O3的碱性溶液除去水中的Cl2的离子方程式为:4Cl2+S2O+10OH- =5H2O+2SO+8Cl-,D错误;
故答案为:B。
8.A
【详解】A.苯(液溴),氢氧化钠和液溴反应,和苯不反应,能用氢氧化钠除掉苯中的液溴,故A符合题意;
B.CO2(HCl),氢氧化钠和HCl、CO2都要反应,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钠除掉CO2中的HCl,故B不符合题意;
C.NaHCO3(Na2CO3),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钠除掉NaHCO3中Na2CO3,故C不符合题意;
D.乙醇(水),氢氧化钠溶液与乙醇、水互溶的,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钠除掉乙醇中水,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9.B
【详解】A.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为向待测液中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此法为沉淀法,故A不合题意;
B.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为向待测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说明待测液中一定含有铵根离子,此法为气体法,故B符合题意;
C.检验氯离子的方法为向待测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待测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此法为沉淀法,故C不合题意;
D.检验铁离子的方法为向待测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说明待测液中一定含有铁离子,此法为显色法,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A.漂粉精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备,A正确;
B.漂粉精在空气中易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而变质,B正确;
C.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C错误;
D.漂粉精溶液次氯酸钙是弱酸强碱盐显碱性,次氯酸根具有强氧化性,D正确;
故选C。
11.D
【详解】A.生石灰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有利于氨气的逸出,NH3制备可以采取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取,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则说明NH3为碱性气体,故A正确;
B.利用浓硫酸的高沸点性,可以制取HCl气体,pH试纸变红,则说明气体为酸性气体,故B正确;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可以制取Cl2,Cl2可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说明KI转化为I2,则说明Cl2有强氧化性,故C正确;
D.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是SO2的漂白性,故D错误;
故选D。
12.AC
【分析】由图可知,a为氯化氢、b为次氯酸盐、c为二氧化氯、d为氯酸盐。
【详解】A.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盐酸,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两者如果混用会发生的反应为次氯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气和水,有毒的氯气会污染环境,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c为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亚氯酸的酸酐,故B错误;
C.氯酸盐溶液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离子和水,该反应常用于制备氯气,故C正确;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故D错误;
故选AC。
13.(1)3Cl2+KI+6KOHKIO3+6KCl+3H2O
(2)饱和食盐水
(3)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4)滴定管
(5) 有 由2H++=H2O+S+SO2↑可知,盐酸过量将消耗更多的Na2S2O3溶液,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6)
(7)食醋,淀粉等
【分析】由题干装置图可知,装置A为实验室制备Cl2的装置,反应原理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装置B为除去Cl2中的HCl,以免消耗过多的KOH溶液,装置C为制备KIO3的装置,反应原理为:3Cl2+KI+6KOH=KIO3+6KCl+3H2O,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由分析可知,装置C为制备KIO3的装置,根据氧化还原配平可得该反应原理为:3Cl2+KI+6KOHKIO3+6KCl+3H2O,故答案为:3Cl2+KI+6KOHKIO3+6KCl+3H2O;
(2)由分析可知,装置B为除去Cl2中的HCl,故B中存放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
(3)由于氯气有毒,多余的氯气将污染环境,故该装置的设计缺陷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故答案为: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4)该操作为利用滴定原理来进行定量检测,故其中用到的定量仪器为滴定管,故答案为:滴定管;
(5)由2H++=H2O+S+SO2↑可知,若盐酸过量将消耗更多的Na2S2O3溶液,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答案为:有;由2H++=H2O+S+SO2↑可知,盐酸过量将消耗更多的Na2S2O3溶液,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6)根据题意有关系式:KIO3~3I2~6Na2S2O3,则n(KIO3)=n(Na2S2O3)=×0.2000mol/L×V×10-3L=×10-4mol,则原KIO3样品中含有的KIO3的质量为:×10-4mol××214g/mol,故其纯度为:=
故答案为:;
(7)根据反应方程式:和I2遇到淀粉溶液变蓝的特性可知,为了证明食盐中含有KIO3,可以选用试剂:家用食盐、干海带(含有I-)、食醋,淀粉等来完成,故答案为:食醋,淀粉等。
14.(1) 2
(2)NaCl是离子晶体,而HCl是分子晶体
(3) 5NaClO3+6HCl =6ClO2↑+5NaCl+3H2O 2.4
(4) ClO-+H2OHClO+OH- NaClO+2HCl=NaCl+Cl2↑+H2O产生有毒气体Cl2污染环境 等浓度的NaClO溶液pH越大,细菌杀灭率越小 HClO见光易分解,不易保存,而次氯酸钠性质较稳定则易保存
【详解】(1)已知Cl是17号元素,则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5,故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上具有2种不同能量的电子,H、Cl原子能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O需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HClO的电子式是,故答案为:2;;
(2)由于NaCl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离子晶体,而HCl为共价化合物,形成分子晶体,故NaCl的熔沸点比HCl高,故答案为:NaCl是离子晶体,而HCl是分子晶体;
(3)根据示意图,ClO2发生器中发生NaClO3和HCl反应生成NaCl和ClO2的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可得,该学反应方程式为:5NaClO3+6HCl =6ClO2↑+5NaCl+3H2O,反应中转移电子为5e-,若反应中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ClO2 2.4mol,故答案为:5NaClO3+6HCl =6ClO2↑+5NaCl+3H2O;2.4;
(4)①NaClO是强碱弱酸盐,故Cl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lO-+H2OHClO+OH-,故答案为:ClO-+H2OHClO+OH-;
②由于NaClO+2HCl=NaCl+Cl2↑+H2O生成有毒气体Cl2,故调节NaClO溶液pH时不能选用盐酸,故答案为:NaClO+2HCl=NaCl+Cl2↑+H2O产生有毒气体Cl2污染环境;
③由表中数据可推断,等浓度的NaClO溶液pH越大,细菌杀灭率越小,故答案为:等浓度的NaClO溶液pH越大,细菌杀灭率越小;
④由于HClO见光易分解,不易保存,而次氯酸钠性质较稳定则易保存,故家用消毒常用84消毒液而不采用次氯酸,故答案为:HClO见光易分解,不易保存,而次氯酸钠性质较稳定则易保存。
吉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5卤素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吉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5卤素及其化合物,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5卤素及其化合物、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湖南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5卤素及其化合物、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3卤素、氮族元素、氧族元素、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河南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3卤素、氮族元素、氧族元素、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