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卷)
信息必刷卷01-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卷)
展开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01-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卷),文件包含信息必刷卷01-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卷解析版docx、信息必刷卷01-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01
辽宁专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新高考地区考试题型为15(单选题)+5(不定项选题)+5(非选择题),其中多选题是新高考地区新增加的题型。新高考省份的考生需要研究和重视分省命题的区域特色和传统,尤其是在情境设置方面,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022年新高考地区生物试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责任担当意识。一是战疫入题,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强化责任担当意识。预测2023年新高考地区将以材料信息量、图标内容、数据体量会不断增加,应用类场景会大量出现,考查考生材料阅读理解、知识获取、信息整理与加工、写作表达等能力。例如本卷第23 题,熟知生态系统的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题中的相关信息并能合理利用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运用实证数据分析问题和本质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考查学生能够运用综合能力,对各类情境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实施调研、探究或实验活动的能力。一般出现在选择题第13 题、第 14 题的位置,难度中等。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真核细胞起源于大约12~16亿年前,它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两种物质都与物质运输的选择性有关
B.叶绿体中分布着光合作用必需的色素和酶,故植物细胞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C.细胞内生物膜的存在使得细胞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且互不干扰
D.细胞核中有DNA,使得其成为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B
【解析】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主要通过膜上的载体蛋白进出细胞,A正确;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因此并非所有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C正确;细胞核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细胞依据DNA上的遗传信息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化和信息交流,完成生长、发育、衰老和凋亡,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
2.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小分子RNA,与一般的RNA相比,其具有较稳定的空间结构,不易受到RNA酶的攻击。ATP在RNA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核酶与RNA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能力均受温度的影响
B.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酶分子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双链区域
C.RNA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从而合成某些核酶
D.ATP可以为RNA的合成过程提供能量和原料
【答案】C
【解析】无论蛋白质还是RNA,其空间结构均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能力受温度的影响,A正确;根据题意“与一般的RNA相比,其具有较稳定的空间结构,不易受到RNA酶的攻击”可知,核酶分子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双链区域,B正确;RNA酶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C错误;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同时释放能量,可为RNA的合成过程提供原料和能量,D正确。
3.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 )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AFP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FP能对细胞的正常分化起促进作用
B.当肝细胞分裂加快时,AFP合成量会增加
C.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加工与运输
D.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而容易发生扩散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再生时或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的合成较多,但不能得出AFP能对细胞的分化起促进作用,A错误;由题干“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血液中AFP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血液中AFP会持续性异常升高”,可推知,当肝细胞的分裂加快时,AFP合成量会增加,B正确;甲胎蛋白(AFP)是一种分泌蛋白,其运输和加工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C正确;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减少,使细胞间的黏连性降低,容易发生扩散,D正确。
4.迁移体是中国科学家新发现的一种胞外分泌囊泡。研究发现,快速迁移的细胞会通过身后长长的收缩纤维管道持续把胞内物质运送到迁移体中,随后收缩纤维管断裂,迁移体被释放,继而被胞外空间或其他细胞摄取。研究表明,迁移体中有细胞因子、大量病变的线粒体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迁移体的形成与细胞骨架有关
B.迁移体的存在对于细胞内线粒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C.迁移体可以参与不同细胞间的物质和信息交流
D.癌细胞产生的迁移体比正常细胞更少
【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收缩纤维管断裂,迁移体被释放”,与细胞骨架的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相联系,故与之有关,A正确;迁移体中存在大量病变的线粒体,推测迁移体对于线粒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迁移体中有细胞因子、大量病变的线粒体等可被胞外空间或其他细胞摄取,故迁移体可以参与不同细胞间的物质和信息交流,C正确;癌细胞的新陈代谢比正常细胞旺盛,故其产生的迁移体比正常细胞要更多,D错误。
5.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温度恒定且适宜的密闭透明玻璃小室内,给予一定的光照,定时测定CO2含量。一段时间后,甲、乙装置内CO2含量均不再变化且甲装置内CO2含量较乙装置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状态时,甲、乙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
B.实验过程中甲、乙两植物的呼吸速率相同且一直保持不变
C.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较乙植物低,可能与固定CO2的相关酶活性低有关
D.若将甲、乙两种植物放在上述同一密闭装置中,一段时间后乙植物可能先死亡
【答案】D
【解析】达到平衡时,甲装置内的CO2含量较低,说明在相同时间内甲的净光合速率更大,故平衡时虽然都是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但甲的光合作用强度更大,A错误;由题干信息无法判断判断甲、乙植物的呼吸速率大小,且因为氧气含量的变化,呼吸作用的速率也是变化的,B错误;从达到平衡时甲装置中的CO2含量较低可知,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较乙植物高, C错误;由于二氧化碳达到平衡时,甲装置二氧化碳浓度较低,说明甲植物二氧化碳的补偿点低,因此将甲、乙两种植物放在上述同一密闭装置中,一段时间后乙植物可能先死亡,D正确。
6.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自然选择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直毛长翅果蝇(AABB)与分叉毛残翅果蝇(aabb)杂交,A、a与B、b基因是自由组合的,杂交后代作为第0代放置在塑料箱中,个体间自由交配。装有食物的培养瓶悬挂在箱盖上,使残翅个体难以进入。连续培养7代,检测每一代a、b的基因频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第2代成年果蝇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B.培养至某一代中无残翅个体时,b基因频率为0
C.连续培养7代的过程中,该果蝇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D.种群数量越大,a基因频率的波动幅度会越小
【答案】D
【解析】已知A、a和B、b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这两对基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亲本杂交的第一代表现型均为直毛长翅,第二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题中说杂交后代作为第0代AaBb,那么应是第1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且残翅个体会被淘汰,所占残翅比例会下降,再次自由交配,第二代也不满足9:3:3:1的性状分离比,A错误;培养至某一代中无残翅个体时,仍有可能存在基因型为Bb的个体,b基因频率不为0, 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据图可知,连续培养7代的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故发生了进化,C错误;由题意可知,只会将残翅个体淘汰,对A、a基因无影响,该等位基因比例始终为1∶1,种群数量越大,得到的结果与理论比例越接近,基因频率的波动幅度越小,D正确。
7.某种昆虫体色黑色(D)对浅色(d)为显性,体色与环境接近更能逃避鸟类捕食。某地A时此昆虫种群内浅色个体多且d基因频率大于 95%;后因工业发展煤烟熏黑树皮,B时此昆虫种群内黑色个体多且 D基因频率大于 9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全部D基因和全部d基因构成的基因库是此昆虫种群繁衍的基础
B.相比A时,B时此昆虫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能表明已形成新物种
C.此昆虫种群A时d基因频率高,B时D基因频率高均与自然选择有关
D.此昆虫种群产生适应性是与食虫鸟类及周围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A
【解析】基因库包括了种群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A错误;基因频率改变只能说明生物进化了,不能说明产生新物种,B正确;此昆虫种群A时d基因频率高,B时D基因频率高均与自然选择有关,C正确;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此昆虫种群产生适应性是与食虫鸟类及周围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8.花斑玉米中籽粒的颜色有紫色、白色及花斑色。研究发现花斑性状的出现与基因组中“跳跃基因”有关。玉米胚乳中C基因控制紫色色素合成,转座子是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在转座酶的作用下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位置,也可以转出,呈现不稳定状态。转座子插入C基因后色素合成阻断使胚乳呈现白色;紫色斑点为白色胚乳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细胞中转座子转出,色素合成基因功能恢复而形成。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中“跳跃基因”转座导致C基因发生突变
B.转座酶作用于DNA分子的磷酸二酯键使转座子可“跳跃”
C.花斑玉米中花斑籽粒所得植株自交后代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
D.胚乳发育过程中转座子转出时间越早,花斑籽粒中紫色斑点越大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跳跃基因”转座过程是转座子(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插入基因C中,导致C基因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由题意可知,转座酶的作用是使转座子(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下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位置,也可以转出,说明转座酶作用于DNA分子的磷酸二酯键使转座子可“跳跃”,B正确;由题意可知,花斑籽粒所得植株自交后代籽粒的颜色受转座子的影响,不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C错误;由题意可知,紫色斑点的大小由转座子从C基因上移走的早晚决定的,转出时间越早,C基因表达越早,花斑籽粒中紫色斑点越大,D正确。
9.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细胞的分裂、分化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在器官水平上促进芽的分化和侧枝的发育
B.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和诱导细胞分化
C.在细胞分裂方面,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必须在机体内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细胞分裂素促进芽的分化、侧枝的发育,这是器官水平上的作用,A正确;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和诱导细胞分化,这是在细胞水平上的作用,B正确;在细胞分裂方面,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C正确;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该过程在体外发生,D错误。
10.下列关于运动过程中机体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严寒条件下进行训练,体温维持相对恒定的机理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野外训练时有意识地憋尿,体现出大脑皮层对脊髓排尿中枢的控制
C.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分解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D.运动员交感神经兴奋,保证人体紧张状态的生理需要
【答案】C
【解析】人体体温维持恒定是因为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调节下,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正确;高级中枢可以对低级中枢进行控制,即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的现象,有意识地憋尿体现出大脑皮层对脊髓排尿中枢的控制,B正确;神经递质不在突触间隙合成,C错误;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D正确。
11.天花是一种强传染性疾病,终生免疫。天花疫苗是将牛痘病毒减毒处理后制成的,可以有效地预防天花病毒感染。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牛痘病毒为同一病毒属,结构有相似性。目前报道,牛痘疫苗对猴痘有高达85%的交叉免疫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具有的抗原绝大多数相同
B.感染过天花病毒后能终生免疫,说明体内产生的抗体不会分解
C.患过天花或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患猴痘的概率会降低
D.猴痘病毒进入人体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天花疫苗是将牛痘病毒减毒处理后制成的,可以有效地预防天花病毒感染,说明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具有的抗原绝大多数相同,A正确;感染过天花病毒后能终生免疫,是因为与该病毒相关的记忆细胞能在人体中存在几十年,并不是产生的抗体在人体内不分解,B错误;牛痘疫苗对猴痘也有高达85%的交叉免疫作用,故患过天花或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患猴痘的概率会降低,C正确;病毒为胞内寄生,进入人体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要发挥作用,D正确。
12.碳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范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等都与全球碳循环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每一个人都应从我做起关心碳循环。下列关于目前全球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群落能够反复利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碳
B.二氧化碳浓度在生物圈中的持续增高可引起温室效应
C.工业化加速了碳排放,不利于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碳的速率远大于生物圈中释放碳的速率
【答案】D
【解析】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故生物群落能够反复利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碳,A正确;二氧化碳浓度在生物圈中的持续增高会打破碳平衡,可引起温室效应,B正确;工业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大量利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正确;一般情况下,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碳的速率与生物圈中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同,但工业化等过程加速了碳排放,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碳的速率可能低于生物圈中释放碳的速率,D错误。
13.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的方式设计的稻鱼共生系统,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科研人员测算了稻鱼共生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生产力式
化肥
农药
饲料
合计
氮肥
复合肥
小麦
玉米
稻鱼共生
278.2
1116.2
43.2
222.6
265.5
1925.7
水稻单作
459.0
1578.5
51.5
0
0
2089
单位: (kg CO2·eq/hm2)
A.水稻单作系统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均更高,会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B.相比水稻单作系统,稻鱼共生系统投入的饲料增加,更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C.相比稻鱼共生系统,水稻单作系统没有消费者,自我调节能力差,抵抗力稳定性低
D.稻鱼共生系统增强了土壤肥力,其设计体现了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答案】D
【解析】水稻单作系统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较高,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会污染环境,因此生态效益较低,且经济效益也低于稻鱼共生模式,A错误;稻鱼共生系统投入的饲料增加,提高了物质的利用效率,最终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低,利于碳中和,B错误;水稻单作系统存在消费者,例如蝗虫等,C错误;稻鱼共生系统中鱼粪肥田增强了土壤肥力,其设计体现了循环(鱼粪肥田)、自生(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等生态学基本原理,D正确。
14.下表为5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图1为某种质粒,图中标出了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图2为某种目的基因及限制酶的酶切位点。现要将图中的目的基因定向插入到质粒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限制酶
BamH I
EcoR I
Hind III
Nhe I
Mun I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G↓GATCC
G↓AATTC
A↓AGCTT
G↓CTAGC
C↓AATTG
A.目的基因必须插入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
B.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一定要用到DNA连接酶
C.切割图中目的基因和质粒时必须选用相同的限制酶
D.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时一定用到的酶是Hind III
【答案】C
【解析】目的基因必须插入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转录,A正确;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连接用DNA连接酶,B正确;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时只要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就可以将二者连接,不一定要选用相同的限制酶,C错误;结合图和表格,图中限制酶BamH I切点位于标记基因内,限制酶 EcoR I切点位于目的基因内,Nhe I在质粒上无相应识别序列,且其他酶与它产生的黏性末端不同,切割目的基因应选Mun I和Hind III,质粒上无Mun I的酶切位点,由于Mun I与EcoR I切出的黏性末端相同,故可选EcoR I和Hind III切割质粒,D正确。
15.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缺乏合成某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的能力,必须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这些营养物质才能正常生长的一类菌株,可自然或人工诱导产生。图为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
B.进行过程②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完全培养基上
C.鉴定菌落种类的重要依据是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D.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一般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
【答案】B
【解析】根据过程①所得培养基中菌落的分布结果较均匀可以判断,该过程所采用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进行②过程培养时,转印的操作相当于接种,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再从完全培养基上获得相应的营养缺陷型菌株,B错误;不同的菌种其菌落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可作为鉴定菌种的依据之一,C正确;实验室培养微生物需要配制适宜的培养基,需要含有其生长所需的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协同运输是一类靠间接提供能量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物质跨膜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膜两侧离子的电化学浓度梯度,如图表示的运输方式存在协同运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K+泵和H+泵既充当通道蛋白又具有ATP酶活性
B.维持图中协同运输所需电化学浓度梯度可由Na+-K+泵和H+泵维持
C.溶酶体和液泡与细胞质基质间进行的运输为协同运输
D.在动植物细胞中,X和Y可分别表示细胞对O2和H2O的吸收
【答案】ACD
【解析】由图可知,Na+-K+泵和H+泵都能催化ATP水解,具有ATP酶活性,但这两种泵都是载体蛋白,通道蛋白运输物质时为协助扩散,A错误;通过Na+-K+泵、H+泵可将细胞内的Na+、H+逆浓度梯度运至细胞外,维持外高内低的Na+、H+浓度,形成膜两侧离子的电化学浓度梯度,B正确;图中溶酶体和液泡与细胞质基质间进行的运输都需要ATP供能,属于主动运输,不是协同运输,C错误;X和Y运输时都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是一种特殊的主动运输,而O2和H2O的运输均为被动运输,D错误。
17.水域中的杀虫剂(难分解)含量过高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科研人员对某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进行了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并对这5种生物体内每千克体重杀虫剂的含量(mg)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物种类
A
B
C
D
E
鱼(甲)
河蚌
小球藻
鱼(乙)
水蚤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鱼(乙)
水蚤、小球藻
-
水蚤
小球藻
每千克体重杀虫剂的含量(mg)
96
57
5
31
X
A.该湖泊中河蚌(B)和水蚤(E)的关系为捕食与种间竞争
B.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含2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为第四级
C.若B的食物1/5来自E,其余来自C,则B体重每增加1kg,至少需消耗C为21kg
D.据表中数据推测,E的杀虫剂含量X的范围是5m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02-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卷)(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01-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01-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卷)(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