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六中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六中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共24分)
1. 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一个小白鼠的受精卵中,成功培育出转基因超级鼠。转基因超级鼠比与它同胎出生的对照小白鼠的生长速度快2-3倍,个体体积大1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生长激素基因中含有多个DNA分子 B. 鼠的生长速度和个体体积是一对相对性状
C. 转基因超级鼠表现出转入基因控制的性状 D. 转基因超级鼠的相关性状不再受环境影响
2.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
C.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间接证据
D.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3. 比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常用的方法。如图是物种甲化石和物种乙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情况示意图。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种乙比物种甲结构复杂
B. 物种甲形成的时间比物种乙早
C. 物种甲由物种乙进化而来
D. 与物种甲相比,物种乙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长
4.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为:制备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B. 为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转动转换器换用较大倍数的物镜
C. 为观察叶片组织,制作临时切片时应选用最薄的切片,并用碘液染色
D. 一只健康的水蚤可用于探究清水和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其心率的影响
5. 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某市想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最好采用(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归纳法 D. 实验法
6. 山羊由于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因而,牧民养羊的数量持续上升,但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还有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结果,随山羊数量的增多,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生物( )
A. 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 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C. 不能适应环境 D. 对环境的刺激做出了反应
7. 流程图能够帮助你理解某组事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发生的,它能有效地概括出某过程的各个阶段,或某一程序的各个步骤。下列流程图不合理的是( )
A. 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B. 青春期的男孩出现遗精的过程:睾丸→输精管→尿道→体外
C. 细菌、真菌的培养过程: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D. 对光时光线通过显微镜的路径: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
8. 下列关于植物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能够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B. 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C. 果树的扦插,农作物的播种都属于有性生殖
D.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够短时间内大批量地培育出植物新个体
9. 在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属于传染源的是( )
A. 已患过天花的健康儿童 B. 患有狂犬病的狗
C. 痢疾病人排出的粪便 D. 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毛巾
10. 如图是植物嫁接的示意图,有关如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接穗
B. ②是砧木
C. ①和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嫁接成功的关键
D. 结出的果实是硬籽石榴
11. 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脱壳后的蝉属于( )
A. 卵 B. 幼虫 C. 蛹 D. 成虫
12. 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B. 米勒实验证明原始地球能产生有机物
C.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13. 某小组在测定花生果实长度时,提出下列四种取样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1枚
B. 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35枚
C. 从大花生中取1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1枚较小的
D. 从大花生中取40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40枚较小的
14. 郑州市的许多街道都种植有树状月季,常常可以看到同一株树状月季上面开放着不同颜色的花朵。下列繁殖方式与树状月季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 截取菊花嫩枝插入土壤培育形成新植株 B. 播撒到土壤中的小麦种子萌发出小麦植株
C. 竹子的地下茎破土而出长成新竹子 D. 摘取椒草叶片插入水中形成新植株
15. 某同学将新鲜鸡蛋放在清水中加热,当把水温加热到约60℃时,他发现鸡蛋的表面出现了一层细密的气泡。对这一现象,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 蛋壳表面的物质受热后变成气泡吸附在蛋壳表面
B. 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受热后吸附在蛋壳表面
C. 鸡蛋内的气体通过蛋壳表面的气孔排出后吸附在蛋壳表面
D. 蛋壳中的某些物质遇热后变为气泡吸附在蛋壳表面
16. 以下科学探究活动中利用了对照实验方法的是( )
A. 观察菜豆种子结构 B. 调查校园中植物种类
C.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D. 测定种子发芽率
17.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以下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数据与预期差距较大,也不能根据预测进行修改
B. 显微镜下物像与标本移动方向一致
C.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D. 培养细菌菌落时,培养基配制好后立即接种,以减少污染
18. 最早关于荔枝的文献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文中写作“离支”,割去枝丫之意。原来,古人已认识到,这种水果不能离开枝叶,假如连枝割下,保鲜期会加长。荔枝花的以下结构中,能发育形成荔枝种子的是( )
A. 花药 B. 胚珠 C. 花丝 D. 子房壁
19. 我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张丽珠教授,这项生物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殖辅助技术,解决了许多婚后无子家庭的忧愁,你认为这项技术的特点是( )
A. 无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B. 无性生殖、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C.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D.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20. 2018年2月,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将发育初期的人类卵细胞培育为成熟的卵细胞,成熟的卵细胞可以完成受精作用,这为生育治疗提供了新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应从子宫中提取发育成熟的卵细胞
B. 成熟的卵细胞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C. 成熟卵细胞中包含个体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D. 成熟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
21. 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大常见高发癌症,自2017年8月份二价宫颈癌疫苗在我省上市之后,时隔三个月,接种年龄更宽泛、病毒预防面更广的四价宫颈癌疫苗“佳达修”也顺利上市。科学家发现HPV(人乳头瘤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宫颈癌疫苗就是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免疫角度来说,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体
B. 接种疫苗的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
C. 从预防传染病角度来说,接种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D. 接种宫颈癌疫苗后就可以保证不患宫颈癌
22. 下列关于动植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粒鸡蛋就是一个卵细胞
B. 组织培养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
C. 将红玫瑰枝条嫁接在白玫瑰上,会开出粉色玫瑰花
D. 昆虫的发育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23. 中国十大名茶中安徽占三成,扦插是茶的主要繁殖方法,下列与扦插具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苹果的嫁接繁殖 B. 桂花的压条繁殖 C. 郁金香的组织培养 D. 花生的种子繁殖
24. 下列植物生殖现象,属于有性生殖方式的是( )
A. 脱离原有植株的椒草和秋海棠叶片长出新根,成为新植株
B. 桃树和玉米在开花以后会结出果实和种子,种子萌发后长成新植株
C. 带有芽眼的马铃薯茎块发芽,被移栽后长成新植株
D. 被嫁接在黑枣砧木上的柿树枝条和砧木一起长成新植株
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25. 如图为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和脊椎动物进化树,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火花放电模拟原始闪电,则①模拟的是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没有 。在u型管中检测到了 (有机小分子);说明在原始大气条件下可形成有机小分子,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2)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是 。
(3)脊椎动物进化的总趋势: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 。
(4)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 的结果,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6. 沙棘是一种落叶灌木,对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干旱贫瘠土壤和轻度盐碱地上也能生长。
(1)沙棘花是单性花。雄花开放时,花粉随风散落在雌花柱头上,经过传粉和 ______作用后,雌花结出果实。每颗沙棘果实中仅有一粒种子,由此推测沙棘雌花的子房中只有一枚 ______。
(2)为了解决盐碱地区沙棘的种植问题,研究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盐溶液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①实验时每组选取50粒沙棘种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
②将每组种子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盐溶液中浸种,以蒸馏水为对照,除了水分,沙棘种子萌发还需要的外界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一点)。
③对沙棘种子的萌发率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据图可知,当用浓度为 ______盐溶液处理时,沙棘种子萌发率最高;当盐浓度达60mmol/L后,显著抑制了沙棘种子的萌发。
(3)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钙离子对60mmol/L的氯化钠盐溶液浸种的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图2,可以得出钙离子 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缓解盐碱土壤对沙棘种子萌发影响;由此给出一条提高盐碱地中沙棘种子发芽率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1分)
27. 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凭坚强的毅力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豌豆杂交实验,从中发现了重要的遗传学规律。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也仿照科学家设计并实施了四组豌豆杂交实验,统计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及数量
紫花
白花
第一组
紫花
白花
98
0
第二组
白花
白花
0
96
第三组
紫花
紫花
74
25
第四组
紫花
白花
49
48
(1)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是由______控制的。第一组中亲代是紫花,子代也是紫花的现象叫______。
(2)根据表中第______组和______组的遗传性状统计结果,可推断出是______显性性状。
(3)若用R和r分别表示豌豆花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第三组中子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4)经过研究得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
(5)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的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前者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
28. 疫苗接种被认为是医学科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疫苗研发的主要阶段包括:分离获得毒株→制成疫苗→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审批上市。那么如何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某科研团队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
(1)实验过程中,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______。
(2)实验结果:仅A组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两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标 ______,说明疫苗X对小鼠是安全有效的。
(3)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小鼠实验筛选出的疫苗,还需要用灵长类动物(如猴)实验评估疫苗,进一步确认安全有效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从进化角度分析,支持用灵长类动物实验评估疫苗的理由是 ______。
(4)接种疫苗是对抗新冠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防范措施。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接种疫苗属于 ______,从免疫的类型来看,接种疫苗预防新冠肺类属于 ______免疫。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每个DNA的分子中含有多个基因,生长激素基因是位于DNA分子上的,A错误
B、鼠的生长速度和个体体积不是同一性状,因此不是一对相对性状,B错误
C、转基因技术证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生物可以表现出转入基因控制的性状,C正确
D、小鼠体型上与亲代有差异除受遗传物质影响外,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错误
故选:C。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转基因技术的概念、过程、原理,通过举例来证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答案】C
【解析】解:A、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A正确;
B、地球上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物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
C、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C错误;
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D正确。
故选:C。
(1)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2)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注意灵活答题。
3.【答案】D
【解析】解:A、物种乙生活的年代距今比物种甲更长,因此物种乙的结构可能比物种甲的结构简单。错误;
B、物种甲形成的时间可能比物种乙晚,错误;
CD、物种甲形成的时间比物种乙要晚,与物种甲相比,物种乙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长。而不能说物种甲是由物种乙进化而来的,C错误,D正确;
故选:D。
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
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和生物的进化相一致即平行关系。
4.【答案】A
【解析】解:A、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实验步骤:配置培养基,首先要配置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原因细菌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而不是琼脂,琼脂是一种沸腾冷却后能胶化成固体的物质;高温灭菌,对配置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防止其他细菌侵入影响实验;冷却后为它接种;在恒温箱中培养,细菌在温度适宜的地方繁殖速度比较快。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即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A正确;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所以为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转动转换器换用较小倍数的物镜,B错误;
C、为观察叶片组织,制作临时切片时应选用最薄的切片,不需要用碘液染色,C错误;
D、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的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而导致死亡,所以不能用一只健康的水蚤做实验,应选用10只大小一致的成年健康水蚤用于探究清水和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其心率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1)细菌、真菌的培养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后接种→恒温培养;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
(3)染色是便于观察,有色的不需要染色,解答即可。
此题的知识点较多,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调查法,解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调查法的目的和要求。
【解答】
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要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应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
故选B。
6.【答案】B
【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放羊的数量持续上升,但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还有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使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产生活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7.【答案】B
【解析】解:A、昆虫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A正确;
B、在男性的生殖系统中,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输送精子的器官是输精管;前列腺能分泌粘液,阴囊有保护睾丸和附睾的作用,尿道能排出精液和尿液。遗精的过程:睾丸→附睾→输精管→尿道→体外。B错误;
C、细菌真菌培养的培养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培养,C正确;
D、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对好光后,从目镜内可见到白亮的视野,则光线进入眼睛的路径正确的是:光→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D正确。
故选:B。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2)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其中睾丸是主要的性器官。
(3)细菌、真菌的培养过程: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4)对光:扭转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打开聚光器上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光亮程度适中,光就对好了。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昆虫的发育、遗精过程、细菌的培养过程以及对光时光线通过显微镜的路径等知识点。
8.【答案】C
【解析】解:A、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能够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正确;
B、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正确;
C、果树的扦插属于无性生殖,农作物的播种属于有性生殖,而不是都属于有性生殖,错误;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够短时间内大批量地培育出植物新个体,正确。
故选:C。
(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特点。
9.【答案】B
【解析】解:A、患过天花的健康儿童不能散播病原体,不是传染源,A不正确;
B、患有狂犬病的狗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动物,属于传染源,B正确;
C、痢疾病人排出的粪便是痢疾杆菌的传播途径,不是传染源,C不正确;
D、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毛巾是结膜炎的传播途径,不是传染源,D不正确。
故选:B。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以及流行环节。
10.【答案】D
【解析】解:AB、①是接穗,②是砧木。AB正确。
C、嫁接成活的关键是①接穗和②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C正确。
D、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①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因此结出的果实是软籽石榴,D错误。
故选:D。
此题是关于嫁接的识图选择题,分析作答。
嫁接的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理解,结合图形记忆效果会更好。
11.【答案】D
【解析】解:蝉属于昆虫,身体的外面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有利于蝉的生活,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蝉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脱壳后的蝉有2对翅3对足,是成虫。
故选:D。
蝉的体表有外骨骼,不能随着蝉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外骨骼。脱壳后的蝉属于成虫能飞。
12.【答案】D
【解析】解:A、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A正确;
B、米勒实验证明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这一阶段,B正确;
C、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C正确;
D、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D错误。
故选:D。
生命何时、何处、特别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说,并有很多争议。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此题考查了关于生命起源的化学起源学说的主要观点。
13.【答案】B
【解析】解:A、数量太少,偶然性大,影响实验结果,错误;
B、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建议不要少于30粒。正确;
C、数量太少,偶然性大,影响实验结果,错误;
D、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错误;
故选:B。
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抽样检测样品数量越多,总体就越接近真实情况。
1粒种子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为了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应多选种子,并取平均值。
14.【答案】B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树状月季繁殖方式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采用的是嫁接技术,属于无性繁殖。下列繁殖方式与树状月季繁殖方式相同的有:ACD截取菊花嫩枝插入土壤培育形成新植株、竹子的地下茎破土而出长成新竹子、摘取椒草叶片插入水中形成新植株,均属于无性生殖;B、播撒到土壤中的小麦用种子繁殖,经过了两性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与资料中树状月季繁殖方式不相同。
故选:B。
(1)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2)嫁接是直接把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要想让一株花上开出多种颜色的花朵,就可以通过嫁接的方法来实现,嫁接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
注意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熟记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判断植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产生新个体的过程中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15.【答案】C
【解析】解:鸡卵的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当把水温加热到约60℃时,气室内的气体通过蛋壳表面的气孔排出后吸附在蛋壳表面,所以鸡蛋的表面出现了一层细密的气泡。
故选:C。
鸟卵的结构如图所示:
掌握鸡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C
【解析】解:A、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利用的是观察法,不需要对照实验,不符合题意;
B、调查校园里的植物种类属于调查法,无需设置对照实验,不符合题意;
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酒精的浓度,符合题意。
D、测定种子发芽率,利用的是观察法,无需设置对照实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一般进行某种实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意义时,除了对实验所要求研究因素或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这种实验为对照实验。通常,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17.【答案】A
【解析】解:A、实验过程中要客观的分析实验数据,即使实验数据与预期差距较大,也不能根据预测进行修改,A正确;
B、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所以显微镜下物像与标本移动方向相反,B错误;
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C错误;
D、培养细菌菌落时,培养基配制好冷却后接种,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方法相关知识,应注意平时的积累及应用,方能解答相关题目。。
注意对课本探究实验知识的积累。
18.【答案】B
【解析】解: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花粉中含有精子;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胚珠中含有卵细胞。所以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
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故选:B。
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理解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C
【解析】解:试管婴儿又该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培养皿,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也就是说试管婴儿经过取卵--受精--植入三个步骤,最后还是要在母亲子宫内发育成熟直至分娩,可见C正确。
故选:C。
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也叫合子),再有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
熟知试管婴儿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D
【解析】解:A、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应从卵巢中提取发育初期的卵细胞,A错误;
B、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B错误;
C、受精卵内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由父母传下来的信息叫遗传信息,它位于细胞核中,卵细胞中含有一半遗传信息,C错误;
D、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正常女性产生的成熟卵细胞中,只有一种决定性别的X性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的生殖以及性别遗传的过程。
21.【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传染病和免疫的有关知识。熟记抗体和抗原的概念特征,注意区别两者。解答时可以从抗原、抗体的概念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
(1)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
(2)抗体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这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中。
A.从免疫角度来说,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错误;
B.接种疫苗的免疫方式是计划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正确;
C.从预防传染病角度来说,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错误;
D.接种宫颈癌疫苗后,可以减少患宫颈癌的发病率,错误
故选B。
22.【答案】B
【解析】解:A、鸡蛋的结构主要为:卵黄膜、卵黄、胚盘、卵白、气室、卵黄系带、卵壳膜等,其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A错误;
B、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B正确;
C、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红色花的玫瑰枝条是接穗,则嫁接后的枝条所开的花和接穗的一样,即开红花。C错误;
D、昆虫的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例如蜜蜂、菜粉蝶、家蚕就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指的是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例如蝗虫、蝉、螳螂、蝼蛄就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故选:B。
(1)如图是鸟卵的结构图:其结构主要为:卵黄、胚盘、卵白、气室、卵黄膜、卵黄系带、卵壳膜等,其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胚盘是鸟卵中真正有生命的结构,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2)植物的组织培养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3)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4)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23.【答案】D
【解析】解: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属于无性生殖。桂花的压条繁殖,苹果的嫁接繁殖,郁金香的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生殖;而花生的种子繁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故选:D。
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据此作答。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再仔细分析各类生物的生殖过程中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即可解答。
24.【答案】B
【解析】解:ACD、“脱离原有植株的椒草和秋海棠叶片长出新根,成为新植株”、“带有芽眼的马铃薯茎块发芽,被移栽后长成新植株”、“被嫁接在黑枣砧木上的柿树枝条和砧木一起长成新植株”都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均属于无性生殖。
B、“桃树和玉米在开花以后会结出果实和种子,种子萌发后长成新植株”,植物种子的主要部分胚是由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属于有性生殖。
故选:B。
(1)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25.【答案】原始大气 氧气 氨基酸 始祖鸟化石 由水生到陆生 进化
【解析】解:(1)图甲中,火花放电模拟原始闪电,则①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在u型管中检测到了氨基酸;说明在原始大气条件下可形成有机小分子,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2)始祖鸟既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又具有鸟类的特征,这说明始祖鸟化石是古代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之一。
(3)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4)生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因此,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
(1)原始大气;氧气;氨基酸
(2)始祖鸟化石
(3)由水生到陆生
(4)进化
(1)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步。
(2)A是鱼类,B是爬行类,C鸟类,D是哺乳类,E是两栖类。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命起源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26.【答案】(1)受精; 胚珠;
(2)①避免偶然性;
②充足的空气(或适宜的温度);
(3)20mmol/L;
(4)可以; 在盐碱地中加入含钙的无机盐。
【解析】解:(1)花粉成熟后就会从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纷纷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因此沙棘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作用后,雌花结出果实。每颗沙棘果实中仅有一粒种子,由此推测沙棘雌花的子房中只有一枚胚珠。
(2)①实验时每组选取50粒沙棘种子,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②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因此,除了水分,沙棘种子萌发还需要的外界条件还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等。
(3)观察图1可知,当用浓度为20mmol/L盐溶液处理时,沙棘种子萌发率最高;当盐浓度达60mmol/L后,显著抑制了沙棘种子的萌发。
(4)观察图2可以看出钙离子浓度越高,沙棘种子的萌发率也就越高,由此得出钙离子可以缓解盐碱土壤对沙棘种子萌发影响;由此给出一条提高盐碱地中沙棘种子发芽率的措施在盐碱地中加入含钙的无机盐。
故答案为:(1)受精;胚珠;(2)①避免偶然性;
②充足的空气(或适宜的温度);
(3)20mmol/L;
(4)可以;在盐碱地中加入含钙的无机盐。
(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并是活的度过休眠期的。
(2)花粉随风散落在雌花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3)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能够正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基因 遗传 一 三 紫花 RR或Rr 7 不可遗传的变异
【解析】解:(1)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都是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点,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第一组中亲代是紫花,子代也是紫花的现象”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叫遗传。
(2)表格中第一组亲代是紫花和白花,而子代白花消失了,表明白花是隐性性状,紫花是显性性状;表格中第三组亲代都是紫花,而子代中出现了白花,表明白花是隐性性状,紫花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表中第三组的遗传性状统计结果,可推断出是紫花显性性状。
(3)“若用R和r分别表示豌豆花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紫花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白花的基因组成是rr。第三组亲代紫花遗传给子代白花(rr)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Rr.遗传图解如图:
,
从遗传图解看出,第三组中子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
(4)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且成单存在,因此“经过研究得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有7条染色体。
(5)“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的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前者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在生物学上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1)基因;遗传
(2)一;三;紫花
(3)RR或Rr
(4)7
(5)不可遗传的变异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遗传变异的概念、变异的原因、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28.【答案】控制单一变量 无明显差异 亲缘关系近 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
【解析】解:(1)实验为探究疫苗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验过程中,A组注射的是X疫苗,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2)实验结果是仅A组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两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说明疫苗X对小鼠是安全有效的。
(3)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小鼠实验筛选出的疫苗,还需要用灵长类动物(如猴)实验评估疫苗,进一步确认安全有效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从进化角度分析,支持用灵长类动物实验评估疫苗的理由是亲缘关系近。
(4)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这种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给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
(1)控制单一变量
(2)无明显差异
(3)亲缘关系近
(4)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惟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