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2水的组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2水的组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2水的组成 一、单选题1.(2020·江苏南通·统考一模)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石墨很软,因此可用作电池电极B.H2具有还原性,因此可用于充氢气球C.Al(OH)3能与盐酸反应,因此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N2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于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2.(2020·江苏南通·校考一模)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的电解B.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C.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D.将一定质量的红磷燃烧3.(2020·江苏南通·校考一模)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变成蓝色C.20℃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硫酸铜固体,固体溶解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冒白烟4.(2020·江苏南通·校考二模)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O H2↑+ O2↑B.试管 2 中得到氢气C.试管 1 收集的气体质量大于试管 2 收集的气体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5.(2021·江苏南通·校考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储存氢气C.过滤 D.连接仪器6.(2021·江苏南通·统考二模)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Valuin Water”。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与氧气组成B.性质:水能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熟石灰C.净化:河水经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等方法得到自来水D.防治:防止水体污染,应该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7.(2021·江苏南通·统考二模)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BCD物质氢气氧气浓硫酸熟石灰性质还原性助燃性吸水性碱性用途冶炼金属燃料干燥剂改良酸性土壤 A.A B.B C.C D.D8.(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原理或结论A向浸没在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氧气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之一B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再滴加酚酞试液碳酸钠中混有氢氧化钠C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该气体可能是H2或CH4D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A.A B.B C.C D.D9.(2021·江苏南通·校联考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实验室常用CaCl2溶液检验二氧化碳C.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10.(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关系不相符的是A.煤气可作为生活燃气—煤气具有可燃性B.氢气用于填充气球—氢气具有还原性C.石墨常用作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D.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氧气能供给呼吸11.(2021·江苏南通·校考模拟预测)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相对应的是A.氢气具有还原性,可以制氢气球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金属除锈C.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可以中和胃酸 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铅笔芯12.(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下列图示与所描述的含义相符的是A.图1表示实验室电解水过程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B.图2表示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C.图3表示把NaOH固体、NH4NO3固体溶于水后的水的温度变化D.图4表示对K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的pH变化13.(2022·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B.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铝的抗氧化能力比铁强14.(2022·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农业上常用NaOH改良酸性土壤 B.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分子C.反应后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 D.电解水实验中不可用氯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15.(2022·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区别物质、除去杂质、制备气体的方法多种多样,下列实验方法合理可行的是A.用点燃法除去中的少量 B.用澄清石灰水区别和CO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和 D.实验室常用水电解的方法来制16.(2022·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已知2 g H2、18 g H2O、 32 g O2中所含分子数均为a.氢气与氧气在反应过程中的分子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一个O原子的质量为 gB.t时刻表示X与Z的质量相等C.物质Y表示的物质是氢气D.反应开始时,物质Z的质量为32 g17.(2022·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水,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C.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D.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要定期进行更换
参考答案:1.C【详解】A. 石墨具有导电性,因此可用作电池电极,选项错误;B. H2的密度比较小,因此可用于充氢气球,选项错误;C. Al(OH)3能与盐酸反应,因此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正确;D. 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因此可用于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选项错误,故选C。2.D【详解】A、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图像与之不符,故A错误。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逸出,固体中氧元素质量不断减少,当反应完毕后,固体中存在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氧元素质量不能为0,图像与之不符,故B错误; C、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氧气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氧气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图像与之不符,故C错误; D、将一定质量的红磷燃烧时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当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再增加,图像与之相符,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3.C【详解】A、电解水时“正氧负氢”,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不符合题意;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变为浅绿色,不符合题意;C、20℃氯化钠饱和溶液中,虽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但是还能溶解其他物质,故加入硫酸铜固体,固体会溶解,符合题意;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所以会观察到瓶口冒白雾,不是白烟,不符合题意。故选C。4.D【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 O2↑,故A不正确;B、试管2与正极相连,试管2产生的是氧气,故B不正确;C、试管1收集的气体是氢气,试管2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则试管1收集的气体质量小于试管2收集的气体,故C不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实验证明了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D正确。故选D。5.D【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错误;B、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应该倒放,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错误;D、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正确。故选D。 6.B【详解】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说法不正确;B、水能与生石灰(氧化钙)反应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选项说法正确;C、河水经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方法得到自来水,不需要经过蒸馏,选项说法不正确;D、防止水体污染,应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不能禁止,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7.B【详解】A、氢气具有还原性,可以将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故可以用于冶炼金属,对应关系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对应关系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作为干燥剂,对应关系正确;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对应关系正确。故选B。8.B【详解】A、浸没在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前不燃烧,通入氧气后能燃烧,说明氧气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之一,此选项实验结论正确;B、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滴加酚酞试液不能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钠,此选项实验结论错误;C、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若有水珠出现,说明该气体可能是H2或CH4,因为氢气燃烧生成水,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此选项实验结论正确;D、氯化氢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此选项实验结论正确。故选B。9.C【详解】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氮气的体积分数是78%,此选项错误;B、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选项错误;C、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此选项正确;D、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体积比是2:1,此选项错误。故选C。10.B【详解】A、煤气具有可燃性,故煤气可作燃料,不符合题意;B、氢气密度比较小,可用于填充气球,不是利用氢气具有还原性,符合题意;C、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电极,不符合题意;D、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急救病人,不符合题意。故选B。11.C【详解】A、氢气具有还原性,所以氢气可用于冶炼金属,性质与用途不相对应;B、稀盐酸能和铁锈反应,可用于金属除锈,性质与用途不相对应;C、氢氧化铝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且氢氧化铝难溶于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性质与用途相对应;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来制作电极,性质与用途不相对应。故选:C。12.C【详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错误;B、CO2属于气体,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变大而变大,图示错误;C、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NH4NO3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一段时间后都恢复至室温,正确;D、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K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碱性变弱,pH变小,但不会小于7,错误。故选C。13.D【详解】A、实验室通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电解水价格昂贵,一般不选择电解水制取氧气,不符合题意;B、食物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D、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而铁锈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会加速铁的锈蚀,故铝的抗氧化能力比铁强,符合题意。故选D。14.A【详解】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氯气是由氯分子构成,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钠元素的质量不变,但反应中有气体生成,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因此反应后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能生成氯气和氢气,所以电解水实验中不可用氯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5.B【详解】A、甲烷也能燃烧,点燃后需要保留的甲烷也反应了,错误;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鉴别,正确;C、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错误;D、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 H2,电解水制取氢气不简便且成本高,错误;故选B。16.B【分析】氢气燃烧生成水,即,反应过程中,氢分子的数目逐渐减小,氧分子的数目逐渐减小,水分子的数目逐渐增加,且参加反应的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故X表示水,Y表示氢气,Z表示氧气。【详解】A、32 g O2中所含分子数为a,则1个氧分子的质量为:,故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t 时刻表示X与Z的分子数相等,X表示水,Z表示氧气,每个水分子和每个氧分子的质量不同,故质量不相等,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Y表示的物质是氢气,不符合题意;D、Z表示氧气,分子数是a,因为32 g O2中所含分子数为a,故反应开始时,物质Z的质量为32 g,不符合题意。故选B。17.A【详解】A、物质由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选项A错误;B、任何状态的物质中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所以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选项B正确;C、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故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选项C正确;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净水器中的活性炭使用一段时间吸附能力下降,还可能会滞留一些微生物和细菌,所以要定期进行更换,选项D正确。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7水的组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三节 化学与环境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5化学肥料,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