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记叙的顺序和文章在立意、构思、描写等方面的特点;学习以花喻人,寓人于花的象征手法。
2、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写作记叙文时合理地安排顺序,巧妙地进行构思、设置悬念,使文章引人入胜。
3、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中记叙的顺序;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体会文章以花喻人,寓人于花的象征手法
三、教学方法:
提问、探究、点拨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学者张国东在-解读《驿路梨花》的美学价值一文中说 ,“《驿路梨花》是一篇颇具散文韵味的短篇小说,在作品中表现结构上的悬念美、人物塑造上的衬托美、语言表达上的朴实美和选材立意上的新奇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值得好好品味。”咱们今天就从结构上的悬念美和人物塑造上衬托美来好好品味这篇颇具散文韵味的小说。
(二)结构上的悬念美——问号中的小茅屋
1.要求:请同学以略读的方式比赛回答四个问题
(1)这些故事由一个什么问题串联起来的?
明确:谁是小茅屋的主人。
(2)围绕这个问题,发生了什么误会?
明确:“我”和老余误会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
“我”、老余和瑶族老人误会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是小屋主人。
(3)你认为谁是小茅屋的主人?
明确:都是小茅屋的主人,都为小茅屋做了贡献。
设计意图:这是对学生略读文本的更高层次的检测,引导学生明白,略读要关注到文章的关键信息和重要细节。
2. 初读感悟:从这些人物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品质?
可围绕文中人物无私奉献、方便他人的行为来说,他们淳朴善良,有着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言之有理即可。)
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有道理。解放军修建了小茅屋,部队却开走了;梨花接管了小茅屋,最后却远嫁了;哈尼小姑娘们继续照管小茅屋,但她们却不是修建者;“我”、老余、谣族老人为小茅屋添草挖沟,尽了主人之责,但“我们”都只是匆匆过客。这些好心人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但都在为他人行方便,他们淳朴善良,有着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如山间的梨花般纯洁美丽。(画梨花)
设计意图:这是对略读感受的思考和升华,略读文章也有情感体验,文章传达出来的人性之美是显而易见的,这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略读的情感体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人物塑造的衬托美-----诗情画意的梨花
课文有几处描写梨花的语句?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实写,以自然环境美烘托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之中。
2、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虚写,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
3、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引用诗句,是梨花寓意双关,点明文章的主题。赞扬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四)、感悟人情美-----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
如何理解标题“驿路梨花”?
以花写人,以花映人,写出了花的美,更突出了人的精神的美。表达了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
小结全文:
文章以梨花为线索,以物喻人的形式,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曲折情节中,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纯朴民风,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五)、作业
用《原来如此》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用倒叙或插叙,设置悬念,使文章能吸引读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导入,教学新课,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5 驿路梨花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