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优秀ppt课件
展开1.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1.5.1 有理数的乘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应用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
两负数相乘,积的符号为正与两负数相加和的符号为负号容易混淆.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有甲乙两个水库,甲水库的水每天升高3米,乙水库的水每天降低3米,如果用正数表示升高,用负数表示降低.问:4天后甲、乙两个水库的水各升高了多少米?
【教学说明】提出问题,引出新课.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动脑筋:如下图,我们把向东走的路程记为正数,如果小丽从点O出发,以5km/h的速度向西行走3h后,小丽从O点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千米?
利用数轴我们可以得到(-5)×3=-(5×3)
2.利用数轴你能得到3×(-5);(-3)×(-5);3×5的结果吗?
3.比较上面4个算式,有什么发现?
【归纳结论】同号两数相乘得正数,并把绝对值相乘;异号两数相乘得负数,并且把绝对值相乘.
【教学说明】强调: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确定积的符号.二.积的绝对值是两个因数绝对值的积.
4.一个数与0相乘等于什么呢?
【归纳结论】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尝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学生通过特殊问题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既训练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法则记得更牢,领会更深刻.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教材P30例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
B.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C.两数相乘,如果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因数异号
D.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那么这两个因数都是正数
3.如果ab=0,那么一定有( C )
A.a=b=0
B.a=0
C.a,b至少有一个为0
D.a,b最多有一个为0
4.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A )
A.一定为正 B.一定为负
C.为零 D.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5.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数,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是( C )
A.都是正有理数
B.都是负有理数
C.绝对值大的那个有理数是正数,另一个有理数是负数
D.绝对值大的那个有理数是负数,另一个有理数是正数
6.计算填空,并说明计算依据:
(1)(-3)×5= ( );
(2)(-2)×(-6)= ( );
(3)0×(-4)= ( ).
解:(1)-15,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12,同号得正,并把绝对值相乘
(3)0,一个数与0相乘得0
7.判断:
(1)同号的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
(2)两数相乘,积一定大于每一个乘数.( )
(3)两个有理数的积,一定等于它们绝对值之积.( )
(4)两个数的积为0,这两个数全为0.( )
(5)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乘,积为负数.( )
答案:× × × × ×
8.计算:
(1)(-13)×(-6)
(2)-×0.15
(3)(+1)×(-1)
(4)-3×-
答案:(1)78 (2)-0.05 (3)-2 (4)1
9.已知a+b>0,a-b<0,ab<0,试判断a、b的符号,及a与b的大小.
解:因为ab<0,
所以a、b异号.
又因为a-b<0,
所以a<b.即a为负数,b为正数,
又因为a+b>0,且a、b异号、a<b.
所以a<b.
【教学说明】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5”中第1、2题.
这节课我总体感觉还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教学过程设计比较合乎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难度小,贴近实际,易于学生接受,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我非常注重适时鼓励和表扬学生,我的丰富语言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同时课堂上讲、练、演、思、算结合,形式多样。遗憾的是节奏不够快,容量比较少,练习的题目有些简单,同时上黑板演算的同学太多,显得有点乱;画数轴用的时间太长,可以再抓紧些,还能节省一些时间再安排一点训练.在今后的备课准备、教学设计和教法运用上,我会特别注意时间的分配和练习题的设计,让优生和后进生都能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发展,使我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试讲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试讲课课件ppt,文件包含湘教版七上数学151《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课件pptx、湘教版七上数学151《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教课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教学课件七上·湘教·151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pptx、151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图文ppt课件,文件包含教学课件七上·湘教·15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pptx、15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