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下学期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常考易错题汇编卷多套(WORD版,含答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高频易错题检测卷六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高频易错题检测卷九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1—5单元综合质量检测卷一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1—5单元综合质量检测卷五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1—5单元综合质量检测卷四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高频易错题检测卷八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高频易错题检测卷八,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高频易错题检测卷八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在﹢2.8、﹣1、﹢10、0、﹣、﹣1.2中,正数有( )个。
A.2 B.3 C.4
2.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小明向东走10m,记作﹢10m,向西走5m,记作( )。
A.5m B.﹣5 C.﹣5m
3.下面的图是按一定的比例缩小,x=( )。
A.10 B.8 C.7.5
4.小明将2000元存入银行3年,利率2.5%,到期后一共取( )钱。
A.150元 B.160元 C.2150元
5.李庄乡去年苹果大丰收,一共收苹果2.3万吨,比前年增产了一成五。李庄乡前年收苹果多少万吨?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6.把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积是( )立方分米。
A.56.52 B.169.56 C.51.48
7.在如图中,旋转后可以得到的是图( )。
A. B. C.
8.张明家的客厅长6米,宽4米,在练习本上画出平面图,选取比例尺( )较合适。
A.1∶10 B.1∶100 C.1∶1000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6分)
9.如果气温上升5℃,记作﹢5℃,那么气温下降10℃,记作( ),﹢8℃表示的意义是( )。
10.一辆自行车打八五折后售价153元,这辆自行车打折后便宜了( )元。
11.李奶奶把3000元存入银行一年,年利率是1.75%,到期后可从银行取回________元钱。
12.下面是甲、乙两名同学把同样的圆柱(底面半径是2cm,高是4cm)平均切成两部分的不同切法。甲切分后,图形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 )cm²;乙切分后,图形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 )cm²。
13.30的因数有( ),选择其中4个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14.下面的表格被明明弄脏了,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弄脏处的数是( );如果x和y成反比例,那么弄脏处的数是( )。
x | 6 | |
y | 12 | 24 |
15.一种精密零件长是6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20∶1的图纸上,长应画( )厘米。
16.一根圆柱形木料的底面半径0.2米,长10米,把它截成2米长的小段,截成的这些短圆柱形木料的表面积和比原来木料表面积增加( )平方米。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8分)
17.商家对消毒液打八折促销,活动结束后再提价20%就可以恢复原来的价格。( )
18.小敏向北走了300米记作﹢300米,那么﹣450米表示小敏向南走了450米。( )
19.把圆柱体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高与直径的比是π∶1。( )
20.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6倍。( )
四、计算题(共6分)
21.(6分)计算如图图形的表面积或体积。
(1)求表面积。(单位:cm)
(2)求体积。(单位:cm)
22.(6分)解方程。
= ∶x=∶4 x∶=13.6∶2
五、解答题(共48分)
23.(6分)在一次速算比赛中,六(1)班的平均分为85分,把高于平均分的记作正数,低于平均分的记作负数。(如86分记作﹢1分,84分记作﹣1分)老师将第一排三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8分、﹣5分和﹢3分,这三名同学的平均分是多少?
24.(6分)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共2200元,甲商品按的利润定价,乙商品按的利润定价,后来因市场需求,商品按定价打九折出售,结果可获利140元。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各是多少元?
25.(6分)将一个圆锥形糕点沿着高切成两块,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2平方厘米,测得圆锥形糕点的高是7厘米,原来这个圆锥形糕点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6.(6分)如图所示,玻璃容器的底面直径是8厘米,它的里面装有一部分水,放入一个底面积为15.7平方厘米的圆锥形铅锤后,水面上升了0.6厘米。这个圆锥形铅锤的高是多少厘米?
27.(6分)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南京的铁路线长24厘米,李老师乘坐时速为100千米的列车从北京出发,到达南京时要用多长时间?
28.(6分)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10平方米需120块方砖,那么360块方砖能铺地多少平方米?(用比例解)
29.(12分)下图方格纸上的“点”表示轮船的航行速度。
(1)轮船的行驶速度是________千米/时,轮船行驶所用时间和路程成________比例。
(2)这艘轮船2.5时行驶了多少千米?
(3)这艘轮船行了180千米,行驶了多少时?
参考答案
1.A
【分析】比0大的数是正数,如3、500、4.7、,这些数都是正数。正数可以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比0小的数是负数,也可以说在正数的前面添上负号“﹣”的数,如﹣3、﹣500、﹣4.7,这些数都是负数。特别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详解】在﹢2.8,﹣1,﹢10,0,﹣,﹣1.2中,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8,﹢10是正数,共2个;﹣1,﹣,﹣1.2是负数,共3个。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熟记正负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C
【分析】东和西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如果规定向东为正,用“﹢”表示,那么向西为负,用“﹣”表示,向西的路程前面加上负号即可。
【详解】分析可知,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小明向东走10m,记作﹢10m,向西走5m,记作﹣5m。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及应用,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C
【分析】由于图形是按-定的比例缩小的,所以原来长比现在的长的比值和原来宽比现在的宽的比值相等,所以根据图中数据列比例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
12∶x=8∶5
解:8x=12×5
8x=60
x=60÷8
x=7.5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比例的应用,根据图中数据列比例解答即可。
4.C
【分析】本题中,本金是2000元,利率是2.5%,存期是3年,要求到期后共能取回多少元,求的是本金和利息的和,根据关系式:本息=本金+本金×利率×存期,解决问题。
【详解】2000+2000×2.5%×3
=2000+150
=2150(元)
到期后一共取2150元钱。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属于利息问题,熟记对应的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B
【分析】去年比前年增加一成五,也就是去年比前年增加15%,把前年的产量看作单位“1”,去年的产量相当于前年产量的(1+15%),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详解】2.3÷(1+15%)
=2.3÷1.15
=2(万吨)
列式正确的是:2.3÷(1+15%)。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关键是理解几成的含义,几成就是百分之几十,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6.A
【分析】根据题意,把一个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那么这个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都等于正方体的棱长,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3.14×(6÷2)2×6
=×3.14×9×6
=3.14×18
=56.52(立方分米)
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的体积是56.52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圆锥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明确把一个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底面直径、高与正方体棱长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C
【分析】根据面动成体判断出各选项中旋转得到立体图形即可得解。
【详解】A.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可以得到一个圆锥;
B.以长方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可以得到一个圆柱;
C.以直角梯形的下底为轴旋转,可以得到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组合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线、面、体,熟悉并判断出旋转后的立体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8.B
【分析】6米=600厘米,4米=400厘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结合实际和选项,选取合适的比例尺即可。
【详解】A.600÷10=60(厘米),那么客厅长6米画在比例尺为1∶10的图上是60厘米。练习本不够大,画不下,所以这个比例尺不合适;
B.600÷100=6(厘米),400÷100=4(厘米),此时,客厅长在图上画6厘米,宽在图上画4厘米。此时练习本大小合适,所以张明家的客厅在练习本上画出平面图,选取比例尺1∶100较合适;
C.600÷1000=0.6(厘米),此时客厅长画在比例尺为1∶1000的图上,只有0.6厘米,图形过小,所以这个比例尺不合适;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尺,明确比例尺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9. ﹣10℃ 气温上升8℃
【分析】主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如果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相对的就用负表示。气温上升记作“﹢”,那么气温下降就记作“﹣”,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气温上升5℃,记作﹢5℃,那么气温下降10℃,记作﹣10℃,﹢8℃表示的意义是气温上升8℃。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
10.27
【分析】把这辆自行车的原价看作单位“1”,打八五折后售价153元,即售价153元是原价的85%,单位“1”未知,用除法求出原价;再用原价减去售价,就是便宜的价钱。
【详解】原价:
153÷85%
=153÷0.85
=180(元)
便宜:180-153=27(元)
这辆自行车打折后便宜了27元。
【点睛】本题考查折扣问题,几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几;掌握原价、现价、折扣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1.3052.5
【分析】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据此先求出利息,再将利息加上本金,求出到期后可以从银行取回多少钱。
【详解】3000×1.75%×1+3000
=52.5+3000
=3052.5(元)
所以,到期后可从银行取回3052.5元钱。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率问题,掌握利息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12. 25.12 32
【分析】第一种切割方法,把圆柱切割成两部分后,表面积增加了2个圆柱的底面积,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即可得解;
第二种切割方法,把圆柱切割成两部分后,表面积增加了2个以圆柱的高为长,直径为宽的长方形的面积;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3.14×22×2
=3.14×4×2
=25.12(cm2)
即甲切分后,图形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5.12cm2。
2×2×4×2=32(cm2)
即乙切分后,图形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32cm2。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抓住圆柱的切割特点,得出切割后增加部分的面的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 1、2、3、5、6、10、15、30 1∶3=10∶30
【分析】列乘法算式找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一组一组地写出所有积是这个数的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据此在30的因数中找出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用等号连接即可。
【详解】30=1×30=2×15=3×10=5×6
1∶3=、10∶30=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选择其中4个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1∶3=10∶30。(答案不唯一)
【点睛】关键是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理解比例的意义。
14. 12 3
【分析】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x与y的比值一定,据此列式解答即可;如果x和y成反比例,那么x和y的乘积一定,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解:设弄脏处的数是a。
如果x和y成正比例,则:
6∶12=a∶24
12a=144
12a÷12=144÷12
a=12
如果x和y成反比例,则:
6×12=24a
24a=72
24a÷24=72÷24
a=3
【点睛】明确x和y成正比例,那么x与y的比值一定,如果x和y成反比例,那么x和y的乘积一定是解题的关键。
15.12
【分析】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则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把题中数据代入公式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6×20=120(毫米)
120毫米=12厘米
所以,长应画12厘米。
【点睛】掌握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换算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6.1.0048
【分析】圆柱形木料10米,截成2米的小段,一共能截成10÷2=5(段)。截了5-1=4(次)。截1次会木料的表面积会增加2个底面积,4次一共增加8个底面积。根据圆柱的底面半径可以求得其底面积,再乘8即可得到增加的面积。
【详解】10÷2=5(段)
5-1=4(次)
3.14×0.22×(4×2)
=3.14×0.04×8
=0.1256×8
=1.0048(平方米)
截成的这些短圆柱形木料的表面积和比原来木料表面积增加1.0048平方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关键要理解增加了几个面。
17.×
【分析】将原价设为1,看作单位“1”;先用1乘80%,求出打八折后的价格;再将打八折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用打八折后的价格乘(1+20%),计算出再提价20%后的价格,看是否等于1即可。
【详解】假设原价为1
八折=80%
1×80%×(1+20%)
=0.8×1.2
=0.96
0.96<1
即商家对消毒液打八折促销,活动结束后再提价20%不能恢复到原来的价格。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百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明确折扣和百分数对应的单位“1”是关键。
18.√
【分析】此题主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向北走记为正,则向南走就记为负,直接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敏向北走了300米记作﹢300米,那么﹣450米表示小敏向南走了450米。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
19.√
【分析】如果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假设圆柱的底面直径是1,求出圆柱的底面周长即高,然后用高比上底面直径即可。
【详解】假设圆柱的底面直径是1,则高为π
圆柱的高∶底面直径=π∶1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圆柱的展开图,明确侧面沿高剪开如果是一个正方形,则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20.×
【分析】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面积按照32∶12放大,据此确定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数。
【详解】32∶12=9∶1,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9倍,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图形放大或缩小是指对应边放大或缩小。
21.(1)276.32cm2
(2)320.28cm3
【分析】(1)圆柱的表面积为两个底面积加侧面积;
(2)组合图形的体积为圆锥的体积加圆柱的体积。
【详解】(1)3.14×(4÷2)2×2+3.14×4×20
=3.14×22×2+12.56×20
=3.14×4×2+251.2
=12.56×2+251.2
=25.12+251.2
=276.32(cm2)
(2)3.14×(6÷2)2×4×+3.14×(6÷2)2×10
=3.14×32×4×+3.14×32×10
=3.14×9×4×+3.14×9×10
=3.14×4×3+3.14×90
=12.56×3+282.6
=37.68+282.6
=320.28(cm3)
22.x=2;x=3;x=1.7
【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7.2,解出方程;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解出方程;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2,解出方程。
【详解】=
解:7.2x=1.8×8
7.2x=14.4
x=14.4÷7.2
x=2
∶x=∶4
解:x=×4
x=
x=÷
x=×2
x=3
x∶=13.6∶2
解:2x=×13.6
2x=3.4
x=3.4÷2
x=1.7
23.87分
【分析】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把高于平均分85分的记作正数,低于平均分85分的记作负数;根据三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8分、﹣5分和﹢3分,先分别求出这三名同学的成绩,再根据平均分的求法,用这三名同学的成绩之和除以3,即可求出这三名同学的平均分。
【详解】85+8=93(分)
85-5=80(分)
85+3=88(分)
(93+80+88)÷3
=261÷3
=87(分)
答:这三名同学的平均分是87。
【点睛】掌握正负数的意义,知道以哪个数为标准,规定超出标准的为正,低于标准的为负。
24.甲商品的成本是1400元,乙商品的成本是800元
【分析】由题意可知,设甲成本为元,则乙为元,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甲商品的定价是(1+20%)x元,乙商品的定价是(2200-x)×(1+15%),然后根据原价×折扣=现价,现价-成本=利润,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甲成本为元,则乙为元。
(元)
答:甲商品的成本是1400元,乙商品的成本是800元。
【点睛】本题考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明确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5.65.94立方厘米
【分析】把圆锥沿着高切成两块截面是两个等腰三角形,切开之后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先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再利用“底=三角形的面积×2÷高”求出三角形的底边,即圆锥的底面直径,最后利用“”求出圆锥的体积,据此解答。
【详解】底面直径:42÷2×2÷7
=21×2÷7
=42÷7
=6(厘米)
底面半径:6÷2=3(厘米)
体积:×3.14×32×7
=(3.14×7)×(×32)
=21.98×3
=65.94(立方厘米)
答:原来这个圆锥形糕点的体积是65.94立方厘米。
【点睛】根据增加部分的面积求出圆锥的底面半径,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6.5.76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圆锥形铅锤放入容器中,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等于这个圆锥形铅锤的体积,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圆锥的体积公式:V=Sh,那么h=V÷÷S,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3.14×(8÷2)2×0.6÷÷15.7
=3.14×16×0.6×3÷15.7
=30.144×3÷15.7
=90.432÷15.7
=5.76(厘米)
答:这个圆锥形铅锤的高是5.76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柱的体积公式、圆锥的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7.12小时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北京到南京的实际距离,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24÷=24×5000000=120000000(厘米)=1200(千米)
1200÷100=12(小时)
答:到达南京时要用12小时。
【点睛】关键是掌握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方法,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28.30平方米
【分析】设360块方砖能铺地x平方米,根据方砖数量∶铺的面积=每平方米方砖数量(一定),列出正比例算式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360块方砖能铺地x平方米。
360∶x=120∶10
120x=360×10
120x÷120=3600÷120
x=30
答:360块方砖能铺地30平方米。
【点睛】关键是确定比例关系,比值一定是正比例关系。
29.(1)20;正
(2)50千米
(3)9时
【分析】(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填空,由图象可以看出轮船行驶所用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
(2)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代入计算即可。
(3)根据时间=路程÷速度,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1)120÷6=20(千米/时),轮船的行驶速度是20千米/时,轮船行驶所用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
(2)20×2.5=50(千米)
答:这艘轮船2.5时行驶了50千米。
(3)180÷20=9(时)
答:行驶了9时。
【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比例的应用,明确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高频易错题检测卷八,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高频易错题检测卷九,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高频易错题检测卷六,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