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秘密★启用前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理学习中,学会将地理事物的动态规律转化为可视化的平面图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某中学天文社团同学根据月相的变化规律制作了某时段月相观察平面图。图中箭头已标明月球公转和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月面指月相最外围的弧线,也称“月弓 ”。
1. 对图示时刻及月相判断正确的是( )
A. 正月初七 上弦月 月面朝东 B. 三月廿三 上弦月 月面朝西
C. 八月初八 下弦月 月面朝西 D. 九月廿二 下弦月 月面朝东
2. 据图推断,当月球运行到公转轨道M点时,月出月落时间大致分别为( )
A. 06:00,18 00 B. 09:00,21 :00 C. 12:00,24:00 D. 15:00,03:00
3. 下列与月球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理论上每个月有十天左右能看到“日月同辉”
B. 中国天文历法中的“阳历”和“阴历”都与月相有关
C. 当月相新月时,地球上潮水上涨幅度最小
D. 受日月引力影响,地球上一个月内有两次天文大潮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大约为一个月。当地球位于月球与太阳中间时,月相为满月(农历十五前后);当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月相为新月(农历初一前后)。根据月球公转方向及周期可知,图示时刻月相为下弦月,日期居十五与次月初一之间,即农历廿二、三左右。从观察视线角度,顺月球公转方向为东,即月面朝东,D正确,排除ABC选项。故选D。
【2题详解】
当月球公转到M点时,如下图位置,此时月面朝西,为峨眉月。此时地球上各地的地方时如6时、12时、18时、24时如下图所示。从地球上看,月球也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前一半时间月相出现在东半天,后一半时间月相出现在西半天,月出是地球上的人刚好能开始看见月亮亮面的时刻,如图示时刻,月出应在当地地方时的9时(6时到12时的中间时刻),月落是地球上的人刚好看见月球落下的时刻,如图示月落应在当地地方时的21时(18时到24时的中间时刻)。月出、月落时刻可参照下图。故选B。
【3题详解】
根据上题月亮升落时刻推算,理论上每个月有十五天左右能看到日月同辉,A错误;中国天文历法中的“阴历”主要根据月相变化制定,B错误;当月相为新月时,即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日、月、地在同一条直线上,日、月叠加的引潮力形成地球上的天文大潮,潮水涨落幅度大,C错误;当月相为新月和满月时,日、地、月同处一线,月球和太阳对地球海水的引潮力达到相对最大值,此时形成天文大潮,一个月内有两次天文大潮。D正确。故选D。
【点睛】月相是指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
土耳其有着悠久的毁灭性地震史,因此被地震学家称为“坐在火药桶上的国家”。北京时间2023年2 月6日9时17分,当地再次发生7.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7.15°,东经36.95°E。此次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建筑倒塌,景点破坏。左图为土耳其位置图,右图为土耳其著名景点棉花堡(钙化池)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土耳其被地震学家称为“坐在火药桶上的国家”的原因是( )
A. 邻近三大板块交界处 B. 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C. 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洲板块交界处 D.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5. 地震发生时,震中地区( )
A. 气温正值一天中最高 B. 太阳高度角为零
C. 气温即将达一天中最低 D. 影子处于正北方
6. 与棉花堡成因最为相似的地貌是( )
A. 丹霞地貌 B. 海蚀崖 C. 冲积扇 D. 雅丹地貌
【答案】4. A 5. C 6. C
【解析】
【4题详解】
土耳其邻近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由题可知,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经过计算,地震发生时,震中地区的地方时为后半夜凌晨4:00左右,此后将要迎来日出,温度也将达到一天中的最低值,C符合题意。故选C。
【6题详解】
棉花堡是一种钙化池,是流水沉积形成,成因与之最为相似的地貌是冲积扇,都是流水沉积地貌,C符合题意。丹霞地貌、海蚀崖、雅丹地貌均为侵蚀地貌,ABD错误。故选C。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曲流分为自由曲流和深切曲流,前者常出现在地形开阔区域、而后者常分布在高原山地丘陵地区。左图为自由曲流,右图为深切曲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与自由曲流形成相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①流水下蚀 ②流水侧蚀 ③流水堆积 ④溯源侵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8. 自由曲流演变为深切曲流的内力作用主要是( )
A. 岩浆活动 B. 流水下切 C. 地壳下降 D. 地壳抬升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自由曲流是在平坦开阔的地方,经凹岸侵蚀(侧蚀),凸岸堆积形成的弯曲河流,所以与自由曲流形成相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侧蚀和流水堆积,②③正确、①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自由曲流演变为深切曲流的内力作用主要是地壳抬升,使流水下切加强,进一步将曲流深深嵌入地表以下,成为深切曲流,D正确、AC错误。流水下切是外力作用,B错误。故选D。
【点睛】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中央厨房是新型的餐饮加工方式 负责可集中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的加工制作。完备的中央厨房包 括统一采购、制作和配送,在降本增效方面功能凸显。作为上海“飞地”的上海农场,地处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占地307平方千米、是上海市民不可或缺的“米袋子”、“茶篮子”、 “奶罐子”、“肉盘子”。近年来,上海农场依托“中央厨房+乡村振兴”模式,全面构建“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材主要源自上海农场自有基地及大丰当地优质产品,在不断增强农场发展内生动力的同时,逐步带动周边乡村产业发垦 壮大。下图示意中央厨房餐饮产业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上海农场中央厨房选择在大丰区建立是因为该地( )
①距离上海市较近,交通便捷②土地租金低,农产品丰富
③环境优美,利于提高产品品质④劳动力丰富,技术水平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⑧④
10. “中央厨房+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给大丰区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
A. 拓展农产品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效益
B. 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居民收入提高
C.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D. 利于形成品牌效应,生产规模扩大
【答案】9. A 10. C
【解析】
【9题详解】
中央厨房接近原料地的目的是获取农场价廉物美的食材,并加工后运送到上海市场。大丰区离上海近,交通便捷,①正确;土地租金低,农产品丰富,②正确;环境优美对厨房加工产品的品质影响不大,也不是技术导向型产业,且劳动力不如上海丰富,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中央厨房+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给大丰区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是拓展农产品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效益,但不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A错误;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居民收入提高,也不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B错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C正确;利于形成品牌效应,生产规模扩大,也不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D错误。故选C。
【点睛】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为某些行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机会,一方面也会对其他行业带来生存的威胁。通常在经济成长的过程中,服务业的重要性会与日俱增,服务业的比重会日益扩大,服务业从业者有较大的市场机会。
受自然环境、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北京和湖北水资源总量和供水量差异较大。下表为2019 年北京和湖北水资源状况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 水资源总量/ 10*m³ | 人均水资源 量/(m³ ·人) | 人均用水量/ (m³ ·人) | 供水量/108m³ | |||
总量 | 地表水 | 地下水 | 其他 | ||||
北京 | 24.6 | 114.2 | 193.6 | 41.7 | 15.1 | 15.1 | 11.5 |
湖北 | 613.7 | 1036.3 | 512 | 303.2 | 2973 | 5.6 | 0.3 |
11. 湖北水资源比北京丰富,根本得益于( )
A. 季风影响大 B. 湖泊众多
C. 距海近 D. 海拔低
12. 湖北人均用水量远高于北京,除了两地水资源禀赋差异外,还主要源于( )
A 节水意识差异 B. 人均收入水平差异
C. 产业结构差异 D. 公共服务水平差异
13. 为提高北京水资源保障的稳定性,应重点着手( )
A. 防治水污染 B. 跨区域调水补水
C. 开发地下水资源 D. 降低人均用水标准
【答案】11. A 12. C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湖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大,年均降水量显著大于北京,水资源比北京丰富,A正确;湖泊虽然众多,但根本也得益于湿润的气候,B错;湖北距海比北京远,海拔与北京差异不大,CD错。故选A。
【12题详解】
湖北与北京人均水资源量差异巨大,节水意识差异引起的差别有限,A错;收入水平应该是越高水资源消耗越大,B错;公共服务水平北京应该高于湖北,供水服务水平高于湖北,D错;湖北农业比重明显高于北京,而农业是耗水最大的产业,从而导致湖北人均用水量明显高于北京,C正确。故选C。
【13题详解】
从表中看,北京水资源问题主要是水资源数量少,不是水污染严重,A错;北京当地的水资源总量有限,现在用水缺口主要靠从区外调入补足,B正确;过度开发地下水资源易出面地面沉降等问题,C错;降低人均用水标准会降低生活质量和影响经济发展,不现实,D错。故选B。
【点睛】我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1)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在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为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3)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在社区、学校、家庭中倡导改变日常消费方式,节约生活用水。
绿绒蒿是滇西北横断高山区著名的现赏植物,以其花大、色泽艳丽、姿态优美而著称。6月上旬,滇西北的雨 季拉开序幕,此时也正值许多高山植物的花季。绿绒蒿花朵根据天气状况及不同昆虫的活跃程度差异有时会“婚 器”地闭合。左图示意绿绒蒿花朵,右图示意绿绒蒿花瓣茎时段因特定开合状态所呈现环境与花内的温度变化走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绿绒蒿开放后会在特定条件下闭合,原因最可能是( )
A. 紫外线较强烈,减轻对花瓣灼伤
B. 山风风速较快,增强其抗倒伏能力
C. 防止昆虫进入,降低对花朵的破坏
D. 山区降水较多,避免雨水冲刷花蕊
15. 右图温度变化走势下,绿绒蒿花瓣开合状态表述正确的是( )
A. 全天花瓣闭合 B. 白天闭合,夜晚展开
C. 全天花瓣展开 D. 白天展开,夜晚闭合
【答案】14. D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高山紫外线强烈,但花瓣闭合不能有效减轻强紫外线对花瓣的灼伤,A错误;风速快,植被抗倒伏能力取决于枝干而非花朵,B错误;绿绒蒿在雨季开放,花朵向下低垂闭合可有效避免被雨水浸泡和冲刷;花朵向下低垂,吸引地面昆虫,方便昆虫避雨,提高授粉率,C错误;降水多会影响花朵的传粉、授粉情况,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结合材料,由环境温度可知,绿绒蒿所在的滇西北横断高山区昼夜温差大。白天环境温度高时,花瓣通过闭合可以减少太阳照射,使花内温度升温慢于环境温度;夜晚环境温度低时,花瓣通过闭合可以减少花内热量散失,使花内温度降温慢于环境温度;达成的效果是使花内昼夜温差相对于环境温差变化小。综上所述,排除BCD;故选A。
【点睛】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因素:纬度;地形;海陆位置;洋流;下垫面;天气状况;人类活动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羊肚菌,又名羊肚蘑、羊肚菜,是一种珍稀的名贵食用菌,其保健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四川金堂县将葡萄与羊肚菌进行立体间作,11月葡萄收获完成后进行羊肚菌定植,次年3月羊肚菌收获,完成后葡萄进入生长期,两个作物错开时间生长,形成一种高产高效的间作模式。经实验、羊肚菌还可与葵葚、茶树等农作物进行立体间作,都可取得较好的成效。下图为羊肚菌与葡萄间作根式景观图。
(1)推测羊肚菌生长的气候环境。
(2)分析将羊肚菌与葡萄、桑葚、茶树等农作物进行间作形成立体栽培模式带来的效益。
(3)依托羊肚菌与葡萄间作产业,列举金堂县还可以发展的其他相关产业活动。
【答案】(1)阴凉;低温;湿润。
(2)①两种作物相间而作,提高土地利用率;②有利于增加农产品总产量,丰富农产品种类;③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④间作形成的作物复合群体,可形成有利于羊肚菌生长的喜阴、低温的小气候;⑤有利于防治病虫害。
(3)①依托羊肚菌与葡萄间作产业,发展采摘、观光等旅游业;②发展食品加工业,加工出更多附加值高的产品;③发展羊肚菌与葡萄间作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产业。
【解析】
【分析】本题以羊肚菌与葡萄间作根式景观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生产措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如羊肚菌与葡萄间作根式景观图所示,羊肚菌植株矮小,如与葵葚、茶树等农作物进行立体间作,势必会遮挡光照,这说明羊肚菌稀阴凉和低温的环境,由于温度较低,水分蒸发较少,所以推断羊肚菌喜欢湿润的环境。
【小问2详解】
立体栽培模式较单一栽培模式种植的农作物更多,有利于增加农产品总产量,丰富农产品种类,提高土地利用率;单一栽培某种农作物导致土壤养分得不到恢复,立体栽培模式多种农作物种植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立体栽培模式中的较为高大的植株遮挡光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的喜阴、低温的小气候;多种农作物种植有利于减少病虫害。
【小问3详解】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应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个层次进行分析,首先立足于羊肚菌种植的第一产业应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羊肚菌与葡萄间作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产业;第二产业应发展食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加工出更多附加值高的产品;第三产业主要立足于羊肚菌与葡萄间作产业,发展采摘、观光等旅游业。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福建省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泉州市德化县地处福建南部山区,区内水系复杂,历 史上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为中国古代三大瓷都之一,其瓷业历代烧制规模大、分布广。德化窑在对 外交流发展过程中创烧出独特的白瓷产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商品。2021年7月25日,拥有德化窑址等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为福建省历代(部分)古窑址变迁图。
材料二 中国传统制瓷工艺复杂,一般包括淘泥、拉坯、画坯、上釉、烧窑等核心环节。高岭土因其 质地洁白细腻而成为制瓷业的核心原料。高岭土原矿经研磨、淘洗去渣成泥,再经手工制作形成瓷坯, 然后入窑以稳定的窑温烧制。早期瓷窑选址受矿石分布影面十分明显,且多选择在海拔较低的平原或河谷地区。窑温控制受制窑技术及窑址气压影响较大。
(1)说出福建省自唐代至宋代时期古窑址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2)据材料分别推测南平古窑数量在图示不同朝代间数量波动原因。
(3)德化县高岭土矿藏十分丰富。请从原料与产品的角度分析德化县古窑选址接近高岭土原料产地的原因。
(4)德化白瓷至今仍享誉海内外。分析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对德化窑创烧白瓷的促进作用。
【答案】(1)(古窑址)数量增多,密度变大;分布重心向南部移动;“双中心变单中心”。
(2)南北朝至唐代,随着制窑技术的进步和高岭土原料的开发,南平古窑数量增多;唐代至五代,受矿产原料的消耗影响,古窑数量减少;五代到宋代,泉州海外贸易(逐渐)繁荣,制瓷业向泉州及其周边地区集聚。
(3)(古代)制瓷技术较落后,成品率低,原料需求量大;交通运输相对落后,靠近高岭土产地便于就地取材(降低运输成本);(区内水系复杂),瓷器产品运输主要依靠水运,损耗小,运费低。
(4)泉州海外贸易促进了德化制瓷技术的交流与进步(为白瓷烧制提供了技术基础);海外市场对白瓷的大量需求,促使白瓷烧制的规模扩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福建省历代(部分)古窑址变迁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工业区位、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工业发展对区域环境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自唐代至宋代时期,古窑址数量增多,密度变大;分布重心由唐代时期的双重心变为宋时期的单重心,且重心向南部移动。
【小问2详解】
读图结合材料信息,推测从南北朝至唐代,随着制窑技术的进步和高岭土原料的开发,南平古窑数量增多,分布范围扩大,密度增大;唐代至五代,用于制陶的高岭土原料减少,古窑数量减少,分布趋于集中;五代到宋代,海洋运输发展,泉州海外贸易逐渐繁荣,古窑向泉州及其周边沿海地区集聚。
【小问3详解】
古代制瓷技术落后,陶瓷的成品率低,对高岭土原料需求量大;交通运输相对落后,古窑选址靠近高岭土产地,便于就地取材,减少原材料的运输,降低运输成本;区内河网稠密,水运条件较好,瓷器产品运输主要依靠水运,运输成本低,损耗小。
【小问4详解】
泉州海外贸易扩大了德化白瓷市场范围,海外市场对白瓷的大量需求,促使白瓷烧制的规模扩大;促进了德化制瓷技术与外界的交流,利用制瓷技术的进步,为白瓷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耕地资源禀赋较差, “巴掌田”“鸡窝地”占比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1/3。为实现“一方水土 养得起一方人” ,在“巴掌田”里端稳饭碗,重庆决定在新建高标准农田的同时,同步实施丘陵山区高标准 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工程。重点放在“四改”(即改大、改水、改路、改土,上,并对改造提升后的高标准农 田预设利用模式,如粮油轮作、提高套种指数等,吸引社会资本前来流转承包,让土地“地尽其力、物尽其用”。预计该示范工程能让当地土地综合产能提升10%以上。下图为重庆市地形图。
(1)试分析重庆耕地资源禀赋较差的原因。
(2)说明重庆为提高耕种的机械化水平,在建设高标准农田过程中宜采取的措施。
(3)指出建设高标准农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国的作用。
【答案】(1)山地丘陵区分布广,占比大,耕地数量少,占国土面积比例小;地形起伏导致土地分散难以连片;坡地土壤水肥流失快,易发生土地退化,耕地质量较低。
(2)改大:将分散零星土地整合连片,便于机械化生产。改路:修建拓宽机耕道,便于机械化设备进入。
(3)提高耕地生产力,提高单产,增加农业产出;增加生产稳定性,减少自然灾害影响;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重庆耕地资源的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依据图文资料,重庆耕地资源禀赋较差的原因,可以从地形,地势等方面来回答:从地形来讲,可图可得基本是山区和丘陵,基本没有连片集中的平原,耕地面积少,耕地占重庆市的面积比例小;地势起伏来讲,山地丘陵面积广布,土地分散难以集中连片,耕地破碎,种植开垦难度大;重庆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坡地易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质量下降。
【小问2详解】
重庆要提高耕种的机械化水平,在建设高标准农田,首先就必须把分散、破碎、零星的耕地进行整合使其集中连片,便于大型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其次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修建拓宽机耕道,便于机械化设备进,完善灌溉排水水设施,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小问3详解】
建设高标准农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的作用,可以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三方面来回答:经济效益:提高耕地生产力,提高单产,增加农业产出;社会效益:大型机械化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吸引青壮年回流,减少了土地撂荒,降低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比重,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环境效益: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土壤肥力的有效保护,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全真模拟考试(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全真模拟考试(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地理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地理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哀牢山北段的气候特征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地理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地理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