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第3讲 生命起源和生物生物进化课件PPT
展开1. 原始生命的起源(1)(1)原始大气成分:由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没有________。(2)自然条件:________、紫外线以及________等。(3)过程:原始大气→简单有机物→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原始海洋)。(4)科学家们推测原始生命起源于: 。2. 米勒实验(人教八下P52)(1)实验过程
①密闭实验装置内循环流动的气体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中的__________。②火花放电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中的闪电条件。③反应后的气体和水蒸气形成的液体相当于 。(2)实验结论: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该实验支持生命起源的化学起源说。
1.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关联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 生物进化的证据(1)化石证据
①化石的概念: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______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葬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______是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在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______,越是在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______。③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进行研究,其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由此推断出鸟类可能是由________动物进化而来。(2)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通过对马、蝙蝠的前肢、鹰的翅膀骨骼进行对比,推断出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3)分子学证据(细胞色素c):生物间组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______,亲缘关系越远;反之,亲缘关系越近。
3.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识图要点】(1)植物进化的历程(2)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形态结构由__________、生理功能由 、生活环境由 。
1. ________:“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者,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主要著作是《物种起源》。2. 自然选择的概念:指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_____,不适者被________。
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学说
3. 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及联系 【识图要点】
(1)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① :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②生存斗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水和栖息条件是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为争夺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③遗传、变异:遗传能使生物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能使生物不断适应所生存的环境,其中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更多的原材料。④适者生存:在自然选择中,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适应环境生存下来。(2)联系
①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变异一般是________的,自然选择是________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4.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5. 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详见P119实验突破)。
生物进化的证据、推理及历程
1. (2019咸阳)根据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学说,诞生原始生命的场所是( )A. 原始大气 B. 原始森林 C. 原始陆地 D. 原始海洋2. (2017岳阳)根据化石推断,下列生物出现年代最早的是( )A. 古代鱼类 B. 古代两栖类 C. 古代爬行类 D. 古代哺乳类3. (2018长沙)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是 ( )A. 体内无脊柱→体内有脊柱 B. 种子裸露→种子外有果皮C. 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D.身体分节→身体不分节
4. (2018益阳)如图表示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表( )A. 鸟类、爬行类、两栖类B. 爬行类、两栖类、鸟类C. 两栖类、爬行类、鸟类D. 鸟类、两栖类、爬行类 第4题图5. (2015岳阳)下表是几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与人差异的数目,据此推测: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6. (2015益阳)下列各项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 )A. 长颈鹿长颈的形成B. 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非常相似C. 鱼的背部是深色、腹部是白色D. 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白和黄色7. (2018咸阳)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叙述错误的是( )A. 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生物进化B.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 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D. 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不容易生存和繁殖
8. (2019衡阳)某森林中生存着一群不同体色的蛾类,由于某种原因,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请你推测多年以后,下图中最能体现这群蛾类体色变化趋势的是( )
9. (2019益阳)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及生物进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总是有利于生物的生存C.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D.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10. (2018岳阳)下图是以海洋化学起源说为依据,结合地质学研究成果绘制的时间轴简图。
综合考查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10题图(1)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 (填字母),证实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实现 。(2)请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 (填“需氧型”或“不需氧型”),古人类出现时期是 (填字母)。(3)根据时间轴上植物类群出现的顺序,仅从结构特点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
形成构成原始生命的有机物
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人教八下P63)
【提出问题】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原理】若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对动物躲避敌害或捕食十分有利。【实验方法】采用_____实验的方法。【制定计划】
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 准备一张粉色大卡纸,100张四种颜色(黄、蓝、绿、粉)且大小相等的小纸片。2. 小纸片代表“猎物”,大卡纸代表生物的“生活环境”,学生代表“捕食者”。【实施计划】1. 将小纸片均匀地撒在大卡纸上,实施“捕食”过程,直到大卡纸上只剩下25张小纸片为止。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小纸片的数目。注意:在实施“捕食”过程中,不要事先观察小纸片的位置,也不要特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纸片。2. 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3个与自己体色相同的后代,重复上述“捕食”过程,每轮开始时记录各种颜色小纸片的数目。【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结论】颜色与“生活环境”相似的“幸存者”数目最多,由此推断: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_的结果。典例 利用4 m2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各一块,数量相等、活力相近的绿蝗虫3组(每组30只),家鸡3组(每组1只)这些材料设计一个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模拟实验,并进行分析。(1)提出问题:什么环境中的绿蝗虫不易被鸡发现?(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在绿色纸板上的绿蝗虫不易被发现
(3)设计实验方案:①将3组家鸡和3组绿蝗虫分别放到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纸板上。②每隔2分钟统计蝗虫剩余的________,共统计10分钟,统计结果假设如下表。(4)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不同的环境颜色是本次实验中的________。(6)结果分析:绿蝗虫的身体呈绿色,这是一种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7)结论:生物可以 。
绿色纸板上的绿蝗虫不易被发现,剩余量多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第3讲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第3讲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始大气没有氧气,原始大气,氨基酸,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原始海洋,黑猩猩,共同的祖先,由低等到高等,躲避敌害,自然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第24单元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第24单元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轮基础过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第3讲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第3讲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始大气没有氧气,原始大气,氨基酸,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原始海洋,黑猩猩,共同的祖先,由低等到高等,躲避敌害,自然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