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1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化学计量
展开山东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1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化学计量
一、单选题
1.(2023·山东·潍坊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装置及表述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经酸化3%NaCl溶液) | |||
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 | 实验室制乙炔 | 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 | 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无法验证Zn保护了Fe |
A.A B.B C.C D.D
2.(2023·山东潍坊·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检验溶液中的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并继续加热搅拌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C.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将固体溶解后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D.将固体溶解于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经转移、洗涤、定容和摇匀,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3.(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A.图I:实验室制氨气 B.图II:石蜡催化分解
C.图III: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D.图IV:淀粉水解及产物检验
4.(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模)高铁酸钾()具有杀菌消毒及净水作用,某实验小组在碱性条件下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消毒能力相当于1.5mol HClO
B.氧化反应:
C.同温度时高铁酸钠溶解度大于高铁酸钾
D.提纯时,应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烧杯、酒精灯
5.(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公布了“2022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名单,包括钠离子电池、球形核酸、纳米酶和纤维电池等。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钠比锂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是钠离子电池的显著优势
B.通过红外光谱仪可检测球形核酸结构中是否存在磷酸基等官能团
C.纳米酶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D.柔性纤维电池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6.(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下列有关物质类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酸性氧化物 B.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 D.氮化硼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7.(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古文献《余冬录》中对胡粉[主要成分为2PbCO3•Pb(OH)2]制法的相关描述:“铅块悬酒缸内,封闭四十九日,开之则化为粉矣。化不白者(Pb),炒为黄丹(Pb3O4)。黄丹滓为密陀僧(Pb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PbCO3•Pb(OH)2属于碱式盐
B.Pb3O4与硫酸反应只生成PbSO4和水
C.“化不白者,炒为黄丹”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密陀僧与碳粉高温加热可以制得铅
8.(2023·山东·潍坊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含氮物质种类繁多,例如N2、NH3、N2H4、HN3(酸性与醋酸相当)等。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2H4中两个氮原子之间有一对共用电子对,故其6个原子可能共平面
B.N2性质不活泼,可作为焊接镁条的保护气
C.N2H4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将AgNO3还原为单质Ag
D.可向NaN3溶液中通CO2来制备HN3
9.(2023·山东·统考一模)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与C、H形成结构如图的离子液体。已知阳离子中的环状结构与苯类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Z>X>Y B.第一电离能:Y>X>Z
C.阳离子中存在π大π键 D.X2Y2电子式:
10.(2023·山东潍坊·统考模拟预测)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2
B.25℃、101kPa下,4g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
C.标准状况下,6.72L 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
D.25℃时,1.0L 的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2
11.(2023·山东·济宁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g乙酸中sp2杂化的碳原子数为0.2NA
B.0.5molBF3成键后硼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1.5NA
C.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44.8LCl2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总数为2NA
D.铅蓄电池放电时,若负极增重48g,则此时转移电子数为0.5NA
12.(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下,乙烯分子中键的数目为2.5
B.浓硝酸热分解生成、共时,转移电子数为0.5
C.溶液中,和的离子数目之和为0.01
D.铁完全发生吸氧腐蚀生成铁锈,在电化学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3
13.(2023·山东·统考一模)Cu2+可以与缩二脲(H2NCONHCONH2)形成紫色配离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配离子需在碱性条件下制备
B.该配离子中碳原子和氮原子都采取sp3杂化
C.该配离子中配位键强度:Cu—N<Cu—O
D.1mol该配离子中含有的配位键数目为6NA
14.(2023·山东济宁·统考一模)“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均可以对环境进行消毒,若混合使用可能发生反应:。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4”消毒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C.标准状况下,11.2 L 中含有个C原子
D.该反应中每消耗1 mol ,转移个电子
15.(2023·山东·日照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的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分子数为3 NA
B.常温下,1 L 0.1的氨水中含有H+的数目为
C.100 mL 0.1酸性溶液与足量草酸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05 NA
D.1 mol氮气与足量氢气混合在适宜条件下充分反应断裂氮氮三键的数目为NA
二、多选题
16.(2023·山东·济宁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工业上从海水中制溴的步骤为:(I)先把盐卤加热到363K后控制pH为3.5,通入氯气把溴置换出来;(II)再用空气把溴吹出并用碳酸钠溶液吸收;(III)最后再用硫酸酸化,单质溴又从溶液中析出。其中,碳酸钠溶液吸收溴单质的反应可以分三步进行,其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A.1molH-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B.第二步反应为Br2在OH-中歧化,产生Br-和BrO-
C.当第(III)步产生1molBr2时则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该反应机理说明BrO-的稳定性较差
三、实验题
17.(2023·山东菏泽·统考一模)碳酸锰()用途广泛,可用作脱硫的催化剂,涂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模拟用软锰矿粉(主要成分为)制备,过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已知:不溶于水和乙醇,在干燥空气中稳定,潮湿时易被氧化;。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溶液:m g软锰矿粉经除杂后制得浊液,向浊液中通入,制得溶液,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和加热装置略)。
通过装置A可观察通入与的快慢,则A中加入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为使尽可能转化完全,在停止实验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中若将换成空气,将导致浓度明显大于浓度,原因是_______。
(2)制备固体:在搅拌下向溶液中缓慢滴加溶液,过滤,分别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低于100℃干燥,得到固体。若用同浓度的溶液代替溶液,将导致制得的产品中混有_______(填化学式);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
(3)测定软锰矿中锰元素的含量:向产品中加入稍过量的磷酸和硝酸,加热使完全转化为(其中完全转化为),除去多余的硝酸,加入稍过量的硫酸铵除去,加入稀硫酸酸化,再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平均为mL;用mL 酸性溶液恰好除去过量的。软锰矿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m,c,V的式子表示);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时,下列操作会使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入标准液 B.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读数
C.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D.锥形瓶未干燥即盛放待测液
四、工业流程题
18.(2023·山东·济宁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HDS催化剂广泛用于石油炼制和化学工业生产中,通常利用加碱焙烧——水浸取法从HDS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MoS、NiS、V2O5、Al2O3)中提取贵重金属钒和钼,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I.MoO3、V2O5、Al2O3均可与纯碱反应生成对应的钠盐,而NiO不行。
II.高温下,NH4VO3易分解产生N2和一种含氮元素的气体。
III.Ksp(CuS)=6×10-36;K1(H2S)=1×10-7、K2(H2S)=6×10-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气体”中属于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_____。
(2)请写出“焙烧”过程中MoS及Al2O3分别与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浸渣”的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滤液2”中的成分除了Na2MoO4外,还含有_____(填化学式)。
(4)“沉钒”时提钒率随初始钒的浓度及氯化铵的加入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选择的初始钒的浓度和NH4Cl的加入量分别为_____、_____。
(5)“沉钒”时生成NH4VO3沉淀,请写出“煅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沉钼”前要加入NH4HS进行“除杂”,除掉溶液中微量的Cu2+,则反应Cu2++HS-=CuS+H+的K=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制无水AlCl3固体应该在HCl的气流中蒸干AlCl3溶液,故A错误;
B.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过快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物易堵塞导管口,因此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备乙炔,故B错误;
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出现红褐色后停止加热,故C错误;
D.铁表面有蓝色沉淀,说明铁表面生成了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可能是K3[Fe(CN)6]将铁氧化得来,因此无法验证Zn保护了Fe ,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C
【详解】A.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溶液中可能含有的亚硫酸根离子也会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另外银离子也会干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不符合题意;
B.制取红褐色胶体应该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至溶液变红褐色,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将固体溶解后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能达到实验目的,C符合题意;
D.容易水解,故应将固体溶解于盛有适量浓盐酸的烧杯中,然后加水稀释,经冷却、转移、洗涤、定容和摇匀,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详解】A.实验室通过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制备氨气,故A正确;
B.石蜡催化分解实验过程中,酒精灯应该加热碎瓷片部位,故B错误;
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故C错误;
D.淀粉水解及产物检验过程中淀粉在稀硫酸中水解完后要先加入过量NaOH溶液营造碱性环境,再滴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故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1mol次氯酸得2mol电子生成氯离子,得3mol电子转化为三价铁,故消毒能力相当于1.5mol HClO,A正确;
B.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配平方程:,B正确;
C.流程图中高铁酸钠加入饱和氢氧化钾溶液利用同温度时高铁酸钠溶解度大于高铁酸钾可生成高铁酸钾,C正确;
D.提纯时需过滤,应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D错误;
故选D。
5.C
【详解】A.钠以盐的形式广泛存在于海水、矿物中,因此钠离子电池相比于锂离子电池,具有原料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的优点,A正确;
B.红外光谱可以测定化合物中存在的基团,故通过红外光谱仪可检测球形核酸结构中是否存在磷酸基等官能团,B正确;
C.纳米酶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1~100nm,C错误;
D.柔性纤维电池中,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D正确;
故选C。
6.A
【详解】A.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A正确;
B.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几万、几十万的很大的化合物;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
C.棉花、麻均为植物纤维,属于碳水化合物;蚕丝为动物蛋白质,不是碳水化合物,C错误;
D.氮化硼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错误;
故选A。
7.B
【详解】A.2PbCO3•Pb(OH)2属于碱式盐,A正确;
B.Pb3O4中铅的化合价是+2和+4,所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不是只有PbSO4,B错误;
C.“化不白者,炒为黄丹”的过程中铅被氧化成Pb3O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密陀僧(PbO)与碳粉高温加热,碳做还原剂可以制得铅,D正确;
故选B。
8.C
【详解】A.N2H4中氮原子是sp3杂化,呈三角锥形,六个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
B.N2和镁条在点燃时会发生反应,不能做保护气,B错误;
C.N2H4具有还原性,可以和AgNO3反应生成单质Ag,,C正确;
D.已知HN3酸性与醋酸相当,其酸性大于碳酸,无法制取,D错误;
故选C。
9.D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能形成6条共价键,Z为S,X能形成3条共价键,X为N,Y形成1条共价键,Y为F。
【详解】A.S具有3个电子层,原子半径最大,N、F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S>N>F,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呈减小趋势,则第一电离能F>N>S,B正确;
C.已知该阳离子中的环状结构与苯环类似,该阳离子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为5,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为6,该阳离子存在π大π键,C正确;
D.N2F2的电子式为,D错误;
故答案选D。
10.B
【详解】A.SiO2中1个Si原子结合4个O原子,即1mol SiO2晶体中含有硅氧键的数目为4NA,A错误;
B.4g 的物质的量为n=,所含原子个数为2NA,B正确;
C.标况下二氧化氮不是气体,无法计算,C错误;
D.25℃时, pH=13的Ba(OH)2溶液中OH-浓度为,故1.0L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mol,个数为0.1NA,D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A.6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乙酸分子中只有—COOH中的碳原子为sp2杂化,sp2杂化的碳原子数为,A错误;
B.中硼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B正确;
C.甲烷与氯气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发生改变,故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总数为,C错误;
D.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生成时每转移2mol电子,则负极增重96g,所以当负极增重48g时,转移电子数为,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A.25℃,下,乙烯物质的量小于0.5mol,分子中键的数目小于2.5,A错误;
B.23gNO2与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混合气体中含有0.5molNO2,浓硝酸热分解的过程中N的化合价由+5降低到+4,故转移0.5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0.5NA,B正确;
C. 溶液中电离出的,既可以水解又可以电离,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三者的数目之和为0.01NA,C错误;
D.5.6g铁的物质的量是0.1mol,完全发生吸氧腐蚀生成氢氧化亚铁,则在电化学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错误;
故选B。
13.A
【详解】A.缩二脲含有,呈碱性,因此该配离子需要在碱性条件下制备,A正确;
B.该配离子中C原子形成3个键,1个键,没有孤电子对,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采取了杂化,N原子形成3个键,有1个孤电子对,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采取了杂化,B错误;
C.O元素的电负性比N元素大,与 形成配位键时,N原子给出孤电子对的能力比O原子强,因此配位键的强度大小关系为:,C错误;
D.1个铜离子通过四个配位键与其他原子结合,故1mol该配离子中含有的配位键数目为8NA,D错误;
故选A。
14.D
【详解】A.“84”消毒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A错误;
B.氧化剂是次氯酸钠还原剂是乙醇,物质的量之比为4∶1,B错误;
C.标准状况下是液态,以现有条件不能得到C原子个数,C错误;
D.该反应中每消耗1 mol 同时消耗次氯酸钠4 mol,即4 mol+1价氯转化为-1价氯,转移个电子,D正确;
故选D。
15.C
【详解】A.22.4 L甲烷在标准状况下为1 mol,1 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2 mol H2O和1 mol CO2,H2O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态,所以气体分子数不为3 NA,A错误;
B.NH3·H2O是弱碱,部分电离,则的氨水中,由常温下可知,,故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大于,B错误;
C.酸性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元素的化合价由+7降为+2,可知关系式,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C正确;
D.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1 mol氮气与足量氢气混合在适宜条件下充分反应断裂氮氮三键的数目小于NA,D错误;
故选C。
16.BD
【详解】A.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A错误;
B.由反应机理可知第二步反应为在中歧化,产生和,B正确;
C.第(Ⅲ)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当第(Ⅲ)步产生时则转移的电子数为,C错误;
D.由于第三步反应机理中继续歧化,产生和,故该反应机理说明的稳定性较差,D正确;
故选BD。
17.(1) 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 先停止通入二氧化硫,继续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氮气 部分二氧化硫在溶液中被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
(2) 除去水分且乙醇容易挥发,容易干燥
(3) AC
【详解】(1)A中通过气体的气泡的快慢来调节气体的通入速率,故该试剂不能和二氧化硫,反应,故A中加入的最佳试剂是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
为使尽可能转化完全,就是要使装置中的二氧化硫全部进入烧瓶中,故在停止实验前应进行的操作是先停止通入二氧化硫,继续通入氮气,将二氧化硫赶到烧瓶中,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氮气;
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中若将换成空气,则空气中的氧气可以将二氧化硫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导致浓度明显大于浓度;
(2)碳酸钠的碱性比碳酸氢铵的强,故反应后可能有存在;
因为不溶于水和乙醇,在干燥空气中稳定,潮湿时易被氧化,故用乙醇洗涤,可以减少水分且乙醇容易挥发,容易干燥;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亚铁离子和重铬酸钾的比例为6:1,故剩余的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6c2V2×10-3mol,根据分析,有碳酸锰和亚铁离子的关系为~,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入标准液,则标准液的浓度变小,造成标准液的体积变大,则测定结果偏大;
B.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读数,标准液的体积变小,实验结果变小;
C.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则读数变大,实验结果变大;
D.锥形瓶未干燥即盛放待测液,对实验无影响。
故选AC。
18.(1)
(2) 2MoS+2Na2CO3+5O22Na2MoO4+2CO2+2SO2 Al2O3+Na2CO32NaAlO2+CO2↑
(3) NiO NaVO3、NaHCO3
(4) 20g•L-1 10g•L-1
(5)6NH4VO33V2O3+2N2↑+2NH3↑+9H2O
(6)1021
【分析】本题是工业流程题,工业废催化剂在纯碱条件下焙烧,MoS与碳酸钠反应生成钼酸钠、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MoO3和碳酸钠反应生成钼酸钠和二氧化碳,随后浸泡,除去不溶物得到钼酸钠溶液,其中也含有偏铝酸钠,再通入二氧化碳除去氢氧化铝,滤液调节pH加入氯化铵沉钒,滤液加入硝酸得到钼酸,以此解题。
【详解】(1)由分析可知,“气体”中包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为最高价氧化物,其电子式为:;
(2)由题中的信息可知,及分别与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硫化物焙烧时生成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由于NiO不能与碳酸钠反应,故“水浸”时以“浸渣”的形式沉淀出来,而、、与纯碱反应生成、和,沉铝通过量生成沉淀和,故“浸渣”的成分为NiO;“滤液2”中的成分除了Na2MoO4外,还含有NaVO3、NaHCO3;
(4)由图可知选择的初始钒浓度和的加入量分别为和时,钒提取率达到90%以上,且再增大量时,提钒率变化不大,故选择的初始钒的浓度和NH4Cl的加入量分别为:和;
(5)由信息和流程可知,沉淀煅烧时分解产生和两种气体,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知,其中一种气体为氮气,另外一种只能是氨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由题意可知的。
辽宁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1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化学计量: 这是一份辽宁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1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化学计量,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01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化学计量: 这是一份广西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01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化学计量,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1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化学计量、离子反应: 这是一份河北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1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化学计量、离子反应,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