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重难点06 运动与测量-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重难点06 运动与测量-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6运动与测量解析版docx、重难点06运动与测量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项三 运动与测量
重难点06 运动与测量
考点一 、 长度与时间测量
1. 长度的测量
① 长度估测:黑板长2.5 m、课桌高0.7 m、篮球直径24 cm、指甲宽度1 cm、铅笔芯直径1 mm、新铅笔长1.75 dm、手掌宽1 dm、墨水瓶高6 cm
② 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累积法、平移法、化曲为直法、化直为曲法
2. 刻度尺的使用及注意点
① “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② “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③ “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长度时,要从整刻度开始),有刻度的一边必须紧贴被测物体。
④ “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⑤ “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⑥ “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3. 时间的测量及机械停表的使用
① 量程和分度值:机械停表的外圈(大圈)以秒为单位,内圈(小圈)以分为单位,不同停表量程和分度值会不同,量程以小圈为准。如左图中量程为30 min,内圈分度值为0.5 min,外圈为0.1 s;右图中量程为15 min,内圈分度值为0.5 min,外圈为0.1 s。
② 机械秒表的使用:按动秒表上的按钮,使之启动、暂停和归零。一般是由小表盘和大表盘构成,计数等于小表盘的时间加大表盘的时间,如图,小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15分钟,分度值是min分,大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60秒,分度值是s秒。
③ 读数:内圈示数+外圈示数。左图中内圈示数不足1小格(30 s),所以只需读出外圈示数19.6 s即可;如果内圈指针在1、2小格之间,则示数为30 s+19.6 s=49.6 s。右图中外圈有两排刻度,分别为0~30 s、30~60 s,要由内圈指针位置来确定读哪一圈的示数,如果没超过半个大格,按0~30 s读数,如果超过半个大格,按30~60 s读数。右图中内圈指针超过了3和4中间的刻线,内圈读为3 min,即180 s,外圈按30~60 s读数,为38.3 s,所以停表示数为180 s+38.3 s=218.3 s。
考点二 、 运动的描述及速度
1. 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
2.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
3.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4. 公式:,s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t表示物体通过相应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只是说某物体的速度是10m/s,不能够全面表示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想全面反映物体的运动还要说明它是向什么方向运动的。
5. 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秒(或)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或)
考点三、速度与平均速度
1. 物体运动速度发生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2. 物体在做变速运动时,可能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也可能是快慢改变,还可能是方向和快慢同时改变。
3. 对于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利用v=s/t来计算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4. 平均速度能粗略地描绘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不能反映出物体的运动细节。
拓展:
① 生活中变速运动比较常见,我们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② 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内)的快慢程度。
考点四、直线运动及相遇、追及问题
1.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考点五、运动的相对性及参照物
1. 参照物
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参照物是我们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① 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的。
②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③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选定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考点六、图像与实验题型
1. 用v–t图象和s–t图象解决运动问题的方法
① 运动图像分为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两种。一般纵轴是路程s或速度v,横轴是时间t,分别为路程随时间或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认识运动图像要做到:一看纵轴,二看图像,三看时间。
“一看纵轴”:首先要看纵轴是路程还是速度。纵轴是路程的,即为路程时间图像;纵轴是速度的,即为速度时间图像。如图,左图是路程时间图像,右图是速度时间图像。
“二看图像”:指的是图像的形状。图像是直线还是曲线,图像关键点所对应的坐标值。图像是直线的表示路程(或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平行于时间轴的不变化)。左图中,物体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时,分为三个变化过程;右图中,甲物体的速度变化分为三段,乙物体速度变化分为两段。
“三看时间”:指的是每一变化过程所对应的时间。左图中,第一段经历了20s,第二段经历了10s,第三段经历了10s;
② 在认清运动图像基础上,如何运用运动图像,是能否快速解答此类问题的重点。应用运动图像要注意以下几点:
2. 测量物体平均速度
① 实验目的: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② 实验原理:v=。
③ 测量器材:刻度尺、停表。
④
⑤ 实验步骤:
1) 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
2) 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
3) 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v=,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 将挡板移至斜面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⑥ 表格: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注释:
(1) 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度较慢方便计时。
(2) 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考点一:长度与时间测量
【探究重点】
1. 长度测量:注意分度值的判断;注意考点的渗透,如在凸透镜实验中测量透镜焦距的过程中注意光具座分度值判断
2. 时间测量:检查指针是否正对零刻度,如不准,应记下其读数,并对结果作修正;实验中切勿摔碰,以免震坏;实验完毕,应让停表继续走动,使发条完全放松。
【真题精讲】
1. (2022·四川自贡)目前,自贡九年级物理课本厚度最接近( )。
A. 1cm B. 10cm C. 20cm D. 50cm
【巩固训练】
2. (2022·江苏连云港)如图所示,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及速度
【探究重点】
注意比较运动快慢的三种方式;速度换算:1m/s=3.6km/h
【真题精讲】
3. (2022·贵州贵阳·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轿车司机从右后视镜中观察到同向驶来一辆越野车,下一时刻越野车在后视镜中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设两车均匀速向前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后视镜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越野车在轿车司机的左后方行驶
C.越野车比轿车行驶的速度大 D.越野车相对于轿车是静止的
【巩固训练】
4. (2022·广东广州)小苏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测此过程小苏( )。
A. 步长约为2m B. 每分钟步行15km
C. 平均速度为4km/h D. 步行3km用时15min
考点三:速度与平均速度
【探究重点】
1. 若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v=s/t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在计算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真题精讲】
5. (2022·四川凉山)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300米内甲车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车运动的时间;
B. 甲车运动的速度为20米每秒;
C.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两车在20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巩固训练】
6. (2020新疆)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若冰壶以1.6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则冰壶以3.2m/s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 )
A.8m B.16m C.24m D.32m
考点四:直线运动及相遇、追及问题
【探究重点】
注意理解“通过”与“完全通过”的区别
注意同向和相向的速度关系,注意相遇和追及的路程关系
【真题精讲】
7. 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
A. 5m/s B. 10m/s C. 15m/s D. 20m/s
【巩固训练】
8. (2020遵义)小芳站在斑马线路口等绿灯时,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小芳是______的;若马路宽度为25m,人行绿灯时间为20s,等绿灯亮后小芳至少以______m/s的平均速度才能安全通过马路。
考点五:运动的相对性及参照物
【探究重点】
1. 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 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对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往往不同。
3. 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的参照物。
4. 如果处在运动的物体中,人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真题精讲】
9. (2022·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中有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的“轻舟”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轻舟 B.山峰 C.船夫 D.船舱
【巩固训练】
10.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成功返回地球,这是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他们随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但我们在电视上看他们在天和舱内却觉得静止不动(如图),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天和舱
C.地球 D.月亮
考点六:图像与实验题型
【探究重点】
解决图像问题要看清坐标系横轴和纵轴上的点各代表什么,单位是啥。可以通过图线判断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然后应用相应的规律来研究问题。
图(1) 路程时间图像图 (2) 速度时间图像
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由图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乙的速度小。
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运动),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减速运动)。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是速度公式,常用工具有刻度尺、停表(或计时器)
【真题精讲】
11. (2022·上海·中考真题)甲、乙两辆车同时在同一平直道路上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8秒两车相距40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则它们( )
A.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B.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C.可能从同一地点出发,且v甲=10米/秒
D.一定从同一地点出发,且v乙=5米/秒
【巩固训练】
12. 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 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末,乙物体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前2s内,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在向东运动
D.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1. 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B.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能作为参照物
C.判断—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与选取的参照物有关
D.一般情况下,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
2. (2020泰安)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
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
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
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有②④正确 C. 只有①③正确 D. 只有②③正确
3. (2022·四川自贡)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 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相等
C. 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 D.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4. 甲、乙两名同学从同一起点出发,沿平直公路运动到相同终点。甲在前一半时间里以3m/s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前一半路程中以3m/s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乙到达终点的时间之比为( )
A.24∶25 B.25∶24 C.4∶5 D.5∶4
5. (2020娄底)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6. (2022·四川德阳)(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
7. (2021·江苏扬州市·中考真题)2020年12月11日,扬州进入高铁时代,在高铁上行驶的动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______ ,靠近村庄的铁路两侧安装隔音板是在______控制噪声,G8264次列车从扬州东站至宝应站用时27分钟,铁路线长约94.5km,其平均速度约是______km/h。
8. 小明同学利用相机的多次曝光拍摄了一辆做直线运动的轿车,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拍摄时间间隔设定为1s,轿车车身长为3.6m,以A为计时起点,前4s内轿车是在______(选填“加速”或“减速),第2s内轿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9. (2022·陕西省) 2021年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举行,苏炳添以9.95秒的成绩夺得了男子100米冠军。如图所示,比赛中以看台为参照物,苏炳添是______的,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由于他具有______,他完成百米比赛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0. 小刚同学在周末从家到公园游玩,他先步行一段路程后中途停了几分钟,剩下的路程骑自行车,共历时10min到达公园。他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求小刚同学:
(1)步行时间为___________min;
(2)骑自行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_ m/s;
(3)从家到公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km/h。
11. (2020枣庄)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 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______;
(4)小球在AD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D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v2(选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难点14 电路与电阻-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14电路与电阻解析版docx、重难点14电路与电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11 浮力-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11浮力解析版docx、重难点11浮力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10 压强-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10压强解析版docx、重难点10压强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